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社区规划设计173449418_第1页
住宅社区规划设计173449418_第2页
住宅社区规划设计173449418_第3页
住宅社区规划设计173449418_第4页
住宅社区规划设计17344941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宅社区规划设计目录一、居住区结构模式与规划设计要求……………1二、住宅与住宅组群………………21、家庭生活与住宅平面的功能组成………………22、单元式住宅的类型与户型………33、低层花园式住宅类型……………74、住宅群体组合的基本要求………85、住宅群体的日照、朝向、通风和噪声防治……96、住宅群体的组合形式……………127、群体空间构成……………………17三、公共服务设施…………………201、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202、文化商业服务中心的规划布置…………………213、中小学规划布置…………………224、幼托规划布置……………………23四、道路与停车设施………………241、道路类型和规划要求…………242、道路系统规划…………………253、步行道的典型空间形态………264、自行车停车设施的规划布置…………………265、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规划布置……………………27五、绿地……………281、绿地功能…………282、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293、居住区公园规划设计的要求……………………294、小游园规划设计要求……………305、组团绿地规划设计要求…………326、林荫步行道规划设计要点………347、园林植物分类与植物功能………358、儿童游戏场类型与规划要点与场地设施………39六、竖向设计与地形在竖向设计中的作用………40七、管线分类………………………41八、立面设计………………………41九、建筑局部与环境设施…………421、住宅门厅…………422、单元门厅、电梯前厅……………433、阳台、露台……………………444、走廊……………455、中庭和采光院子………………456、窗、墙壁〔立面〕……………467、屋顶……………468、a房间…………479、专用庭院………………………4810、共用庭院………………………4811、公园、广场、绿地……………4912、人行道…………4913、道路……………5014、停车场…………5115、自行车停放场…………………5116、社区设施………………………5217、设备室…………5218、外部设施………………………53十、超高层住宅……………………56十一、智能住宅……………………58一、居住区结构模式与规划设计要求1、居住区结构模式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居住区——居住组团居住区——街坊居住区规模在10000—15000户居住小区规模在2000—4000户居住组团规模在300—700户街坊规模在800—2000户2、居住区规划设计要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要求有五方面:舒适、便利、卫生、安全和美观。舒适——要有完善的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与公共绿地。服务设施项目齐全,设备先进,并且有宜人的居住环境。便利——居住区的用地布局要合理,公共建筑与住宅有方便的联系。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和布点恰当,便利居民使用。居住区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合理,步行与车行互不干扰,有足够的停车场地。卫生——在居住区内有完善的给水、雨水与污水排水、煤气与集中供暖系统,居住区内空气新鲜净洁,无有害气体与烟尘污染,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无噪声,公共绿地面积较大。安全——对防止火灾、地震、交通安全有周密的考虑,创造安全的居住环境。美观——居住区应具有赏心悦目、富有特色的景观,建筑空间富有变化,建筑物与绿地交织,色调和谐统一。居住教育居住教育停车休息健身文化娱乐社会服务社区管理出行方式就近工作老人护理儿童教育餐饮购物二、住宅与住宅组群1、家庭生活与住宅平面的功能组成入寝更衣衣物柜、桌椅更衣室睡眠床铺、卧具卧室夫妻卧室儿童卧室老人卧室客人室保姆室个人卫生便溺便器厕所厕浴沐浴浴盆、沐浴器浴室盥洗洗脸盆、台盥洗室美容梳妆台梳妆室个人业余活动读书书桌、书柜、电脑书房文娱音像设备音像室游戏儿童、成人玩具儿童室工作工作台与设备工作室家庭活动家庭起居桌椅、沙法起居室待客桌椅、橱柜客厅饮食进餐餐桌椅设备餐室烹饪冲洗烹饪台、炉灶厨房洗涤洗衣洗衣机、烘干机洗衣室晒衣晾晒衣设备阳台烫衣烫衣设备清理清扫吸尘器储藏室整理杂物柜架交通通行公共通道与楼梯室内通道出入住宅大门每户住宅的平面功能组成公共通道公共通道公共楼梯住宅大门门厅工作室游戏室贮藏厨房厕所浴室餐室内过道卧室更衣贮藏生活阳台服务阳台外过道起居室客厅户中起居室、卧室和生活阳台应取最好的朝向〔在我国应朝正南或南偏东或南偏西〕,工作室和餐室应取次好朝向,而厨房、厕所、浴室和贮藏间可不好朝向。2、单元式住宅的类型与户型住宅类型基本分为单元式和低层花园式住宅两大类。单元式住宅由于在水平和垂直面上空间利用的不同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单元形式。如在水平面上的变化产生了大进深式和内天井式,在垂直面上的变化产生了跃层式和错层式,又由于在垂直和水平公共交通组织上的不同处理而产生了梯间式、内廊式、外廊式和集中式等各种类型的住宅,还有形体上作一些变化的台阶式住宅等等。〔1〕、单元式住宅的类型梯间式梯间式住宅每层联系的户数一般在2—4户之间,户数愈少,由公共楼梯间所引起的对住房的影响就愈小。同时也能更好地保证住户的私密性和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一般在多层住宅中采用较多。外廊式外廊式每层联系的户数一般在4户以上,且每户都能得到均等的居住条件。由于公共外廊对住房的私密性有一定影响,故居室的位置宜远离外廊安排,靠外廊一侧宜安排辅助用房,如厕所、厨房、贮藏室等。高层建筑中的公共外廊应考虑对步行有安全感的设计,如设窗封闭外廊。内廊式内廊式住宅走廊光线较暗,对住房私密性的影响亦较大,住户的通风、采光条件也不良。采用这种形式住户的朝向不是向西和向东,就是朝南和朝北。在我国的气候条件下,不能使所有的住户都得到良好的居住条件。但如采用跃层式,就可避免上述的不利因素。集中式集中式住宅与梯间式住宅的不同点,在于楼梯间与电梯间都集中在住宅中央,无直接采光,所以集中式住宅有着内廊式住宅相同的缺点,但对住房的影响比内廊式少得多,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外墙为户内创造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每层联系的户类可多可少,一般在高层住宅中采用较多。3、低层花园式住宅类型低层住宅有独立式、并列式和联列式三种,层数为1-3层。每种类型的住宅每户都占有一块独立的住宅基地。基地规模根据住宅类型、住宅标准和住宅形式的不同,一般在500-2500平米之间。