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测试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_第1页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测试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_第2页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测试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_第3页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测试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_第4页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测试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下图是1852年刊登于英国著名的幽默讽刺杂志《笨拙》上的一幅漫画。漫画主要揭示了(

)漫画名称(底部):《霍乱国王的宫殿》。漫画信息解读:画面中,一眼望去尽是简陋的街道、遍地的污秽、拥挤的人群,面对正在肆虐的霍乱疫情,这些瘦弱的人们日光呆滞、满脸愁容、束手无策。A.城市的化工污染严重 B.致命疫病肆意蔓延C.工业时代的社会弊病 D.贫富分化现象加剧2.19世纪以来,英国普遍注重食物的营养,马铃薯的消费减少,一些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蔬菜消费增加,香蕉在城市穷人家庭中得到普及;咖啡和茶的消费量也增加了。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

)A.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 B.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C.社会贫富差距不断缩小 D.工业革命提升了社会消费能力3.下表1870——1900年世界船舶数(单位:百万净吨)。观察下表可知(

)A.全球海上贸易发展迅猛 B.船舶动力发生质的改变C.帆船制造行业逐渐衰败 D.世界交通网络已经形成4.山东莱芜出土了西汉初期的二十四件铸造农具的铁范,铁范之内有“李”“汜”“山”等文字标志。经学者研究,其中的李、汜、山是姓氏。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西汉初期(

)A.冶铁业中心在北方 B.冶铁技术相当普及C.铁制农具普遍使用 D.尚未实现盐铁官营5.1701年,一位英国人在《东印度贸易观感》一文中写道:“当东印度贸易向我们提供比我们更为便宜的货物,它将迫使我们去发明加工工序和机器,使我们有可能以比较少的劳力和成本进行生产,从而把我们的制成品的价格降下来。”以上史料(

)A.揭示了工业革命发生的根源 B.证明了印度的生产率高于英国C.丰富了工业革命研究的视角 D.反映出亚洲具有明显贸易优势6.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成就是(

)A.飞梭 B.珍妮纺纱机 C.复动式蒸汽机 D.内燃机7.亚当·斯密指出,重商主义者倡导的限制输入和奖励输出的方法妨碍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自由竞争适合经济的自然规律和人的本性,通过自由竞争,可以达到个人利益和社会福利之间的和谐。由此可知,该主张(

)A.适应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 B.符合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C.揭示了资本主义扩张本质 D.表明自由主义被广泛接受8.下面是英国用于支付进口原棉的英镑数量变化图。由此判断,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内民众喜爱棉织品 B.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C.欧洲价格革命的影响 D.电力技术的广泛运用9.无现金化社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依托手机和智能设备的支付宝、微信等网络支付方式日渐流行,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加速了无现金化的趋势。这反映出(

)A.现金退出日常使用 B.科技提高生活质量C.人工智能成果卓越 D.科技决定金融安全10.下表为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注:①为1872年数据)。表中数据主要表明(

)年份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1870年22%8%13%10%—1913年15%11%13%8%4%A.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西方各国激烈争夺海外殖民地C.世界贸易逐渐形成多中心的新格局 D.各国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头迅猛11.据统计,在德国哈勒大学,包含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哲学学院的学生人数占比从1831年的17.7%提高到1851年的25.7%,其中,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各学科学生的份额,也从1840年的13%迅速提高到1850年的20%。这一状况(

)A.使美德建立了世界经济霸权 B.实现了科研与生产的结合C.有利于工业技术中心的转移 D.使传统大学学科布局被颠覆12.《盐铁论·散不足篇》中说,古者,人们用马代劳,行则拉车,止则就犁。近代考古发现,春秋晚期的古墓葬中已有铁犁等多种铁器出现。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农业动力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B.以马耕田成为主要耕作方式C.铁器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 D.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3.19世纪20年代,有学者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之后,又有学者提出了“温室效应”,这说明工业革命()A.带来了生产方式变革 B.带动了科学技术的革命C.破坏了人类生存环境 D.产生了新的学科流派14.如表是1600—1801年英国人口结构变动趋势情况表。据此可知(

)1600—1801年英国人口结构变动趋势情况表年份总人口(万)城市人口(万)乡村人口(万)农业人口占乡村总人口比例(%)乡村农业人口(万)乡村非农业人口(万)160041134377762879017005068542166278143180186623862850314314A.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向乡村拓展 B.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受阻C.世界市场形成促进英国人口增长 D.乡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15.19世纪,英国人巴贝奇在他的《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一书中,设计了一种标准调查表,调查的项目包括生产所用材料耗费、生产相关费用、工具、市场、工人等。他认为,只有经过严密调查获得的数据才能用来作为管理一个企业的依据。这一主张(

