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训练-蹇先艾小说(含答案)_第1页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训练-蹇先艾小说(含答案)_第2页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训练-蹇先艾小说(含答案)_第3页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训练-蹇先艾小说(含答案)_第4页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训练-蹇先艾小说(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蹇先艾

小说(含答案)

小说专题训练——蹇先艾小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茅店塾师

蹇先艾

跨出了狭笼似的骡车,我和M君走进曲阜县城的一家茅店。我们

的宿舍是一间像佝偻老人似的茅草房,里面的大小,类似船棚。窗户

大约是为了充分地吸收空气起见,便采用十分简便的建筑法,把几根

木柱很稀疏地嵌在墙中间。因为离厕所不远,绿豆蝇和坂蝇自然便开

起队伍,袭进这没有防御工事的要塞,叮在墙上各处;兴会所至,它

们也不惜翱翔着扰乱室内的宁静。窗户的木栏又是热气输入的最便利

的孔道,把屋子变成了火上的蒸笼。一张条桌和两张大床已经占据着

全屋面积四分之三,人只能在床桌之间伫立或者坐下。夜色慢步轻移

地笼罩上来了,伙计拿进来一盏煤油灯,这时蚊子也乘机成群嗡嗡地

从床下钻出来。忘记了带蚊香,想不出什么驱蚊的方法,只好硬着头

皮,听凭它们的狂吮。

后来,我和M君一个端着灯,一个拿了两个凳子,逃到院中来了。

但是小院中所剩的空隙已经不多,却早有了一个人光着臂膊铺了一床

席子,躺在那里。

“伙计!”M君大声喊着。那个人并没有睡着,正在扇着芭蕉扇,

毫不理会。M君继续着命令:“伙计,起去!我们要在院子坐一坐,

房里太热。”

“俺不是伙计!”一个倔强的回答从地下跃起来。

我们把灯放在花盆边的凳子上,才看出来对方是个头上盘着辫子

的白胡子老头。M君不好意思地走开了,我在灯下赶看一本英文的《泰

山指南》。

那个老头子,忽然翻身坐起来,鼓着眼睛问我道:“你念的是什

么书?把你念的书念几句给俺听听,是不是圣书?我们这条街上差不

多见天晚上都有人说圣书。”

我把书合上递给他看。他很正经地从裹肚内取出一副老光眼镜来

戴上,拿过书去只瞥了一瞥,马上就还回来,翘着嘴,很不满意地说:

“这是洋书俺不看,俺也看不懂。”

把眼镜收好,接着又摇晃了一下他那道士似的脑袋,看样子绝不

像农工一类的人物。老头子神气并不显得粗野,在我们眼中越来越温

文;不过个性很倔强,这大约正是一般山东人的本色。在黯淡的灯光

底下,隐约可以看出他的饱经世故的三角形脸上,布满着忧郁的成分。

他扇了几下扇子,又问M君道:“你们都是学堂的吧?”

“俺的儿子也是在济南上学堂。尽念洋书,俺叫他回来咧,俺叫

他种庄稼,也不叫念咧。为什么学堂里不念经书呢?”老头子表示上

学堂的不足为奇,而且这种人是他生平最看不起的。

“为什么一定要念经书?”我这样反问道。

“生在孔子的地方,不念经书!”他提出一个很冠冕堂皇的理由

来答复。M君忍不住抿着嘴笑了起来。老头子看见了,大声指斥道:

“笑什么?我问你,四书你背得上来吗,你笑!我们这儿衍圣公是念

经书的,他是孔子的,都应该拿他做模范。他从前也请两个老师,一

个教经书,一个孝;如今专门念经书,把教科学的老师辞了。这个俺

赞成,把经书读通了,什么不会!还念啥科学!”

因为是在圣地,而且遇见这样一位敬圣崇经的老人,他又有着一

副耿直的心性。除了顺从他的意旨之外,事实上就缺少任何劝说方法。

对方因为我们的沉默,便以为已经说服了我们了,严肃的脸色渐渐变

成笑容,问我们道:“你们两位都是从济南来的?”