每户都有前院和后院。前院为生活性花园,通常面向景观和朝向较好的方向,并和生活步行道联系;后院为服务性院落,出口与通车道路联接。独立式和并列式住宅每户可设车库。独立式花园住宅独立式花园住宅拥有较大的基地,住宅四周均可直接通风和采光,可布置车库。并列式花园住宅并列式住宅为两栋住宅并列建造,住宅有三面可直接通风采光,可布置车库。基地较独立式住宅要小。联立式花园住宅联列式住宅为一栋栋住宅相互连接建造,占地规模为最小,每栋住宅占的面宽从6.5-13.5米不等,这里共列出三种形式的用地规模。4、住宅群体组合的基本要求〔1〕、功能★日照指保证住宅每户主要居室获得国家规定的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同时保证居住区室外活动场地有良好的日照条件。★通风指保证住宅之间和住宅内部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并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主导风向对群体组合的影响。★安静指对外部噪声的防治,避免组群内部有过境人流和车流的穿越,使室内与室外环境符合国家规定的噪声允许标准。★舒适指室外环境设施〔包括绿地〕的数量和质量,如儿童游戏场地、老年和成年人休息场地、体育活动场地等。这些设施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定额标准。★方便指根据居民活动规律,组织交通〔如上、下班、购物、休息等活动〕达到出行便捷、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程度与其服务时间和方式的合理性。此外,还应便于门牌编号和垃圾集收。★安全指防盗、防交通事故、防火灾、防地震灾害等要求,特别是安全防盗尤为重要。★交往指邻里之间的相互交往,提供居民交往的场所和增加生活气氛,使居民产生邻里归属感。〔2〕、经济主要指土地和空间的合理使用,通常以容积率或建筑面积密度和建筑密度作为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来衡量和控制。〔3〕美观居住建筑是城市重要的物质景观要素,而居住区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的景观不仅取决于建筑单体的造型、色彩,而更重要的在于群体的空间组合以与绿化和环境小品等的整体设计。住宅组群的设计应力求打破千篇一律和单调呆板的形式,努力创造富有地方特色、充满生活气息的亲切、明快和和谐的居住环境。5、住宅群体的日照、朝向、通风和噪声防治〔1〕日照日照标准住宅室内的日照标准,一般由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来衡量。不同纬度的地区对日照要求不同。高纬度地区更需要长时间日照;不同季节对日照要求也不同,冬季要求较高,所以日照时间一般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数为标准。建筑气候区划Ⅰ、Ⅱ、Ⅲ、Ⅶ气候区Ⅳ气候区Ⅴ、Ⅵ气候区大城市中小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日照标准日大寒日冬至日日照时数≮2小时≮3小时≮1小时有效日照时带8—16小时9—15小时计算起点底层窗台面日照间距在住宅群体组合,为保证每户都能获得规定的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而要求住宅长轴外墙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为日照间距。〔2〕、通风住宅应该享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我国地处北温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炎热地区夏季需要加强住宅的自然通风;潮湿地区良好的自然通风可以使空气干燥;寒冷地区则存在着冬季住宅防风、防寒的问题,因此恰当地组织自然通风是为居民创造良好居住环境的措施之一。住宅的自然通风不仅受到大气环流所引起的大X围风向变化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局部地形特点所引起的风向变化的影响。建筑组群的自然通风与建筑的间距大小、排列方式以与通风的方向〔即风向对组群入射角大小〕等有关;建筑间距愈大,后排房屋受到的风压也较强;当间距相同时,入射角由0°~60°逐渐增大时,风速也相应增大;当风的入射角为30°~60°时通风较为有利;当入射角为60°时,间距为1:1.3H时的通风效果较入射角为30°,间距为1:1.2H时为佳;当间距较小时,不同风的入射角对通风的影响就不明显。建筑间距越大,自然通风效果越好,但为了节约城市用地,房屋间距不可能很大,一般在满足日照的要求下考虑通风的需要。为了提高通风效果,住宅需要选择合适的朝向,在夏季迎主导风向,保证风路畅通。群体布置方式与自然通风的关系行列式布置调整住宅朝向引导气流进入住宅群内,使气流从斜方向进入建筑群体内部,从而可减小阴力,改善通风效果。周边式布置在群体内部和背风区以与转角处会出现气流停滞区,旋涡X围较大,但在严寒地区则可阻止冷风的侵袭。点群式布置由于单体挡风面较小,比较有利于通风。但当建筑密度较高时也会影响群体内部的通风效果。混合式布置自然气流较难到达中心部位,要采取增加或扩大缺口的办法,适当加进一些点式单元或塔式单元,不仅可提高用地的利用率,而且能够改善建筑群体的通风效果。规划设计中住宅群体通风和防风措施〔3〕、朝向住宅的朝向与日照时间、太阳辐射强度、常年主导风向与地形等因素有关,通过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可以为每个城市确定建筑的适宜朝向X围。影响住宅朝向的因素:地理纬度、地段环境、局部气候特征与建筑用地条件等。朝向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冬季能有适量并具有一定质量的阳光射入室内;炎热季节尽量养活太阳直射室内和居室外墙面;夏季有良好的通风,冬季避免冷风吹袭;充分利用地形,节约用地;考虑居住建筑空间组合的需要;其中日照和通风是评价住宅室内环境质量主要的标准。地区最佳朝向为正南至南偏东30度以内;适宜朝向为南偏东45度X围内和南偏西35度X围内;不宜朝向为北偏西30度至60度之间。〔4〕、噪声防治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干扰人的生活工作、休息、而且还会损害听觉和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方面的许多疾病,因此,噪声防治已被提到环境保护的X畴来加以研究。影响居住区生活的噪声包括三个方面:道路交通噪声;邻近工业区的噪声;人群活动噪声。①住宅群体噪声防治合理组织城市交通,明确各级道路分工,减少过境车辆穿越居住区和住宅组群的机会;控制噪声源和削弱噪声的传递,对居住区中一些主要噪声源如学校、工业作坊、菜场、青少年与儿童活动场地等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与住宅组群有一定的距离和间距,尽量减少噪声对住宅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天然的地形屏障、绿化带等来削弱噪声的传递,降低影响住宅的噪声级;住宅群布置要与周围的绿化系统一起考虑,绿篱能反射75%的噪声;利用噪声传播特点,在群体布置时,将对噪声限制要求不高的公共建筑布置在靠近噪声源一侧,还可将住宅中辅助房间或外廊朝向道路或噪声源一侧;在住宅群体的规划中利用地形的高低起伏作为阻止噪声传播的天然屏障,特别在工矿区和山地城市,在进行居住区竖向规划时,应充分利用天然或人地形条件,隔绝噪声对住宅的影响。