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揭阳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届广东揭阳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届广东揭阳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届广东揭阳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届广东揭阳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一、基础(29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金

樽清酒斗十千,0(李白《行路难》)

(2),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3)春蚕到死丝方尽,0(李商隐《无题》)

(4),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5)顺着文人的足迹,我们能读到很多描绘自然景观的美文名句。欧阳修在《醉

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

7E:,。

(6)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祝愿的句子

ZE:,。

(7)请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根据下面的知识卡片,理解李商隐《无题》中“青鸟殷勤为探看”中“青鸟”

的用意。(2分)

知识卡片蓬山、青鸟一一蓬山即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出自《山海经・海内北经》。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出自《山海经•西山经》:“三危之山,三青

鸟居之。”后用来表达人们对美好愿望的追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跟着书本去旅行,脚步如书页,翻动着历史长河的星星点点:踏着古人的足迹去

湖南常德,寻“桃花源”,文人雅士畅游的精神家园;登岳阳

楼,,览山河之胜景,悟“古仁人”之zh©nyan;抑或

纵马隆中,小憩茅庐,听英雄“三分天下”的^;走完古

迹还看“今朝”,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待晴日看,

分外ydordo;最后回到"故乡",shenlinqijing看绍兴的日新月异,感鲁

迅作为民族脊梁的深沉与忧思。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zhenyan()

(2)yaorao()

(3)shenlinqijing()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袖手旁观高

谈阔论红妆素裹

B.极目远眺谈笑风生红妆素裹

C.袖手旁观谈笑风生广袤无垠

D.极目远眺高谈阔论广袤无垠

5、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踏着

古人的足迹去湖南常德,寻“桃花源”,畅游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

B.踏着古人的足迹去湖南常德,“桃花源”是文人雅士畅游的精神家园。

C.我踏着古人的足迹去湖南常德,寻“桃花源”,文人雅士畅游的精神家园。

D.踏着古人的足迹去湖南常德,寻“桃花源”,难道这是畅游文人雅士的精神

家园?

6、某中学文学社年度研学小课题为“走进明清小说”,下面是小张同学的研学

笔记节选。请简要概括明清小说创作繁荣的原因。(3分)

唐传奇大多立足于现实生活,题材较为广泛,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心理

的展示,成功塑造了许多个性化的形象,这对明清小说创作自然有不可忽视的借

鉴意义。而宋代出现的“话本”,即专业说书人为方便讲故事而写的底本,更是

直接影响了明清章回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的表现形式。明清统治阶

级对知识分子采取高压政策,更多文人愿意在政府不甚重视的小说中表达对现实

的思考,与此相呼应,当时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上层文人都对小说阅读保有较高

的热情。

7、小张同学为这次研学活动写了阅读标语,请你也仿照写一句。(2分)

小张:读书犹如畅饮甘甜的清泉,使你酣畅淋漓。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关于《艾青诗选》和《水浒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蒋海澄于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一一我的保

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B.宋江是《水浒传》中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他怒杀阎婆惜、误闯白虎堂、潺

阳楼题反诗,是一位仗义疏财、胸怀宽广但又忠君思想严重的好汉。

C.艾青的诗歌从风格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

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

光明,思考人生。

D.《水浒传》是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

残暴和腐朽,歌颂了受压迫人民的反抗精神。

9、名著阅读

你认为《水浒传》中哪位好汉形象与下面对联的描述最相符?请结合小说内容简

述理由。(3分)

对联:满心草莽难剃度,一生屠戮终成佛。

二、阅读(41分)

-)(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T4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

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

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或异二者之为()

(2)后天下之乐而乐()

(3)微斯人()

H、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乙】

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仲淹请遣使循行,未报。乃请问日:“宫掖中半

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赈之,且禁民淫祀,

奏蠲①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且条上救敝十事。元昊反,迁户部郎中兼知

延州。明年正月,仲淹请修承平、永平等碧②,稍招还流亡,于是羌汉之民,相

踵归业。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仲淹至部即奏行边,以诏出犒赏诸羌为立

条约诸羌皆受命自是始为汉用矣。仲淹为将,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

不敢辄犯其境。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①蠲(juan):减免,免除。②碧:同“寨”,守卫用的栅栏、营垒、要