“不是,我们从北平来。”M君应。“唉!难得!难得!”老头子

赞叹着:“你们是来朝拜孔林的吧?如今像你们这样的人有几个!各

处地方都去过没有?"我说:“打算明天早上才去。”

“好极了,早上去不热。你们念书的人不要忘记孔子,没有他的

四书五经,不用说你们学生,中国早就亡了。到大成殿同孔林,你们

都要磕头才能表示尊敬啊!”

第二天早晨,我们起来,院中的那位崇经老人已经出门了。问起

伙计,口道他姓秦,从前是教私塾的,如今因为县里开办学校,便闲

下来了,他和店主是亲戚,所以暂时寄住店内。一直到下午我们离开

曲阜县城的时候,这位老人都没有回来。

(原载1934年8月23日《文史》第1卷第3号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是O

A.这篇随笔,作者的笔墨重点不在风光名胜而在写人,给读者

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B.本文如一帧成功的速写,画面上既有独特的背景,又有鲜活

的人物,既妙趣横生,又耐人寻味。

C.在人物塑造方面,作者抓住茅店塾师的特征,综合运用外貌、

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使人物神貌毕现。

D.本文语言简洁、精确、生动、幽默,宛如无伴奏的清唱,有

一种朴素自然的本色美。

2.概括茅店的特点并分析这一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茅店塾师”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贵州道上(节选)

蹇先艾

多年不回贵州,这次还乡才知道川黔道上形势的险恶,尤其是踏

入贵州境界,触目都是奇异的高峰:往往三个山峰相并,仿佛笔架;

三峰之间有两条深沟,只能听见水在沟内活活地流,却望不到半点水

的影子。中间是一条一两尺宽的小路,恰容得一乘轿子通过。

走在这一类的山谷之中,不用说行装累赘的搭客要发出“行路难”

的叹息来,连筋强力壮的轿夫都裹足不前了。这是走旱路很普通的情

形:每逢路不好走,轿夫们照例要请乘客让轿的;让轿当然不是客人

所乐意的事情,偶一为之还能照办。于是他们便有了第二种偷懒的办

法,就是“换加班”另外找人来替抬。换加班在他们的经济上自不

免要受些影响,不过身体方面总算少吃了若干的亏了,这不能不说是

得可偿失的妙法之一。至于这班抬短路的,一一他们叫做“加班匠”

——随时在小市集或者荒村野店中都散布得有:他们多半是烟瘾很深,

无家可归的二十多岁的千人①,专门抬短路的。他们本来就有相当的

气力,而且又是冷肩头,所以特别有翻山越谷的本领。尤其是烟瘾过

足之后,马上就可以拖起轿子狂奔二三十里才歇气。

这天,我们从桐梓起程,一离栈,天便下起蒙蒙的阴雨来,真使

人不快。九点钟的光景,我们才在山坡下的一个小村落歇脚,打早尖

②。据说这一去便没有什么好路走。启程之前,胡小山带着两个加班

匠来了,两位口里还咕噜着。一位身躯很高大,样子不过十八九岁,

穿得还干净;那一位和他正相反,是个矮黑的二十多岁的胖子,脸色

真难看,一望而知是中烟毒很深的,穿件两半截连成的破汗衣,腿上

一条又小又短的裤子箍着,屁股的一部分就露在外面。

我的这两位加班匠仿佛争功似的,抬起我的轿子先走,也不等后

面的大众。从他们边走边谈中,我才知道那个胖子姓赵,他的口气很

大,似乎是一个抬轿的老手;抬后头的那个高汉叫贺光亭。

“贺光亭,我们两个抬起都还对啊!”在路上先是老赵得意地迈

着大步说。

“还跟得上步数吗,赵大哥?”贺光亭在后面响应他。

“弟兄,顶呱呱!”老赵急急回答,又忙着报路:“泥塘不知深浅!”

