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1页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2页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3页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4页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告罄(qìn)震悚(sǒng)瞬息(shùn)气冲斗牛(dòu)

B.亘古(gèn)露宿(lòu)晌午(shǎng)怏怏不乐(yàng)

C.机杼(zhù)譬如(pì)无虞(yú)屏息凝神(bǐng)

D.愧怍(zuò)修葺(qì)吞噬(shì)祸不单行(háng)

C

常用易错字字音;多音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A.“气冲斗牛”的“斗”读“doǔ”;

B.“露宿”的“露”读“lù”;

C.正确;

D.“祸不单行”的“行”读“xíng”。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解析。

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斑澜遗憾心有灵犀奈人寻味

B.烦躁迸溅至死不懈以身作则

C.屏障服侍苛捐杂税鞠躬尽粹

D.覆灭丰绕姗姗来迟语无轮次

B

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A.“斑澜”写作“斑斓”,“奈人寻味”写作“耐人寻味”;

B.正确;

C.“鞠躬尽粹”写作“鞠躬尽瘁”;

D.“丰绕”写作“丰饶”,“语无轮次”写作“语无伦次”。

故解析为:B。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经典诗文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6)脱我战时袍,。(《木兰诗》)

(7)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

(8)描写陋室居住环境幽静淡雅的句子是:,。(刘禹锡《陋室铭》)

(9)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0)那天清晨落叶满地,。(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1)独怆然而涕下

(2)商女不知亡国恨

(3)此夜曲中闻折柳

(4)会当凌绝顶

(5)自缘身在最高层

(6)著我旧时裳

(7)闲敲棋子落灯花

(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9)化作春泥更护花

(10)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本题需要重点识记和正确书写的字词有:怆然、闻、缘、著、敲、苔痕、污染。

故解析为:

(1)独怆然而涕下(2)商女不知亡国恨(3)此夜曲中闻折柳(4)会当凌绝顶(5)自缘身在最高层(6)著我旧时裳(7)闲敲棋子落灯花(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9)化作春泥更护花(10)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理解、背诵、默写能力。诗文默写题主要有:直接性默写题、理解性默写题、迁移性默写题、运用性默写题、简单赏析性默写题五种类型。直接性默写题考查了学生的记忆书写能力,重在突破书写有障碍的字词;理解性默写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诵读能力,意在不可死记硬背名篇名句。

4.名著阅读。

尼摩船长说:“教授,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中有某些完全相同的鱼类。我确定了这个事实,我就问,在这两个海中间是不是有交通路线的存在。如果有,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面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我把铜圈套在鱼尾上,再把鱼放入海中。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我找到了一些从前放走的鱼尾上有铜圈的鱼。两海之间有路可通的想法得到了证明。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

文段出自(国籍)作家的著作《海底两万里》,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法国;儒勒·凡尔纳(或者“凡尔纳”);尼摩船长告诉教授他发现红海和地中海之间的海底地道的经过

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海底两万里》

从“尼摩船长说……”即“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等内容可知,文段出自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著作的《海底两万里》。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从“在红海和地中海中有某些完全相同的鱼类……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我把铜圈套在鱼尾上,再把鱼放入海中。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我找到了一些从前放走的鱼尾上有铜圈的鱼。两海之间有路可通的想法得到了证明。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可知,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尼摩船长告诉教授他发现红海和地中海之间的海底地道的经过。

故解析为:法国;儒勒·凡尔纳(或者“凡尔纳”);尼摩船长告诉教授他发现红海和地中海之间的海底地道的经过。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积累能力。关于名著,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如、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并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对于课本中有关名著的内容更要引起重视。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这里只要对《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有所了解,就能很好答题。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你一定想问,为啥西安又刷屏了。②那是中国——中亚峰会,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在西安举办。③丝绸之路上的老朋友回来看我们了。④都奔西安来了,就像我们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西安吸引世人的魅力,也____一两桩理由就能讲完的,____千年岁月长河里的叠叠加加,可感可亲,可爱可叹!⑤咱就用陕西话直白问一句:“为撒西安把人都引来了?”⑥回答这一个问题,要洋洋洒洒从三千年前说起——

(1)第①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③句画横线的词语“丝绸之路”是短语(填短语类型)

(3)第④句的横线上需要填写一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将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2)偏正

(3)不是而是

并列关系;句号;问号;偏正短语

(1)①根据语境“为啥西安又刷屏了”中的“为啥”判断句末用问号。

(2)第③句画横线的词语“丝绸之路”是偏正短语,其中“路”是中心词,而“丝绸”是修饰成分。

(3)第④句前面的语境是:我们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西安吸引世人的魅力,也……千年岁月长河里的叠叠加加。显然这里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而且前面表否定,后面表肯定,故用“不是……而是”。

故解析为:

(1)将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2)偏正

(3)不是……而是

(1)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的掌握能力。平时要积累和掌握逗号、句号、问号、省略号、破折号等等标点符号的常见用法及功能,结合语境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短语类型的判断和分析能力。短语的常见类型有: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等等,考生要善于结合语境分析各种短语的类型。

(3)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关联词的搭配的掌握能力。关联词主要是反映句子的内在逻辑能力,我们要在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明了它们内在的逻辑关系,结合语境分析即可。