塞。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乃请间曰乃

重修岳阳楼

B.且禁民淫祀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而不知人之乐

D.稍招还流亡河曲智叟亡以应

1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以诏出犒赏诸羌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自是始为汉用矣

14、范仲淹有为民请命、匡扶天下的济世情怀,【乙】文哪些情节体现出了这一

点?请分点简要概括。(4分)

二)(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

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文

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

化遗产,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份标识和价值追求,有助于维系文化认同,

增强社会凝聚力。

【材料二】

①“由于竹编技术难学、收入又少,很多年轻人对竹编技艺没有兴趣,都不愿学,

竹编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

----俞樟根(竦州竹编非遗传承人)

②“以前农家筛粮用筛子筛,如今都联合收割机了,以前用竹筐收各种果品粮食,

如今都用塑料筐了,竹编制品没有市场了。”

——63岁张联芳老人

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上述现象也说明了“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是有距离

的。缩小这一距离,让这些文化遗产不只是一件件静止的作品,而是活在当下、

活在人们生活里。近年来,人们进行了一些成功的尝试。

④“竹麓旗袍薄如纸张,做工精细,将竹编艺术与旗袍完美结合。虽然价格是

18800元,但展出没几天,就已经有人求购了。”

——吕建亚(“天价”竹蔑旗袍创作者)

⑤这样的成功尝试证明,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

仅是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的重要方向,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

有效途径。

【材料三】

①在当下的“非遗”传承中,出现了一批“95后”“非遗”传承人,他们捕捉

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也让中国“非遗”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

②郎佳子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派面塑艺术的第三代传承人。他创作了

“烟熏妆”、“哪吒”、“熊猫瘫”、动漫灌篮高手等一些造型可爱的面人,将

流行元素巧妙融入其中。这些作品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以往的面塑大都注重写

实,郎佳子或却更偏爱表达内心感受。他高中时的面人作品《花季》,生动地表

现了离三学子面对高考压力时的心理、学习状态。由于现代人更在意作品传达的

意义,于是他不仅创作反思当代人社交生活的作品,也用面塑作品回应社会热点

事件,这些作品让人感到,“非遗”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郎佳子或以影像的

方式传播面塑作品,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上的粉丝都等着他更新。像他这样的

年轻人,将“非遗”引入潮流,让“非遗”走进大众有了可能。

【材料四】

90后”■字3UI

2017S-2011420115-20194

______________朋公口

15>下列

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95后”“非遗”传承

人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

B.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

仪节庆等民间风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维系文化认同,增强社

c.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是激活文化遗产生

命力的重要方向,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D.郎佳子底的面塑作品反思当代人社交生活,回应社会热点事件,并且将作品

以影像的方式进行传播,将“非遗”引入潮流,让“非遗”走进了大众。

16、根据材料四,你得到什么信息?(3分)

17、竦州竹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促进竦州竹编的

传承与创新提出一些建议。(4分)

