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_第1页
台儿庄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_第2页
台儿庄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_第3页
台儿庄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_第4页
台儿庄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儿庄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一、本文概述《台儿庄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是一篇专注于探讨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实现古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文章。本文旨在通过对台儿庄古城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现状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以期在保护和传承古城文化的推动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台儿庄古城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战遗址和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旅游价值。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古城面临着如何在保护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的重大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全面收集和分析台儿庄古城的相关资料和数据,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符合台儿庄古城实际情况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和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台儿庄古城的保护性旅游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推动古城在保护和利用之间实现良性循环,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台儿庄古城现状分析台儿庄古城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是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历史上曾是南北商贸、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古城墙保存完好,城内街道布局独特,古建筑群落丰富,充分展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生活风貌。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台儿庄古城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古城保护与发展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为了保持古城的原始风貌和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对古城进行严格的保护;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古城也面临着巨大的开发压力。如何在保护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台儿庄古城面临的重要问题。古城旅游开发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目前,台儿庄古城的旅游项目相对单一,主要以观光为主,缺乏深度体验和文化内涵。同时,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也有待提升,以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古城保护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古建筑和文化遗产存在损坏和失修的情况,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古城内也存在一些违章建筑和乱搭乱建的现象,破坏了古城的整体风貌。针对以上问题,台儿庄古城应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和管理措施。应丰富旅游项目和内容,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旅游体验。还应加强古城保护管理的力度,严格执法,维护古城的整体风貌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推动台儿庄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三、保护性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保护性旅游开发是一种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强调对自然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模式。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旅游理论、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等。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保护性旅游开发的核心理论基础。该理论强调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在旅游开发中,这意味着要在确保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同时,保持其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潜力。这要求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对当地环境、社会、文化的影响,避免过度开发带来的负面效应。生态旅游理论强调旅游活动应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保护相结合。它提倡在旅游活动中,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注重旅游者的教育功能,提高旅游者的环保意识。在台儿庄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中,生态旅游理论的应用意味着要在保持古城原有风貌和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开展与古城环境相协调的旅游活动,使游客在欣赏古城风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城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价值。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是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另一重要理论基础。