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专题研究》第三讲外汇汇率_第1页
《国际金融学专题研究》第三讲外汇汇率_第2页
《国际金融学专题研究》第三讲外汇汇率_第3页
《国际金融学专题研究》第三讲外汇汇率_第4页
《国际金融学专题研究》第三讲外汇汇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朽木易折,金石可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页/共页第三讲

外汇汇率随着国际收支的发生,就产生了外汇、汇率问题。外汇与汇率是国际金融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它既是国际间货币收支往来的产物,同时又影响着国际间收支往来关系。外汇汇率这一讲主要讲述如下内容:一、外汇;二、汇率;三、我国人民币的汇率;四、西方主要外汇汇率理论。一、外汇(一)外汇的概念“外汇”,它有动态的和静态的两种含义。动态含义的外汇(抽象意义的外汇),是指将一国货币转换成另一国货币,以适应各种目的的国际支付或清偿的货币兑换行为或业务活动。静态含义的外汇(详细意义的外汇),是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可以用于国际支付和清偿国际债务的金融资产,其主要形式为外币存款、外币票据、外币证券以及外币债权。外汇的静态概念明确、详细,且在实践中被广泛地使用,因而通常人们所讲外汇概念就是这种含义。这个外汇概念有三个要素:第一,外汇的性质。“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该种货币对其发行国来讲不能视为其外汇,例如美元对美国进出口商来讲就不是其外汇。另外,这里的“外国”与通常所讲的主权国家涵义有所不同,而是指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具有某种法定货币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主权国家、国际组织、附属于某个主权国家的一个地区等)。第二,外汇的用途。“可用于国际支付和清偿国际债务的金融资产”,用途很广泛,外汇收支即“狭义的国际收支”。第三,外汇的形式。“其主要形式为外币存款、外币票据、外币证券以及外币的债权”。(二)外汇的种类按外汇可否自由兑换,通常将外汇划分为自由外汇和记帐外汇。自由外汇,是指不需要经过外汇管治当局批准,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或者向第三国办理支付的外国货币与支付凭证。如美元、英镑、马克、日元、瑞士法郎等以及这些货币所表示的支票、汇票、股票、公债、旅行支票等。现在世界上有67种货币是自由兑换货币。记帐外汇(或协定外汇、双边外汇、清算外汇),是指在两国政府间签订的支付协定项目下使用的外汇,即不经货币发行国批准,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也不能对第三国办理支付业务的外汇(可以是本国的货币、对方国的货币、第三国的货币),只能按照协定规定,在签订协定的两国之间互相使用。例如,我国对某些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就使用记帐外汇办理结算,所有进出口货款,只在双方银行开立的专门帐户记载,年终所发生的收支差额,按照协定规定,以现货或货物清偿,也可转入下一年度贸易项下加以平衡。外汇种类还可按照外汇来源和用途划分为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按照外汇的所有者划分为居民外汇和非居民外汇,等等。(三)外汇的功能1.使国际货币流通和购买力转移成为可能因为各国货币制度不同,两国货币不能互相流通,货币购买力不能转移。随着外汇业务的发展,只要借助于国际通行的代表外汇的各种信用工具(如汇票),就能使不同国家的货币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流通,使不同国家间的货币购买力的转移成为现实。2.使国际结算便捷,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用外汇清偿国际债权债务关系,不仅节约了运送现金的费用,避免了风险缩短了支付时光,加速了资金周转,而且使国际间信用增强,资金融通范围扩大,因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3.方便国际间资金余缺的调剂,使国际资本流动疾驰发展利用外汇这种国际支付手段,通过国际长短期信贷,促进投资活动与转移,使国际资金供求关系得到调节,使国际资本流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4.显示和增强一国的国际实力地位一国外汇收入增强,对增强外汇储备,提高币值,稳定汇率,增强该国对外经济交往实力和对外经济地位,具有重要作用。5.促进一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实力和出口创汇能力,直接决定着一国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的范围和程度,也制约着一国经济建设的规模和经济发展的进程。6.