“踩边边还要浅点!”

“弟兄,老赵抬轿该有一把手!不客气地话,下雨天老子都敢放

开脚步跑,翻山同走平地是一样的。”

“老实赵大哥,你前回些不是说家里出了岔子么?你怎么还是这

样欢喜法?”

“这叫做黄连树下抚瑶琴③,一一洋洋坡!”

“慢慢梭!”

“越上越陡!”

“越上越好走!”

“滑得很!”

“踩得稳!”

老赵口里虽然在报着路滑,脚却故意向泥塘踹去,水溅得很高,

发出尖脆的响声来。

“赵大哥,你看你的草鞋都烂了!”老贺忽然换了一个题目。

“尔妈,你真是校场坝的土地一一管事管得宽,不穿草鞋,又碍

啥事?弟兄,老实我哥子问你一天吹几盒烟?”

“七八盒,也就是这个样子吧,你呢,老赵?”

“我吗?比你能干得多,七八盒再加上七八盒,再加上七八盒。”

“啊呀!你这个东西,也真能吹,拿给我就不行。”

“滑滑路!一一骇死你,这就叫多!”

“踩干处!一一到石牛栏我看你还是买双草鞋去吧,这样拖起

拖起的,咱个走?”

“不瞒你老弟说,我有两百钱,又可以吹上两盒了,买草鞋?这

双草鞋给你说,都是捡来的;尔妈,老子再捡一双,又可以穿到河洞

了。”

到了石牛栏,他们是最先赶到,也就最先歇气吹烟去了。我便下

轿来,在街上散步,一边等候C女士和妻的来临。忽然大路上有一个

乡下的妇人也走到我们的身边来,但不知道她的眼睛为什么忽然抬起

来,不住地向斜对过老赵们在那里吹烟的烟馆门里看,渐渐地她的头

有点颤动,喊道:

“赵洪顺,尔妈,你出来!我姓谢的那点对不起你,七出之条犯

了哪一条?”

老赵大概是烟瘾过足了,从对面一大步跳出来,扭住他的太太就

是一阵拳头。

“你这个烂婆娘,不要脸的东西!你发啥子鸡脚疯?不要给我姓

赵的再丢丑了……”

老赵一面高声地骂着,一面用手挽住妇人的头发,用破草鞋的脚

乱踢。

赵大嫂借着机会,益发娇痴,坐在地上,简直不肯起来,只是伤

伤心心地哭。

“赵大嫂,就算老子对不起你。老子答应人家的生意,要干拢。

你要是不放心,跟着老子走,三坡见,我不会像岩鹰飞到半天云去的。

随便啥地方都陪你去。猫抓糕耙,脱不了爪爪,我早晓得有今天……”

老赵抬起我横冲直撞地狂奔,回都不一回顾。

走了好几里,老赵一句话都没有说,只顾向前冲。就是看见对面

的挑子来,也不叫“踩左踩右”了。后来竟唏唏呼呼起来,好像在哭。

我问道:

“老赵,怎么回事?”

“胡小山扣我一百文。”

“一百文就值得哭吗?”

“一百文够吹一盒呢,先生哪!”

“到栈房,这一百钱我还你,你们的烟瘾也未免太大了。”我有

点可怜,便这样安慰说。

“先生,要吹烟才有气力呢!”

“唔,你们下力人那里挣得了钱呢,都让烟给害了啊。”原来妻

的轿子也追正我们了,她在后面叹息着说。

晚上九点才到三坡,栈房已经由夫头打好了。第二天我们起来,

又重新整理行装出发。刚出店门,迎头便看见昨天抬我的那个高汉子

加班匠贺光亭,我忽然想起老赵来,便问他道:

“你一个人在这里,老赵呢?你们散伙了?”

“先生,老赵没有了。”他凄然说。

我不由得愕然。

“怎么老赵被他的太太带回去了吗?"我只好这样问。

“昨晚上的事,先生睡着了,大概不晓得吧?"

