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南海问题争端_第1页
第三章 南海问题争端_第2页
第三章 南海问题争端_第3页
第三章 南海问题争端_第4页
第三章 南海问题争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南海问题争端主讲人:杨晓娟2015.4.161本章主要内容一、二、三、四、五、六、2基本及核心概念界定南海问题由来南海争端现状—与越南、日本、菲律宾等国南海的地缘战略价值及域外因素——美国干涉南海争端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中国的南海政策和立场概念1:南海

又名南中国海,是中国南部的陆缘海,是西太平洋最重要的边缘海之一。

南北:3100多公里,

东西:2200多公里,

海域总面积356万平方公里。

其中,属于中国管辖范围,为210万平方公里左右。在南海海域内分布着东沙、西沙、南沙、中沙四大群岛(南海诸岛)。

周边更分布多个重要海峡,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34

周边国家和地区

(从北部顺时针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尼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越南5争端涉及六国七方概念2:南海周边国家概念3:九段线九段线是中国在南海海域的国界线的一种叫法。6二、南海问题的由来1、历史上的南海:相对“平静”

汉武帝时期:航海实践发现;唐、宋:生活及捕捞等生产活动;明、清:划归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管辖。

1840年,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屡受侵犯;

1933年,法国非法占领南沙群岛的9个小岛;二战,日本强占,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南海诸岛的主权。7近代现代古代二、南海问题的由来2、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平静”走向“复杂”8

资源

地位海洋法争议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核心问题:一是领土主权,即南沙岛礁的主权归属问题;二是海域划分,即南沙群岛邻近海域的领海大陆架与经济专属区的划界问题。1968年,联合国发布报告,10亿吨石油储量;南海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超过200亿吨:“第二个波斯湾”;近几年,发现可燃冰;其他矿产资源:锰结核矿和海底热液矿。9

资源生物资源和渔业资源:目前捕鱼量为200-250万吨,在20世纪90年代中叶,年产值约为30亿美元,堪称为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渔场之一。10

资源地理位置上的极端重要性,

成为引发争端的重要诱因进入亚欧大陆腹地的必经之路,通往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必经之道;全球海上战略水道中:望加海峡、巽他海峡、马六甲海峡;国际贸易通道,日、中、美、东盟的生命线,有“世界第三黄金水道”之称。南海直接关系到一些国家的能源与经济安全。11

地位今:一带一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12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颁布。规定12海里的领海、24海里的毗连区、200海里的专署经济区以及大陆架。13海洋法14海洋法二、南海问题的由来

3、南海问题成为热点的因素

中国威胁论,中国崛起引发复杂反应;声索国的国内政治导致其强硬的南海政策;美国等域外国家的积极介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15中国崛起国内政治域外因素其他声索国侵占海岛之初,中国提出抗议,但是并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去阻止或者扭转现状;近年来“中国威胁论”“中国傲慢论”“中国强硬论”等舆论影响下,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误读、误判,认为中国正在采取一种基于实力的政策,对外行为日益具有“扩张性”和“侵略性”。16中国崛起国家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抬头,菲律宾和越南等国经济下滑,失业率上升压力,社会矛盾凸显。在南海采取强硬措施,有助于转移国内实现,迎合民族主义需求和情绪。另,对资源的依赖,开采,加强立法和海上存在等方式强化管辖,导致南海争端趋于频发的诱因。17国内政治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将南海问题视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①美国不仅在舆论上鼓励支持其他声索国,遥相呼应,大谈南海的航海自由问题;②实际行动与菲律宾、越南的伙伴关系。并进行联合军演,扩大军火销售,这些行为很大程度上都为他们撑腰打气。印度“东向战略”:加强南海地区的存在,大力开展与越南的军事合作,油气公司也积极参与同菲律宾的联合开发。18域外因素三、南海争端现状