②规划设计中住宅群体噪声防治措施a.利用临街建筑防止噪声b.利用绿化防止噪声c.利用地形防止噪声6、住宅群体的组合形式<1>、群体平面组合形式住宅组群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有三种: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此外还有混合式。①、行列式条式单元住宅或联排式住宅按一定朝向和间距成排布置,使每户都能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便于布置道路、管网,方便工业化施工。整齐的住宅排列在平面构图上有强烈的规律性,但形成的空间往往单调呆板,如果能在住宅排列组合中,注意避免兵营式的布置,多考虑住宅组群建筑空间的变化,仍可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基本形式:a.平行排列b.交错排列c.变化间距d.单元错接e.成组改变朝向f.扇形排列〔直线形〕〔曲线形〕②、周边式住宅沿街坊或院落周边布置,形成封闭或半封闭的内院空间,院内安静、安全、方便、有利于布置室外活动场地、小块公共绿地和小型公建等居民交往场所,一般比较适合于寒冷多风沙地区。周边式布置住宅可节约用地,提高居住建筑面积密度,但部分住宅朝向较差,在地形起伏较大地段会造成较多的土石方工程量。基本形式:a.单周边b.双周边③、点群式点群式住宅布局包括低层独院式住宅、多层点式与高层塔式住宅布局,点式住宅自成组团或围绕住宅组团中心建筑、公共绿地、水面有规律地或自由布置,运用得当可丰富建筑群体空间,形成特征。点式住宅布置灵活,便于利用地形,但在寒冷地区外墙太多而对节能不利。基本形式:a.规则布置b.自由布置④混合式三种基本形式的结合或变形的组合形式7、群体空间构成〔1〕空间的构成要素空间的构成要素分硬质和软质两类,由建筑物的墙面、围墙、过街豁口、铺地等要素围蔽的空间为硬质空间,而由大树、行道树、树群、灌木丛、草地等围蔽的空间为软质空间。〔2〕空间领域的划分空间领域是指居民户外活动的空间X围,一般具有不同的领域使用性质。它是我们进行室外空间布局时的一个重要依据。空间领域的使用性质一般分为私有空间、半私有空间、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四个层次。私有空间:住宅私有庭院、阳台或露台。半私有空间:住宅单元入口周围的空间。半公共空间:住宅组团内的公共绿地和住宅之间空间。公共空间:指小区级集中公共绿地公共建筑活动场地。〔3〕空间围合的类型住宅空间的围合可分为两大类,庭院—广场型和带型。a.庭院—广场型b.带型c.庭院—广场型和带型相结合〔4〕空间的尺度与比例在一定的条件下,建筑物高度和空间宽度之间适宜的比例,形成良好的空间尺度感。一般认为带型空间的高宽比以1:1—1:2.5为宜,而庭院和广场型空间的高宽比最大不宜超过1:4。a.带型空间<1:1的空间可能感觉幽闭>1:2.5的空间会形成开阔的感觉b.庭院—广场最大比例为1:4〔5〕空间构图的基本手法a.对比指物体的差别,如大与小、高与低、长与短、宽与窄、硬与软、虚与实、色彩的冷与暖或明与暗对比等。对比的手法是建筑群体空间构图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对比可丰富建筑群体景观,打破单调、呆板的感觉。空间对比的手法★变化围合要素★变化建筑高度★变化住宅建筑类型★变化空间形状★变化空间类型b.节奏与韵律指同一形体有规律地重复或交替使用所产生的空间效果。节奏与韵律在形式上都遵循着间距的规律性,并以一定的几何对位为前提,此构图手法常用于沿街或沿河等带状布置的建筑群的空间组合中。三、公共服务设施1、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为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购物、教育、文化娱乐、游憩、社交活动等的需要。居住区内必须相应设置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其内容、项目设置必须综合考虑居民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以与年龄特征因素。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使用性质可分为八类:教育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其他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2、文化商业服务中心的规划布置<1>、居住区文化商业服务中心位置的选择a.位置在几何中心特点:服务半径小,便于居民使用,利于居住区内景观组织,但内向布点不利于吸引更多的过路顾客,可能影响经营效果。模式图:b.位置沿主要道路特点:可兼为本区和相邻居住区居民与过往顾客服务,故经营效益好,且有利于街道景观的组织,但可能会对交通产生一定的干扰。模式图:c.位置在主要出入口处特点:便于本区职工上下班使用,也可兼顾其它居住区居民使用,经营效益也好,且便于交通组织。模式图:d.位置分散在道路四周特点:居民使用方便,可选择性强,经营效果好。但面积分散,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模式图:<2>、居住区文化商业服务中心的布置形式a.布置形式为沿街带状特点:购物交通沿街道集散,公共建筑应退红线以疏散人流。商业设施经营效益显著,并有利于组织街景,但沿交通性干道一般不宜沿街设置。模式图:b.布置形式为成片集中特点:有利于功能组织、居民使用和经营管理,易于形成良好的步行购物和游憩环境。模式图:c.布置形式为沿街与成片集中相结合特点:兼有以上两种形式的特点。模式图:3、中小学规划布置应有与新建学校相应的用地面积;便于学生就近上学,有方便的道路连接,出入口明显;学校基地应有良好的日照、通风条件,并远离铁路、城市交通干道,以避免噪声的干扰;基地形状应有利于校舍,校园与运动场地的布置,地势高爽、干燥。★学校在居住区、居住小区内的位置a.位置图式:特点:位于居住区、小区中心,服务半径小,但对居民干扰较大。b.位置图式:特点:位于居住区、小区一角,服务半径大,但对居民干扰较小。c.位置图式:特点:位于居住区、小区一侧,服务半径较小,但对居民干扰也较少。注:中学小学4、幼托规划布置<1>、幼儿园、托儿所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幼托可分开或联合建造,一般以联合设置为好,有利于节约用地,便于管理与家长接送。幼托的总平面布置应保证活动室和室外活动场地有良好的朝向和日照条件,室外要有一定面积的硬地和活动器械等,以供儿童室外活动。幼托宜布置在环境安静,接送方便的地段。<2>、幼托的布置方式位于住宅组团之间位于住宅组团内位于居住小区中心四、道路与停车设施1、道路类型、分级和规划要求〔1〕、道路类型居住区内一般有车行道和步行道两类。车行道担负着居住区与外界与居住区内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交通联系,是居住区道路系统的主体。