(三)(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父亲的排箫李伶伶

①吴战在病房守了3天,父亲吴炳坤终于醒了。吴战的心并没有放松下来,因为

大夫说过,父亲的情况很危险,恐怕维持不了几天。88岁的父亲身体一向很好,

这次回老家给祖父母扫墓,不小心摔了一跤,一下子摔到生命垂危。

②父亲睁开眼睛,环视围绕在他床边的人,有两个儿子和媳妇们,还有孙子、孙

女,都是他最亲的人。父亲的目光在每个人的脸上掠过,然后喃喃地说,这是父

母留我,我就不走了,箫……箫……大家都不知道他最后一句想说什么。

③大家一起猜父亲的话。二儿子吴战说,父亲是不是想要他的排箫?大儿子罗援

一拍大腿说,肯定是。俩人赶紧把父亲的包包箱箱翻了个遍也没找到排箫。吴战

说,是不是放在家里没拿来?罗援说,应该是,排箫是父亲的宝贝,他不可能随

时带在身上。吴战想了想说,要不我回去取一趟吧,咱爸的情况可能回不了山东

To罗援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

④吴战立即动身,乘汽车、转高铁,回到山东枣庄。在父亲卧室的柜子里,找到

了父亲的排箫。这个排箫原来虽不是父亲的,却改变了父亲的人生轨迹。

⑤排箫是用废旧的子弹壳做的,它真正的主人是父亲的战友罗耀祖。俩人一起参

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父亲差点死在战场上,而罗耀祖永远地留在了那里。父亲曾

给吴战讲过那段经历。那次要攻占一个高地,上级下达命令,必须在天亮前占领

那个高地。可敌人的火力很猛,战斗持续了6个多小时,仍然没有任何进展。眼

看天就亮了,连长急得眼睛都红了。连长说,都背上炸药包,一个一个上,直到

把对方的地堡炸毁为止。“我先来!”连长背着炸药包、拿着手榴弹就冲出了战

壕。在我方火力的掩护下,连长匍匐前进,爬向对方的地堡。眼看着就要爬到目

的地时,被敌人发现,中弹牺牲。

⑥连长的牺牲激发了大家的斗志,副连长毫不犹豫地接着冲出战壕,随后是排长、

副排长、班长、副班长,再后是士兵,按入伍时间排序,入伍时间最长的排到最

前面。为了炸掉敌方的地堡,我方已经牺牲了38个人,再下一个就是吴炳坤。

吴炳坤前面那个战友平时胆子小,大家都叫他“胆小鬼”。“胆小鬼”在他前面

的战友刚跳出战壕,就跟吴炳坤交代了遗言。他说,如果我回不来,别告诉我父

母,他们会受不了的。A过了一会儿,他又改口说,如果我回不来,跟我父母说,

让他们别难过,我是为保卫国家牺牲的,这是我的荣耀。B

⑦“胆小鬼”刚改好遗言,就传来前一个战友牺牲的消息。“胆小鬼”没有迟疑

退缩,勇敢地冲了出去。吴炳坤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那一刻,吴炳坤整个人都

变得僵硬起来,紧张得说不出话。后面的战友见他站在那儿发愣,拍了他一下,

问他要跟父母说什么。吴炳坤回过神儿来说,告诉我父母,别想我,我来生再回

报他们的养育之恩。吴炳坤说完背好炸药包,拿好手榴弹,准备冲出战壕。就在

这时,一阵巨响,“胆小鬼”竟成功炸毁敌方地堡,我方乘胜而上,一举拿下了

那个高地。可是“胆小鬼”却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⑧“胆小鬼”大名叫罗耀祖,山东枣庄人。吴炳坤回国后辗转找到罗耀祖的父母。

罗耀祖五个姐姐,家里就他一个男孩。他没能回来,父母都受不了这个打击,一

夜之间苍老了很多。罗父罗母失去独子的那种悲恸,吴炳坤永远都忘不了。

⑨吴炳坤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罗耀祖家的,到火车站买票时才发现,排箫还没

还给罗耀祖的父母。这个排箫是罗耀祖生前最喜欢的乐器,没事的时候他经常用

它吹老家的曲子。吴炳坤返回罗家,发现一家人正抱在一起失声痛哭。罗母竟哭

得晕厥过去。这时,吴炳坤作了个决定,留在罗家,给罗耀祖父母当儿子,给他

们养老送终。吴炳坤成家生子后,让大儿子姓了罗家的姓,二儿子才姓自己的姓。

⑩吴战找到排箫后,马不停蹄地往辽宁老家赶。父亲好像知道儿子帮他取排箫似

的,几次眼看要不行了,又挺了过来。当吴战拿着排箫奔回父亲的病房,轻声唤

他时,父亲竟又睁开了眼睛。看到排箫,父亲的眼神似乎亮了一下,他把排箫握

在手里放在胸口上,说,传,传下去……当大家还在猜测父亲的意思时,吴战已

经明白了,他说,您是不是想说,让我们把传下去?父亲

点点头,放心地闭上了眼睛。

⑪k亲一定是听到了罗耀祖的箫声,不然他的嘴角不会微微地翘起来。

(选自《解放军报》,有删节)

18、第⑨段“吴炳坤成家生子后,让大儿子姓了罗家的姓,二儿子才姓自己的姓”

这个安排,是对前文所设悬念的照应。请你将前文原句找出来。(2分)

19、请分析第④段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3分)

20、小罗要将这篇文章推荐给班级,但由于篇幅有限,他删掉了第⑥段的A、B

两处。请你推断,以下的原文,应该对应哪一处,为什么?(4分)

