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时作业4:4.3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_第1页
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时作业4:4.3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_第2页
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时作业4:4.3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_第3页
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时作业4:4.3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_第4页
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时作业4:4.3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PAGE答案第=2页总=sectionpages22页PAGE1课时作业4:4.3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3小题)1.(1分)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硫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固体 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C.硫在自然界中只能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态存在 D.硫的燃烧产物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之一2.(1分)SO2被认为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首犯”,大气中的SO2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煤、石油)的燃烧。下列与SO2污染有关的是()①酸雨现象②伦敦“毒雾事件”③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④温室效应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3.(1分)酸雨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森林遭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 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 D.汽车排出大量尾气4.(1分)某雨水样品刚采集时测得pH为4.8,放在烧杯中经2小时后,再次测得pH为4.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雨水样品不属于酸雨 B.该雨水样品酸性没有变化C.该雨水样品pH降低的原因可能是继续吸收空气中的CO2 D.该雨水样品pH降低的原因可能是H2SO3逐渐被氧气氧化成H2SO45.(1分)某冶炼厂利用炼铜产生的SO2生产硫酸,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其原理是()A.利用了SO2的水溶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 B.利用了SO2的氧化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C.利用了SO2的氧化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 D.利用了SO2的还原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6.(1分)现有以下几种措施: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煤作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1分)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A.向燃煤中加生石灰 B.实施绿化工程,防止扬尘污染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8.(1分)下列对酸雨和雾霾的理解正确的是()A.酸雨没有危害,所以不必担心,也不必想办法治理B.酸雨放置后酸性会降低C.酸雨和雾霾的形成均与空气中的SO2有关D.对化石燃料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酸雨、雾霾,该过程中涉及硫的转化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9.(1分)如表所示,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危害及主要来源均对应正确的是()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10.(1分)碳和硫的氧化物中许多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但是当它们分散到空气中时,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下列有关这些元素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有利于减少这些元素的氧化物的产生B.硫的某些氧化物能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C.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有着密切的关系D.这些氧化物使雨水的pH<7,我们把pH<7的雨水称为酸雨11.(1分)硫是生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自然界中硫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促进了硫的循环 B.硫循环中硫的化合物均为无机物C.上述硫循环中硫元素均被氧化 D.烧煤时加石灰石,可减少酸雨及温室气体的排放12.(1分)某工厂的一个生产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工艺流程是用来制备Fe2(SO4)3的 B.气体M是SO3C.气体M参加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D.SO2参加反应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13.(1分)某市和该市内某住宅小区(该小区无工厂和矿山)的“空气质量年报”如下表所示(浓度以mg·m-3计算):由上表数据看出,造成该小区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该住宅小区可能使用煤作为主要燃料 B.该住宅小区使用天然气作为主要燃料C.该住宅小区汽车的人均拥有量比本市其他小区多 D.该住宅小区使用氢气作为主要燃料二、填空题(共2小题)14.(1分)形成酸雨的原理之一可简示为含硫燃料AB硫酸回答下列问题:(1)A物质的化学式为

,B物质的化学式为

。(2)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填字母)。a.Ca(OH)2b.Na2CO3c.CaCl2d.NaHSO3(3)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某有色金属冶炼厂排放的废气中含SO2,先用石灰浆吸收SO2,然后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将产物继续氧化成石膏(CaSO4·2H2O)。写出有关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15.(1分)模拟酸雨形成的流程如图所示。硫在气体单质A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通常情况下C为无色液体;B、C、D是氧化物,E、F和X都是酸,G是白色沉淀。(1)E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1.【答案】C【解析】硫在自然界中既能以化合态(主要为硫化物和硫酸盐)又能以游离态(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岩层)的形式存在。硫俗称硫黄,是一种黄色固体,难溶于水。2.【答案】C3.【答案】B【解析】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空气中SO2和NOx的增多,在我国主要是SO2的增多。空气中SO2的主要来源是①化石燃料(煤和石油产品)的燃烧;②含硫矿石的冶炼;③硫酸、磷肥、纸浆厂的工业废气。目前,由于汽车用的燃料汽油、柴油等都经过了脱硫处理,所以形成酸雨的最主要原因是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4.【答案】D5.【答案】D6.【答案】C【解析】煤及其他化石燃料中含硫元素,它们燃烧产生的SO2的大量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对燃煤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少用、不用原煤作燃料,开发清洁能源都可以减少SO2的排放,减少酸雨的产生。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只能提高煤的燃烧效率,不能减少SO2的排放。7.【答案】D【解析】A、B、C都是可采取的措施,在D中,若加大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会造成资源缺乏,同时会使空气中的SO2、NOx含量增加。8.【答案】C【解析】酸雨中含有H2SO3,放置后会逐渐被氧化为H2SO4,酸性增强,B项错误;雾霾的形成主要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有关,C项正确;SO2溶于水生成H2SO3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9.【答案】D10.【答案】D【解析】传统能源会产生C、S的氧化物,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太阳能、水能、风能、氢能为清洁能源,有利于减少这些元素的氧化物的产生,A正确;SO2能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对呼吸道产生刺激,引发呼吸道疾病,B正确;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C正确;pH小于5.6的雨水才称为酸雨,D错误。11.【答案】A【解析】硫酸盐、亚硫酸盐等在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的作用下缓慢转化成植物R1—S—R2,故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促进了硫的循环,A项正确;硫循环中硫的化合物有含硫有机物,如煤、石油等,不全是无机物,B项错误;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将硫酸盐、亚硫酸盐中的硫还原成植物R1—S—R2,硫循环中硫元素有时被氧化,有时被还原,C项错误;烧煤时加石灰石,可减少含硫气体的排放,减少酸雨的产生,但生成二氧化碳,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D项错误。12.【答案】D【解析】由工艺流程的箭头指向可知,该过程中硫酸亚铁和硫酸铁可循环使用,气体M和SO2为反应物,指向流程之外的箭头只有硫酸(部分硫酸又参与循环),即硫酸铁和二氧化硫作用生成硫酸和硫酸亚铁。气体M和硫酸、硫酸亚铁作用生成硫酸铁。根据上述分析知,该工艺流程是用来制备硫酸的,A项错误;根据反应关系知,M是具有氧化性的气体,如O2等,B项错误;气体M、FeSO4和H2SO4作用生成Fe2(SO4)3,气体M参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SO2参加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SO2+Fe2(SO4)3+2H2O===2FeSO4+2H2SO4,参加反应时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