步行道往往与居住区各级绿地系统结合,起着联系各类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和公共建筑的作用。在人车分行的居住区〔或居住小区〕交通组织体系中,车行交通与步行交通互不干扰,车行道与步行道在住区中各自独立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此时的步行道往往具有交通和休闲双重功能。在人车混行的居住区〔或居住小区〕交通组织体系中,车行道几乎负担了居住区〔居住小区〕内外联系的所有交通交通功能,步行道则多作为各类绿地和户外活动场地的内部道路和局部联系道路,更多地具有休闲功能。〔2〕、道路的分级居住区道路通常分为四级,即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小区级道路、住宅组团级道路和宅前宅后小路。规划中各级道路宜分级衔接,以形成良好的交通组织系统,并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领域感。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区内外联系的主要道路。居住小区级道路:居住小区内外联系的主要道路。组团级道路:居住小区内的主要道路。宅间小道:通向各户和住宅单元入口的道路。〔3〕、道路规划设计原则:居住区要为居民提供方便、安全、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环境,而道路规划设计却影响着居民出行的方便和安全。a.根据居住小区地形、气候、用地规模、人口规划、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规划布局、用地周围的交通条件、居民出行方式与行动轨迹以与交通设施发展水平等因素,规划设计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b.居住区的内外联系道路通而不畅、安全便捷。既要避免往返迂回和外部车辆与行人的穿行,也要避免对穿的路网布局。c.道路的布置宜分级设置,以满足社区内不同和交通功能要求,形成安全、安静的交通体系和居住环境。d.宜满足居民日常出行以与区内商店货车、消防车、救护车、搬家车、垃圾车和市政工程车辆通行要求,并考虑居民小汽车通行需求。e.区内道路布置宜满足创造良好的居住卫生环境的要求,区内道路走向应有利于住宅的通风、日照。f.应满足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要求。g.在地震烈度不低于六度的地区,应考虑防灾救灾要求,保证有通畅的疏散通道,保证消防、救护和工程救险等车辆的出入。h.在旧城发改造地区,道路网规划应综合考虑原有地上地下建筑与市政条件和原有道路特点,保留和利用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i.区内道路网的规划设计应有利于区内各种设施的合理安排,并为建筑物、公共绿地等的布置与创造有特色的环境空间提供有利的条件。j.区内道路布置应有利于寻访、识别、街道命名编号与编排楼门。2、道路系统规划<1>、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人车分流"的居住区交通组织原则是本世纪20年代在美国首先提出并在纽约郊区的雷德朋居住区实施。"人车分流"体系力图保持居住区内安全和安静,保证社区内各项生活与交往活动正常舒适地进行,避免居住区大量私人汽车交通对生活居住环境的影响。居住区内汽车和行人分开,车行道分级明确常设在居住区、居住小区或住宅组群周围,且以枝状或环状尽端道路伸入小区或住宅组群内,在尽端路尽端需设立停车场或回车场。步行道则常贯穿于居住区或居住小区内部,将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建筑和住宅的起居室、卧室联系起来。〔2〕、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人车混行"是一种最常见的居住区交通组织体系。与"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体系相比,在私人汽车不多的国家和地区,采用这样交通组织方式既经济又方便。居住区内车行道明确分级,并贯穿于居住区或小区内部,道路系统多采用互通式、环状尽端式或两者结合使用。"人车混行"对于现在正高速发展的已不太适用。3、步行道的典型空间形态4、自行车停车设施的规划布置居住区自行车停车设施有独立停车、停车棚、住宅底层、地下或半地下停车房和住宅出入口露天停放等几种常见形式。停车方式有集中停放和分散停放两大类。大中型集中式独立停车库和停车棚通常设于居住小区或若干住宅组团中部或主要出入口处,并具有合适的服务半径为整个小区或组团的居民的服务;中小型集中式停车棚或露天停车场常设于公共建筑前后或住宅组团内,,为组团中和使用公共建筑的居民服务;小型分散式停车棚、住宅底层〔地下、半地下层〕停车房和露天停车位常为一栋或几栋住宅内的居民服务。5、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规划布置〔1〕、居住区机动车停车设施一般有集中或分散式停车库、集中或分散式停车场、路边分散式停车位和分散式私人停车房几种形式。在低层花园式居住区中,较多采用分散式的停车的私人停车房或路边停车位;在多层居住区中多采用分散式的停车场或停车库;在高层居住区中或大型公建周围,较多采用集中式停车场或停车库。★停车库基本形式★多层停车库几种形式〔2〕、机动车设施的规划布置形式和原则居住区机动车停车库〔位〕的规划布置应根据整个居住区或小区的整体道路交通组织规划来安排,以方便、经济、安全为规划原则。有分散于住宅组团中或绿地中的停车库或露天停车位,也有集中于独立地段的大中型停车场或停车库.居住区机动车停车库<场、位>一般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规划布置方式.集中的停车库<场>一般设于居住区或小区的主要出入口或服务中心周围,以方便购物并限制外来车辆进入居住区或小区,分散的停车库<位>一般设于住宅组团内或组团外围,靠近组团出入口以方便使用,同时应注意设置步行路与住宅出入口与区内步行系统联系,以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五、绿地1、绿地功能绿地与种植植物可以遮阳、防尘、防风、隔声、降温与防灾〔如地震灾害等〕。〔1〕、遮阳——在路旁,庭院以与房屋两侧植树,在炎热季节里可以遮阳,还可以降低太阳辐射。〔2〕、防尘——地面因绿化覆盖,黄土不裸露,可以防止尘土飞场。〔3〕、防风——迎着冬季的主导风向,种植密集的乔木灌木林,能够防止寒风侵袭。〔4〕、防声——为减少工厂、交通噪声,在沿厂、沿街的一侧进行绿化。〔5〕、降温——夏季可以降低空气温度,例如草地上温度比沥青路上空气温度低2-3度。〔6〕、防灾——绿地的空间可作为城市救灾时备用地。2、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1〕、居住区公共绿地的布局应在居住区总平面规划时统一考虑,居住区级、小区级与住宅组团级绿地都应该有恰当的服务半径,便利居民使用,并重视宅间绿地的规划设计,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2〕、公共绿地应考虑不同年龄的居民,老年人、成年人、青少年与儿童活动的需要,按照他们各自的活动规律配备设施,并有足够的用地面积安排活动场地,布置道路和种植。