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素养目标1.体会雨果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他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2.品味这封信的精彩语言,感受其中热情的赞美和辛辣的讽刺。3.领悟只有国家民族强盛,才能免遭外族侵略的道理,从而坚定为国家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念。◎重点:1.体会雨果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他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2.品味这封信的语言及使用反语的表达效果。情境预设同学们,在世界文化的宝库里,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中国有圆明园。但是,享有“万园之园”美誉的中国圆明园,却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用一把大火烧为灰烬。英法联军罪行的根源是什么?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百多年来中国又有了怎样的变化?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坚定民族自信心?请大家带着这些思考,与老师一同走进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建议·播放纪录片《圆明园》,投影圆明园的图片和资料(包括圆明园的设计、圆明园的收藏、圆明园的养雀笼及圆明园的生肖喷泉等),让学生对圆明园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投影被英法联军洗劫后圆明园残垣断壁的图片。两相对比后,让学生感受当时中华民族所受的屈辱。【预习导学】【走近作者】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他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背景介绍:1856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作为侵略者之一的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取得的所谓“胜利”捧场。但是,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他从人类良知的角度,痛斥了英法联军的罪恶,深切同情中国遭受的空前劫难,写下了这封《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1.读一读,写一写,读准字音,写对汉字。赞yù()恍()若绸缎()() 箱箧()liúlí()() 瞥()见劫()掠 制裁()zāng()物 荡()然无存2.释一释,理解词语。(1):丰硕的功劳,伟大的成绩。

(2)富丽堂皇:(3):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

(4):惊慌害怕。

(5)荡然无存:(6)眼花缭乱:3.议一议,学习书信承传统。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和。

·学习小助手·①开头称呼。顶格书写,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敬爱的”“亲爱的”等。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敬礼”后应该加上一个感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两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在署名下一行写日期。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一行书写未尽事宜。·导学建议·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可能对课本的写作背景不太熟悉,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切身体会这段屈辱史打下情感基础。【答案】1.誉huǎngchóuduànqiè琉璃piējiécái赃dàng2.(1)丰功伟绩(2)形容建筑十分富丽华贵。(3)赃物(4)惊骇(5)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不留下。(6)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3.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合作探究】·导学建议·《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一封饱含人道主义精神的书信,其语言生动,满含深情,适合朗读,是一篇对学生进行人道主义教育和朗读教学的好材料。因此,本节课可以让学生以读为主来安排教学内容。任务驱动一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并体会作者的情感。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对圆明园的赞美和对侵略者的强烈谴责与讽刺。任务驱动二细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态度和形象。1.找出作者赞美圆明园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要注意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然后思考、探究下列问题。(1)作者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找出文中评价圆明园的语句和盛赞圆明园的词语。·导学建议·仔细阅读课文,展示文中提到的相关园落及建筑等的图片,充分认识到圆明园等的宏伟壮观,感受其地位和价值。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交流所有问题并体会情感。(2)文章通过盛赞圆明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样一个“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却被毁于一旦。作者又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呢?请齐读课文,并思考、探究下列问题。(1)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2)文中的两个强盗做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3)对英法联军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3.作者是站在谁的立场上写这封信的?这体现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有怎样的精神?·导学建议·对于以上问题教师切忌照本宣科地报答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在小组合作和交流探究中完成问题并体会情感,从而体会切身的民族情感和自主获得知识的乐趣。【答案】1.(1)总评:“世界奇迹”。分述:①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②具体讲令人眼花缭乱的园中之物,③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④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盛赞的词语:“巨大的典范”“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恍若月宫的建筑”“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亚洲文明的剪影”。(2)表达了作者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和赞美。2.(1)法兰西和英吉利,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这些掠夺者的丑陋面目。(2)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其均分。最后,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3)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并指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制裁。3.全人类的立场(正义的立场,中国的立场,或者是人民的立场等)。他是一个正直、有清醒头脑、有良知、有公正的立场的人。这封信饱含着他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博大的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任务驱动三揣摩语句,研读课文的写作特点,品析其精妙。1.作者通过什么样的语言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说说这种语言特色的作用。·学习小助手·反语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它运用跟本义相反的词语来表达含有否定、讽刺、嘲弄,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手法。一课一法反语的使用和赏析反语的作用是产生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运用反语的手法,能更好地包含深刻的思想和激昂的感情。反语的主要用途:①直接表达禁止或压制时,以反话表达正面的意思;②面对荒谬不硬加驳斥,而是谬上加谬,使其荒唐之处极端放大而达到归谬目的;③正面语言难以表述强烈情绪时,以反语表达可以加强效果;④通过颠覆既定习惯,产生幽默。反语的主要形式:反话(正话反说)、反讥(反话正说)、骂话(以骂示爱、明褒暗贬)、气话(明褒实贬)、俏皮话(反规则的幽默)等。2.“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把“世界”改为“中国”好不好?为什么?·导学建议·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教师可以播放或展示一些新中国国富民强的视频或图片资料,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祖国如今的强大,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奋勇报国。【答案】1.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期待的是作者对此次“胜利”的赞誉。作者在愤慨之下,用反语活灵活现地刻画出强盗的丑态,讽刺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反语带有抨击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2.不好。因为这是以全球的眼光肯定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和其在世界的地位,体现了作者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备选问题1.如何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的含意?2.“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中的“干干净净”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作者的这个夙愿怎样才能实现?3.“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文明”和“野蛮”在这里怎么理解?【答案】1.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