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六校联考高一地理期末考试(十一师一中、四中、十二师高级中学、乌市第六十九中学、第六十一中学、第十五中学)考试时长: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的梦天实验舱开讲,中国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带来了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中国空间站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完成下面小题。1.中国空间站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2.下列不可能是航天员科普的内容是()A.月球属于自然天体 B.空间站在轨运行能量来自太阳C.火星属于类地行星 D.地球自东向西围绕太阳运转【答案】1.A2.D【解析】【1题详解】中国空间站围绕地球绕转,处于以地球为中心天体构成的地月系之中,同时也处于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或可观测宇宙),不处于河外星系,中国空间站所处的天体系统中,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地月系,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2题详解】不正确的观点不可能是航天员科普的内容。月球是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属于自然天体,观点正确,A不符合题意;空间站利用太阳能帆板获取太阳辐射能量维持空间运行,观点正确,B不符合题意;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因此火星属于类地行星,观点正确,C不符合题意;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而不是自东向西,观点不正确,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行星系统)、太阳系(恒星系统)、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并列)和总星系。《汉书·五行志》记载:“三月巳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完成下面小题。3.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内部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重大影响有()①使地球的温度明显升高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④降水量异常变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3.A4.B【解析】【3题详解】从形态描述来看,《汉书·五行志》记载中的“黑气”应是太阳黑子,光球层上局部区域因磁场的聚集而比周围区域温度低一些,形成相对比较暗一些的区域就是太阳黑子,因此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A正确;色球层主要出现耀斑、日珥等太阳活动现象,日冕层主要出现太阳风(或日冕物质抛射),人们肉眼观测不到太阳内部,BCD错误。故选A。【4题详解】太阳活动剧烈时会对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气候要素的变化,如局部地区的降水量异常变化,出现极端天气频率升高,但不会使地球的温度明显升高,①不符合题意,④符合题意;太阳活动剧烈时,会释放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流和强烈射电,这些物质到达地球后会破坏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扰乱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②、③符合题意。综上所述这,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活动高峰年往往激烈天气现象增加,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等。②影响电离层,产生“磁暴”现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冲出电网、损害输油管道、干扰海底光缆通信、影响航空电子设备、干扰航天通信信号。③在极地地区产生极光现象。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A.古生代 B.中生代 C.元古代 D.新生代6.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A.爬行动物时代 B.被子植物时代 C.海生藻类时代 D.裸子植物时代【答案】5.B6.B【解析】【5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动物演化进程图中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图中显示,爬行类动物宽度最宽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B正确。图中显示,古生代爬行动物开始出现,种类较少,A错误;图中显示,爬行类动物出现于古生代后期,元古代爬行动物还没有出现,C错误;图中显示,由中生代到新生代爬行动物的种类逐渐减少,D错误。故选B。【6题详解】图中显示,新生代时,表示哺乳类的条带宽度,在各类动物中增长最为快速,哺乳类动物物种丰富且增长迅速,因此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哺乳动物时代,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被子植物在新生代繁荣发展,进入被子植物时代,B正确;海生藻类时代是古生代早期,C错误。裸子植物时代是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前期,D错误。故选B。【点睛】地球环境的演化:1.海陆的演变:①前寒武纪,地球形成,原始海洋出现,形成最初的海洋、陆地分布状况。②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联合古陆。③中生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④新生代,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2.大气层的演变:①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氧气。②现代大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③演变原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和演化与大气中氧气的增多密不可分。3.生物的演化: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地球生物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生物的演化呈现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特征。4.主要成矿期:①前寒武纪,重要的金属矿藏成矿时期。②晚古生代,重要的成煤期。③中生代,主要的成煤期。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下面小题。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①和②之间是莫霍面C.在深约2900千米处纵波突然消失 D.地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8.岩石圈是指()A.①整体 B.②的顶部 C.①整体和②的顶部 D.③的外部【答案】7.B8.C【解析】【7题详解】据图判断,在古登堡界面以上,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古登堡界面处横波消失,纵波波速减小,A错误;①地壳和②地幔之间是莫霍界面,B正确;2900千米处为古登堡界面,在深约2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纵波突然降速,C错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D错误。