〔3〕、植物是绿地构成的基本要素,植物种植不仅是美化环境,还有围合户外活动场地的作用。植物配植应具有环境识别性、创造具有不同特色的居住区、居住小区的景观。3、居住区公园规划设计的要求〔1〕、居住区公园规划要点满足功能要求。应根据居民各种活动的要求布置休息、文化娱乐、体育锻炼、儿童游戏与人际交往等各种活动的场地与设施。满足风景审美的要求。以景取胜,注意意境的创造,充分利用地形、水体、植物与人工建筑物塑造景观,组成具有魅力的景色。满足游览的需要。公园空间的构建与园路规划应结合组景,园路既是交通的需要,又是游览观赏的线路。满足净化环境的需要。多种植树木、花卉、草地,改善居住区的自然环境和小气候。〔2〕、居住区公园功能分区与物质要素居住区公园功能分区物质要素休息、漫步、游览区休息场地、散步道、凳椅、廊、亭、榭、老人活动室、展览室、草坪、花架、花径、花坛、树木、水面等游乐区电动游戏设施、文娱活动室、凳椅、树木、草地等运动健身区运动场地与设施、练身场地、凳椅、树木、草地等儿童游戏区儿童乐园与游戏器具、凳椅、树木、草地等服务网点茶室、餐厅、售货亭、公共厕所、凳椅、花草等管理区管理用房、公园大门、暖房、花圃4、小游园规划设计要求<1>、小游园规划设计要点①、配合总体小游园应与小密切配合,综合考虑,全面安排,并使小游园能妥善地与周围城市园林绿地衔接,尤其要注意小游园与道路绿化衔接。②、位置适当应尽量方便附近地区的居民使用,并注意充分利用原有的绿化基础,尽可能与小区公共活动中心结合起来布置,形成一个完整的居民生活中心。③、规模合理小游园的用地规模根据其功能要求来确定,在国家规定的定额指标上,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使小游园面积占小区全部绿地面积的一半左右为宜。④、布局紧凑应根据游人不同年龄特点划分活动场地和确定活动内容,场地之间既要分隔,又紧凑,将功能相近的活动布置在一起。⑤、利用地形尽量利用和保留原有的自然地形与原有植物。<2>、小游园平面布置形式a.规则式布置方式采用几何图形布置方式,有明显的轴线,园中道路、广场、绿地、建筑小品等组成对称有规律的几何图案;特点整齐、庄重、但形式较呆板,不够活泼;实例纽约市中心的微型公园,瀑布墙作为公园景观的焦点,树冠的延伸为人们提供了自然环境和荫凉。b.自由式布置方式布置灵活,采用曲折迂回的道路,可结合自然条件,如冲沟、池塘、山岳、坡地等进行布置。绿化种植也采用自然式。特点自由、活泼、易创造出自然而别致的环境。实例XX市马场道124号临街绿地。面积约为1000平米,设计运用高度不同的绿篱把绿地与人行道适当分隔,保持了绿地内的安静,平面运用曲线形分隔空间,创造了自由活泼的气氛。c.混合式布置方式规划式与自由式结合,可根据地形或功能的特点,灵活布局,既能与四周建筑相协调,又能兼顾其空间艺术效果。特点可在整体上产生韵律感和节奏感。实例日本川崎市富士见小游园,设计的宗旨是创造一个宁静的空间,游人可以在树荫下的椅子上轻松地休息,植物和纪念物布置在园路旁。5、组团绿地规划设计要求〔1〕组团绿地规划设计要点①、住宅组团绿地应满足邻里居民交往和户外活动的需要,布置幼儿游戏场和老年休息场地,设置小沙地、游戏器具、座椅与凉亭等。②、利用植物种植围合空间,树种包括灌木、常绿和落叶乔木,地面除硬地外铺草钏花,以美化环境。避免靠近住宅种树过密,会造成底层房间阴暗与通风不良等。〔2〕组团绿地布置图式a.周边式住宅的组团中间b.行列式住宅的山墙之间c.扩大的住宅间距之间d.自由式住宅组团中间e.住宅组团的一侧f.住宅组团之间g.临街布置h.沿河带状布置6、林荫步行道规划设计要点〔1〕、林荫步行道应按照使用功能划分空间、布置设施和种植植物。结合城市绿地系统的林荫步道要有安静的步行环境和壮丽的林景。通过商业区的林荫道应满足居民各种活动的需要,包括行走与停留。〔2〕、林荫步行道不仅要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而且要考虑道路空间变化、地面铺砌、各种设施的造型尺度、植物配植与色彩等,工程管线要埋到地下。〔3〕、林荫步行道两侧为商店和公共服务设施时,建筑前的通道应放宽,避免行人拥挤。华盛顿广场位于密西根州蓝辛市则一个林荫步行道广场,设有喷水池、雕塑、喷泉、儿童游戏场、坐憩荫区与夜间照明设施。林荫道上栽植的树木可供遮荫,并阻隔车辆交通的视野。在入口与广场区栽植可遮荫的小叶菩堤树,在内区种植刺槐树,以供遮荫,并可避免阻挡其它景观。灌木、花卉的栽植可在不同季节提供各种色彩,例如石南花、杜鹃花、月桂树、紫杉、常春藤以与小树如紫荆等。7、园林植物分类与植物功能〔1〕、园林植物分类按生态习性与外部形态分为乔木、灌木、藤木、竹类、花卉和草皮植物。观赏树木分类分为林木类、花木类、果木类、叶木类、荫木类、蔓木类。〔2〕、植物功能①、植物建造功能a.构成空间植物可能于空间中的任何一个平面〔在地平面上,以不同高度和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或灌木来暗示空间的边界〕,可以构成地平面,垂直面与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合成具有实在的或暗示性的界面。b.障景植物材料如同起立的屏障,能控制人们的视线。障景的效果依景观的要求而定,若使用不通透植物,能完全屏障视线通过,而使用不同程度的通透植物,则能达到漏景的效果。设计时须分析观赏者所在位置、被障物体的高度、观赏者与被障物的距离以与地形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植物屏障的高度、分布与配置。c.私密控制利用阻挡人们视线高度的植物,对明确的所限区域加以围合。私密控制的目的,是将空间与其环境完全隔开。私密空间杜绝任何在密封空间内的自由穿行。私密控制的程度,将直接受植物的形态与高度的影响。②、植物美学功能③、植物的防烟、防风、防火、防湿、隔声、减尘作用。〔3〕、植物配植的视觉效果8、儿童游戏场类型与规划要点与场地设施〔1〕儿童游戏场类型与规划要点年龄类型场地规模布点服务半径服务户数游戏行为特征器械和设施3-6周岁的幼儿住宅组团级以下的幼儿游戏场地150-450平米一般在住宅庭院内,宅前屋后,在住户能看到的位置,结合庭院绿化统一考虑,无穿越交通≤50米30-60户20-30个儿童这个时期的儿童明显好动,但独立活动能力差,参加结伙游戏同伴人数增加。游戏时常需家长伴随。拍球、掘土、骑儿车等是常见的游戏活动草坪、沙坑、铺砌地、桌椅等。7-12周岁的学龄儿章住宅组团级儿童游戏场500-1000平米住宅组团的中心地区,多布置在组团绿地内≤150米150户20-100个儿童户外活动量大大增加,不满足在小空间内游戏,喜欢到较宽阔的地方活动。如男孩喜欢踢小足球、打羽毛球、女孩喜欢跳橡皮筋、跳绳、跳舞或表演节目有竞技性,富有创造性的游戏设有多种游戏器械和设施,沙坑、秋千、绘图用的地面、滑梯、攀登架等。12周岁以上的青少年小区级少年儿童游戏公园1500平米以内住宅组团之间,多数布置在居住小区级或居住区级的集中绿地内以不跨越城市干道为原则≤200米200户90-120个儿童独立活动能力增强,爱好体育的学生参加各项体育运动,如溜冰、球类运动等运动型与冒险型的游戏。设有小型体育场地和较多的游戏设备,也可修建少年儿童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中心。〔2〕、儿童游戏场地设施a.沙坑:在儿童游戏中,沙戏是最重要的一种。幼儿戏沙立即会感到轻松愉快,在沙地上,儿童可堆筑自己想做的东西,它属于建筑型游戏。沙地深度以30厘米为宜,每个儿童游戏时面积约1平米。戏池最好设在向阳处,既有利于儿童健康,又可给沙土消毒,应经常保持沙土的松软和清洁,定期更换沙料。