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燕子呢喃
春风拂面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蝉声聒噪
烈日炎炎告诉我们夏天来了田野金黄
北雁南飞告诉我们秋天来了白雪皑皑
粉妆玉砌告诉我们冬天来了其实,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枯荣、候鸟去来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竺可桢先生一起去探究《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素养目标010203了解物候学的有关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课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语言,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知识回顾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实用性文体。它通过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性质、种类、关系等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等能有科学的认识。
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按语言风格分: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
按说明特点分: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介绍事物的形态、构造、类别、特点、功能等。说明对象往往是具体的事物,解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比如《苏州园林》。
事理说明文: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演变等。对象往往是抽象的事理,解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
走进作者
竺可桢(1890—1974),又名绍荣,字藕舫,浙江上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他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创作背景
竺可桢在20世纪30年代就倡议应用新方法开展物候观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1963年,他结合我国实际,系统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利用物候预告农时的方法等,编纂了《物候学》一书。本文就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的。预习检测萌发(
)次第(
)翩然(
)销声匿迹(
)孕育(
)农谚(
)海棠(
)周而复始(
)悬殊(
)花香鸟语(
)
草长莺飞(
)ménɡtánɡnìshūyànyùnyǔfùpiānzhǎnɡdì
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任务: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文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整体感知一部分(1—3)以四季为序,从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说起,自然地引出什么是物侯、什么是物侯学等问题。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逻
辑
顺
序说明对象研究意义重要性取决因素整体感知1.“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本文的标题有何妙处?标题“大自然的语言”指“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物候现象。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生动形象地点明了说明的对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自主探究分析讨论1.阅读第一部分(1—3),回答下面的问题。(1)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说明草木枯荣、候鸟迁徙等动植物的变化与气候之间存在关联。最后指出,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物候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物候学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分析讨论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地运用在农业生产上。分析讨论分析讨论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说明这些因素的顺序能否调整?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分析讨论南京桃花盛开时北京桃花含苞待放
分析讨论济南苹果树四月中或谷雨节开花烟台苹果树开花要到立夏
山顶和山下的差异分析讨论分析讨论4.阅读第四部分,概括研究物候学的意义。①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②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③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④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⑤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深入研讨分析说明方法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举例子通过列举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具体说明物候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把生物比作物候观测的“活的仪器”,生动形象,突出了生物在物候观测中的重要作用。打比方作比较用生物与气象仪器作比较,突出了通过生物观测物候的特点——灵活多变,复杂多样。深入研讨深入研讨3.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引用北京的物候记录,将1962年的山桃、杏花等的花期与1961年和1960年的作比较,为下文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活动有重大作用做铺垫。列数字举例子引用深入研讨4.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深入研讨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深入研讨5.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将济南的苹果开花时间与烟台的进行比较,准确具体地说明经度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举例子作比较深入研讨6.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说明什么是逆温层,体现了文章的科学性和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下定义深入研讨7.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引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引用记录,并进行比较,直观生动地说明了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差异。深入研讨语言特点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沉睡”“苏醒”两个词将大地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状态。生动形象深入研讨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采用拟人手法,以灵动的语言表现出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反应,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生动形象深入研讨3.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一定”在这里是“特定”的意思,起限制作用,说明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只有在特定的高度上气温才比低处高,并不是所有高度都如此,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准确严密课文主旨本文运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物候、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提醒人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提出说明对象研究的意义说明它的重要性它取决于什么因素现象本质逻辑顺序大自然的语言板书设计知识拓展包含的物候知识农谚1.“清明前,开秧田”: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2.“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3.“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知识拓展4.“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根据动物的行为预测天气情况。写作特色
(1)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本文把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写作上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2)语言准确,生动严谨。本文语言准确、严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如“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一词用来指数量,不一概而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竞聘演讲稿范文500字(28篇)
- 关于天津景点的导游词(29篇)
- 咖啡小红书文案
- 高考成语训练(二)讲评充分考虑成语的具体语境
- 2025年标牌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纳米改性剂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哮喘药市场竞争策略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地球运动第一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练习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综合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2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 【历史】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2024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规范
- 第1课 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 课件 2023-2024学年赣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 Q∕GDW 12152-2021 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规程
- 云南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手册
- 集团权属公司管理制度
- 五金冲压件作业指导书
-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立及实施
- 汽车吊车吊装施工方案
- 《植物保护学通论》PPT课件.ppt
- 仓内运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