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抚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冲刺模拟生物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各种生物细胞参与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动物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都会吸水胀破B.细胞内外物质浓度差的维持主要靠被动转运C.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大,细胞主动转运的速率可能下降D.破坏细胞膜上载体会阻碍氧气进入细胞2.大型肉食性动物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会对生活在其中的低营养级肉食动物和植食动物有捕食和驱赶作用。下列情况最不可能出现的是()A.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的总量增加B.某些植食性动物的环境容纳量增大C.该大型肉食性动物至少能获得流入该生态系统能量的10%D.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3.DNA的碱基或染色体片段都可能存在着互换现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的两条链上相同位置的碱基互换可引起基因突变B.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的片段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基因的互换可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互换会引起配子种类的改变4.下列有关孟德尔的豌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在花粉未成熟前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B.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时,发现F2的分离比都记类似的C.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主要假设是:F1产生配子时,两个不同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D.因为假说能圆满解释F1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现象,因此假说成立5.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培育转基因抗虫棉。下图表示两个抗虫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的三种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丙D.配子中可能含两个抗虫基因的有乙、丙6.下列激素由垂体分泌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 B.性激素C.甲状腺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7.避蚊胺是良好的驱蚊剂,能有效地使昆虫失去对人类或动物发出特殊气味的感觉。科学家利用人体散发的气味分子、气味分子+避蚊胺、避蚊胺分别刺激蚊子,三组实验均在触角上检测到了神经元电响应,且发现蚊子对避蚊胺的敏感性高于对气味分子的敏感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避蚊胺破坏了蚊子触角上的气味分子感受器细胞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不需要消耗能量C.蚊子对气味分子和避蚊胺的敏感性差异可能与受体不同有关D.避蚊胺可能通过破坏蚊子嗅觉受体来发挥驱蚊效果8.(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抽样调查的100人中,各种基因型和人数情况表所示,则这100人中,Xb的基因频率为()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人数39743515A.15% B.20% C.80% D.85%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表示“马尾松→松毛虫→杜鹃”这条食物链中部分能量流动关系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B表示松毛虫用于__________的能量,其中除了杜鹃摄入和被分解者利用外,还有__________的能量。(2)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100%来表示。(3)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__________,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10.(14分)如图1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流动值(单位为103kJ·m-2·a-1)。图2为甲、乙两个水池中的各由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1)图1中该生态系统中总能量包括_________,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约为_____。(2)试分析图中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顶位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的原因:______。(3)为增加图2中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水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间后水面长满了浮萍,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轮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乙水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一段时间后,水池中绿藻爆发,其他4种生物陆续死亡,水体发臭。整个过程属于_____反馈调节。(4)该生态系统的功能除图中所示外,还包括_____和信息传递,其中,前者的特点是具有_____性;后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除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外,还有_____(写一点即可)。(5)下表是五个种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所含有的总能量和污染物X的平均浓度。已知水中X的质量浓度为0.003mg/L。请分析说明:项目甲乙丙丁戊能量(kJ)1.6×1091.2×1091.3×1089.1×1079.5×106X浓度(mg/L)0.0370.0360.350.394.1①处于本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群是_____。②若每种生物都被相邻下一营养级的所有生物捕食,请绘出这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_____11.(14分)预防新冠肺炎(COVID-19)的有效措施是接种疫苗,核酸疫苗已成为疫苗研发的新领域。图是一种自扩增mRNA疫苗的设计、制备及作用机理的过程示意图,其中树突细胞是机体免疫过程中的一类吞噬细胞。请回答:(1)自扩增mRNA合成的原料是_____,能自我扩增是因为其中含有_____。包裹自扩增mRNA的脂质体进入树突细胞的方式是___。(2)过程④、⑥都能独立进行是因为自扩增mRNA两个编码区中都含有____,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填“3’→5”’或“5’→3”’)。(3)抗原肽被呈递到树突细胞膜表面后,与____接触并使其活化,最终引起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获得_____,具备对病毒的免疫力。(4)DNA疫苗通过抗原蛋白基因在动物细胞中表达引起机体免疫应答。与DNA疫苗相比,mRNA疫苗的安全性更有优势,这是因为mRNA不需要进入___,无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基因组中的风险,且易被_____水解,不会遗传给子细胞。12.玉米的紫冠(A)对白冠(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非甜(D)对甜(d)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1)纯合的紫冠非糯非甜玉米与纯合的白冠非糯甜玉米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为______;F1自交,所得F2中紫冠非糯非甜玉米占_______,说明A/a和D/d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纯合的白冠非糯非甜玉米与纯合的白冠糯非甜玉米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为白冠非糯非甜,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冠非糯非甜:白冠非糯甜:白冠糯非甜=9:3:4。