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级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考前提分卷(二)附详解_第1页
2023年中级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考前提分卷(二)附详解_第2页
2023年中级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考前提分卷(二)附详解_第3页
2023年中级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考前提分卷(二)附详解_第4页
2023年中级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考前提分卷(二)附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级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点睛提分卷二)

附详解

一、单选题

1.已知X服从指数分布Exp(入),其概率密度函数为:P(X)=入e-入X,入=0.1

的情况下,P(5≤X≤20)=()o

Ax0.1353

B、0.4712

G0.6065

D、0.7418

答案:B

解析:

【解析1尸(5WXW20)=∫2°0.∖c'0'xdx=-eouI?=e-05-e2=0.4712。

2.产品平均修复时间(MTTR)是指OO

A、排除某类故障所需时间的累积值

B、排除某类故障所需时间的平均值

C、产品贮存的时间长度的平均值

D、产品故障的间隔的平均值

答案:B

解析:产品平均修复时间(MTTR)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产品在

任一规定的维修级别上,修复性维修总时间与在该级别上被修复产品的故障总数

之比,即排除故障所需实际直接维修时间的平均值。表达式为

n

MTTR=X^∙∕nt

£=1。式中,ti表示第i次修复时间;n表示修复次

数。

3.有一个或一个以上A类不合格,也可能含有B类不合格,但不含有C类不合格

的单位产品是OO

A、B类不合格品

B、C类不合格品

C、A类不合格品

D、A类或B类不合格品

答案:C

解析:A类不合格品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A类不合格,同时还可能包含B类和

(或)C类不合格的产品。

4.顾客要求开箱验收不合格率小于1%,顾客提出的是O要求。

A、AQL

B、LQ

C、ASN

DvAOQL

答案:D

解析:平均检出质量上限AOQL是检验合格入库的所有产品成本的不合格品率的

最大值,顾客要求开箱验收不合格率小于1%,即AoQL=1%。

5.在单因子方差分析中,因子A有4个水平,各水平下试验次数分别为8、6、7、

9,则误差平方和的自由度fe=()0

A、26

B、28

C、24

D、27

答案:A

解析:巳知r-4,m1=8,m2=6,m3=7,m4=9,则n=30,fT=30-1=29,fA=rT=4T=3,fe

=fT-fA=29-3=260

6.产品可靠性定义中的“规定功能”指的是OO

A、产品在正常工作时的性能指标

B、产品正常工作的概率

C、产品正常工作的时间长度

D、产品正常工作的效率

答案:A

解析:产品可靠性定义中的“规定的动能”指的是产品规格书中给出的正常工作

的性能指标。在规定产品可靠性指标要求时一定要对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和规定

功能给予详细具体的说明。如果这些规定不明确,仅给出产品可靠度要求是无法

验证的。

7.经过抽样检验判为合格的批,则该批产品OO

A、全部是合格品

B、至少有90%的产品是合格品

C、至少有60%的产品是合格品

D、可能有不合格品

答案:D

8.关于关键线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O

A、关键线路是整个工期最短的线路

B、关键路线上的活动是影响整个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

C、关键线路是完成时间上有富裕,有机动时间的线路

D、关键线路是有时差的节点连结成的线路

答案:B

解析:关键线路是由关键工序组成的。在网络图中,关键路线是所有线路中耗时

最长的线路,关键线路上的时间之和是工程所需的时间,称为总工期。由于只有

通过压缩关键路线上的活动时间,才能使整个工期缩短,因此关键路线上的活动

是影响整个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

9.在过程性能指数的计算公式中,。的估计式为()。

r∣

A.ST=SB∙OLT=4~C-<rτ=ʃD.σ

«202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C系列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中σ的估计采用

<Tsτ=R//2或s/,4

,且必须在稳态下计算;而P系列过程性能

CrIT=S

指数的计算公式中的。的估计采用是在实际情况(不一定是稳态)

下计算的。

10.某厂采用GB/T2828.1睑收系列连续批元件,需要对该元件的A、B类质量特

性进行抽样检验。双方规定,选用一次抽样,每批N=275件。A、B类的检验水

平均为Hlo先从正常检验Ill开始,并按转移规则随时进行严格度调整。根据

确定的抽样方案,按分层随机抽样法抽样并检验,将22批检验结果记入检验记

录表,如表所示。已知A类不合格的正常、加严和放宽一次抽样方案分别是(50,

2),(50,1),(20,1);B类不合格的正常'加严和放宽一次抽样方案分别是(50,5),

(50,3),(20.3)o

抽样检验记录表

产品展号产品名称抽样方案类鼓

A类(AQL=H.5(%))B类(AQL=4.0(%))

