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研究_第1页
双碳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研究_第2页
双碳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研究_第3页
双碳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研究_第4页
双碳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前言研究背景全球范围内,全球都在密切关注着全球变暖这一问题,而中国早在2009就已经开始了应对这一问题的努力。同年12月,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政府提议,与2005年相比,到2020年中国每一单位GDP的CO2排放量将减少40%至45%。习近平在2020年9月22日发表讲话,提出中国将在2030年之前实现CO2的排放总量上限,并为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而奋斗。从那时起,习近平在很多次会议上都多次提到中国“双碳”,并且要坚定地贯彻执行。“双碳”是国家“十四五”和2035年的重要任务之一。要使“双碳”成为现实,就必须从多方面着手,而融资则是连接这些方面的一项重要因素。通过资本的合理分配,遏制资本流向“两高一剩”等行业,引导资本流向节能减排、固碳等可持续发展领域,在生产领域降低碳排放,在循环利用领域提高碳吸附能力,在循环利用领域提高碳吸附能力,在循环利用领域达到碳吸附与碳吸附之间的均衡,进而推动“双碳”的完成。绿色金融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对资本流动具有调控和优化的功能。相对于传统的金融而言,绿色金融是一种以多种金融手段为基础的融资方式,将资本导向“绿色、低碳”行业,在发挥金融支撑功能的前提下,更能承担起促进“双碳”发展的社会职责。从理论上来说,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绿色金融的认识还不够深刻。通过对三大银行在“双碳”目标下开展的绿色金融业务进行研究,可以为其发展和完善其管理体系和管理体系起到借鉴作用。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研究内容本文分析对象为双碳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全文一共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首先概述了我国“双碳”政策的制定背景,并说明了论文的选题目标及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绿色金融相关文献的整理,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和归纳。第二部分,基本概念、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首先,明确了我国绿色金融的内涵与特点;其次,引入了我国绿色金融与双碳的相关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两个相关理论。第四部分,我国银行业绿色金融业务情况的阐述。首先对绿色金融业务的内外部原因展开分析;然后,阐述我国银行业绿色发展进程;最后,描述我国绿色金融现状。第四部分,三家银行绿色金融业务从组织结构、产品情况、风险管理、人才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第五部分,总结我国银行业绿色金融业务的问题。第六部分,从政府、银行、社会三个主体角度提出促进发展银行业绿色金融的建议。第七部分,总结全文并得出结论。论文框架绪论绪论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我国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的历程与现状、趋势概述现状概述我国银行业绿色金融业务案例分析业务分析发展建议研究总结与展望对比分析原因分析发展历程概述发展现状我国银行业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文献收集法论文从知网、图书馆等多个方面收集我国银行业绿色金融业务现状、问题、发现建议等有关的文献,并且从银行官网、银保监会网站等多个数据网查看社会责任报告和年度报告收集绿色金融组织结构、产品情况、风险管理、人才管理等相关的数据,力求有充分的数据支持。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相关数据和资料的搜集,选取了我国绿色金融业务先驱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最好的国有股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我国绿色贷款余额第一梯队万亿俱乐部四大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组织结构、产品情况、风险防控、人才管理四个方面,总结出三家银行在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不足。案例分析法本文以兴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三家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为案例,结合搜索到的相关数据和文献,分析其组织结构、产品情况、风险防控、人才管理四个方面的情况来对案例展开研究,最终总结三家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出现的普遍问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提出建议。研究意义理论意义与其它国家比较,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起步比较晚,因此,人们对绿色金融的研究仍处在摸索的阶段,许多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目前,我国对绿色金融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拟以兴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为例,比较研究三家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进一步完善与之相适应的银行绿色金融的理论体系。实践意义在全面了解了我国银行业整体情况,三家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后,本文通过国内外学者研究文献展示出绿色金融发展的意义,并对我国银行业的绿色金融业务进行了动因分析、案例对比分析和问题分析,并基于此,从政府、银行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几点意见,促进了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

二基本概念、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基本概念绿色金融源于欧洲的绿色金融是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它将环保理念和低碳理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全新的融资方式。中国最近几年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为此,中国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当前,国际上对以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金融的观点已经形成了共识。但是,不同学者对我国绿色金融的探讨,以及对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仍有不同之处。从狭义上讲,实现绿色金融的主体是以将绿色、低碳和环保融入到其运营理念中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创新活动,被称作绿色金融。广义而言,绿色金融指的是对环境保护,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财务与行政手段。它的适用领域比较宽泛,既包括了金融组织,也包括了包括国家、企业在内的许多组织。本课程所涉及的议题相当宽泛,其中有气候融资的目的是对抗气候变迁,推动低碳与经济的发展,环境融资的目的是保护环境与生物多样化,可持续融资的目的是可持续融资;其目的是要实现对天然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我们的政府官员们将绿色金融定义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并能有效地节约和使用资源”。双碳背景碳达峰是世界范围内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世界范围内共同努力的结果。在碳达峰目标下,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活模式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革,必将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迅速发展的新动力。到目前为止,中国以碳中性、碳达峰为主要发展方向,在环保法规、环保资金等方面均有明确规定。按照有关估算,要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在我国,要想实现碳中和、碳减排的目标,必须依托于金融市场,发挥其杠杆作用。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转型、实现“碳中和”的必然选择。在此进程中,构建一个碳交易市场是关键。碳市场作为绿色与碳达峰的桥梁,是支撑碳达峰的关键环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资源与环境交易中心主任李毅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碳市场逐渐变成了一个高效的、能够帮助人们实现碳达峰的融资市场。若能对其进行改进,将有助于回答绿色金融中什么是“绿色”,“怎样定价”以及“怎样形成价格信号”的问题。理论基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1924年,谢尔顿第一次在他的《管理的哲学》中对公司的社会义务进行了阐述,并迅速引起了学界的重视。公司的社会责任理论认为,公司除了要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外,还要考虑到消费者、政府以及环境等利益相关者的义务。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是公司在公司迅速成长过程中,对公司外部环境的一种反映。从公司的角度来看,公司在履行诸如环保等方面的义务时,其利润也有可能在短期内减少。但从长期来看,公司的声誉、成长等因素都能提升公司的竞争能力,从而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总之,企业要有主动的社会责任感,就必须要有主动的态度。