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社会学(第二版) 课件 第十四章 人口特征与民生发展_第1页
人口社会学(第二版) 课件 第十四章 人口特征与民生发展_第2页
人口社会学(第二版) 课件 第十四章 人口特征与民生发展_第3页
人口社会学(第二版) 课件 第十四章 人口特征与民生发展_第4页
人口社会学(第二版) 课件 第十四章 人口特征与民生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人口特征与民生发展本章概要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反过来为人口提供发展的资源和服务。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民生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一环。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本章以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七有”为分析线,探索人口特征与民生发展的关系,为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政策启示。本章是全书的尾声,从应用视角分析人口特征与民生发展的关系,重点突出人口与社会之间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同时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口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本章最后一节专门分析信息时代人口与社会关系的变化。第一节相关概念01第二节人口变动与民生发展02第三节信息时代的人口与社会03CONTENTS目录第一节相关概念一、人口相关概念补充与人口相关的概念,如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等,在前面的章节已陆续介绍过,这里不再重复;这里介绍本章讨论到但前面章节涉及较少的概念,如人口状况、人口变动等。(一)人口状况人口状况是指人口特征呈现的总和,包括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人口地理分布以及人口表现出的各种社会经济特征,如受教育程度,就业、收入、健康、婚姻状况,家庭结构,等等。(二)人口变动人口变动是指因出生、死亡和迁移(国际、国内)而出现的人口变化,包括规模的增长或减少、性别年龄结构的变化、地理分布的变动,以及人口社会经济特征的变动。第一节相关概念二、改善民生的“七有”关于“七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这里结合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和已有文献,对各“有”做出一些阐释和解读。(一)幼有所育“幼有所育”所针对群体是6岁及以下非学龄儿童。“育”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具有保育和教育双重意思,是指为学前婴幼儿群体提供的早期照护和早期教育(也称“托育”或“育教”)。对于3岁前婴幼儿,“育”主要是指保育和早教服务,但重在照护;对于3~6岁儿童,“育”的重点是保教结合,教育比重提升。幼有所育是指家庭、社会、学校联手,为婴幼儿提供生活照护、情感认知、事理学习、能力培育与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良好支持。(二)学有所教“学有所教”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教育权,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主要涉及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学有所教有几个基本意涵:一是有学可上,保证教育公平,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和残疾人的基本教育权利;二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延长教育时间;三是提高教育质量,发展素质教育;四是因材施教,建立多样化的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办好网络教育、继续教育,打造符合国情实际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五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第一节相关概念(三)劳有所得“劳有多得”旨在满足人民群众的就业需求和收入保障需求。要做到劳有所得,一是使“业有所就”:有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保证充足的就业岗位,使劳动年龄人口能够充分就业;有健全的就业服务体系,比如建立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岗位转换能力。二是有健全的工资保障制度,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协商制度,治理“拖薪”“欠薪”,保障劳动者获得与其付出的劳动相匹配的劳动报酬。三是改善收入分配体系,实现公平分配。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有序;坚持分配正义,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四)病有所医“病有所医”旨在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首先,促进健康卫生服务均等化,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对贫困地区进行对口支援,为贫困地区免费培养医学人才。扩大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范围,特别是贫困人口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大健康扶贫力度,扩大集中救治的病种。其次,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全民医保”,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充分发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的保障功能,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最后,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第一节相关概念(五)老有所养“老有所养”旨在满足人民群众的养老需求,保障老年人拥有体面的生活。为实现老有所养,第一,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养老保障全覆盖,实现“全民养老”。第二,解决养老基金可持续发展问题:尽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实行基本养老金中央调剂制度,在不同地区之间均衡养老保险的负担;实行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和保值增值;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使社会保障基金这个蓄水池能够越来越大。