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检测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07讲酶和ATP第1课时能力提升A卷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检测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07讲酶和ATP第1课时能力提升A卷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检测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07讲酶和ATP第1课时能力提升A卷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检测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07讲酶和ATP第1课时能力提升A卷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检测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07讲酶和ATP第1课时能力提升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07讲酶和ATP第1课时能力提升A卷一、单选题1.下列实验中,温度属于无关变量的是()①证明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中,将实验温度设置为酶的最适温度②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解的实验,其中一支试管的温度设置为90℃③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置0℃、37℃、100℃三种温度④用过氧化氢作为底物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时,两组实验均在室温下进行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2.某酶的作用机理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酶能为底物RNA的分解提供所需的能量B.该酶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C.该酶与底物间碱基互补配对体现了酶的专一性D.该酶与底物RNA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T和CG3.小麦种子中含有α淀粉酶(70℃活性不受影响,100℃高温下失活)和β淀粉酶(70℃处理15min失活),某学习小组对这两种淀粉酶活性进行探究实验,步骤见下表:组别甲乙丙第一步三组均加入等量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加适量蒸馏水混合第二步25℃处理15min70℃水溶处理15min100℃处理15min第三步三组均在25℃条件下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淀粉溶液,一段时间后,测量三组淀粉剩余量实验结果xyz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上述两种酶存在差异的直接原因就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酶的种类,酶量和淀粉剩余量为无关变量C.比较三组实验结果可知:x>y>zD.可通过比较zy和yx的大小来大致比较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大小4.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一种专门用于分解PET塑料的水解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未来将据此培育出专“吃”PET塑料的新酶种,通过生物降解方法帮助解决日益严重的塑料垃圾污染问题。下列关于这种新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酶分解塑料以后,自身被消耗B.该酶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蛋白质C.用该酶对塑料进行生物降解,此传统的化学分解效率高、污染小D.该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5.德国化学家毕希纳将酵母细胞放在石英砂中用力研磨,加水搅拌,再进行加压过滤,得到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在这些汁液中加入葡萄糖,一段时间后冒出气泡,糖液居然变成了酒。根据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葡萄糖变成酒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将糖变成酒的物质是汁液中的酿酶C.研磨有利于酵母细胞内酿酶的释放D.该实验证明酿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6.无机催化剂和酶都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无机催化剂和酶自身会发生变化B.和无机催化剂不同,酶催化化学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与酶相比,无机催化剂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D.通过加热也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原理与催化剂的不同7.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几乎都需要酶来催化,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可以实现其催化功能B.酶通过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来实现其功能C.酶起催化的同时也可作为该反应的底物参与反应D.从化学本质上说,酶都是由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8.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酶能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

②酶在生物的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中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③在一定范围内,酶的活性与温度呈正相关