二、综合性学习(7分)

生活处处有语文。你们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6.凡凡同学搜集到赞颂榆林的一副对联,上联为“榆林奏响和谐曲”,请你选出合适的下联()

A.紫气东来临春意B.华夏吹来诚信风C.南官毓秀齐天乐

7.妙妙同学想制作一本各地的家乡美食集,下面是她搜集到的一则广告。请你也为自己喜欢的家乡美食写则推荐语。

美食:牛肉面

推荐语:牛肉面选用优质牛骨,上等牛肉,经独特工艺制作而成。面,劲道爽滑;肉,质嫩可口;汤,味浓醇鲜。特色美食,驰名中外。

8.在“小诗朵朵”活动中,七年级(1)班准备刊登一组“我和语文”的作品。请参考示例,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文字。

语文,就像一缕轻风,拂动着我的心海,使我的天空明净清新。

语文,

语文,就像一阵细雨,滋润着我的心田,使我的人生润泽丰盈。

9.生活处处有诗意,请从下面句子中,选择一个语句,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6.B

7.示例:羊肉烩面。选用上好的羊肉同羊骨架,加上各种香料文火长久熬制。汤,汤白醇厚;面,鲜香有韧劲;羊肉,鲜嫩酥烂;料,丰富有营养。河南名小吃,游子思乡的味道。

8.示例:就像一轮骄阳,照耀着我的心灵,使我的世界光明温暖。

9.略

套用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广告标语;诗歌对联;书法

(1)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对联“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的特点,可以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之拟写推荐语的能力。拟写推荐语一定要把握被推荐事物的特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主要是形象直观的语言,包括一些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或句式去拟写。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之仿写句式的能力。仿写句式的前提是仔细观察原句的句式特点,有无特殊的修辞手法等等,然后调动自己的语言储备去分析和把握。

(4)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正确书写的能力。平时要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则,包括笔顺笔画等等,最终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即可。

6.上联“榆林”是名词,对应下联的“华夏”;“奏响”对应“吹来”;“和谐曲”对应“诚信风”。

故解析为:B。

7.题干要求制作一本各地的家乡美食集,也就是要写一则关于美食的推荐语,一定要抓住当地美食的特点,选择形象直观的语言进行描述即可。

故解析为:示例:羊肉烩面。选用上好的羊肉同羊骨架,加上各种香料文火长久熬制。汤,汤白醇厚;面,鲜香有韧劲;羊肉,鲜嫩酥烂;料,丰富有营养。河南名小吃,游子思乡的味道。

8.围绕的话题是“我和语文”,表述的是自己对“语文”的认知和感悟。例句“语文,就像一缕轻风,拂动着我的心海,使我的天空明净清新”是一个比喻句,仿写的对象是“语文”,然后选用比喻的手法,符合前述的语境,进而构成排比句即可。

故解析为:语文,就像一阵细雨,滋润着我的心田,使我的人生润泽丰盈。

9.规范、端庄、正确书写即可。

故解析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三、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8.1%的受访者最近在线健身了。73.2%的受访者表示坚持线上健身让自己拥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线上健身,92.4%的受访者认同要先树立科学理性的健身意识。由此可见,线上健身已成为很多人锻炼的主要方式。

坚持线上健身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改变?

易莲觉得,线上健身丰富了她的校园生活,增进了友情,“和大家一起跳跳很开心,这将是大学时光里难忘的经历”。“虽然锻炼完会感到身体酸痛,但日复一日坚持下来,能感受到体态的变化。与两年前的照片比,现在不驼背了,腹部也平了。”易莲表示,运动还能纾解情绪、调节心理,养成运动的习惯更是有益健康,“每次运动完我都身心舒畅。有时无聊了,起来运动一下,会觉得很充实。”

吴晓薇说,坚持线上锻炼给她带来了很多改变。第一是更健康了,身体变得轻盈灵活,睡眠也有所好转,精神跟着变好了;第二和孩子一起锻炼,增进了亲子关系,也教给孩子要坚持。“我认为‘云健身’对我们母子是相互带动的事情。”

“很多年轻人靠过度节食来减肥,这对身体危害很大。坚持健身能健康地瘦下来。”董浩宇说,他的身体素质提高了不少,团建时大家运动完都坐着休息,自己继续遛弯也不觉得累。

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线上健身?64.2%的受访者建议选择专业人士、口碑课程跟练,61.0%的受访者指出不盲目跟练,要评估自身身体素质条件,57.7%的受访者认为要主动学习掌握科学健身知识,45.5%的受访者指出注意纠正易错动作,规范、有度运动。

更好地进行线上健身,你有哪些建议?

