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鸣区高二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3高二上·武鸣月考)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典型传播是媒体通过人物典型形象的塑造去反映、倡导某种社会主流价值的传播样式。在以往,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在榜样示范、政策宣传、凝聚社会等方面产生了巨大作用,历史功绩不可抹煞;如今,发生了巨大变迁的社会无疑仍然需要极具感召力、代表时代精神内核的精神楷模,而典型传播在现时的社会整合功能恰好能契合这种需要。
一方面,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现时社会还是一个同质化程度相当高的社会,“典型的认识与实践功能仍然是有效的"。从另一方面来讲,社会问题越多,结构越是复杂,转型速度越快,越是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与价值观念来引导,典型人物报道可以用新闻的手法在某一社会层面提供多种不同的典型形象,为人们提供一种行为参照,乃至情感诉求的渠道。
(摘编自麦尚文《中国典型人物报道创新研究》)
材料二
媒介形象的建构是一个历史演化的过程。从历史发展来看,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建构曾先后以报纸、电影、电视剧为载体,而在不同时期,不同媒介形式对于焦裕禄形象建构的侧重点有所差异。焦裕禄媒介形象建构的过程也就是大众媒介再现历史、建构历史的过程,而在信息社会中,大众媒介对历史的再现无疑是建构人们集体记忆的一种重要机制。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不同的媒介形象事实上在建构着不同的集体记忆。因此,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变迁实际上涉及到媒介建构和集体记忆两个方面。
一方面,媒介形象建构是由大众媒介来主导的生产性活动。我们知道,大众媒介在进行媒介生产活动的同时,总会受制于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力量。媒体作为政党和政府的喉舌,首先就承载着政治宣传、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功能。中国的焦裕禄是共产党员干部的模范代表,对焦裕禄这一模范人物形象的建构事实上正是中国政府宣传工作的一部分,因而,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建构必然要与主流意识形态紧密结合。另一方面,集体记忆是经由文化的、社会的因素联结起来的“想象的共同体”所拥有的共同记忆,它虽然是关于过去的概念,但并不仅仅只指涉过去,它是连接现在与过去的桥梁。我们对过去的回忆总是受到我们解决现实问题的心态的影响,在每个时代,集体记忆的建构必然与当时的社会需求尤其是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相呼应。对焦裕禄集体记忆的建构,事实上也是从现实社会语境出发,通过提炼过去的人物和事件来回应当下的一种表现。
回到不同时期的具体社会背景,我们不难发现社会语境对焦裕禄媒介形象建构的制约作用。首先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典型报道。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一方面整个社会的阶级意识、革命色彩还很浓厚;另一方面,严重的自然灾害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县委书记的榜样一焦裕禄》以典型报道的形式将焦裕禄突出建构为“困境中的英雄"和“毛泽东思想的实践者”。再到上个世纪90年代电影《焦裕禄》上映,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已步入正轨,社会建设也已取得了一定的业绩。然而,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却是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滋生,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疏离。因此,电影着重建构了焦裕禄严于律已、廉洁奉公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正是意在通过这一集体记忆来重新拉近人民群众与党员干部之间的关系。那么,现在的电视剧《焦裕禄》所建构的焦裕禄形象及相应的集体记忆又是如何与当下的现实语境相契合的呢?细细究之,也不难发现其内在关联。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主义的浪潮如今正势不可挡地涌入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而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领地却多有荒芜。电视剧《焦裕禄》将另一种人生哲学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剧中,焦裕禄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穿着朴素的衣裳,奔波于泥土地中。可以说,他对信仰的坚持和对理想的执着正是当下物欲社会所最缺乏的一种精神力量。另一方面,当时官与民之间关系疏离的现状却并未得到有效的改善。电视剧《焦裕禄》通过诸多细节讲述了作为党员干部的焦裕禄对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他在寒冷的冬夜给偏远的公社送去棉衣,他亲力亲为给老百姓解决买煤的问题……通过对历史细节进行影像还原,焦裕禄形象的核心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在剧中得以凸显,而这种精神无疑是对当下党员干部的一次心灵洗礼。
综上所述,从新闻报道到电影再到电视剧,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建构表征的不仅仅是时间流逝所带来的变化,抑或是传播形式的创新,在本质上它还是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一种镜像折射。透过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变迁,我们所观照的正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脉络。就当下而言,和谐社会的建设迫切需要这方面精神力量的支撑,我们期盼,通过典型人物媒介形象的建构,能将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以集体记忆的形式转化为现实社会中强有力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蔡琪、曹慧丹《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建构与发展》)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有关“典型传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作为一种媒体传播样式,典型传播都产生了巨大的不可抹煞的历史功绩。
B.目前,我国社会同质化程度高,结构复杂,转型速度快,因此,典型传播的存在是很必要的。
C.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建构过程,就是一次不断变化的典型传播,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迁。
D.这种典型人物媒介形象的塑造,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下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精神力量的支撑。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媒介形象建构是由大众媒介来主导的,而这种大众媒介又始终受制于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力量。
B.集体记忆既指涉过去,把过去和现在相连接,它的建构一定会与当时的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相呼应。