该理论强调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认为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在台儿庄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中,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应用要求我们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古城的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避免过度商业化开发对古城文化特色的破坏,确保古城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得以传承。保护性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涵盖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旅游理论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等多个方面。这些理论为台儿庄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有助于确保古城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持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和生态环境价值。四、台儿庄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台儿庄古城作为一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其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在保护古城原有风貌和文化特色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使台儿庄古城既能够吸引游客,又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确保古城的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得到妥善保护。通过制定严格的保护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古城内文物、古迹的监管,防止任何破坏和滥用行为的发生。合理规划旅游布局。在保护古城风貌的前提下,合理规划旅游布局,确保游客能够充分体验古城的魅力。通过优化游览线路,设置合理的景点标识和解说系统,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的游览环境。同时,要控制游客流量,避免过度开发对古城造成压力。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质。台儿庄古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在旅游开发中,要深入挖掘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展览等形式,向游客展示古城的独特魅力。同时,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导游培训和解说词的编写,使游客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城的文化内涵。整合旅游资源,推动多元化发展。台儿庄古城周边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在保护性旅游开发中,要整合这些资源,推动多元化发展。通过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举办节庆活动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同时,要加强与周边景区的合作,共同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提升整体旅游竞争力。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知名度。在保护性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台儿庄古城的知名度。通过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台儿庄古城。同时,要与旅游机构、旅行社等合作,拓展客源市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台儿庄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的制定与实施需要综合考虑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确保在保护古城风貌和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布局、挖掘文化内涵、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宣传推广等措施,使台儿庄古城成为一处兼具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吸引力的旅游景区。五、台儿庄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实施保障台儿庄古城的保护性旅游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实施需要多方面的保障措施。以下将从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科技支撑和社区参与五个方面详细论述台儿庄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实施保障。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一系列针对台儿庄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政策、项目审批等方面。同时,应建立专门的协调机制,确保政策的落地实施,为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资金投入:保护性旅游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市场营销等方面。因此,应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同时政府也应设立专项资金,对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给予资金支持。人才培养:人才是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关键因素。应加强对古城保护、旅游开发、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同时,应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专业人才,为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提供智力支持。科技支撑:科技在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加强对古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古城进行保护和展示。同时,应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社区参与: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需要当地社区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应加强与当地社区的沟通和合作,让社区居民参与到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中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应通过旅游开发为社区居民带来经济收益,实现古城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共赢。台儿庄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实施保障需要从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科技支撑和社区参与等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体系,确保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的顺利进行。