(1)原文“说完,他没有哭”对应o

(2)原文“说完,他哭了"对应o

21、文章第⑩段的结尾横线处,吴战可能会说哪些话?请根据文章内容,说出你

的理解。(5分)

三、作文(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鲁迅在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中,懂得了正直与严谨;莫怀戚在田间散步时,懂得了

责任与担当;史铁生从泼泼洒洒的北海菊花,懂得了母爱的深沉和生命的坚强;

梁衡从奔腾不息的壶口瀑布,懂得了中华民族的柔中有刚、勇往直前……

生命就是在不断地经历和懂得中逐渐成长。请以“懂得”为题,写一篇文章,叙

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

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

1、(1)玉盘珍羞直万钱(2)鸟下绿芜秦苑夕(3)蜡炬成灰泪始

干(4)棚叶落山路(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7)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

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青鸟,传递音讯的信使。作者希望借助青鸟一样的信使,殷勤地为他去探看

自己的心上人。

3、箴言妖娇身临其境4B5A

6、①唐宋以来小说创作经验的积累。②小说创作队伍的扩大。③读者群体的极

大需求。

7、书犹如游览美妙的山水,使你心旷神怡。(读书犹如攀登进步的阶梯,使你

登峰造极;读书犹如品尝香醇的美酒,使你陶醉其中;读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

使你茅塞顿开。)

8B误闯白虎堂的是林冲

9、人物鲁智深,“满心草莽难剃度”指鲁智深在绿林一片杀心。到了五台山落

发为僧后,不守清规戒律,喝酒吃肉,只做个“花和尚”;“一生屠戮终成佛”

指一生杀人无数的鲁智深,在生擒方腊后,夜宿杭州六和寺,听得钱塘江潮信,

信中顿悟,圆寂,得到了超脱,成了佛。

10、(1)或许、也许(2)在...之后(3)如果没有11、

(1)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2)(他们)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国君

忧虑。12A13.以诏出犒赏诸羌/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自是始为汉用矣14、

①敢于进谏,忠君爱民;②赈济灾民,救治政弊;③修筑要塞,安抚百姓;④犒

赏羌族,平定边患。

参考译文

【乙】这年发生严重的虫灾和旱灾,江、淮、京东灾情尤其严重。范仲淹请求派

遣官员察看灾情,没有得到答复。就问皇上说:“宫廷里的人半天不吃饭,会怎

么样呢?”皇上显出哀伤的样子,于是派遣范仲淹去安抚江、淮灾民。范仲淹所

到之处开仓济民,并且禁止灾区百姓滥行祭祀,奏请免除庐州、舒州的折役茶,

江东的丁口盐钱,并且逐条陈述救治政弊的十项措施。元昊反叛时,范仲淹被升

为户部郎中兼任延州知州。第二年正月,上奏请求修筑承平、水平等要塞,逐渐

招回流亡百姓、羌族和汉族的百姓,都一个接一个地回来,重操旧业。当初,元

昊叛乱时,暗中诱使归附宋朝的羌人帮助自己。范仲淹到任后就奏请巡视边境,

他以皇诏命的名义犒赏羌族各部。给他们订立条约,羌族各部都接受了诏命,自

此开始为宋朝效力。范仲淹作将领,对前来归附的各部羌人,真诚接纳,信任不

疑,因此西夏军队也不敢轻易侵犯他的辖区。

15D16、通过两个年度的对比发现:90后非遗手艺人数量显著增加,其中95

后手艺人数量占比接近一半,同时00后手艺人数量超过5虬这说明非遗文化能

吸引年轻人的参与,文化传承基本后继有人。17、①加强竹编工艺的创新,让

竹编努力更好地融入现实生活之中;②要吸引更有创意的年轻人加入到竹编工艺

队伍中来。③在竹编工艺里加入流行元素,并借助新兴媒体传播。

18、“二儿子吴战说,父亲是不是想要他的排箫?大儿子罗援一拍大腿说,肯定

是。”19、第④段在内容上交代了吴战为了圆父亲临终前的心愿,长途跋涉回

家找排箫,引出了排箫的重要性。结构上,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父亲病重但心

愿未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