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要说当今热度最高的网络语言,“内卷”当仁不让,各大主流媒体关于“内卷”的讨论层出不穷,简直“万物皆可卷”。豆瓣话题“你所在专业或从事行业有哪些‘内卷’现象”下,已有千万级的浏览量,数百条回答涉及求职、晋升、育儿、升学、婚恋各个领域。那么,到底什么是“内卷”呢?据考证,“内卷”原本还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最早由人类学家吉尔茨在《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一文中提出,意思是“边际效用递减、没有发展的增长”。后来,中国的历史社会学家黄宗智用“内卷”来研究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的小农经济,据此解释为什么当时的社会运行没有出现大突破。如今作为网络热词的“内卷”,显然没有那么深奥的学术含义,而是带上了调侃的意味,其最早流行可能源于几张清华学霸的照片,有同学边骑自行车边看电脑,因其过分努力的行为给旁观学生带来焦虑和压力,被称为“清华卷王”。由此生发的网络用法层出不穷。可以作为名词,如“人生是张饼,内卷是宿命”;可以作为动词,如“今天你又内卷了吗”;也可以作为形容词使用,如“这个人也太内卷了”。从学术意义上的“内卷”到网络语言中的“内卷”,它经历了一个语义指称对象泛化,同时语义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在网络语言中,“内卷”主要表达以下几种隐含意义:竞争的白热化导致竞争的无序化。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拼尽全力,以使自己在社会上获取竞争优势,但最终却会导致竞争的无序化,让整个群体在这种“不良竞争”中受损。比如外卖小哥原本有10分钟送餐时间,结果有人通过提速、占道等不良竞争行为,提前几分钟抵达,公司通过大数据计算,觉得他们还能再快,就会进一步缩短送餐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外卖小哥尽管已经非常努力,甚至因闯红灯等行为有生命危险,但规定的送餐时间却越来越短,工作环境越来越恶化。过度精益求精带来无意义的重复。比如新时代的母亲们在育儿活动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往粗糙的养育方式被过度精细化取代,各种紫外线消毒奶瓶、针对婴儿不同部位的护肤品层出不穷,各位母亲绝不敢让娃输在“起跑线”,这被戏称为“母职的内卷化”。大众身不由己地被裹挟进入无处不在的竞争。这里的意思强调了“内卷”不是主观努力、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出自被逼无奈、不努力就被别人甩下的恐惧。这一点在“教育内卷”“育儿内卷”“职业内卷”上都有充分的体现,比如补习班广告就利用这一点:“您来,我们培养您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这样的广告词,立刻使家长产生一种焦虑,从而被胁迫进入内卷轨道,结果“越能吃苦,却越过越苦”。(摘自刘心萌《要奋斗,别内卷》《咬文嚼字》)材料二:如今,从大学生中“出圈”的“内卷”一词出现在各行各业中,成为无处释放的社会压力的代名词。人们常说,大学是一个小的社会,对于正在经历“内卷”的大学生来说,如何正确看待“内卷”,并从“内卷”中脱身,是一个重要课题。当大学进入“严字当头”的时代,严把教学关、为大学生增负成为高校的重点工作,大学生也就自然感受到了更大的学业压力。压力并不是逃避的借口,适当的学业负担是帮助大学生成长的良药。但是,如何积极看待这样的压力,不仅需要大学生的自我调节,也需要高校给予相应的指导。“学生说的内卷,往往想表达这样一种困惑:自己明明忙忙碌碌,学得很刻苦认真,但是好像并没有实现太大的突破,并没有提高太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陈阳告诉记者。对未来的迷茫、对当下的困惑,让不少大学生陷入“内卷”。2019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一项调查显示,29.2%的被调查本科学生既无明确的自我发展规划,自主性学业参与也较低,32.8%的学生虽抱有清晰的自我发展目标定位,却在行动上滞后。在本科院校中,近42%在校生对于未来没有清晰的生涯规划。陈阳表示,“内卷化”本身是一个人类学的学术概念,最早由人类学家吉尔茨提出。有学生把“内卷”看成竞争,认为高强度的竞争使人精疲力竭。“严格来说,这种理解其实脱离了吉尔茨、黄宗智的初衷”。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于涵宇在工作中发现,很多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也时常陷入“内卷”中。“比如说,有的毕业生找工作,如果我看你发朋友圈说,你这周参加10场宣讲,下周我就铆足劲儿参加20场,而且我的简历要花很多时间精力,甚至付费去排版美化。”