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陕西省榆林市第十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不是美而是意境,这一点已经成为中外学者的共识。那么,什么是意境?
从中国美学史来看,意境与意象、象等概念相关。在《易传》中,象是与形对照起来界定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象与形相比,有虚与实、动与静的区别。象比形更虚灵,更生动。象还有另外一个用法,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想象”。《韩非子·解老》中对象做了这样的解释:“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比较起来说,眼见的形为实,意想的象为虚。正因为想象的介入,象变得更加虚灵、生动和非现实。
顺着这个思路,可以说意象比形象更虚灵、更生动。正因为如此,意象专指诗歌和绘画等艺术形式所创造的审美对象,它可以是虚构的、想象的,总之,是非现实的。形象多指现实中的事物的形状。形象可以是审美欣赏的对象,从而转化为意象。比如,在文学形象这种说法中,形象就是审美对象,可以包含虚构和想象的成分。不过,形象也可以是非审美活动的对象。比如,在测量活动中,形象就表现为客观的形状。
意象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目标。通过意象,我们可以将审美与非审美、艺术与非艺术区别开来。既然意象已经将审美和艺术从其他人类活动中区别开来,为什么还需要意境?究竟什么是意境?尽管境与象关系紧密,但它与象不同。中国传统美学中,有“境生于象外”“象外之象”等说法。由此可见,境不是个别的象,而是个别的象的放大或延伸,是不能对象化的境域或者世界。世界不是对象,不能与自我相对,因为自我始终是在世界之中存在,不能越出世界而存在。从这种意义上说,意境比意象要大。
意境不仅大于意象,而且高于意象。与具体的意象相比,非对象化的意境更加抽象和虚灵。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意境也有境界的意思。有意境就意味着境界更高,更有形而上的意味。对意境的欣赏,能够使人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意境不仅是虚灵的、动态的,而且是超越的、神圣的。它不仅往广大的方面蔓延,而且往高深的方面伸展,由此意境类似于古人心目中的宇宙,即“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意境是宇宙,但它不是物理学上的宇宙,而是心灵的宇宙,是精神生活的宇宙。中国艺术家创造出有意境的艺术作品,目的是安顿我们的心灵,安顿我们的精神生活。
意境理论让我们从个别事物中超越出来,进入更加广大的周遭世界,进而与历史和宇宙发生关联,这对于将今天的艺术实践从对物体和个体的狭隘专注中解放出来尤其重要。现在已经有不少西方美学家开始用气氛、氛围、灵韵等具有中国美学色彩的词汇来描述艺术圈,我想它们都不如中国美学中的意境那么准确。在意境范畴启发下建构起来的艺术圈,将如同时下生态圈和经济圈一样,成为当代艺术中的一种新现象,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摘编自彭锋《意境论的重生》)
材料二
说到意境,我以为,意境是现实生活重压下可以让人们的心灵暂时得到抚慰的一剂良药。人们旅游,或寄情于山水,或暂驻风雪,或赏花问月,为的就是远离人际关系如葛藤一般纠缠在一起的现实生活。董其昌的山水特别高远清澹,一笔一笔安详宁静。这种意境,是他心上笔下的追求,更是他对于动荡不安、动辄便可罹祸的官场生涯紧张心情的互补。以他那样的身份派生出的那样的心情,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追求这样宁静的意境,是有意要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既是一种休息又是一种抚慰!这就是艺术的妙谛所在。有唐一代,安史之乱那一段,草木厌兵民不聊生,倒出现了许多意境优美的田园诗,为什么会这样?那几乎是民众们的集体向往,是诗人对民众的一种大抚慰!而在盛唐时期,歌舞升平,“小邑犹藏万斛金”,却产生了以建功立业思想为基础的边塞诗,边塞诗的苦寒意境是人们不乐意经历的,但因为它与人们当时的现实生活拉开了距离,所以既变成了一种审美,又被人们称道!艺术的妙谛就是要与生活拉开距离,如果生活是什么样艺术便是什么样,那我们还要艺术做什么?意境是理想化了的,是人类精神的休息场所,让人们于现实生活中看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美。
意境之美,是画面给人们提供更多联想的可能,是由此及彼,于似与不似之间给看官尽量留有广大的想象余地。艺术必须要由此及彼,如果艺术不能完成这一个飞越便不是艺术,只不过是说明文,或是——看图说字。文学中的意境之美也如此,文字要在读者的脑海里变成海市蜃楼般的画面,如《简·爱》,你似乎都能感觉到主人公生活的环境,感觉到那种阴冷和潮气。说到营造国画的意境,不是画家自己在那里营造,画家只不过提供了某种可能,只是通过笔墨对看官们的生活经验做了指点和引导,然后由看官去营造。意境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意境的标准不会随时代产生多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画。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这只是某些人的事,就国画而言,你也可以笔墨不必随时代,你可以死死固守传统,固守本身便是一种美,是一种精神!中国画技法形成于农耕时代,你要它随时代发展,现在是什么时代?工业时代好像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你来画宇宙飞船或手机电脑不是不可以,但也同样需有意境。关于国画意境,没有什么评判标准;说到笔墨,却有标准,那就是笔墨一定要变化丰富而状物精微。
(摘编自王祥夫《意境之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象是虚的,形是实的;象是动的,形是静的;象必须和形对比起来才能让人理解。
B.意象专指艺术形式创造的审美对象,是非现实的。意象比形象更加虚灵生动。
C.高远清澹的意境,并不是董其昌心上笔下的追求,而是对其官场紧张心情的互补。
D.除变化丰富而状物精微外,国画的笔墨和意境并没有太大区别,不应有评判标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境不是对象,不能与意象相对,因为意象始终是在意境之中存在,不能越出意境而存在。
B.对物体和个体的狭隘专注是当今艺术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重建意境论可能会解决这一问题。
C.只有于似与不似之间提供给人们更多联想的可能,形成由此及彼的飞越,艺术才能成为艺术。
D.与材料二谈到国画不同,材料一追溯中国美学史谈对意境的认识,但都分析了文学的意境美。
3.下面诗句中不属于材料二中所述“与生活拉开距离”的一项是()
A.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B.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4.依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意境的特点。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们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首先要教架势。因为规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
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陈秉正老汉家里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头也太细、太长,勉强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儿子陈满红说:“慢慢用着就合适了!”老人带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脱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暂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也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