④酶制剂不能在最适温度保存应在低温或较高温度保存

⑤酶具有专一性是因为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

⑥醇在细胞内外都能发挥催化作用

⑦不同生物的酶是有差别的A.1 B.2 C.3 D.49.核酶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单链RNA分子,可降解特定的mRNA序列。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酶可在细胞外发生作用 B.核酶通过转录翻译而来C.核酶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 D.核酶的含量与细胞代谢强度相关10.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都是在核糖体上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B.加热和使用酶均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C.低温不破坏酶的空间结构,因此酶适于低温储藏D.酶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或失活11.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单链RNA分子,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酶和蛋白酶都是由单体组成的生物大分子B.核酶和淀粉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C.核酶破坏磷酸二酯键将所有RNA降解D.核酶和蛋白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在常温下发生紫色反应12.将牛奶和姜汁混合,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特色甜品——姜撞奶。为了掌握牛奶凝固所需的条件.某同学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加入等量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下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温度(℃)20406080100结果15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14min内完全凝固1min内完全凝固1min内完全凝固15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注:用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A.20℃和100℃时15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的原因不同B.新鲜姜汁中有促进牛奶凝固的酶,煮沸后的姜汁中该酶分子中的肽键被破坏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D.60℃和80℃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需设置更多、更小的温度梯度测得最适温度二、填空题13.植物细胞内含有过氧化物酶,可将细胞代谢产生的H2O2分解。焦性没食子酸被O2氧化后呈现橙红色;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可发生紫色反应,并且蛋白质的浓度越高,紫色越深。回答下列问题:(1)为探究黄瓜细胞中是否含有过氧化物酶,设计了如下实验:试管编号1%焦性没食子酸/mL2%H2O2溶液/mL缓冲液/mL黄瓜提取液/mL煮沸冷却后的黄瓜提取液/mL122222223232①1、2号试管中,______试管是对照组,1、2号试管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②2号试管显橙红色,但并不能据此证明黄瓜细胞中存在过氧化物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需要增设一组实验,简述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3号试管不显橙红色,推测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2)白菜细胞内也含过氧化物酶,白菜和黄瓜细胞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不同,从其分子结构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3)欲设计实验比较黄瓜和白菜细胞内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多少,简述设计思路:________(假设两种植物提取液中只含过氧化物酶)。14.用一定的低温处理果实,可以延迟果实在常温保鲜过程中的后熟,这种低温效应称为“冷激效应”。香蕉在保鲜过程中,淀粉酶活性上升,香蕉后熟加快,香蕉硬度下降。为研究不同冷激处理对香蕉后熟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其结果如表:0℃冰水处理不同时间0℃冷空气处理不同时间0h0.5h1h2h0h1.5h2.5h3.5h后熟软化天数121823712192416有无冻伤状斑点﹣+++++++﹣﹣﹣﹣注:“”表示无,“+”表示有,“+”数量越多表示斑点越多。(1)淀粉酶和盐酸都能催化淀粉水解,但酶的催化效率更高,原因是________,这说明酶具有________。(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应选取________的冷激处理条件,对延缓香蕉后熟效果最理想,理由是________。(3)在实验过程中,可用________对淀粉分解的产物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生成________沉淀。三、实验题15.小麦收获期,若遇阴雨或潮湿的环境,经常出现种子在穗上发芽的现象,称为穗发芽,穗发芽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某研究小组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储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分组步骤红粒管白粒管对照管①加样0.5mL提取液0.5mL提取液C②加缓冲液(mL)111③加淀粉溶液(mL)111④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显色结果+++++++++①组成淀粉酶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相比于无机催化剂,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更高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________,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_。③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____小麦。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______。④也可用________(答试剂名称)进行显色并比较颜色深浅,红粒管和白粒管的显色结果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述)。(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穗发芽率差异是哪种淀粉酶所导致,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I.红粒管、白粒管各加入相应提取液0.5mL→使α淀粉酶失活→如上表实验操作并显色测定Ⅱ.红粒管、白粒管各加入相应提取液0.5mL→X处理→如上表实验操作并显色测定X处理的作用是________。若I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深于白粒管,则实验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2.答案:C解析:3.答案:D解析:4.答案:A解析:酶只是起催化作用,在反应前后,酶的数量和性质不发生变化,A错误;绝大多数酶为蛋白质,该水解酶最可能是蛋白质,B正确;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且生物降解本身产生的污染小,所以用该酶对塑料进行生物降解,比传统的化学分解效率高、污染小,C正确;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正确。5.答案:D解析:葡萄糖变成酒的过程中有气泡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催化该化学变化进行的是酵母细胞内产生的酿酶;研磨有利于酿酶的释放;毕希纳所做的实验,不能证明酿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6.答案:D解析:无机催化剂和酶反应前后自身均不发生变化,两者催化化学反应的原理相同,都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加热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理是提高反应物中高能量分子的数目,D正确。7.答案:A解析: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可以催化化学反应,A正确。酶催化化学反应的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而不是提供活化能,B错误。酶作为催化剂可以催化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基本不变,但也可以作为另一反应的底物,但不能同时发生,C错误。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D错误。8.答案:C解析:9.答案:B解析:10.答案:C解析:11.答案:A解析:12.答案:B解析:13.答案:(1)①1号;黄瓜提取液的有无;②把缓冲液换成2mL过氧化物酶溶液,其他条件与1号试管相同;高温使黄瓜提取液中的过氧化物酶变性失活(2)组成两种植物过氧化物酶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等不同(合理即可)(3)将等量的黄瓜和白莱提取液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观察紫色深浅,紫色深(显色反应强)的一组,过氧化物酶含量高解析:(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黄瓜细胞中是否含有过氧化物酶,1、2号试管中,2号试管加入的是黄瓜提取液,为实验组,而1号试管加入的是缓冲液,是对照组。2号试管显橙红色,但并不能据此证明黄瓜细胞中存在过氧化物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需要增设一组实验,实验思路为:把缓冲液换成2mL过氧化物酶溶液,其他条件与1号试管相同,若实验结果与2号试管的结果相同,则可说明黄瓜细胞中存在过氧化物酶。3号试管中加入的是煮沸冷却后的黄瓜提取液,由于高温使黄瓜提取液中的过氧化物酶变性失活,所以3号试管不显橙红色。(2)过氧化物酶的木质为蛋白质,白菜和黄瓜细胞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不同,从其分子结构分析,原因可能是组成两种植物过氧化物酶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等不同。(3)假设两种植物提取液中只含过氧化物酶,由于过氧化物酶的本质为蛋白质,且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可发生紫色反应,并且蛋白质的浓度越高,紫色越深,所以欲比较黄瓜和白菜细胞内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多少,可将等量的黄瓜和白菜提取液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观察紫色深浅,紫色深(显色反应强)的一组,过氧化物酶含量高。14.答案:(1)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高效性(2)冷激处理方式和时间;0℃冷空气处理2.5h;该处理条件对香蕉后熟软化的抑制效果相对最显著,且不会使香蕉产生冻伤状斑点(3)斐林试剂;砖红色解析:(1)淀粉酶和盐酸(盐酸可作为无机催化剂)都能催化淀粉水解,但酶的催化效率更高,原因是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这说明酶具有高效性。(2)根据表格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冷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