于涵宇说,“现在内卷更多地表达一种消耗精力的死循环。作为辅导员,我们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会引导学生要有意识去思考,不要让自己进入这个陀螺式的死循环中。”于涵宇表示,自己经常向学生强调要有“思维意识”。她认为,很多大学中的考核并不是比量的竞争,因此学生们要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跳出自己认为的高度一体化的竞争,静下心来向内分析自己,再向外分析整体竞争环境,结合大势锻炼和发展自己。陈阳认为,无论是相对于个体而言,还是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面对“内卷”都是一项挑战。她表示:“学生自己需要想明白‘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而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以及学生父母、需要想清楚‘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怎样的人才’‘我们希望看到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摘自叶雨婷《大学生的“内卷”是竞争还是内耗?如何不被“卷”?》《中国青年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宗智所说的“内卷”,其逻辑思维过程,是从我国农业生产现象推演到社会发展现象。B.网络上的“内卷”一词,既有调侃意味,也反映出人们因他人过分努力而带来的焦虑感和压力感。C.文中所举外卖小哥的例子,说明那些本想获取优势的良性竞争行为,反而有损整个群体的利益。D.简单地把“竞争”当成“内卷”,认为竞争是一种无效的消耗,这种理解违背了学者们的初衷。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语的意义是不断演化的,从学术的“内卷”到网络语言的“内卷”,语义呈现出了全新的内涵。B.在育儿方面,过度精益求精的做法使得以往粗糙的养育方式被取代,带来了无意义的重复。C.面对某些贩卖焦虑的补习班广告,家长如果能够摆脱环境的束缚,那么教育子女的焦虑情绪可能会得到缓解。D.竞争压力不一定带来“内卷”,大学生不应以“学业压力大,反对内卷”为借口选择“躺平”。3.下列选项,属于上述材料所说的“内卷”范畴的一项是()A.学习语文时,老师采取小组竞争的方式,让学生背诵大量的古诗文,积累语言,提升文化素养。B.技校木工师傅让学徒们通过不断的重复训练,精益求精,最终打磨出一件件精致漂亮的木制器具。C.为了钓到一条大鱼,海明威笔下的桑地亚哥出海八十多天,与鲨鱼搏斗,最终只得到了一副鱼架。D.为了期末拿到高分,大学生纷纷开始作业字数竞赛,将原定2000字的课程论文增加到2万字。4.假如你即将考入心仪的大学,你如何摆脱大学生的“内卷”?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5.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来看,正常“竞争”和“内卷”有怎样的区别?请简要概括。〖答案〗1.C2.A3.D4.①明确自己的生涯规划。②正确面对压力,积极行动,主动地参与竞争,拒绝“躺平”。③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认清自己,审时度势,与时俱进。5.①从目的来看,竞争的主体大多往往有清楚的目标,而内卷的主体大多没有清晰的规划。②从过程来看,竞争需要遵守规则,而内卷呈现无序化的特点。③竞争往往是主体主动选择的结果,而内卷则大多是主体被环境胁迫的结果(被动性)。④从结果来看,竞争带来成长,而内卷则不会带来成长(内卷会带来无意义的重复,陷入陀螺式的死循环)。〖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说明那些本想获取优势的良性竞争行为”错。材料一第四段“比如外卖小哥原本有10分钟送餐时间,结果有人通过提速、占道等不良竞争行为,提前几分钟抵达,……但规定的送餐时间却越来越短,工作环境越来越恶化”,可看出是不良竞争行为。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语义呈现出了全新的内涵”错。材料一第三段认为,内卷一词“经历了一个语义指称对象泛化同时语义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可看出是说“内涵不断丰富”,而不是“呈现出了全新的内涵”。故选A。【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内卷”一词有两个要点:第一,它属于“竞争”;第二,它不能带来成长。A.通过背诵,学生积累语言,提升了文化素养,他们有成长。不属于“内卷”范畴。B.通过反复训练,精益求精,木匠打磨出了精致漂亮的器具,技艺越来越精湛,这是成长。不属于“内卷”范畴。C.桑地亚哥虽然一无所获,但他获得了精神的成长。不属于“内卷”范畴。