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满红媳妇劝老人说:“现在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满红媳妇说:“这回可带上您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带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售货员忙着正往车下搬。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二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转眼工夫,就来了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原路返回走出白云岗村。一出了村,他觉人也不挤了、路也宽敞了,这才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他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杈,解开腰带抖擞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又扭回头来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会上的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了他。
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带上。
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停,直到第四天上午听罢了县委的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宗事。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他想:“把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算了,不找它了!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材料二
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
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而又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不过,假若不拿一双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上,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我看得出:树理同志知道很多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不过是一双手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摘编自老舍《读<套不住的手>》,有删改)
6.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对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农民的手的真切描绘,刻画出一位农业生产技术、思想觉悟都很高的农民形象。
B.小说的语言既质朴平易又生动幽默,如“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口语化很明显,达到了通俗化和艺术化高度统一。
C.小说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刻画陈秉正“手”的故事,再集中讲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对前者的延伸。
D.小说通过对像陈秉正这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讴歌了他们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树理在创作上特别注重从农村生活和劳作中选取题材,语言生动活泼又通俗易懂,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体现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
B.老舍认为,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以小见大,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
C.《套不住的手》构思巧妙,老舍赞其以“手套”串联情节,故事有起有落,让人意识到:这是一双普通农民的手,也是一双不平凡的手。
D.标题“套不住的手”,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8.赵树理是如何刻画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9.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在谋篇布局上的“窍门儿”。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单父人吕公好相人,所相之人,无如季相,以息女与刘季,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二世元年,陈胜等起蕲,沛县诸父老卜筮之,乃立季为沛公以应陈涉。二年,出与战,破之。命雍齿守丰,引兵之薛。雍齿雅不欲属沛公,及魏招之,即反为魏守丰。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所过无不残灭。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遣沛公西略地。沛公引兵西,过高阳。郦食其为监门,求见说沛公。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约法三章,悉除去秦法。曰:“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二年,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甲午,乃即皇帝位汜水之阳。萧丞相营作未央宫,高祖见宫阙壮甚,怒。十二年,高祖还归,过沛,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以沛为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沛父兄皆顿首曰:“沛幸得复,丰未复,唯陛下哀怜之。”高祖曰:“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B.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C.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D.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是皇帝的庙号。我国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称号,如高祖、太宗等。
B.卜筮,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古代也称以占卦为业的人。
C.长揖,旧时拱手高举继而落下的一种礼节,是不分长幼尊卑的相见礼,多用于平辈之间。
D.社稷,社,谷神;稷,土神。帝王祭祀他们以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也指国家的代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天生异相,面相非凡。他长着高高的鼻子,一副龙的容貌,胡须很漂亮,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吕公觉得没有人的面相比他好,就把女儿嫁给他。
