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新教材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二章第2讲氧化还原反应作业_第1页
2023届新高考新教材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二章第2讲氧化还原反应作业_第2页
2023届新高考新教材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二章第2讲氧化还原反应作业_第3页
2023届新高考新教材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二章第2讲氧化还原反应作业_第4页
2023届新高考新教材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二章第2讲氧化还原反应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2讲氧化还原反应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中,颜色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往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变红

B.饱和FeCI3溶液在沸水中变成红褐色胶体

C.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由白色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D.SCh使有酚醐的NaOH溶液褪色

解析:C酸遇紫色石蕊变红,只与酸性有关,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A错误;铁离子

水解生成胶体,只与水解有关,B错误;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亚

铁,氢氧化亚铁被氧化为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SO2与氢氧化

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NaOH在反应中消耗,则溶液褪色,只与复分解

反应和碱溶液的性质有关,D错误。

2.(2021•济宁模拟)利用下列实验探究亚硝酸钠(NaNo2)的化学性质(AgNo2是淡黄色难

溶于水的固体)。

实验装置试剂a现象

―无色溶液变红

ωV---试剂aK

-ɪAgNC)3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

淀粉KI溶液+稀

③无色溶液立即变蓝

硫酸

NaNO酸性KCr2O7溶

④尸1溶液2无色溶液变为绿色

由上述实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NaNO2溶液呈碱性:NO2+H2OHNO2+OH'

B.NaNO2可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NO2+Ag'=AgNChJ

C.NaNO2有氧化性:2「+2H++2NO2=L+2NO2t+H2O

I3+

D.NaNO2有还原性:Cr2O?+3NO2+8H=3NO3+2CΓ+4H2O

解析:CNaNO2属于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NO2+H2OHNO2+OH,A项正

确;加入硝酸银溶液,可生成AgNO2沉淀,发生复分解反应NO£+Ag+=AgNC>2T,B项

正确;NaNo2有氧化性,可与K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L,I元素化合价升高,则N元素

化合价降低,方程式为2「+4H++2NO2=L+2NOt+2H2θ,C项错误;NaNO2有还原

3+

性,可被CnO歹氧化:CΓ2OΓ+3NO2+8H=3NO3+2CΓ+4H2O,D项正确。

3.用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的杂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

气化法除去,反应原理为3C+2K2Cr2O7+8H2SO4=2K2SO4+3CO2t+2Cr2(SO4)3+8X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为H2O

B.H2SO4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和酸性

C.氧化性:K2Cr2O7>CO2

D.mol电子,则产生标准状况下CChL

解析:B根据原子守恒可知X为H2O,A项正确;H2SO4在题述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

价不变,与金属阳离子结合生成盐,表现出酸性,B项错误;K2Cr2O7是氧化剂,Co2是氧

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C项正确;根据方程式可知每生成3molCCh气体,

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X4=12mol,所以若反应中转移mol电子,则生成CO?

的物质的量为mol,mol×22.4L,D项正确。

4.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θ3F2=SF6+2HF+4θ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氧化产物

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LHF,mol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解析:DA项,O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的+1价变为反应后的。价,化合价降低,

获得电子,所以氧气是还原产物,错误;B项,在反应中O2F2中的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获得电子,所以该物质是氧化剂,而HzS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是一2价,反应后变为SF6中

的+6价,所以H2S是还原剂,错误;C项,外界条件不明确,不能确定HF的物质的量,

所以不能确定转移电子的数目,错误;D项,根据反应化学方程式可知还原剂H2S与氧化

剂O2F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正确。

5.(2021•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高三月考)中国化学家研究的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碳纳

米点(CQDS)/氮化碳(C3N4)纳米复合物可以利用太阳光实现高效分解水,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3N4中C的化合价为一4

B.反应的两个阶段转移电子数相等

C.阶段∏中,H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通过该反应,实现了化学能向太阳能的转化

解析:CA.化合物C3N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一3价,结合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

O可得,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不符合题意,A错误;B.由于两个过程中,参与反应

的量未知,因此无法比较转移电子数的大小,不符合题意,Bn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氏。2&≡2H2θ+θ2t,H2O2中氧元素由一I价变为0价和一2价,因此H2O2既是氧化剂,

又是还原剂,符合题意,C,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不符合题意,D错误。

6.用酸性KMnO4溶液处理硫化亚铜(CU2S)和二硫化亚铁(FeS2)的混合物时,发生反应

++

1:MnO4+Cu2S+H―<u2++SθF^+Mn2~+H2θ(未配平)和反应∏:MnO4+FeS2+H-

fFe3++S0F+M∏2++H20(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I中Cu2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反应I中每生成1molS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Iomol

C.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若反应I和反应II中消耗的KMnO4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反应I和反应∏中消耗的

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解析:B反应1中CsS中CU和S的化合价都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则CsS为还原

剂,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MnO4'为氧化剂,A错误;反应I中每生成1mol

SOΓ,参加反应的Cu2S为ImO1,CiuS化合价共升高2X(2—1)+(6+2)=10,反应转移电

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B正确;反应∏中氧化剂MnOl化合价降低(7—2)=5,还原剂FeSz