六、案例分析台儿庄古城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日战场遗址,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业的兴起,台儿庄古城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备受关注。为了保护台儿庄古城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古城内的建筑进行了全面的修缮和保护,恢复了部分历史建筑的原貌。同时,严格控制古城内的建设活动,禁止破坏历史风貌的行为。还加强了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防止了文物的流失和损坏。在保护的基础上,台儿庄古城积极开展旅游开发。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古城文化节、抗战胜利纪念日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开发了一系列旅游产品和纪念品,如古城明信片、手工艺品等,满足了游客的购物需求。还建设了完善的旅游设施和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旅游体验。在台儿庄古城的保护性旅游开发中,当地政府注重平衡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一方面,通过严格的保护措施确保古城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得以传承;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旅游开发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这种平衡的做法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实现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台儿庄古城的保护性旅游开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保护是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保护好文化遗产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旅游开发应该注重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历史。平衡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台儿庄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实现旅游业的发展是可行的。这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还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开发,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双赢。七、结论与展望台儿庄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通过对台儿庄古城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现状和开发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台儿庄古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载体。然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古城的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对古城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在保护性旅游开发方面,我们提出了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实现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古城文化遗产的保护、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宣传推广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台儿庄古城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展望未来,台儿庄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仍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古城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升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发展,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古城旅游的智慧化水平,提高游客的体验满意度,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因此,我们建议进一步加强台儿庄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完善古城保护与开发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推动古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交流合作,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为台儿庄古城保护性旅游开发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我们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台儿庄古城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参考资料:台儿庄古城,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坐落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和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古城肇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有“天下第一庄”之称(清乾隆赐)。古城占地2平方公里,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是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古城。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有“中国最美水乡”之誉。台儿庄古城,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古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台儿庄古城内有古河道、古码头、中华古水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与波兰首都华沙同属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炮火毁坏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先秦时期,区境属徐、逼阳等国,为吴、越、鲁、宋、齐、楚诸强纷争之地。考古证实,两千多年前的逼阳故城即是一座古水城,2006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汉魏晋时期,运河南北分属傅阳、兰陵两县。永嘉南渡,傅阳县并入吕县,后更名寿张县。东魏以后,傅阳故地改属承县。隋代以降,承县合并兰陵县,后称兰陵县、峄州、峄县。唐代,台氏在此立村,称为台家庄。