促进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国际外汇业务的发展与生产全球化及其主体跨国公司的发展互相促进,而作为国际外汇业务中最活跃的参加者的跨国公司已经成为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的主体能力,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固然,外汇在发挥了诸多积极作用的同时,国际外汇交易的发展也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从而世界经济的动荡不定。二、汇率(一)汇率的概念与标价主意1.汇率的概念外汇同其他商品一样,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被常常地、广泛地买卖。买卖外汇的价格就是外汇汇率,或叫外汇汇价,在实际业务中又叫外汇行市。外汇汇率,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是用一国货币单位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单位的价格。2.汇率的标价主意决定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先要决定哪个国家的货币作为标准或“参照物”。因为决定的标准不同,便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汇率标价主意。第一,直接标价法(对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一、百、万、十万等)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在此标价法下,外币相当于某种商品,而本币则相当于购买该商品时使用的货币;外币数额固定不变,本币数额则随外币币值或本币币值的变化而变化。本币数额升高,表示外币币值升高、本币币值下跌;反之则相反。第二,间接标价法(应收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一、百、万、十万等)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在此标价法下,本币就相当于某种商品,外币则相当于购买该商品时使用的货币;本币数额固定不变,外币数额随本币币值或外币币值的变化而变化。外币数额升高,表明外币币值下跌或本币币值升高;反之则相反。一国的货币汇率毕竟采用何种标价法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本币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是不是主要的计价和结算货币;二是本币计价单位的价值的大小。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我国亦然)。因为两种标价法下汇率涨跌的含义彻低相反,在谈到汇率的涨跌时,必须明确汇率的标价主意,即来源于哪个外汇市场,以免混淆。在我国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对汇率的分析习惯上均以直接标价法为准。(二)汇率的种类汇率的种类因为分类的角度不同,是多种多样的,基本的、常用的汇率分类有如下八种。1.从国际汇率制度的角度,分为固定汇率、浮动汇率、联合浮动汇率。固定汇率:是指有关货币之间的比价基本固定,汇率波动仅限于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于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铸币平价),黄金输送点是汇率波动的界限;在纸币流通制度下(布雷顿体系),IMF成员国货币的汇率,只能按照黄金平价(两种货币政府规定的代表金量之比),在一定幅度内波动。浮动汇率:一国货币对外货币的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而涨落,各该国政府原则上没有义务举行干预。它有“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之分,事实上后者居多。我国也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联合浮动汇率:是介于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之间的一种汇率,是指某些国家组成国际组织,其成员国的货币之间采取固定汇率,各成员国对非成员国的汇率则统一采取自由浮动。2.从制定汇率主意的角度,分为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基本汇率:外国货币的种类无数,制定汇率时必须挑选某一国货币作为关键货币。关键货币是一国国际收支中(异常是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多的、外汇储备中比重最大的,同时又是国际上普遍采纳的、国际经贸活动中使用最广泛的货币。按照本国货币与这种关键货币的实际价值之比制定出对它的汇率就是基本汇率。套算汇率(交错汇率、套汇汇率):是指某种货币按照其基本汇率套算出来的对其他货币的汇率。目前主要货币的套汇汇率都藏匿报道,有些不报道的亦可按照即期汇率计算出来。3.从外汇管制宽严的角度,分为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官方汇率(法定汇率):是纸币制度下,一国政府按照纸币的黄金平价而明文规定或正式挂牌的汇率,一切外汇交易都应按该汇率为准。市场汇率:是外汇市场上举行外汇买卖的实际汇率。官方汇率往往只起基准汇率的作用,有行无市,通常各国货币当局允许市场汇率按照供求情况变化在不过份偏离官方汇率太大的范围内自由波动。4.