选择专业人士、口碑课程进行跟练64.2%

不盲目跟练,评估自身素质条件61.0%

主动学习掌握科学健身知识57.7%

注意纠正易错动作,规范、有度运动45.5%

对于科学合理地展开线上健身,任职于北京林业大学体育教学部的陈教授建议,首先要遵循运动规律。“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和准备活动;其次,评估自身身体条件,比如有无基础疾病等。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选择适合的运动形式和项目。”他还指出,普通人一定要掌握运动强度,控制好运动量。“这取决于自身身体机能状况,个体差异非常大,比如有的人心率可以到200次/分钟,但有的人到150次/分钟就受不了了。所以,评估身体机能状况非常重要,要以此来衡量运动强度。最后我提醒大家,运动锻炼要循序渐进,绝对不能一口就想吃个胖子,不然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

10.请结合说说坚持线上健身能给人们带来哪些变化。

11.有人认为,线上健身比线下健身更自由,因此自己想怎么练就怎么练。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说说你的看法。

1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的调查可以看出,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认同要先树立科学理性的健身意识。

B.很多年轻人靠过度节食来减肥,这对身体危害很大。

C.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选择适合的运动形式和项目。

D.调查显示,倾向于主动学习掌握科学健身知识的受访者比选择专业人士、口碑课程跟练的受访者多。

10.丰富校园生活,增进友情和亲子关系;改善身体健康,变得轻盈灵活,睡眠质量和精神状态都有所提升:纾解情绪,调节心理状态;培养运动习惯,有益健康。

11.示例:我不同意这个观点。虽然线上健身相对于线下健身更加自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练习。如中所述,要科学有效地进行线上健身,需要主动学习掌握科学健身知识,评估自身身体素质条件,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和项目。此外,陈教授还提醒大家要循序渐进,控制好运动量,以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即使是线上健身,也需要遵循科学的健身原则,不能盲目行动。

12.D

新闻、材料类;理解概括新闻主要内容;分析材料主体特征;启示、感悟、建议类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包括图表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分析和作答,注意语言的简明扼要。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涉及的重要问题的个性化解读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提取的观点,最后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把握的观点和态度,最后根据选项的表述去分析和概括即可。

10.结合说说坚持线上健身能给人们带来哪些变化。从“易莲觉得,线上健身丰富了她的校园生活,增进了友情”可提取丰富生活,增进友情;从“能感受到体态的变化。与两年前的照片比,现在不驼背了,腹部也平了”可概括出:改善身体状况;从“运动还能纾解情绪、调节心理,养成运动的习惯更是有益健康”等概括出:纾解情绪,调节心理状态;培养运动习惯,有益健康等等。

故解析为:丰富校园生活,增进友情和亲子关系;改善身体健康,变得轻盈灵活,睡眠质量和精神状态都有所提升:纾解情绪,调节心理状态;培养运动习惯,有益健康。

11.题干要求就“线上健身比线下健身更自由”谈谈自己的看法。这种题言之成理即可。可以说线上健康不需要走出门就能锻炼,时间非常自由。也可以否定这个观点,从材料和生活的实际体会角度分析。线下健身,好像有场地空间和时间的安排,但是越自律的人才能让身体、体态保持得更好。考生据此分析即可。

故解析为:示例:我不同意这个观点。虽然线上健身相对于线下健身更加自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练习。如中所述,要科学有效地进行线上健身,需要主动学习掌握科学健身知识,评估自身身体素质条件,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和项目。此外,陈教授还提醒大家要循序渐进,控制好运动量,以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即使是线上健身,也需要遵循科学的健身原则,不能盲目行动。

12.D.细读材料三的文字和图表可知:主动学习掌握科学健身知识的占比57.7%,而选择专业人士、口碑课程进行跟练的占比64.2%,即前者比后者的受访者更少。选项的表述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故解析为: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思念一块月饼

张金春

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诗仙李白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他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口的一块伤疤,在隐隐作痛。

②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每到这个季节,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当兵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流淌在无线电波里,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光里。

③在我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还有鸡蛋、斗香等,最好吃的就是镇上老师傅自制的月饼,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抢在手中,放入口中。

④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是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

⑤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工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肠子也配合地发出两声咕咕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⑥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开一半,说:妈,你也吃。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⑦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现在当我的女儿面对一堆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甚至吃了一小半扔在一边时,我会拿过来,一粒一粒瓣开来,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融化在岁月的记忆里。

⑧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选自《中国文化报》)

13.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①“我”小时吃月饼,②,③。

14.请说说文章第①②段引用诗歌的作用是什么。

15.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

16.文中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

17.一块让思念至深的香甜月饼,一个让朱自清泪流数次的肥胖背影,都让我们感受到父母深深的关爱。请比较本文和《背影》中的朱自清在文中所表述的情感的异同。

13.②有一次偷吃月饼;③现在一到中秋就思念月饼

14.文中引用诗歌写月亮引发思念,引出中秋吃月饼,为下文的故事交代背景,作了铺垫;也表述了对少年时光的怀念和对父母的思念。

15.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躺”“望”写出了“我”看见月饼还在的欣喜之情和“我”极想偷吃月饼的心理。

16.示例:文章通过写母亲分月饼给孩子,不责怪“我”偷吃月饼,捡月饼屑子吃,说自己不爱吃沙甜月饼等情节,刻画了一位关爱孩子、无私、宽容、有教育智慧的母亲形象。

17.相同点:两文都抒发了对父母的思念、牵挂和感激之情。不同点:《背影》一文中还抒发了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记叙性散文;梳理、概括文章情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体会情感态度;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1)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引用诗歌的作用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很显然,引用的诗歌在内容上有丰富文本的作用,在形式上有增强文学性的作用,考生还可以从读者层面、情节推动层面分析思考。