第三,保障老年人“有人养”,多渠道创新社会养老事业,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完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医养结合、长期照料等制度,特别是重视对失能老年人的照料。(六)住有所居“住有所居”旨在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保障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居住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不光要使人民住有所居,而且要使人民生活在一个美丽的环境里,也就是要建成美丽中国。同时,还要使居住设施设备更方便、更齐全,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获得感更强。(七)弱有所扶“弱有所扶”旨在建立完备的社会救助体系,扶持弱势群体。一是全面完善救助保障制度。二是加大财政在社会救助方面的投入。三是不断规范救助保障管理工作.第一节相关概念三、信息化信息化理论最早是由丹尼尔·贝尔提出的。贝尔认为,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等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信息技术发展到现在,已成为提高组织运行效率、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成为各行各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途径。在社会服务和公共服务建设方面,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这样的变化会在根本上变革人口与社会之间的交互关系。(一)“互联网+”“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平台,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2015年7月4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提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从而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同时提出了11个领域的重点行动:“互联网+”创业创新,“互联网+”协同制造,“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智慧能源,“互联网+”普惠金融,“互联网+”益民服务,“互联网+”高效物流,“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便捷交通,“互联网+”绿色生态,“互联网+”人工智能。第一节相关概念(二)智慧城市/国家/养老“智慧××”也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如“智慧城市”“智慧国家”“智慧养老”;它实际上也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可持续创新,以人为本地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目前,社会各个领域都出现了“智慧”的概念。比如“智慧养老”,就是指融合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和产品,实现家庭、社区医疗机构、健康服务机构、养老服务机构、专业医疗机构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分析处理,从而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健康养老模式;引入“互联网+”健康养老,能够充分利用物联网信息技术平台所提供的信息的监控、收集、处理、维护、数据挖掘等技术优势,为老年人提供身体或者精神方面的健康管理、精神慰藉、心理健康指导、医疗处理等方面的个性化服务。第一节相关概念(三)大数据对于如何理解大数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谢宇教授曾在一次专访中总结道:“从人口社会学角度认识大数据,大数据是我们现代生活或工作留下来的数字脚印,这些数据不是为研究采集的,而是一个生活的副产品。现代化生活在很多地方都会留下数据的脚印,比如打电话、付账、乘地铁、使用打车软件等,我们所有的行为都电子化了,这种电子化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就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利用电子化数据的机会。有的时候我将大数据叫被动数据,因为它不是为研究而有目的性地收集的,而是被动产生的。大数据最重要的贡献,并不是它量大,而是我们能够通过大数据获得在社会现象和行为方面过去没有的数据,即有了一个多样化的渠道去了解人类行为、了解社会运行方式,比如人们的网上择偶行为、微博上的情绪反应。然而,大数据也有它的局限性:一是代表性问题永远受到质疑;二是大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也是存疑的;三是因为是被动数据,它的测量是有限的;四是不同来源的数据整合存在问题。”第二节人口变动与民生发展人口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人口对社会的影响牵涉到方方方面。其中,人口变动对社会和民生的影响尤其明显。人口变动会对健康、教育、住房、通信、交通、娱乐等产生影响,进而会影响到公共财政项目和政府预算。人口变动的影响不仅是短期的,也是长期的;不仅会对一个人一生的几十年产生影响,而且会在人口惯性的作用下,影响到下一代或几代人。同时,人口的影响还不仅是一个规模大小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与社会经济特征相互关联的复杂问题。人口变动是社会服务需求和供给的基础依据。本节在生命历程框架下,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通过几个重要的人生节点及相应的民生需求来分析人口变动与民生发展的关系。第二节人口变动与民生发展一、幼有所育——出生人口变动与婴幼儿服务与出生人口变动首先直接相关的就是住院分娩需求,即对医院、医生和护士的需求。出生人口的剧烈波动带来的是需求的波动,出生人口短时期内增加会造成医院服务资源紧张,各地医院接生压力明显增大。这一方面是由于新生儿明显增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也有生育的需求。出生人口变动带来的第二个影响就是托育服务需求的变化。托育服务需求直接影响到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立、配套政策的实行。当然,在目前中国的背景下,托育服务需求的增长不仅源自人口本身的变化,也是政策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自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中国公共托育服务体系逐渐消失,相关政策基本缺位;另一方面,家庭有巨大的潜在需求。