位于北门外的准提阁,建于唐代中后期,是台儿庄有史可考的最古老建筑。北宋时期,狄青、苏轼等人先后主持大规模开发徐州(古称彭城)利国铁矿,台儿庄濒临之柤水开始担负铁矿石外运的功能,至此被称为彭河,俗称运铁河、新河、中心沟。元代,始筑土圩,城内建有三皇庙、玄帝庙等建筑,逐渐形成集镇,称为“台家庄集”。明末,台家庄共有居民2千户,始有“台儿庄”一称见载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扬州道立于台儿庄东南黄林庄的运河防务碑。由于黄河改道的影响,元、明时代,京杭运河一度借徐州至淮安一段黄河行运。但黄河时常泛滥,导致漕运常常受阻,于是便有了所谓“开泇口河以远河势”的开泇济运议案。隆庆四年(1570年)翁大立首倡开泇,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正式准奏,次年在刘东星的主持下开通试运行。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以后,泇河完全取代黄河运道,成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黄金水道。历史上,台儿庄段运河下游水位比微山湖湖口水位低21米,落差大,水流急,水源主要来自微山湖,泇河开通时即设有八座船闸以节制水流。其中台庄闸位于台儿庄南运河上,是北上进京漕船由江苏驶往山东时通过的第一道船闸。台庄闸的设立,聚集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为商贸交易提供了机遇,促使台儿庄的社会经济迅速崛起,发展成为镇守鲁南、拱卫徐州的战略要地和汇通南北、商贾辐辏的水旱码头。台儿庄原为峄县企彭乡王目上社的驻地。明万历三十四年(1604年),基于台儿庄段京杭运河防御、维护和管理的需要,时任河道总督曹时聘奏请在台儿庄段运河沿线置邮驿、设兵巡、增河官、立公署,台儿庄开始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明清时代先后在该河段设置了总河部院、东兖道、泇河厅、峄汛、台庄闸等五级管河机构,在台儿庄设驻台庄巡检司、沂州镇标前营(后改为台庄营)、台庄闸汛等军事机构,正三品参将、正五品守备、正六品通判、正七品把总、正八品县丞、正八品外委千总、正九品巡检使等各级官员皆在此驻守。清顺治四年(1647年),始建台儿庄土城,翌年竣工。城邑傍运河而建,东西长1公里,南北宽1公里。咸丰七年(1857年),因旧基新筑砖墙。新城墙底部为土台子,墙高4米,上砌垛口。城墙自底沿而上向内倾斜,砖墙内筑土坯,上宽近3米。城门有6座:东门曰仰生,西门曰台城旧志,北门曰中正,小北门曰承恩湛露,南门曰惠迪吉,小南门曰迎祥。东、西、南、北4门各建有两层门楼,高约7米,上有岗楼,下为通道,可行大车。护城河离城墙外9米,河宽10米,深2米,周长7公里。台儿庄大战前夕,古城内共有8条街道、13处码头、437个巷口、5000户人家、20000间房屋。2006年5月22-24日,枣庄市人民政府参加了在杭州召开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考察团成员及沿运河六省(直辖市)18个城市的代表,在会上通过了《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遗杭州宣言》。2008年4月8日,在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七十周年的活动上,枣庄市人民政府正式宣布,启动台儿庄古城重建工作。其后,专门成立了古城抢救保护机构,开展前期素材收集整理工作。对古城街巷、码头、驳岸、建筑等作了全面深入调查,对现存历史遗迹、老建筑全部拍照,分类保存,全面摸清欧式建筑、徽派建筑、北方建筑、江浙建筑、山陕、广东、广西、福建等八大类建筑风格,并形成系统照片和文字资料。重点对泰山行宫、文昌阁、新关帝庙、三官庙、玉皇阁、大王庙、龙王庙、吕祖庙、旧关帝庙、火神庙、准提阁、东岳天齐庙、铁佛寺、苍庙、十八罗汉庙、南北清真寺、高庙、八蜡庙、九龙庙等庙宇进行调查,详细掌握确定建筑位置、建筑风格、建筑艺术、建筑布局,绘制了部分建筑平面图。采取读书摘要、上网收集、现场拍摄、上门收集等形式,收集和整理水街水巷、古街巷、古民居、古桥、游船、牌坊、古灯等各类古城建设参考图片500余幅,文字资料2余万字,绘制、收集和整理古城水系、用地、拆迁、供电、供热、供水等相关图纸20余份,并分别编印、装订成册,为运河古城恢复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2009年12月17日,经中央台办批准,在台儿庄古城设立大陆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并举行了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2010年5月1日,台儿庄正式开城。5月4日,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来台儿庄古城为复兴楼奠基。2011年5月12日,台湾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参加台儿庄古城开埠仪式。6月1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台儿庄古城。9月10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落户台儿庄古城。12月28日,台儿庄古城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中国全国首个国家文化遗产公园。9月1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的贾庆林,来台儿庄古城视察。2012年8月6日,国家版权局决定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建设国家版权贸易基地。11月22日,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台儿庄古城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12月7日,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蔡武与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共同为台儿庄古城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揭牌。2013年5月15日,台儿庄古城被批准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8月5日,古城重建项目全面竣工。台儿庄古城坐落于山东枣庄市东南,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地处于北纬34°32′24″东经117°47′00″。占地2平方公里。台儿庄古城属温带季风气候,受海洋的调节和影响很大,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全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水量79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3小时,无霜长。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平均风速为3米/秒。春季一般从3月24日至5月19日,历时2个月左右,具有气温回升快,降水较少,多风,蒸发旺盛等特点;夏季从5月20日至9月18日,历时四个月左右,具有炎热潮湿,高温和暴雨天气较多;秋季从9月19日到11月10日,历时2个月,具有降水减少,气温下降,天气凉爽,日照较充足,偶有高温天气,或出现连阴雨;冬季从11月11日至次年的3月23日,具有寒冷干燥,多西北风,雨雪稀少等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4℃,年最低平均气温2℃,年最高平均气温5℃。里,其中一期工程核心区面积8公顷(含水系面积9公顷),共凡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29个景点,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台儿庄古城保留了2公里的运河故道、4平方公里的城市街道肌理,以及146处文物(含53处战地遗址),城内拥有18个汪塘和15公里的水街水巷,是名副其实的中华古水城。台儿庄古城拥有北方大院、徽派建筑、水乡建筑、闽南建筑、欧式建筑、宗教建筑、岭南建筑、鲁南民居等八种建筑风格。