(3)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及其表述效果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判断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写出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再结合具体句子分析词语表现了什么/表述了某种感情/突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语文中主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等,而每一种修辞手法又各有其作用,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进行分类整理,写作时可以恰当运用,以增加文章的文采。

(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这类题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揣摩:第一,重视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第三,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情感的能力。在做此类题的时候,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文中记叙的事件和主要人物,然后再审清题意,分析思考,能明白文中体现出了的什么思想感情,确定出文章的感情基调,最后再答题。

13.根据第④段中“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可概括为:“我"吃月饼;

根据第⑦段的“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会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我会拿过来,一粒一粒掰开来,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融化在岁月的记忆里"和第⑧段的“对着如玉如银的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可概括为:“我"思念月饼。

故解析为:②有一次偷吃月饼;③现在一到中秋就思念月饼。

14.题干要求说说文章第①②段引用诗歌的作用是什么。主要是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引用诗仙太白和古人的关于月亮的诗句,很自然地过渡到后文中秋吃月饼的故事叙写上去,并且这样写也增强了自己对父母的思念和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之情。考生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故解析为:文中引用诗歌写月亮引发思念,引出中秋吃月饼,为下文的故事交代背景,作了铺垫;也表述了对少年时光的怀念和对父母的思念。

15.修辞手法:根据语句“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中的“躺”“深情地望”可知,此句将月饼赋予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词:根据语句中“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打"可知,此句运用心理描写与动作描写;联系第⑤段“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可知,画线句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我"寻找到月饼的喜悦,想吃月饼的急切,表现了“我"极想在父母不在的时候,偷偷地吃一点月饼;情感:表现了“我"对月饼的喜爱。

故解析为: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躺”“望”写出了“我”看见月饼还在的欣喜之情和“我”极想偷吃月饼的心理。

16.第④段“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写母亲给“我们“兄弟俩分月饼,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关爱孩子并很公正的母亲;

第⑥段“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写母亲发现“我”偷吃了月饼,但没有责怪“我"的事,表现了她的宽容;

第⑥段“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开一半,说:“‘妈,你也吃。‘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写母亲说自己不爱吃月饼,却用手去捡月饼屑子,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无

私、有教育智慧的母亲,母亲将最好的东西都给予了孩子。

故解析为:示例:文章通过写母亲分月饼给孩子,不责怪“我”偷吃月饼,捡月饼屑子吃,说自己不爱吃沙甜月饼等情节,刻画了一位关爱孩子、无私、宽容、有教育智慧的母亲形象。

17.本文写了—块让思念至深的香甜月饼,表述了对父母的思念、牵挂和感激之情,这些与朱自清的《背影》所表述的情感有共同之处,不过朱自清《背影》里面还抒发了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故解析为:相同点:两文都抒发了对父母的思念、牵挂和感激之情。不同点:《背影》一文中还抒发了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迨③至菡萏④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⑤,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⑥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⑦,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⑧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①荷钱:初生的荷叶。②茎叶:长大了的荷叶。③迨:及,等到。④菡萏:荷花的别称。⑤并擎:一起高举;擎,高举。⑥可目:看着悦目;目,作动词用。⑦异馥:特异的香气。⑧互芬齿颊:意为莲花、莲藕都使人口中生香。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可爱者甚蕃()

亭亭净植()

及其茎叶既生()

及花之既谢()

1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李唐来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卖油翁》)

C.花之隐逸者何陋之有(《陋室铭》)

D.及其茎叶既生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20.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②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

21.两文都是写荷花的,都表述了对荷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但赞美与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说明。

18.多;竖立;等到;凋谢

19.B

20.①对于牡丹的喜爱,应该有很多人了。

②示例: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好看。

21.文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文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爱莲说;常用文言虚词;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常见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常见虚词的多义现象和功用特点的掌握能力。作答的关键是平时对“之、以、而、其”等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悉心掌握,结合语境分析。

(3)题考语句查翻译及理解。本题考查句子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然后理解相关的语句,最后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分析作答,注意语言的简明扼要。

参考译文:

自从荷叶出水那一天,它就能为一池碧水做点缀;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一天比一天高,每天往上长,每天越来越艳丽。有风时就呈现出飘动摇摆的情态,无风时也有轻盈柔美的风姿。等到花蕊绽开,荷花顶出水面,风姿娇美,晶莹欲滴,你先我后,相继开放,等到花朵凋谢,它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自挺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霜降,它也不会收场。这些都说的是它适于观赏的方面。鼻子可以享受的,还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避暑,让人感到暑气消退;纳凉,使人觉得凉气随人生出。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使人满口香味芬芳。只有霜打枯萎的叶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似乎成了被遗弃的废物;但是把它摘下贮藏起来,又能常年用来裹东西。

18.可爱者甚蕃(多)

亭亭净植(竖立)

及其茎叶既生(等到)

及花之既谢(凋谢)

故解析为:多;竖立;等到;凋谢。

19.A.自:自从;自己。

B.两个“而”表转折。

C.之,第一个主谓间取消独立性;第二个宾语前置的标志。

D.其,第一个代词;第二个译为“其中的”。

故解析为:B。

20.①爱,喜爱;宜,应当;

②日,一天天;妍,美丽。

故解析为:①对于牡丹的喜爱,应该有很多人了。

②示例: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好看。

21.甲文喜爱莲花的原因是“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意思为: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可见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