b.水池:规模较大的儿童游戏场可布置浅水嬉水池,在夏季,嬉水池不仅供儿童游戏,也可以改善场地的小气候。水池的水深以15-30厘米为宜,平面可选用各种形状,也可用喷泉、雕塑加以装饰,池水要常更换。c.草坪与地面铺砌:柔软的草坪是儿童进行各种活动的良好场所,同时还要布置一些用砖、石、预制混凝土与陶质地面板等材料铺面的硬地面。d.墙体:游戏墙与迷宫是常见的儿童游戏设施,游戏墙的线形可以设计成不同形状,墙上布置大小不同的圆孔,可让儿童们钻、爬、攀登、锻练儿童的体力,增加趣味性,促进儿童的记忆和判断能力。墙体可设计成几组断开的墙面,也可设计成连成一体的长墙。墙面可以有图案装饰,也可以做成供儿童在上面画画的白墙面。游戏墙的尺度要适合儿童的身高。"迷宫"是游戏墙的一种形式,它与曲折的道路综合组成迷宫图案,儿童走进迷宫以后,由于迷途而提高兴趣。迷宫进出口应设计一个标志。六、竖向设计与地形在竖向设计中的作用1、竖向设计竖向设计的任务是在分析修建地段地形条件的基础上,对原地形进行利用和改造,使它符合使用,适宜建筑布置和排水,达到功能合理、技术可行、造价经济和景观优美的要求。具体内容为研究地形的利用与改造考虑地面排水组织;确定建筑、道路、场地、绿地与其他设施的地面设计标高;并计算土方工程量。2、地形在竖向设计中的作用〔1〕、围合、限制、分隔空间——根据挖土或堆土的X围、高度,可以制约空间的开敞或封闭程度、边缘X围与空间方向。〔2〕、控制视野景观——可以有助于视线导向和限制视野,突出主要的景观,屏障陋物。〔3〕、改善小气候环境——影响风向,有利通风、防风,改善日照,起隔离噪声的作用。〔4〕、引导和影响行走、行车的路线和速度。〔5〕、美学作用——使景观更丰富生动,有立体感,反映自然,加强建筑艺术表现力。阴影造成的效果具有雕塑感。七、管线分类敷设位置输送方式管线名称地下架空压力重力深埋浅埋给水管〔生活、生产、消防〕排水管〔生活生产污水、雨水〕电力线〔输电、照明〕电讯线〔、电报、电视〕煤气管热力管〔蒸汽、热水〕八、立面设计1、外装修外墙、屋顶的色彩、材料、形态统一是形成街道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近景中材料的质感和色彩,远景中屋顶的设计方案,是采用平顶设计还是坡顶设计等,是追求统一感时要达成一致意见最重要的事项。2、墙面率在形成一个重视景观的街面设计时,墙面率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前的集合住宅一般采用一片墙壁来区分内外,墙面率约为60%左右。而以美丽著称的欧洲街区的墙面率经过计算为75%左右。为了接近这一目标值,可考虑建造双重墙壁,或在阳台栏杆的墙壁化上下功夫。3、深度为了形成具有深度的街面,必须要有具备一定深度、富于变化的外墙。建筑物的雁阵形设计和后退式设计、悬岩式设计等建筑形式与屋檐、花台、凸窗等都是达到这一目标所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4、色彩规划作为街区的基调色彩,一般采用与土地联系深厚的材料和自然素材所包含的色调。这种地表色的采用不受流行色左右,是由长期接触也不厌倦的环境色和一定X围内的色相所决定的。为使每个小区域可形成自己的特色,指定作为对比色的强调色是制订色彩规划的原则时不可缺少的。九、建筑局部与环境设施1、住宅门厅〔1〕、不防碍步行、特别考虑到儿童和老年人的情况。〔2〕、注意防火和保护私生活。〔3〕、注意表现出作为住宅外貌的风格和个性。★设置门廊,留出个别空间★设置美观的门扇、门柱、装饰灯、信箱等。〔4〕、在具备居住功能的基础上,要充分体现出作为街道楼房的丰富特色。★要富有空间变化和有节奏地利用供冷供暖等室外机械的放置场所。★设计可引起居民愿望形成街道楼房景观的空间,如墙壁、栅栏等。★注意创造一种可使人在夜间感到室内灯光和人的神情的温暖氛围。2、单元门厅、电梯前厅〔1〕、协调、有效地发挥作为门厅和前厅的功能。★清楚明了,具有引导功能。没有台阶,必须是不容易滑的地面★作为布告栏、信箱、电梯出入等的门厅,应注意前厅功能的空间分配与其动线处理。★设有防止犯罪的设备〔了望台、录相监视等〕的时候,注意不要形成死角。〔2〕、作为交流的场所,设计成为具有亲切感的空间。★设置一些长凳和花盆,创造休息和站着闲聊的氛围。★顶棚高些,窗设计好些,创造出明亮的空间。★用音乐和灯光保持温馨的环境。〔3〕重视个性进行设计。★做到与其它的楼房〔楼层〕有所差别,能够认识到居住者地域。★仔细认识周围环境的特性,并反映到空间创造之中。3、阳台、露台〔1〕首先要求在集体住宅的外部空间日常生活中,有处理危险、灾害的安全对策。〔2〕把众多的生活功能和谐且重复地创造成为较为舒适的空间。〔3〕作为楼房的外观它的作用很大,注意要在具备内部功能的基础上设计美丽的外观。★要充分展现住宅楼房内部位置〔上层、下层、中层,端部等〕的特征来进行设计。★避免无目的单调的重复。力求分段化〔地基、中部、顶部、端部、中间、连系部位等等〕。★根据色彩设计,使大面墙壁富有变化。4、走廊〔1〕、充分注意要保证外部共同空间的安全性。〔2〕、装饰或使居住者积极地怀有亲切感的通道。〔3〕、注意作为街道景观的楼房设计。5、中庭和采光院子〔1〕、保证安全必须优先于任何方面。〔2〕、努力创造富有自然气息的环境。〔3〕、有必要设计得使人们生活得有悠闲感。★在不妨碍个人私生活的基础上,扩大开口部分,增强其开放程度。★采光院子通道的正门周围等处要有丰富的气氛。★在室外场地较为宽绰的空间使人们的生活宽阔地展开。6、窗、墙壁〔立面〕〔1〕按照内部规划,不出现矛盾地进行设计。★腰窗、外窗★角窗★开闭方式,形状〔2〕、希望是根据安全性等基本规定而设立的装置。〔3〕、注意经常考虑全体的平衡构成。★墙面率、墙的分布。★洞口部位的设计、重复。★材料的质感、色彩★立面表层的分段〔底部、中部、顶部等〕。7、屋顶〔1〕、要求对于极严酷的自然条件下有万全的措施。〔2〕、努力设计有亲切感的景观。★由富有变化的屋顶构造使巨大的楼房有柔和美。★设计熟悉的有家庭气息的坡顶等★拱形屋顶开成平稳的外观。★段状、后退式屋顶的构成类似于在坡地或山地上形成的街道。〔3〕、对形成街道的个性特色颇为有效。8、α房间这是一个独立的多功能的空间,其内容是出入口独立,能设置简单的水圈等装置。把它作为与亲月好友集会、学习、兴趣爱好的房间作为目的。★有保证独立性的大门★希望它也可从住宅内部利用。★注意保证留有将来放设备的空间。★创造认识到道路上行人的视线的街道楼房景观。9、专用庭院10、共用庭院〔1〕、建成居住者们的交往空间★它是保证小孩们安心游玩的空间★它是健康的老人们能安全休息的场所★利用住宅通道等,能与熟悉亲切的人顺利地进行交往。★设计花坛划多功能的广场,要注意培养作为居住者自家空间的意识。〔2〕、使人切身感受到丰富的自然。★注意能从露台或阳台上直接眺望到绿地或开阔空间。★研究树木的位置和大小,有利于保护住户的私密性★利用土、石、水等天然材料,给人们的生活以一种安逸感★根据四季变化栽种树木,给人以季节感。11、公园、广场、绿地〔1〕、支持人们丰富的生活。〔2〕、保护绿化提高自然环境的质量。〔3〕、使城市景观富有生机。12、人行道〔步行者专用路〕〔1〕、要尽量与动线的处理合理地适应,创造出舒适的空间。〔2〕、积极地适应周围的情况,在人居环境的总体中展开规划。★在建筑中设计架空柱子,引入动线,形成有动感的空间。13、道路14、停车场〔1〕、要十分注意停车场出入口的设计,保证安全。〔2〕、注意作为生活设施的便利性和舒适性。〔3〕、努力使其成为街区的景观之一。15、自行车停放场〔1〕、要追求作为日常生活空间的舒适性〔2〕、作为居住者身边的景观,要注意应与周围充分协调。16、社区设施〔1〕、设计出和住宅保持连贯性特色的设施是对于街区形成最切身有效的设施。〔2〕、适应时代和人们的生活,注意空间构成的可能变化。