故选B。【8题详解】岩石圈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壳(①)和上地幔(②)顶部坚硬的岩石部分,C正确,排除ABD。故选C。【点睛】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和地幔的界面是莫霍界面,地幔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9.地球各个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一个整体。读图完成下题。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个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圈层不连续也不规则 B.②圈层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C.③圈层所有生物都在地表以上 D.④圈层是厚度最大的圈层【答案】B【解析】【详解】读图可知,①圈层为其他圈层提供水和水蒸气,应为水圈,通过水循环把各种水体联系起来组成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水圈,A错误;②圈层为其他圈层提供气体和降水,应为大气圈,大气圈主要由气体(包括干洁空气和气态水)和悬浮物(固体杂质和水汽凝结物)组成,B正确;③圈层为其它圈层提供氧气和有机物,应为生物圈,生物可生存在岩石圈上部(地表以下)、水圈、大气圈下部,C错误;④圈层为其他圈层提供矿物质、尘埃,应为岩石圈,在地表四大圈层中,岩石圈不是厚度最大的圈层,大气圈才是厚度最大的圈层,D错误。故选B。2020年1月2日,第八届北京昌平草莓节落下帷幕。昌平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实现草莓稳产与高产。左图为草莓大棚内部景观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0.与大棚外相比,温室大棚内()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不变 D.④增强11.大棚通风换气时,空气流动状况可能是()A. B. C. D.12.关于⑤大气吸收作用解释正确的是()A.平流层中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B.对流层中的水汽吸收短波辐射C.对流层中尘埃吸收地面辐射 D.平流层中的CO2吸收长波辐射【答案】10.D11.B12.A【解析】【分析】【10题详解】①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与棚内棚外无关,A错误;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棚的透明膜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很小,②基本不变,B错误;由于大棚的透明膜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很小,所以大部分的太阳辐射能够穿过大棚,被地面吸收,棚内热量与外界交换较少,不易散失,棚内地面和大气温度较高,因此③和④均增强,D正确,C错误。所以选D。【11题详解】大棚通风换气的作用是降温,当大棚内的温度过高,会影响作物生长,利用室外冷空气来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因此大棚内的热源,大棚外是冷源,大棚内热气流上升向门外流,大棚外的气流下沉向门里流,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12题详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是有选择的,平流层中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A正确,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BD错误,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是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尘埃不会吸收地面辐射,C错误,所以选A。【点睛】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吸收、反射、散射。《绝地求生》是广受年轻人喜爱的一款游戏,其中蕴含着不少地理知识。下图中甲示意某海岛,乙示意某队员跳伞时该岛东部地区海陆热力环流、丙示意气温变化特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某队员在该岛从1500米左右高空跳伞,在其降落过程中,仅从大气的热力状况分析,气温和气压的变化状况是()A.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气温升高、气压升高C.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气温降低、气压降低14.图乙中,①②③④四地气温最高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5.读图丙,队员降落后可能感觉到海风的时段是()A.8时至16时 B.16时至次日8时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答案】13.B14.D15.A【解析】【分析】13题详解】某队员在该岛从1500m左右高空跳伞降落过程中,是位于对流层中,由于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下降,故跳伞降落过程中气温升高,CD错误;在下降的过程中,大气的密度变大,气压升高,B正确,A错误。故选B。【14题详解】近地面大气高度越高气温越低,故温度①④大于②③,BD错误;①大气下沉故推算出大气温度低,④处大气上升故为温度高大气上升,故温度最高的是④处,A错误,D正确。故选D。【15题详解】根据热力环流的过程得知,当海洋温度低于陆地时,海洋大气下沉形成高压陆地为低压,即吹海风,由图可知,在8时至16时时海洋温度低干陆地,故此时吹海风,A正确;16时至次日8时、18时至次日6时、6时至18时,均有海洋温度高于陆地,形成陆风,BCD错误。故选A。【点睛】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升降运动→水平气压差异(直接原因)→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下图示意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16.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的()A.盐度、密度、温度 B.温度、密度、盐度C.温度、盐度、密度 D.盐度、温度、密度17.5°N附近大西洋表层海水的密度特点及其成因是()A.密度低——海水温度低,盐度高 B.密度低——海水温度高,盐度低C.密度高——海水温度低,盐度高 D.密度高——海水温度高,盐度低【答案】16.C17.B【解析】【16题详解】表层海水温度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因此表层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①是表层海水温度变化曲线;由于副热带海域的降水较少,蒸发较为旺盛,盐度最高,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向低纬、高纬递减,呈马鞍状分布,可知②为盐度分布曲线;表层海水密度主要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密度越低,表层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增,可知③为密度分布曲线。C正确,ABD错误。故选C。【17题详解】读图可知,5°N附近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较低,由于该海域附近的海水温度较高,且该区域的降水较多,其海水盐度较低,因此可知5°N附近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较低,B正确,排除ACD。故选B。【点睛】影响海水密度的主要因素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其中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海水密度分布规律:①水平分布: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②极地海区:海水结冰,盐度较高,表层海水密度最大。