明清及民国中前期,台儿庄古城及闸区内的建筑之可考者,计有水门6座、哨门7座、碉堡8座、官署9座、药栈(医院)18座、庙宇33座、学校40座、其他各类商铺百余家、民居六千多栋。城内建筑以简洁朴素为主要特征,具有“七分雄、三分秀”的特点。许多建筑都均傍河而筑,前有临街的店铺,后有运河码头,建筑风格“顺天然、亲人和”,既体现了北方建筑的壮观沉实,又体现了南方建筑的灵巧秀美。古城框架以运河为文化轴线,设计了关帝庙景区、西门安澜景区、纤夫村景区、“运河街市”景区、板桥—花门楼景区、水街商市景区、清真寺—九龙口景区、湿地公园等八大景区。分别对应“九水汇川、台城旧志、土村绿荫、庙汪浮玉、柳岸卧虹、古柏望月、运河街市、杰阁凌波”等运河古城八景,规划建设了参将署、泰山行宫、兰陵书院等29个景点。将北方大院、鲁南民居、徽派建筑、水乡建筑、闽南建筑、欧式建筑、宗教建筑、客家建筑等八大建筑风格有机结合,建设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的繁荣街,以欧式建筑为主的丁字街,以水乡建筑为主的水街、水巷,以晋商民居为主的关帝庙景区。占地面积38155平方米,建筑面积30295平方米,约占古城一期核心区的十分之一。主要有参将署、天后宫、翠屏学馆、台庄驿、日升昌记、文汇酒楼、谢裕大茶行、扶风堂、天水堂、三恪堂、鲁南民居、闽南民居、久和客栈、临水商铺等不同风格的明清建筑。主要有安澜岛、西门旧址、台儿庄历史文化博物馆、水门、西门桥台儿庄大战临时指挥所、步云桥、观音堂与倒座观音堂等景点。主要有庙汪、和尚坟、关帝庙、大战记功广场、金龙大王庙、小南门、县垂署潜运文化博物馆、王德兴号和各个运河古码头等景点及壶天苑等休闲餐饮场所。纤夫村景区主要有九龙庙、贞节牌坊、兴隆桥、“纤夫村”民俗大院、南清真寺、神台、古水闸、“土园”等景点和一处温泉度假酒店。以各类江北水乡湿地植物为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共有九个相连的汪塘,并与护城河相通。主要景点有荷花淀、水莲汪、芦花荡、芷兰汀、莺尾泽、菱花铺、水烛滩、稻香泽等特色湿地景观,并有桃花坞、杨柳岸、杏花渡、水杉堤、准提阁、清凉庵、尤家埠、中正门、泰山行宫等岸上景点和服务区。一个以板桥汪、花门楼等汪塘传统园林景观为特色的休闲景区,主要景点有板桥、花门楼、万水桥、兰陵书院、台儿庄水文化艺术馆、兰陵县政府旧址、大战弹迹墙参观点、花门楼一小什刹水上街市等。一个以休闲和运河景观风貌观光为特色的景区,主要有天后宫及戏台广场、嘈运广场、胡家大院、郁家码头、台儿庄闸遗址公园、双巷码头、王公桥码头、“泰山堂”私塾、台儿庄大运河历史文化展览馆、中和堂、德和祥、大战遗址公园等景点。一个以传统商业街购物为主题的景区,主要有万家大院、赵家大院、吴家票号、新河街一王楼街等商业街市、天后宫码头、复兴楼、小碱洲等景点。台儿庄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东方古水城。古邑中汪渠相连,水巷纵横,居民筑台而居,是标准的水城。老地图上18个汪和近百条水街水巷,水网密度超过苏州古城。康熙皇帝曾称赞台儿庄“风光与江南水乡别无二致”。运河古城台儿庄段成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运河段。全长5公里的台儿庄运河是整个京杭大运河中唯一完全东西流向的一段,台儿庄也是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保存着一座古码头、古驳岸等水工遗存完整的运河段。在台儿庄古城,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岸上古街繁丽,生活气息浓郁的3公里古运河,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古运河”。枣庄以北的运河完全断航,大部分遗存已经基本消失,甚至河道也找不到了;枣庄以南的沿运城市都进行了现代化城市改造,已经无法恢复千年运河的曾经风貌。于是,枣庄市台儿庄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唯一能够完整恢复运河古城原貌的城市。枣庄市也被国家文物局列为沿运18个申遗城市之一。台儿庄古城为“运河古城”的核心区,拥有最能体现明清运河沿岸居民生活特点的古村庄“纤夫村”,城内至今仍有大量的古街巷、古建筑。运河上还保留着较为完好的驳岸、被水石堤、水门等水工遗存。古河道:即明清时期运河故道(台儿庄古城段),原系自然河道,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经疏浚拓宽后通漕,成为泇河(即京杭运河沛县至邳州段新河道)的一段。1959年,对台儿庄段泇河故道进行裁弯取直后,该河段被保留在城区内。因呈月牙状,又称“月河”。河道全长3公里,宽50-90米,沿岸尚存200米的古驳岸和12座古码头,2006年一并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驳岸:沿泇河台儿庄段两岸修筑,单向全长960米。南岸为土驳岸,有纤道遗址。北岸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秋改为被水石驳岸,用条石砌垒,翌年春竣工。古码头:古代,码头又称“水次”,台儿庄从西门里至小南门外,依次建有当典后、高家(西)、四十万、朱家、阎家、彭家、高家(东)、郁家、双巷(袁家)、王公桥、骆家(北)、骆家(南)、曹家、谢家、霍家(二衙门)、王家(小南门)、南清真寺等17处,其中四十万、双巷、王公桥3座最巨。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三月,清圣祖南巡,“进诗台庄水次,时献诗赋者六七百人,进呈二十一卷”。古城重建前,阎家、郁家、王公桥、骆家(南)、谢家、霍家(二衙门)、王家(小南门)7座码头仍在使用,当典后码头、高家(西)、四十万码头、彭家、双巷码头5座码头尚存遗址,堪称京杭大运河沿岸仅存的明清码头,除用于停泊船只、装卸货物、直接贸易外,还可在此淘米、洗衣、洗菜、汲水等。古城重建工程启动后,对谢家、霍家(二衙门)、王家(小南门)3座码头予以修缮,并原址重建了高家(东)、朱家2座码头。古水门:台儿庄在战国时为楚国的田庄,汉代发展为集镇。台儿庄城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当时的规模是,东西长5华里,南北宽3华里。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加固城墙时,建有城门六座,水门一座。这座水门,是进入古城的水上通道,有了这一通道,城内的水街水巷,与京杭大运河的主航道实现了连通。水门旁边的西城门,在台儿庄大战期间,曾经是临时指挥部。古船闸:即台庄闸,位于胡家大院南运河上,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始建,为斗门式船闸(单闸),金门宽2丈3尺2寸,高2丈6尺4寸,月河长92丈(约合今301米,后淤,改建月河街)。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嘉庆四年(1799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重修,不存。清代船闸西有戍楼,由台庄闸汛(隶属总河部院运河营)拨兵戍守,其炮口为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有枪眼。民国时期,闸背南北处还曾有一座船桥,两条铁轨上铺着木板。闸背在水位高时被淹没,低时露出来。过去货船一般宽约6米,船体很长,大的能载33吨,小的可载4至5吨。古城重建时,曾发掘出乾隆九年(1744年)“重修台庄闸”碑,安置于重建之闸官署内。台儿庄是一座南北交融、中西合壁最典型的城市。因地处南北过渡带,运河落差大,各路商贾纷纷云集于此,定居经商,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使这里成为运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台儿庄汇集了八大建筑风格和世界五大宗教,拥有30多座庙宇,形成了三千里运河沿线独有的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鲜明文化特征。台儿庄文化的原始基因是楚汉文化,但运河贯通后,北方的秦晋文化、燕赵文化及以南方的淮扬文化、吴越文化等一齐涌入台儿庄,形成了兼容并蓄、异彩纷呈的运河文化。台儿庄的宗教文化非常发达,除中国本土信仰外,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都先后传入,建有各类庙宇30余处。民间文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柳琴戏、运河花鼓、渔灯秧歌、运河大鼓、运河号子等,都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事业非常繁盛,明清及民国前期建有学院、义学、国民小学、教会学校各2座,私塾32处。