①亲本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②随机从F2中选取一株白冠糯非甜,不能通过自交或测交的方法检测该植物的基因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调查发现,紫冠糯非甜玉米备受消费者青睐,现有一批基因型为AaBbDd玉米和一批基因型为aaBbdd的玉米,不选择单倍体育种。如何能简单快捷的培育出不发生性状分离的紫冠糯非甜的玉米?简要写出育种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详解】A、变形虫生活在水环境中,将其放入水中会吸水,但其有排水机制,不会吸水过多胀破细胞,A错误;B、细胞内外物质浓度差的维持主要靠主动转运,B错误;C、乳酸菌是厌氧型生物,主动转运需要消耗能量,所以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大,细胞主动转运的速率会下降,C正确;D、氧气运输方式是简单扩散,不需要载体,D错误。故选C。2、C【解析】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低营养级肉食动物和植食动物一般处于第二或第三营养级,当大型肉食性动物迁入,一般所处的营养级较高,其从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获得的能量最少,是上一营养级的10%~20%左右。一般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详解】A、题干信息描述,大型食肉动物迁入以后,植食性动物会出现被捕食和被驱赶的现象,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固定太阳能的总量增加,A正确;B、某些低营养级肉食动物和植食动物被捕食和驱赶,可能有利于某些植食性动物的生长,造成其环境容纳量增大,B正确;C、该大型肉食性动物至少能获得上一营养级能量的10%,C错误;D、该题中引入新的物种,食物网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D正确;故选C。3、B【解析】
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上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其结构发生改变;2、基因重组包括两种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3、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增添、缺失、倒位和易位。【详解】A、基因的两条链上相同位置的碱基互换会导致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的改变,从而引起基因突变,A正确;B、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的基因是相同的,所以其互换不会引起基因重组,B错误;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基因的互换属于易位,可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C正确;D、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会引起基因重组,从而可能增加配子种类,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需要考生掌握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具体内容,结合细胞分裂进行解答。4、D【解析】
A、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雄蕊,防止豌豆自花传粉,A正确;
B、运用统计学方法记录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发现分离比都接近3:1,B正确;C、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提出的假说是:(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3)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其中F1产生配子时,两个不同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主要的假设内容,C正确;D、假说能圆满解释F1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现象,再通过测交试验来证明假设,D错误。故选D。5、C【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植株相当于是抗虫基因纯合子,其产生的配子均含有抗虫基因;乙植株相当于是抗虫基因杂合子,其产生的配子中有1/2含有抗虫基因;丙植株相当于是抗虫基因杂合子,其产生的配子中有3/4含有抗虫基因,据此答题。【详解】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进行了DNA的复制,因此有丝分裂后期,甲、乙、丙细胞中都含有4个抗虫基因,A正确;
B、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细胞中进行了DNA的复制,因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甲、乙、丙细胞中都含有4个抗虫基因,B正确;
C、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乙、丙,C错误;
D、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可能含有两个抗虫基因的是乙、丙,D正确.
故选C。6、A【解析】
寒冷刺激导致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门脉传至腺垂体,导致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再通过体液的传送运至甲状腺,导致甲状腺释放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促进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多。【详解】A、促甲状腺激素由腺垂体分泌,A正确;B、性激素由性腺分泌,B错误;C、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C错误;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D错误。故选A。【点睛】熟记激素的分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A【解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详解】A、避蚊胺能有效地使昆虫失去对人类或动物发出特殊气味的感觉,从三组实验均在触角上检测到了神经元电响应来看,感受器细胞能产生兴奋,说明不是破坏了蚊子触角上的气味分子感受器细胞,A错误;B、神经递质通过扩散作用到达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不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C、气味分子和避蚊胺可能与不同的受体结合,从而导致蚊子对两者的敏感性差异,C正确;D、避蚊胺可能通过破坏蚊子嗅觉受体来发挥驱蚊的效果,D正确。故选A。8、B【解析】
对于伴性遗传来说,位于X、Y同源区段上的基因,其基因频率计算与常染色体计算相同;而位于X、Y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伴X染色体遗传,在Y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同理,伴Y染色体遗传,在X染色体上也没有其对等的基因。所以在计算基因总数时,应只考虑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总数。【详解】由题干和表格数据可以算出:基因型是XBXB的有39人,基因型是XBXb的有7人,基因型是XbXb的有4人,基因型是XBY的有35人,基因型是XbY的有15人,由基因频率的定义可知Xb的基因频率是Xb/(XB+Xb)×100%=(7+2×4+15)/(7+2×4+15+39×2+7+35)×100%=20%,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基因频率的计算,易错点在于Y染色体上无对应的等位基因,在计算基因总数时要考虑到。二、非选择题9、生长、发育和繁殖未利用E/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解析】
