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2023年高考模拟历史卷子

一、选择题:此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谬,有人据此否认黄帝的真实性。

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

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说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精确可信

B.传闻肯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闻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2.汉代名臣黄霸在任职颍川太守期间“力行教化而后诛罚"。治颍川八年“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

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据此可知,汉代()

A.社会治理渗透德治教化思想B.确立了礼法结合的治国理念

C.地方治理形成了统一的标准D.社会道德伦理水平普遍提高

3.唐朝时期是中国历史开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政治上官僚制度趋于完善;文化上诗歌蓬勃开

展;经济上()

A.市坊界限打破,突破时空限制

B.土地全部制建立,铁犁牛耕出现

C.商品经济开展,柜坊飞钱出现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大运河开通

4.月球上有些环形山以中国历史人物的名字命名,其中包含石申、张衡、祖冲之和郭守敬。以下对

他们取得的成绩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战国石申制造了天文观测仪器“简仪”

B.东汉张衡撰写了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

C.南朝祖冲之所著(九章算术)在当时领先世界

D.元代郭守敬编订了我国古代历法(授时历)

5.如图是唐代至清代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柱状图。对此解读正确的选项是()

Alt

■河南

90

□H在

40

30

:LUbJL

唐代宋代明代清代时同

A.南北经济差异逐渐排除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公平

C.经济开展带动文化进步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6.美籍华人张馨保在(林钦差与ya片战挣)一文中指出:ya片战挣是两种文化之间冲突……当二

者相遇时,冲突不可预防,中国的失败也同样不可预防。此观点()

A.掩盖了发动战挣的侵略性B.反映了战挣发生的真实目的

C.揭示了战挣发生的必定性D.说明了中国战败的不可预防

7.孙中山在(民报)周年纪念大会中演讲说:“凡有见识的人,皆了解社会主义革命,欧美是决不

能免的。这真是前车可鉴。"因此他主张“预筹个预防的法子"。这个“法子”就是()

A.驱除勒虏,恢复中华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8.1935年12月,五届一中全会通过了(确立国民经济建设实施大纲案)。大纲案规定了“根本工业

和重大工程应建设在前方,壮年男女在培养劳动技能之余,掌握自卫能力,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

全盘之统制”“凡各种大规模工业及根本工业由政府经营或监督之"。这些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是

()

A.华北事变B.红军长征

C.法币改革D.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

9.电影艺术家赵丹在谈到“双百”方针时曾说道:“艺术,是艺术家自己的事,如果党管文艺管得太

具体,文艺就没期望。"据此,赵丹意在强调()

A.新中国文艺领域出现“左”倾思想

B.“文革”对艺术界的干预过多

C.艺术自由需坚持“双百”方针

D.新中国文艺开展过程较为曲折

10.改革放开以来,中国遵循和平开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争取

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中国按照“亲、诚、惠、rong〃的理念,深化与周边国家关系。依据你

对中国相关外交政策的理解,这个“rong"字应是()

A.熔B.荣C.容D.融

11.首先用观察得到的经验来解释纷纭复杂自然现象的古代希腊哲学家是()

A.泰勒斯B.普罗塔哥拉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

12.16世纪以来,欧洲创生了“文艺复兴”一词。其内涵本质是()

A.古典艺术的光大B.新兴文化的发生

C.古代文化的复苏D.阿拉伯文化扩张

13.澳大利亚向英国输送羊毛和矿石、加拿大向其输送木材、开普敦向其提供钻石和驼毛、印度为

其种植棉花。英国则向这些国家输送工业制成品。'‘以上现象说明了()

A.英国资源很匮乏

B.英国与其他各国公平贸

C.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

D.英国推进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开展

14.“19世纪中期,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

和成功的反响。”当时日本的“反响”是()

A.开展大化改新B.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C.开展明治维新D.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15.从1953年到1963年,苏联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农畜产品共提价6次。从1965年到

1979年,农产品收购价格共提价7次。1990年国营店的鸡蛋廉价得几乎等于白送,但是要买到定额

的十个鸡蛋,必须排队四五个小时。由此可知苏联()

A.政府注重爱护市场秩序B.经济体制的活力逐渐丧失

C.城市体制改革取得突破D.农村经济取得了肯定开展

16.二战后,西方国家在生产力开展的根底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

识,不正确的选项是()

A.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B.缓和了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C.扩大了社会消费,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D.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二、非选择题:此题共4小题,共52分。

17.近代以来,生产力进步,东西经贸交流一再。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16—18世纪,亚洲仍旧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牵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

亚洲产品(丝绸、茶叶、香料等)。……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

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机械

设备等也漂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

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市出现生产凋敞,经济萧条的状况。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