有关史料显示,历史上的台儿庄集八种建筑风格、几十座庙宇(寺庙、文昌阁、道观、泰山娘娘庙、妈祖阁、清真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等)于一体,这在中国是极为罕见的。台儿庄在历史上就是一座水城,“汪”渠相连,随“汪”而居,很有特色,是一座近百条水街、水巷形成的水巷纵横、以船代步的古水城。2010年10月23日,台儿庄古城获得2010年中国旅游总评榜山东分榜“十佳景区”榜首荣誉。2010年11月18日,台儿庄古城在首届中国休闲创新奖评选中,同时荣获“旅游景区创新奖和休闲、旅游规划设计创新奖”两个奖项。2011年1月13日,由齐鲁晚报、省旅游局、齐鲁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齐鲁文化新地标”评选活动揭晓,台儿庄古城等10个项目,获评“十大齐鲁文化新地标”。2012年12月1日,“2012中国旅游总评榜山东分榜”揭晓,台儿庄古城荣获了“山东十佳旅游景区”荣誉称号。2013年5月,台儿庄古城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为“中国最美的四大水乡”,推荐理由是:“台儿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关键战役的遗址景点。2017年11月,获得2017第二届博鳌国际旅游传播论坛2017年度文旅小镇。2021年11月5日,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1年11月,被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定为第一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2022年6月,台儿庄古城入选“十佳智慧景区”“十佳夜游街区”两项榜单。2022年12月,入选2022年11月AAAAA级景区品牌影响力100强榜单。航空:枣庄周边由近及远有临沂机场、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济宁曲阜机场、济南遥墙国际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与台儿庄古城的距离分别为90公里、110公里、110公里、130公里、280公里、370公里。高铁:乘京沪高铁,北京、上海到枣庄的通车时间为5-3小时;长沙、武汉、青岛到枣庄分别为6小时、4小时、4小时。火车:枣庄及周边有枣庄站、徐州站、邳州火车站、临沂火车站,与台儿庄古城的距离分别为50公里、73公里、48公里、80公里。BRT快速公交:乘坐枣庄高铁站BRT快速公交B10线(行程90分钟左右)直达台儿庄古城。枣庄西站乘坐B1线,终点东郊客运中心坐B2(行程50分钟左右)直达台儿庄古城。自驾游:京福高速公路北上(或南下),在枣庄段(韩庄/台儿庄)出口下,向东直行,走旅游专线(行程25公里左右),直达台儿庄古城。京福高速公路北上(或南下),至枣庄(临沂汤庄)出口下,前往枣庄汽车站,然后顺206国道途经万亩榴园,再达台儿庄古城。枣临高速东行(或西行)在(台儿庄)出口下,向南直行,走枣台线(行程15公里左右),直达台儿庄古城。游船路线:西门码头-大战纪念馆-贺敬之文学馆-李宗仁史料馆(返回)-五行码头-水门码头-万家码头-赵家码头-天后宫码头-闸关署码头-郁家码头-小南门(返回)-西门码头路线:BRT停车场-贺敬之文学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台儿庄古城西门2020年2月,为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景区自恢复运营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对全国医护工作者实行免费开放优惠政策。台儿庄古城,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坐落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和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古城肇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有“天下第一庄”之称(清乾隆赐)。古城占地2平方公里,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是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古城。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有“中国最美水乡”之誉。台儿庄古城,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古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台儿庄古城内有古河道、古码头、中华古水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与波兰首都华沙同属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炮火毁坏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先秦时期,区境属徐、逼阳等国,为吴、越、鲁、宋、齐、楚诸强纷争之地。考古证实,两千多年前的逼阳故城即是一座古水城,2006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汉魏晋时期,运河南北分属傅阳、兰陵两县。永嘉南渡,傅阳县并入吕县,后更名寿张县。东魏以后,傅阳故地改属承县。隋代以降,承县合并兰陵县,后称兰陵县、峄州、峄县。唐代,台氏在此立村,称为台家庄。位于北门外的准提阁,建于唐代中后期,是台儿庄有史可考的最古老建筑。北宋时期,狄青、苏轼等人先后主持大规模开发徐州(古称彭城)利国铁矿,台儿庄濒临之柤水开始担负铁矿石外运的功能,至此被称为彭河,俗称运铁河、新河、中心沟。元代,始筑土圩,城内建有三皇庙、玄帝庙等建筑,逐渐形成集镇,称为“台家庄集”。明末,台家庄共有居民2千户,始有“台儿庄”一称见载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扬州道立于台儿庄东南黄林庄的运河防务碑。由于黄河改道的影响,元、明时代,京杭运河一度借徐州至淮安一段黄河行运。但黄河时常泛滥,导致漕运常常受阻,于是便有了所谓“开泇口河以远河势”的开泇济运议案。隆庆四年(1570年)翁大立首倡开泇,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正式准奏,次年在刘东星的主持下开通试运行。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以后,泇河完全取代黄河运道,成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黄金水道。历史上,台儿庄段运河下游水位比微山湖湖口水位低21米,落差大,水流急,水源主要来自微山湖,泇河开通时即设有八座船闸以节制水流。其中台庄闸位于台儿庄南运河上,是北上进京漕船由江苏驶往山东时通过的第一道船闸。台庄闸的设立,聚集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为商贸交易提供了机遇,促使台儿庄的社会经济迅速崛起,发展成为镇守鲁南、拱卫徐州的战略要地和汇通南北、商贾辐辏的水旱码头。台儿庄原为峄县企彭乡王目上社的驻地。明万历三十四年(1604年),基于台儿庄段京杭运河防御、维护和管理的需要,时任河道总督曹时聘奏请在台儿庄段运河沿线置邮驿、设兵巡、增河官、立公署,台儿庄开始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明清时代先后在该河段设置了总河部院、东兖道、泇河厅、峄汛、台庄闸等五级管河机构,在台儿庄设驻台庄巡检司、沂州镇标前营(后改为台庄营)、台庄闸汛等军事机构,正三品参将、正五品守备、正六品通判、正七品把总、正八品县丞、正八品外委千总、正九品巡检使等各级官员皆在此驻守。清顺治四年(1647年),始建台儿庄土城,翌年竣工。城邑傍运河而建,东西长1公里,南北宽1公里。咸丰七年(1857年),因旧基新筑砖墙。新城墙底部为土台子,墙高4米,上砌垛口。城墙自底沿而上向内倾斜,砖墙内筑土坯,上宽近3米。城门有6座:东门曰仰生,西门曰台城旧志,北门曰中正,小北门曰承恩湛露,南门曰惠迪吉,小南门曰迎祥。东、西、南、北4门各建有两层门楼,高约7米,上有岗楼,下为通道,可行大车。护城河离城墙外9米,河宽10米,深2米,周长7公里。台儿庄大战前夕,古城内共有8条街道、13处码头、437个巷口、5000户人家、20000间房屋。