17、设备室〔1〕、分析居住空间的构成因素,使其对形成更好的景观发挥作用。〔2〕、设计外观对形成街道建筑风格统一起作用。★在围墙和屋顶上铺土,尽力搞好绿化。★在建筑物的墙壁上雕刻浮雕或画上壁画,建成令人愉悦的街区。★使住宅和社区设施成为一体,建成具有连续性和拓展性的景观。18、外部设施〔1〕、地面铺装用精心设计的图案铺装地面能够创造极有魅力的路面与场地景观。常用的铺地材料有预制混凝土板、地砖与石块,铺地图案要考虑板块尺度、颜色和质感,良好的材料运用和搭配可以加强铺地图案的艺术效果。混凝土板与砖混凝土板与石板鹅卵石〔2〕、栏柱为分离汽车与行人交通,也需要在居住区内设置栏柱,栏柱用以阻隔汽车,以保障行人安全。栏柱的尺度、材料类型与质地、颜色和布置的规律性,能增加居住区空间的趣味。栏柱不宜太高,栏柱之间如用铁链相连,可以加强分道感。栏柱端部还可以结合道路路灯设计,使得夜间步行道路更加分明。栏柱必须坚固,混凝土制栏柱最为经济实用。金属材料适合制作可移动的栏柱。〔3〕、围墙〔4〕、座椅〔5〕、花坛〔6〕、园灯〔7〕、雕塑〔8〕、喷水池〔9〕、指示牌、废物箱〔10〕、小品十、超高层住宅在设计方面追求轮廓的变化、标志性等景观上的理由,与不少住户希望登高望远、保护隐私、安全有保障等因素,都被认为加速了超高层住宅的发展。超高层建筑不是仅仅为了消化大城市中心部分的高容积。在郊外住宅区,地方性城市以与游览胜地,也都积极地建造作为地方性标志的超高层建筑。他们注重的是景观,要赋予天空轮廓线以变化,创造出作为城镇的魅力。特别是在大规模的住宅小区建设规划中,超高层建筑可以称为能有效地创造空地、形成视觉空间的一种技法。摆脱原来由于平行布置住宅楼千篇一律所带来的缺乏个性,而致产生匿名性,也是促使塔状住宅纳入建设规划的一个原因。超高层住宅是一个街区。对于公共部分的设计有必要认识到这个问题。有许多在低层部设置公用设施,进行24小时饭店式管理等设施和软件都很完备的例子。也尝试着在中层部分和高层部分引进公用设施〔如中间层门厅、儿童游乐场、会议室等〕形成交流。要想充分利用这些设施,管理的作用非常重要。真正具备住宅情调的形象住宅外观的特点是居住者培养生活情趣的外部体现,是细致划分的窗口,是成为内外接点的阳台。阳台是居住功能溢出的空间,在眺望性良好的超高层住宅,阳台作为生活露台,可以说利用价值很高。为了强调从远方辩认、近处仰望景致等作为地方标志性建筑物所必备的要素,要求外墙设计得形象鲜明,例如阳台的大胆凹凸,阳台必要部分和不必要部分的取舍以与屋顶的开头和建筑的轮廓美等。超高层住宅的居住性能超高层住宅的最大优点就在于高层部分可眺望景致。实例证明:希望进住的居民比起南向住宅更喜欢眺望性能好的住宅。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根本没有住在超高层住宅的低层部分的必要性。在分别出售的住宅楼中,低层部分的住宅面积较小,并且售价较低。也有在基本一小区的同一幢住宅楼内,居民从低层部分向高层部分搬迁的例子。但是,从现在开始,赋予低层部以魅力的工作也将积极地进行。例如,把具有接触地面性优点的大型住宅建成阶梯状,向外扩X,灵活运用屋顶平台,采取比较低的售价等方法。对超高层住宅的平面布置也被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一般来说,只能在上午或下午照到太阳的南北轴布置为多,也可看到一些L字型、Y字型等重视南面性、试图增加日照时间的尝试。但是,在高性能的窗框守护之中的人工环境内,难道主不能不被日照条件所束缚吗?在城市住宅中培育长大的一代人关于这方面的价值观也许会逐渐改变。人们担心超高层建筑会因风或地震而摇动,影响其居住的舒适性。现在的超高层建筑普遍采用钢结构钢筋混凝土或高强度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因风摇动不成其为问题。今后,随着高层化的发展,采用重量轻的纯钢架结构后,刮风也就将成为问题了。在关于地震的问题上,对于更高层化的抗震结构和免震结构的开发也将会有新的进展。为了提高抗震能力,超高层建筑要求自重的轻量化和纯钢架结构。与此同时,也必须保证邻近住户间与上下层之间的隔声的隔墙。多数使用石膏板,但作为保护财产的板墙,应开发出强度更高的板材。要使楼面具备良好的隔声性能莫过于浇灌厚厚的重混凝土,但如此不会增加重量而导致支柱变粗。因此,这就存在着一个使用高强混凝土,建造不使支柱成为障碍的空间的技术问题。关于外部噪声问题,由于使用了密封性能好的窗框,应不存在问题。但是因为声波向上部扩散,所以有时即使噪声源不在附近,也会受到比接近地面的地区要大的噪声影响。另外,也有由于栏杆扶手的空隙因风产生共振,发出吹笛声的现象,所以最好事先用风洞等手段进行检查。因为风压随着建筑物的增高而加大,所以除了考虑外墙和窗框的性能之外,还要考虑到阳台的使用条件。在东京地区风速达到10米以上的频度为10日一次,所以如有准备,虽是超高层,也可有效使用阳台。但是,在大风时,高层部分风力大于基部,阳台上的晾晒衣物、盆栽、桌子和椅子等物可能被吹飞、吹倒,所以人不在时不能放置这些物品。对于时常在在家的居民来说,有一个出入口、安全有保障、管理到位的住宅最富有魅力。事实上,有的居民因感到居住在超越下界的世界里从而产生优越感,有时住在超高层公寓代表一种身份。但正如有报告所说,超高层住宅的闭锁性和独立性强,因此对于老年人和幼儿来说,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都存在问题。所以建造超高层住宅也要看需要,并不能胡乱建造。要把超高层住宅作为在设定居民人群之后进行规划的作为居民的选择之一的住宅形式。安全性的追求在发生火灾时进行避难方面,因为到现在为止火灾都控制在一户之内,还没有蔓延到邻户的例子,所以重要的是能切实逃往邻户避难。如果现正开发的住宅用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得到肯定,那么就可实现早期灭火,从而保证其安全性。关于能源方面,虽然也有实行全部电气化的例子,但现在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使用天然气。关于预防地震方面,现已有采用抗震结构的建筑,而低造价的免震装置的开发也会有发展。作为解决从阳台和开敞走廊落下东西的问题,除了在不扔东西和不让东西掉下来这两方面做出努力,同时还要考虑到基部的设计。为了保证安全,有许多高层住宅的正门安装了自动门锁。但是,这样并不能完全防止外部人员的进入。所以在乘用时间长的电梯顶部设置监视仪器;消除走廊死角,让人们一目了然;还有采进天然光消除封闭感;减少发生犯罪的场所;这些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怎样进行维修超高层住宅由于建筑本身、设备和后期施工安装设备而致寿命差异,其进行维修的必要性和中高层城市住宅是没有差别的。但是,由于其高度,所以须格外注意的是外墙的修补工作。管道设备采用焊接管,使它具有伸缩性,在建筑时要留下更换管道所需足够的管道井。十一、智能住宅1、智能住宅与智能居住的需求〔1〕、智能住宅的概念智能住宅从原理上讲应该是智能建筑的一种,是将建筑、设备、运行服务与管理等要素进行综合优化,使其发挥多功能、高效益和高舒适性的住宅建筑与运营模式。与智能的写字楼、商务中心不同,是将高科技成果与先进的设备、思想、运行模式与住宅建筑〔区〕集成设计,并以方便、简易、友好的方式呈现给用户的一种居住模式。〔2〕、人对智能居住的需要住宅是人类栖息、生活的重要建筑场所。随着智能化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作为家庭载体的住宅对智能化要求大致呈现以下几个方面1〕高度安全性的要求,包括防火、防盗、防爆、防泄漏等。