人口的变动,比如出生人口突然增多或减少会直接影响婴幼儿相关的公共服务,并且不可忽视的是,人口需求的变化甚至比人口变动本身的影响更大、更明显。通过进一步细化人口的需求我们可以看出,社区在托育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未来相应政策的实施、托育中心的建设(比如数量、规模、地理位置的选择等)应建立在对人口数据,包括婴幼儿人口规模及社区分布、人群类型、家庭居住结构等的掌握上。第二节人口变动与民生发展做好学前教育是幼有所育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入园难、入园贵、农村幼儿园无法满足需求等长期制约着学前教育发展。另外,公共托育服务不足也会影响到女性的劳动参与,改变劳动力市场结构,影响性别平等的发展。在工作家庭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女性舍业从家现象比较常见。公共托育服务不足也会影响到人口变动,最直接的就是影响家庭和个体生育意愿。在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70%的一孩家庭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无人照料。因此,出生人口变动与婴幼儿服务建设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出生人口的变动会影响到婴幼儿服务需求;反过来,婴幼儿服务状况又会影响到女性就业、人口的生育意愿,从而影响人口变动。第二节人口变动与民生发展二、学有所教——学龄人口变动与教育服务学龄人口变动直接影响到对老师和学校设施的需求。从世界范围看,最典型的案例是二战后1946—1964年“婴儿潮”给世界各地教育系统带来的影响。“婴儿潮”一代进入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再到大学,各地教育系统的每个年级都不得不吸收大规模的学生,雇佣新的老师,扩大教室空间。而当时很多人认为,20世纪40年代出生人数猛增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准备来建学校、招老师,并且存在一种隐忧,即短期出生高峰过后,多余的学校和老师无法安置。同时,由于20世纪30年代出生人口规模小,而且很多人不愿意从事教师行业,因此出现了老师严重短缺的局面。20世纪60年代晚期,“婴儿潮”过去,从70年代开始,各地教育系统又面临相反的处境,即许多学校只能改成照料中心、老年人中心等。大学同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大学入学人数在二战后迅速增长,因为除了正常入学的人,还有因战争而被推迟入学的人,如退役士兵入学;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问题更加凸显,因为“婴儿潮”一代开始进入大学。所以,这种短期但剧烈的人口波动给教育系统,包括人员配置和教育设施的计划带来了很大困难。教育计划必须是地区层面的,而地区层面的预测又会受到多重不确定性因素(比如当地出生率、人口年龄结构、社会经济结构、人口迁移等)的影响。第二节人口变动与民生发展对于美国来说,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移民迁入给美国教育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比如移民有不同的文化、语言等,新移民(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与迁出地联系紧密,并努力保护自己的语言和传统。这使教育变得复杂化,增加了对双语教学的需求。家庭结构的变化、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收入分布的变化也使得教育系统复杂化,第二次人口转变带来的一系列家庭和人口的变化,如单亲家庭、非婚生育、双职工家庭等增多,都对公共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人口变动对教育系统的影响最典型的例子是人口流动和出生人口规模持续下降给教育系统带来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出现两个重大的变化。第一个重大的变化是伴随着生育水平下降,出生人口规模持续缩减。第二个重大的变化是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流动人口规模的增加和家庭化趋势带来的是流动儿童规模的增长。第二节人口变动与民生发展三、劳有所得——人口变动与就业和收入人口变动会从方方面面影响到劳动力市场和就业。人口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规模和结构直接影响到劳动力规模和结构,进而影响到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和地理分布会影响到区域经济形态和就业,比如不同人口特征、社会经济特征的人的就业行业需求不同、消费需求不同,因此会产生不同的就业岗位,催生新的经济形式。共享单车、外卖服务等就是例子。相反,经济形态、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就业需求等也会影响人口变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经济发展与人口迁移流动。人口的迁移流动首先源于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可参见本书第五章介绍的推拉力理论)。如前所述,移民对于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于流入地,移民的进入首先直接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根据以往研究,多数移民从事蓝领工作,这会减少当地人的工作机会,降低当地人的工资水平,甚至导致当地低技能工人失业,但这也会促使当地人获取更高的职业技能;反过来,移民群体的进入带来的消费需求也会给当地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对于流出地,人口的外迁一般直接减少了当地的青壮年劳动力,留守的多为老年人、妇女、儿童,这会影响到当地的经济结构和就业;但反过来,流出人口的汇款又会拉动当地的消费,提高当地的消费水平,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在中国,有关人口变动与就业的关系,目前讨论得最多的就是“人口红利”是否已经消失,这部分内容在第十三章已有涉及,这里不再重复,仅通过“民工荒”案例,来讨论人口变动对就业的影响。第二节人口变动与民生发展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结构发生的变动是“民工荒”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1)劳动年龄人口日益老化,高年龄劳动力比重上升,低年龄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2)由于出生人口持续下降,2005年以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劳动力逐渐萎缩。这种独特的人口波动过程导致了目前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结构的逐渐老化,金字塔顶部人口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底部人口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这与企业“择青弃老”的用工方式产生了严重矛盾,导致年轻劳动力供需失衡。