在我国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中国正致力于推动我国“碳中和”的战略,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则是中国最主要的一类金融组织,必须对国家的宏观调控做出反应,以更多的企业为主体,更多的参与到企业间的竞争和竞争中去,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近年来,国内外众多的研究人员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充实和深入,并将其与其他领域的研究相结合,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体系。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一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主张在发展中不能一味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生态环保,要改变过去基于生态环保的粗放经营方式,重视发展高质量的经济,提升对资源的使用效率,并积极推动工业化和环保工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种可持续的、高度集中的、可再生的、高质量的、高品质的、高水平的、绿色的发展方式。二是“可持续的生态发展”,它认为要在自然条件允许的限度下,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抵制“以掠夺为目的”的“掠夺型”发展方式,并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以“以物换物”的方式来实现“以物换物”的发展。三是“可持续的社会发展”,强调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强调人人享有同等的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的权利。人类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的,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得以顺利完成的保障。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中国当前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还是商业银行开展的绿色金融,其最终目的都在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因而,二者在理论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内外研究综述关于绿色金融的涵义自从80年代提出“绿色金融”概念后,国内外学者对“绿色金融”的含义有过不同的界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达成共识。在国外学者中,Salazar(1998)认为绿色金融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金融创新,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规避环境风险。REF_Ref4981\r\h[1]。《美国传统词典》第四版(2000)将“绿色金融”定义为:使用多种财政手段来进行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机关及私营组织,属于“环境经济”及“环保活动”的一部份。Labatt和White(2002)指出,绿色金融应该以市场为研究依据,协助公司和金融机构对环境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REF_Ref5043\r\h[2]。Scholtens(2006)认为“绿色金融”指对多种金融衍生物进行最佳组合,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REF_Ref5105\r\h[3]。国内学者对绿色金融的研究起步较晚,熊学萍(2004)通过对比绿色金融与传统金融,认为绿色金融的内涵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金融组织要帮助和促进企业降低能耗,节约资源;二是金融组织要以人为本,着眼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等“无短期利益”行业的发展。REF_Ref5141\r\h[4]。安伟(2008)认为绿色金融是一项能够达到SDG的融资政策。REF_Ref5164\r\h[5]。纪瑞朴(2009)与多个学者提出了发展生态融资是实现“两高一低”向“低污染,低能耗,高产出”转变的可行途径REF_Ref5203\r\h[6]。邓翔(2012)将绿色金融概括为:利用最优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组合,来解决全球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REF_Ref5223\r\h[7]。关于推行绿色金融的必要性虽然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关于“绿色金融”的统一界定,但是人们已经在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以及它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一致。Graedel、Allenby(2004)以建立金融与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为目标,从产业与环境保护的视角着手,将金融业做为一种特殊的服务业,并将其融入到了服务业与环境保护的理论框架中REF_Ref5252\r\h[8]。国内学者在研究绿色金融内涵的同时,探讨在我国推行绿色金融的必要性。安伟(2008)认为,绿色金融可以加强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对推动民营企业实现能源节约、减少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F_Ref5164\r\h[5]。李中(2011)认为,通过绿色金融来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主动参加到绿色消费中来REF_Ref7107\r\h[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化中国金融体系”课题组(2016)认为,发展绿色金融能够提升我们的国际竞争力REF_Ref7172\r\h[10]。关于绿色金融业务对银行业影响的相关研究我国学者对于绿色金融业务的研究主要在如何促进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以及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对其产生的影响这两个方面。高璐(2018)认为绿色金融业务使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呈现出不断降低的趋势,在某些情况下,它还可以帮助提升银行的资产质量REF_Ref5360\r\h[11]。郭柯娜(2019)认为商业银行实施绿色金融政策对于银行发展来说利大于弊,能够提高银行的竞争力REF_Ref5379\r\h[12]。刘晓威(2020)认为国有大型股份制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能够使其盈利能力保持在一个健康的水平上。然而,由于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绿色金融发展策略,因此,发展绿色金融不仅会对其赢利能力造成负面影响,也无法显著改善其健康状况REF_Ref5425\r\h[13]。孙红梅等(2021)认为绿色金融可以通过降低其经营风险间接提高银行绩效REF_Ref5441\r\h[14]。关于绿色金融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我国对于绿色金融评价体系研究较晚,至今还未形成统一的绿色金融评价体系。但已有学者针对我国的绿色金融评价体系现状进行探索与完善。王红莉(2018)提出在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从客户与社会满意度、规模、利润与资产质量、内部管理与控制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入手,构建了一套完整、合理、操作性较强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REF_Ref29826\r\h[17]。任建谋(2018)根据银监会发布的《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并结合绿色金融的独特特征,我们对传统平衡计分卡的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指标维度进行了修正,从而确立了绿色信贷与资产质量、社会效应、组织管理、学习和成长四个关键要素REF_Ref30058\r\h[18]。周淑芬(2022)认为为适应经济转型的战略要求,河北省绿色金融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打破传统单一绩效评价方式的束缚,注重打造一个综合性、创新性、动态性的金融绩效评价框架REF_Ref29203\r\h[16]。肖燕飞(2022)认为为了加强湖南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需要在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绿色金融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及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进行全面加强REF_Ref29147\r\h[15]。综上所述,目前国际上已有不少的研究表明,在我国,银行开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国的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得比较慢,如果想要更好地推动我国银行业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就必须要找到我国银行业发展绿色金金融业务中所存在的缺陷,而本文就是以该点为切入点,展开了对其的研究和分析。

