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许昌市禹州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河南省许昌市禹州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河南省许昌市禹州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河南省许昌市禹州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河南省许昌市禹州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河南省许昌市禹州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配合;

C.生物膜与酶的活动无关;

D.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参考答案:C2.下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3号和4号为正常的异卵孪生兄弟,兄弟俩基因型均为AA的概率是()A.0 B.1/9 C.1/3 D.1/16参考答案:B【详解】由图可知父母双亲都没有病,而其女儿有病说明是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3和4号是异卵双胞胎,他们都有可能是1/3AA和2/3Aa,要都是AA的概率是1/3×1/3=1/9,B正确,A、C、D错误。故选B。3.下列关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合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合子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染色体

②合子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于卵细胞

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中

④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数目变为4N

⑤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A【考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69:受精作用.【分析】受精作用: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3、结果:(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解答】解:①②合子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染色体,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①②正确;③受精时精子只有头部进入卵细胞中,③错误;④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数目变为2N,④错误;⑤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⑤正确.故选:A.4.榕树只能依靠体型很小的榕小蜂进入花序为之传粉;而榕小蜂也只能在其花序中产卵,并以榕树花序为其幼体唯一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

B.两者之间的适应特征是共同进化的结果C.榕树固定的太阳能一部分可被榕小蜂幼虫利用D.两者之间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单向的参考答案:D5.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将纯合子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将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凡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橙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A.1:1

B.1:2

C.2:1

D.3:1参考答案:A6.下列关于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在高温下和酶催化下分解都加快,其原理都是降低了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B.若底物选择淀粉和蔗糖,用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则检测试剂宜选用斐林试剂,不宜选用碘液C.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选择淀粉和淀粉酶作实验材料,或者选择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作实验材料,检测效果均可D.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顺序:淀粉+淀粉酶→置于相应水浴温度5min→滴斐林试剂加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参考答案:B【分析】①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热使过氧化氢分子得到了能量,因此能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②淀粉遇碘液变蓝色。③过氧化氢在自然条件下可以缓慢分解,加热可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④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加热(50~65℃)的条件下会生成砖红色沉淀。⑤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由于酶具有高效性,应先使酶溶液和底物溶液分别达到实验温度后再混合,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将相同温度下的酶溶液和底物溶液混合后,维持各自的实验温度一定时间,以保证酶有足够的时间催化化学反应。最后向试管中滴加碘液,通过检测淀粉的剩余量的多少来判断酶的活性。【详解】A、加热可以给过氧化氢分子提供能量,而过氧化氢酶能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所以过氧化氢在高温下和酶催化下分解都加快,A错误;B、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还原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会生成砖红色沉淀,碘遇淀粉变蓝,碘液只能鉴定淀粉有没有被分解,不能鉴定蔗糖有没有被分解,若底物选择淀粉和蔗糖,用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则检测试剂宜选用斐林试剂,不宜选用碘液,B正确;C、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的不同,加热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对实验有干扰,因此不能选择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作实验材料,C错误;D、探究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自变量是温度的不同,用斐林试剂检测淀粉的水解产物——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对实验结果有干扰,由于酶具有高效性,应先使酶溶液和底物溶液分别达到实验温度后再混合,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D错误。故选B。【点睛】明确对照实验、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的内涵,理解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据此依据实验设计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和各选项呈现的信息找准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进而围绕“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的实验、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相关知识来分析判断各选项。7.如图所示U型管中间被一种能允许水分子通过而单糖不能透过的半透膜隔开,现在两侧分别加入0.1mol/L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若向U型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不影响溶液浓度),右侧液面高度上升,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

()A.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胰岛素B.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衣藻C.两侧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D.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蒸馏水参考答案:C8.某蛋白质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含42个氨基酸,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则形成该蛋白质时脱掉的水分子数、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是()A.41、3882

B.41、3882

C.40、3900

D.40、3900参考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蛋白质,考查对蛋白质结构的理解,蛋白质的分子量应等于组成该蛋白质的所有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之和减去失去的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详解】该蛋白质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含42个氨基酸,则合成该蛋白质时共形成42—2=40个肽键,失去40个水分子,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2×110—18×40=3900,选D。【点睛】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由n个氨基酸分别形成1条链状多肽或m条链状多肽:形成肽链数形成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1n-1n-1na-18(n-1)mn-mn-mna-18(n-m)