2006年5月22-24日,枣庄市人民政府参加了在杭州召开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考察团成员及沿运河六省(直辖市)18个城市的代表,在会上通过了《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遗杭州宣言》。2008年4月8日,在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七十周年的活动上,枣庄市人民政府正式宣布,启动台儿庄古城重建工作。其后,专门成立了古城抢救保护机构,开展前期素材收集整理工作。对古城街巷、码头、驳岸、建筑等作了全面深入调查,对现存历史遗迹、老建筑全部拍照,分类保存,全面摸清欧式建筑、徽派建筑、北方建筑、江浙建筑、山陕、广东、广西、福建等八大类建筑风格,并形成系统照片和文字资料。重点对泰山行宫、文昌阁、新关帝庙、三官庙、玉皇阁、大王庙、龙王庙、吕祖庙、旧关帝庙、火神庙、准提阁、东岳天齐庙、铁佛寺、苍庙、十八罗汉庙、南北清真寺、高庙、八蜡庙、九龙庙等庙宇进行调查,详细掌握确定建筑位置、建筑风格、建筑艺术、建筑布局,绘制了部分建筑平面图。采取读书摘要、上网收集、现场拍摄、上门收集等形式,收集和整理水街水巷、古街巷、古民居、古桥、游船、牌坊、古灯等各类古城建设参考图片500余幅,文字资料2余万字,绘制、收集和整理古城水系、用地、拆迁、供电、供热、供水等相关图纸20余份,并分别编印、装订成册,为运河古城恢复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2009年12月17日,经中央台办批准,在台儿庄古城设立大陆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并举行了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2010年5月1日,台儿庄正式开城。5月4日,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来台儿庄古城为复兴楼奠基。2011年5月12日,台湾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参加台儿庄古城开埠仪式。6月1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台儿庄古城。9月10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落户台儿庄古城。12月28日,台儿庄古城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中国全国首个国家文化遗产公园。9月1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的贾庆林,来台儿庄古城视察。2012年8月6日,国家版权局决定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建设国家版权贸易基地。11月22日,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台儿庄古城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12月7日,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蔡武与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共同为台儿庄古城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揭牌。2013年5月15日,台儿庄古城被批准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8月5日,古城重建项目全面竣工。台儿庄古城坐落于山东枣庄市东南,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地处于北纬34°32′24″东经117°47′00″。占地2平方公里。台儿庄古城属温带季风气候,受海洋的调节和影响很大,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全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水量79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3小时,无霜长。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平均风速为3米/秒。春季一般从3月24日至5月19日,历时2个月左右,具有气温回升快,降水较少,多风,蒸发旺盛等特点;夏季从5月20日至9月18日,历时四个月左右,具有炎热潮湿,高温和暴雨天气较多;秋季从9月19日到11月10日,历时2个月,具有降水减少,气温下降,天气凉爽,日照较充足,偶有高温天气,或出现连阴雨;冬季从11月11日至次年的3月23日,具有寒冷干燥,多西北风,雨雪稀少等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4℃,年最低平均气温2℃,年最高平均气温5℃。里,其中一期工程核心区面积8公顷(含水系面积9公顷),共凡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29个景点,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台儿庄古城保留了2公里的运河故道、4平方公里的城市街道肌理,以及146处文物(含53处战地遗址),城内拥有18个汪塘和15公里的水街水巷,是名副其实的中华古水城。台儿庄古城拥有北方大院、徽派建筑、水乡建筑、闽南建筑、欧式建筑、宗教建筑、岭南建筑、鲁南民居等八种建筑风格。明清及民国中前期,台儿庄古城及闸区内的建筑之可考者,计有水门6座、哨门7座、碉堡8座、官署9座、药栈(医院)18座、庙宇33座、学校40座、其他各类商铺百余家、民居六千多栋。城内建筑以简洁朴素为主要特征,具有“七分雄、三分秀”的特点。许多建筑都均傍河而筑,前有临街的店铺,后有运河码头,建筑风格“顺天然、亲人和”,既体现了北方建筑的壮观沉实,又体现了南方建筑的灵巧秀美。古城框架以运河为文化轴线,设计了关帝庙景区、西门安澜景区、纤夫村景区、“运河街市”景区、板桥—花门楼景区、水街商市景区、清真寺—九龙口景区、湿地公园等八大景区。分别对应“九水汇川、台城旧志、土村绿荫、庙汪浮玉、柳岸卧虹、古柏望月、运河街市、杰阁凌波”等运河古城八景,规划建设了参将署、泰山行宫、兰陵书院等29个景点。将北方大院、鲁南民居、徽派建筑、水乡建筑、闽南建筑、欧式建筑、宗教建筑、客家建筑等八大建筑风格有机结合,建设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的繁荣街,以欧式建筑为主的丁字街,以水乡建筑为主的水街、水巷,以晋商民居为主的关帝庙景区。占地面积38155平方米,建筑面积30295平方米,约占古城一期核心区的十分之一。主要有参将署、天后宫、翠屏学馆、台庄驿、日升昌记、文汇酒楼、谢裕大茶行、扶风堂、天水堂、三恪堂、鲁南民居、闽南民居、久和客栈、临水商铺等不同风格的明清建筑。主要有安澜岛、西门旧址、台儿庄历史文化博物馆、水门、西门桥台儿庄大战临时指挥所、步云桥、观音堂与倒座观音堂等景点。主要有庙汪、和尚坟、关帝庙、大战记功广场、金龙大王庙、小南门、县垂署潜运文化博物馆、王德兴号和各个运河古码头等景点及壶天苑等休闲餐饮场所。纤夫村景区主要有九龙庙、贞节牌坊、兴隆桥、“纤夫村”民俗大院、南清真寺、神台、古水闸、“土园”等景点和一处温泉度假酒店。以各类江北水乡湿地植物为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共有九个相连的汪塘,并与护城河相通。主要景点有荷花淀、水莲汪、芦花荡、芷兰汀、莺尾泽、菱花铺、水烛滩、稻香泽等特色湿地景观,并有桃花坞、杨柳岸、杏花渡、水杉堤、准提阁、清凉庵、尤家埠、中正门、泰山行宫等岸上景点和服务区。一个以板桥汪、花门楼等汪塘传统园林景观为特色的休闲景区,主要景点有板桥、花门楼、万水桥、兰陵书院、台儿庄水文化艺术馆、兰陵县政府旧址、大战弹迹墙参观点、花门楼一小什刹水上街市等。一个以休闲和运河景观风貌观光为特色的景区,主要有天后宫及戏台广场、嘈运广场、胡家大院、郁家码头、台儿庄闸遗址公园、双巷码头、王公桥码头、“泰山堂”私塾、台儿庄大运河历史文化展览馆、中和堂、德和祥、大战遗址公园等景点。一个以传统商业街购物为主题的景区,主要有万家大院、赵家大院、吴家票号、新河街一王楼街等商业街市、天后宫码头、复兴楼、小碱洲等景点。台儿庄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东方古水城。古邑中汪渠相连,水巷纵横,居民筑台而居,是标准的水城。老地图上18个汪和近百条水街水巷,水网密度超过苏州古城。康熙皇帝曾称赞台儿庄“风光与江南水乡别无二致”。