“啊!昨晚上的事,我知道一点,是不是拿人?”

“那你老人家还问我!先生,那个晓得老赵还当过棒老二④的!

他今天算不到就要吃卫生汤圆⑤呢!唉!只可怜他的女人,你不要以

为她郎我泼,夫斐情义倒是很重的。”我已经坐入轿子,贺光亭还是

泪眼淋漓地望着我。

我的心里为这件事难受了好几天。唉!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何架的

残酷呵!

(原载1929年5月10日《东方杂志》第26卷第9号,有删改)

【注】①千人:无父无母永远漂流糊口的人,迹近乞丐。②打早

尖:吃早饭上早路。③黄连树下抚瑶琴:贵州隐语,意即“苦中作乐

"o④棒老二:四川贵州对土匪的称呼。⑤吃卫生汤圆:被枪毙。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书生,有同情心,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但是,又与底层人们比较隔膜。

B.烟雨蒙蒙、阴郁森严的山景和无遮无饰、质朴粗浅的乡音,

小说呈现出贵州味十足的地方色彩。

C.在抬轿行进过程中,老赵那种逞能好强,故意在泥泞处踩得

“啪啪”作响的举动,展现出其粗憨单纯的心态。

D.下苦力赚钱,钱来换烟,“吹烟才有气力”,有气力再去下苦

力,这种生存状态,老赵和“我”已经意识到了。

5.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带路人,读者在“我”的眼光的指引

下,沿着非线性的叙述顺序,跟着“我”走回贵州老家的路程。

B.小说中老赵的遭遇及结局,朦胧而不确切,但依旧能够牵动

读者的心,其主要原因在于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限制性叙述视角叙述。

C.小说最后用“我的心里为这件事……”结尾,是小说文本留

给“我”的一个空白点,也是留给读者的一个空白点。

D.小说语言质朴,文词不重修饰,对话中多有贵州方言土语和

谚语,生动直观地再现了当地人物的性格特征与生活场景。

6.后经典叙事理论将不可靠的叙述分成三种类型,分别为:发

生在事实/事件轴上的不可靠报道,发生在伦理/评价轴上的不可靠评

价,发生在知识/认知轴上的不可靠解读。文中的“我”就是一名不

可靠的叙述者,按照后经典叙事理论,“我”的不可靠叙述主要属于

上述哪两种类型?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7.小说在开头以及叙述过程中夹进了不少说明性的文字,它们

和故事以及故事中的人物并没有直接联系,但却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

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葬

蹇先艾

“老子算是背了万年时,偷周德高家没有偷到,偏偏遭你们逮住

了,真气死人!”这是一种嘶哑粗鲁的嗓音,在沉闷的空气中震荡,

是从骆毛的喉头里迸出来的。他的摇动的身体支撑着一张像成天在煤

窑爬进爬出的苦工一样的脸孔,瘦筋筋地没有肉,几根骨架子包着一

层皮。头发虽然零乱,却缠着青布套头;套头下面,那一对黄色的眼

睛睁得很大,放出愤怒的光。看他的年纪不过三十岁的光景。他的两

手被背剪着,脚下穿了一双破草鞋,沾满了黄泥巴。旁边有几个斜眉

吊眼的汉子气势汹汹地将他把持住,沿着又密又深的松林往前走。

这一行人都是奔小沙河去的。他们押着骆毛去水葬,因为他在梧

桐村不守本分,做了贼。绅粮(注:旧社会较有势力的地主)周德高

退了他的佃,是完全应该的,放佃、退佃,人家完全有自由,他却不

应该报复一一去偷周家的东西。哪个敢去惹一脸横肉的那个大绅粮呢!