_____________,_一

—检验批号^lt⅛样♦祥本一‘一厂d

(XH____275_5023-

002275^^50I「3i

(X)T-W7匚一501i3

004~二?503一-3

(M)5275502一6

006_~27厂50^4-41

~275~50I一3-

F"二"二—500

-21_一50ΞΞΞZ~I一3~

blfΓ^275^二M0

OiI27<^5flΓ6

ιL..I

--—"M

012275_5万一]一2

7)∣T^]T550]_____1

一而一0

-___•,,,_____5()____-I

015____、ʒθ]一2

016~-0一2""

___()1750^I-~~2~~二

ω¾二ʒð二[~~

-501鼠,iΓ"

^^020~750~4__________

(PI27Γ^501-2

i⅞Γ~一厂:一2

从检验记录表中可以判断出对B类不合格从第O批开始由加严检验恢复为正常

检验。

A、11

B、12

C、13

D、14

答案:C

解析:加严检验连续5批接收,可转为正常检验,B类不合格自第8批至12批

连续5批接收,所以自第13批起可转为正常检验。

11.计数型抽样方案是用O对批做出判断。

A、样本中含有的合格品数

B、样本中含有的不合格品数或不合格数

C、样本中含有的不合格品数或合格数

D、批质量水平

答案:B

12.可靠性从—产品工作时间来提高其可用性,维修性从一停机时间来提高产品的

可用性。()

A、缩短;缩短

B、缩短;延长

C、延长;缩短

D、延长;延长

答案:C

解析:对一件产品来说,工作时间越长,可靠性越低,可靠性就是通过延长其工

作时间来提高产品的可用性;维修性是产品质量的一种特性,如果能通过迅速地

维修来恢复产品的性能,产品就能又继续工作,因此维修性就是通过缩短因维修

的停机时间来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13.下列关于可靠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产品功能越多越可靠

B、产品维修越多越可靠

C、产品结构越简单越可靠

D、产品的可靠性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提高

答案:C

解析:组成串联系统的单元越多,产品的可靠度越低。因此,提高产品可靠性的

一个重要途径是在满足性能要求前提下尽量简化设计,产品越简单越可靠。而产

品的功能越多,维修越多,工作时间越长,产品的可靠性就越差。

14.正态分布N(10,22)的中位数是Oo

A、2

B、4

C、5

D、10

答案:D

解析:正态分布含有两个参数口与。,常记为N(u,。2)。其中,口为正态分布

的均值,它是正态分布的中心,也是其中位数。

15.某生产过程,计划目标为100单元,过程包含3个子过程步骤,每个步骤都

有独立合格率YI=O.92,Y2=0.82,Y3=0.84,则RTY为()o

A、49.3%

B、63.36%

C、70.9%

D、92%

答案:B

解析:RTY=YIxY2x…Yn,其中Yi(i=1…n)为子过程的合格率,则该生产过程的R

TY=YIXY2xY3=0.92x0.82x0.84=0.6336=63.36%0

16.某种规格的轴,其直径要求为18±0.2mm°长期检验结果表明,其直径均值

为U=I8.05,标准差。=0.05。该生产过程偏移系数欠为Oo

A、0.25

B、0.4

C、0.5

D、1.0

答案:A

解析:轴的直径要求属于有偏移过程的情况,偏移系数为:

r2ε2X|Mml2×∣18-18.05∣Cy

K=亍=—产=---0;4一=025。

17.企业从供应商处采购的一批元器件是在不同月份生产的,验收该批产品时最

适宜使用的抽样方法是OO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v整群抽样

答案:C

解析:分层抽样法又称类型抽样法,是从一个可以分成不同子总体(或称为层)

的总体中,按规定的比例从不同层中随机抽取样品(个体)的方法。所以,企业

从供应商处采购的一批元器件是在不同月份生产的,验收该批产品时最适宜使用

的抽样方法是分层抽样法。

18.某厂采用GB/T2828.1验收系列连续批元件。需要对该元件的A、B类质量特

性进行抽样检验。双方规定,选用一次抽样,每批N=275件,AsB类的检验水

平均为III,A类不合格的AQL=I.O(%),B类不合格的AQL=4.O(%)。先从正常检

验III开始,并按转移规则随时进行严格度调整。A类不合格的加严一次抽样方

案是OO

Av(50,0)

B、(50,1)

C、(80,0)

D、(80,1)