三我国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的原因、历程与现状我国银行业开展绿色金融的原因分析外部原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为了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京都议定书》在世界上已有149个国家和区域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实施。2015年12月,第二十一次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P21)批准了《巴黎协定》,该协议规定了2020年之后全球温度升高(GC)的共同目标:使全球温度升高低于2°,力争降低至1.5°。CO2是全球最大的一种温室气体,其释放与全球变暖关系紧密。《保险碳中和系列报告一:低碳时代的保险行动路径》中的资料表明,全球有超过110个国家或区域,其中包括欧盟、日本、韩国等,都对2050年前达到碳中性做出了相应的保证。国家政策的要求从中国央行1995年发表的《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首次将信用政策与环保挂钩,到《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建议》,“绿色信贷”这个新的概念被正式引入。最近几年,国家相继制定了许多与发展绿色信贷业务相关的政策,对绿色信贷的制度和规则进行了持续的改进,为其发展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保证。与此同时,将绿色信贷业务与银行的业绩评价联系起来,让各个银行面对着对其进行业绩评估的压力,从而促进了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发展。绿色产业的融资需求大型商业银行根据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决定。21世纪之交,我国的绿色信用是一项相对比较新的业务,很少有银行在这个时期从事这种业务,而在这个时期,绿色资本供给不足,所以存在着很大的机遇和很低的竞争。在此阶段,开展绿色信用可以更快地占领市场,获得更多的绿色金融话语权。与此同时,伴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深入,对环保领域的融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仅凭常规的信用服务很难得到足够的资金,这就需要商业银行,也就是资金的供应者,也需要发展出一种新的绿色信用服务,向绿色产业投资,帮助其实现绿色发展。在2011到2022年期间,我们国家的环境保护公司的注册人数急剧上升,在2011年,我们国家只有48700个环境保护公司,而在2020年,环境保护的公司总数达到了1160,000个,比起2011年,在2022年,环境保护公司注册人数增加了将近23倍社会公众监督公众的意见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绿色发展过程中,社会大众是最终的受益人,它能够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态与经济,进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为人民谋福利。与此同时,社会公众也成为了绿色发展的有力推动者,作为金融机构的顾客,他们将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金融机构,并积极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大力推广绿色信用,而那些可以支持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机构更容易得到公众的认可;反之,一家银行如果只是消极地对高污染产业放贷,则会受到整个社会的排斥,因此,公众不愿意将自己的资金存入银行,也不愿意去购买其主导的投资或理财产品。内部原因降低信贷风险长期以来,信贷风险一直受到各大银行的高度关注。因此,加强信贷风险的管理,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实现长远、稳定的发展。反之,如果一家商业银行遭遇较大的信贷风险,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会引发挤兑,进而引发很大的社会秩序问题,所以,在商业银行开展经营活动时,信用风险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并以“绿色信用”为核心,构建了一套以绿色信贷为核心的融资服务体系。首先,我国“两高一剩”产业虽然短期有较好的收入,但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套针对高污染产业的政策措施,使其发展受限,甚至出现经营亏损,甚至无法偿还贷款等问题。而绿色信贷的出现又降低了银行对资金的流入,从而提高了银行的整体资产质量。第二,要加大对“环保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环保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尽管这种企业在起步阶段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通过对其成长历程的科学评估,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可以使企业获得良好的成长和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和更好的生存环境。三是推动了“两高一剩”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应确保其环保标准,以便获得贷款。而要获得贷款,产能过剩的公司就需要主动地开发和使用节能减排的技术,进而推动公司尽早地转型为环保型企业,这样的公司具有较高的偿还能力。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开展绿色信贷时,往往将更多的资金投向“两高一剩”、更多的资金投向具有发展前景的环保公司,从而降低了银行的不良贷款。提高盈利水平盈利能力作为衡量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企业在经营中所获得的利益大于它所付出的代价,企业才能获得利润,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然而,对于中国来说,发展绿色信贷不仅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随着我国对绿色信用的不断发展,以及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家也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促进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已经变成了一种社会发展的潮流。当前,“环保企业”所面对的机会越来越多,但由于其自身的发展需要借入巨额的贷款,使得其自身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对其贷款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绿色信用”的引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的环保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环保事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兴业银行于这段时间内,除为主要商业银行开展环境风险评估服务之外,亦可为贷款客户就环境风险问题提出建议及指导意见,藉此获得经营利润。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在进行商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到自己的利润,还要考虑到其他相关方的利益,并要在商业活动中负起环保责任。商业银行选择发展绿色信贷业务,就是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生产和运营并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任何直接的影响,但是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角色却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冲击。当商业银行将资金流向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资源能源造成过度消耗的公司时,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就会通过该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对环境进行破坏。如果一家商业银行对一家环境保护公司进行了投资,那么它可以通过这家公司来起到积极的作用。商业银行向环境保护公司提供低息贷款,并对高污染公司的贷款进行约束,利用“资金中介”这一经济工具,促进了国家生态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我国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的历程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中国便开始发展绿色金融发展,至今共经历了意识觉醒、理论探索、实践探索以及体系完善四个时期。意识觉醒时期(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国内的学者逐渐认识到了金融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的重要意义。我国在1973年召开的首次环境保护大会上,把环境保护问题列入国家经济规划中;在我国,1981年,国家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提出运用“经济杠杆”来调控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关系;1982年2月,《征收排污费暂行方法》在中国官方颁布,至1991年,中国几乎一半的城市参与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量化评价工作,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治理、固体废物综合管理与处理、城市绿化等五大领域;在1993年,吴福明对近20年来的环保经济学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分析,其中既有再生产理论,也有环境资源价值论,更有环保与环保相结合的思想。也就是在此期间,人们开始关注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由此产生了“绿色金融”的概念,并由此在中国产生了“绿色金融”的概念。理论探索时期(上世纪90年代年至21世纪初)2012年之前,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绿色信贷政策,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关于环境保护的公告》要求银行在发放信贷时要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因此才会出现绿色信贷;《关于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切实加强信贷管理的通知》是在2006年6月印发的,其中明确了要严格控制能源消耗、污染严重的工程,并明确了要大力支持的重点工程建设;中国《关于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关于全面落实绿色信贷政策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的出台,推动了环境保护组织和金融组织间的相互了解,为二者进行信息交换创造了新机遇。