B.刘邦闻过则改,终成大业。看管城门的郦食其说他不该坐着接见自己,刘邦就起身道歉,把他请到上座;刘邦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经劝阻,就退回霸上。
C.刘邦忠厚老实,宽大容人。怀王觉得他宽厚老实,就派他率领大军向西去夺取土地;将领们建议杀掉秦王子婴,刘邦认为子婴已经投降,就不能杀了他。
D.刘邦关心民生,不事奢靡。入咸阳后,废除秦朝法律,与民约法三章,不接受百姓馈赠;丞相萧何主持营建未央宫,刘邦看到宫殿修建得豪华壮美而生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
②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14.高祖还乡时,为什么只免了沛县的赋税徭役,却没有免除出生之地丰邑的?后来免除了没有?请简要说明。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秋晚登城北门①
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②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③。
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九月四川成都。②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③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幅巾藜杖北城头”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不仅紧扣诗题,还写出诗人当时投闲置散的生活和日渐衰颓的状况。
B.颔联抓住“一点烽”“两行雁”这两个物象抚今追昔,通过远景与近景的交替,抒发了对岁月空逝,大宋故土兴复无期的感慨。
C.颈联的“山河”代表国家,“身世”指所处的时代,诗人登城时“搔首”“倚楼”,刻画出诗人的忧国深情和对自身遭遇的感慨。
D.尾联“横槊赋诗”借指诗人当年驰聘疆场的戎马生涯,而今已成往事,“非复昔”三字包含着良机已失、大势已去的无限感慨。
16.结合全诗,分析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17.(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衰弱生命顽强抗争的精神。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
(3)《琵琶行并序》中表现诗人听到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产生共鸣的诗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花椒起源于中国,早在先秦时期,花椒的地位就非常高。《楚辞》有载:“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屈原以申椒、菌桂、蕙(佩兰)、茝(白芷)等多种香草指代贤达,其中的申椒便是花椒。后来,随着花椒栽培的普及以及香草在女子熏香中的应用,()。如《旧唐书·列女传序》中的“聊播椒兰,以贻闺壶”正是此意。《诗经·唐风》中亦有一篇《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全诗以花椒馨香多籽,寄寓先民们多子多福,宗嗣不绝的美好愿望。
魏晋以前,花椒多是作为香料、象征物、殉葬品使用。魏晋以后,花椒的饮食调味功能逐渐被开发。清代以前,花椒主要与其他调味品一起使用。清末,花椒开始独立入味。花椒辛香独特的味道赋予了川菜别具一格的特点,与辣椒搭配形成了川菜麻辣兼备的格局。花椒的使用推动了川菜的发展,麻味这种源于中国的特有风味,已成为一种食品的基本味,是中国对于世界饮食文化的一大贡献。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所谓的“椒兰之德”,即是椒与兰逐渐从赞誉女子的贤良淑德演变为对能人贤士的称谓。
B.所谓的“椒兰之德”,即是椒与兰逐渐从称谓能人贤士演变为赞誉女子的贤良淑德。
C.椒与兰逐渐从对女子贤良淑德的赞誉演变为对能人贤士的称谓,即所谓的“椒兰之德”。
D.椒与兰逐渐从对能人贤士的称谓演变为对女子贤良淑德的赞誉,即所谓的“椒兰之德”。
19.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存在的语言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A.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D.一水把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把修改后的语句写下来。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算法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关联节点。在移动互联网上,社交媒介、定位技术、搜索引擎等给用户日常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____________。正是在这海量数据基础上,人工智能技术对用户的兴趣偏好和需求进行推断,描绘出不同的用户画像,打上特性“标签”,进而以此为依据,进行精准的文化生产与个性推送,实现数字文化从生产、传播到接受的全程个性化、精准化定制。
从积极意义上说,算法在不断迭代更新的技术推动下,成为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推手。过去,文化供给对受众文化层次、审美兴趣和文化需求的差异了解得不够,更多是从投资方、创角度进行生产,____________。
由于算法建立在大数据采集基础上,技术的不完善和人们使用的不规范,____________。算法基于用户过去行为来预测未来偏好,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内容生产和分发。推荐服务越是精准“定制”、精准“喂养”,越容易导致人们被封闭在同质化信息所建造的“茧房”中,使个体对文化产品的自主选择日渐减退,不同兴趣的人们彼此疏离,难以形成文化共识。完善算法技术,规范算法应用,才能让科技更人性化地服务社会。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请以算法为主语,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要求:每句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23.(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根据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日新月异的时代,深刻变革的中国,年轻一代是最直接的感知者。我们正在经历的当下,更能让中国年轻人再次思考或重塑自己的英雄观。
有的人曾认为不少90后、00后沦于英雄虚无主义,而事实证明,他们擅长在当今社会发掘闪光的偶像,并赋予崇拜行为全新的含义。
今天年轻一代需要怎样的偶像与英雄?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解析解答部分
1.B
2.D
3.A
4.意境是虚灵的、动态的,也是超越的、神圣的;让人们于现实生活中看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美,于似与不似之间给看官尽量留有广大的想象余地。
5.①开头提出问题-意境是什么;②然后分析问题,通过意境与象、意象等概念的辨析分析意境的内涵;③最后建议应该用意境论重建当代的艺术圈。
社会科学类;分析作品的结构,概括作品的主题;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偷换概念、张冠李戴、强加因果、因果倒置、无中生有、混淆概念等,考生需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选项,仔细对比比较,分析其不同点。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学生精读文章,联系上下文明确文章所表述的主题或精神,将选项回归文本中,看是否与原文表述一致。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信息理解并运用的能力。做此类题,需从题干中找到重要信息,回归文本中找到满足题目的条件,充分的理解后结合选项选出正确解析。