答案:D

解析:由样本量字码表查出N=275和检验水平M的交汇处的字码为H;又由GB/

T2828.1的加严一次抽样表检索样本量字码H与AQL=1.0(%)交汇处,发现没有可

选方案,所以采用箭头下面的第一个方案,查得判定组数为(1,2),根据同行

原则,应使用样本量字码J,n=80,所以抽样方案为(80,Do

19.某台车床有A、B、C三个组加工某一产品,三个组的产品都用直方图来表示

分布,分布的类型为:A组:锯齿型;B组:标准型;C组:双峰班。根据资料

可分析出:在作直方图分析时,当过程能力不足,为找出符合要求的产品经过全

数检查后,常出现的形状是O。

A、锯齿型

B、偏峰型

C、陡壁型

D、孤岛型

答案:C

解析:在作直方图分析时,当过程能力不足,为找出符合要求的产品经过全数检

查后,常出现的形状是陡壁型。

20.生产方风险α和使用方风险B的含义分别是()。

A、好的质量被拒收时是生产方所承担的风险;好的质量被拒收时是使用方所承

担的风险

B、坏的质量被拒收时是生产方所承担的风险;好的质量被拒收时是使用方所承

担的风险

C、坏的质量被拒收时是生产方所承担的风险;坏的质量被接收时是使用方所承

担的风险

D、好的质量被拒收时是生产方所承担的风险;坏的质量被接收时是使用方所承

担的风险

答案:D

解析:生产方风险a是指生产方所承担的批质量合格而不被接收的风险,又称第

一类错误的概率;使用方风险B是指使用方所承担的接收质量不合格批的风险,

又称第二类错误的概率。

21.一样本空间含有25个等可能的样本点,而事件A与B各含有13个与7个样

本点,其

中4个是共有的样本点,则P(.4IB)=()o

ɪnɪɪB

Aa-1316cr∙TDn-20

A、A

B、B

C、C

D、D

答案:C

图1-1

【解析卜依题意画出维恩图,如图I-1所示C

由图可知,P(A∖β)=1-P(AIH)=I-为黑>=1-2=?。

解析:P(B)77

22.某厂产品出厂检验中采用GB/T2828.1,规定AQL=I.0(%),IL=II,批量N=50°

二次抽样方案,当第一样本中发现1个不合格品,则应OO

A、拒收此批产品

B、继续抽第2个样本

C、接收此批产品

D、转入加严方案

答案:B

解析:二次检验过程中,若第一个样本量n1中的不合格(品)数d1WAc1,则

接收该批;若收2Re1,则拒绝该批;若ACIl1,则继续抽第二个样本,设第二

个样本中不合格(品)数为d2,当d1+d2WAc2时,接收该批;当d1+d22Re2(=

Ac2+1)时,拒绝该批。由题意,d1=1,ACI=0,Re1=2,Ac2=1,Re2=2,有ACI11,

则继续抽第二个样本。

23.某零件每小时抽检130~170件不等的产品,连续抽检了26批共3893件样本,

共查出不合格品233件,其P控制图的中心线CL为Oo

A、7.40

B、0.109

G0.060

D、0.054

答案:C

233

P=嬴=0.05985=0.060。

解析:P控制图的中心线CL为:-X”

24.在方差分析中所用的检验的拒绝域的临界值来自Oo

A、正态分布

B、x2分布

C、t分布

DvF分布

答案:D

解析: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用F比的值得出。

25.设产品的故障率时间服从指数分布,则:若入=0.003∕h,则t=100h的可靠度

R(IOo)为OO

A∖e-0.3

B∖e-0.035

C∖e-0.03

D∖e-0.003

答案:A

解析:当产品的故障服从指数分布时,可靠度函数为R(t)=e-入3因此R(IOO)

--

-e0.003x100=e0.3o

26.计算产品任务可靠性时考虑的故障是Oo

A、任务期间影响任务完成的故障

B、寿命期间所有的故障

C、修理时发现的故障

D、所有发现的故障

答案:A

解析:任务可靠性是产品在规定的任务剖面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评定产品任

务可靠性时仅考虑在任务期间发生的影响完成任务的故障。

27.某厂采用GB/T2828.1验收系列连续批元件,需要对该元件的A、B类质量特

性进行抽样检验。双方规定,选用一次抽样,每批N=275件。A、B类的检验水

平均为Hlo先从正常检验Ill开始,并按转移规则随时进行严格度调整。根据

确定的抽样方案,按分层随机抽样法抽样并检验,将22批检验结果记入检验记

录表,如表所示。已知A类不合格的正常'加严和放宽一次抽样方案分别是(50,

2),(50,1),(20,1);B类不合格的正常、加严和放宽一次抽样方案分别是(50,5),

(50,3),(20,3)o

抽样检验记录表

产品展号产品名称抽样方案类鼓

A类(AQL=H.5(%))B类(AQL=4.0(%))

_____________,_一

—检验批号^lt⅛样♦祥本一‘一厂d

(XH____275_5023-

002275^^50I「3i

(X)T-W7匚一501i3

004~二?503一-3

(M)5275502一6

006_~27厂50^4-41

~275~50I一3-

F"二"二—500

-21_一50ΞΞΞZ~I一3~

blfΓ^275^二M0

OiI27<^5flΓ6

ιL..I

--—"M

012275_5万一]一2

7)∣T^]T550]_____1

一而一0-

-___•,,,_____5()____I

015____、ʒθ]一2

016~-0一2""