他是曹营长的舅爷,连区长、保长一向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

骆毛的后面络绎地拖着一大群男女,各式各样的人都有,五花八

门的服装,高高低低的身材,老少不同的年纪。有好些都是村中的闲

人和富户,他们完全为看热闹而来。穿着比较整齐的有钱人家的孩子

们,薄片的嘴唇笑得合不拢来,两只手比着种种滑稽的姿势,他们拖

着鞋子踢踢踏踏地跑,鞋带有时被人踩住了,走不上前去的时候,他

们就尖起嗓子破口大骂,汗粒在他们头上像雨珠一般地滴下来。

姑娘搀着母亲,奶奶牵着小孙女,媳妇背着娃娃,站在路旁,有

的抬起头,叹息着;有的皱起眉毛;有的露着苦脸,口都不敢开。有

些老太婆们呢呢喃喃地念起佛来了。中间有几位年老的庄稼汉大踏步

地紧跟着行列走。蹋踏(jiiji,形容谨慎恐惧的样子)不安的群众,

完全不管汗的味道,总是在肉阵中前前后后地挤进挤出,你撞着我的

肩膀,我踩着你的脚跟,连一分钟也没有安静过。这时,骆毛的声音,

蓦地高朗了许多,像铜锣般响着:

“嘿!看你们祖宗的热闹!周德高狗仗人势,叫老子吃水!他也

会有遭殃的一天!他一样不会得好死的!”

骆毛跨着很大的步子,摇摇晃晃地往前走,他仿佛在捉弄那几条

汉子。看看已经快离开了这个村落,后面的人群紧紧地跟上来,七嘴

八舌并没有停止。骆毛好像听见一长串刺耳的笑声,他一肚子的不高

兴,用力地把头扭回来,向那些幸灾乐祸的人们喊道:“跟着你们的

祖宗走哪儿去?你们难道也要陪着老子进水晶宫吗?我晓得你们是

来看热闹的,你们给周德高带个信去,就说我在鬼门关前等候他。”

那个脸色褐黑的家丁使劲给他背上一拳:“走呀,孙子!"骆毛不

服地反踢了他们一脚;但是背上已经接着重重地挨了几拳,连躲闪都

躲闪不开。

离开村庄已有半里的光景。骆毛不走了,在一座坟台边休息下来。

群众都挤拢来,围成了一个圈子。骆毛依傍着那一块字迹模糊的残碑

坐着。

“老子今年三十一!”他向四面看看,似乎在寻找熟人,提高嗓

音说,“再过几十年,我不又是一条好汉吗?”

有个叫王七的农民,拐着脚走到坟前来,用手揉着眼睛,向骆毛

低声说:“骆大哥!你放心去吧!逢年过节我会来给你烧纸钱的。你

身后有什么办不了的事情,我来帮你办。哪个叫你没有钱,又没有势

呢!”高个子家丁跑过来,把王七推了几尺远,吼叫着说:“滚你的,

哪个稀罕你来讨好卖乖?”“七老弟,各人好好生生地下力去吧!”骆

毛冷笑了一声说,“好汉做事好汉当,我不会拖累旁人的,一一我的

妈来了没有?”

骆毛心里忽然难过起来,站起身来往前走,眼光却东张西望地在

人丛中寻找。人群又被他拖着,像带子似的回环在山道上了。一路上

他都在咆哮着,像一只被捆得太紧了的老虎一样。

走了一段山路以后,刚才王七那几句话,叫他不由得想起他的母

亲,他觉得心头有点发软,不怕死的心情,登时冷了一半;他心里被

踌躇和忧虑占据着:“我死了以后,我的妈怎么办呢?她老人家这阵

在什么地方呢?”