9.下图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

a

b

c

d┈┈┈┈┴──────┴─┴──────┴─┴┈┈┈A.a为一个细胞周期

B.b为一个细胞周期C.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参考答案:C10.蛋白质和多肽的主要区别在于蛋白质分子(

)A.包含的氨基酸多

B.能水解成氨基酸

C.空间结构更复杂

D.相对分子量大

参考答案:C11.若以下图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则下表中与之相符的是参考答案:C12.鉴定尿中是否有蛋白质常用加热法来检验。如图为蛋白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变性后的蛋白质仍然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B.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结构发生了变化C.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D.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参考答案:A变性后的蛋白质破坏的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其肽键仍然存在,所以仍然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A正确;盐析是蛋白质的物理性质,析出的蛋白质的结构不变,B错误;沸水浴加热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但是肽键不会断裂,C错误;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发生改变,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白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结构改变了,则功能一定改变,但是结构改变后,肽键并没有断裂,仍然能够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13.豌豆种皮的灰色(G)对白色为显性(g)为显性,将纯种灰种皮与白种皮相互杂交的F1,F1自交得F2,则(

)A.亲本白种皮植株上所结豌豆种皮为灰色

B.F1植株上所结种子种皮既有灰色又有白色C.种皮的性状分离比3:1出现在F1植株上

D.种皮性状分离比出现在F2植株上参考答案:D14.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关,其毛色(

) A.一定是白色的 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C.一定是黑色的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参考答案:B略15.如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A.A B.B C.C D.D参考答案:B据图分析,1包含了2,2包含了3,3包含了4,依次是包含关系。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但是RNA不属于DNA,A错误;一个DNA分子含有很多个基因,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含氮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组成,B正确;基因不属于脱氧核苷酸,C错误;核酸不包括染色体,D错误。16.南瓜所结果实中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球状(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让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盘状南瓜与“某南瓜”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所示,则“某南瓜”的基因型为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参考答案:B17.某氨基酸分子含两个氨基,其中一个氨基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则另一个氨基应A.在R基上

B.在羧基上C.与氨基相连

D.与羧基相连参考答案: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因此如果某氨基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氨基,其中一个氨基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则另一个氨基在侧链基团R基内。故选:A。【点睛】对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结构通式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8.据研究,从来源于不同区域的12头大熊猫体内提取36种蛋白质进行对比,发现其中只有一种蛋白质具有多态性,这说明(

)A.大熊猫的物种多样性较低

B.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较低C.大熊猫的蛋白质功能比较单一

D.大熊猫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较低参考答案:B19.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组别①②③3%淀粉溶液2ml2ml2ml2%α﹣淀粉酶溶液1ml1ml1ml反应温度0℃60℃100℃碘液2滴2滴2滴

A.本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B.α﹣淀粉酶的浓度是本实验中的无关变量C.淀粉溶液和酶溶液需分别保温后再混合D.①③组结果均出现蓝色,说明酶彻底失活参考答案:D【分析】分析实验: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0℃时,淀粉酶活性很低,淀粉几乎未分解;60℃是淀粉酶的适宜温度,淀粉酶催化淀粉彻底水解;100℃高温下酶会变性失活,淀粉酶不能催化淀粉水解.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而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来检测,同时淀粉可以用碘液检测。【详解】不同温度是本实验的自变量,淀粉酶活性是因变量,所以本实验是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A正确;α-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是无关变量,B正确;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先将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分别控制到相同温度后再混合,C正确;0℃时淀粉酶活性很低,不是彻底失活,100℃时淀粉酶变性才是永久失活,D错误。【点睛】分析实验问题时,首先明确实验目的,进而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厘清实验思路,进而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可靠的实验结论。20.所有原核细胞都具有

)A.线粒体和核糖体

B.细胞膜和叶绿体

C.内质网和中心体

D.细胞膜和核糖体参考答案:D21.如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的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C.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前者属基因重组,后者属染色体结构变异D.丙细胞不能发生基因重组参考答案:B22.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的关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小麦种子细胞中,物质A是葡萄糖,物质E是淀粉B.相同质量的E和F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多的是FC.物质C的种类约20种,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D.SARS病毒的物质H彻底水解后,产物是CO2和H2O参考答案:D23.在晴朗的夏季,将一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放入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室外继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0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02浓度,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A.FG段表明气孔关闭,不进行光合作用

B.E点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比A点时多C.D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H点光合作用消失

D.该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在一昼夜内有所增加参考答案:D24.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A.人的肝细胞