从银行外汇经营的角度,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以及中间汇率。买入汇率(买入价):是银行向同业或客户买入外汇时使用的汇率。在直接标价法下,外币折合本币数额较少的那个汇率(亦即外汇行市前一个数字)是买入汇率,在间接标价法下则相反。卖出汇率(卖出价):是银行向同业或客户卖出外汇时使用的汇率。在直接标价法下,外币折合本币数额较多的那个汇率(亦即外汇行市后一个数字)是卖出汇率,在间接标价法下则相反。兑换收益:买入价和卖出价之间的差额就是银行买卖外汇的收益(普通为1—5‰),美、英为0.5%,称为兑换收益。中间汇率(中间价、清算价);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数叫中间价或叫中间汇率。这是未经加减“兑换收益”的汇率,也是两国货币的实际比价。若外汇行市只报一价,普通是指中间价。5.从银行买卖外汇的对象的角度,分为同业汇率和商人汇率。同业汇率:是银行同业之间买卖外汇时使用的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实际上也就是外汇市场的买卖汇率。它以电汇汇率为基础,买卖价之间的差距很小。商人汇率:是银行对普通顾客买卖外汇的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它是按照同业汇率适当增(卖出价)减(买入价)而形成,故其买卖价之间的差距比同业汇率价差稍大些。6.从银行汇兑方式的角度,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电汇汇率:是指银行在卖出外汇当天,即以电报委托其国外分行或代理行付款给受款人所使用的一种汇率。电汇方式因为银行不能利用客户资金,故电汇汇率最高。但因电汇调拨资金速度快,故在外汇交易中占绝大部分比重;而且电汇汇率是两国货币的真切比价的反映,普通被看作是标准汇率。各国公布的外汇牌价,除另有注明外,普通都是电汇汇率,其他汇率都是以它为基准计算出来的。信汇汇率:是指银行开具付款委托书、用信函方式航空邮寄给付款地银行转付收款人而使用的一种汇率。因为邮递需要一段时光,银行在这段时光内可以占用客户的资金,因此信汇汇率低于电汇汇率。票汇汇率:是指银行卖出外汇时,开立一张指定外国银行作为付款行的汇票交给汇款人,由汇款人带、寄给国外收款人所使用的一种汇率。票汇汇率低于电汇汇率,相当于一个航空邮程的利息;票汇汇率与信汇汇率通常相同。7.从外汇交易的交割期的角度,可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即期汇率(现汇汇率):是指外汇交易买卖双方必须在成交后两天之内举行交割而使用的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和官方外汇牌价未注明远期字样者,都是即期汇率。远期汇率:是指外汇交易买卖双方成交后签订合约规定在未来一定时光举行交割而使用的汇率。远期汇率以即期汇率为基础,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两者之间的差额(称为远期差价)有三种不同的情况,通常用升水、贴水或平价来表示。升水表示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贴水表示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平价则表示两者相等。8.从外汇市场营业时光的角度,分为开盘汇率和收盘汇率。开盘汇率(开盘价):是指外汇市场每个营业日开始营业、举行外汇买卖时使用的汇率。收盘汇率(收盘价):是指外汇市场每个营业日的外汇交易终了时使用的汇率。在外汇交易实践中,一个外汇市场的开盘汇率往往受到其他时区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的影响(如香港市场的收盘时光正当伦敦的开盘时光)。在汇率波动频繁的条件下,开盘汇率和收盘汇率虽只相隔几小时甚至更短的时光,但往往会有较大差价。(三)决定汇率的基础各种货币所具有的或所代表的价值,是决定互相间汇率的基础,价值发生变动,外汇汇率就会相应变动;但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货币所具有的或所代表的价值有不同的含义,致使汇率的决定基础也有所不同。1.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基础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制度叫“金本位制”。在典型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下,无论是金币或是银行券都可折算为一定量的黄金,即“含金量”。两种货币含金量的对照叫“铸币平价”;铸币平价就是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固然铸币平价是决定汇率的基础,但它还不是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的实际汇率。受供求等因素的影响,外汇市场上实际汇率偶尔高于、偶尔低于铸币平价而常常波动。但这种波动并非慢无边际,而是一直围绕铸币平价这个中央,在一定界限内波动.这个界限就是“黄金输送点”,它包括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在两国之间,引起一国黄金流向对方国家的那一最低汇率就是该国的“黄金输出点”(铸币平价加运送费用);而引起对方国家黄金流入该国的那一最高汇率就是该国的黄金输入点(铸币平价减运送费用)。