(4)本题考查论证思路。论证思路即行文脉络、论证层次、行文思路。解答此类题型,首先将文章划分层次,然后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梳理行文脉络,最后整理解析作答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概括重点内容的能力。首先浏览全文,明确材料论述的重点内容,其次将重点内容圈画,根据圈画内容总结概括。
1.A项,“象必须和形对比起来才能让人理解”错误。根据材料一中“在《易传》中,象是与形对照起来界定的”可知文中只是说《易传》中象是与形对照起来界定的,根据材料一“《韩非子解老》中对象做了这样的解释:‘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可知后边《韩非子》中就没有象与形对比起来理解;B项无误;C项,“并不是”错误,原文材料二说“董其昌的山水特别高远清澹,一笔一笔安详宁静。这种意境,是他心上笔下的追求,更是他对于动荡不安动辄便可罹祸的官场生涯紧张心情的互补”可知高远清澹的意境,是董其昌心上笔下的追求,更是他对于动荡不安动辄便可罹祸的官场生涯紧张心情的互补;D项,“不应有评判标准”错误。根据材料二“关于国画意境,没有什么评判标准;说到笔墨,却有标准,那就是笔墨一定要变化丰富而状物精微”可知国画笔墨有评判标准。
故解析为:B
2.“都分析了文学的意境美”错误,材料一并没有分析文学的意境美,只提到了文学形象。
故解析为:D
3.从原文材料二“人们旅游,或寄情于山水,或暂驻风雪,或赏花问月,为的就是远离人际关系如葛藤一般纠缠在一起的现实生活”可知“与生活拉开距离”是指或寄情于山水,或暂驻风雪,或赏花问月。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是描写一家其乐融融的干农活,是对生活的如实描写,没有“与生活拉开距离”。
故解析为:A
4.从材料一“与具体的意象相比,非对象化的意境更加抽象和虚灵”可知意境是虚灵的;
从材料一“对意境的欣赏,能够使人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可知意境是动态的;
从材料一“意境是宇宙,但它不是物理学上的宇宙,而是心灵的宇宙,是精神生活的宇宙。中国艺术家创造出有意境的艺术作品,目的是安顿我们的心灵,安顿我们的精神生活”可知意境是超越的、神圣的。
从材料二“意境是理想化了的,是人类精神的休息场所,让人们于现实生活中看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美”可知意境让人们于现实生活中看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美。
从材料二“意境之美,是画面给人们提供更多联想的可能,是由此及彼,于似与不似之间给看官尽量留有广大的想象余地”可得出意境之美,是画面给人们提供更多联想的可能,是由此及彼,于似与不似之间给看官尽量留有广大的想象余地。
5.材料一一共七段,开头第一段提出意境是什么的问题;然后第二、三、四段分析意境与象、意象等概念的辨析,五、六段分析意境的内涵;最后一段提出建议,建议应该用意境论重建当代的艺术圈。通过分析可知材料一的行文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建议。根据以上分析整理解析。
6.D
7.B
8.①外貌描写:细致地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突出他勤劳纯朴、热爱劳动的形象。②语言描写:陈秉正对年轻人语重心长的教育,刚拿到手套时感慨“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最后表示自己“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③心理描写:看到新运来的桑权第一时间想到集体的事情,手套第一次丢了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体现了他为集体和他人着想的特点。④侧面衬托:副组长王新春对陈秉正辛勤劳作的介绍和年轻人劳动时的抱怨和不理解,突出表现了陈老汉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以及他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9.①设置悬念。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情节一波三折。文章以“手”为线索展开,两次戴手套,两次丢手套的零散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③伏笔照应。文章开篇交代陈秉正虽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但身体特别强健,连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最后交代他的手都是自己从小的劳作,塑造了一位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形象。④结尾突转。陈秉正老人最后把手套还给儿媳妇,并表示“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劳动者形象。
探讨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小说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是“正确”还是“不正确”,然后精读文章,依据选项回归文本,找出符合选项意的段落或句子,仔细理解分析选项意并找出与文章不同的地方。
(2)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出句子并圈点勾画,结合上下文分析文章的内容、主题,仔细分析每个选项,可以用排除法。
(3)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分析概括的能力。人物形象题是高考小说类文本中常出现的题型,分析人物形象时需先从故事情节入手,找到关于人物的描写,根据文本分析概括出人物形象。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正面描写,包括心理、神态、动作、语言、外貌描写;二是侧面描写,包括环境描写,他人的评价与衬托。
(4)本题考查对文本的赏析。首先,明确文本中提到的角度,然后依据文本角度对文本进行赏析,最后总结概括出解析即可。
6.“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错误。小说通过对陈秉正一双手的描写,赞扬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并没有批判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选项属于过度解读。
故解析为:D
7.“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错误。从材料二“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来看,老舍同志并没有拿本文与《老农陈秉正传》比较的意思;同时《老农陈秉正传》是老舍假设的作品,并不真实存在。
故解析为:B
8.由“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看,运用细节描写、外貌描写,细致地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展现出他作为劳动人民勤劳的一面。
由“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看,运用语言描写,通过陈秉正对年轻人语重心长的教育以及刚拿到手套时感慨,表现了为了方便劳动而顾不上自己的手,体现他对劳动的热爱,质朴、爽利。
由“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看,运用心理描写,他看到新运来的桑杈第一时间想到集体的事情,手套第一次丢了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体现了他为集体和他人着想的特点。