化合价共升高1+2X(6+1)=15,根据得失电子相等,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5:5=3:1,C错误;若反应I和反应II中消耗的KMno4的物质的量相同,ImOlKMnCU

得到5mol电子,CU2S化合价共升高10,molCu2S,FeS2化合价共升高15,应氧化卷mol

moɪFeS2,则反应I和反应IImol:∣mol=3:2,D错误。

7.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1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

间有如图所示关系,根据图示转化关系推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iSfiChΓ~j_INaHSO3

途径I途径∏

__________足量Ch_________

FW一

A.用Kl淀粉试纸和食醋可以检验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

B.足量CL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白的原因可能是:5CI2+12+6H2O=2HIO3+

IOHCI

C.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12<IO7<I2

D.途径∏中若生成ImOII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IoNA

解析:C加碘盐中含有NaIO3,其在酸性条件下可被I还原生成I2,故用Kl淀粉试

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时Kl淀粉试纸会变蓝,A项正确;根据题图途径O可知足量的Cb与I

一反应生成NaIO3,CL被还原为CΓ,则足量Cb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白的原因可能是:

5C12+12+6H2O=2HIO3+1OHCl,B项正确;由途径I可知氧化性CL>L,由途径II可知

氧化性L<NaICh,由途径In可知氧化性Cl2>NaIO3,故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I2>KX>I2,C

项错误;根据转化关系2103〜L〜Ioe一可知,途径I[生成ImoII2转移的电子数为IONA,D

项正确。

8.把图2的碎纸片补充到图1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未配

平)。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Mn2'+1......1—I+H

图1

+MnO4+IO4+IO3+H2O

图2

A.104作氧化剂

B.若有1molMn2'参加反应转移5mol电子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

D.配平后Mn2+、H'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

解析:D分析图1、图2可知,Mn?+为反应物,作还原剂,则IO4■作氧化剂,配平方

程式为2M∏2++5K)4+3H2θ=2Mno4+5IO9+6H~,若有1molMn”一参加反应转移5mol

电子,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配平后Md+、H+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

6,故A、B、C项正确,D项错误。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9.工业上以废铁屑为原料制备LiFePo4的一种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稀硫酸H2()2溶液、磷酸Li2C()3、H2C2()l

铁一履图——>[⅞]-∣FeP(^-→⅞]→[LiFeP()l|

⅛I

料液

A.LiFePO4中铁显+2价

B.沉铁过程中双氧水作氧化剂

I

C.沉铁中离子方程式为2H3PO4+2Fe2++H2O2=2FePO4J+2H2O+4H

D.实验室进行燃烧操作中需要使用蒸发皿、泥三角等仪器

解析:D根据流程分析可知,废铁屑加入稀硫酸溶解后得到含有Fe?+的溶液,再向溶

液中加入双氧水、磷酸,发生反应2H3PO4+2Fe2++H2O2=2FePO4J+2H2θ+4H*,得到

FePo4,加入碳酸锂和草酸后燃烧得到产品LiFePe‰。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O可知,

LiFePo4中铁显+2价,A正确;沉铁过程中双氧水中。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

B,向溶液中加入双氧水、磷酸,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C正确;实验室进行燃烧操作

中需要使用用墉、泥三角等仪器,D错误。

+2+

10.已知Pb3O4与HNO3溶液发生反应I:Pb3O4+4H=PbO2+2Pb+2H2O;PbO2

2+h

与酸化的MnSO4溶液发生反应∏:5PbO2+2Mn+4H+5SθΓ=2MnO4+5PbSO4+

2H2OO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由反应I可知,Pb3O4中Pb(H)和可(IV)含量之比为2:1

B.由反应I、II可知,氧化性:HNO3>PbO2>Mnθ;

C.Pb可与稀硝酸发生反应:3Pb+16HNθ3=3Pb(NO3)4+4NOt+8H2O

D.Pb3O4可与盐酸发生反应:Pb3θ4+8HCI=3PbCl2+4H2O+C∣2t

解析:ADPb3O4中+2价Pb有2个,+4价Pb有1个,两者含量之比为2:1,A项

正确;反应I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不能得出氧化性:HNo3>Pbθ2,B项错误;Pb与稀

硝酸发生反应生成Pb(NO3)2,C项错误;Pb3O4可与浓盐酸发生反应:Pb3O4+8HCI=3PbCl2

+4H2O+C12t,D项正确。

11.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ONaN3+2KNO3-K2O+5Na2O+16N2

t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LN2(标准状况)

B.molKNo3被氧化

C.mol

D.mol

解析:CD反应中NaN?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KNO3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每当生成16molN2,则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mol,转

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IOmol,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0mol,有2molKNO3被还原,

现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mol,则生成2molN2,L,moɪ,mol,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AB不正确,CD正确。

1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mol,这

些气体恰好能被600mL2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NaNO3和NaNo2的盐溶

液,其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

A.molB.mol

C.molD.mol

解析:B用终态分析法容易看出只有两种元素的价态有变化,其一是CUfCU(No3)2,

CU元素化合价由O价升高为+2价,每个CU原子失2个电子;另一个是HNO3-NaNCh,

N元素由+5价降低为+3价,每个N原子得2个电子,gCu的物质的量为:"(Cu)=错误!