C.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滋生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这成为电影《焦裕禄》重构焦裕禄形象的重要原因。
D.电视剧《焦裕禄》凸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抑制的是消费主义的无节制的物欲追求。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媒体塑造典型形象除了能够借以倡导主流价值,同时也为人们的情感诉求提供了渠道。
B.焦裕禄这一媒体形象的集体记忆关联着文化的、社会的因素,并将现在与过去相联结。
C.焦裕禄的媒介形象如果始终以某一种媒介为载体进行建构,就不会出现侧重点的差异。
D.在新的时代,如果重拍以焦裕禄为主角的电影,他的媒介形象应该还会有新变化。
4.电影《焦裕禄》和电视剧《焦裕禄》都凸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题,但两部作品这一主题的内涵并不一样。请结合材料二进行简析。
5.如果将来再拍有关焦裕禄的影视作品,来重塑焦裕禄的媒介形象,应从哪方面加以借鉴?请结合材料进行归纳。
(2023高二上·武鸣月考)现代文阅读Ⅱ
在别墅
李广田
因为养病,住在乡下的别墅里,同来作伴的,只有母亲。
叫做别墅,也只是说着好听罢了,其实也不过是旷野的几间农舍,四围又绕上了一带短垣。这农舍,距我们的市镇尚有十里,举目四望是绿树,是田禾,农舍附近,就是自家的农田之一部。在农田之一角,有自家的一片榆林。
“娘,我将做些什么来自己消遣呢?”时常向母亲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像三岁的小孩似的,觉得什么事也不能做,除非得到了母亲的允许或帮助。这时,母亲便照例地回答我,说:“医生再三嘱咐,不准你做什么事,你只要晒晒日头,睡睡觉,就已经够了。"
说实在的,同母亲住在一块,我还能有什么可做呢。书,是不让读的,信,也不许写。一切文具,都不在手下,就是偶尔想写下点什么记号之类也不可得。原先住在镇上,那里有许多可以谈天的人,无论是那些吸着长烟管的农夫或踢毽子打球的孩子们,都会给我以欣慰。然而,怕我受不起那些烦扰,才终于搬到了野外来,虽然自己最怕寂寞,为了养病,也不能不安于寂寞了。而母亲呢,终日只打算着我饮食起居的事,便已操劳不少,老年人只为了儿子的病而担忧的心情,我已深深地体谅到了,我不愿意在任何事情上违背母亲的意思。
有一天,当吃着晚饭的时候,母亲忽然想起来似的,说:“明天是镇上的市集了,我想去买些菜来,如能买到一只鸡便好了,因为昨天镇上的王家伯母来,说你是应当吃鸡的,可作药物,又可以当饭吃的呢。”说着,显出很得意的样子,征求我的同意。次日清晨,用过早点之后,母亲便独自到市集去了。回来时日已向午,母亲很得意地说:“不但买了鸡来,还学了吃鸡的方法来呢。"便从麻袋里放出一只肥大的公鸡来,黑羽毛,金颈项。顶上的冠子大而且红,昂了首,抖擞着精神,是一只很可爱的公鸡。可惜在腿上还系着只破鞋,像带着脚镣一般,使它不能十分自由,不然我想它怕要逃去了。
“是今天就杀呢,还是等到明天?”母亲问。
“不,"我摇头回答,“且养它几天再说罢。”
母亲又接着说,“养它几天也可以,或者还可以养得更肥些呢。"我听了这话,觉得颇不舒服,但也不好说出什么,心想:“这只鸡,终于是要为我而死的了。”
次日清晨,不等母亲呼唤,我便起床了,出乎意料的喜欢,因为我听到了被买来的那只公鸡的早啼。对这只即使将要被杀,也还尽着这司晨的义务的禽,觉得很可感激,但同时又觉得很可哀怜,“让它活下去罢,"就有这样的心思。当散步归来时,看见母亲撒些谷粒给那鸡吃,那鸡也就泰然地啄食,对于那饲养它的人,表示出亲昵的样子。
“听了鸡叫,所以才早起的呢。”
“真的吗?那么就留它叫五更好了。"母亲这样回答,仿佛很体谅我的用心。
午饭后,我把这鸡带到榆林间去,因为那里有东西可以啄食,如草叶、草实、野葡萄粒之类,在荒草里也可以找得青色的小虫,这更是很好的鸡的食饵了。当这鸡在那草地上任意啄食时,我也在帮它寻取,每当捉得一只青虫或蚂蚱之类时,便咕咕咕咕地把鸡唤来,并给它吃。它每是绕在我身旁不去。并时常抬起它那带着红冠的头来向我注视,也在喉间发出很轻微的咕咕鸣声。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五天,母亲不曾提起过杀鸡的事,只有时候说,“这鸡更肥了,”并不再说别的。我呢,也乐得来这样下去,病虽依然如初,说是吃掉一只鸡便可痊愈的事,谁能相信呢。我每天带着这只被留下来的公鸡到榆林间去,在那里游戏,在那里休息,不但忘却了寂寞,且也过了些有趣的日子。仿佛一只鸡也就懂得人的心思似的,对自己表示出那样的友情:几乎是不能相离的,它永是跟在我脚后,坐下来,它伏在我的身旁,有时,竟要飞到我的身上来了,捉到青虫时,便可在我的手心里被它啄食,很是可喜。有时,它失迷在那些榆林的荒草里去了,只要听到咕咕的呼唤,便摇摆着肥重的身体向我奔来。夜里就宿在屋前的埘中,清晨便把我从梦中唤醒。
是某日的晚间,天空阴得颇浓,好像就要下雨了。用过晚饭之后,母亲说:“天很冷,早些上床去睡罢。"还不等入睡,便听到窗外洒洒的雨声了。明晨醒来,已是早饭时候,外面的雨声还是不停。对于自己的这样懒起,觉得很不高兴,好像在后悔着什么,又好像在怨恨着那雨。仔细想时,原来是我既未听到母亲把我唤醒,又不曾听到鸡声,为什么今天会没有了鸡声呢?觉得很是可疑。当我随便地洗过手脸之后,看见母亲很慌忙地冒着雨从厨房里走来,两手上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东西放在我的面前,并说:“快点吃罢,鸡已煮好了。”
我很久地沉默着,望着那碗上的热气向上蒸腾,眼前只是一片模糊。在雨声中,听到母亲在一旁用颤抖的声音说:“怎么还不快吃呢?等会就要凉了。好容易,费了一夜的工夫才给你煮好,而且还是神煮!"说着,也坐在一旁沉默着。我们都沉默着,而且沉默了很久。
所谓“神煮”者,这便是母亲所说的,学来的那煮法了。把鸡杀死洗净之后,并不切碎,也不加油盐之类,只放在清水里煮熟,而所用柴薪,又只限于用谷秸七束,在锅里煮过一夜之后方取食,据说,这样煮法就可以医病。
听了母亲的再三督促,觉得很是难忍。最后,母亲竟哭着说:“原是希望给你治病的,既这样,我还有什么希望呢。"说着,就不能自已地呜咽起来。我也只有忍着泪,服从了母亲的命令。
又过了几日,母亲说:“再去买只来吃罢。”我说:“吃过一次病也不见好,也就不必再买了。"此后,便不再提起关于吃鸡的事。至于自己的病呢,确也不曾见好,医生说还须继续静养,很想早搬回镇里去住,也不可能,只是依然过着那幽静的日子,在野道上缓步,在榆林间徘徊或沉思。
(节选自《画廊集》,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乡下的几间农舍称为“别墅”,并描述了其周围的景色,透露出随遇而安的心境。
B.“像三岁的小孩似的,觉得什么事也不能做,除非得到了母亲的允许或帮助",这表明“我”对母亲的严厉管束有点抵触。
C.“我"心想“这只鸡,终于是要为我而死的了”,这既是一种无奈和不安,更是悲悯情怀的自然流露。
D.鸡蒸好后,“我"和母亲“都沉默着”,“我"沉默是因为一个生命因“我”逝去,母亲沉默是为“我"的病而担忧。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回忆了“我”在镇上的生活场景,虽然烦扰,却感到欣慰,与下文“很想早搬回镇里去住"形成呼应。
B.公鸡泰然地“任意”“在我的手心里"啄食,这些描写生动地描绘出动物与人类的和谐相处图景。
C.文章的主题往往有多元性,本文对“神煮”做出了解释,揭示了文章反对封建迷信的主题。
D.作者在行文时,不刻意求工,注重真情实感流露,全文呈现出朴实、自然、平淡、真挚的语言风格。
8.“我"和母亲对待公鸡的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对此加以分析。
9.本文虽然只写了在乡下养病的简单经历,但其过程却蕴含了作者丰富而深沉的情感。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3高二上·武鸣月考)文言文阅读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贞观中,太子承乾多不修法度,魏王泰尤以才能为太宗所重,特诏泰移居武德殿。魏征上疏谏曰:“魏王既是陛下爱子,须使知定分,常保安全,每事抑其骄奢,不处嫌疑之地也。今移居此殿,使在东宫之西,海陵昔居,时人以为不可。虽时移事异,犹恐人之多言。又王之本心,亦不宁息。既能以宠为惧,伏愿成人之美。"太宗曰:“我几不思量,甚大错误。”遂遣泰归于本第。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人情之至痛者,莫过乎丧亲也。故孔子云:‘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自天子达于庶人也。’又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近代帝王遂行不逮汉文以日易月之制,甚乖于礼典。朕昨见徐干《中论·复三年丧》篇,义理甚深,恨不早见此书。所行大疏略,但知自咎自责,追悔何及!"因悲泣久之。