③垂直分布: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④特殊性:有时随着深度增加,海水密度会突然变小,海水浮力也会突然变小,称为“海中断崖”,这可能会使得潜艇掉落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导致艇毁人亡。⑤季节差异冬季最大、夏季最小、春季为降密期,而秋季为增密期。18.北京市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经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我国有些区域地表没有树木,却也成林。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据此完成下题。图示地貌的类型,连线正确的是()A.甲——河流地貌 B.乙——风成地貌C.丙——海岸地貌 D.丁——冰川地貌【答案】B【解析】【详解】甲地位于内蒙古高原,纬度较高,是古冰川覆盖之地,由冰川作用形成了当地的“石林”景观,不是河流地貌,A错误;从形态判断,乙地为雅丹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属于风成地貌,B正确;丙为冰川侵蚀形成的冰川地貌,丙地居内陆,不是海岸地貌,C错误;丁地为喀斯特石林地貌,不是冰川地貌,D错误。故选B。如图中①②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两个不同地方的植物景观照片,③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该种植物高度不足50厘米,但根系长达20米。完成下面小题。19.下列关于①②两地植被形态与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树干粗大——防风抗倒伏 B.①地树皮坚实——增加水分蒸腾C.②地板状根系——防热量散失 D.②地树干垂直高大——便于获取阳光20.图③中骆驼刺植被的显著特点是()A.植被稀疏 B.有机质积累快C.植物种类繁多 D.群落结构复杂【答案】19.D20.A【解析】【19题详解】图中①景观图中粗大的树干,是为了适应旱季缺水,体内储存大量水分,不是为了防大风抗倒伏,A错误;纺锤树生活的区域干季降水较少,应减少水分蒸发,B错误;②景观图中板状根主要是为了适应多雨环境,防洪涝,具有呼吸作用,并支撑高大的树干,不是防止热量散失,C错误;②景观图中树干垂直高大,因为所在地区气候湿热,植被茂盛,垂直结构复杂,树干垂直高大,便于获取阳光,D正确。所以选D。【20题详解】骆驼刺根系发达,目的是便于吸取地下水,据此可知骆驼刺生长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不利于植被生长,植被稀疏,A正确;有机质积累慢,B错误;植物种类较少,C错误;群落结构简单,D错误。所以选A。【点睛】纺锤树又称瓶子树,是锦葵科纺锤树属植物。高18-25米,在冷凉地区体量较小。其树干形状独特,呈瓶子状,叶子长约10厘米,全缘或深裂。花浅黄色,钟形,总状花序生长在枝端,蒴果,种子多数。瓶子树原产于南美,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上。生长于巴西北部的亚马孙河流域,炎热多雨,为热带雨林区;南部和东部,一年中旱季时间长,气候干旱,土壤干燥,为稀树草原地带。处在热带雨林(热带疏林),一年里有雨季也有旱季,但是雨季较短。泥炭土是指在某些平原或山间谷地中,由于长期积水,水生植被茂密,在缺氧情况下,大量分解不充分的植物残体积累并形成泥炭层的土壤。泥炭土是具有厚度大于50cm的泥炭层的潜育性土壤,多分布于冷湿地区的低洼地。完成下面小题。21.泥炭土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光照条件 B.土层厚度 C.土壤透气性 D.生物活动22.与泥炭土形成密切相关的外力作用是()A.冻融作用 B.流水侵蚀 C.流水沉积 D.冰川堆积【答案】21.D22.C【解析】【21题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材料,泥炭土是大量分解不充分的植物残体积累并形成泥炭层的土壤,其土壤中含有大量植物残体,所以泥炭土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生物活动,D正确;光照以及土壤透气性主要影响的是土壤结构,但对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影响小,AC错误;土层厚度是土壤的表现特征,不是成土的原因,B错误。故选D。【22题详解】泥炭土分布于冷湿地区的低洼地,地势低平,说明水流速度缓慢,长期积水,流水携带的沉积物因流水速度慢而不断沉积,形成厚度较大的潜育性土壤,C正确;冻融作用频繁导致冻融风化作用强烈,不利于土壤的发育,A错误;流水侵蚀作用会导致土壤层较薄,而泥炭土厚度较大,B错误;在平原或山间谷地中较少发育冰川,且冰川堆积的冰碛物土壤厚度较薄,D错误。故选C。【点睛】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当地时间2023年2月,土耳其南部山区先后发生两次7.8级的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都约20千米,造成重大损失。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次土耳其地震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为土耳其地震的震中位置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3.此次地震破坏性大,影响因素有()①震级②地震时间③震区人口密度④地震波传播速度⑤建筑物抗震结构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24.灾害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土耳其此次地震最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是()A.海啸 B.寒潮 C.滑坡 D.赤潮25.为第一时间了解灾区受灾范围和受灾程度,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数字地球 D.卫星导航系统【答案】23.C24.C25.A【解析】【23题详解】震级高,破坏性大,①正确;第一次强震时间在凌晨04:17,民众普遍在熟睡,来不及逃生,破坏性大,②正确;震中震中附近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破坏性大,③正确;地震波速度大小对烈度没有直接影响,④错误;建筑物抗震结构差,地震造成的破坏性大,⑤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24题详解】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所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本题地震发生在陆地上,不会引发海啸,A错误;寒潮属于气象灾害,赤潮属于海水污染,均与地震关系不大,BD错误;土耳其南部为山区,地质构造复杂,地震容易引发滑坡,C正确。故选C。【25题详解】为第一时间了解灾区受灾范围和受灾程度,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遥感技术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速度快,能够监测地表变化情况,A正确;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可以利于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救援的路线和方案,制定减灾预案,B错误;数字地球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和了解灾区受灾范围和受灾程度无关,C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为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和速度及时间数据,不能了解灾区受灾范围和受灾程度,D错误,故选A。【点睛】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50分)26.