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教学大纲体例《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教师姓名职称办公室电话电子信箱(教师或教学团队中每位教师主要讲授的本科课程,课程受欢迎情况;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通信原理课程名称(英文):CommunicationPrinciples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课程性质*:■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课程代码:周学时:4总学时:64学分:4先修课程:通信电子线路,随机过程,信号与系统授课对象:通信工程专业三、课程简介(课程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作用,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位置,课程学习对学生专业成长具有的价值。课程主要内容及知识结构。)《通信原理》是通信及相关电子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通信专业的必修课程。通信原理运用了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等专业数学知识,以及信号与系统分析方法,进一步为学生在确知信号的谱分析、随机信号(随机过程)和噪声的统计分析方面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模型、误码特性,并从最佳接收观点提出统计通信理论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当前通信系统建模和优化的思维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当前通信状况及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四、课程目标(课程教学要讲授的核心知识、要训练的关键技能及须形成的综合素养的目标。)本课程学习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掌握通信技术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注重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具体目标包括:理解主流通信原理信道传输的基本特点;掌握模拟与数字通信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备对简单通信系统进行建立模型、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的能力;能对给定的通信电路进行调试,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进行分析和排除;对规定任务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满足对应课程标准的第2条)(需要清晰地呈现每一章或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学习要求、授课形式和课后作业等,学生由此可以准确地了解每一章或教学单元的学习任务,课后可根据教学进程,规划、开展自主学习。)第一章绪论1.课时数:42.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重点、难点主要内容是:通信系统组成;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信息及其量度;主要性能指标。重点、难点:通信系统组成;信息及其量度;3.学生学习任务熟悉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会计算信息量,信息速率。4.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探究、阅读、讨论、尝试练习、创作等动手、动脑活动和教师的过程指导为主的课程教学环节,应以活动方案的形式,说明活动的程序、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组织方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需完成的前期课外准备、学生活动情况评价方式、师生互动模式等。)课堂讲授,随堂练习。5.课外学习要求预习新课程,完成课后作业1-4,1-6,1-7,1-8,1-10。第二章确知信号1.课时数:42.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重点、难点主要内容是:信号的分类及其特征,信号的频域分析,信号的能量谱和功率谱,相关函数的定义和性质,相关函数与谱密度的关系。重点、难点:信号的频域分析;信号的能量谱和功率谱3.学生学习任务了解信号的分类及其特征,掌握信号频谱、能量谱和功率谱的计算方式,掌握维纳-辛钦关系。4.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探究、阅读、讨论、尝试练习、创作等动手、动脑活动和教师的过程指导为主的课程教学环节,应以活动方案的形式,说明活动的程序、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组织方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需完成的前期课外准备、学生活动情况评价方式、师生互动模式等。)课堂讲授,随堂练习5.课外学习要求预习新课程,完成课后作业2-3,2-5,2-6。第三章随机过程1.课时数:42.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重点、难点主要内容是:随机过程的一般表述;平稳随机过程;平稳随机过程的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高斯过程;窄带随机过程;正弦波加窄带高斯过程;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重点、难点:平稳随机过程;正弦波加窄带高斯过程;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3.学生学习任务了解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掌握平稳随机过程的两个特性,掌握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的傅里叶变换关系。4.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探究、阅读、讨论、尝试练习、创作等动手、动脑活动和教师的过程指导为主的课程教学环节,应以活动方案的形式,说明活动的程序、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组织方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需完成的前期课外准备、学生活动情况评价方式、师生互动模式等。)课堂讲授,现场推导,提问学生,增加互动。5.课外学习要求预习新课程,完成课后作业3-3,3-5,3-6,3-7,3-12。第四章信道1.课时数:42.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重点、难点主要内容是:信道定义;信道模型;恒参信道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随参信道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随参信道特性的改善(分集接收);加性噪声;信道容量的概念。重点、难点:信道模型;加性噪声;信道容量。3.学生学习任务了解信道定义和分类,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掌握信道容量的计算方式。4.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探究、阅读、讨论、尝试练习、创作等动手、动脑活动和教师的过程指导为主的课程教学环节,应以活动方案的形式,说明活动的程序、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组织方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需完成的前期课外准备、学生活动情况评价方式、师生互动模式等。)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程内容寻找答案;课堂讲授5.课外学习要求预习新课程,完成课后作业4-4,4-6,4-7。第五章模拟调制系统1.课时数:62.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重点、难点主要内容是: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非线性调制(角度调制)的原理与抗噪声性能;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频分复用(FDM);复合调制及多级调制的概念。重点、难点:幅度调制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非线性调制的原理与抗噪声性能;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3.学生学习任务掌握幅度调制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了解非线性调制的原理和抗噪声性能。4.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探究、阅读、讨论、尝试练习、创作等动手、动脑活动和教师的过程指导为主的课程教学环节,应以活动方案的形式,说明活动的程序、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组织方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需完成的前期课外准备、学生活动情况评价方式、师生互动模式等。)课堂讲授5.课外学习要求预习新课程,完成课后作业5-3,5-7,5-9。第六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1.课时数:62.