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夫人臣之对帝王,多承意顺旨甘言取容朕今欲闻己过卿等皆可直言。”散骑常侍刘自对曰:“陛下每与公卿论事,及有上书者,以其不称旨,或面加诘难,无不惭退,恐非诱进直言之道。"太宗曰:“朕亦悔有此问难,当即改之。”
(选自《贞观政要·论悔过》)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为人大须学问/为字共三十有四
B.朕向为群凶未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C.不徒言也/家徒四壁
D.共在书内/天山共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指近来,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比及三年"的“比”意同。
B.徒,指空,与《齐桓晋文之事》中“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的“徒”意不同。
C.汉文,文中指汉文帝,“文"是其死后根据其生前品德和行为给予的谥号。
D.称,指符合,与《与妻书》中“称心快意,几家能够”中的“称"意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和房玄龄讨论读书的作用时,对先时因带兵打仗无暇读书有遗憾,知书后,觉得自己年少时的所作所为很不对。
B.太宗宠爱魏王,特意下诏书让魏王移居武德殿,在魏征的谏议下,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让魏王回到原来的居所。
C.太宗在和侍臣讨论丧礼的制度时,对近代帝王效法汉文帝改变守孝的时间持赞同态度,认为其做法与古代礼仪相合。
D.太宗希望大臣不要只奉承国君,要敢于进谏,国君才能更好地明白自己的过错,这种认识对封建君主来说是很可贵的。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
②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14.请简要概括魏征劝谏太宗不该让魏王移居武德殿的理由。
(2023高二上·武鸣月考)古代诗歌阅读
送郑十八虔①贬台州司户
杜甫
郑公樗②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注:①郑十八虔:即郑广文。他是杜甫最要好的朋友之一。“安史之乱”中郑虔为叛军所劫并授予伪职,肃宗平贼收复两京后对接受叛军伪官的一批官员进行了惩处,虔以次三等罪被贬台州司户参军。时郑虔被“严谴"仓惶赴台,杜甫没能为他饯行,因此作诗遥赠。②樗(chū):落叶乔木,质松而白,有臭气。此指无用之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刻画郑虔的音容笑貌,白发苍苍,是“樗”那样的“无用之材",即使喝了酒后,他只是自称“老画师”而已,足见他并没有什么政治野心,从而为郑虔贬鸣冤。
B.颔联紧承首联,层层深入,抒发了对郑虔的同情,表现了对严谴的愤慨,可说是一字一泪。
C.本诗结构上前后照应,衔接紧凑。如颈联“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紧承“严谴”而来。
D.尾联想到朋友已是古稀,贬所远在万里,这一别哪里还有机会再见呢?也许只能黄泉之下再重逢了。含蓄地表达了与友决别的悲痛之情。
16.前人评这首诗说:“万转千回,纯是泪点,都无墨痕"。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7.(2023高二上·武鸣月考)名篇名句默写
(1)孔子提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___"。
(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经告诉我们大丈夫当扫天下,而始于扫足下,在《大学之道》表达同样道理的句子是“,"。
(3)《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身修而后家齐,,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3高二上·武鸣月考)语言文字运用Ⅰ
如果让我选十首宋词来谈,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也是一首必选之作。一千一百多年前的中秋前夕,一个蒙受着冤屈的人来到洞庭湖,虽说离中秋还有两天,但湖上之月已然十分明亮。那一片世上最纯洁的月色,不像是从天上散射下来的光芒,不如说是从湖的中心,或者说是从词人的内心中迸发来的天国之光。自己并非____,而是一个被贬谪的落寞之人,张孝祥看到的应该是一派烟水迷离之上的伤神之月才对啊。
不知是因为造化的作用还是内心中的澄澈使然,总之,这个被冤枉被陷害的人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平日____的湖水此刻像是凝住了一般波澜不惊,甚至连一丝风过的痕迹也没有,它像一面浩大的用玉磨成的镜子,____地映射出月亮的清辉和银河的倩影,词人的一叶扁舟,则仿佛是一粒水珠晶莹地闪现在水天之际……大概是突然意识到个体生命行将消解的可能,词人强烈的自尊感开始复苏,于是一场寂静的同时也是惊天动地的盛筵,就此展开了帷幔:这场盛筵的酒取之不尽,引西江之水酿就;这场盛筵的酒具昂贵而巨大,以北斗七星为觞;这场盛筵的宾客也无穷无尽.天地万象清风明月都是应邀而来的高朋。然而,这场盛筵的主人,却永远是孤独的。你听,那船舷上的叩击声,那苍凉的长啸,越过湖水和千载岁月,一直传到我们今天的耳中。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那一片世上最纯净的月色,不像是从天上散射下来的光芒,反倒是从湖的中心,或者说是从词人的内心中迸发来的天国之光。
B.那一片世上最纯洁的月色,不像是从天上散射下来的光芒,反倒是从词人的内心中迸发来的天国之光,或者说从湖的中心发出的。
C.那一片世上最纯净的月色,与其说是从天上散射下来的光芒,不如说是从湖的中心,或者是从词人的内心中迸发来的天国之光。
D.那一片世上最纯洁的月色,与其说是从湖的中心,不如说是从天上散射下来的光芒,或者是从词人的内心中迸发来的天国之光。
20.结合材料简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023高二上·武鸣月考)语言文字运用Ⅱ
高血压病人常常在复诊时抱怨家里的血压计不准,比如出门的时候自己测是130/70mm-Hg,在医院测是140/80mmHg。____?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血压的特点。
无论是否有高血压病,____。绝大多数人群血压有两个峰值第一个高峰一般出现在清晨5点到8点,这是一天中最高的血压时段;第二个一般出现在傍晚4点到6点,血压较晨峰稍低些。其他时间血压多低于上述时段,在夜间则最低。这种规律与体内激素的分泌峰正好吻合,夜间休息,体内交感神经休息,血压就比较低了。因此,一天中的血压昼高夜低、昼夜差在10%~20%是正常的,否则,____。
常常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高血压为什么一定需要治疗呢?我们的回答是,血压高了会连带产生很多问题。就像我们前面说的,高血压或血压曲线异常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促发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致命疾病,所以高血压一定要治疗。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根据上述材料,请对高血压患者提出几点建议。
四、写作(60分)
23.(2023高二上·武鸣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者上进,“止"者知止,“正”者守正。“上"“止”“正"这三个字包孕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这三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也与每个人的求学、处友、从业等具体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深蕴待人处事之道。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B
3.C
4.①前者立足于“为官”,侧重在焦裕禄作为官员的严于律己和廉洁奉公,警醒的是当时的官僚和腐败现象。
②后者立足于“为人",侧重在他作为普通人的人生哲学:节俭、朴素、任劳任怨、心系百姓,警醒的是一些人无节制的物质享受。