越南占领30个岛礁,菲律宾占领9个岛礁,马来西亚控制了5个岛礁,印尼占领2个岛礁,文莱占领1个岛礁。19总体:中国“岛礁被侵占、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争议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核心问题:一是领土主权,即南沙岛礁的主权归属问题;二是海域划分,即南沙群岛邻近海域的领海大陆架与经济专属区的划界问题。

越南入侵100余万平方公里,菲律宾侵入达42万平方公里,马来西亚27万平方公里,印尼侵入5万平方公里,文莱侵入3千平方公里.各国占领南海岛屿情况图20南中国海形势21三、南海争端现状1、与越南——占领岛屿最多的国家越南是唯一一个对整个我国南沙提出主权要求的国家。(一)法国殖民统治时期(1930年至1954年):中越南海争端的产生中国因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无力顾及,法国的越南殖民当局趁机不断侵占西沙和南沙诸岛;1954年法国从越南撤走时将西沙群岛(珊瑚岛和甘泉岛)的控制权非法交由越南,该事件人为造成了中国对西沙主权的割裂。(二)越南南北分治时期(1954年至1975年):越南南北政权主张的迥异南越:1974年,西沙海战。中国收复西沙三岛,南越占领南沙6岛北越:外交照会“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承认和赞同中国人民政府1958年9月4日关于领海决定的声明”。22三、南海争端现状1、与越南——占领岛屿最多的国家越南是唯一一个对整个我国南沙提出主权要求的国家。(三)越南统一后时期(1975年至2002年):越南对南沙岛礁的大规模抢占国际社会海洋意识的增强和越南对南沙岛礁的大规模侵占;中越赤瓜礁海战(1988年):中国战胜越南,占领了南沙群岛赤瓜礁在内共6个岛礁,确立了中国大陆对南沙群岛的实际控制。(四)越南加入东盟后(2002年至今):中越南海争端地区化和国际化在东盟框架内谋取对中国的“多对一”优势和““南沙集团;邀请美国航母访越金兰湾;与印度联合油气勘探开发。23三、南海争端现状1、与菲律宾——占领岛屿最多的国家之一(一)20世纪70年代以前:民间提出南海“主权”要求1956年克洛马事件,发现

“自由之地”,声称不属于任何国家所有;菲政府持两面态度和做法。(二)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实质性阶段公开出兵抢占南沙岛屿:马欢岛(1970年)、南钥岛、中业岛、西月岛、北子岛(1971年)并驻军。菲律宾开采南海油气资源:与瑞典石油公司钻探第1口井(1976年),与美国钻探三口井。24三、南海争端现状1、与菲律宾——占领岛屿最多的国家之一(三)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扩大占领中方克制,与东盟签署《东盟南海宣言》,和平手段,避免武力;“美济礁”事件(1995年)和“黄岩岛”事件(1997年)(四)21世纪以来:大局稳定,菲方各种方式制造事端殴打、抓捕渔民(2002年)中业岛“设置卡拉延市25周年”庆典(2003年)中业岛军事设施,重修飞机跑道,增加军舰停靠码头(2006年)海军副司令宣称为保卫南沙群岛“战至最后一人”(2009年)签署“领海基线法”,南沙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入菲属(2009年)25三、我国南海地缘战略利益受损南海不仅仅是中国海运的“生命线”,也是中国东南部战略防御的前哨阵地和华南地区的海上屏障;中国控制了南海就意味着战略防御纵深向南推进数百海里,这对保障经济和军事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6首先是对我国的海域国防形成了严重的挑战。其次是使我国在东亚地缘政治格局中处于不利态势。美国遏制中国所设三个岛链27四、南海的地缘战略价值1、地缘战略(地缘政治)地缘政治更加关注空间的控制权,关键地理要素的支配权和对安全空间的追求,以及行为体之间的竞争关系。地缘战略内容:首先,通过对地理空间的控制;其次,通过对资源、贸易、市场运输线、领土、海洋等关键地理要素的占有或控制;最后,通过建立地域安全体系,如建立势力范围、缓冲地带等,或作出均势格局安排;28四、南海的地缘战略价值南海连接东南亚与西太平洋,是全球航线的咽喉,也是欧亚大陆的海上中心。世界海空交通的重要枢纽。南海拥守两洋海运的要冲,是多条国际海运线的必经之地,是东盟各国及美、日、韩等国家海上航运“生命线”。南海巨大的经济价值。2930四、南海的地缘战略地位2、不同于政策,认识地缘战略的意义地缘政治已经成为政府战略取向与对外决策的一种基本价值判断以地缘战略为研究视角,利于全局审视问题31“伟大政治家的良好政治本能,是对政治权力的地理基础给予正确的评价”。