B.鸡的红细胞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参考答案:D25.将紫色水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A.细胞壁在高温中受到破坏

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C.高温使生物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D.高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参考答案:C【分析】紫色萝卜细胞中有花青素,使块根呈红色,花青素存在于液泡中,由于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即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花青素不能通过原生质层进入水中。用加温处理块根后能使水变红,说明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详解】在清水中液泡膜和细胞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花青素不能通过生物膜进入水中;紫色萝卜加温处理,随水温的升高,使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降低甚至失去选择透过性,紫色萝卜的细胞液中红色的物质进入清水,清水变红,C正确。26.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二肽,并生成一分子水,这个分子水中的H来自(

A.氨基

B.羧基

C.氨基和羧基

D.连接在C原子上的H参考答案:C27.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变化是(

)

A.DNA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B.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体形成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着丝点的分裂和中心体的分离参考答案:A28.据下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实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B.③过程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就能完成C.人的囊性纤维病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图中只有①②过程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参考答案:C29.某植物的一个体细胞(如下图所示),将该植物的花粉进行离体

培养后,共获得了n株幼苗,其中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约占A.n/4株

B.n/8株

C.n/16株

D.0株参考答案:D30.下列化合物与其功能的表述不相符的是A.葡萄糖——细胞中的重要能源物质

B.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核酸——遗传信息的主要携带者

D.脂肪——膜结构的主要成分参考答案:D葡萄糖是细胞中的重要能源物质,A正确;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正确;核酸是遗传信息的主要携带者,C正确;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不参与膜结构的构成,D错误。31.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参考答案:B【分析】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条件是半透膜和浓度差.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详解】甲组细胞与乙组细胞的不同在于所处的环境不同,甲组在完全营养液中,可从中摄取细胞需要的矿质营养;乙组处于蒸馏水中,将从中吸收水分,故一段时间后甲组的细胞液浓度要大于乙组。这样两组外表皮细胞与0.3g/mL的蔗糖溶液之间的浓度差不同,失水量也不同。甲组细胞液浓度与0.3g/mL蔗糖溶液间的浓度差小于乙组与蔗糖溶液间的浓度差,所以水分渗出应较乙组少。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被动运输中的自由扩散.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运输方式,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32.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

B.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C.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D.ATP中靠近A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参考答案:C33.下图是某家族黑尿症的系谱图。已知控制该对性状基因是A、a,则

(

)

①预计Ⅲ6是患病男孩的概率

②若Ⅲ6是患病男孩,则Ⅱ4和Ⅱ5又生Ⅲ7,预计Ⅲ7是患病男孩的概率

A.①1/3,②1/2

B.①1/6,②1/6

C.①1/6,②1/4

D.①l/4,②1/6参考答案:C34.一个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显性遗传)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为防止生下患病的孩子,进行了遗传咨询。你认为有道理的是(

A.不要生育

B.只生男孩

C.只生女孩

D.妊娠期多吃含钙食品参考答案:B35.桃果实表面光滑对有毛为显性,在毛桃的植株上授以纯合光桃的花粉,该雌蕊发育成的果实是A、毛桃

B、光桃

C、1/3概率为毛桃

D、1/3概率为光桃参考答案:A36.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上海等地区规定普通感冒不准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使人体内细菌形成抗药性。如果被细菌感染,则往往由于体内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向抗药性细菌方向变异B.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C.“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使病菌发生了进化D.基因频率改变了,新的病菌(物种)一定会产生参考答案:C生物的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细菌的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抗生素对细菌的长期选择使细菌向抗药性越来越强方向进化,进而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上升,A、B项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C项正确;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项错误。37.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B.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由于细胞分化的结果

C.在艾弗里的实验中,DNA酶将S型菌的DNA分解为脱氧核苷酸,因此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D.高温处理过的S型菌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参考答案:C38.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B.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D.细胞间期可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参考答案:D【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真核生物中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详解】A、一般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已经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没有细胞周期,正确;B、在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在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物质的合成,正确;C、因为在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物质的合成,所以如果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正确;D、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细胞分裂期可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周期的概念,考生在作答时不可忽略细胞分裂间期这一时期的作用:细胞周期的过程:分裂间期→分裂期→分裂间期,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时间大约占90%~95%,在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物质的合成。39.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C、两者都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参考答案:D40.一般说来,每100克蛋白质平均含氮16克,这些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的(

)A.肽键

B.游离的氨基

C.游离的羧基

D.R基参考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下图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甲图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

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植物细胞中的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