5.①要传达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与价值观念,为人们提供一种行为参照和情感诉求的渠道。②要有一个鲜明的精神主题,并与主流意识形态紧密结合;③要从现实社会语境出发,通过提炼人物过去的事件为解决当下问题做出回应。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社会时事现象类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⑵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⑶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⑷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文本,分析两部电影作品的主题内涵是什么,再比较其不同,并组织语言作答。
⑸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
1.A项,“都产生了"错误,把未然当已然,原文中“如今……典型传播……恰好能契合这种需要”,不能表明其已经产生巨大功绩。
故答案为:A。
2.A项,“这种大众媒介又始终受制于……经济力量"错,原文是“大众媒介在进行媒介生产活动的同时,总会受制于……”,它的受制于某某是有条件限制的;
C项,“必然会滋生"错,于文无据。原文为“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却是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滋生”,没有说“必然会滋生"。
D项,“抑制的是消费主义的无节制的物欲追求”错误。这里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对应的是官与民之间的关系问题。
故答案为:B。
3.C项,“就不会出现侧重点的差异”错。结合“回到不同时期的具体社会背景,我们不难发现社会语境对焦裕禄媒介形象建构的制约作用"“从新闻报道到电影再到电视剧……抑或是传播形式的创新,在本质上它还是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一种镜像折射。透过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变迁,我们所观照的正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脉络”等分析,媒介载体的变化只是表象,焦裕禄的媒介形象,是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一种折射,随着时代的发展,侧重点肯定会出现差异的。
故答案为:C。
4.结合“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却是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滋生,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疏离"“电影着重建构了焦裕禄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正是意在通过这一集体记忆来重新拉近人民群众与党员干部之间的关系”分析,侧重表现焦裕禄的作为官员的严于律己和廉洁奉公,这是从为官方面来表现的,针对当时的“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滋生"“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逐渐疏离”现象,意在警醒当时的官僚和腐败现象。
结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主义的浪潮如今正势不可挡地涌入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而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领地却多有荒芜"“剧中,焦裕禄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穿着朴素的衣裳,奔波于泥土地中。可以说,他对信仰的坚持和对理想的执着正是当下物欲社会所最缺乏的一种精神力量”“焦裕禄形象的核心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在剧中得以凸显,而这种精神无疑是对当下党员干部的一次心灵洗礼"等分析,通过“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穿着朴素的衣裳,奔波于泥土地中”表现人物的节俭、朴素、任劳任怨等。电视剧《焦裕禄》立足于“为人",结合当时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分析,意在警醒的是一些人无节制的物质享受。
5.结合“社会问题越多,结构越是复杂,转型速度越快,越是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与价值观念来引导,典型人物报道可以用新闻的手法在某一社会层面提供多种不同的典型形象,为人们提供一种行为参照,乃至情感诉求的渠道"分析,从思想方面来分析,如果将来再拍有关焦裕禄的影视作品,来重塑焦裕禄的媒介形象,主要传达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与价值观念,为人们提供一种行为参照和情感诉求的渠道。
结合“一方面,媒介形象建构是由大众媒介来主导的生产性活动量”“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建构必然要与主流意识形态紧密结合"“在每个时代,集体记忆的建构必然与当时的社会需求尤其是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相呼应”等分析,结合时代的需要,需要有一个鲜明的精神主题,并与主流意识形态紧密结合。
结合“在每个时代,集体记忆的建构必然与当时的社会需求尤其是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相呼应。对焦裕禄集体记忆的建构,事实上也是从现实社会语境出发,通过提炼过去的人物和事件来回应当下的一种表现"分析,从时代出发,结合当前的现实社会特点,提炼过去的人物和事件来回应当下。
【答案】6.B
7.C
8.①母亲把公鸡视为治儿子病的药物,虽然知道儿子喜欢,但最终还是煮了它;②“我”把公鸡视为精神的寄托,享受到了排解寂寞的快乐,但最终不愿违了母亲的好心而吃了它;③总体而言,母亲的态度是因为对儿子的爱,“我"的态度是因为寂寞,对公鸡的同情、怜惜和对母亲的理解、尊重。
9.①对母亲的理解与尊重之情,虽然母亲说的做的不全符合自己的心意,但还是遵从了母亲的安排;②对公鸡的同情、怜惜之情,不忍心杀公鸡;③对寻常生活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觉得镇上的人给自己带来了精神上的欣慰;④对生命状态的思索,最后自己不得不依然过着那幽静的日子,常在野道上缓步,在榆林间徘徊或沉思。
榆林间徘徊或沉思,体现了“我”对生命状态的思索。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欣赏文本的形象;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鉴赏能力。首先要了解小说常见的艺术特色:正面或直接描写、侧面或间接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设置悬念,抑扬对比法等等,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比较重要情节语段内容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文本,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分析“我"和母亲对待公鸡的态度的不同,并分析理由。
(4)本题考查评价作者表现出的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文本,把握情节、人物。、主旨,再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并组织语言作答。
6.B.“这表明‘我’对母亲的严厉管束有点抵触”理解错误,原文“像三岁的小孩似的,觉得什么事也不能做,除非得到了母亲的允许或帮助"是对“我”养病时的心理描写,写出了自己的无所事事,选项曲解文意。
故答案为:B。
7.C.“揭示了文章反对封建迷信的主题"说法错误,文章没有此主题,本文对“神煮”做出解释,是为了说明母亲对“我"的用心,选项于文无据。
故答案为:C。