在小沙河上,那几个虎狼似的家丁搬了一块大石头捆在骆毛身上,

从桥头往下一推,他狠心地把眼睛一闭,就沉落下去了,大家喧嚷起

来。

天空依旧恢复了沉闷的铅色,梧桐村显得格外的冷落。金黄色的

稻田被风吹着,掀起了很自然的波浪。一阵鸟噪从掩映着关帝庙那一

派清幽的竹林中传来。层层叠叠的山岭逶迤着,遥遥与天海相接。村

后远远的一间茅草房,孤独地立在半山坡上。竹笆门拉开后,一个老

妇人拄着拐杖走出来。她微微地喘着气,一手牢牢地把住门边,摩拳

着老眼,不转睛地向着远处凝望,好似在等待着什么。看她站立在那

里的样子,显然身体非常衰弱,脸上堆满了皱纹,露出很高的额骨;

瘦削的耳朵上还垂着一对小小的耳环。她的背有点驼,斑白的头发,

荒草般纷披在前额。她穿着一件补丁重重的衣服,从袖子里伸出来的

那只手,颜色青灰,骨头血管都露在外面。

她倚着门框,身子连动也不动一下,嘴唇却不住地颤抖。后来她

把拐杖靠在一边,索性在门槛上坐下来了。她深深地蹙着眉头道:“毛

儿出去一天一夜,为什么都不回来呢?“说着,又抬起头来望了一望。

直到坡脚朱家吃过了晚饭,窗外吹过一阵风,天气渐渐凉起来,

外面冷清清地只有点点的星光在黝黑的天空中闪烁的时候,朱三的媳

妇跑到那个老太婆家门口,只见她还坐在门槛上,口里吐着微弱得听

不清的声音,仿佛是说:“毛儿,怎么你还不回来?”

(选自蹇先艾《蹇先艾短篇小说选》,有删节)

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是O

A.骆毛是一个清醒的反抗者,他对“水葬”的不合理性发出强

烈的咒骂,“祖宗”“好汉做事好汉当”等言语,有种英雄就义的豪迈。

B.小说用较多笔墨描写了各种看客形象,小孩子们笑得合不拢

嘴,双手比划着种种滑稽姿势这一细节描写,欢喜中渗透着悲凉的意

味。

C.王七虽然向骆毛表达了同情,但言语之间依然显示出“滑头”

的特点,他的话引发了骆毛对母亲的牵挂,促成了骆毛情绪的突转。

D.小说细腻描写了骆毛死后桐村的景象,“整个桐村都暂时掩没

在清凄与寥寞的空气之中了”这句话,渲染出生命被陋习残害的哀痛。

9.文中画横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10.这篇小说的悲剧性具体表现在哪里?请从骆毛、村民、母亲

三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答案

C“综合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中的“心理”

错误。描写茅店塾师时,和我们的一系列对话,运用语言描写;结合

“才看出来对方是个头上盘着辫子的白胡子老头”分析,运用外貌描

写;结合“那个老头子,忽然翻身坐起来,鼓着眼睛问我道”分析,

运用动作描写。没有使用心理描写。

2.茅店特点:低矮、狭窄、简陋、昏暗、闷热。

(1)茅店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生活场景。

(2)为主要人物茅店塾师的出场做铺垫。

(3)衬托出茅店塾师处境艰难,生活落魄。

3.本文刻画一个倔强、善良、落魄又迂腐保守的老塾师形象。

(1)倔强,如当M君叫老人挪开地方时,他先是继续“扇着芭

蕉扇,毫不理会”,接着用“俺不是伙计!”一句硬梆梆的话把M君顶

了回去。

(2)迂腐保守,老人饱读经书,他对经书以外的书一律加以鄙

夷和嘲讽,对科学和进步则抱着一种敌视的态度,拒绝接受新事物。

(3)善良,老人得知“我们”是从北平来的时,大为高兴,伤

今感怀,殷殷叮嘱。

4.D“老赵和'我'已经意识到了”错误,从全文来看,下苦力

赚钱,钱来换烟,“吹烟才有气力二有气力然后再去下苦力,如此循

环往复下去,直至老朽无力。这是“老赵”这群人单调贫乏毫无转机

和希望的生存状态与这也是作者所要批判的。对此,叙述者(“我”)

可能意识到了,但老赵并不一定意识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