由“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看,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副组长王新春对陈秉正辛勤劳作的介绍以及年轻人劳动时的抱怨和不理解,突出表现了陈老汉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以及他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9.从读者效果层面来看,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令人产生好奇心,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情节的发展来看,小说的情节一波三折,文章以“手”为线索展开,先是家人为保护他的手而买手套给他,然后他为了干活而忘戴手套,接着因为戴了手套而丢了手套,最后回家后归还手套。“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
从手法上来看,小说运用了伏笔照应的手法,文章一开篇就交代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虽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但身体特别强健,连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最后交代他的手都是自己从小的劳作,塑造了一位勤劳的劳动人民形象。
从结尾的设置来看,小说的结局突转。陈秉正老人“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他最后把手套还给儿媳妇,并表示“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劳动者形象。
10.B
11.D
12.C
13.①这时候,秦军非常强大,往往乘胜追击敌人,(攻秦的)众多将军都认为先入关非常不利。
②我退兵霸上的原因,是等诸侯来共同制定政策罢了。
14.因为雍齿帮助魏王反叛刘邦,而丰县人也帮助雍齿,所以刘邦一开始不愿意免除丰县的赋税,后来在沛县父老的请求下也免除了丰县的赋税。
文学常识;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文化常识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断句可以根据句中的人名、地名以及词语成分,如宾语、主语等成分进行断句。
(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能力。考查内容一般包括:官职、天文、历法、乐律、地理、科举、姓名、宗法等,考查内容一般在文中出现,可以结合上下文理解,学生还是要注重平常的积累。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阅读启发。首先,筛选选项中重要信息,然后根据重要信息回归文本,去文中找关于此类信息的句子,简单分析,最后与选项做对比,找出不同。
(4)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时注意关键实词虚词的翻译,翻译方法一般是直译、组词、替换,也要注重平常学习文言文时虚词实词的积累。翻译句子还要注意常用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判断句、被动句等。
(5)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型的题目,不可脱离文本内容,结合题目给的信息,结合文中内容总结概括。
10.“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郦山”是“送徒”的地点,做句子的补语,而且“徒多道亡”中,“徒”是“多道亡”的主语,所以“郦山”和“徒”之间要断开,排除A、D。“止饮”和“夜乃解纵所送徒”是两件事,中间要断开,而且“吾”是“亦从此逝矣”的主语,所以应放在后一句中,排除C项。
故解析为:B
11.“社,谷神;稷,土神”错误,“社”指土神,“稷”指谷神。
故解析为:D
12.“怀王觉得他宽厚老实”错误,由文中“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所过无不残灭。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可知,是怀王手下的老将认为刘邦宽厚老实,并不是怀王这么认为。
故解析为:C
13.①“是时”,这时候;“逐”,追击;“利”,意动用法,认为……有利。
②“所以”,……的原因;“还军”,退兵驻军;“至”,到来;“定”,制定;“约束”,政策。
14.题干问的是“高祖还乡时,为什么只免了沛县的赋税徭役,却没有免除出生之地丰邑的?后来免除了没有”。
首先找到设题的区域,然后理解文意,并概括作答。
本题的设题区域在文章的最后,即“……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意思是“我只是因为当初丰邑人跟着雍齿反叛我而帮助魏王才这样的”,可见刘邦是因为丰县人跟着雍齿反叛而不愿意免除丰县的赋税;但在沛县父兄的“固请”之下“乃并复丰,比沛”,可见最终也免除了丰县的赋税。
15.B
16.①因登临城楼而引起的悲秋之情。诗人登上城北门楼,深秋时节,西风劲吹,寒气袭人,眼前萧瑟凄凉的景象使诗人愁绪满怀;②山河沦陷、忧国伤时的叹惋。颔联和颈联抒发了诗人对关中失地的忧思,对故都的怀念之情;③壮志难酬之悲愤,远望烽火,仰视阵雁,想到岁月空逝,兴复无期,而自己却报国无门,悲愁难耐。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正确”或“错误”,其次结合课下解释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与感情,最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比每个选项,选出正确解析。
(2)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看题目,明确诗歌的内容,能够分析出感情最好,其次逐句分析每句诗歌所体现的感情,一首诗歌中可能包含了多种不同的感情,分析感情时还要结合课下解释理解诗歌内容。
15.“远景与近景的交替”错,颔联抒写自己远望烽火、仰观雁阵所兴起的失地之愁,“一点”可见烽火之远,“雁带”属于仰观天空,同样是远景,此处没有近景描写。
故解析为:B
16.首句“幅巾藜杖北城头”,写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情况。“卷地西风满眼愁”写诗人的感受。“西风”是秋天的象征,“卷地”,生动形容了风势猛烈。呈现出秋季萧条凄凉的景象,引发诗人愁绪;“满眼愁”,正是写因秋季而起的悲愁,是全文的诗眼,奠定了感情基调;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写对边境情况的忧虑和对关中国土的怀念。登楼远望却见大散关烽烟,说明边境紧急。诗人一向积极主张抗金,必会感到深切的关注和无穷的忧虑。他身在成都,常盼望从北方传来好消息。但这次看到鸿雁传来的却是“杜陵秋”。“杜陵秋”三字,寄寓着诗人对关中失地的关怀,对故都沦陷的怀念之情;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抒发了诗人的忧国深情。山河兴废难料,身世安危未卜,瞻望前途,令搔首不安,愁肠百结。再看,自己投闲置散,报国无门,只能倚楼而叹,体现出壮志难酬的悲愤;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中,“横槊赋诗”是诗人经常怀念的在南郑的戎马生涯,而现在这些“非复昔”,已成往事。而诗人虽然离开南郑,但却始终“梦魂犹绕古梁州”,正是报国心志的抒发。
17.(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故解析为:⑴⑵⑶
18.D
19.A
20.麻味这种源于中国的特有风味,已成为食品的一种基本味,是中国对于世界饮食文化的一大贡献。
21.也实时生成和储存着大量相关数据;导致一些文化产品并没有很好地对接受众需求;也给算法应用带来隐患。
22.①算法能够实现个性化、精准化定制;②算法成为供给侧改革的推手;③算法需要完善和规范。
23.略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不是美而是意境,这一点已经成为中外学者的共识。那么,什么是意境?