)A.认为工人应该主动提高生产效率 B.强调资本家要直接参与企业管理C.反映了当时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D.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6.中国杂交水稻的培育,为解决世界范围的饥饿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基因转移和重组等生物技术,培育出了一批优良作物;拖拉机、播种机等机械装备使农民从传统的劳动模式中解放出来;温室大棚种植技术的应用,弥补了农产品的季节性不足。这说明(

)A.粮食安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B.种植业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经营C.粮食储备的智能化水平提高 D.科学技术的进步利于推动农业的发展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末民初,随着汉口镇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武汉与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武汉棉业贸易格局在外力冲击下开始重塑。早期工业化的推进使武汉地区棉业从生产到销售环节发生了系列变革。材料二

1920年—1932年中国进口各国棉花情况表年份国别印度美国日本其他总计担%担%担%担%担192041896460.9340494.916197823.57350510.76884961922137006973.71553198.430289516.3295871.61857870192466926754.31071808.742654134.6284872.312314751926152903354.750642418.173396426.3261970.92795618192898167350.848923025.344773523.2146520.819332901930194168155.8114387432.935059110.1450781.33481224193242601411.5310235183.4889342.41022302.73719529(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武汉地区传统、近代棉业发展的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变这种现象的合理对策。18.在人类的历史上,各种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兴起与没落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材料一重商主义约产生于15世纪末,18世纪中期开始走向没落,支配了西方经济主流话语近300余年。彼时,西欧封建制度趋于瓦解,城市兴起,在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是在那样的历史环境下,一个主张建立强大中央集权、拥护国家干预主义和殖民主义,为经济掠夺进行辩护的学派——重商主义学派兴起。——摘编自《重商主义支配欧洲300年》材料二“耕稼劝,则农业崇,而弃本逐末者不得纵。由是,赋税可均而国用可足。”——【明】周忱:《与行在户部诸公书》(1)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在16世纪西欧和中国分别实行了怎样的经济政策,并从经济方面分析成因。(2)有观点认为,19世纪中后期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经济政策都相继没落。结合史实分析说明上述观点。(3)结合背景说明20世纪3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政策经历了怎样的变化。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他们不可以被买卖,但他们仍旧是不自由的,他们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有权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他们每星期要在主人的庄园上劳作数日,还得修缮主人的道路、桥梁和围墙。他们的思想受到宗教严格控制,定期要到教堂参加宗教活动。当他们结婚、继承父辈的田产或使用当地的磨坊时,要向主人纳税,到了圣诞节和复活节,也得付些钱款。——摘编自勒纳等《西方文明史》材料二