2〕舒适的物质环境与物理环境。3〕先进的通讯设施与完备的信息处理终端设备。4〕家用电器与设备的自动化、遥控化、综合与智能化控制。5〕资源使用与支付方式的网络化、智能化。6〕家庭化工人模式的需求。人对智能化住宅的要求与智能建筑技术的形成、演变与发展经历了几个过程,即电器化、自动化、智能化,并且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是同时存在、交替发展。2、智能化住宅适用技术智能住宅集成了从多技术。并且还在迅速发展适用的技术。下面仅就近年来的智能住宅建设中较有特色并适用的一些新技术作一介绍。〔1〕"家庭总线"与"家庭控制器"a、家庭总线:早在1979年,美国的斯坦福研究所提出了将这家电与电气设备的控制线集成在一起的家庭总线〔HOMEBUS〕,并成立了相应的研究会进行研究。80年代中期,日本大力推进家庭自动化〔HE〕,成立了家庭总线〔HOMEBUSSYSTEM简称HBS〕研究会,并在日本邮政省和通产省的指导下组成HBS标准委员会。1988年HBS标准委员会公布了他们的家庭总线系统的标准。HBS系统由一条同轴电缆和4对双绞线构成,前者用于传输图象信号,后者用于传输语音、数据与控制信号。各类家用设备与电气均按一定方式与HBS相连。这些电气设备既可在室内进行控制操作,也可在异地通过线进行遥控器操作,一旦出现意外〔如火、盗窃、泄漏等〕可自动或人工与外界〔小区管理处、消防、保安等〕联系、报警。近年来,为了适应大型居住区的需要又推出了超级家庭总线〔S-HBS〕。b、超级家庭总线:智能住宅群所用的超级家庭总线S-HBS是在更大X围内的总线模式,HBS的信息通过G/WS接口与S-HBS相联,以实现局域网。在S-HBS系统上可挂上几千个G/W接口,即可有几千套智能住宅上网。住区的公共服务机构也可由G/W接口入网,届时对住房设备进行遥测、遥控与响应服务。HBS是智能住宅的基本单元,也是智能住宅的核心。近年来,国内也提出并实践了"家庭控制器"的概念。c、家庭控制器:按照智能住宅的系统,可将家庭控制器的组成分成家话控制器主机;家庭通信网络单元;家庭设备自动化单元和家庭安全防X单元四个大部分。★家庭控制器主机:由中央处理器CPU、通信模块组成。★家庭通信网络单元:由通信模块、计算机互联网模块、CATV模块组成。★家庭设备自动化单元:照明监控模块、空调监控模块、电器设备监控模块和电表、水表、煤气数据采集模块组成。★家庭安全防X单元:由火灾报警模块、煤气泄漏报警模块、防盗报警模块和安全对讲与紧急呼救模块组成。〔2〕有线电视网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技术a、布线方式比较:智能住宅的网络建设按载体大致可分为三类: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线和单独布线的智能住宅网。单独布线的智能住宅的建设是在住宅内采用综合布线技术,单独拉线,这样导致住宅内到处都是弱电管线,增加了投资,同时也不利一今后的维护管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种方式在住宅的建设当中是不可取的。网智能住宅是通过网来实现智能住宅的信息传输。通过网不用单独布线,节约了投资,也有利于日后的维护管理,但其传输速率和频率都有限。国内常采用的做法是在住宅区内采用综合布线技术,远传采用网,同样具有单独布线的弱点。并且,目前线路传不了电视节目。而通过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的智能住宅的建设最适合中国的国情,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模式。b、有线电视线作为传统介质的特点:采用频率分割、数字压缩、调制解调等技术,在有线电视HFC网上,除传送常规的广播电视信号外,还可以进行高速的数据传输,实现图象、数据和语音的"三线合一"。采用有线电视的HFC网络作为智能住宅小区的信息传输网,不仅在功能上完全满足要求,而且大大的简化了小区的布线,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由于其频带宽,具有极大的多次开发余地,基本上能保证住宅小区内的信息传输网在今后二十年内不落后,避免了重复投资,保护了房地产开发商和住户的利益。住户需要某种功能的时候,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分支器来扩展接口。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双向网络作为智能化小区的传输网,将总控中心设在有线电视网能到达的任何地方,实现如下功能:有线电视CATV、视频点播〔VOD〕、计算机网络、室内防盗、室内远程抄表、小区信息查询和电视门铃。HFC网络的同轴电缆进入用户家,连到了一个电缆数据终端上,电缆数据终端分别和有线电视、家用计算机和门铃系统相连。电缆数据终端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和防盗控制器、紧急求助按钮、水表、电表、煤气表、烟雾探测器、煤气报警和自动关断器以与家电控制器相连。在普通的楼梯口的防盗门上装一个微型摄象头,通过一个混频器和有线电视网相连,将这个信号调到有线电视网上的一个空闲频道上,当有人按门铃时,将电视调到指定的频道上就可以看见按门铃的人。将双向的HFC网络的上下行中各划出一家的带宽用于传输数据业务,将HFC网和大众信息网、商业销售网、图书情报网、医疗网、机关团体网、校园网、金融证券网、公司企业网、银行和国际互连网相连。和银行联网后,就可以实现交费的自动化。住户配备CABLEMODEM〔电缆调制解调器〕,通过个人电脑访问上述的各种网络,在家里进行电子的传递、远程网的登录、股票操作、语音与服务、远程购物、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诊断和咨询,以与有线电视系统所能提供的所有服务,如视频点播和付费电视等。c、系统功能的扩展:通过相应接口,对小区的外围实现如下功能:室外监控、停车场的管理与计费、保安员的自动化管理、电梯和水箱监控。还可在室外相应的场所设立音箱和信息公告牌,在有线电视网上的相应频道播放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以烘托和调节住宅区的气氛,通过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发布小区信息。d、应用实例:XX市住宅智能化建设中,对比了多种方案,最后确定利用有线台的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来做梅林一村的智能化。梅林一村近7000户,现已投入运行,效果良好。这套系统已获得有关方面的认可。利用现有的双向有线电视网完全可以实现智能住宅区的安全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和管理自动化。采用这种系统,在亚洲是第一次,填补了国内空白。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完全解决了住宅区内的综合布线问题,大大地减少了布线的复杂程度,节约了资金。〔3〕远程读表与远程付费目前,在我国仍采用人工查收电、水、煤气表的形式,这种形式不仅费时、费工,而且查收数据误差较大、抄表周期长,导致总表与分表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