可见,在金币本位制下,汇率波动范围就是在最高不超过黄金输出点、最低不低于黄金输入点这个界限内;因为国际间运送黄金的费用占黄金价值的比重极小,因此金币本位制下汇率是比较稳定的。2.纸币流通条件下汇率的决定基础第一种情况:(“黄金平价”或“法定平价”)30年代大危机彻底冲跨了金本位制,各国相继采取纸币流通制度。在纸币制度下,各国政府都以立法形式规定本国单位纸币代表的金量,即“黄金平价”;两种货币的黄金平价之比应该是决定汇率的基础。在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因各国货币都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且美国政府允许各国央行以1盎司等于35美元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所以此时决定汇率的基础还是“法定金平价”,因而汇率仍较稳定。第二种情况:(浮动汇率制)在布雷顿体系瓦解后,因为汇率彻低自由浮动、黄金非货币化和纸币天然贬值,法定的纸币代表的金量与其实际代表的金量严重脱节。这时,决定纸币汇率的基础就不是法定金平价之比(法定金平价已徒有虚名,各国普通也不再公布),而是纸币实际上代表的价值(或购买力)之比。因为纸币实际代表的价值(购买力)随时都在变化,因而汇率处于常常性的波动之中,再无稳定可言。(四)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纸币流通条件下)一国货币汇率往往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而变动,这里仅就普通情况,分析影响一国汇率的六个主要因素。1.国际收支(戈森1861年提出“国际借贷论”)一国国际收支情况良好与否,是影响该国币值升降的直接因素。异常是在固定汇率制下,国际收支情况对一国汇率的水平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如国际收支平衡,则外汇供求平衡,汇率相对稳定;如国际收支顺(逆)差,则外汇供过于求(供不应求),本币汇率水平趋于升高(下降),例如布雷顿体系前、后期的“美元荒”和“美元过剩”。国际收支情况与汇率变动互为因果、互相影响。而在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以后,国际收支情况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有削弱的趋势。2.通货膨胀(卡赛尔20世纪10、20年代“购买力平价论”)通胀率是浮动汇率制下影响一国汇率的最直接的因素。通胀率越高,单位纸币所代表的实际含金量就越少,国内物价就上涨得越厉害;国内物价的上涨普通会直接削弱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从而减少出口而增强进口,总算导致贸易逆差和外汇供不应求,从而本币汇率下跌。同时,国内通胀和货币对内贬值必然影响该货币(指自由兑换货币)的对外价值,削弱该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地位,使国际市场上该种货币供过于求,从而汇率下跌。3.货币利率(托宾等70年代“资产市场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充斥(据统计,目前全球至少7万亿美元)、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急剧膨胀的今天,一国货币利率水平的高低及其与他国利率水平的差异是影响汇率变动的日益重要的因素。国际间利率水平的差异将导致短期资金在国际间频繁地移动,资本从利率较低国家大量涌入利率较高的国家,从而引起前者货币汇率下跌,使后者货币汇率升高。例如80年代前半期美国的高利率吸引了大量国际游资,促使美元汇率大幅升高,尽管高外贸赤字。4.国民经济宏观情况和经济实力一国的宏观经济情况和经济实力,是决定该国货币汇率持续稳定的基本因素,当一国生产持续增长,财政收支平衡,货币供养量正常,物价平衡,会使其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对外贸易异常是出口贸易发达,经济实力增强,必然有力地支持其货币汇率的稳定。异常是经济增长情况,是从较长的时期看影响一国汇率变动的根本性因素。经济增长的加速陪同着出口规模的同步甚至更快扩大,则出口的加速增长会弥补进口的扩张,并增强各国贸易商对该国货币的信心,该国货币有可能供不应求而外汇供过于求,从而本币汇率就可升高。同时,经济增长这一因素往往同其他因素互相交织共同影响汇率。例如,一国经济增长率可能还没有浮上实际变化,但人们普遍预期该国经济增长率将加速,经济实力会增强,则该国货币汇率将趋于上升(例如99年美欧经济增长差别造成美元对欧元升值)。5.政府经济政策措施各国政府都通过采用各种经济政策和措施举行干预调节,使汇率水平尽量保持在有利于本国合理水平上。异常是货币政策的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汇率水平;而各国央行干预和调节汇率的三大措施(调节贴现率、直接买卖外汇和外汇管制)更是直接影响汇率水平的高低。6.国际性重大突发事件的冲击国际上重大经济、政治和军事骤然事件的爆发,会对一国汇率产生很大的冲击;固然,这种因素对汇率的影响往往是骤然或暂时的。(五)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汇率变动不仅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将反过来影响一国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这种影响可以从国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活动两个方面来分析。