他们的工作时间很长,16小时工作日绝不是罕见的。他们随着汽笛声上下班。他们必须跟上机器的运转。并始终处于在场监工的严格控制下。他们的工作是单调多味的——拉控制杆、刷去污物、接上断线。他们的工资被雇主一再降低。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他们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斗争。——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们"所处时代的基本特征。(2)根据材料二中"他们"的处境,你会用哪些关键词描绘当时的时代?三、论述题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资本主义”是理解现代性的核心概念,追溯其历史对解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变化具有重要义。资本主义研究领域的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的讨论和定义至今都有重大影响。在前所未有的技术和财富创造能力背后,马克思看到人类生而有之的贪婪本性。资本主义制度使致富的欲望和才干得以发挥到极致。资本家通过压迫和剥削劳工阶层追逐利润。列宁则认为,借助政治权力的垄断才是资本主义的真谛所在。——摘编自【德】于尔根·科卡《资本主义简史》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角度提出一个观点,运用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参考答案:1.C【详解】工业革命时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视了保护环境,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根据漫画的内容可知,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病毒传播,结合时间1852年,可知这是由于工业革命导致的,C项正确;化工污染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弊病,时间不符,排除A项;漫画信息要通过现象反映本质,疫病传播只是现象,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环境污染病毒肆虐,而不是社会群体在经济上的差距,排除D项。故选C项。2.D【详解】据材料可知,19世纪以来英国居民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在普遍降低,人们更加注重食物的营养,一些奢侈品消费也增多了,这反映了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带来的社会消费能力的提高,D项正确;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英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的弊端之一便是贫富差距拉大,而且仅凭普通人能够吃上香蕉、喝上咖啡等,也不能得出贫富差距在缩小,排除C项。故选D项。3.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0——1900年的世界。根据材料“1870——1900年世界船舶数”可知,1870——1900年,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帆船数量在不断减少,汽船数量在不断增加,从整体看,世界船舶的整体数量增长迅猛,说明全球海上贸易发展迅猛,A项正确;根据材料数量的变化,无法判定船舶动力是否发生改变,排除B项;帆船数量在减少,但不能就此判定帆船制造行业逐渐衰败,排除C项;世界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已经”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4.D【详解】依据材料“山东莱芜出土了西汉初期的二十四件铸造农具的铁范……其中的李、汜、山是姓氏”,可以看出西汉初期,政府允许私人铸造农具,并未实现盐铁官营,D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冶铁业的中心在何处,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私人铸造农具的状况,不能得出“冶铁技术普及”,排除B项;“普遍使用”,表述夸大,排除C项。故选D项。5.C【详解】根据材料“当东印度贸易向我们提供比我们更为便宜的货物,它将迫使我们去发明加工工序和机器,使我们有可能以比较少的劳力和成本进行生产,从而把我们的制成品的价格降下来”可知,廉价货物的冲击促使英国生产力的变革,即推动了工业革命的产生,丰富了工业革命研究的视角,C项正确;工业革命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无法证明印度的生产率高于英国,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动力,亚洲具有明显贸易优势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6.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英国工业革命中出现了万能蒸汽机,从而提供了远超人力的机械动力,这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成就,C项正确;飞梭是具体的生产工具,与蒸汽机相比,并不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成就,排除A项;珍妮纺纱机是具体的生产工具,与蒸汽机相比,并不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成就,排除B项;内燃机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排除D项。故选C项。7.B【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中的“适应”“揭示”等词汇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根据材料“重商主义者倡导的限制输入和奖励输出的方法妨碍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自由竞争适合经济的自然规律和人的本性,通过自由竞争,可以达到个人利益和社会福利之间的和谐”和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符合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项正确;资本原始积累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等非正当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使生产资料聚集在少数人手里的过程。而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确立,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资本主义扩张本质是追求财富和寻求原料、市场,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自由主义是一种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主张自由竞争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材料只是体现自由主义主张,被广泛接受要到工业革命完成后,排除D项。故选B项。8.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60-1837年的英国。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从1760年到1837年,英国用于支付进口原棉的英镑数量大幅增长,说明英国进口原棉数量大幅增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时期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棉纺织行业,所以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对原棉的需求大大增加,B项正确;大量进口原棉是以为棉纺织业的发展,而不是由于国内民众喜爱棉织品,排除A项;欧洲价格革命出现于16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截止到1837年,电力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排除D项。故选B项。9.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支付方式日渐流行,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加速了无现金化的趋势,反映了科技提高生活质量,B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现金依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科技发展推动无现金化的趋势,未涉及人工智能成果,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科技提高生活质量,未涉及金融安全,并且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10.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0年和1913年的世界。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从1870年英国占比最高,到1913年,英国、美国、德国占比较高可以看出,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德国和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上升,缩小了和英国的差距,这意味着世界贸易多中心格局逐渐形成,C项正确;材料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没有体现“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的变化,不属于对资本市场争夺的范畴,排除B项;材料没有新兴产业的信息,无法推知其发展势头,排除D项。故选C项。11.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31-1850年的德国。材料表明,在德国哈勒大学,哲学学院的学生人数占比增加,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各学科学生的份额也迅速提高。这表明当时德国大学学科布局发生变化,这有利于德国发生新的技术革命,这有利于工业技术中心的转移,C项正确;材料中有德国学科人数的变化,对德国经济发展有利,但没有美国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的是学科人数的变化,对科研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从科研到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排除B项;D项错在颠覆,传统大学学科依然存在,只是人数相对较少,排除D项。故选C项。12.A【详解】古籍记载人们用马耕田,考古发现春秋晚期铁犁等多种铁器出现等,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动力发生了革命性变化,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以马耕田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耕作方式,排除B项;材料不足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排除C项;铁犁马耕出现不能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13.C【详解】依据材料“19世纪20年代,有学者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温室效应”,可以看出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破坏,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生产方式的变革,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新的学科流派,排除D项。