(3)高等教育的初次职业分流作用对“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现象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雪上加霜”的作用。推迟退休年龄是人口结构变动对就业影响的又一个案例。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劳有所得”,不仅指有工作,还强调了平等就业、享受就业服务、工资有保障和公平分配。针对人口变动对收入的影响,尽管从宏观层面探究人口变动(比如规模和结构的变动)影响收入的研究较少,但人口变动对收入的影响路径和机制已非常明显。第二节人口变动与民生发展四、病有所医——人口变动与人口健康人口变动给健康服务带来了挑战。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人口的老龄化,死因模式正在从以营养不良和传染病为主向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转变,心脏病、癌症和精神疾患等慢性疾病正快速成为致死和致残的最主要原因。根据中国2009年和2013年的数据,恶性肿瘤死亡率在下降,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在上升,而该类疾病的患病群体大多是老年人,这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是相关的。死因的转变向健康领域相关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节人口变动与民生发展随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传统的以急性病救治为中心的服务体系需要转型。国家层面也为应对人口变动对健康带来的挑战做了战略部署。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对“健康中国”建设做出全面部署;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口老龄化对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老年人的患病类型和需求是不同的,表现为:老年人多种慢性病共存,尤其是高龄老人部分或者全部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存在认知问题(如老年痴呆)、心理问题(如抑郁)、失能等,因此对经常性人工帮助或护理具有很高的需求。医养结合、长期照护等服务就是伴随人口结构变化而出现的,“健康老龄化”的概念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迁移流动对健康服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健康服务资源的有效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获得健康服务资源的制度性障碍对迁移流动人口健康的负面影响上。移民的进入当然会增加对当地医疗服务资源的需求,与此同时也给健康服务均等化带来挑战:因为制度性的限制,移民或流动人口的健康服务资源获得途径,比如医疗保险参与、医疗报销等是有限的。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转变实际上也对健康服务提出了重要挑战,结婚生育的不断推迟意味着高龄产妇增多,而高龄产妇及其新生婴儿面临的健康风险加大。随着中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高龄孕产妇比例也明显提高。第二节人口变动与民生发展五、老有所养——人口变动与养老服务老年人口规模的急剧增长、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给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和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带来了巨大挑战。老有所养首先是保证老年人有足够的钱生存下去,即养老金的问题。随着老年人规模的扩大,很多国家面临养老金赤字和相当大的财政负担。老有所养的含义还包含有地方可养老,有人照料,病有所医。在发达国家,社会化养老比较普遍,而在中国这样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和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健全的国家,在哪里养老则成了一个问题,社区养老、居家养老、长期照护成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讨论的新模式。中国老年群体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特征是:他们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积累了资产,“资产养老”可以作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总的来说,未来20余年间中国进入老年人队列的人口规模虽然庞大,但是房产给他们带来的财富积累可使他们得到较为充分的养老资金支持,这是一项重要的养老资源,是养老金之外的一条重要的经济支持渠道。如果能够创造条件将这些财富转化为养老资源,那么将为养老方式赢得创新的动力和转型的契机,也将成为中国应对养老挑战和压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不过,同时也应该意识到无财产老年人群体所面临的养老问题,养老政策制定要差异化和具有针对性。第二节人口变动与民生发展六、住有所居——人口变动与住房需求从长远看,对住房的需要与人口变动密切相关,这不仅是简单的人口增长或萎缩带来的对住房需求的增加或减少,更有人口一系列特征变动带来的对住房多样化的需求。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收入的高低、居住方式的变化、观念的变迁等会影响到对户型、结构、面积、舒适度等方面的不同需求,比如家庭规模的缩小带来了对中等规模公寓的需求,有孩子的双职工家庭倾向于更宽敞、更舒适的房子,老年人则会选择有宜老配套设置(如电梯、坐便式马桶、紧急呼叫设备、屋内扶手、楼道有供轮椅进出的斜坡等)的住房。随着房价的上升,年轻人的经济状况难以负担高额的房价,只能背负贷款压力购买住房,甚至无能力购买住房而选择租房住。在中国,目前讨论得比较多的是中国整体年龄结构的变化以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将如何影响到住房市场。也有研究者专门讨论了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如何影响住房需求的。人们在老年阶段对住房的需求并不能一概而论,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国家,需求可能是不一样的。第二节人口变动与民生发展七、弱有所扶——人口变动与社会保障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得医疗卫生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大幅度上升,也推动了养老金制度、退休制度和其他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人口生育水平的下降催生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家庭政策;流动人口的出现和规模的扩大也促进了流动人口相关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制度的确立。