1.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汇率变动对一国国内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于对物价的影响;物价的涨落又程度不同地对国内其他各经济部门产生作用,从而影响囫囵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第一,汇率变动影响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一国货币汇率下跌,引起进口消费品、资本品国内价格的上涨。这会导致——①这不仅提高生产成本、妨碍生产发展,还使出口商品成本提高,从而削弱出口商品竞争能力,给出口贸易带来艰难并使依赖出口的生产部门陷入不景气情况。②进口消费品、资本品国内价格的上涨,也降低国内消费水平、影响社会安定。第二,汇率变动影响国内物价总水平从而囫囵国民经济。汇率变动会通过影响进出口商品及其同类商品(因为价格体系中的示范效应和攀比机制)的国内价格而带动囫囵国内物价的变动;这必然使生产停滞,税收减少、财政赤字增强。2.汇率变动对国际经济的影响第一,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若汇率不稳上下波动幅度较大,则增强了国际贸易活动的风险,不利于进出口成本和利润的核算,不利于进出口商及时报价和疾驰作出买卖决策,所以不利于贸易活动的正常开展。第二,汇率波动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汇率稳定,必然有利于资本输出和输入的顺利举行,保证投资者能够获得稳定的利息或利润收入;筹资者也可避免或减轻外汇风险,能以合理的成本及时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反之,若汇率波动频繁,就会给国际资本流动带来消极的影响第三,汇率变动对国际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影响。如本币贬值则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增强;因而对外国旅游者来说,该国商品和劳务的价格都显得便宜,有利于促进该国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旅游和其他非贸易外汇收入。相反,若本币升值,则会增强本国人去国外旅游的刺激,从而增强非贸易外汇支出。第四,汇率变动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外汇储备是一国主要的物质储备能力之一,它的变化直采纳国际收支情况的影响,但在一定条件下,汇率的波动往往对一国外汇储备产生重大的影响。一种情况是,主要储备货币的汇率变动会直接影响一国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如币值下跌时,将使持有该种货币储备的国家遭受外汇储备实际价值减少的损失。第二种情况是,货币汇率变动通过资本转移和进出口贸易影响外汇储备增减。三、人民币汇率(一)人民币汇率的演进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人民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经历了若干不同时期的演进。1.第一个时期(1949年—1953年初)这一时期,人民币对外币汇率的变化与国内外物价变化紧密结合,变化比较频繁。在1949年至1950年3月全国财经工作统一以前这个阶段,国内物价不断升高,人民币币值下跌,而国外物价则相对稳定,所以人民币的对外汇率贬值。而在1950年3月到1953年初这个小阶段,国内物价下跌,人民币值升高,人民币对外汇率升值。2.第二个时期(1953年初至1970年)在这一时期,世界各国都采取固定汇率制,我国开始有计划地举行社会主义建设,国内物价已经实现并且继续保持全面稳定。这一时期我国人民币汇率基本是固定汇率。3.第三个时期(70年代初期以后)70年代初,美元危机不断发生并导致以美元为中央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西方国家普遍采取浮动汇率制。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制订也作了相应改变,改为参照西方外汇市场汇率变化情况,选用若干种有一定代表性的、与我国外贸有关的、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汇率,按照我国的方针政策以及发展外经贸需要而制订;并采取机动调节的主意,即按照我国发展外经贸的需要,结合国际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变化趋势和特点全面考虑,适度地将汇率上调或下调。(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中国在外汇管理体制上第一次大的改革:是79年开始采取外汇留成制度,并派生出外汇调剂市场(1980年)。外汇调剂业务转折点浮上在中国外汇管理体制第二次重大改革的1994年:自1994年1月1日起,改革现行汇率制度,将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对成员国和缔约方关于汇兑安顿的规定,以此汇率“合二为一”为契机,到98年12月1日起,已延续运作了19年的外汇调剂市场总算退出历史舞台,全国100多家调剂中央随之关闭。