运河古城台儿庄段成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运河段。全长5公里的台儿庄运河是整个京杭大运河中唯一完全东西流向的一段,台儿庄也是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保存着一座古码头、古驳岸等水工遗存完整的运河段。在台儿庄古城,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岸上古街繁丽,生活气息浓郁的3公里古运河,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古运河”。枣庄以北的运河完全断航,大部分遗存已经基本消失,甚至河道也找不到了;枣庄以南的沿运城市都进行了现代化城市改造,已经无法恢复千年运河的曾经风貌。于是,枣庄市台儿庄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唯一能够完整恢复运河古城原貌的城市。枣庄市也被国家文物局列为沿运18个申遗城市之一。台儿庄古城为“运河古城”的核心区,拥有最能体现明清运河沿岸居民生活特点的古村庄“纤夫村”,城内至今仍有大量的古街巷、古建筑。运河上还保留着较为完好的驳岸、被水石堤、水门等水工遗存。古河道:即明清时期运河故道(台儿庄古城段),原系自然河道,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经疏浚拓宽后通漕,成为泇河(即京杭运河沛县至邳州段新河道)的一段。1959年,对台儿庄段泇河故道进行裁弯取直后,该河段被保留在城区内。因呈月牙状,又称“月河”。河道全长3公里,宽50-90米,沿岸尚存200米的古驳岸和12座古码头,2006年一并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驳岸:沿泇河台儿庄段两岸修筑,单向全长960米。南岸为土驳岸,有纤道遗址。北岸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秋改为被水石驳岸,用条石砌垒,翌年春竣工。古码头:古代,码头又称“水次”,台儿庄从西门里至小南门外,依次建有当典后、高家(西)、四十万、朱家、阎家、彭家、高家(东)、郁家、双巷(袁家)、王公桥、骆家(北)、骆家(南)、曹家、谢家、霍家(二衙门)、王家(小南门)、南清真寺等17处,其中四十万、双巷、王公桥3座最巨。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三月,清圣祖南巡,“进诗台庄水次,时献诗赋者六七百人,进呈二十一卷”。古城重建前,阎家、郁家、王公桥、骆家(南)、谢家、霍家(二衙门)、王家(小南门)7座码头仍在使用,当典后码头、高家(西)、四十万码头、彭家、双巷码头5座码头尚存遗址,堪称京杭大运河沿岸仅存的明清码头,除用于停泊船只、装卸货物、直接贸易外,还可在此淘米、洗衣、洗菜、汲水等。古城重建工程启动后,对谢家、霍家(二衙门)、王家(小南门)3座码头予以修缮,并原址重建了高家(东)、朱家2座码头。古水门:台儿庄在战国时为楚国的田庄,汉代发展为集镇。台儿庄城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当时的规模是,东西长5华里,南北宽3华里。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加固城墙时,建有城门六座,水门一座。这座水门,是进入古城的水上通道,有了这一通道,城内的水街水巷,与京杭大运河的主航道实现了连通。水门旁边的西城门,在台儿庄大战期间,曾经是临时指挥部。古船闸:即台庄闸,位于胡家大院南运河上,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始建,为斗门式船闸(单闸),金门宽2丈3尺2寸,高2丈6尺4寸,月河长92丈(约合今301米,后淤,改建月河街)。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嘉庆四年(1799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重修,不存。清代船闸西有戍楼,由台庄闸汛(隶属总河部院运河营)拨兵戍守,其炮口为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有枪眼。民国时期,闸背南北处还曾有一座船桥,两条铁轨上铺着木板。闸背在水位高时被淹没,低时露出来。过去货船一般宽约6米,船体很长,大的能载33吨,小的可载4至5吨。古城重建时,曾发掘出乾隆九年(1744年)“重修台庄闸”碑,安置于重建之闸官署内。台儿庄是一座南北交融、中西合壁最典型的城市。因地处南北过渡带,运河落差大,各路商贾纷纷云集于此,定居经商,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使这里成为运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台儿庄汇集了八大建筑风格和世界五大宗教,拥有30多座庙宇,形成了三千里运河沿线独有的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鲜明文化特征。台儿庄文化的原始基因是楚汉文化,但运河贯通后,北方的秦晋文化、燕赵文化及以南方的淮扬文化、吴越文化等一齐涌入台儿庄,形成了兼容并蓄、异彩纷呈的运河文化。台儿庄的宗教文化非常发达,除中国本土信仰外,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都先后传入,建有各类庙宇30余处。民间文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柳琴戏、运河花鼓、渔灯秧歌、运河大鼓、运河号子等,都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事业非常繁盛,明清及民国前期建有学院、义学、国民小学、教会学校各2座,私塾32处。有关史料显示,历史上的台儿庄集八种建筑风格、几十座庙宇(寺庙、文昌阁、道观、泰山娘娘庙、妈祖阁、清真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等)于一体,这在中国是极为罕见的。台儿庄在历史上就是一座水城,“汪”渠相连,随“汪”而居,很有特色,是一座近百条水街、水巷形成的水巷纵横、以船代步的古水城。2010年10月23日,台儿庄古城获得2010年中国旅游总评榜山东分榜“十佳景区”榜首荣誉。2010年11月18日,台儿庄古城在首届中国休闲创新奖评选中,同时荣获“旅游景区创新奖和休闲、旅游规划设计创新奖”两个奖项。2011年1月13日,由齐鲁晚报、省旅游局、齐鲁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齐鲁文化新地标”评选活动揭晓,台儿庄古城等10个项目,获评“十大齐鲁文化新地标”。2012年12月1日,“2012中国旅游总评榜山东分榜”揭晓,台儿庄古城荣获了“山东十佳旅游景区”荣誉称号。2013年5月,台儿庄古城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为“中国最美的四大水乡”,推荐理由是:“台儿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关键战役的遗址景点。2017年11月,获得2017第二届博鳌国际旅游传播论坛2017年度文旅小镇。2021年11月5日,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1年11月,被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定为第一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2022年6月,台儿庄古城入选“十佳智慧景区”“十佳夜游街区”两项榜单。2022年12月,入选2022年11月AAAAA级景区品牌影响力100强榜单。航空:枣庄周边由近及远有临沂机场、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济宁曲阜机场、济南遥墙国际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与台儿庄古城的距离分别为90公里、110公里、110公里、130公里、280公里、370公里。高铁:乘京沪高铁,北京、上海到枣庄的通车时间为5-3小时;长沙、武汉、青岛到枣庄分别为6小时、4小时、4小时。火车:枣庄及周边有枣庄站、徐州站、邳州火车站、临沂火车站,与台儿庄古城的距离分别为50公里、73公里、48公里、80公里。BRT快速公交:乘坐枣庄高铁站BRT快速公交B10线(行程90分钟左右)直达台儿庄古城。枣庄西站乘坐B1线,终点东郊客运中心坐B2(行程50分钟左右)直达台儿庄古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