《论绿色金融一环境保护与金融引导的新论》于1995年出版,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并在新的一年里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实践探索时期(21世纪初期至2015年前后)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碳贸易,并将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的碳贸易。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湖北,天津7个城市进行了碳交易。在2013年度,北京、上海和深证券分别推出了我国的碳排放交易体系;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深入开展碳税试点,并在全国范围内有序开展碳税交易”的要求。通过构建一个碳交易市场,可以帮助中国达到降低CO2排放的目的。体系逐渐完善时期(2016年至今)中国证监会、央行、财政部等7部委于2016年8月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是我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指导性文件。另外,国家、国务院和人民银行等部门还发布了《绿色信贷指引》、《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和《绿色投资指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我国的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和管理。环境保护等多个部委在2019年发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中,将“绿色发展的内核”纳入其中,为我国“绿色融资”标准的制订提供了借鉴。《关于开展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的通知》是央行在2019年7月发布的一项重要文件,也是促进银行存款类金融机构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尚处于初始状态,但其发展前景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我国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金融总体发展现状尽管目前中国还处在发展初期,但是中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措施。2007年,中国央行、中国银监会联合颁布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该文件中包括了利用商业银行提供的“绿色金融”业务,以抑制排污公司的发展。在这一点上,笔者做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在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和减碳十二五规划规划两项新的发展战略的大环境下,中国绿色社会问题已成为新的发展增长点。在此背景下,中国大型商业银行逐步建立了自身的绿色信用体系,为其开展绿色信用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当前的情况而言,绿色金融主要集中于银行,尤其是银行的信贷运作,也就是所谓的绿色信贷。总体而言,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21大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为15.1万亿元,占总贷款的10.6%。绿色信贷的环保效益已经逐步显现,假如按照信贷资金在绿色项目中所占的比例,21个大银行的绿色信贷能够为一年节约四亿多吨的标准煤,降低七亿多吨的CO2当量。绿色信贷业务现状在当前形势下,以绿色信贷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绿色信贷的发展。绿色信用原本只是支持环保事业发展,但其服务范围和支持力度较以往有了显著提高。根据有关数据,截止到2022年,我国的绿色信贷余额达到了20.6万亿人民币。而在中国,五大国有银行已经占据了整个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在整个金融领域的占有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五十。展望今后,在提倡绿色、良性发展的大背景下,其他的商业银行也应该主动参与到绿色金融中去,推行绿色信贷,帮助公司实现绿色化发展。绿色债券业务现状我国绿色债券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水平与速度已逐步赶超一些发达国家,其结构也在逐步完善,尤其是近年来,其发展日趋有序,成果显著。今年共发行了525只绿色债券,总金额达8701.91亿元人民币,显示我国在绿色债券市场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四我国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案例本文选取兴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进行对比分析。选取兴业银行进行对比的原因是: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水平高、规模大还是我国第一家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银行。选择兴业银行进行对比学习其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经验;中国工商银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并且在六大国有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水平中处于最为优秀的地位。而选择中国银行的原因是:是绿色贷款余额第一梯队万亿俱乐部四大银行之一,但绿色金融业务发展远不如兴业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作为与其他两家银行进行对比的对象。通过三家银行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我国银行业在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方面有哪些问题所在。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绿色金融业务的机构设置情况兴业公司已形成“合纵连横”的绿色金融机构体系,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纵向上,从公司董事会到总公司,到分公司,从专业化的业务到专业化的营销,均有一条权利“传输带”;在横向上,本公司亦成立专业小组,拉齐公司多项营运牌照,达到营运协同之目的。在董事会层次上,建立以董事长为组长的企业社会责任工作领导小组;在总公司层次上,成立了设立绿色金融业务委员会,制定公司整体的绿色金融业务工作计划及重大项目的决定并进行规划与协调;绿色金融部成为整个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一个整体牵头管理部门,它的工作重点是对整个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推动、环境与社会风险的管理,并在其下属机构中建立了一个绿色金融业务和研究团队,在整个银行中拥有将近200名的绿色金融专业团队;在分支机构方面,具备一定条件的分支机构成立了“绿色金融”部门,对所管辖的“绿色金融”进行全面的经营和市场推广;没有设置绿金部的分支机构,为其配备了专职的绿色金融产品经理,并在各分支机构中建立了绿色金融业务及研究团队,整个机构拥有了将近200人的绿色金融专业团队。在集团公司层次上,成立了专门的绿色金融项目推进团队,统筹推进集团公司层次上的绿色金融业务工作。图4-SEQ图\*ARABIC1兴业银行绿色金融组织结构绘图说明:来自于兴业银行官网/cn/index.html绿色金融产品的发展情况绿色信贷业务由REF_Ref18404\h图4-2所示,兴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从2015年的394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57万亿元,整体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兴业国银行2021年的绿色信贷余额比2020年增加4142.4亿元,同比增长35.84%。2021年兴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是近几年来增长最快的。2015年到2016年及2017年到2020年,兴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幅下降,2016年到2017年兴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幅上涨。同时如REF_Ref18483\h图4-3所示,其绿色信贷余额占比由2015年的21.91%增至2021年的35.44%,可以看出兴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占比总体上是呈现增长态势,甚至在2021年有了大幅增长。图4-SEQ图\*ARABIC2兴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发展情况绘图说明:数据来自于《兴业银行2015-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书》图4-SEQ图\*ARABIC3兴业银行绿色信贷占信贷总额中占比绘图说明:数据来自于《兴业银行2015-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绿色债券2021年,2018-2019期间兴业银行发行的三期800亿元的绿色金融债券,累计发行了310.88亿元的绿色金融债券,覆盖了164个工程,新工程和旧工程的再融资比率是29:50;已有的投资计划中,有903.16亿元的投资计划,有738个投资计划,有197.94亿元的投资计划,有28个投资计划,有197.94亿元的投资计划。表4-SEQ表\*ARABIC1兴业银行2021年已经发行的绿色债券债券代码发行时间发行规模(亿元)债券期限票面利率绿色债券118280142018年10月30日30033.99%绿色债券218280172018年11月22日30033.89%绿色债券319280172019年7月16日20033.55%填表说明:数据来自于《兴业银行2021年绿色绿色债券募集报告》2021年兴业银行共使用310.88亿元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截止到2021年末,兴业银行通过绿色债券募集的资金一共投放二十一个绿色信贷项目,项目金额合计310.88亿元。