=mol,mol×mol,HNO3到NaNo2mol,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得到2〃(CU)=2〃(NaNo2),

故产物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mol;根据钠元素守恒”(NaNCh)="(NaOH)-molL×2

mol∙Llmol=mol。

三、非选择题

13.HNo2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02;它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

化;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氧化成Fe3+°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

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Fe?+,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

Fe?+转化为Fe-L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亚硝酸盐被还原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

D.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2)某同学把新制的氯水加到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同时生成NaNO3和HCl,

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0

(3)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取FeSo4,若将反应所得的酸性溶液中的Fe?+转化为Fe3

十,要求产物纯净,可选用的最佳试剂是(填字母)。

a.Chb.Fe

c.H2O2d.HNO3

(4)FeScU可用于制备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高铁酸钾(KaFeCU),氧化性

比CI2、O2>ClO2>KMno4更强,主要反应: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

+O2t

①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②简要说明K2FeO4作为水处理剂时所起的作用。

解析:(1)服用维生素C可以解毒,说明在维生素C作用下Fe3+又转化为Fe2+,Fe元素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而亚硝酸盐会导致Fe?+转化为Fe3+,说明

亚硝酸盐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亚硝酸盐为氧化剂,维生素C是还原剂。(3)CI2、HNO3都

能氧化亚铁离子,但能引入新的杂质;铁不能氧化亚铁离子;双氧水的还原产物是水,不引

入杂质,所以最佳试剂是双氧水。(4)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6价,O元素

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一2价。①得Na2O2是氧化剂,Na2O2,FeSO4是还原剂;②K2FeO4

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且还原产物铁离子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

答案:(I)D(2)N0;+CI2+H2O=NO.?+2H++2C1^(3)c

(4)①Na2O2Na2O2'FeSO4

②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消毒过程中自身被还原为Fe3+,FM+水解生成

Fe(C)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而沉降

14.(2021年1月新高考8省联考,江苏卷)水体中的CnO厂、HCrO4和Cgr是高毒

性的重金属离子,可用Cr(Vl)表示。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将Cr(Vl)还原为低毒性的Cr'+或

Cr(OH)3O

⑴在一定PH的水溶液中,HS∖S?-可与CQr反应生成Cr(OH)3和单质硫。水溶液

中S2-能与单质硫反应生成Si,SF能还原Cr(VI)。

①在pH=9的水溶液中CrO孑与H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25°C时用过量S2-还原Cr(VI),发现反应后期Cr(Vl)被还原的速率反而加快。产生该

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验证的实验方法是。

(2)金属也可用于还原废水中的Cr(VI)o其他条件相同时,用相同物质的量的Zn粉、Zn(Vl)

废水,废水中Cr(Vl)残留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图中b对应的实验方法处理含Cr(Vl)

废水的效果更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用氧化铁包裹的纳米铁粉(用Fe@Fe2O3表示)能有效还原水溶液中的Cr(VI)。Fe@

Fe2O3还原近中性废水中Cr(Vl)的可能反应机理如图2所示。Fe(S)Fe2O3ΨFe还原Cro丁的

过程可描述为0

解析:(1)①发生的是CrCr在碱性条件下氧化HS-的反应,由于氧化产物是S、还原产

物是Cr(OH)3,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2〃(CrOr)=3〃(HS),再由pH=9的水溶液呈碱性可

知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应为2CrθΓ+3HS-+5H2θ=2Cr(OH)3I+3SI+70H,②水溶

液中过量的S?一能与生成的单质硫反应生成ST,SM能还原Cr(VI),所以反应后期Cr(Vl)被

还原的速率反而加快;Cr(Vl)被还原为低毒性的CH或Cr(OH)3,Cr(Vl)为橙黄色,CR为绿

色,Cr(OH)3为灰绿色沉淀,可以通过观察溶液颜色改变速率的快慢来确定反应的快慢。

(2)ZnCU粉在溶液中形成原电池,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

(3)由图示可知,在中性废水中Fe发生吸氧腐蚀形成Fe?+:Fe—2e=Fe2+,Fe2'被CrOf

氧化为Fe3+,本身被还原为CN+。

答案:(iXD2Crθr+3HS-+5H2θ=2Cr(OH)3∣+3Sl+7OEΓ②片一过量,水溶液

中S?-能与单质硫反应生成S/,Sl能还原Cr(VI),所以反应后期Cr(Vl)被还原的速率反而

加快可以在不同反应时间但相同反应时长的条件下,观察溶液褪色程度(2)ZnCU粉

在溶液中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3)单质铁发生吸氧腐蚀,3Fe—6e=3Fe2+,3Fe2+

3+

+CrθΓ+4H2O=Cr(OH)3I+5OH^+3Fe

15.铀及其化合物可用于制造打火石、陶瓷和合金等。工业上利用氟碳铀矿(主要成分

为CeCO3可提取CeCI3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省略)。

Ce(BF4)3

班沉淀

NH1C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