从中国美学史来看,意境与意象、象等概念相关。在《易传》中,象是与形对照起来界定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象与形相比,有虚与实、动与静的区别。象比形更虚灵,更生动。象还有另外一个用法,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想象”。《韩非子·解老》中对象做了这样的解释:“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比较起来说,眼见的形为实,意想的象为虚。正因为想象的介入,象变得更加虚灵、生动和非现实。
顺着这个思路,可以说意象比形象更虚灵、更生动。正因为如此,意象专指诗歌和绘画等艺术形式所创造的审美对象,它可以是虚构的、想象的,总之,是非现实的。形象多指现实中的事物的形状。形象可以是审美欣赏的对象,从而转化为意象。比如,在文学形象这种说法中,形象就是审美对象,可以包含虚构和想象的成分。不过,形象也可以是非审美活动的对象。比如,在测量活动中,形象就表现为客观的形状。
意象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目标。通过意象,我们可以将审美与非审美、艺术与非艺术区别开来。既然意象已经将审美和艺术从其他人类活动中区别开来,为什么还需要意境?究竟什么是意境?尽管境与象关系紧密,但它与象不同。中国传统美学中,有“境生于象外”“象外之象”等说法。由此可见,境不是个别的象,而是个别的象的放大或延伸,是不能对象化的境域或者世界。世界不是对象,不能与自我相对,因为自我始终是在世界之中存在,不能越出世界而存在。从这种意义上说,意境比意象要大。
意境不仅大于意象,而且高于意象。与具体的意象相比,非对象化的意境更加抽象和虚灵。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意境也有境界的意思。有意境就意味着境界更高,更有形而上的意味。对意境的欣赏,能够使人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意境不仅是虚灵的、动态的,而且是超越的、神圣的。它不仅往广大的方面蔓延,而且往高深的方面伸展,由此意境类似于古人心目中的宇宙,即“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意境是宇宙,但它不是物理学上的宇宙,而是心灵的宇宙,是精神生活的宇宙。中国艺术家创造出有意境的艺术作品,目的是安顿我们的心灵,安顿我们的精神生活。
意境理论让我们从个别事物中超越出来,进入更加广大的周遭世界,进而与历史和宇宙发生关联,这对于将今天的艺术实践从对物体和个体的狭隘专注中解放出来尤其重要。现在已经有不少西方美学家开始用气氛、氛围、灵韵等具有中国美学色彩的词汇来描述艺术圈,我想它们都不如中国美学中的意境那么准确。在意境范畴启发下建构起来的艺术圈,将如同时下生态圈和经济圈一样,成为当代艺术中的一种新现象,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摘编自彭锋《意境论的重生》)
材料二
说到意境,我以为,意境是现实生活重压下可以让人们的心灵暂时得到抚慰的一剂良药。人们旅游,或寄情于山水,或暂驻风雪,或赏花问月,为的就是远离人际关系如葛藤一般纠缠在一起的现实生活。董其昌的山水特别高远清澹,一笔一笔安详宁静。这种意境,是他心上笔下的追求,更是他对于动荡不安、动辄便可罹祸的官场生涯紧张心情的互补。以他那样的身份派生出的那样的心情,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追求这样宁静的意境,是有意要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既是一种休息又是一种抚慰!这就是艺术的妙谛所在。有唐一代,安史之乱那一段,草木厌兵民不聊生,倒出现了许多意境优美的田园诗,为什么会这样?那几乎是民众们的集体向往,是诗人对民众的一种大抚慰!而在盛唐时期,歌舞升平,“小邑犹藏万斛金”,却产生了以建功立业思想为基础的边塞诗,边塞诗的苦寒意境是人们不乐意经历的,但因为它与人们当时的现实生活拉开了距离,所以既变成了一种审美,又被人们称道!艺术的妙谛就是要与生活拉开距离,如果生活是什么样艺术便是什么样,那我们还要艺术做什么?意境是理想化了的,是人类精神的休息场所,让人们于现实生活中看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美。
意境之美,是画面给人们提供更多联想的可能,是由此及彼,于似与不似之间给看官尽量留有广大的想象余地。艺术必须要由此及彼,如果艺术不能完成这一个飞越便不是艺术,只不过是说明文,或是——看图说字。文学中的意境之美也如此,文字要在读者的脑海里变成海市蜃楼般的画面,如《简·爱》,你似乎都能感觉到主人公生活的环境,感觉到那种阴冷和潮气。说到营造国画的意境,不是画家自己在那里营造,画家只不过提供了某种可能,只是通过笔墨对看官们的生活经验做了指点和引导,然后由看官去营造。意境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意境的标准不会随时代产生多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画。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这只是某些人的事,就国画而言,你也可以笔墨不必随时代,你可以死死固守传统,固守本身便是一种美,是一种精神!中国画技法形成于农耕时代,你要它随时代发展,现在是什么时代?工业时代好像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你来画宇宙飞船或手机电脑不是不可以,但也同样需有意境。关于国画意境,没有什么评判标准;说到笔墨,却有标准,那就是笔墨一定要变化丰富而状物精微。
(摘编自王祥夫《意境之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象是虚的,形是实的;象是动的,形是静的;象必须和形对比起来才能让人理解。
B.意象专指艺术形式创造的审美对象,是非现实的。意象比形象更加虚灵生动。
C.高远清澹的意境,并不是董其昌心上笔下的追求,而是对其官场紧张心情的互补。
D.除变化丰富而状物精微外,国画的笔墨和意境并没有太大区别,不应有评判标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境不是对象,不能与意象相对,因为意象始终是在意境之中存在,不能越出意境而存在。
B.对物体和个体的狭隘专注是当今艺术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重建意境论可能会解决这一问题。
C.只有于似与不似之间提供给人们更多联想的可能,形成由此及彼的飞越,艺术才能成为艺术。
D.与材料二谈到国画不同,材料一追溯中国美学史谈对意境的认识,但都分析了文学的意境美。
3.下面诗句中不属于材料二中所述“与生活拉开距离”的一项是()
A.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B.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4.依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意境的特点。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1.B
2.D
3.A
4.意境是虚灵的、动态的,也是超越的、神圣的;让人们于现实生活中看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美,于似与不似之间给看官尽量留有广大的想象余地。
5.①开头提出问题-意境是什么;②然后分析问题,通过意境与象、意象等概念的辨析分析意境的内涵;③最后建议应该用意境论重建当代的艺术圈。
社会科学类;分析作品的结构,概括作品的主题;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偷换概念、张冠李戴、强加因果、因果倒置、无中生有、混淆概念等,考生需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选项,仔细对比比较,分析其不同点。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学生精读文章,联系上下文明确文章所表述的主题或精神,将选项回归文本中,看是否与原文表述一致。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信息理解并运用的能力。做此类题,需从题干中找到重要信息,回归文本中找到满足题目的条件,充分的理解后结合选项选出正确解析。
(4)本题考查论证思路。论证思路即行文脉络、论证层次、行文思路。解答此类题型,首先将文章划分层次,然后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梳理行文脉络,最后整理解析作答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概括重点内容的能力。首先浏览全文,明确材料论述的重点内容,其次将重点内容圈画,根据圈画内容总结概括。
1.A项,“象必须和形对比起来才能让人理解”错误。根据材料一中“在《易传》中,象是与形对照起来界定的”可知文中只是说《易传》中象是与形对照起来界定的,根据材料一“《韩非子解老》中对象做了这样的解释:‘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可知后边《韩非子》中就没有象与形对比起来理解;B项无误;C项,“并不是”错误,原文材料二说“董其昌的山水特别高远清澹,一笔一笔安详宁静。这种意境,是他心上笔下的追求,更是他对于动荡不安动辄便可罹祸的官场生涯紧张心情的互补”可知高远清澹的意境,是董其昌心上笔下的追求,更是他对于动荡不安动辄便可罹祸的官场生涯紧张心情的互补;D项,“不应有评判标准”错误。根据材料二“关于国画意境,没有什么评判标准;说到笔墨,却有标准,那就是笔墨一定要变化丰富而状物精微”可知国画笔墨有评判标准。