截止到2021年末,兴业银行绿色项目类别投放情况如REF_Ref12981\h表4-2所示:表4-SEQ表\*ARABIC2兴业银行绿色项目一级分类二级分类投放金额(亿元)节能工业节能0.56可持续建筑9.13具有节能效益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0.19污染防治污染防治33.59环境修复工程28.36续REF_Ref12981\h表4-2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节水及非常规水源利用13.50工业固废、废气、废液回收和资源利用0.54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及循环利用7.61生物质资源回收利用3.52清洁交通铁路交通17.63城市轨道交通46.62城乡公路运输公交客运13.63新能源汽车34.36交通领域互联网应用1.80清洁能源风力发电7.06太阳能光伏发电5.00分布式能源31.57水力发电1.46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自然生态保护及旅游资源36.39林业开发0.02灾害应急防控18.33总计310.88填表说明:数据来自于兴业银行2021年绿色绿色债券募集报告图4-SEQ图\*ARABIC42021年兴业银行绿色产业项目类别分布占比绘图说明:数据来自于《兴业银行2021年绿色绿色债券募集报告》通过REF_Ref12808\h图4-4可以看出一级分类清洁交通下的二级分类项目城市轨道的项目资金在2021年通过兴业银行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所支持的项目总金额中占比分别为15%,通过查找资料得知兴业银行向某轨道交通公司提供融资,用于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线路全长36.7公里,设置车站26座。该项目合理设置节能节水设备,建成后将提高旅行速度,节省旅客在途时间,促进地面车流量减少,降低油耗及尾气和噪音污染,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实现与多条轨道线路换乘,改善原有线网的换乘条件,提高线网的整体性,同时促进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网络的整合,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他绿色金融业务当前,兴业银行已发展出绿色金融的产品和服务,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等,其中,兴业银行在公司金融方面,以绿色项目投资为主,提供绿色流动资金贷款,其中,以排污权和碳资产为担保物的信贷服务产品;以未来受益权和特许经营权为抵押的业务产品等等。与此同时,兴业银行也推出了一批“绿色”债权等“绿色”金融产品。引入国际贸易金融领域的“绿色”国内担保业务。在零售业方面,推出了绿色信贷及绿色金融产品,提供了绿色消费信贷业务。在金融市场方面,以做环保为主。兴业银行将整个集团的整体实力都发挥出来,并根据绿色产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融资需要,以集团的多种产品为基础,通过对其进行全面的应用和创新,努力打造出包括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基金和绿色消费在内的一套完整的绿色系列产品和服务,从而进一步充实了其绿色金融的业务内容。图4-SEQ图\*ARABIC5兴业银行集团化产品体系绘图说明:来自于兴业银行官网/cn/index.html绿色金融业务风险防控情况表4-SEQ表\*ARABIC3兴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具体环节具体措施项目营销阶段选择环境友好的项目和企业开展营销。前期审查阶段根据项目环境与社会影响程度进行项目分类,考虑项目所在行业和受影响社区的环境与社会敏感性、项目所涉及绩效标准和环境与社会问题(包括环境与社会管理系统、劳动和工作条件、污染预防和控制、社区健康和安全)等因素,将项目分类。尽职调查阶段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授信前环境与社会风险尽职调查;识别环境与社会风险,辅助企业制定一套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可监测性的《行动计划》,包括建立社会与环境管理体系、准备《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制度、事故池管理、化学品存储、评估项目对受影响社区健康和安全的影响等共计20项行动措施。环境与社会风险审查阶段识别出职业病危害评估手续瑕疵、放射性仪器审批手续办理、事故池容量问题、承包商管理、社区沟通等项目环境与社会风险,并提出解决方案。合同签订阶段将《行动计划》及有关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要求作为合同条款,由企业承诺在约定时限内完成。贷后环境与社会风险监测阶段以季度检查为监测频率,旨在监测《行动计划》完成效率及重大环境与社会风险。填表说明:数据来自于《兴业银行社会责任报告》与笔者整理绿色金融业务人才管理情况兴业银行已在总部设立了企业社会责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落实的是总部的合法合规部)和集团绿色金融专责推进组(负责的是总部绿色金融部),各分支机构配备了专业的绿色金融人才,有30多个分支机构设立了绿色金融部。目前,该行已有将近200名员工参与了该业务。应用信息技术的手段了解人力资源相关的信息,及时的掌握公司内部人员变动、员工的业绩考核情况、薪资发放等具体人力相关的信息。绿色金融部会定期举办相关的培训,由总行专人负责提供技术支持以培养绿色金融产品经理队伍,参与培训的员工达722人,培训时间共计36小时。并每个月出版一本有关绿色金融方的期刊,以方便员工及时了解绿色金融发展动态。江西省政府金融办、兴业银行南昌分行等当地分支机构的党员,在空闲的时候,在兴业银行南昌分行的办公大楼里,为居民们提供了关于“绿色金融”的政策咨询服务,以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丰富员工的专业知识。中国工商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绿色金融业务的机构设置情况中国工行下属的企业社会责任和消费者利益保障委员会,主要负责对企业实施的企业发展策略进行调研和分析,并向工行提供相关的政策意见;公司管理层的报酬委员会主要对执行的环保金融政策进行评估,并将其反映到业绩评估中。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向银行董事会和社会责任和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定期报告银行整体的绿色金融执行状况,并将该执行状况的报告呈交给董事会,由董事会批准。为了更好地强化管理层对绿色金融工作的统筹领导及协调推动,在原信用风险委员会承担绿色金融政策审议及协调的基础上,成立了绿色金融委员会,它拥有23个成员部门,负责对全集团各业务条线、各机构的绿色金融建设工作进行协调和推进。绿色金融产品的发展情况绿色信贷业务由REF_Ref13846\h图4-6所示,中国工商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从2015年的7028.4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48万亿元,整体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国工商银行2021年的绿色信贷余额比2020年增加6349.02亿元,同比增长34.4%。2016年中国工商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是近几年来增长最快的。2016年到2019年及2020年到2021年,中国工商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幅下降,2015年到2016年及2019年到2020年中国工商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幅上涨。同时如REF_Ref16750\h图4-7所示,其绿色信贷余额占比由2015年的5.87%增至2021年的12%,可以看出中国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占比总体上是呈现增长态势,甚至在2021年有了大幅增长。图4-SEQ图\*ARABIC6中国工商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发展情况绘图说明:数据来自于《中国工商银行2015-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图4-SEQ图\*ARABIC7中国工商银行绿色信贷占信贷总额中占比绘图说明:数据来自于《中国工商银行2015-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绿色债券2021年,中国工商银行发行2021绿色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募集资金余额100亿元。表4-SEQ表\*ARABIC4中国工商银行2021年已经发行的绿色债券债券代码发行时间发行规模(亿元)债券期限票面利率绿色债券121280312021年9月24日10032.8%填报说明:数据来自于《中国工商银行2021年绿色绿色债券募集报告》2021年中国工商银行已投放绿色产业项目募集资金余额为99.35亿元,闲置资金余额0.65亿元。截止到2021年末,中国工商银行通过绿色债券募集的资金一共投放两个绿色信贷项目,项目金额合计99.35亿元。截止到2021年末,兴业银行绿色项目类别投放情况如REF_Ref14594\h表4-5所示:表4-SEQ表\*ARABIC52021年中国工商银行绿色产业项目类别分布情况一级分类二级分类项目数量投放金额(亿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交通363.5清洁能源产业清洁能源1235.85合计1599.35填报说明:数据来自于《中国工商银行2021年绿色绿色债券募集报告》图4-SEQ图\*ARABIC82021年中国工商银行绿色产业项目类别分布占比绘图说明:数据来自于中国工商银行2021年绿色绿色债券募集报告通过REF_Ref14761\h图4-8可以看出二级分类项目绿色交通的项目资金在2021年通过兴业银行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所支持的项目总金额中占比分别为64%,通过查找资料得知中国工商银行向该轨道交通线路全长8.877km,全线均为地下线,设车站9座建成后可缓解CBD区域及周围居民的出行压力,支持和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带动周边地区的环境改造。该项目建成后预计该轨道交通线路全长8.877km,全线均为地下线,设车站9座建成后可缓解CBD区域及周围居民的出行压力,支持和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带动周边地区的环境改造。