___()1750^I-~~2~~二

ω¾二ʒð二[~~

-501鼠,iΓ"

^^020~750~4__________

(PI27Γ^501-2

i⅞Γ~一厂:一2

从检验记录表中可以判断出对A类不合格从第O批开始由加严检验恢复为正常

检验。

A、11

B、12

C、13

D、14

答案:B

解析:加严检验连续5批接收,可转为正常检验。A类不合格自第7批至11批

连续5批接收,所以自第12批起可转为正常检验。

28.已知X服从均匀分布[-4,4],那么P(O

A、0.1

B、0.3

C、0.5

D、0.7

答案:C

解析:

1,

【解析】区间(。,6)上的均匀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p(χ)=,F'Q<”<

.0,其他

P(O<.Y<1O)=P(0<Λ≤4)=I;~dx≈0.5

Oo

29.在其他要求相同的情况下,抽样类型不同的抽样方案质量保证能力Oo

Av一次抽样最强

B、多次抽样最强

C、基本一致

D、二次抽样最强

答案:C

解析:GB/T2828.1中规定了一次、二次和五次抽检方案类型,对于同一个AQL

值和同一个样本量字码,采用任何一种抽检方案类型,其OC曲线基本上是一致

的,即抽样类型不同的抽样方案质量保证能力是基本一致的。

30.在DMAlC改进流程中,使改进后的过程程序化并通过有效的监测方法保持过

程改进的结果,这是()。

A、分析阶段

B、改进阶段

C、测量阶段

D、控制阶段

答案:D

解析:在DMAIC改进流程中,分析阶段A是通过数据分析确定影响输出F的关键

Xs,即确定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改进阶段I是寻找优化过程输出F并且消除或

减小关键XS影响的方案,使过程的缺陷或变异降低;测量阶段M是通过对现有

过程的测量,确定过程的基线以及期望达到的目标,识别影响过程输出F的输入

Xs,并对量系统的有效性做出评价。

31.对于一张典型的正交表Ln(qp),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说明用这张正交表安排实验时,要做n个不同的试验

B、这张正交表有P歹山用它安排实验时最多可安排P个因子

C、这张表的主体有q个不同的数字

D、P代表因子水平编号,即用这张表安排实验时每个因子应取P个不同水平

答案:D

32.下列关于拟定对策并实施相应对策的说法正确的是Oo

A、应急对策是通过现象观察、数据分析等一系列手段,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

因之后所采取的对策

B、应急对策是一种临时措施,是在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尚未找到之前,为消除

问题而采取的临时应急措施

C、永久对策是通过现象观察'数据分析等一系列手段,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

因之前所采取的对策

D、永久对策是通过假设推理等手段,将可能产生的问题逐一解决所采取的对策

答案:B

解析:永久对策是指通过现象观察、数据分析等一系列手段,找到问题产生的根

本原因之后所采取的对策。

33.()是一种利用多维思考去逐步明确问题的方法。

A、直方图

Bx矩阵图

C、网络图

D、排列图

答案:B

解析:矩阵图是一种利用多维思考去逐步明确问题的方法。其工具是矩阵图。就

是从问题的各种关系中找出成对要素L1,L2,…,Li,…,im和R1,R2,…,Ri,…,

Rn,用数学上矩阵的形式排成行和列,在其交点上标示出i和各因素之间的相互

关系,从中确定关键点的方法。

34.已知P(A)=O.3,P(B)=O.7,P(AUB)=O.9,则事件A与B()。

A、互不兼容

B、互为对立事件

C、互为独立事件

D、同时发生的概率大于0

答案:D

解析:P(AB)=P(A)+P(B)-P(AUB)=0.3+0.7-0.9=0.1,即A与B同时发生的概率为

0.1o

35.跳批抽样标准的适用范围一般为()检验。

A、计量抽样

B、连续批系列

C、非破坏性

D、破坏性

答案:B

解析:跳批计数抽样检验程序适用于连续批系列的检验,当一系列具有规定数目

的批的抽样结果符合规定的准则时,连续批系列的某些批不经检验即可接收,因

此在跳批抽样检验中规定了跳检频率,并按规定的频率随机选取批进行检查,使

企业在生产过程质量稳定的情况下减少检验量,以节省检验成本。

36.某市有电子工业企业14家,有企业的设备能力X(KW/人)与劳动生产率V(千

元/人)的统计数据,其部分中间结果如表所示。

Xy4

4.41439.492823.997134.7514

y对X的回归方程为Oo

A、7=3.1005+1.4481X

夕:

B、J=3.1005-1.4481X

夕:

C、j=3.1005+1.4481X

D、J=3.1005-1.4481X

答案:A

解析:b=Lxy∕Lxx=34.7514/23.9971=1,4481,a-)r-A=9.4928-1.4481x4.4

143=3.1005,则回归方程为:ʃ=3.1005+1.4481×o

37.某食品公司生产袋装食品,其容量服从正态分布,规定均值U=245(ml),标

准差。=3(ml)°今从中随机抽取32袋,测得样本均值%=246(ml)。检验袋平

均容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原假设HO为Oo

A、H=245

B、μ≠245

C、μ≤245

D、μ≥245

答案:A

解析:原假设是指符合规定要求,即口=245。

38.严酷度中的I类表示()。

A、致命性故障

B、灾难性故障

C、严重故障

D、轻度故障

答案:B

解析:严酷度一般分为四类:①I类(灾难性故障),它是一种会造成人员死亡

或系统毁坏的故障;②II类(致命性故障),这是一种导致人员严重受伤、器

材或系统严重损坏,从而使任务失败的故障;③III类(严重故障)这类故障将使

人员轻度受伤、器材及系统轻度损坏,从而导致任务推迟执行'或任务降级、或

系统不能起作用;④IV类(轻度故障),这类故障的严重程度不足以造成人员

受伤、器材或系统损坏,但需要非计划维修或修理。

39.()检验是通过测量被检样本中产品质量特性的具体数值并与标准进行比较,

进而推断整批产品的接收与否。

A、计件抽样

Bv计点抽样.

C、计数抽样

Dv计量抽样

答案:D

40.关于水平对比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平对比法可分为单独的、定期的和连续的三种

B、水平对比法有助于认清目标和确认计划编制的优先顺序

C、水平对比法所选择的领先对手必定是竞争对手

D、水平对比法的说数据收集方式有间接法和直接法两大类

答案:C

解析:使用水平对比法,比较的项目或课题确定后,要选择领先对手,领先对手

可能是竞争对手,也可能不是竞争对手,但在对比项目上是公认的领先者。

41.设因子A有3个水平,因子B有4个水平,则其交互作用AxB的自由度是()。

[2007年真题]

A、7

B、6

C、5

D、4

答案:B

解析:交互作用的自由度等于各因子自由度的乘积。因为A是三水平因子,其自

由度为fA=37=2;B是四水平因子,其自由度为fB=4T=3,从而交互作用AXB

的自由度fAXB=fAXfB=2×3=60

42.100件产品中有5件不合格品,现从中依次抽取2件,则第一次抽到合格品

且第二次抽到不合格品的概率可表示为()。

95595ɪ”一915

ʌ4IOO+99Bo,100-99r10099Dn♦j而灰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第一次抽取到的合格品是从100件中抽取95件合格品中的1件,第二次

抽取到的不合格品是从剩下的99件中抽取5件不合格品中的1件,故第一次抽

到合格品且第二次抽到不合格品的概率为:曳ιθθX而E'

43.GB/T13262是以批不合格品率为质量指标的()一次抽样检验标准。

A、计数调整型

B、计数标准型

C、计量调整型

D、计量标准型

答案:B

解析: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是同时规定对生产方的质量要求和对使用方的质量保

护的抽样检验方案。其中,GB/T13262是以批不合格品率为质量指标的计数标准

型一次抽样检验标准。

44.操作简便,实施起来不易出差错,因而在生产现场人们乐于使用的抽样方法

是()。

A、分层抽样法

B、整群抽样法

C、系统抽样法

D、简单随机抽样

答案:C

解析:系统抽样法又称等距抽样法或机械抽样法。由于系统抽样法操作简便,实

施起来不易出差错,因而在生产现场人们乐于使用。

45.六西格玛策划中,项目被确定的标志是Oo

A、申请报告

B、项目需求书

C、项目特许任务书

D、项目改进书

答案:C

解析:六西格玛策划中,项目被确定的标志是一份项目特许任务书,它是提供关

于项目或问题书面指南的重要文件。任务书包括进行项目的理由'目标、基本项

目计划,范围和其他的考虑,以及角色职责的评价。

46.在单因子方差分析中,因子A有3个水平,每个水平下各做4次试验,现已

算得总平方和ST=69,因子A的平方和SA=42,则检验因子A是否显著的统计量

F的值为()。

A、1.56

B、14

C、3

D、7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知,f=3,m=4,Se=ST-SA=69-42=21,所以fA=r据=2,fe=r(m-1)=