D.“为了期末拿到高分,大学生纷纷开始作业字数竞赛,将原定2000字的课程论文增加到2万字”,目的是拿到高分,是一种“竞争”,属于“内卷”范畴。故选D。【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①依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一项调查显示,29.2%的被调查本科学生既无明确的自我发展规划、自主性学业参与也较低,32.8%的学生虽抱有清晰的自我发展目标定位,却在行动上滞后。在本科院校中,近42%在校生对于未来没有清晰的生涯规划”可知,青年人应该明确自己的生涯规划。②依据“静下心来向内分析自己,再向外分析整体竞争环境,结合大势锻炼和发展自己”“学生自己需要想明白‘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而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以及学生父母、需要想清楚‘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怎样的人才’‘我们希望看到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可知,青年人应该积极行动,主动地参与竞争。③依据“很多大学中的考核并不是比量的竞争,因此学生们要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跳出自己认为的高度一体化的竞争,静下心来向内分析自己,再向外分析整体竞争环境,结合大势锻炼和发展自己”可知,青年人应该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认清自己,审时度势,与时俱进。【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①从目的来看,依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一项调查显示,29.2%的被调查本科学生既无明确的自我发展规划、自主性学业参与也较低,……对于未来没有清晰的生涯规划”可知,竞争的主体大多往往有清楚的目标,而内卷的主体大多没有清晰的规划。②从过程来看,依据“竞争的白热化导致竞争的无序化。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拼尽全力,以使自己在社会上获取竞争优势,但最终却会导致竞争的无序化……”可知,竞争需要遵守规则,而内卷呈现无序化的特点。③依据“众身不由己地被裹挟进入无处不在竞争。这里的意思强调了‘内卷’不是主观努力、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出自被逼无奈、不努力就被别人甩下的恐惧”可知,竞争往往是主体主动选择的结果,而内卷则大多是主体被环境胁迫的结果,是被动地。④依据“自己明明忙忙碌碌,学得很刻苦认真,但是好像并没有实现太大的突破,并没有提高太多”可知,从结果来看,竞争带来成长,而内卷则不会带来成长,是无意义的。(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农具的眼睛迟子建①农具似乎与树木有着亲缘关系,农具的把儿几乎都是木柄制成的。你能从光滑的农具把儿上,看到树的花纹和节子。那些大大小小的木节个个圆圆的,有黑色的,也有褐色的,好像农具长了眼睛似的。②农具当中,我最憎恨的就是犁杖了。由于家中没养牲口,用犁杖耕田的,爸爸就把我们姐弟三人当成牛,套在犁杖上,让我们拉犁。我一拉犁就有屈辱的感觉,常常是直着腰,只把绳子轻飘飘地搭在肩头。这时父亲就会在后面叫着我的乳名打趣我,说我真不简单,能把绳子拉弯了。我父亲是山村小学的校长,曾在哈尔滨读中学,会拉小提琴。他那双手在那个年代既得写粉笔字,又得摸农具,因为我们上小学时,学工学农的热潮风起云涌,我们每周都要到生产队的田地里劳作一两次。而且家家户户又都拥有园田,种植着各色菜蔬,自给自足,所以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没有没摸过农具的。③农具当中,我不厌烦的是锄头和镰刀。锄头的形状很像道士帽,所以你若把它倒立着,俨然是一个清瘦的道士站在那里。锄头既可用于铲除庄稼中的杂草,又可给板结的田地松土。我扛着锄头去田间劳作,一般是到土豆地里去了。土豆地一般要铲三次,人们称之为“头趟、二趟、三趟”。铲头趟,苗才出齐不久,土豆秧矮矮的,杂草极好清除。铲二趟呢,是在土豆打垄之后,粉的白的蓝的土豆花也开了,杂草与土豆秧争夺生长的空间,这时就得抡起锄头“驱邪扶正”。铲三趟的时候,稗草疯长,有的和秧苗缠绕在一起,颇有“绑票”的意味,这时候为土豆清除“异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铲三趟的时候最累,有时候你得撇下锄头,亲手二下一下地把纠缠在土豆秧身上的杂草摘除。我喜欢铲二趟,我爱那些细碎的土豆花,它们会招来黄的或白的蝴蝶,感觉是在花园中劳作。干活乏了小憩的时候,躺在被阳光照耀得发烫的泥土中,感受着如丝绸一样柔曼滑过的清风,惬意极了。