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其他绿色金融业务表4-SEQ表\*ARABIC6中国工商银行其他绿色金融产品产品名称具体项目绿色理财工银理财综合运用债和股、非标和标等多种工具,积极服务产业结构低碳化和绿色技术产业化,大力支持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生态保护、节能环保、环境治理等重点领域,创新推出3只ESG主题理财产品,使绿色金融投资占比取得了提升。绿色基金子公司工银瑞信坚持将可持续、绿色环保作为投资方向,积极支持经济绿色转型,投资相关板块合计超800亿元。产品方面:布局中证180ESG指数基金、战略转型、生态环境、养老产业、新能源汽车等多只社会责任投资概念基金。共发行了14只以生态环境、新能源、ESG、碳中和等为投资方向的基金绿色租赁工银金租全资子公司——工银航空金租与某飞机制造商在北京签署了《航空可持续发展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在航空产业链各环节及飞机生命周期各阶段,就航空服务和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充分利用各自专业优势,共同推动新一代航空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探索新一代节能环保机型及可持续航空燃料在国内的应用,以实际行动支持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续REF_Ref6991\h表4-6绿色投资工银投资联合产业协同投资者、头部投资机构及国家地方投资机构共同参与某新能源汽车增资项目,有效推动了企业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助力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中取得突破、抢占先机。绿色保险子公司工银安盛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发挥保险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的作用。在负债端,围绕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险产品和服务;在资产端,运用保险资金在绿色产业进行投资。填表说明:数据来自于《中国工商银行社会责任报告》与笔者整理绿色金融业务风险防控情况中国工行不断强化对环境敏感行业的投资与融资管理,在投资与融资的每一个过程中都融入了对环境、社会、气候等方面的风险评价,在投资与融资的每一个过程中都贯彻了“一票否决”的原则。不断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开展绿色信贷专项审计,加强绿色金融考核,全面加强环境(气候)与社会风险管理。表4-SEQ表\*ARABIC7中国工商银行风险管理流程具体举措具体内容尽职调查环节本将企业的环境与社会风险视为尽职调查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全面评估企业的意愿、能力及历史,对企业的环境与社会风险进行风险分级。中国工行于2021年修改了《境内法人投融资绿色分类管理办法(2021年版)》,将其从信贷领域的“绿色”向债券、理财和租赁等领域拓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绿色”的概念,并提出了“绿色”的概念。按照“绿色”水平和生态(气候)、社会风险,将“绿色”分级分为4个级别,共12个类别,对不同类型的投资进行不同的政策管控。审查审批环节将客户环境和社会风险作为审查报告重要内容,制定标准化的环境与社会风险合规文件清单和审查要点。根据客户或项目环境和社会风险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提出贷款方案,并确定合理有效的前提条件和管理要求。合同签署环节严格执行工商银行《关于完善信贷业务格式合同文本的通知》的相关要求订立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合同条款,督促客户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资金拨付环节逐一核实融资审批前提条件落实情况,关注客户是否出现环保、土地、健康与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违法违规和负面舆情。对确认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及时终止资金拨付。贷后管理环节加强投(贷)后监测预警和间隔期现场检查,严格按照总行贷后管理办法及绿色金融相关管理要求,定期对环境敏感行业客户进行现场检查,充分了解企业环保依法合规情况。填表说明:数据来自于《中国工商银行社会责任报告》与笔者整理绿色金融业务人才管理情况中国工商银行将重点放在了“绿色发展”上,充分利用整个银行的训练系统,在整体上强化了ESG专题训练,并不断健全了ESG的常规训练机制,不断提高了整个集团各级机构和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对ESG概念的认识和把握,促进了ESG概念的传递和落实。执行环境保护集团主题的网上训练计划。以“重点突出,精准施训”为指导,以绿色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信息安全和人力资源管理为重点,针对具体工作人员,进行简洁、有效的ESG主题在线培训。工银企业环境保护网络课程的开办。针对ESG的关键问题,我们将联合行业内和行业内的专家和学者,推出30余种在线教学的新模式,面向公司所有部门的工作人员。促进构建并完善整个银行ESG训练资源数据库,通过对已有课程和教材的整理和整合,形成一系列ESG的精品课程和精品案例。以“绿色”为专题,编写了《信贷风险管理案例合集》,并编写了5套有关“绿色”的培训课程。健全ESG训练的长效机制。将ESG教育课程融入到该行各项教育课程中,尤其是在“绿色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信息安全”等ESG教育课程中,建立起一套高效的ESG教育传播体系。中国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绿色金融业务的机构设置情况中国银行已在董事会、管理层和分行三个层次上建立了相应的功能。董事会成立了一个以董事长为组长的绿色金融及行业规划发展领导小组,在2021年,董事会共举行4次会议,以学习传达国家绿色金融政策,并对集团重要绿色金融战略及政策进行审议。公司委员会对有关环保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环保工作进行了指导和督导。在召开2020年绿色金融工作会议的同时,通过了《中国银行业“十四五”绿色金融发展计划》,其中包括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的绿色绩效等。将公司的环保及社会风险控制工作写入公司的综合风险控制报表,并向公司的风险决策部门提交公司的环保及社会风险控制工作。在管理层面上,以总裁为会长,设立了一个跨部门的绿色金融委员会,该委员会共有21个成员,负责统筹推动整个集团各个业务板块和机构的绿色金融工作。在境内和境外的分支机构中,各分支机构均已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跨部门合作的协调与协调机制。最终,建立一个专门的绿色金融队伍,对绿色金融工作进行全面的、全面的、全面的、全面的和推动,并为各个部门配备了专门的或兼职的工作人员,负责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碳市场服务、数据系统建设、碳中和运营等方面的工作。在境外和境外的分支机构和综合性企业中,应设立专门的部门、团队或人员,从事与绿色金融有关的工作。图4-SEQ图\*ARABIC9中国银行绿色金融组织结构绘图说明:数据来自于《中国银行社会责任报告》绿色金融产品的发展情况绿色信贷业务由REF_Ref18404\h图4-10所示,中国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从2015年的412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4万亿元,整体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国银行2021年的绿色信贷余额比2020年增加5118.02亿元,同比增长57.07%。2021年中国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是近几年来增长最快的。2015年到2016年,中国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幅下降,2016年到2020年中国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幅趋于稳定,可能是因为中国银行开始注意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质量,但是总体上中国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是逐年增加的。同时如REF_Ref18483\h图4-11所示,其绿色信贷余额占比由2015年的4.52%增至2021年的9.09%,可以看出中国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占比总体上是呈现增长态势,甚至在2021年有了大幅增长。2021年中国银行完善顶层设计、加强业务创新、实现绿色债券市场领先、综合化产品服务不断丰富、强化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坚守自身绿色低碳责任,构建绿色金融“一体两翼”格局,全面践行绿色发展。图4-SEQ图\*ARABIC10中国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发展情况绘图说明:数据来自于《中国银行2015-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图4-SEQ图\*ARABIC11中国银行绿色信贷占信贷总额中占比绘图说明:数据来自于《中国银行2015-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绿色债券中国银行绿色债券主要在海外市场发行,绿色债券1于2016年7月通过卢森堡分行和纽约分行在离岸市场发行。投资总额为202.65亿元,净收入为202.24亿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所有这些净收益已用于资助8个地铁项目、3个风力发电项目、1个废水处理项目和1个太阳能发电项目。绿色债券2是中国绿色担保债券,于2016年11月通过伦敦分行在离岸市场发行。所得总额为33.92亿元,所得净额为33.81亿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所有这些净收益已用于资助9个风力发电项目、2个废水处理项目和1个太阳能发电项目。绿色债券3获得了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的认证,并于2017年11月通过巴黎分行在离岸市场发行。投资总额为97.63亿元,净收入为97.53亿元。表4-SEQ表\*ARABIC8中国银行已发行的绿色债券发行日期期限货币金额(百万)人民币等值金额(百万)绿色债券12016/7/53USD5003,3482016/7/53USD7505,0212016/7/55USD1,0006,6952016/7/55EUR5003,7012016/7/52CNY1,5001,500绿色债券22016/11/33USD5003,392绿色债券32017/11/155USD5003,3152017/11/153EUR7005,4492017/11/153CNY1,0001,000填表说明:数据来自于《中国银行2022年绿色绿色债券募集报告》2022年中国银行共使用554.54亿元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截止到2020年末,中国银行通过绿色债券募集的资金一共投放208绿色信贷项目,项目金额合计554.54亿元。