3x(4-1)=9,则MSA=SA∕fA=42∕2=21,MSe=Se∕fe=27∕9=3,则检验因子A是否显

著的统计量F的值为:F=MSA∕MSe=21/3=7。

47.质量改进的步骤之一的“掌握现状”就是Oo

A、掌握问题的现状

B、掌握影响原因的现状

C、掌握实施效果的现状

D、掌握实际采取对策的现状

答案:A

解析:掌握现状是指在质量改进课题确定后,就要进一步把握当前问题的现状。

48.产品故障率浴盆曲线中,偶然故障的特征是()。

A、故障率随时间递增

B、故障率随时间递减

C、故障率近似为某个常数

D、故障率先增后恒定

答案:C

解析:在偶然故障期,产品的故障率可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且基本处于平稳状

态,可以近似认为故障率为常数。在这个时期产品的故障主要是由偶然因素引起

的,偶然故障阶段是产品的主要工作期间。

49.关于组距,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组距必定相等

B、组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C、组距不相等的情况用的比较多

D、对应于数据最大及最小的一个或两个组,使用与其他组不相等的组距,这样

的情况不可能存在

答案:B

解析:每一组的区间长度称为组距,组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组距相等的情况

用得比较多,不过也有不少的情形在对应于数据最大及最小的一个或两个组,使

用与其他组不相等的组距。

50.某车间的一条生产线,正常运转的概率为90%,不正常运转的概率为10%。正

常运转时,生产95%的合格品和5%的不合格品;不正常运转时,生产10%的合格

品和90%的不合格品。从产品中任取一件检查,贝∣J:若发现此产品是合格品,则

这条生产线正常运转的概率是OO

Av0.3333

B、0.8550

G0.8650

D、O.9884

答案:D

解析:由公式P(AB)=P(A)P(BA)=P(B)P(AB)可得,P(AB)=[P(A)P(BA)]/P(B)=(0.

90×0.95)/0.8650=0.98840

多选题

1.关于QC小组和六西格玛团队,下列说法正确的有Oo

A、QC小组和六西格玛团队是较为典型的质量改进团队形式

B、六西格玛团队大多是职能部门内部的改进团队

C、QC小组有职能部门内部的,也有跨职能的

D、六西格玛管理主要是以自下而行的方式推进的,是群众性的质量改进活动

E、QC小组活动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进的,属于管理层推动的质量改进活动

答案:AC

解析:在团队改进的形式中,最典型的是QC小组和六西格玛团队。其中,QC小

组有职能部门内部的,也有跨职能的;而六西格玛团队大多是跨职能的。合理化

建议、技术革新与QC小组活动等质量改进主要是以自下而行的方式推进的,又

称群众性的质量改进活动;而六西格玛管理等质量改进则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

进的,属于管理层推动的质量改进活动。

2.分析原因用排列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x质量

Bx操作者

C、成本

D、原材料

E、作业方法

答案:BDE

解析:分析原因用排列图与过程因素有关,过程因素有:①操作者:班次、组别'

年龄、经验'熟练情况以及个人本身因素;②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

③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④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