国家将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如货币政策、利率政策、调节外汇供求,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三)继续执行稳定人民币汇率政策①我国在80年以前较长时期执行的是汇率高估政策,汇率持久处于出口平均成本水平以下,没有真切反映人民币与外汇的比价。汇率高估政策助长了企业利用汇率进口的有利条件大量进口,影响出口创汇。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人民币汇率几次下调(从1981年的1.7元兑1美元降至93年的8元多人民币兑1美元)。使汇率真切反映出口成本。鼓励出口创汇,促进国际收支平衡。②然后,93年又一度浮上人民币贬值过度的情况,7月份黑市12元换1美元,尽管当初全国仅有外汇储备180亿美元,但也下决抛外汇以稳定人民币,一个月时光把人民币稳定在8.5元换1美元,并采取汇率并轨,这促进了外贸出口和外资流入,外汇储备也大幅度增强起来。随着外汇收大于支,1994年至1997年人民币汇率升值(从8.7元升至8.3元),中央银行大量购进外汇促进了人民币汇率稳定。98年,因为东亚危机,人民币升值压力解除;但因为外汇收支基本平衡,98、99年人民币汇率有充沛条件保持了稳定。现在的8.28元左右人民币换1美元的汇率,是外汇供求的市场能力决定的,基本上反映了人民币的真切价值。我们既无需升值人民币以限出奖入、减少外汇储备;也没须要通过贬值人民币来刺激出口。还是要执行稳定汇率政策为宜。事实上,自1994年汇率并轨至今,人民币总体呈升值态势。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有利于促进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有利于我经济长远发展。今后将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前提下,适时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完美外汇市场,如有须要和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范围。四、西方主要外汇汇率理论关于外汇汇率如何决定和变动的论证,形成了众多的外汇汇率理论。这里推荐几种流行的主要理论。(一)国际借贷论这是英国银行家G·戈逊于1861年提出来的一种传统的汇率理论。它在一次大战前颇为流行,经过后人的充实,该理论现在仍被人们运用。戈逊认为,汇率是由外汇的供求决定的,而外汇的供求又是由国际借贷所引起的。不仅仅商品的进出口,而且证券的买卖、利润与捐赠的收付、旅游收支以及资本交易等都会引起国际借贷关系。若一国的流动借贷(戈逊的流动借贷是指已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实际上就是国际收支)相等,则外汇供求也相等,因而汇率不会变动;若流动借贷中债权大于债务,则外汇供大于求,因而外汇汇率下降;若债务大于债权,则外汇求大于供,因而汇率升高。国际借贷论用外汇的供求解释汇率,在一个方面说明了汇率波动的缘故,有其重要意义。该理论是在金本位制下提出来的,但是在纸币流通情况下,汇率波动还常常受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彻低由国际收支所影响。而且,该理论主要是说明短期汇率的波动,并未说明汇率的决定基础。(二)购买力平价论这是瑞典经济学家卡赛尔于20世纪10、20年代提出的一种传统汇率理论。它有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前者指两国间的汇率等于两国物价水平之比,它说明汇率的决定;后者指当两种货币都发生通货膨胀时,它们的汇率等于旧汇率乘以两国通货膨胀率之比,它说明汇率的变动。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外国具有购买力,外国人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币,也是因为它在国内具有购买力。因此,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是由两国货币在其本国所具有的购买力决定的。即汇率的高低和变动是由各国物价水平对照决定的。而物价水平,按照该理论,是由货币数量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论是一次大战后,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制,采取纸币流通制而提出的汇率理论,在西方国家流行很久了。尽管70年代以来有人对它提出了商议,但它还是有其准确的地方。异常是在现今浮动汇率和纸币流通制度下,该理论以购买力(表现为物价)水平作为汇率变动的根据,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并对西方国家的汇率决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公认为汇率持久预测的重要理论基础。但是该理论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把货币的购买力视为由货币数量决定的,这是不准确的。另外,货币购买力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但决不是唯一的因素,不能忽略非贸易商品、国际资本流动以及政治等因素对汇率的影响。还有,在汇率短期趋势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