清风拍打着土豆花,土豆花又借着风势拍打着我的脸颊,让我脸颊发痒,那是一种多么醉人的痒啊!渴了的时候,我会到田边草丛中采上几枝酸浆来吃。它长得跟竹子一样,光滑的身子,细长的叶片,它的茎能食用,酸甜可口,十分解渴。我铲地时就。不背水壶,因为酸浆早已存了满腹的清凉之汁等着我享用。④我喜欢镰刀,是因为割猪草的活儿在我眼中是非常浪漫的。草甸子上盛开着野花,割草的时候,也等于采花了。那些花有可供观赏的,如火红的百合和紫色的马莲花;还有供食用的,如金灿灿的黄花菜。用新鲜的黄花菜炸上一碗酱,再下上一锅面条,那就是最美妙的晚饭了。我打猪草归来,肩上背的是草,腰间别的是镰刀,左手可能拿的是一束马莲,右手握的就是黄花菜了。所以我觉得猪的命运也不算坏,它一天到晚除了吃就是睡,窝里絮的草还来自于芳菲的大草甸子,比耕田的牛马要有福气,可惜它的命太短太短了。⑤我父亲是个知识分子,他伺候庄稼的本事与他的教学本领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我们家的地不是因为施肥过少而使庄稼呈现一派萎靡之气,就是垄打得歪歪斜斜,宽的宽,窄的窄。进了我家园田的庄稼,很像是被送入孤儿院的弃婴,命运总是不大好。我们家的农具,也比别人家的要邋遢许多,锄头上锈迹斑斑,镐头和犁杖上携带的尘土足够蓄一只花盆的,镰刀钝得割草时草会发出被剧烈撕扯的痛苦的叫声,如乌鸦一样“呀呀呀”地叫。而那些地道的农家,农具总是被磨得雪亮,拾掇得利利索索的,不似我们家的农具,一律被堆置在墙角,任凭风雨侵蚀,如一群衣衫褴褛的乞丐。即便如此,我还是热爱我们家的农具,热爱它们的愚钝和那满身岁月的尘垢。⑥我们家使用过的那些农具早已失传了。但我忘不了农具木把儿上的那些圆圆的节子,那一双双眼睛曾见证了一个小女孩如何在锄草的间隙捉土豆花上的蝴蝶,又如何在打猪草的时候将黄花菜捋到一起,憧憬着一顿风味独具的晚饭。我可能会忘记尘世中我所见过的许多人的眼睛,那些或空洞或贪婪或含着嫉妒之光的眼睛,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农具身上的眼睛,它们会永远明亮地闪烁在我的回忆中,为我历经岁月沧桑而渐露疲惫、忧郁之色的眼睛,注入一缕缕温和、平静的光芒。(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了父亲“山村小学校长”的身份,也交代了他“不善于伺候庄稼”的特点,切合“学工学农”的时代背景。B.文中由“我”喜欢的锄头和镰刀牵引出好几件有趣的事,我们能从中读到作者热爱生活的纯美心灵和乐观积极的态度。C.文章写了打猪草时在草甸子上赏花的悠然和夕阳下对一顿风味独具的晚饭的憧憬,展现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亲密联系。D.“比耕田的牛马要有福气”中的“牛马”暗指曾经被当作“牛马”耕地的“姐弟三人”,因此“我”赞赏“猪”的命运。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善用比喻,把锄头比作“清瘦的道士”,锄头的状态和道士身姿相似,锄头形象跃然纸上,新颖、独特、贴切。B.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句式整散结合,既有大量内涵丰富的散句,又多使用节奏明快的排比句,错落有致,富于变化。C.本文描写独具特色,用细节描写呈现了“我”打猪草归来时的收获,刻画了一个满载而归、天真快乐的儿童形象。D.本文以“农具”为线索,围绕“我”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写了“犁杖”“镰刀”等多个农具和相关生活,“形散神聚”。8.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确定关键词为“幽默生动的语言”和“苦中作乐的情怀”。请以第五段为例,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9.本文以“农具的眼睛”为题,却只在开头和结尾写到“农具的眼睛”,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6.D7.B8.(1)词语运用灵活生动,既有叠词、拟声词、口语化的词又有书面语;修辞丰富,多句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我家农具的破旧、庄稼的萎靡。幽默诙谐,画面感强,富有生活气息。(2)破旧的农具让我们在劳作时付出了巨大的艰辛,萎靡的庄稼让自给自足的生活受到影响。但我依然能够发现生活中的乐趣,进而用幽默生动的语言描写劳动生活,表现对农具和那段岁月的热爱,体现“苦中作乐”的情怀。9.(1)文章开头写道,农具的把儿上“那些大大小小的木节”,“好像农具长了眼睛似的”,赋予了普通农具生命活力,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营造温馨的氛围,由此引出下文“我”对农村劳动生活的回忆。(2)“农具的眼睛”在行文中已经虚化为“见证者”的作用,“农具像眼睛一样”见证了“我”童年时期在使用农具劳作的生活中发生的趣事。这段生活才是作者真正要叙写的内容。