截止到2022年第二季度末,中国银行绿色项目类别投放情况如表所示,2022年绿色项目地域分布情况如REF_Ref18741\h表4-9所示:表4-SEQ表\*ARABIC9中国银行绿色项目序号类别(一级)类别(二级)余额(亿元)项目数量1清洁生产产业污染防治2.1932清洁能源产业资源综合利用1.7743清洁能源2661284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污染防治31.98315绿色交通252.642总计554.54208填表说明:数据来自于《中国银行2022年绿色绿色债券募集报告》图4-SEQ图\*ARABIC12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所支持的项目占比绘图说明:数据来自于《中国银行2022年绿色绿色债券募集报告》通过REF_Ref18813\h图4-12可以看出一级分类清洁能源产业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下的二级分类项目清洁能源和绿色交通的项目资金在2022年通过中国银行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所支持的项目总金额中占比分别为47.97%、45.55%,通过查找资料得知中国银行支持了全球最大、国内首个万吨级的光伏制绿氢项目——中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工程项目,年绿氢设计产能达2万吨;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签署《“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绿色金融专项合作协议》,将在氢能、储能、综合智慧能源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加深创新合作。其他绿色金融业务中国银行围绕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战略要求,充分发挥综合经营优势,在保险、租赁等领域,加大对绿色产业项目金融供给和服务力度。中国银行其他的绿色金融产品的具体介绍如REF_Ref18881\h表4-10所示。表4-SEQ表\*ARABIC10中国银行绿色金融产品产品名称具体项目绿色租赁中银金租租聚集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环境治理等产业,提升公司绿色租赁资产占比,通过融资租赁向云南昆明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项目重点支持10亿元资金。中银航空租赁投资21亿美元购买高效节能飞机,单位能耗节省20%以上。绿色理财中银理财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把握“碳达峰”过程中的投资机遇,已推出“低碳优享”“ESG优享”和“新能源优享”等绿色主题产品30支,产品规模约129亿元。围绕绿色低碳主题进行资产配置,投资规模402亿元。绿色保险中银保险为化工、环保、汽车制造等行业客户提供环境污染风险保障,为新能源汽车客户提供绿色交通保障,通过绿色产品组合创新,承担保险责任约83亿元。同时,已研发9款环境污染责任险附加险,3款涉及污染责任的建工险附加险。填表说明:数据来自于《中国银行社会责任报告》与笔者整理绿色金融业务风险防控情况中国银行重视投融资活动对业务所在地区的环境和社会影响,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所涉及的环境与社会风险,覆盖目标客户准入、业务发起、尽职调查、信用审批、合同管理、资金拨付、贷后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国银行风险流程如REF_Ref15672\h表4-11所示:表4-SEQ表\*ARABIC11中国银行风险管理流程具体环节具体内容识别与分类依照现行《A类、B类项目和客户的分类判断标准》,客户关系部门对客户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程度进行分类,并在系统中相应标注,定期重审。对高风险的“A类客户”采取更为严格的评估和审核措施。评估与核实:开展尽职调查对客户(项目)的环境与社会风险开展尽职调查,重点关注合规性和合规风险点,包括客户的污染防治和控制措施、所处行业和区域特点、气候变化和能源管理、文化遗产保护、劳工条件及社区健康安全管理、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资源保护等方面,对客户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状况做出合理、客观的判断,并在业务发起报告中对环境与社会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环境与社会风险审查然后根据制定好的文件清单,将环境与社会风险审查作为授信审批的必要环节,明确审查要求。对高风险客户进行重点审查,包括对A/B/C分类进行审查,可要求业务部门调整分类;关注A类、B类客户环境与社会风险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可采取缓释措施。采取“环保一票否决制”,不得为未通过国家环境影响评价等相关标准的项目提供授信。对于环境与社会风险分类为A的客户,授信合同中应包含督促客户加强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条款,并在签订授信合同的基础上,增加客户加强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声明和条款。发放审核与放款将客户对环境与社会风险的管理状况作为决定信贷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纳入资金拨付审核流程。贷后动态监控监控环保处罚等负面舆论信息,加强高风险客户贷后管理。填表说明:数据来自于《中国银行社会责任报告》与笔者整理绿色金融业务人才管理情况中国银行响应《十四五规划》,将绿色金融相关培训和研发项目作为战略重点任务纳入全行2021年培训计划。绿色金融教育培养体系形成了两大分支。一是通过中银研究中心的云端系统,开设了“绿色金融”专区,不断优化和改进了“绿色金融”的教学内容,共研发了8大类26个网上教学内容。编写了一份《中国银行绿色金融知识读本(2021年版)》,其中包括对中行职工的倡议书,绿色金融相关定义,绿色金融三大职能,绿色金融五大支柱,绿色金融大事记,绿色金融内外主要绿色金融政策,为广大职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2021年1月,我们将受邀于张希良博士,就“促进低碳发展的技术路径”在我们银行的总部进行讲座,并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在国内外各分支机构以及一体化企业进行了现场观摩。中银绿色金融研究院在浙江湖州举行了其第一期高端培训班,并特邀了7名资深专家,包括中国金融学协会“绿色金融分会”理事长马骏教授。本所各分支机构、各一级支行负责风险与公司业务的50余位主管领导出席了本次培训班。在2021年六月,组织开展了银行和银行内部6位专业人士的专题讲座。此次培训班共有95名学员,其中包括36家分行风险部门和业务部门的中层干部。在2021年11月,授信管理部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形式,开展了一次绿色信用识别统计专题培训,将对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的绿色标准口径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对容易错误的打标类型和案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伦敦分公司还与英国皇家银行学会(CBI)联合举办了"可持续环保融资认证"的培训,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环保、可持续环保融资的基本理论及实际操作。在2021年度,有100多位雇员参与了该项目的培训。纽约分公司ESG工作小组在全球范围内共举办9期ESG专题培训班,共300余名学员,涵盖业务、风险和合规等多个领域。在新加坡绿色融资中心的9个发起人中,新加坡分支机构是中国惟一的一家投资银行,在这一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训练工作。二是进行人才规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队伍扩建方案,持续挖掘集团内的绿色金融专家,逐步在总行及境内分行配置绿色金融专职人员。紧跟市场,针对国内外绿色金融前沿领域、同业先进经验、绿色金融及碳市场业务机遇等内容开展系列研究。以中银绿色金融研修院为平台,不断完善绿色金融课程体系,适应各类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在《中国银行“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中对绿色金融人才培养进行规划三家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对比分析绿色金融业务规模的对比由于中国的绿色信贷在整体上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此三大银行的绿色信贷在整体上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因此,三大银行的绿色信贷的规模是以其为研究对象的。绿色信贷余额对比在“双碳背景”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各个银行积极加大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力度,如REF_Ref19048\h图4-13所示,兴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的绿色信贷余额一直是增长的趋势。截至2021年,兴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分别为1.57万亿元、1.4万亿元、2.49万亿元。中国银行的绿色信贷规模落后于兴业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但是中国银行的绿色信贷规模增速快于兴业银行。图4-SEQ图\*ARABIC13绿色信贷余额对比绘图说明:数据来自于三家银行《2018-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绿色信贷余额占比对比2018年至2021年,三家银行的绿色信贷占比都呈上升的趋势,这说明这几年三家银行都非常重视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近些年来兴业银行一直在积极的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并且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绿色金融业务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图4-SEQ图\*ARABIC14绿色信贷余额占比对比绘图说明:数据来自于三家银行《2018-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绿色金融业务经营效益的对比通过对比兴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进行绿色金融业务经营效益对比分析。