故解析为:B
2.“都分析了文学的意境美”错误,材料一并没有分析文学的意境美,只提到了文学形象。
故解析为:D
3.从原文材料二“人们旅游,或寄情于山水,或暂驻风雪,或赏花问月,为的就是远离人际关系如葛藤一般纠缠在一起的现实生活”可知“与生活拉开距离”是指或寄情于山水,或暂驻风雪,或赏花问月。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是描写一家其乐融融的干农活,是对生活的如实描写,没有“与生活拉开距离”。
故解析为:A
4.从材料一“与具体的意象相比,非对象化的意境更加抽象和虚灵”可知意境是虚灵的;
从材料一“对意境的欣赏,能够使人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可知意境是动态的;
从材料一“意境是宇宙,但它不是物理学上的宇宙,而是心灵的宇宙,是精神生活的宇宙。中国艺术家创造出有意境的艺术作品,目的是安顿我们的心灵,安顿我们的精神生活”可知意境是超越的、神圣的。
从材料二“意境是理想化了的,是人类精神的休息场所,让人们于现实生活中看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美”可知意境让人们于现实生活中看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美。
从材料二“意境之美,是画面给人们提供更多联想的可能,是由此及彼,于似与不似之间给看官尽量留有广大的想象余地”可得出意境之美,是画面给人们提供更多联想的可能,是由此及彼,于似与不似之间给看官尽量留有广大的想象余地。
5.材料一一共七段,开头第一段提出意境是什么的问题;然后第二、三、四段分析意境与象、意象等概念的辨析,五、六段分析意境的内涵;最后一段提出建议,建议应该用意境论重建当代的艺术圈。通过分析可知材料一的行文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建议。根据以上分析整理解析。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们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首先要教架势。因为规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
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陈秉正老汉家里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头也太细、太长,勉强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儿子陈满红说:“慢慢用着就合适了!”老人带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脱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暂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也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
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满红媳妇劝老人说:“现在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满红媳妇说:“这回可带上您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带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售货员忙着正往车下搬。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二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转眼工夫,就来了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原路返回走出白云岗村。一出了村,他觉人也不挤了、路也宽敞了,这才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他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杈,解开腰带抖擞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又扭回头来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会上的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了他。
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带上。
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停,直到第四天上午听罢了县委的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宗事。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他想:“把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算了,不找它了!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材料二
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
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而又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不过,假若不拿一双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上,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我看得出:树理同志知道很多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不过是一双手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摘编自老舍《读<套不住的手>》,有删改)
6.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对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农民的手的真切描绘,刻画出一位农业生产技术、思想觉悟都很高的农民形象。
B.小说的语言既质朴平易又生动幽默,如“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口语化很明显,达到了通俗化和艺术化高度统一。
C.小说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刻画陈秉正“手”的故事,再集中讲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对前者的延伸。
D.小说通过对像陈秉正这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讴歌了他们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树理在创作上特别注重从农村生活和劳作中选取题材,语言生动活泼又通俗易懂,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体现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
B.老舍认为,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以小见大,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
C.《套不住的手》构思巧妙,老舍赞其以“手套”串联情节,故事有起有落,让人意识到:这是一双普通农民的手,也是一双不平凡的手。
D.标题“套不住的手”,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8.赵树理是如何刻画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9.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在谋篇布局上的“窍门儿”。
6.D
7.B