业安排'作业方法。

3.在GB/T13262中,衡量批质量的指标有()。

A、生产方风险质量规格上限或下限

B、变异系数

C、使用方风险质量

D、接收质量限

答案:AD

4.设产品的故障率时间服从指数分布,贝∣J:若故障率为入,则有()。

Av可靠度函数R(t)=e-入t

B、可靠度函数R(t)=e入t

C、累计故障分布函数F(t)=1-e-入t

D、累计故障分布函数F(t)=1-e入t

答案:AC

解析:当产品的故障服从指数分布时,故障率为常数,可靠度R(t)=e-入t,又R

(t)+F(t)=1,因此,累计故障分布函数F(t)=1-e-入,

5.下列关于矩阵图的说法错误的有()。

A、矩阵图是从问题的各种关系中找出成对要素L1,L2,L3,…,Li…,Lm和R1,

R2,R3,…,Rj-,Rn,用数学上矩阵的形式排成行和列,在其交点上标示出L

和R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确定关键点的方法

B、在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整理顾客需求、分解质量目标时,将问题、顾客需

求'质量目标放在矩阵图的上边

C、将问题的原因、顾客需求转化来的质量目标或针对质量目标提出的质量措施

列在矩阵图的左边

D、在矩阵图中,通常用◎表示关系密切

E、在矩阵图中,通常用A表示可能有关系

答案:BC

解析:B项,在矩阵图中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整理顾客需求、分解质量目标时,

将问题'顾客需求、质量目标放在矩阵图的左边;C项,将问题的原因、顾客需

求转化来的质量目标或针对质量目标提出的质量措施列在矩阵图的上方。

6.某企业生产一种规格为150±1mm的瓷砖,但该种瓷砖的尺寸合格品率一直较

低,每天需要多名检验员将尺寸不合规格的瓷砖挑出来,造成很大的浪费,为此,

企业领导专门成立了一个六西格玛项目小组来解决该问题。为了验证改进措施的

效果,小组从采取改进措施后烧制的瓷砖中随机抽取了50块进行检验,下列验

证改进措施的描述中,正确的有OO

A、利用单个正态总体的t检验判断瓷砖尺寸分布中心是否偏离

B、利用单个正态总体的X2检验判断瓷砖尺寸波动是否小于给定的目标值

C、利用过程性能分析判断CPK是否满足要求

D、利用均值-极差控制图判断瓷砖的尺寸特性是否稳定

答案:AB

7.六西格玛项目中测量阶段的主要活动包括OO

A、对现有过程进行测量

B、编制改进方案

C、评价测量系统的有效性

D、确定过程基线

E、对现有过程进行控制

答案:ACD

解析:六西格玛项目中,测量阶段M的主要活动为:通过对现有过程的测量,确

定过程的基线以及期望达到的目标,识别影响过程输出F的输入Xs,并对测量

系统的有效性做出评价。

8.某公司为了提高轮胎的质量,应用排列图分析造成轮胎不合格品的各种原因,

发现“耐磨度”占第一位。为了解决“耐磨度”问题,再次应用排列图分析造成

“耐磨度”的原因,结果发现主要是由于原材料质量不稳定造成的。为此厂方决

定应用控制图对“耐磨度”进行过程控制。做出R图后,经判断稳定,接着再建

立X图。A2系数表如表所示。UCLX和LCLX分别为()。

A2系数表

7;

23456

L88。I0230.729。577().4830.419I

A、1.712

Bv1.523

G0.5231

D、0.3072

答案:AD

解析:由于各子组的大小为4,故取A2=0.729,所以有:UeLX=X+A2∙^=1.

01+0.729x0.964=1.712;LCLX=X-A2R=1.01-0.729x0.964=0.30720

9.某车间为了提高产品合格率,由几名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一个QC小组。接着,

小组就弯曲和损伤这两项主要不合格类型的原因进行分析,绘制了因果图。有个

组员说因果图还有其他名称,它又称作()。

Ax鱼剌图

B、分析图

C、石川图

DvKJ图

答案:AC

10.关于统计控制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有O。

A、统计控制状态是指过程中只有偶因而无异因产生的变异的状态

B、控制状态是生产追求的目标,因为在控制状态下,对产品的质量有完全的把

C、通常控制图的控制界限都在规范限之内,故至少有99.73%的产品是合格品

D、在控制状态下生产的不合格品最少,生产最经济

E、统计控制状态是指过程中只有异因无偶因产生的变异的状态

答案:ABCD

解析:统计控制状态(简称控制状态)是指过程中只有偶因而无异因产生的变异

的状态。控制状态是生产追求的目标,在控制状态下的好处有:①对产品的质量

有完全的把握(通常控制图的控制界限都在规格限之内,故至少有的99.73%的

产品是合格的);②在控制状态下生产的不合格品最少,生产最经济;③在控制

状态下,过程的变异最小。

11.在区图上,如果连续5点中,有4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C区以外,则可

能的原因是()。

A、μ变大

B、σ变大

C、U变小

D、。变小

ExU和。不变

答案:AC

解析:连续5点中,有4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C区以外为判异准则6的内容,

出现该现象是由于参数μ发生了变化。

12.直方图根据使用的各组数据是频数还是频率分为Oo

Ax一般直方图

B、累积直方图

C、频数直方图

D、频率直方图

E、特殊直方图

答案:CD

解析:直方图根据使用的各组数据是频数还是频率分为频数直方图与频率直方图;

在表示分布时又分为一般直方图与累积直方图两种。

13.某轴承厂1~4月份的顾客投诉和所有的现场检测记录如下:轴承滚齿不合格

40项'外观不合格5项'键槽尺寸不合格2项、外径不合格1项、内径不合格1

项'长度不合格1项。质量管理部门针对现有质量问题进行改进,请对下列情况

进行分析。改进后为了保持改进成果,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A、对产品抽检采用加严检验

B、运用控制图对过程进行监控

C、标准化、程序化

D、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答案:BCD

解析:改进过程不是一次性工作,持续开展质量改进,要做到:①使质量改进制

度化、标准化、程序化;②对过程进行监控,加强检查;③表彰员工;④对质量

改进的成功给予相应的报酬;⑤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I。

14.质量改进的必要性包括Oo

A、产品质量要求技术不断改进

B、社会安全的需要

C、技术人员不断提高技能的需要

D、顾客质量要求变化的需要

E、新技术的发展

答案:ACDE

解析:质量改进的必要性体现在: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对原有的

技术提出了改进要求。技术与不同企业的各种资源之间的最佳匹配问题,也要求

技术必须不断改进;②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也需不断学习新知识,增加对过程中

一系列因果关系的了解;③在重要的地方,即使一次质量改进的效果很不起眼,

但是日积月累,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④在生产设备、工艺装备、检测装置、

人力资源、顾客质量要求等方面也有质量改进的必要。

Y:Yi

15.设Xi=(i=1,2,…,16)为正态总体N(0,4)的样本,ʌ,为样本均值,则A,

的分布可以表示为()。

AvN(0,1/2)