故选C项。14.A【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600—1801年英国农业人口占乡村总人口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乡村农业人口数量增幅不大,而乡村非农业人口数量增加迅速,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英国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向乡村拓展,A项正确;根据表格可知,英国城市人口数量大幅增加,这说明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排除B项;表格没有涉及世界市场与英国人口增长的关系,排除C项;表格中英国乡村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不能看出乡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排除D项。故选A项。15.C【详解】据材料可知,这一标准调查表,包括生产所用材料耗费、生产相关费用、工具、市场等,认为应该用数据来管理企业,这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C项正确;材料并未讲到工人主动提高生产效率的信息,排除A项;这一主张并没有要求资本家直接参与企业管理,B项是对材料信息的过度解读,排除B项,当时尚未产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16.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世界现代史。据材料“通过基因转移和重组等生物技术……温室大棚种植技术的应用”,可以看出科技的发展,对于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项正确;“彻底解决”,表述绝对,排除A项;种植业并没有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经营,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粮食储备的水平状况,排除C项。故选D项。17.(1)传统棉业特征:属于小农经济范畴;专业化程度低,产业结构简;市场规模小、范围小。近代棉业特征:专业植棉、产棉,纺织已经发生分离;机器生产较为普遍;市场扩大,发展深受国际市场影响。(2)原因:世界性经济危机导致帝国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棉花;中国无完整的关税自主权,无法有效保护本国棉花市场;民族工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中国棉花种植、加工等方面技术落后致使国际市场竞争力低下等。对策:政府要重视棉花产业的发展,提高棉花的国际抗风险能力;改进棉花种植、加工技术;争取关税自主权,摆脱帝国主义压迫。【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和近代(中国)。传统棉业特征:据材料一图1并结合所学可知,属于小农经济范畴;专业化程度低,产业结构简;市场规模小、范围小。近代棉业特征:据材料一“早期工业化的推进使武汉地区棉业从生产到销售环节发生了系列变革”和图2并结合所学可知,专业植棉、产棉,纺织已经发生分离;机器生产较为普遍;据材料一“武汉与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武汉棉业贸易格局在外力冲击下开始重塑”并结合所学可知,市场扩大,发展深受国际市场影响。(2)本题是背景类和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20年—1932年(中国)。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1920年—1932年中国进口各国棉花情况表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界性经济危机导致帝国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棉花;据所学从关税自主权、民族工业和技术等角度分析可知,近代中国无完整的关税自主权,无法有效保护本国棉花市场;民族工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中国棉花种植、加工等方面技术落后致使国际市场竞争力低下等。第二小问对策,可以从政府政策、科技和对外政策等角度去思考,具体为:政府要重视棉花产业的发展,提高棉花的国际抗风险能力;改进棉花种植、加工技术;争取关税自主权,摆脱帝国主义压迫。18.(1)西欧:重商主义。资本主义兴起,封建制度趋于瓦解;城市兴起;新航路开辟促进商业革命,推动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出现;西欧各国开展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中国:重农抑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统治的基础。(2)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增强,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传播先进生产方式,促进中国经济的近代化。(3)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70年代,经济危机和滞胀,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混合经济”。【详解】(1)经济政策:依据材料“重商主义约产生于15世纪末,18世纪中期开始走向没落,支配了西方经济主流话语近300余年”,得出重商主义;依据材料“耕稼劝,则农业崇,而弃本逐末者不得纵。由是赋税可均而国用可足。”,得出中国是重农抑商。成因:结合所学知识,中世纪西欧的经济思想为重商主义,其原因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商品经济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展所致;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基本的经济思想为重农抑商,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农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统治者要保护小农经济。(2)说明:从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得出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从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分析,得出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增强,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传播先进生产方式,促进中国经济的近代化。(3)变化:依据所学知识国家干预经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即罗斯福新政,二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是在二战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各国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三是七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后出现了新自由主义,各国纷纷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发展“混合经济”。19.(1)经济:庄园与农奴制;政治:封君封臣制;思想:基督教控制人民精神生活(2)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蒸汽时代)工厂制度(生产组织形式)工人运动(阶级矛盾、贫富分化)。(2点即可)【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世界。经济方面,根据材料“他们不可以被买卖,但他们仍旧是不自由的,他们不能擅自离开土地”可知,当时是庄园与农奴制;政治方面,结合所学中世纪相关内容可知是封君封臣制;思想方面,根据材料“他们的思想受到宗教严格控制,定期要到教堂参加宗教活动”可知,基督教控制人民精神生活。(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他们必须跟上机器的运转。并始终处干在场监工的严格控制下”可知是在工业革命时代,因此关键词是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蒸汽时代)、工厂制度(生产组织形式)和工人运动。20.示例论点:资本主义经济是经过工业革命,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以后最终确立的。阐述: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地的开拓,使销售市场扩大了许多倍,加速了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转化。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由于在工场内部实行劳动分工,比资本主义初期实行简单协作的手工业,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到18世纪,在英国等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越来越同工场手工业的狭隘的技术基础发生矛盾。资本家为了在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利润,要求进一步改进生产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诞生的机器大工业,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已经建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的阶级结构。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于生产,促进了生产力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扩展到一切生产部门,同时也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抗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各个国家具有共同的规律并带来类似的后果,但是各个国家由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不同,也具有各自的特点。【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论点:根据材料“资本主义制度使致富的欲望和才干得以发挥到极致。资本家通过压迫和剥削劳工阶层追逐利润。”并根据问题“运用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证。”可拟定论点为资本主义经济是经过工业革命,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以后最终确立的。阐述:根据材料并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