(3)结尾处借“农具的眼睛”点明文章主题“为我历经岁月沧桑而渐露疲惫、忧郁之色的眼睛,注入一缕缕温和、平静的光芒”;与“那些或空洞或贪婪或含着嫉妒之光的眼睛”形成对比,试图唤醒人们麻木的内心。〖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赞赏“猪的命运”错,“比耕田的牛马要有福气”这句话写出了生活的艰辛。故选D。【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又多使用节奏明快的排比句”错,本文句式的突出特点是长短结合,散句居多,但排比句几乎没有,所以不能说是“多使用节奏明快的排比”。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文学短评的能力。考生应抓住题干所给的两个关键词“幽默生动的语言”和“苦中作乐的情怀”构思文学短评思路。(1)词语运用灵活生动。既有叠词“歪歪斜斜”“锈迹斑斑”“利利索索”、拟声词“呀呀呀”、口语化的词“邋遢”,又有书面语“我还是热爱我们家的农具,热爱它们的愚钝和那满身岁月的尘垢”;修辞丰富。“我家园田的庄稼,很像是被送入孤儿院的弃”“我们家的农具,一律被堆置在墙角,任凭风雨侵蚀,如一群衣衫褴褛的乞丐”使用比喻,“我们家的农具,也比别人家的要邋遢许多”“镰刀钝得割草时草会发出被剧烈撕扯的痛苦的叫声,如乌鸦一样‘呀呀呀’地叫”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我家农具的破旧、庄稼的萎靡。语言幽默诙谐,画面感强,富有生活气息,如“进了我家园田的庄稼,很像是被送入孤儿院的弃婴,命运总是不大好”“我们家的农具,也比别人家的要邋遢许多,锄头上锈迹斑斑,镐头和犁杖上携带的尘土足够蓄一只花盆的,镰刀钝得割草时草会发出被剧烈撕扯的痛苦的叫声,如乌鸦一样‘呀呀呀’地叫”。(2)由“我们家的地不是因为施肥过少而使庄稼呈现一派萎靡之气”“镰刀钝得割草时草会发出被剧烈撕扯的痛苦的叫声,如乌鸦一样‘呀呀呀’地叫”可知,破旧的农具让我们在劳作时付出了巨大的艰辛,萎靡的庄稼让自给自足的生活受到影响;由“我们家的地不是因为施肥过少而使庄稼呈现一派萎靡之气,就是垄打得歪歪斜斜,宽的宽,窄的窄”“我们家的农具,也比别人家的要邋遢许多,锄头上锈迹斑斑,镐头和犁杖上携带的尘土足够蓄一只花盆的,镰刀钝得割草时草会发出被剧烈撕扯的痛苦的叫声,如乌鸦一样‘呀呀呀’地叫”“即便如此,我还是热爱我们家的农具,热爱它们的愚钝和那满身岁月的尘垢”可知,即便劳作艰辛,但我依然能够发现生活中的乐趣,进而用幽默生动的语言描写劳动生活,表现对农具和那段岁月的热爱,体现“苦中作乐”的情怀。【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语段和标题的作用的能力。(1)文章开头写道——“农具……那些大大小小的木节个个圆圆的,有黑色的,也有褐色的,好像农具长了眼睛似的”,农具的把儿上“那些大大小小的木节”,“好像农具长了眼睛似的”,赋予了普通农具生命活力,营造温馨的氛围;结构上引出下文“我”对农村劳动生活的回忆,吸引读者阅读兴趣。(2)“我”童年时期在使用农具劳作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多趣事,这似乎都是“农具的眼睛”看到的,也就是说,“农具长了眼睛似的”,见证了我童年时,我们家的艰苦而有趣的田间劳作,而我童年劳作的那段生活才是作者真正要叙写的内容,所以,“农具的眼睛”只在首尾出现。(3)根据“农具……那一双双眼睛……我永远不会忘记农具身上的眼睛,它们会永远明亮地闪烁在我的回忆中,为我历经岁月沧桑而渐露疲惫、忧郁之色的眼睛,注入一缕缕温和、平静的光芒”分析,结尾处借“农具的眼睛”点明文章主题——为我历经岁月沧桑而渐露疲惫、忧郁之色的眼睛,注入一缕缕温和、平静的光芒;由“我所见过的许多人的眼睛,那些或空洞或贪婪或含着嫉妒之光的眼睛,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农具身上的眼睛,它们会……为我历经岁月沧桑而渐露疲惫、忧郁之色的眼睛,注入一缕缕温和、平静的光芒”可知,与那些或空洞或贪婪或含着嫉妒之光的眼睛形成对比,试图唤醒人们麻木的内心。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今有羿、逢蒙①、繁弱②于此,而无弦,则必不能中也。中非独弦也,而弦为弓中之具也。夫立功名亦有具,不得其具,贤虽过汤、武,则劳而无功矣。汤尝约于鄣、薄矣,武王尝穷于毕、裎矣,伊尹尝居于庖厨矣,太公尝隐于钓鱼矣。贤非衰也,智非愚也,皆无其具也。故凡立功名,虽贤,必有其具,然后可成。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已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不得为书。”君曰:“何故?”吏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决为之矣。五岁而言其要。”宓子敬诺,乃得行其术于亶父。