8.根据原文“有一天,当吃着晚饭的时候,母来忽然想起来似的,说:‘明天是镇上的市集了,我想去买些菜来,如能买到一只鸡便好,因为昨天镇上的王家伯母来,说你是应当吃鸡的,可作药物,又可以当饭吃的呢’”可知,母亲把公鸡视为治儿子病的药物,根据原文“母亲又接着说,‘养它几天也可以,或者还可以养得更肥些呢’"“‘真的吗?那么就留它叫五更好了。’母亲这样回答,仿佛很体谅我的用心”“看见母亲很慌忙地冒着雨从厨房里走来,两手上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东西放在我的面前,并说:‘快点吃罢,鸡已煮好了’"“在雨声中,听到母亲在一旁用颤抖的声音说:‘怎么还不快吃呢?等会就要凉了。好容易,费了一夜的工夫才给你煮好,而且还是神煮!’”可知,母亲虽然知道儿子喜欢大公鸡,但最终还是煮了它。从买公鸡、留公鸡到煮公鸡,从始至终,母亲对待公鸡的态度都是出于对儿子的爱。
根据原文“我呢,也乐得来这样下去,病虽依然如初,说是吃掉一只鸡便可痊愈的事,谁能相信呢。我每天带着这只被留下来的公鸡到榆林间去,在那里游戏,在那里休息,不但忘却了寂寞,且也过了些有趣的日子。仿佛一只鸡也就懂得人的心思似的,对自己表示出那样的友情:几乎是不能相离的……便摇摆着肥重的身体向我奔来"可知,“我”把公鸡视为精神的寄托,享受到了排解寂寞的快乐,此时“我"对待公鸡的态度是因为寂寞。根据原文“便从麻袋里放出一只肥大的公鸡来……抖擞着精神,是一只很可爱的公鸡。可惜在腿上还系着只破鞋,像带着脚镣一般,使它不能十分自由,不然我想它怕要逃去了”“‘不,’我摇头回答,‘且养它几天再说罢’"“母亲又接着说,‘养它几天也可以,或者还可以养得更肥些呢。’我听了这话,觉得颇不舒服,但也不好说出什么,心想:‘这只鸡,终于是要为我而死的了’”可知,“我"不忍心杀公鸡,体现了“我”对公鸡的同情、怜惜之情。根据原文“听了母亲的再三督促,觉得很是难忍。最后,母亲竟哭着说:‘原是希望给你治病的,既这样,我还有什么希望呢。’说着,就不能自已地呜咽起来。我也只有忍着泪,服从了母亲的命令"可知,“我”最终不愿违了母亲的好心而吃了公鸡,对待公鸡态度的变化是出于对母亲的理解、尊重。
9.根据原文“所谓‘神煮’者,这便是母亲所说的,学来的那煮法了。把鸡杀死洗净之后,并不切碎,也不加油盐之类……据说,这样煮法就可以医病。听了母亲的再三督促,觉得很是难忍。最后,母亲竟哭着说:‘原是希望给你治病的,既这样,我还有什么希望呢。’说着,就不能自已地呜咽起来。我也只有忍着泪,服从了母亲的命令"可知,虽然母亲说的做的不全符合自己的心意,但“我”还是遵从了母亲的安排,体现了“我"对母亲的理解与尊重之情。
根据原文“便从麻袋里放出一只肥大的公鸡来……抖擞着精神,是一只很可爱的公鸡。可惜在腿上还系着只破鞋,像带着脚镣一般,使它不能十分自由,不然我想它怕要逃去了”“‘不,’我摇头回答,‘且养它几天再说罢’"“母亲又接着说,‘养它几天也可以,或者还可以养得更肥些呢。’我听了这话,觉得颇不舒服,但也不好说出什么,心想:‘这只鸡,终于是要为我而死的了’”可知,“我"不忍心杀公鸡,体现了“我”对公鸡的同情、怜惜之情。
根据原文“原先住在镇上,那里有许多可以谈天的人……都会给我以欣慰"“至于自己的病呢,确也不曾见好,医生说还须继续静养,很想早搬回镇里去住,也不可能”可知,“我"觉得镇上的人给自己带来了精神上的欣慰,体现了“我”对寻常生活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根据原文“只是依然过着那幽静的日子,在野道上缓步,在榆林间徘徊或沉思"可知,最后“我”自己不得不依然过着那幽静的日子,常在野道上缓步,在榆林间徘徊或沉思,体现了“我"对生命状态的思索。
【答案】10.B
11.A
12.C
13.①不能亲自拿着书卷,(就)命令别人读给我听。
②回想我年轻时的处事行为,觉得很是不对。
14.①应当知道自己的名分和地位,保证自身的安全,遇事应该控制骄傲奢侈的习气,不住在招惹是非的地方。②武德殿在太子东宫的西边,过去海陵住在那里,当时的人都认为不合适。③魏王的内心,也不会平静。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概括分析;筛选信息;称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平时的学习中应对重要的文言实词多加积累,做题时结合句子进行判断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3)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4)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删、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关键是读懂文言文,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要求从原文中寻找信息,并将其进行概括组合,形成答案。
【附参考译文】
贞观二年,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应该学习与求问。我过去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近来天下太平,我人在殿堂,不能亲自拿着书卷,(就)命令别人读给我听。做国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书中。古人说:‘不学习,一无所知,处理事情只会感到麻烦。’这不只是说说。回想我年轻时的处事行为,觉得很是不对。"
贞观年间,太子李承乾常常不讲法度,而魏王李泰因为出众的才华深得唐太宗的喜爱。唐太宗下诏让李泰搬到武德殿居住。魏征上书劝阻,说:“魏王既然是陛下的爱子,应当知道自己的名分和地位,保证自身的安全,遇事应该控制骄傲奢侈的习气,不住在招惹是非的地方。现在他搬到武德殿来居住,就在太子东宫的西边,过去海陵住在那里,当时的人都认为不合适。现在形势虽然变了,恐怕还是会引来风言风语。魏王的内心,也不会平静,李泰既然因为受到宠爱而感到害怕,我希望陛下能成人之美呢。”唐太宗说:“我没仔细考虑就这么做了,差点酿成大错。"于是就让李泰回到原来的住所居住。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对侍臣说:“人情之中最让人哀痛的,莫过于失去亲人。所以孔子说:‘父母死后,服丧三年,是天下的通理,从天子到平民莫不如此。’他又说:‘何必只说商代的国君武丁这么做呢?古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可是,近代的帝王实行汉文帝以日代月的短期服丧礼仪,这与古代礼义的典范大相违逆。我昨天看到徐干写的《中论·复三年丧》这篇文章,觉得他论述的道理非常深刻,只可惜没早些看到它。现在我才发现,我对丧礼太疏忽大意了,可现在只能责备自己,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说完,便因悲伤过度而哭泣良久。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对侍臣说:“臣子对帝王,常常只顺从他的旨意,用好听的话来博得他的欢心。但现在我要听听自己的过失,你们尽管坦率地指出来吧。"散骑常侍刘洎说:“陛下每次和大臣们共商国是,或看奏疏,如果发现他们的意见不合己意,就面露责备的神情,结果提意见的大臣无不面带惭色退朝。臣认为,这样恐怕不是鼓励大臣们提意见的态度。”唐太宗说:“对此,我也很后悔,从现在起我要改掉这个毛病。"
10.A.不同。做/刻。句意:做人应该学习与求问。/共刻有三十四个字。A错误B.相同。以前、从前。句意:我从前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定。/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B正确C.不同。只、仅仅/只剩。句意:这不只是说说。/家里只剩四面的墙壁。C错误D.不同。都/同样。句意:都在书中。/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D错误故答案为:B。
11.A.意义不同,近来/等到。句意:近来天下太平。/等到三年后。A错误
B.“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的“徒",徒弟。句意:孔子的徒弟之中没有说起有关恒文公的事情。B正确
C.正确。
D.句意:有几家能够称心快意。D正确
故答案为:A。
12.ABD正确C.“对近代帝王效法汉文帝改变守孝的时间持赞同态度,认为其做法与古代礼仪相合”错误。原文“近代帝王遂行不逮汉文以日易月之制,甚乖于礼典",太宗认为近代的帝王实行汉文帝以日代月的短期服丧礼仪,是与古代礼义的典范违逆的。C错误
故答案为: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自”,亲自;“执",拿;“使”,派,命令。(2)“思",回想;“大”,非常;“非",不对。
14.由“魏王既是陛下爱子,须使知定分,常保安全,每事抑其骄奢,不处嫌疑之地也”可知,应当知道自己的名分和地位,保证自身的安全,遇事应该控制骄傲奢侈的习气,不住在招惹是非的地方。