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重点、难点主要内容是: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基带脉冲传输与码间干扰;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部分响应系统;无码间干扰的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眼图;时域均衡。重点、难点: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部分响应系统;无码间干扰的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3.学生学习任务了解基带脉冲传输与码间干扰,掌握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了解部分响应系统,掌握无码间干扰的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了解眼图工作原理。4.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探究、阅读、讨论、尝试练习、创作等动手、动脑活动和教师的过程指导为主的课程教学环节,应以活动方案的形式,说明活动的程序、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组织方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需完成的前期课外准备、学生活动情况评价方式、师生互动模式等。)课堂讲授,组织学生讨论5.课外学习要求预习新课程,完成课后作业6-3,6-5,6-7,6-9,6-11第七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1.课时数:62.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重点、难点主要内容是: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多进制的数字调制;改进的数字调制方式。重点、难点: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及抗噪声性能。3.学生学习任务掌握二进制数字调制的原理和抗噪声性能,了解多进制数字调制原理。4.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探究、阅读、讨论、尝试练习、创作等动手、动脑活动和教师的过程指导为主的课程教学环节,应以活动方案的形式,说明活动的程序、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组织方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需完成的前期课外准备、学生活动情况评价方式、师生互动模式等。)课堂讲授5.课外学习要求预习新课程,完成课后作业7-4,7-5,7-6。第九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1.课时数:62.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重点、难点主要内容是:抽样定理;脉冲振幅调制;模拟信号的量化;脉冲编码调制;差分脉冲编码调制;增量调制;DPCM系统的量化噪声;时分复用和多路数字电话系统。重点、难点:抽样定理;脉冲编码调制。3.学生学习任务回顾抽样定理的内容,掌握脉冲振幅调制,模拟信号的量化。了解差分脉冲编码调制,增量调制原理。4.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探究、阅读、讨论、尝试练习、创作等动手、动脑活动和教师的过程指导为主的课程教学环节,应以活动方案的形式,说明活动的程序、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组织方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需完成的前期课外准备、学生活动情况评价方式、师生互动模式等。)课堂讲授,提问问题,学生回答。5.课外学习要求预习新课程,完成课后作业9-2,9-8,9-10,9-11。第十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1.课时数:42.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重点、难点主要内容是:数字信号接收的统计表述;最佳接收准则;确知信号最佳接收;随相信号的最佳接收;起伏信号的最佳接收;普通接收机与最佳接收机的性能比较;匹配滤波器的实现;最佳基带传输系统。重点、难点:最佳接收准则;普通接收机与最佳接收机的性能比较;匹配滤波器的实现。3.学生学习任务了解数字信号接收的统计表述,掌握最佳接收准则,匹配滤波器的实现和最佳基带传输系统。4.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探究、阅读、讨论、尝试练习、创作等动手、动脑活动和教师的过程指导为主的课程教学环节,应以活动方案的形式,说明活动的程序、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组织方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需完成的前期课外准备、学生活动情况评价方式、师生互动模式等。)课堂讲授5.课外学习要求预习新课程,完成课后作业10-4,10-9,10-11。第十一章差错控制编码1.课时数:22.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重点、难点主要内容是: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常用的简单编码;线性分组码;循环码;卷积码;网格编码调制。重点、难点:线性分组码;循环码。3.学生学习任务掌握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4.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探究、阅读、讨论、尝试练习、创作等动手、动脑活动和教师的过程指导为主的课程教学环节,应以活动方案的形式,说明活动的程序、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组织方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需完成的前期课外准备、学生活动情况评价方式、师生互动模式等。)课堂讲授5.课外学习要求预习新课程,完成课后作业11-6。第十三章同步原理1.课时数:22.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重点、难点主要内容是:载波同步方法;载波同步系统的性能;载波相位误差和对解调性能的影响;位同步方法、性能;群同步;扩展频谱系统同步。重点、难点:载波同步方法;位同步方法;群同步方法。3.学生学习任务掌握载波同步,位同步和群同步的方法。4.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探究、阅读、讨论、尝试练习、创作等动手、动脑活动和教师的过程指导为主的课程教学环节,应以活动方案的形式,说明活动的程序、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组织方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需完成的前期课外准备、学生活动情况评价方式、师生互动模式等。)课堂讲授5.课外学习要求

掌握课堂所授知识,预习新课程。六、修读要求(满足对应课程标准的第3条)(课程学习应遵守的纪律,学术诚信要求,课堂内外学习应达到的标准,教师对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期待等。不论文科或理科、工科专业,都应把一定数量的深度阅读和写作作为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给予明确说明。)课程学习应遵守的纪律:不准迟到早退,有事请假,按时完成作业。课堂内外学习应达到的标准:课堂积极发言,积极提问,课外根据课堂所授完成作业,预习新课程;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书面作业等时数与课堂教学时数比2:1.学术诚信要求:作业不准抄袭,考试不准抄袭。教师对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期待:对教师提出的每个问题,期望学生积极参与。七、学习评价方案(满足对应课程标准的第4、5、6条)(课程过程性的、终结性的考核与评价规则,包括评价形式和评价标准,一般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课程实践及期末考评等部分。教师应逐步提高学期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表现和能力提高的评价比重,降低期末考试环节在课程评价中的比重。过程性评价和期末考试,都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进步、学生习得和掌握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高阶认知能力的评价。)这门课程的成绩评定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平时成绩30%(包括作业、出勤和课堂参与度)闭卷书面考试占70%八、课程资源(教材;补充材料和扩展阅读;专业资源网站;课件;作业交流、学习讨论、思考题等。)教材:《通信原理》(第六版)樊昌信等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年年版补充材料和扩展阅读(参考书目):《通信原理》(第五版)樊昌信等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年《数字通信—基础与应用》BernardSklar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通信系统工程》JohnG.Proakis,MasoudSalehi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现代通信原理》第2版,曹志刚等,;《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张辉、曹丽娜编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