乙文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此皆言其可目者也”意思为: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意思为:适宜鼻子(的地方),那么还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至其可人之口者”,意思为:至于它可口的地方;“是芙蕖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意思为:芙蕖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

故解析为:文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文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2.首联营造丰收之年农村的气氛,一个“足”字,表现出农家的。

23.当你的朋友因身处困境而烦闷失意时,你认为这首诗中的哪一联最适合用来劝慰朋友?并说明理由。

22.宁静、欢悦、喜悦;热情好客、盛情款待

23.示例:颔联。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这句诗富含哲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

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表述的思想感情

(1)本题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诗歌文本,然后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分析和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诗句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诗歌文本,然后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分析和作答。

2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意思是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这两句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足鸡豚”的“足”,有足够,丰盛的意思,它表述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表现出农家人的热情好客。

故解析为:宁静、欢悦、喜悦;热情好客、盛情款待。

2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诗中的原意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这句话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来的衍生义: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一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启发人们在困难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故解析为:示例:颔联。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这句诗富含哲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

四、作文(50分)

24.作文。

人生就像单向行驶的列车,人来人往,缘聚缘散。从小到大,总有些人悄悄陪伴在我们身边,或为我们送来温暖、关怀,或给予我们批评、指导……

请以“陪我走过▲的那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④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⑤不少于500字。

绝密★启用前

半命题作文

要求以“陪我走过的那个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根据材料“从小到大,总有些人悄悄陪伴在我们身边,或为我们送来温暖、关怀,或给予我们批评、指导……”可知,这里的“陪我走过的那个人”可以指给自己带来温暖、关怀、指导、批评的人,横线上可以填写风雨、挫折、坎坷、泥泞、低谷等词,也可以写填写童年、少年等词,着重叙述那一个人是如何陪伴自己,给自己带来了什么。

可以写“陪我走过风雨的人”,写自己在人生的低谷,自己的好朋友始终陪伴在自己的身边,给自己安慰和鼓励,表述对好朋友的感激之情;可以写“陪我走过童年的人”,写自己的父亲,如何在“我”的童年时期给自己带来欢乐,带来幸福,表述对父亲的深厚爱意……在作文的写法上,最好使用以小见大的写法、细节描写的方法等突出主题;在表述方式上,应该以叙述为主合理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述方式,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

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这篇范文的特点是:以优美的文笔,感人的细节,细数初中生活的点滴,再现一个个真实的片断,语言整齐饱满,读来充满诗情画意,洋溢着信仰、拼搏、友谊、感恩……开头用了一句精彩的话作为本文的开头,点明了主旨,也增加了文章的文采。

1/1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告罄(qìn)震悚(sǒng)瞬息(shùn)气冲斗牛(dòu)

B.亘古(gèn)露宿(lòu)晌午(shǎng)怏怏不乐(yàng)

C.机杼(zhù)譬如(pì)无虞(yú)屏息凝神(bǐng)

D.愧怍(zuò)修葺(qì)吞噬(shì)祸不单行(há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斑澜遗憾心有灵犀奈人寻味

B.烦躁迸溅至死不懈以身作则

C.屏障服侍苛捐杂税鞠躬尽粹

D.覆灭丰绕姗姗来迟语无轮次

3.经典诗文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6)脱我战时袍,。(《木兰诗》)

(7)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

(8)描写陋室居住环境幽静淡雅的句子是:,。(刘禹锡《陋室铭》)

(9)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0)那天清晨落叶满地,。(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4.名著阅读。

尼摩船长说:“教授,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中有某些完全相同的鱼类。我确定了这个事实,我就问,在这两个海中间是不是有交通路线的存在。如果有,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面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我把铜圈套在鱼尾上,再把鱼放入海中。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我找到了一些从前放走的鱼尾上有铜圈的鱼。两海之间有路可通的想法得到了证明。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

文段出自(国籍)作家的著作《海底两万里》,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你一定想问,为啥西安又刷屏了。②那是中国——中亚峰会,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在西安举办。③丝绸之路上的老朋友回来看我们了。④都奔西安来了,就像我们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西安吸引世人的魅力,也____一两桩理由就能讲完的,____千年岁月长河里的叠叠加加,可感可亲,可爱可叹!⑤咱就用陕西话直白问一句:“为撒西安把人都引来了?”⑥回答这一个问题,要洋洋洒洒从三千年前说起——

(1)第①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③句画横线的词语“丝绸之路”是短语(填短语类型)

(3)第④句的横线上需要填写一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二、综合性学习(7分)

生活处处有语文。你们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6.凡凡同学搜集到赞颂榆林的一副对联,上联为“榆林奏响和谐曲”,请你选出合适的下联()

A.紫气东来临春意B.华夏吹来诚信风C.南官毓秀齐天乐

7.妙妙同学想制作一本各地的家乡美食集,下面是她搜集到的一则广告。请你也为自己喜欢的家乡美食写则推荐语。

美食:牛肉面

推荐语:牛肉面选用优质牛骨,上等牛肉,经独特工艺制作而成。面,劲道爽滑;肉,质嫩可口;汤,味浓醇鲜。特色美食,驰名中外。

8.在“小诗朵朵”活动中,七年级(1)班准备刊登一组“我和语文”的作品。请参考示例,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文字。

语文,就像一缕轻风,拂动着我的心海,使我的天空明净清新。

语文,

语文,就像一阵细雨,滋润着我的心田,使我的人生润泽丰盈。

9.生活处处有诗意,请从下面句子中,选择一个语句,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三、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8.1%的受访者最近在线健身了。73.2%的受访者表示坚持线上健身让自己拥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线上健身,92.4%的受访者认同要先树立科学理性的健身意识。由此可见,线上健身已成为很多人锻炼的主要方式。

坚持线上健身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改变?