B、N(0,4)

C、N(0,1/4)

D.概率密度为一

D、后

E、N(0,1/8)

答案:CD

解析:

【解析】因几二(i=I,2,…,16)为正态总体N(0,4)的样本,

态分布,且均值为0,标准差为J±=1/2;将〃=0,0=1/2代

函数P(/)=~~~∑~~e」蔡‘-8<工<8,可得区的概率密度为-

√2τror

16.关于标准正态分布的计算公式,下列表示正确的有Oo

Av①(a)=P(UWa)

BvP(U>a)=1-Φ(a)

C∖Φ(-a)zz1-Φ(a)

DvP(O≤U≤a)=-Φ(a)

EvP(-a≤U≤a)=2Φ(a)-1

答案:ABCE

解析:P(OWUWa)=①(a)-Φ(O)=①(a)-0.5。

17.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方案的设计,应满足的要求有Oo

A、使用方风险质量

B、使用方风险

C、生产方风险

D、生产方风险质量

答案:ABCD

解析:

【解析】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是同时规定对生产方的质量要求和对使用方的质量

保护的抽样检验方案。因此方案设计时应满足的要求有生产方风险质量、生产方

风险、使用方风险质量、使用方风险。

18.用正交表L16(215)安排试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Oo

A、需进行16个不同条件的试验

B、最多可安排二水平因子16个

C、若安排8个二水平因子及3个交互作用,仍有4个空白列

D、2个二水平因子的交互作用在L16(215)上占两列

Ex每个因子的每个水平重复8次

答案:ACE

解析:L16(215)需进行16个不同条件的试验。共有15歹∣J,不能安排16个因子。

8个因子及3个交互作用各占1歹IJ,仍有4个空白列。2个二水平因子的交互作

用自由度为1,占1歹人根据每列因子各水平重复次数相等的规则,每个因子的

每个水平重复次数=16/2=8。

19.下列关于批的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有Oo

A、检验批的组成,对于质量保证有很大的影响

B、检验批的组成,对于质量保证的影响不大

C、组成批的基本原则是:同一批内的产品应当是在不同条件下生产的

D、组成批的基本原则是:同一批内的产品应当是在同一制造条件下生产的

E、批量越大,单位产品所占的检验费用的比例就越小

答案:ADE

解析:检验批的组成,对于质量保证有很大的影响,组成批的基本原则是:①同

一批内的产品应当是在同一制造条件下生产的;②一般按包装条件及贸易习惯组

成的批,不能直接作为检验批;③批量越大,单位产品所占的检验费用的比例就

越小。

20.可信性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Oo

A、预防为主

B、为保证可靠性应不计成本

C、坚持从产品开发早期开始

D、严格进行可信性评审

E、严格技术状态管理

答案:ACDE

解析:可信性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①可信性工作必须从头开始;②可信性

工作必须统一纳入产品设计、研制、生产、试验、费用等计划,与其他工作密切

协调地进行;③可信性工作必须遵循预防为主;④可信性管理应重视和加强可靠

性信息工作和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⑤贯彻可靠性维修性等标准和有

关的法规;⑥严格技术状态管理;⑦坚持一次成功的思想;⑧严格进行可信性评

审,坚持阶段可信性评审不通过不能转入下一阶段。

21.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现象满足的条件包括()。

A、重复进行n次随机试验

B、n次试验间相互独立

C、每次试验仅有两个可能结果,且成功的概率为p,失败的概率为I-P

D、每次试验前的结果是已知的

E、每次试验结果不定,但有三个可能结果

答案:ABC

解析:二项分布的随机现象满足的条件包括:①重复进行n次随机试验;②n次

试验间相互独立,即一次试验结果不对其他次试验结果产生影响;③每次试验仅

有两个可能结果;④每次试验成功的概率均为P,失败的概率均为1-P。

工厂生产某种特种设备的主轴,技术要求为现每次抽检件,

22.A50±0.1mmo5

共抽检了25批,决定用Y-S控制图进行分析。查表得子组n=5时,A1=1.342,

A2=0.577,A3=1.427,B3=0,B4=2.089。则:S图的上、下控制限是O。

A、UeLS=O.0543

B、LCLs=O

C、无下控制线LCLS

D、UCLs=O.035

答案:AC

解析:由于子组大小为5,查表得B4=2.089,B3=0,根据S图上、下控制限计算

公式

有:UCL=幻=2.089X0.026=0.0543,LCL,二生5

23.下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