读图“太阳大气结构图”和“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甲是________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2)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________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太阳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_______”现象。(3)右图中,表示地幔的是________。(填字母)(4)右图中,D层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显著差异是________。(5)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地震发生时,横波只能通过________传播,所以,在水中游泳的人会感到________。A.左右摇晃B.先摇晃后颠簸C.先颠簸后摇晃D.上下颠簸【答案】(1)①.光球②.太阳黑子(黑子)(2)①.黑子②.磁暴(3)E+F(E、F)(4)①.厚度不均②.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5)①.地震波传播的速度②.固态③.D【解析】【分析】本题以太阳外部大气层和地球圈层为载体,考查太阳活动、地球圈层划分及特点等内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太阳大气层由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读图甲位于最里层,因此是光球层,主要太阳活动类型是黑子。【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约11年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太阳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磁针剧烈晃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小问3详解】地幔位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其组成是E层加上F层。【小问4详解】读图,D层在莫霍面以上,由岩石组成,为地壳圈层,其特点是厚度不均,在陆地上随海拔变高,厚度增大,陆地地壳厚度大于洋壳厚度。【小问5详解】根据所学,人们可以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点,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因此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地震波传播的速度;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能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因此地震发生时,在水中游泳的人只能感受到纵波,所以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a为北半球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示意图,图b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c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1)图a中①、②、③、④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__,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__。(2)图a中①、②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__,昼夜温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3)图a中此时滨海地区近地面盛行__________(填“海风”或“陆风”),风向为__________,图中所示季节为__________。(4)图b箭头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__________(5)若图c中①②代表某地相近两天的昼夜气温变化,则__________(填数字)霜冻更加严重,请阐述其原因__________。【答案】27.①.②②.①28.①.①②.②29.①.陆风②.西北风③.冬季30.DA31.①.①②.昼夜温差大,云量少,保温作用更弱【解析】【分析】本题以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和气温变化图为材料,涉及大气受热过程、大气的保温作用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小问1详解】根据近地面的气压高于高空的气压可知,①和②的气压高于③和④的气压,根据等压线分布特征,①位于等压线之上,②位于等压线之下,可知②的气压高于①,气压最高的是②。②气压高,说明近地面气温低,气流垂直下沉形成高压,①地气压低,说明近地面气温高,气流垂直上升形成低压。近地面的气温高于高空的气温,①和②的气温高于③和④的气温。气温最高的是①。【小问2详解】据上题可知,①地气压低,说明近地面气温高,气流垂直上升,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形成降水,降水较多。②气压高,说明近地面气温低,气流垂直下沉,多晴朗天气,降水较少。②地为晴朗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气温较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小,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小问3详解】据(1)可知,②的气压高于①,在水平方向上,气流从②流向①,形成陆风;根据图中东西方向,判断出南北方向;近地面的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北半球向右偏转形成西北风。据上题知,海洋的气温高,陆地的气温低,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陆地降温快形成,气温较低。所以,图中季节为冬季。小问4详解】据图可知,A为太阳辐射,温度高,波长较短,为短波辐射;D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B为地面辐射,气温较低,为长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气温较低,为长波辐射。属于短波辐射的是AD。【小问5详解】据图可知,①的昼夜温差大,为晴朗天气;②昼夜温差小,为阴雨天气或多云天气。晴朗天气霜冻更加严重。晴朗天气,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夜晚降温快,温度低,更容易发生霜冻。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23年7月29日起,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与副热带高压、台风“卡努”、地形综合作用等影响,中国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出现灾害性特大暴雨天气。2023年7月30日,永定河上游的北京市斋堂水库提前进行了预泄,7月31日洪峰形成后,北京市第一次动用了1998年建成的滞洪水库蓄洪,最大限度发挥水库的蓄洪调峰作用。河道向下游控泄流量700m3/s,最大限度地减轻对下游地区的影响。图为水循环示意图。(1)写出数字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______,⑤______,⑥______。(2)“梅花”台风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循环。(3)城市中植被减少,地面硬化,主要会使水循环的______(环节名称)减少,______(环节名称)增加,加剧城市内涝。北京市采取的一系列蓄洪措施主要影响水循环的______(环节名称),水库的修建可以调节水资源的______(时间/空间)分布不均。(4)写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至少2点)【答案】28.①.水汽输送
②.地表径流
③.植物蒸腾或蒸腾
29.