这些都反映了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社会经济特征的变动会影响到社会保障水平、结构和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仅需要充分掌握这些人口信息,同时也要对未来的变动有科学的预测。从“弱”的角度看,人口变动背景下产生的一些弱势群体是社会保障的盲点,比如移民尤其是非法移民的就业、住房、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问题,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问题,留守儿童照料问题,流动儿童上学问题,女性就业歧视问题。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扶贫政策也是根据人口变化而动态调整的。长期以来,扶贫开发政策和社会救助制度主要瞄准的是绝对贫困群体,而近年来,中国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一方面要使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另一方面向相对贫困、多维贫困扩展,开始注重解决发展型贫困和贫困代际传递问题。未来随着人口数量、结构、分布、质量和需求的进一步变动,“弱有所扶”的相关理念、措施也需要进一步改变。第二节人口变动与民生发展八、人口变动的其他社会影响人口变动带来的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除了以上提到的七大维度,还可能涉及交通、环境、商业、政治等多个方面。本节的目的并不是穷尽人口变动对社会的所有影响——这也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就像本章开篇所说,我们只是提供一个人口社会学的思考视角。同样,这里也只是简单举例说明人口变动对交通、环境、商业和政治可能产生的影响。第二节人口变动与民生发展某区域内人口规模的上升将直接增加交通压力,比如大城市常住人口规模的上升,既会增加对公共交通的需求,也会增加交通拥堵程度。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会影响到交通。人口的变动当然也会对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里要举的例子是离婚如何影响环境。随着第二次人口转变的发生,几乎全球范围内的离婚率都在上升。离婚可能会通过增加家庭户数量、降低家庭户规模而对环境产生影响。在商业领域,人口变动的影响就更为普遍了。比如出生人口增加带来的对婴幼儿产品需求的增加,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催生的一系列教育产业,老年群体对老年产品(如老年人手机、助听器、室内扶手等)的需求催生的老龄产业,“异地养老”兴起带动的养老产业发展,信息技术和流动人口增加背景下快递产业、外卖行业的快速兴起和繁荣。在政治领域,人口的影响也非常深远。人们的意见和态度综合起来就是“民意”,而民意又取决于人口的特征。在美国,人口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种族结构、经济特征可能会影响到总统选举结果,影响到一项政策通过与否,影响到政策类型,影响到党派的支持度,等等。第三节信息时代的人口与社会一、信息时代的人口特征信息时代人口特征的典型特点是互联网使用率高,智能手机、互联网等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会越来越多。看新闻、聊天是老年人上网时最常使用的两大功能,90%以上的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上网看新闻,82%的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上网聊天,排在第三位的是看影视剧,有超过50%的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上网看影视剧。可见,目前老年人主要使用互联网的娱乐功能。互联网在老年人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一方面是因为不断进入老年队列的人口的互联网使用比例高,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的老年人也在不断学习使用互联网。这样一来,老年人与互联网相结合的紧密程度不断加强。在互联网时代,老年人跟子女的代际互动模式、社会参与方式、生活娱乐方式等都会焕然一新,这对老年支持和服务体系的影响巨大。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优化升级,出行、环保、金融、医疗、家电等行业与互联网融合程度持续加深,互联网服务呈现智慧化和精细化特点,并将在养老政策设计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智慧养老”成为可能。可见,互联网的普及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娱乐方式,也深刻地改变了这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方式,当然,它也将改变公共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方式。第三节信息时代的人口与社会二、信息时代的社会变革信息时代带来的社会各方面的变革是深远的:首先是管理理念的变化。信息时代打破了传统的从上到下的垂直型管理模式,实现了扁平化管理。现代管理更加注重人的作用,注重组织与人之间的互动,关心人的需求,以人为本。这也是“智慧城市”“智慧养老”等一些新概念提出的基础和依据。信息时代也突破了传统决策只能依靠有限信息做到有限理性决策的局限,依靠信息技术,人们能够收集到更多更全面的信息,使决策更为科学和合理。其次是管理手段和工作方式的变化。依赖于信息技术,政府管理、商业运作、教育管理、NGO运行等各行各业都实现了电子办公,这大大提高了社会运行的效率。最后是数据收集、存储和使用方式的变革。传统的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固然重要,但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这就是今天人人都在谈论的“大数据”。数据的使用和分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虽然社会科学基本的研究范式并没有变,即用数据检验理论的研究范式和因果分析的标准、方式都没变,但大数据的产生给研究带来了很多便利:一是选题的改变,以前很多不能做的课题现在因有数据而能做了;二是计算方法上的进步,以往没有数据支持的设计和方法现在可以做到了,比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第三节信息时代的人口与社会三、信息时代人口与社会的交互关系信息社会的变革,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口的特征和社会的运行方式,也改变了人口与社会之间的交互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信息时代的技能,不仅工作和生活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高,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也产生了变化。