三年,巫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于亶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巫马旗问焉,曰:“渔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对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巫马旗归,告孔子曰:“宓子之德至矣,使民暗行若有严刑于旁。敢问宓子何以至于此?”孔子曰:“丘尝与之言曰:‘诚乎此者刑乎彼。’宓子必行此术于亶父也。”夫宓子之得行此术也,鲁君后得之也。鲁君后得之者,宓子先有其备也。先有其备,岂遽必哉?此鲁君之贤也。三月婴儿,轩冕在前,弗知欲也;斧钺在后,弗知恶也;慈母之爱,谕焉。诚也。故诚有诚乃合于情。精有精乃通于天。乃通于天水木石之性皆可动也又况于有血气者乎?故凡说与治之务莫若诚。听言哀者,不若见其哭也;听言怒者,不若见其斗也。说与治不诚,其动人心不神。(节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备注〗①羿、逢蒙:《荀子·正论篇》:“羿、逢蒙者,天下之善射者也。”②繁弱:古良弓名。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横线上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乃A通B于C天D水E木F石G之H性I皆J可K动L也M又N况O于P有Q血R气S者T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汤尝约于鄣、薄矣”与“约为婚姻”(《鸿门宴》)两句中的“约”字含义相同。B.太公,指姜子牙,相传其曾垂钓于渭水之滨,偶遇周文王获赏识,后辅佐文王建立霸业。C.“宓子先有其备也”与“圣心备焉”(《劝学》)两句中的“备”字含义不同。D.轩冕,古时卿大夫乘轩戴冕,因用以代表官位爵禄或显贵的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以善射之人必须拥有良弓和弓弦才能射中目标类比,说明建立功名也必须具备一定条件,然后才可以成功。B.宓子贱治理亶父时,担心鲁君听信谗言,于是假装干扰两位官吏的书写委婉地向鲁君进行劝诫,成功地说服了鲁君。C.三年之后,巫马旗简装粗服,暗地里到亶父去观察宓子贱施行教化的情况,并从人们捕鱼的行为中得到了〖答案〗。D.文末以婴儿能懂得母爱为例探讨宓子贱治理亶父的成功之道,认为劝勉他人、治理政事要赤心诚意才能感化人心。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寡人之乱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2)听言哀者,不若见其哭也;听言怒者,不若见其斗也。14.宓子贱能把亶父治理好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答案〗10.DIM11.A12.B13.(1)我扰乱宓子贱,使宓子贱不能实行自己的主张,这样的事一定多次发生过了。(2)听别人说的话很悲哀,不如看到他哭泣;听别人说话很愤怒,不如看到他搏斗。14.①宓子贱实行了孔子“诚乎此者刑乎彼”的治理主张;②鲁国国君纳谏如流,让宓子贱全权治理;③宓子贱事先有所准备,能使鲁国国君领悟到是由于自己的干扰使得宓子贱不能实行主张。〖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与天性相通,水、木、石的本性都可以改变,更何况有血气的人呢?“于天”是“通”的状语,在状语后D处断开;“水木石之性”作“可动”的主语,形式较长,在I处断开;“皆可动也”中“也”是句末语气词,“又况”引出下句,在M处断开。故选DIM。【11题详析】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错误。穷困;/约定。两句的宇含义不同。句意:汤曾经在鄣、薄遭受贫困。/约定作儿女亲家。B.正确。C.正确。准备;/具备。句意:宓子事先有了准备。/圣人的心思全都具备了。D.正确故选A。【12题详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假装干扰”错误,由原文“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可知,是宓子贱故意干扰。故选B。【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乱”,扰乱;“行”,实行;“术”,主张;“数”,多次。(2)“哀”,悲哀;“不若”,不如;“怒”,愤怒;“斗”,搏斗。【14题详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①由原文“丘尝与之言曰:‘诚乎此者刑乎彼。’宓子必行此术于亶父也”可知,宓子贱实行了孔子“诚乎此者刑乎彼”的治理主张;②由原文“遂发所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于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决为之矣。