易莲觉得,线上健身丰富了她的校园生活,增进了友情,“和大家一起跳跳很开心,这将是大学时光里难忘的经历”。“虽然锻炼完会感到身体酸痛,但日复一日坚持下来,能感受到体态的变化。与两年前的照片比,现在不驼背了,腹部也平了。”易莲表示,运动还能纾解情绪、调节心理,养成运动的习惯更是有益健康,“每次运动完我都身心舒畅。有时无聊了,起来运动一下,会觉得很充实。”

吴晓薇说,坚持线上锻炼给她带来了很多改变。第一是更健康了,身体变得轻盈灵活,睡眠也有所好转,精神跟着变好了;第二和孩子一起锻炼,增进了亲子关系,也教给孩子要坚持。“我认为‘云健身’对我们母子是相互带动的事情。”

“很多年轻人靠过度节食来减肥,这对身体危害很大。坚持健身能健康地瘦下来。”董浩宇说,他的身体素质提高了不少,团建时大家运动完都坐着休息,自己继续遛弯也不觉得累。

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线上健身?64.2%的受访者建议选择专业人士、口碑课程跟练,61.0%的受访者指出不盲目跟练,要评估自身身体素质条件,57.7%的受访者认为要主动学习掌握科学健身知识,45.5%的受访者指出注意纠正易错动作,规范、有度运动。

更好地进行线上健身,你有哪些建议?

选择专业人士、口碑课程进行跟练64.2%

不盲目跟练,评估自身素质条件61.0%

主动学习掌握科学健身知识57.7%

注意纠正易错动作,规范、有度运动45.5%

对于科学合理地展开线上健身,任职于北京林业大学体育教学部的陈教授建议,首先要遵循运动规律。“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和准备活动;其次,评估自身身体条件,比如有无基础疾病等。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选择适合的运动形式和项目。”他还指出,普通人一定要掌握运动强度,控制好运动量。“这取决于自身身体机能状况,个体差异非常大,比如有的人心率可以到200次/分钟,但有的人到150次/分钟就受不了了。所以,评估身体机能状况非常重要,要以此来衡量运动强度。最后我提醒大家,运动锻炼要循序渐进,绝对不能一口就想吃个胖子,不然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

10.请结合说说坚持线上健身能给人们带来哪些变化。

11.有人认为,线上健身比线下健身更自由,因此自己想怎么练就怎么练。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说说你的看法。

1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的调查可以看出,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认同要先树立科学理性的健身意识。

B.很多年轻人靠过度节食来减肥,这对身体危害很大。

C.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选择适合的运动形式和项目。

D.调查显示,倾向于主动学习掌握科学健身知识的受访者比选择专业人士、口碑课程跟练的受访者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思念一块月饼

张金春

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诗仙李白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他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口的一块伤疤,在隐隐作痛。

②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每到这个季节,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当兵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流淌在无线电波里,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光里。

③在我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还有鸡蛋、斗香等,最好吃的就是镇上老师傅自制的月饼,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抢在手中,放入口中。

④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是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

⑤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工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肠子也配合地发出两声咕咕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⑥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开一半,说:妈,你也吃。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⑦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现在当我的女儿面对一堆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甚至吃了一小半扔在一边时,我会拿过来,一粒一粒瓣开来,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融化在岁月的记忆里。

⑧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选自《中国文化报》)

13.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①“我”小时吃月饼,②,③。

14.请说说文章第①②段引用诗歌的作用是什么。

15.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

16.文中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

17.一块让思念至深的香甜月饼,一个让朱自清泪流数次的肥胖背影,都让我们感受到父母深深的关爱。请比较本文和《背影》中的朱自清在文中所表述的情感的异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迨③至菡萏④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⑤,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⑥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⑦,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⑧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①荷钱:初生的荷叶。②茎叶:长大了的荷叶。③迨:及,等到。④菡萏:荷花的别称。⑤并擎:一起高举;擎,高举。⑥可目:看着悦目;目,作动词用。⑦异馥:特异的香气。⑧互芬齿颊:意为莲花、莲藕都使人口中生香。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可爱者甚蕃()

亭亭净植()

及其茎叶既生()

及花之既谢()

1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李唐来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卖油翁》)

C.花之隐逸者何陋之有(《陋室铭》)

D.及其茎叶既生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20.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②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

21.两文都是写荷花的,都表述了对荷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但赞美与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说明。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2.首联营造丰收之年农村的气氛,一个“足”字,表现出农家的。

23.当你的朋友因身处困境而烦闷失意时,你认为这首诗中的哪一联最适合用来劝慰朋友?并说明理由。

四、作文(50分)