由“今移居此殿,使在东宫之西,海陵昔居,时人以为不可。虽时移事异,犹恐人之多言"可知,武德殿在太子东宫的西边,过去海陵住在那里,当时的人都认为不合适。
由“王之本心,亦不宁息。既能以宠为惧,伏愿成人之美”可知,魏王的内心,也不会平静。
【答案】15.D
16.对朋友郑虔的同情,对严谴的愤慨。首联郑虔不过是“樗栎"那样的“无用之材”罢了,既无非分之想,又无犯“罪"行为,不可能是什么危险人物。次联对于郑虔这样一个无罪、无害、“垂死”的人,还“谴"得那样“严”,竟然把他贬到“万里"之外荒凉的台州去,真使人伤心愤慨。对郑虔真挚的友谊,对郑虔前途的担忧,以为一别很可能是永诀的痛心。“苍惶”一联作者没来得及送行,郑虔已经“苍惶"地踏上了漫长的道路。因而发出了“便与先生应永诀”的感叹。然而即使活着不能见面,仍然要“九重泉路尽交期"啊!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
15.ABC正确
D“含蓄地"分析错误,尾联“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是直接抒情。
故答案为:D
16.要找到诗歌中暗含的“泪点",再分析作者情感。
首联大意为,郑广文做事做人中规中矩,他喝醉后时常称自己是一位老画师。诗人为友人辩护,通过写郑虔的为人,为郑虔鸣冤。
颔联大意为,朝廷把郑公贬去台州实在过于严厉,垂死之人却要去到偏远之地度过余生,实在让人伤心。抒发了作者对郑虔的同情,表现了对“严谴”的愤慨。
颈联的意思是:对方已经仓皇赶路,前往台州,我只能这样匆匆一见,无法诉说不舍之情。表现出诗人为没能送别友人而遗憾,尾联大意为:这次告别后恐怕再难相见,只能等到黄泉路上再相见。诗人与友人即使活着不能见面,仍然要“九重泉路尽交期"啊。诗人已按捺不住满腔悲愤与忧愁,情真意切,溢于言表,“纯是泪点,都无墨痕”,是不折不扣的友谊之歌。
17.【答案】(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3)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易错字的书写:焉、欲、齐。
故答案为:(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3)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答案】18.春风得意;波涛汹涌(波浪滔天);清清楚楚
19.C
20.运用排比修辞,形成整齐句式,音韵和谐,增强了语势和节奏感;运用夸张修辞,极尽笔力描写这场盛筵的盛大,与盛筵的主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形象突出。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成语的使用;搭配不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填写合适的成语。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画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画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
18.①语境有“被贬谪的落寞",此处取其反义,可用“春风得意”。春风得意:称进士及第,也用来形容人官场腾达或事业顺心时扬扬得意的样子。
②此处与“波澜不惊"语意相反,可用“波涛汹涌(波浪滔天)”。波涛汹涌:形容波浪又大又急。波浪滔天:形容大水奔流的样子。
③语境形容湖水映射出的月亮的清辉和银河的倩影都很清晰,可用“清清楚楚"。清清楚楚:指十分清晰。
19.画线句语病有:
搭配不当,“最纯洁的月色”,修饰月色应该用“纯净";
搭配不当,“不像是……”与“不如说是"“或者说是”关联词搭配不当,此处应用选择关系连词,改为“与其说是"“不如说是”“或者是";
只有C项修改正确。
故答案为:C。
20.句式上,“这场盛筵的酒……”“这场盛筵的酒具……"“这场盛筵的宾客……”重复使用相同的句式,形成排比句,句式整齐一致,韵律和谐,增强了语势和节奏感;
修辞上,使用夸张修辞,酒是“引西江之水酿就",突出其取之不尽;酒具是“以北斗七星为觞”,突出其昂贵而巨大;宾客是“天地万象清风明月",突出其无所不包,无穷无尽。作者极尽笔力描写这场盛筵的盛大,与盛筵的主人的孤独形成强烈对照,对比鲜明,形象突出。
【答案】21.患者家用血压计错了吗;一天中人的血压都会有波动;就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
22.①了解一天中血压的变化特点,能准确判断自己的血压是否正常;②高血压一定要进行治疗,因为血压高了会连带产生很多问题,甚至致命疾病。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这类题目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说,所补写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要综合起来,这样答案就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2)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
21.第一空,结合上文“高血压病人常常在复诊时抱怨家里的血压计不准,比如出门的时候自己测是130/70mm-Hg,在医院测是140/80mmHg”可知,患者在家和在医院测的血压不一样,再结合句后问号可知,此处是在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而相对于医院,家用血压计更会让人怀疑,所以此处可填写“患者家用血压计错了吗"。
第二空,结合下句“绝大多数人群血压有两个峰值第一个高峰一般出现在清晨5点到8点,这是一天中最高的血压时段;第二个一般出现在傍晚4点到6点,血压较晨峰稍低些。其他时间血压多低于上述时段,在夜间则最低”可知,在一天中,绝大多数人群血压都会有波动,无论是否有高血压病,所以此处可填写“一天中人的血压都会有波动"。
第三空,结合上句“因此,一天中的血压昼高夜低、昼夜差在10%~20%是正常的”可知,一天中的血压波动是正常的,否则就会有危险,再结合下文“就像我们前面说的,高血压或血压曲线异常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促发因素"高血压或血压曲线异常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促发因素,所以这个危险是“动脉粥样硬化”,此处可填写“就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
22.结合“绝大多数人群血压有两个峰值第一个高峰一般出现在清晨5点到8点,这是一天中最高的血压时段;第二个一般出现在傍晚4点到6点,血压较晨峰稍低些。其他时间血压多低于上述时段,在夜间则最低。这种规律与体内激素的分泌峰正好吻合,夜间休息,体内交感神经休息,血压就比较低了。因此,一天中的血压昼高夜低、昼夜差在10%~20%是正常的”可知,了解一天中血压的变化特点,能准确判断自己的血压是否正常;
结合“常常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高血压为什么一定需要治疗呢?我们的回答是,血压高了会连带产生很多问题。就像我们前面说的,高血压或血压曲线异常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促发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致命疾病,所以高血压一定要治疗"可知,高血压一定要进行治疗,因为血压高了会连带产生很多问题,甚至致命疾病。
23.【答案】【参考例文】
上进知止,守正而行
人生如字,一横一竖如同方向的选择,起笔收笔如同命运的起落。而奋力争“上”,行上而明“止"再守“正”而行,从三笔到五笔,写尽人生之智慧。
三笔学写“上"。以此勉励我们应先奋发向上,刻苦争先。从闻鸡起舞到“大棚外借网读书”;从科研高校,到流水车间,对于如日出之阳的少年阶段,一个“上"字就是我们打好人生基础,成就人生价值的不二引导。其上不仅是行动上的勤勇争先,更是思想上保持先进奋进。因为心中有奋斗的目标,所以可以让我们高瞻远望。如青年之毛泽东很早就立下向“上”的誓言——“少年立志出深山,学不成名誓不还"。最终学有所成,成就革命之伟业。又如周恩来从小就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向上奋斗的指导思想,后以此自勉,笃行不怠,在向“上"中打好人生基础,为之后的人生事业提供了保障。