——地缘政治学的先驱拉采尔马汉海权论斯皮克曼“边缘地带”理论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理论四、南海争端的域外因素——美国3、南海争端对美国意味着什么?维持美国在南海强大的海权,确保对南海这一重要“边缘地带”的控制以及在南海地区防止欧亚大陆出现威胁美国的强权仍是其坚持的长期战略。保持南海各国领土和海域的争端符合美国的利益。南海争端问题为美国插手亚太事务提供了机会。32五、中国的南海政策和立场1、中国对南沙拥有主权的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中国最早发现和开发南沙群岛中国最早对南沙群岛行使行政管辖权中国对南沙群岛主权得到国际上的承认中国在南沙划有传统域线331.最早发现和最早开发先占原则:在国际法上,指的是国家可以占取无主地,取得对无主地的所有权。汉代(公元前两世纪)就发现了南沙群岛。东汉《异物志》记载,把南海、南沙比作石塘、长沙,千里石塘,千里长沙。晋代的《广州记》对中国渔民在南海捕鱼和采珊瑚的活动情况作了记录。342.最早行使行政管辖权元代,《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图叙》记载,元代疆域包括了南沙群岛,元代海军还巡辖了南沙群岛。明代,明政府曾派兵到南沙巡航。清代,中国政府继续对南沙群岛行使管辖权。353.对南沙群岛主权得到国际上的承认世界上许多国家、国际舆论和出版物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法国:1965年出版的法国《拉鲁斯国际地图》不但用法文拼音标明西沙、南沙和东沙群岛的中国名称,而且在各岛名称后注明属于"中国"。日本:1972年出版的《世界年鉴》说:"中国……除大陆部分的领土外,有海南岛、台湾、澎湖列岛及中国南海上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各群岛等。"

364.中国在南沙划有传统域线

张人骏。他在担任两广总督时曾乘坐兵舰巡视南海诸岛。1948年2月,内政部方域司公开出版发行《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内政部方域司傅角今主编,王锡光等人编绘,商务印书馆印刷,1947年12月制版)。该图及附图《南海诸岛位置图》在南海海域划有11段断续界线。37五、中国的南海政策和立场2、“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搁置争议并不是要放弃主权,而是在主权争端无法彻底解决之前,先把争议放一放,通过共同开发,相互积累善意和互信,为最终解决创造条件。38邓小平表示,主权问题没有讨论的余地,其他争议方可以在同意主权属我的前提下共同开发。“南沙问题可以搁置一下,可以先放一放,我们不会让这个问题妨碍与菲律宾和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五、中国的南海政策和立场3、

中国在南海问题的立场和主张是明确和一贯的39①中国在南海诸岛及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和权益;②对于存有争议的南沙群岛,主张通过协商、谈判和平方式解决;③在争议没有解决之前,主张与有争议的国家共同开发;④

各方都采取克制的态度,不采取是问题复杂化的行动,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对于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坚决制止。高举两面旗帜:维权和维稳。六、南海争端面临的挑战和困难阻力:1.政治文化形态的多元性,增加了彼此调适的难度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历史遭遇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儒家文化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