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同化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据图分析,A表示松毛虫同化量;B表示松毛虫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表示松毛虫的粪便量;D表示松毛虫遗体和残骸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E表示杜鹃同化量;F表示杜鹃的粪便量。【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表示松毛虫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又包括三个去向,流向分解者的、未被利用的和流向下一营养级的,所以B中能量其中除了杜鹃摄入和被分解者利用外,还有未被利用的能量。(2)松毛虫的同化量为A,杜鹃的同化量为E,所以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A×100%来表示。(3)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点睛】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10、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总能量和输入的有机物中的能量15.6%能量流动逐级递减以及维持各营养级较高的输出量光照绿藻(或食物)正物质循环全球性和循环往复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或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甲和乙【解析】
图中①表示呼吸作用,②表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去向包括被植食动物同化、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利用、未被利用四个部分;而植食动物同化的能量的来源为从生产者那里同化、由外界补充,去向包括被小型肉食动物同化、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利用、未被利用四个部分。【详解】(1)图1中该生态系统中总能量包括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总能量和输入的有机物中的能量。该生态系统中肉食动物从植食动物同化的能量为:(2.1+5.1+0.25+0.05-5)×103kJ·m-2·a-1=2.5×103kJ·m-2·a-1,植食动物的同化量为:(4+9+0.5+2.5)×103kJ·m-2·a-1=16×103kJ·m-2·a-1,所以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2.5×103÷16×103×100%≈15.6%。(2)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以及各营养级有较高的输出量,所以图中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顶位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3)由于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间后,水面长满了浮萍,遮住了光线,水草因光照减弱,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水草死亡,轮虫因缺乏食物来源也死亡。乙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好氧性微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水体中的氧气,水体中的溶解氧下降,动物因缺乏氧气供应而死亡;不久,绿藻也大量死亡,大量的尸体使分解者的数量剧增,分解者产生氨气和硫化物等有刺激气味的物质,导致水体发臭,整个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4)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图示中体现了能量流动的功能。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往复的特点。信息传递的作用除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外,还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5)表中的能量、X含量都能作为确定生物营养级的依据;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污染物会随着食物链的延长在体内不断积累,所以营养级越高,污染物的含量越多。
①表格分析,甲和乙能量最多,污染物含量最低,处于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
②丙、丁处于第二营养级,戊处于第三营养级,而每种生物都被相邻下一营养级的所有生物捕食,故最可能的食物网为: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11、四种核糖核苷酸RNA复制酶编码区胞吞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5′→3′T细胞记忆细胞等细胞核RNA酶【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自扩增mRNA包括翻译区和非翻译区两大区域,其中翻译区又分为病毒RNA复制酶编码区和病毒抗原蛋白编码区,经脂质体包装后,自扩增mRNA可侵入或者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进入树突细胞,经过一系列过程后合成抗原肽。【详解】(1)构成mRNA的基本单位是(4种)核糖核苷酸;据图分析可知,自扩增mRNA含有RNA复制酶编码区,故其能自我扩增;据图可知,包裹自扩增mRNA的脂质体是以胞吞的方式进入树突细胞的。(2)④、⑥为翻译过程,能让翻译过程进行及结束是因自扩增mRNA两个编码区中都含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据核糖体上多肽链的长度可知,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5′→3′。(3)因病毒为胞内寄生物,故会引发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具体过程为:抗原肽被呈递到树突细胞膜表面后,与T细胞接触并使其活化,最终引起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同时获得记忆细胞,具备对病毒的记忆和免疫力。(4)结合题图及题干信息可知,mRNA不需要进入细胞核,无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基因组中的风险,且易被RNA酶水解,不会遗传给子细胞,故mRNA疫苗的安全性比DNA疫苗更有优势。【点睛】解答此题需充分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榉木门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民用丝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正方圆角盘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橡胶促进剂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棱形网布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枫木枋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松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械管材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木质素纤维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期货交易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梁板墙柱混凝土同时浇筑专项方案(专家论证)
- 2024年初级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复习题库(单选、多选题)
- 玉溪大红山铁矿二期北采区采矿施工组织设计
- 阳光心理-健康人生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件
-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团校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高中英语语法-各种从句练习
- G -B- 43630-2023 塔式和机架式服务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正式版)
- 《零碳建筑技术概论》 课件全套 郭春梅 第1-13章 绪论、零碳建筑碳排放核算方法- 典型零碳建筑案例
-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小升初专项训练(含答案)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学》期末大作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