图4-SEQ图\*ARABIC15净资产收益率对比绘图说明:数据来自于三家银行《2017-2021年度报告》图4-SEQ图\*ARABIC16总资产收益率对比绘图说明:数据来自于三家银行《2017-2021年度报告》由REF_Ref19227\h图4-15和REF_Ref19257\h图4-16可以看出除兴业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呈上升趋势外,3家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大致呈下降的趋势。据相关文献研究发现,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在短时间内无法获得盈利,反而会导致收益下降,原因在于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所投入的成本较大并且绿色金融项目的周期都比较长,所以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收益。兴业银行净资产收益率高于其他两家银行且兴业银行总资产收益率,原因在于兴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时间较久而且绿色金融业务的规模比较大,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已经为兴业银行带来收益。绿色金融业务风险防控体系的对比绿色金融业务的风险防控体系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有效的防范绿色金融业务所带来的风险,所以如何建设风险防控体系一直是各家银行关注的重点。据REF_Ref19492\h图4-17所示,三家银行中,兴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呈下降趋势并且下降速度快于其他两家银行速度。一方面因为兴业银行积极加强风险管理,另一方面是因为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实践比较多,发展经验比较丰富,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2019年到2020年间是上升,但是2020年到2022年间是呈下降的趋势。相关文献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在起步阶段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时,对业务审批的标准、业务监管制度都不熟悉,会有违约事件的产生。但是随着银行对绿色金融业务的审批标准和监管制度的熟悉和完善,绿色金融业务的违约风险会逐渐降低。截至2022年底,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于兴业银行,但是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规模不及兴业银行,这侧面说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的风险防控薄弱,需要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图4-SEQ图\*ARABIC17不良贷款率对比绘图说明:数据来自于三家银行《2018-2022年度报告》图4-SEQ图\*ARABIC18资产负债率对比绘图说明:数据来自于三家银行《2018-2021年度报告》如上REF_Ref19557\h图4-18所示,三家银行的资产负债率大致都呈下降的趋势。但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资产负债率都有过上涨趋势,所以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时需要注意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这样不仅保证银行平稳发展还为发展绿色金融业务提供了保障。

五我国银行业绿色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绿色金融在我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但由于起步晚、我国经济体量大等原因,绿色金融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本文通过对比三家银行绿色金融业务情况,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各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不均衡在本文中,中国工行的绿色信贷规模比兴业银行、中国银行要大得多,其中工行的总规模几乎是中国银行、兴业银行的2倍。这说明了目前我国各大银行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的严重不均衡。具体表现为:银行本身规模的大小与其绿色金融业务的规模的大小基本是成正比的,资产规模大、实力强的商业银行,其绿色金融业务的规模较大,种类也更多,发展速度也更快。中国工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值和最大的国内规模,在国际上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2021年和2022年中国工商银行实现不良贷款率两年下降,夯实贷款质量,又不断增强绿色金融服务创新,风控体系得到完善,使得中国工商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优势不断扩大,逐渐反超兴业银行,成为绿色金融行业标杆。而作为三者中发展最后的中国银行,作为涉外业务最好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充分发挥着自身全球化、综合化优势,重点发展海外绿色金融业务,中国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也逐渐追赶上兴业银行。国有银行享有国家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并凭借着自身体量规模的巨大快速发展着绿色金融业务,这使早一批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正在渐渐失去拥有的发展优势。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少且创新度不足多样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然而,在此领域,国内各大商业银行尚未进行相关的改革。目前,大部分的商业银行都以经营传统的绿色贷款为主,缺少对其进行创新;目前,除了“绿色信贷”之外,包括“碳衍生品”、“技术租赁”、“资产证券”等在内的各种绿色金融产品均处于起步阶段,且发展速度较慢,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在绿色金融市场中,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为主要的绿色金融产品,为企业和机构提供金融服务。但在上述几个方面,“绿色贷款”占主导地位,且所占比重较大,且所占比重较大。此外,尽管绿色信用和绿色债券等是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其参与主体仍然是企业。面对我国庞大的经济体和众多的企业,这种理财方式将显得无力。尽管各家银行纷纷推出了诸如“绿卡”这样的新型业务,但是与其它种类“绿卡”相比,这些业务的数量仍然显得微不足道。而在此背景下,以“绿”为代表的“绿”金融产品在国内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与之相关的衍生产品更是寥寥无几。绿色信贷投放领域未能全面支持绿色经济发展在本文中,兴业银行2021年绿色信贷资金最多投放给城市轨道升级项目,占总额的15%;中国工商银行2021年最多投放给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项目,占总额的64%。这反映出,我国银行业绿色信贷投放两大问题:一是对基础设施的过分关注,以目前国内只有20%的城市轨道交通为例,而对其提供的绿色信贷却占了30%以上,此类工程多为政府主导,虽然风险低,但持续时间长,收益低。二是环境修复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其中工业污染治理、环境修复、城镇固体废物处置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目前国内每年平均贷款金额在4.5兆至13兆之间,大约占总贷款金额的35%,但实际贷款金额不足10%,而兴业银行的贷款金额仅为19.92%,中国工行的贷款金额则为0%。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环保责任与费用的最大反映,而商业银行在环保工作中常常缺乏激励。绿色贷款余额总量持续上升但占比偏低本文中,三家银行2015年至2021年绿色贷款余额占总贷款余额比重都呈现明显持续上涨趋势,但中国银行和中国商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占比总量最高值也仅为9.09%和12%,这与兴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占比总量最高值的35.44%形成鲜明对比。中国银保监会在2020年度将21家商业银行提交的报告信息进行了综合整理,并将它们的绿色信贷余额公布给了大众。因为21个国家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它们的统计结果可以较好地反应出整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根据官方数据,2013-2022年期间,21家主要银行的信贷规模快速增长,从5.2万亿增加到22.03万亿,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1.7%,这表明占据了市场主体地位的各个商业银行都在积极贯彻着国家的绿色发展理念,并在不断地推动着绿色信贷业务。尽管银行中的绿色信贷的绝对规模在持续增长,但是,在整体贷款余额中,绿色贷款余额所占的比例仍然很低,它还不到总贷款余额的10%,而且还保持着上下波动。缺乏完整的组织架构和专业化队伍与所有的传统产业不同,绿色金融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从事环保金融业务的银行员工需要对许多领域的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不仅要精通银行业务知识和操作,还要掌握环境、法律相关行业分析等方面的知识。本文中,三家银行虽然都有绿色金融人才体系,但是都只是停留在绿色金融人才培训和绿色金融知识学习两个板块,对于绿色金融人才考核、业务指标等内容没有过多涉及。此外,在组织结构方面,除了兴业银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