四画明所“止”。这告诉我们要有所不为,有所敬畏才能让根基更稳。就如“上"字虽指明了方向,但其左边却有所缺失,则需要用添之一“竖”,象征着我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有所坚定,学会在“上"中明“止”。就如当我们回望历史时,是虽有惊世才华,却走向叛国之路的汪精卫;虽有强大领导力,却错误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希特勒。这些人皆是只进,而不知止,让自己的欲望泛滥而不懂克制,在没有“止"的约束与调节下,最终走向了歧途。倘若他们心中有所“止”,在选择向上奋进的道路的同时,以正确的思想引导,抑制奢靡、贪婪之念,也许会为历史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顶加一横,寓意“上止相和",“一”以贯之。最后五笔形成正字则是总结向上和明止的道理应该和谐相和,要求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唯把握在向“上"中又有所“止”,有所“止"但又不断奋发向“上”,守其智慧,“一"以贯之,人生才会正道光明,达到“守正”的境界。深长思之,人生之奥妙何尝不是在这个“正"中。我们在向上奋发的路上难免会有所犯错,但只需要我们及时止损,并选择新的向上方向,心中有所敬畏,明辨是非曲直,从而坚定向上,向阳拔节,在自我进步中恒心守正道,迈步清风,人生的道路才能走得稳健,走得长远。
正所谓山再高,努力攀登总能到达;又有言方向错了,走得再远也是南辕北辙。见微知著,因此,我们应争上而明止,并以此为基写好人生的“正”字,一横一竖一笔一画,在方寸间写出人生的精彩!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题。材料中图片出现三个字:“上"“止”“正"。并对对这三个字的内涵进行了解释,然后指出概括的是人生历程,包含着人生智慧和生命哲学。
本题所配图片是为凸显“上”“止"“正”三个字依次多一笔,三个概念的排列顺序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成长历程"的说法。所以本题要求论说在人生中如何或为何要依次经历“上进”“知止"“守正”,而不是选择其一而论,或者将三者作为并列概念进行阐述。三个字中包含有人生哲学和生命智慧,在审题时,需要把这三个字里面的内涵及联系揭示出来。
“上"者,上进,保持一颗上进心,对所认定目标执着追求。“上”代表目标、梦想。作为当代青年,要朝着目标不断前进,在梦想的沃野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止"者,知止,适可而止,当止则止,自己给自己“叫停”,懂得节制欲望、控制本能。对于“知止",我们应该辩证看待:一方面在实现人生理想的道路上要永不止步,要达到“至善”境界,不能半途而废,这跟“上"的精神是不谋而合的。另外一方面,做人做事要留有余地,要懂得“适可而止”。
“正"者,守正,“正”代表恪守正道,做大写的人,心有正气,胸有信念,人以正气立,事行正道远。无论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慷慨献身,还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持身守洁。正气总能给人心以温润,给社会以光明。守正的关键在于坚定,所谓“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正气凛然不失节,邪气就会让路;正义昭彰不退缩,黑暗不驱而散。考生在写的时候,可以列举反面素材突出对比。
行文构思上,可以开篇概述材料,引出观点,可结合青年成长与发展来谈。如作为当年青年,要上进、知止和守正。接着采用并列式分别阐述三个字的内涵,这三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包孕着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奋斗前进是人生的基本姿态,但我们同样知道,人生不会永远只有进步,正如山有顶峰也会有低谷,当前进到一定程度时,需要我们停下来,好好审视走过的路。“前进”过程中的“知止",是一种忧患意识,也是人生智慧。同时,无论是前进拼搏还是审视知止,都要恪守正道,行正路,做正事。这就是三个汉字包孕的人生智慧。论证时要结合具体人物事例论证,可以采用引证法或者正反对比论证等手法,力求做到论证充分有力。
立意:
1.上进知行止,守正抱初心。
2.守三字箴言,做有为青年。
3.上进知止守正,拥有成功的人生。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要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再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运用材料中的事例或者名言,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1/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3高二上·武鸣月考)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典型传播是媒体通过人物典型形象的塑造去反映、倡导某种社会主流价值的传播样式。在以往,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在榜样示范、政策宣传、凝聚社会等方面产生了巨大作用,历史功绩不可抹煞;如今,发生了巨大变迁的社会无疑仍然需要极具感召力、代表时代精神内核的精神楷模,而典型传播在现时的社会整合功能恰好能契合这种需要。
一方面,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现时社会还是一个同质化程度相当高的社会,“典型的认识与实践功能仍然是有效的”。从另一方面来讲,社会问题越多,结构越是复杂,转型速度越快,越是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与价值观念来引导,典型人物报道可以用新闻的手法在某一社会层面提供多种不同的典型形象,为人们提供一种行为参照,乃至情感诉求的渠道。
(摘编自麦尚文《中国典型人物报道创新研究》)
材料二
媒介形象的建构是一个历史演化的过程。从历史发展来看,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建构曾先后以报纸、电影、电视剧为载体,而在不同时期,不同媒介形式对于焦裕禄形象建构的侧重点有所差异。焦裕禄媒介形象建构的过程也就是大众媒介再现历史、建构历史的过程,而在信息社会中,大众媒介对历史的再现无疑是建构人们集体记忆的一种重要机制。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不同的媒介形象事实上在建构着不同的集体记忆。因此,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变迁实际上涉及到媒介建构和集体记忆两个方面。
一方面,媒介形象建构是由大众媒介来主导的生产性活动。我们知道,大众媒介在进行媒介生产活动的同时,总会受制于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力量。媒体作为政党和政府的喉舌,首先就承载着政治宣传、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功能。中国的焦裕禄是共产党员干部的模范代表,对焦裕禄这一模范人物形象的建构事实上正是中国政府宣传工作的一部分,因而,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建构必然要与主流意识形态紧密结合。另一方面,集体记忆是经由文化的、社会的因素联结起来的“想象的共同体"所拥有的共同记忆,它虽然是关于过去的概念,但并不仅仅只指涉过去,它是连接现在与过去的桥梁。我们对过去的回忆总是受到我们解决现实问题的心态的影响,在每个时代,集体记忆的建构必然与当时的社会需求尤其是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相呼应。对焦裕禄集体记忆的建构,事实上也是从现实社会语境出发,通过提炼过去的人物和事件来回应当下的一种表现。