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旧依靠水力;由于

煤炭运输本钱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材料三: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丝车仅一百部,各项机械均购自

意法等国。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全部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

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损耗殆尽。光绪十三年后,丝

厂事业逐渐兴旺,丝车自一百部增至九百部。后法国绸商渐知中国除土丝外,亦有机制厂丝可供给

用,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采办。此项方法始自光绪十九年,迄今三十余年,未尝变更也。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编选)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不同时期欧洲在东西贸易中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在19

世纪60年代以后开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迅速增长的原因。

(3)依据材料概括此家丝厂初期经营困难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后期经营改善的原因。

18.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

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比拟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

生一个强大的——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须

与中国合作,员应参加。中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含

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

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比照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

击"冶,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

地陷入中国全民族亢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总算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芒

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庞大奉献。第一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

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

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

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gao准则,何发党私之论!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对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

生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三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量。材料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

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政治心愿。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开展的

积极因素。

19.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突然之间……有什么东西发出的声响,画面在抖动,你简直不敢信任自己的眼睛……我们

面前沸腾着奇异的生活……突然之间,它消逝了。我们面前呈现……一块白色的银幕,看来上面什么

都没有了。

——高尔基

材料二1960年,美国总统选举,总统候选人论辩通过电视向全国转播。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年

轻有为、整洁干练,给电视观众留下了比对手更好的印象,而收音机听众却感觉其对手即尼克松表

现更佳。

(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艺术兴起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电视是何时制造的?材料反映了电视的什么功能?

(3)以上两种艺术形式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20.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假设现在我已经说服了你,使你信任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那么从本书商量的

国家危机历史中,我们具体可以学到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一些概括性的主题。其中一个主题就

是这7个国家为解决危机所做出的行为,这些行为包含:成认国家陷入危机;主动承当责,做出改

变,而不是推卸责任,以受害者自居;划清界限,确认需要改变的国家特征,而不是盲目地认为自

己的国家一无是处;向其他国家寻求援助;了解其他国家在面临与自己相似的问题时曾采纳的成功

解决问题的模型;保持耐心,理解失败乃成功之母,多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思考国家核心价值观

中哪些局部依I日适用,哪些局部已经过时;践行老实的自我评估。

——摘编自贾雷德・戴蒙德(剧变:人类社会与国家危机的转折点)

阅读材料,谈谈你对材料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的认识,并结合世界史内容予以说明。(要求:

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楚)

答案

1.B

(分析)材料反映了司马迁撰述黄帝本纪的过程和方法。他依据人们传颂和文献记载进行比拟、鉴

别,以这种方法撰述黄帝本纪。由此A、C、D三项说法太过绝对,不符材料应选B。

2.A

(分析)依据材料“力行教化"、"养视鳏寡,赡助贫穷”可知,汉朝社会治理渗透了德治教化思

想,A项正确;

材料反映汉朝时已有德治礼教的治理方法,但不能证明是汉代确立的,排解B项;

材料只是强调颍川出现这一现象,无法证明是地方形成统一标准,排解C项:

材料表达了汉朝社会治理渗透了德治教化思想,不能看出伦理水平普遍提高,局部不能代表整体,

排解D项。

故答案为:Ao

(点评)此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开展演变,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力行教化而后诛罚"、"田

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结合汉代儒学的内容和影响分

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3.C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随着商品经济的开展,柜坊飞钱出现,故C正确。

A出现宋朝,排解。

B出现在战国时期,排解。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出现在南宋,排解D。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侧重于考查唐代经济的开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要正

确把握唐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领域的成绩。

4.D

(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石申作(天文),与甘德作(天文星占)合编起来(甘石星

经)故A错误;

张仲景撰写了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故B项正确;

(九章算术)并非祖冲之所著,故排解C项;

元代郭守敬编订了我国古代历法(授时历),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侧重考查中国古代科技,要求学生精确识记古代科技重大成绩,依据选项一一排查,

即可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5.C

(分析)据唐代至清代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柱状图,江苏地区的状元人数从唐代至清

代不断增加,在明代超过河南,结合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可知,经济开展带动了文化进步,应选

C项;材料只是涉及河南和江苏两个地区的状元人数,未能直接反映出南北经济的差异,排解A

项;

材料强调江苏的状元人数逐渐比河南过,并未提及社会成员身份的变化,排解B项;

明清时期的政治重心在北方,排解D项。

故答案为:Co

(点评)此题考查了科举制的相关知识,答题关键在于明白经济重心南移伴随文化、教育重心南移

的过程,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6.A

(分析)张馨保将ya片战挣的爆发和失败,归结为两种文化之间冲突,其观点掩盖了发动战挣的侵

略性,A项正确;