8.①外貌描写:细致地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突出他勤劳纯朴、热爱劳动的形象。②语言描写:陈秉正对年轻人语重心长的教育,刚拿到手套时感慨“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最后表示自己“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③心理描写:看到新运来的桑权第一时间想到集体的事情,手套第一次丢了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体现了他为集体和他人着想的特点。④侧面衬托:副组长王新春对陈秉正辛勤劳作的介绍和年轻人劳动时的抱怨和不理解,突出表现了陈老汉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以及他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9.①设置悬念。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情节一波三折。文章以“手”为线索展开,两次戴手套,两次丢手套的零散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③伏笔照应。文章开篇交代陈秉正虽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但身体特别强健,连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最后交代他的手都是自己从小的劳作,塑造了一位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形象。④结尾突转。陈秉正老人最后把手套还给儿媳妇,并表示“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劳动者形象。
探讨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小说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是“正确”还是“不正确”,然后精读文章,依据选项回归文本,找出符合选项意的段落或句子,仔细理解分析选项意并找出与文章不同的地方。
(2)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出句子并圈点勾画,结合上下文分析文章的内容、主题,仔细分析每个选项,可以用排除法。
(3)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分析概括的能力。人物形象题是高考小说类文本中常出现的题型,分析人物形象时需先从故事情节入手,找到关于人物的描写,根据文本分析概括出人物形象。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正面描写,包括心理、神态、动作、语言、外貌描写;二是侧面描写,包括环境描写,他人的评价与衬托。
(4)本题考查对文本的赏析。首先,明确文本中提到的角度,然后依据文本角度对文本进行赏析,最后总结概括出解析即可。
6.“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错误。小说通过对陈秉正一双手的描写,赞扬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并没有批判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选项属于过度解读。
故解析为:D
7.“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错误。从材料二“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来看,老舍同志并没有拿本文与《老农陈秉正传》比较的意思;同时《老农陈秉正传》是老舍假设的作品,并不真实存在。
故解析为:B
8.由“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看,运用细节描写、外貌描写,细致地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展现出他作为劳动人民勤劳的一面。
由“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看,运用语言描写,通过陈秉正对年轻人语重心长的教育以及刚拿到手套时感慨,表现了为了方便劳动而顾不上自己的手,体现他对劳动的热爱,质朴、爽利。
由“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看,运用心理描写,他看到新运来的桑杈第一时间想到集体的事情,手套第一次丢了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体现了他为集体和他人着想的特点。
由“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看,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副组长王新春对陈秉正辛勤劳作的介绍以及年轻人劳动时的抱怨和不理解,突出表现了陈老汉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以及他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9.从读者效果层面来看,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令人产生好奇心,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情节的发展来看,小说的情节一波三折,文章以“手”为线索展开,先是家人为保护他的手而买手套给他,然后他为了干活而忘戴手套,接着因为戴了手套而丢了手套,最后回家后归还手套。“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
从手法上来看,小说运用了伏笔照应的手法,文章一开篇就交代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虽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但身体特别强健,连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最后交代他的手都是自己从小的劳作,塑造了一位勤劳的劳动人民形象。
从结尾的设置来看,小说的结局突转。陈秉正老人“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他最后把手套还给儿媳妇,并表示“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劳动者形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单父人吕公好相人,所相之人,无如季相,以息女与刘季,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二世元年,陈胜等起蕲,沛县诸父老卜筮之,乃立季为沛公以应陈涉。二年,出与战,破之。命雍齿守丰,引兵之薛。雍齿雅不欲属沛公,及魏招之,即反为魏守丰。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所过无不残灭。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遣沛公西略地。沛公引兵西,过高阳。郦食其为监门,求见说沛公。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约法三章,悉除去秦法。曰:“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二年,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甲午,乃即皇帝位汜水之阳。萧丞相营作未央宫,高祖见宫阙壮甚,怒。十二年,高祖还归,过沛,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以沛为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沛父兄皆顿首曰:“沛幸得复,丰未复,唯陛下哀怜之。”高祖曰:“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B.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C.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D.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结直肠癌诊治进展》课件
- 平安自查报告范文集锦10篇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 小学三年级多位数加减法,脱式计算练习题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地理(内蒙古卷)
- 湖南省长沙市三中1月高三月考语文试题
- 《实验动物学绪论》课件
- 《灰色系统理论简介》课件
- 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英语试题
- 教育机构人才招聘总结
- 2024至2030年中国生活权益卡券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大学美育-美育赏湖南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数据结构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 年版)
- 广州市番禺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统考英语试题
- 土地生态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东北农业大学
- 新概念第二册课文和单词
- 吾悦广场商场开业仪式开业庆典周年庆活动方案
- JJG 393-2018便携式X、γ辐射周围剂量当量(率)仪和监测仪
- 2023年6月新高考历史浙江卷试题真题答案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