回到不同时期的具体社会背景,我们不难发现社会语境对焦裕禄媒介形象建构的制约作用。首先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典型报道。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一方面整个社会的阶级意识、革命色彩还很浓厚;另一方面,严重的自然灾害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县委书记的榜样一焦裕禄》以典型报道的形式将焦裕禄突出建构为“困境中的英雄”和“毛泽东思想的实践者"。再到上个世纪90年代电影《焦裕禄》上映,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已步入正轨,社会建设也已取得了一定的业绩。然而,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却是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滋生,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疏离。因此,电影着重建构了焦裕禄严于律已、廉洁奉公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正是意在通过这一集体记忆来重新拉近人民群众与党员干部之间的关系。那么,现在的电视剧《焦裕禄》所建构的焦裕禄形象及相应的集体记忆又是如何与当下的现实语境相契合的呢?细细究之,也不难发现其内在关联。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主义的浪潮如今正势不可挡地涌入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而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领地却多有荒芜。电视剧《焦裕禄》将另一种人生哲学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剧中,焦裕禄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穿着朴素的衣裳,奔波于泥土地中。可以说,他对信仰的坚持和对理想的执着正是当下物欲社会所最缺乏的一种精神力量。另一方面,当时官与民之间关系疏离的现状却并未得到有效的改善。电视剧《焦裕禄》通过诸多细节讲述了作为党员干部的焦裕禄对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他在寒冷的冬夜给偏远的公社送去棉衣,他亲力亲为给老百姓解决买煤的问题……通过对历史细节进行影像还原,焦裕禄形象的核心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在剧中得以凸显,而这种精神无疑是对当下党员干部的一次心灵洗礼。
综上所述,从新闻报道到电影再到电视剧,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建构表征的不仅仅是时间流逝所带来的变化,抑或是传播形式的创新,在本质上它还是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一种镜像折射。透过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变迁,我们所观照的正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脉络。就当下而言,和谐社会的建设迫切需要这方面精神力量的支撑,我们期盼,通过典型人物媒介形象的建构,能将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以集体记忆的形式转化为现实社会中强有力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蔡琪、曹慧丹《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建构与发展》)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有关“典型传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作为一种媒体传播样式,典型传播都产生了巨大的不可抹煞的历史功绩。
B.目前,我国社会同质化程度高,结构复杂,转型速度快,因此,典型传播的存在是很必要的。
C.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建构过程,就是一次不断变化的典型传播,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迁。
D.这种典型人物媒介形象的塑造,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下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精神力量的支撑。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媒介形象建构是由大众媒介来主导的,而这种大众媒介又始终受制于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力量。
B.集体记忆既指涉过去,把过去和现在相连接,它的建构一定会与当时的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相呼应。
C.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滋生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这成为电影《焦裕禄》重构焦裕禄形象的重要原因。
D.电视剧《焦裕禄》凸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抑制的是消费主义的无节制的物欲追求。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媒体塑造典型形象除了能够借以倡导主流价值,同时也为人们的情感诉求提供了渠道。
B.焦裕禄这一媒体形象的集体记忆关联着文化的、社会的因素,并将现在与过去相联结。
C.焦裕禄的媒介形象如果始终以某一种媒介为载体进行建构,就不会出现侧重点的差异。
D.在新的时代,如果重拍以焦裕禄为主角的电影,他的媒介形象应该还会有新变化。
4.电影《焦裕禄》和电视剧《焦裕禄》都凸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题,但两部作品这一主题的内涵并不一样。请结合材料二进行简析。
5.如果将来再拍有关焦裕禄的影视作品,来重塑焦裕禄的媒介形象,应从哪方面加以借鉴?请结合材料进行归纳。
【答案】1.A
2.B
3.C
4.①前者立足于“为官",侧重在焦裕禄作为官员的严于律己和廉洁奉公,警醒的是当时的官僚和腐败现象。
②后者立足于“为人”,侧重在他作为普通人的人生哲学:节俭、朴素、任劳任怨、心系百姓,警醒的是一些人无节制的物质享受。
5.①要传达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与价值观念,为人们提供一种行为参照和情感诉求的渠道。②要有一个鲜明的精神主题,并与主流意识形态紧密结合;③要从现实社会语境出发,通过提炼人物过去的事件为解决当下问题做出回应。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社会时事现象类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⑵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⑶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通信光纤课件教学课件
- 黄山学院《创作训练》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选讲》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分析》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管理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基本体操(3)》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6111∕T+215-2024+设施火龙果产期调控技术规程
- DB4110T74-2024农田氮磷面源污染源头减控技术规程
- 农药制造中的纳米技术应用考核试卷
- 海水淡化处理中的膜技术应用考核试卷
-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统编版
- GB/T 7715-2014工业用乙烯
- 企鹅排队课件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快乐读书吧》优秀课件
- 初中数学规律探索公开课完整教学课件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标准
- 国家开放大学《现代汉语专题》章节自测参考答案
- 高三体育与健康教案
-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高一年级上册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形考任务参考答案
-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