材料并未说明英国发动ya片战挣的真实目的,排解B项;

张馨保力图揭示的不仅是ya片战挣发生的必定性,排解C项;

说明中国战败的必定性只是材料局部信息,并非其主旨,排解D项。

故答案为:Ao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ya片战挣,解答此题要求学生结合ya片战挣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侧重

考查考生灵敏运用所学知识,精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7.C

(分析)材料中注意吸取欧美出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前车之鉴是从社会贫富不均的角度来分析的,是

经济方面的内容,AB是政治方面的内容;D项是三大政策。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材料社会主义革命,欧美是决不能

免的。这真是前车可鉴结合欧美革命的局限性可以得出结论。

8.A

(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底,决定将在前方建设“根本工业和重大工程",强调民众“掌

握自卫能力”和政府"全盘统制"国民经济的背景是,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

盾,A项正确;

红军长征与培养民众“自卫能力〃等无关,B项错误;

法币改革是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的措施,不是背景,C项错误;

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发生在1941年太平洋战挣爆发以后,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侧重于考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挣,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因此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以适应日本的

侵华。

9.C

(分析)从材料中的“如果党管文艺管得太具体,文艺就没期望"来看,赵丹认为党对文艺的治理不

宜管得太多,管得太具体,而是应当坚持“双百”方针,在艺术领域做到“百花齐放〃。故答案为C

项。

A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解;

“双百”方针的提出是在1956年,不是“文革〃时期,排解B项;

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新中国文艺开展历程,排解D项。

故答案为:Co

(点评)“双百”方针是指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即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开展;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即科学研究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双百”方针的实质,就是在坚持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成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格局,而不是一花一家的

单调形态。"双百”方针同意和鼓舞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文化形态自由开展,提倡在文学艺术和科

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和论辩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提倡建立在科学根底上的学术论

争;同时,文学艺术和科学工作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作为我

们各项事业,包含科学和文化事业的指导。

10.C

(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放开以来,为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遵循“亲、诚、惠、容”的理

念,“亲”强调的事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诚〃强调的事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惠”在于

“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容”则是要倡导包容的思想,C项符合题意;A、

B、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亲、诚、惠、rong"。此题为中档

题,考查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考查学生精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A

(分析)据所学可知,泰勒斯认为“万物始于水",思想家理解世界的视角就从宗J和神话转向自

然了,故首先用观察得到的经验来解释纷纭复杂自然现象的古代希腊哲学家是泰勒斯,A正确;

普罗塔哥拉关注的是“人〃,故B与材料无关;

苏格拉底强调的是“人的价值”阐述,C错误;

据所学可知,亚里士多德在诸多领域都有成绩,但其生活在泰勒斯之后,故D错误。

故答案为Ao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根底知识,难度一般,答题的关键是掌握哲学的开展历程。

12.B

(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是14-16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借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

化之名宣扬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因此其本质是新兴文化的发生,B正确;

AC错误,是现象,不是本质;

D错误,与阿拉伯文化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侧重于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文艺复

兴运动是14-16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借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之名宣扬资产阶级的新文化。

13.C

此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依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商品在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世界

市场的形成与开展。所以答案选C。

故答案为:Co

(点评)此题考查了世界市场形成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依据材料中商品在世界范围内交流分析得

知世界市场进一步形成,考查了学生对商品在世界范围内交流概念的理解。

14.C

(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入侵日本,日本明治天皇在推翻幕府总

揽后,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摆脱了被殖民的命运,成为东方强国,史称“明治

维新",应选C项;

选项A,大化改新发生在7世纪的日本,故排解A项;

选项B,废除黑人奴隶制的是美国,故排解B项;

选项D,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的德、意、日,故排解D项;

故答案为:Co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注意紧扣材料信息,同时结合所学知识的时代背景,据此

即可排解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5.B

(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即使鸡蛋价格廉价,但是也不能随意购置,而是有定限限制,反映出了

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体制缺少活力,故B符合题意;

A项方案经济体制下并没有市场可言,因此材料与政府爱护市场秩序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C项材料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D项斯大林体制下,农村经济没有很好地开展,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o

(点评)此题考查苏联经济体制的改革的内容,这种体制本身存在着严峻的缺陷或弊端。主要表现

为经济治理过死过严,缺少足够的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十分低下。政治上过分集权,缺少社会主

义民主,个人独断专行,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制造性受到压抑。后来日益严峻地阻碍

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开展。

16.C

(分析)“福利国家〃制度是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特征之一,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进行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目的在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的总揽。但