五岁而言其要’”可知,鲁国国君纳谏如流,让宓子贱全权治理;③由原文“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可知,宓子贱事先有所准备,能使鲁国国君领悟到是由于自己的干扰使得宓子贱不能实行主张。参考译文:即使这里有羿、逄蒙这样的善射之人和繁弱这样的良弓,却没有弓弦,那么必定不能射中(目标)。射中(目标)不仅仅依靠弓弦,可弓弦是射中的条件。建立功名也要有条件,不具备条件,即使贤德超过了汤、武王,那也会劳而无功。汤曾经在韌、薄遭受贫困,武王曾经在毕、裎遭受困窘,伊尹曾经在厨房里当仆隶,太公曾经隐居钓鱼。他们的贤德并不是衰微了,他们的才智并不是愚蠢了,都是因为没有具备条件。所以凡是建立功名,即使贤德,也必定要具备条件,然后才可以成功。宓子贱去治理亶父,担心鲁国君主听信谗人的坏话,从而使自己不能实行自己的主张,将要辞行的时候,他请求鲁国君主宠信的两个官吏跟自己一起前往。到了亶父,亶父的官吏都来拜见。宓子贱让那两个官吏做记录。官吏刚要书写,宓子贱从旁边不时地摇动他们的胳膊肘,官吏写得很不好,宓子贱就为此而发怒。官吏对此很害怕,就告辞请求回去。宓子贱说:“你们写得很不好,赶快回去吧!”两个官吏回去以后向鲁国君主禀报说:“没法给宓子书写文书。”鲁国君主说:“为什么?”官吏回答说:“宓子让我们书写,却不时地摇动我们的胳膊肘,写得不好又很生气,亶父的官吏都因宓子这样做而发笑。这就是我们要告辞离开的原因。”鲁国君主长叹道:“宓子是用这种方式对我的缺点进行劝谏啊。我扰乱宓子贱,使宓子贱不能实行自己的主张,这样的事一定多次发生过了。假如没有你们两个人,我几乎要犯错误。”于是就派亲信去亶父,告诉宓子说:“从今以后,亶父不归我所有,归你所有。有对亶父有利的事情,你自己决断去做吧。五年以后报告施政的要点。”宓子恭敬地答应了,这才得以在亶父实行自己的主张。过了三年,巫马旗穿着粗劣的衣服和破旧的皮衣到亶父去观察施行教化的情况,看到夜里捕鱼的人,捕到鱼却扔回水里。巫马旗问他说:“捕鱼是为了得到鱼,现在你得到鱼却把它扔回水里,这是为什么?”那人回答说:“宓子不想让人们捕取小鱼。我扔回水的都是小鱼。”巫马旗回去以后,告诉孔子说:“宓子的德政达到极点了,他能让人们私下里做事就像有严刑在身旁一样。请问宓子用什么办法达到这种境地的?”孔子说:“我曾经跟他说过:‘自己内心赤诚,你的主张就能在外实行。’宓子一定是在亶父实行这个主张了。”宓子得以实行这个主张,是因为鲁国君主后来领悟到这一点。鲁国君主之所以后来能领悟到这一点,是因为宓子事先有了准备。事先有了准备,难道就一定能让君主领悟到吗?这就是鲁国君主的贤明之处啊。三个月的婴儿,官车、官帽在前边不知道羡慕,斧钺之类兵器在后边不知道害怕,对慈母的爱却能懂得。这是因为婴儿的心赤诚啊。所以诚而又诚才合乎真情。精而又精才与天性相通。与天性相通,水、木、石的本性都可以改变,更何况有血气的人呢?所以凡是劝说别人治理政事,要做的事没有比赤诚更重要的了。听别人说的话很悲哀,不如看到他哭泣;听别人说话很愤怒,不如看到他搏斗。劝说别人与治理政事不赤诚,那就不能真正感动别人。(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暑旱苦热王令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用一“屠”字,把风当作刀,希望清风“杀掉”暑热,却不能成功,表达了诗人对暑热强烈憎恶。B.落日本该下山,诗人却写它犹如生了翅膀,飞上了山,表现了盼望太阳赶快坠落、凉爽快些到来的心理。C.颔联由描写转入议论,写人们担心江海枯竭,连上天也害怕银河干枯,直接表达对民生的忧虑。D.颈联宕开一层,诗人因暑热而思冰雪,由热思寒,从而触发了对清凉世界昆仑山和蓬莱岛的联想。16.本诗既有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又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思想,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答案〗15.C16.诗人在尾联中说“我不能够携带天下人一起去避暑,又怎能忍心独自去那清凉世界逍遥徜徉”,尽情抒发了愿与天下人共苦难的豪情,表达了强烈的现实主义思想;“手提天下”一语,想象奇特,气魄宏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连上天也害怕银河干枯”错。“天岂不惜河汉干”是诗人对上天的责问:“天难道不怕银河也会因此而干枯吗?”并不是说上天也害怕银河干枯。故选C。【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尾联“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意思是我不能够携带天下人一起去避暑,又怎能忍心独自一个,到那儿去逍遥徜徉?此联既有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又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济世拯民的思想。“手提天下”,想象浪漫奇特,气魄宏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又展现了诗人勃勃壮志,及睥睨天下的豪情。