24.作文。

人生就像单向行驶的列车,人来人往,缘聚缘散。从小到大,总有些人悄悄陪伴在我们身边,或为我们送来温暖、关怀,或给予我们批评、指导……

请以“陪我走过▲的那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④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⑤不少于500字。

绝密★启用前

解析解答部分

1.C

常用易错字字音;多音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A.“气冲斗牛”的“斗”读“doǔ”;

B.“露宿”的“露”读“lù”;

C.正确;

D.“祸不单行”的“行”读“xíng”。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解析。

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B

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A.“斑澜”写作“斑斓”,“奈人寻味”写作“耐人寻味”;

B.正确;

C.“鞠躬尽粹”写作“鞠躬尽瘁”;

D.“丰绕”写作“丰饶”,“语无轮次”写作“语无伦次”。

故解析为:B。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1)独怆然而涕下

(2)商女不知亡国恨

(3)此夜曲中闻折柳

(4)会当凌绝顶

(5)自缘身在最高层

(6)著我旧时裳

(7)闲敲棋子落灯花

(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9)化作春泥更护花

(10)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本题需要重点识记和正确书写的字词有:怆然、闻、缘、著、敲、苔痕、污染。

故解析为:

(1)独怆然而涕下(2)商女不知亡国恨(3)此夜曲中闻折柳(4)会当凌绝顶(5)自缘身在最高层(6)著我旧时裳(7)闲敲棋子落灯花(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9)化作春泥更护花(10)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理解、背诵、默写能力。诗文默写题主要有:直接性默写题、理解性默写题、迁移性默写题、运用性默写题、简单赏析性默写题五种类型。直接性默写题考查了学生的记忆书写能力,重在突破书写有障碍的字词;理解性默写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诵读能力,意在不可死记硬背名篇名句。

4.法国;儒勒·凡尔纳(或者“凡尔纳”);尼摩船长告诉教授他发现红海和地中海之间的海底地道的经过

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海底两万里》

从“尼摩船长说……”即“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等内容可知,文段出自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著作的《海底两万里》。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从“在红海和地中海中有某些完全相同的鱼类……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我把铜圈套在鱼尾上,再把鱼放入海中。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我找到了一些从前放走的鱼尾上有铜圈的鱼。两海之间有路可通的想法得到了证明。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可知,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尼摩船长告诉教授他发现红海和地中海之间的海底地道的经过。

故解析为:法国;儒勒·凡尔纳(或者“凡尔纳”);尼摩船长告诉教授他发现红海和地中海之间的海底地道的经过。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积累能力。关于名著,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如、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并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对于课本中有关名著的内容更要引起重视。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这里只要对《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有所了解,就能很好答题。

5.(1)将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2)偏正

(3)不是而是

并列关系;句号;问号;偏正短语

(1)①根据语境“为啥西安又刷屏了”中的“为啥”判断句末用问号。

(2)第③句画横线的词语“丝绸之路”是偏正短语,其中“路”是中心词,而“丝绸”是修饰成分。

(3)第④句前面的语境是:我们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西安吸引世人的魅力,也……千年岁月长河里的叠叠加加。显然这里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而且前面表否定,后面表肯定,故用“不是……而是”。

故解析为:

(1)将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2)偏正

(3)不是……而是

(1)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的掌握能力。平时要积累和掌握逗号、句号、问号、省略号、破折号等等标点符号的常见用法及功能,结合语境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短语类型的判断和分析能力。短语的常见类型有: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等等,考生要善于结合语境分析各种短语的类型。

(3)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关联词的搭配的掌握能力。关联词主要是反映句子的内在逻辑能力,我们要在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明了它们内在的逻辑关系,结合语境分析即可。

6.B

7.示例:羊肉烩面。选用上好的羊肉同羊骨架,加上各种香料文火长久熬制。汤,汤白醇厚;面,鲜香有韧劲;羊肉,鲜嫩酥烂;料,丰富有营养。河南名小吃,游子思乡的味道。

8.示例:就像一轮骄阳,照耀着我的心灵,使我的世界光明温暖。

9.略

套用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广告标语;诗歌对联;书法

(1)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对联“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的特点,可以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之拟写推荐语的能力。拟写推荐语一定要把握被推荐事物的特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主要是形象直观的语言,包括一些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或句式去拟写。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之仿写句式的能力。仿写句式的前提是仔细观察原句的句式特点,有无特殊的修辞手法等等,然后调动自己的语言储备去分析和把握。

(4)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正确书写的能力。平时要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则,包括笔顺笔画等等,最终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即可。

6.上联“榆林”是名词,对应下联的“华夏”;“奏响”对应“吹来”;“和谐曲”对应“诚信风”。

故解析为:B。

7.题干要求制作一本各地的家乡美食集,也就是要写一则关于美食的推荐语,一定要抓住当地美食的特点,选择形象直观的语言进行描述即可。

故解析为:示例:羊肉烩面。选用上好的羊肉同羊骨架,加上各种香料文火长久熬制。汤,汤白醇厚;面,鲜香有韧劲;羊肉,鲜嫩酥烂;料,丰富有营养。河南名小吃,游子思乡的味道。

8.围绕的话题是“我和语文”,表述的是自己对“语文”的认知和感悟。例句“语文,就像一缕轻风,拂动着我的心海,使我的天空明净清新”是一个比喻句,仿写的对象是“语文”,然后选用比喻的手法,符合前述的语境,进而构成排比句即可。