是福利制度往往会造成财政开支扩大;福利制度的建立使得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不高,C项符合题

尽o

故答案为:Co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解答此题依据所学福利制度的相关知

识结合备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17.(1)地位:16——18世纪:欧洲在东西贸易中处于贸易逆差。地位:19世纪60年代以后:西

方操纵中国的原料出口,在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原因:工业革命的进行;对外殖民扩张,进行商

品输出;发动战挣翻开中国大门。

(2)增长原因:英国木材等传统能源供给日趋紧张;工业革命的开展加大了能源的需求;轮船、铁

路等现代运输条件的改善降低了运煤本钱,使得煤在工业中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

(3)初期困难原因:(规模较小;)劳动力素养低,产品质量差;外销市场受限,运输周转不灵。

后期改善原因:(资金规模扩大;)市场扩大;政府同意鼓舞;实业救国思潮。

(分析)(1)地位:依据材料一“16—18世纪,亚洲仍旧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牵强地用金

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丝绸、茶叶、香料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6-18世纪是中国明

清时期,由于中国的农耕文明兴旺以及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因此在这一时期在东西方贸易中

欧洲处于贸易逆差地位;依据材料一“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

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机械设备等也漂洋过海,

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

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市出现生产凋敞,经济萧条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这

一时期西方操纵中国的原料出口,在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生产力大大提高,急需向外扩张,

为资本主义经济开展提供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进行商品输出,在这一时期通过发动战挣翻开中国

大门,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导致中国城市生产凋敝。

(2)依据材料二“直到18世纪初……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得出原因

之一是英国木材等传统能源供给日趋紧张;依据“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

织厂仍旧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本钱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说明在工业革

命初期,由于运输本钱等导致煤炭价格较高,但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830年后煤炭的使用量大

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在工业革命中出现大量新的交通工具,如轮

船、铁路等现代运输条件的改善降低了运煤本钱,使得煤在工业中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

(3)困难原因:依据材料三“丝车仅一百部"可知这家丝厂经营规模小;依据材料三“女工都无充分

训练"可见劳动力素养较差,这就直接导致生产的产品质量差;产品销往外国,这中间比拟费时,

运输周转不灵,也导致了初期经营困难。改善原因:依据材料三“丝车自一百部增至九百部"可知丝

厂生产规模扩大;"法国绸商”的大量采办,使丝厂的市场扩大;依据所学可知1894年甲午中日战

挣以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而且在“实业救国”思潮的

影响下,民间办厂形成热潮。

故答案为:(1)地位:16—18世纪:欧洲在东西贸易中处于贸易逆差。地位:19世纪60年代

以后:西方操纵中国的原料出口,在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原因:工业革命的进行;对外殖民扩

张,进行商品输出;发动战挣翻开中国大门。

(2)增长原因:英国木材等传统能源供给日趋紧张;工业革命的开展加大了能源的需求;轮船、

铁路等现代运输条件的改善降低了运煤本钱,使得煤在工业中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

(3)初期困难原因:(规模较小;)劳动力素养低,产品质量差;外销市场受限,运输周转不

灵。后期改善原因:(资金规模扩大;)市场扩大;政府同意鼓舞;实业救国思潮。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第一小问由材料16—18世纪,亚

洲仍旧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牵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丝绸、茶叶、香

料等)可以得出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有优势地位,而材料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

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机

械设备等也漂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操纵

中国的原料出口,在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产品质量,外来侵略等角度分

析。

(2)此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由材料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

得不停产得出英国木材等传统能源供给日趋紧张;由材料工业革命初期……得出工业革命的需求,

由材料由于煤炭运输本钱较高结合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可以得出新的交通工具的产生等。

(3)此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第一小问由材料丝车仅一百部,各项机

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全部出品须运往外国市

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得出资金少,规模较小;劳动力素养低,产品质量差;外销

市场受限,运输周转不灵等;第二小问由材料中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9世纪末近代企业初步

开展的原因即可。

18.(1)从独立、攻击到决定实行党内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完成(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总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创立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

军事骨干。

(2)错误估量:低估了中国民众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无视中国人民

的斗志;

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亢战,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

(3)政治心愿:国共再度合作,完成民族的复兴。

积极因素: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国共合作的历史传统;海峡两岸交流日趋一再(或“九二共识”

等)。

(分析)(1)转变:依据“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和“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

决中国须与中国合作,员应参加。中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概括得出;直接

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完成(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积极影响:答复国民

革命运动的积极影响即可。

(2)错误估量:“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含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

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

“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亢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进行概括;主要表现:答

复国共两党在政治、军事上的合作即可。

(3)政治心愿:依据“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