诗人此时想到即使有神山仙岛、清凉世界,但不能与普天下人一起享受,自己决不会独个前往。尾联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完全一致,诗人尽情抒发了愿与天下人共苦难的豪情,显示了其博大的胸襟。既表达了强烈的现实主义思想,又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轻财好施的性格特点。(2)《论语十二章(泰伯)》中曾子认为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4)《论语十二章(雍也)》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处理好“文”和“质”的关系,否则就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任重而道远夜来幽梦忽还乡(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张岱最为人熟知的代表散文之一大概就是《湖心亭看雪》了。全文不过短短一百来字,就将一幅天地辽阔、万籁俱寂、人际相会的画面描写得①。崇祯五年,当时张岱旅居杭州西湖。此时的西湖也是白茫茫一片,它展示了一幅独特的湖中雪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时逢大雪,一个心思玲珑的雅致文人,总会做出一些②的事来。“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他孤身一人,只撑着一叶扁舟,提着一盏炉火,伴着船桨荡开的圈圈涟漪,独自游走在这清朗的画卷里。这种事,在心意相通的人看来,就是玲珑剔透,当举杯对饮,浮一大白。而在不理解的人看来,一定觉得这人疯了。有趣的事,知己与旁人,张岱都遇到了,原本水天一白,只有长堤、孤舟与亭台,没想到竟然能在大雪后的湖心亭遇上和自己一样雪夜拥裘,乘舟赏雪的同好。这样的惊喜,就像当年的俞伯牙和钟子期,虽是③,却倾盖如故,原本天地一孤客,内心总有“独一人而知天下有雪”的寂寞。但此刻却有人与自己心意相通,这大概是人世间最潇洒的事。即使旁人无法理解,“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崇祯五年十二月,西湖这一场大雪,就这样等待了四百年。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横线的两处语句,都使用了数词“一”,请分别分析其表达效果。20.请仿照文中画波浪线句,从文中选择合适的意象,写一组排比句。〖答案〗18.①栩栩如生②与众不同/出人意料/匪夷所思③萍水相逢19.第一处:“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中的“一”极言“长堤”“湖心亭”“余舟”之渺小,以此反衬出雪景的辽阔;第二处:“孤身一人”“一叶扁舟”“一盏炉火”中的“一”写出人和物的“少”,体现了张岱独自看雪的情趣(或玲珑心思)20.西湖这一痕长堤,就这样静默了四百年;湖中那一点湖心亭,就这样伫立了四百年;烟波中那一芥余舟,就这样漂泊了四百年。〖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根据该句“不过……就将……”的关联词可知,张岱的文章虽短,却将画面描写得极为精准、生动,故可填“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②根据该段最后“而在不理解的人看来,一定觉得这人疯了”可知,此处文人的行为应该是普通人难以理解的或不会去做的。故可填“与众不同/出人意料/匪夷所思”。与众不同:与其它人不一样。出人意料: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匪夷所思: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指行为举止离奇古怪,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根据常理所能想象的。③后文“倾盖如故”指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故交一样,而根据转折关联词“却”可知,前面应该强调“新认识”这一条件,故可填“萍水相逢”。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第一处:画线句“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中运用数词“一”,用“一痕”“一点”“一芥”组成偏正短语,突出阔大空间中堤、亭、舟只是非常小的景观。由此看出“一”极言“长堤”“湖心亭”“余舟”之渺小,以此反衬出雪景的辽阔;第二处:画线句“孤身一人”“一叶扁舟”“一盏炉火”用“一人”“一叶”“一盏”写出白雪苍茫的大地中人、船、炉火的微小,由此看出“一”写出人和物的“少”,体现了张岱独自看雪的情趣(或玲珑心思)。【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