海陆间循环
30.①.
下渗
②.地表径流
③.地表径流
④.时间31.使地表不同区域的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使水体更新。不同水体循环更新周期不同;使各圈层之间不断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对地表温度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改变一些地区的生态和生活环境;进行势能和动能的转换,产生了流水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解析】【分析】本题以台风为背景材料,涉及到水循环环节、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水循环环节的意义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图中①为水汽输送、②④为降水、③蒸发、⑤为地表径流,⑥为植物蒸腾,⑦为下渗,⑧为地下径流。【小问2详解】“梅花”台风将海洋上的水汽带到大陆,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小问3详解】城市中植被减少,地面硬化,主要会使水循环的下渗环节减少,地表径流环节增加,加剧城市内涝。北京市采取的一系列蓄洪措施主要影响水循环了地表径流环节,水库的修建可以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小问4详解】海陆间水循环使地表不同区域的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使水体得到更新。不同类型水体循环更新速度周期不同。水循环使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等各圈层之间不断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对地表温度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水循环改变一些地区的生态和生活环境,尤其干旱半干旱地区较明显。进行势能和动能的转换,在了流水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下,塑造着地表形态,如黄土高原千沟万㕡的地貌。2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_______,乙图是____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____地貌。(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_______处分布,乙在________处分布。(3)随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甲图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____A.黏土砾石粉砂B.粉砂黏土砾石C.砾石粉砂黏土D.砾石黏土粉砂(4)根据图甲,判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____A.B.C.D.(5)上图所示地貌从成因上讲属于_____________地貌,从气候角度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地区,图中迎风坡为_______。(填字母)【答案】①.洪(冲)积扇②.三角洲③.堆积④.B⑤.A⑥.C⑦.B⑧.沙丘⑨.西北⑩.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堆积地貌等相关知识,考查内容较为基础,属于识记内容,需要注意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详解】(1)根据图中的地貌形态以及位置可知,甲为冲积扇(或称洪积扇),乙为三角洲,两者均属于河流的堆积地貌。(2)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三角洲位于河流的入海口,丙图中,B在河流出山口,A在河流入海口。(3)图甲中A位于冲积扇顶端,B位于冲积扇扇缘,自A到B,河流的搬运能力逐渐减弱,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就粒径粗细而言,砾石>粉砂>黏土,C正确。(4)冲积扇堆积地貌中间较两侧高,故从C到D,海拔先升高后降低,B正确。(5)读图可知,该地貌属于沙丘地貌,这种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故而a表示迎风坡。【点睛】对于沙丘而言,无论迎风坡还是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沙粒粒径均是由粗到细,但形成原因不同。迎风坡,从坡底到坡顶,风力的搬运能力逐渐减弱,因此沙粒粒径逐渐变细;在背风坡,粒径大的颗粒,受重力因素影响容易滑落至坡底,因此从坡底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库房转租合同转租条件、转租手续及租金处理分析
- 2024年企业内部审计保密协议
- 2024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合同
- 2024年度住宅小区木门安装工程合同
- 2024年度许可使用合同(商标)
- 腰椎ct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北京技术合同
- 2024年大数据使用协议: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的具体规定
- 液体密度课件教学课件
- 舆论学课件教学
- 医院全员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制度规定办法.docx
- 二十四孝故事
- 英语课堂小说《月亮与六便士》(课堂PPT)
- 专项基金投资募集合作框架协议模版
- (完整word版)拼音练习jqx和ü、üe的相拼
- 医疗质量检查分析、总结、反馈5篇
- 桅杆工艺技术及施工要求
-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体育教学计划与教案
- 北京地铁受电弓的维护与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说明书
- 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研究
- 集团公司两金管理评价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