正是因为这些变化,人口与社会的关系也产生了变化:第一,新的需求推动了社会运行方式的变化,促进了新的技术、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服务方式的创新。第二,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反过来,社会对人口的影响也会出现新的变化。新的管理技术和服务方式的出现会从多个方面对人口发展产生影响。第三,还必须认识到,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可能会产生新的不平等问题: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因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应用程度和能力差异而产生两极分化趋势,即数字鸿沟。第四,在信息时代,研究人口与社会的关系可以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方法,而是能够利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得到更为全面和科学的结论。第三节信息时代的人口与社会四、两个案例前面三个部分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口与社会的关系在信息时代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这里用两个案例来更进一步展示信息时代人口与社会的交互关系。第三节信息时代的人口与社会(一)“智慧养老”,实现“老有所养”“互联网+养老”或曰“智慧养老”已被提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依托现有互联网资源和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搭建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提供护理看护、健康管理、康复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应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便携式体检、紧急呼叫监控等设备,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一般而言,“互联网+养老”由智能设备、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服务圈三大板块组成,以智能设备为基础设施,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信息为要素,以线下服务圈为支撑,共同构成一个闭合的供给与需求链。智能终端设备负责搜集老年人服务需求信息并实时反馈给线上服务平台,线上服务平台分析处理信息,将养老服务分配给相应的线下服务圈,并最终由线下服务圈供给养老服务。第四节信息时代的人口与社会“智慧养老”概念的提出和试点、推广、应用反映了信息时代的公共服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不同于传统的“数人头”式被动提供服务,智慧养老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个性化定制服务。智慧养老是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和信息技术发展共同催生出的一个新事物,它反过来也会影响到人口本身的质量和发展。第三节信息时代的人口与社会(二)人工智能与劳有所得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人们对人类前途的深深担忧: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的工作从而造成大面积失业?一方面,技术进步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直接代替一些人工劳动,这将减少就业岗位,造成“破坏效应”;但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又可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产生正向的“创造效应”。这是一个技术进步将如何影响人类发展的经典话题,经济学领域的很多理论和实证研究讨论了这个问题。技术进步的破坏效应表现在:(1)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不断替代体力劳动,减少了生产对体力劳动的需求;(2)提高了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效率,减少了冗员,降低了就业量;(3)产品和生产工具更新换代加快,投资回收期缩短,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投资也可能受到抑制,从而减少劳动需求;(4)打破了原有的经济结构,旧的部门衰退,新的部门尚未成规模,导致周期性失业;(5)从长期看,可能会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降低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但同时,技术进步又是有创造效应的,表现在:(1)从长期趋势看,技术进步不仅会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增加有效需求,也会增加劳动需求。收入水平提高则会带来储蓄的提高,扩大投资需求,创造新的就业机会。(2)技术进步会带来新的产品、部门和产业,扩大经济范围,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会引发新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和就业机会。(3)为了适应新的技能需求,劳动者会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技能,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创造就业的乘数效应。第三节信息时代的人口与社会(4)在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革命缩短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生产要素跨国流动,一国衰退的传统产业和部门可能在后发展的国家中发展起来,新的技术也可能会扩散到其他国家,导致对不同的国家产生不同的影响。(5)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下降会有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产品价格降低也会刺激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企业扩大再生产,从而带来就业总量的上升。另外的一种观点是,技术进步对人口的影响是有异质性的,即对某些人群有利,但对另外一些人群不利。目前人工智能替代的是重复性、高强度、低技术的劳动力,因此这个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