故解析为:语文,就像一阵细雨,滋润着我的心田,使我的人生润泽丰盈。

9.规范、端庄、正确书写即可。

故解析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10.丰富校园生活,增进友情和亲子关系;改善身体健康,变得轻盈灵活,睡眠质量和精神状态都有所提升:纾解情绪,调节心理状态;培养运动习惯,有益健康。

11.示例:我不同意这个观点。虽然线上健身相对于线下健身更加自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练习。如中所述,要科学有效地进行线上健身,需要主动学习掌握科学健身知识,评估自身身体素质条件,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和项目。此外,陈教授还提醒大家要循序渐进,控制好运动量,以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即使是线上健身,也需要遵循科学的健身原则,不能盲目行动。

12.D

新闻、材料类;理解概括新闻主要内容;分析材料主体特征;启示、感悟、建议类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包括图表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分析和作答,注意语言的简明扼要。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涉及的重要问题的个性化解读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提取的观点,最后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把握的观点和态度,最后根据选项的表述去分析和概括即可。

10.结合说说坚持线上健身能给人们带来哪些变化。从“易莲觉得,线上健身丰富了她的校园生活,增进了友情”可提取丰富生活,增进友情;从“能感受到体态的变化。与两年前的照片比,现在不驼背了,腹部也平了”可概括出:改善身体状况;从“运动还能纾解情绪、调节心理,养成运动的习惯更是有益健康”等概括出:纾解情绪,调节心理状态;培养运动习惯,有益健康等等。

故解析为:丰富校园生活,增进友情和亲子关系;改善身体健康,变得轻盈灵活,睡眠质量和精神状态都有所提升:纾解情绪,调节心理状态;培养运动习惯,有益健康。

11.题干要求就“线上健身比线下健身更自由”谈谈自己的看法。这种题言之成理即可。可以说线上健康不需要走出门就能锻炼,时间非常自由。也可以否定这个观点,从材料和生活的实际体会角度分析。线下健身,好像有场地空间和时间的安排,但是越自律的人才能让身体、体态保持得更好。考生据此分析即可。

故解析为:示例:我不同意这个观点。虽然线上健身相对于线下健身更加自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练习。如中所述,要科学有效地进行线上健身,需要主动学习掌握科学健身知识,评估自身身体素质条件,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和项目。此外,陈教授还提醒大家要循序渐进,控制好运动量,以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即使是线上健身,也需要遵循科学的健身原则,不能盲目行动。

12.D.细读材料三的文字和图表可知:主动学习掌握科学健身知识的占比57.7%,而选择专业人士、口碑课程进行跟练的占比64.2%,即前者比后者的受访者更少。选项的表述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故解析为:D。

13.②有一次偷吃月饼;③现在一到中秋就思念月饼

14.文中引用诗歌写月亮引发思念,引出中秋吃月饼,为下文的故事交代背景,作了铺垫;也表述了对少年时光的怀念和对父母的思念。

15.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躺”“望”写出了“我”看见月饼还在的欣喜之情和“我”极想偷吃月饼的心理。

16.示例:文章通过写母亲分月饼给孩子,不责怪“我”偷吃月饼,捡月饼屑子吃,说自己不爱吃沙甜月饼等情节,刻画了一位关爱孩子、无私、宽容、有教育智慧的母亲形象。

17.相同点:两文都抒发了对父母的思念、牵挂和感激之情。不同点:《背影》一文中还抒发了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记叙性散文;梳理、概括文章情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体会情感态度;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1)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引用诗歌的作用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很显然,引用的诗歌在内容上有丰富文本的作用,在形式上有增强文学性的作用,考生还可以从读者层面、情节推动层面分析思考。

(3)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及其表述效果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判断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写出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再结合具体句子分析词语表现了什么/表述了某种感情/突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语文中主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等,而每一种修辞手法又各有其作用,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进行分类整理,写作时可以恰当运用,以增加文章的文采。

(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这类题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揣摩:第一,重视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第三,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情感的能力。在做此类题的时候,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文中记叙的事件和主要人物,然后再审清题意,分析思考,能明白文中体现出了的什么思想感情,确定出文章的感情基调,最后再答题。

13.根据第④段中“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可概括为:“我"吃月饼;

根据第⑦段的“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会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我会拿过来,一粒一粒掰开来,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融化在岁月的记忆里"和第⑧段的“对着如玉如银的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可概括为:“我"思念月饼。

故解析为:②有一次偷吃月饼;③现在一到中秋就思念月饼。

14.题干要求说说文章第①②段引用诗歌的作用是什么。主要是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引用诗仙太白和古人的关于月亮的诗句,很自然地过渡到后文中秋吃月饼的故事叙写上去,并且这样写也增强了自己对父母的思念和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之情。考生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故解析为:文中引用诗歌写月亮引发思念,引出中秋吃月饼,为下文的故事交代背景,作了铺垫;也表述了对少年时光的怀念和对父母的思念。

15.修辞手法:根据语句“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中的“躺”“深情地望”可知,此句将月饼赋予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词:根据语句中“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打"可知,此句运用心理描写与动作描写;联系第⑤段“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