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2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四川省达州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2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四川省达州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2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四川省达州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2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四川省达州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2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达州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儒家重视教化,认为人只有通过教化才能懂礼,成为合群的社会人。而在教化方式中,音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孔子认为,对于人的教化,要有三个步骤:“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首先要从学诗开始,然后再学礼立身,最

后完成于音乐,成就人的品性。以音乐与礼相比,他甚至认为,音乐的教化作用大于礼的规范作用。音乐在人的教

化形式中,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音乐教化人极为独特,如荀子所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礼主

要是通过形式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它对人的作用是外在的,甚至带有强迫的性质。而音乐对人的作用则是内在的,

它直接进入人的心灵,打动人的情感,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思想、性情,形成人向美向善的良好品质。

孔子的思想,对后来的儒家影响甚大,并逐步形成了儒家的乐教传统。

在中国古代,音乐最为重要的功能是礼仪功能。与此相关,乐教的内容之一,是教人以礼。音乐的礼仪功能与

教育功能其实是二位一体的,即音乐的教化作用往往融入音乐的礼仪功能之中。不同场合演奏的音乐,是礼仪活动

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配合礼的施行,帮助人们了解和掌握礼,使礼由外在的形式融化为人内在的素质,即学会节

制性情,自觉合于社会规范。班固说:“王者所以盛礼乐何?节人之喜怒。”礼乐之兴,目的是为了节制人的自然情

感。朱熹也说:“先王制礼,所以节人情,抑其太过而济其不及也。”乐与礼同,声以节情,就是为了“使人心和而

不乱”,使人性情中正而不乖戾。这就是《礼记•乐记》所说的“知乐则几于礼”的原因。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

诗教。与此相近,古代的乐教也特别注重人的中和情感性格的培养。现在的音乐教育仍有继承这一传统的必要。而

今,我们过多强调音乐宣泄情感的作用,甚至已经不知道音乐还有节制人的自然情感、使自然的也是粗糙的情感文

明化的作用。中国古代的乐教可以帮助我们补上这一课,而且是十分必要的一课。

中国古代乐教的核心目的在于移风易俗,使社会归于和谐。荀子说:“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

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音乐的教化实际上是一种美感教育,通过感官的浸染与熏

陶,渐渐地改变人的情感,影响人的性灵。它的影响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其效果巨大,一旦形成就不好逆转。它从

改变一个人开始,进而改变更多人,甚至改变世风,影响到风俗的盛衰。因此,古人又有观乐的传统,即通过听乐

来考察一个时代和一个社会的盛衰。《左传》记载的季札观乐就是显例,而《礼记•乐记》也因此有了“治世之音

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判断。

正因为认识到音乐影响人如此之深之大,所以古人特别关注音乐本体的内容,如歌词(诗)是否雅正,音乐曲调

是否淫靡。从孔子就开始关注音乐有无节制,他明确主张“放郑声”,原因是“郑声淫”,即郑地的音乐没有节制,

过于淫靡。他心目中最好的音乐是《关雎》,因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由此也形成了一个传统,即一

般多提倡雅乐,抑制俗乐。雅乐是朝廷用于郊庙、朝会等国家重大典礼时的音乐,此自是其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因

素,就在于雅乐曲调的正大中和,“乐中和而民不流而来自民间的俗乐,如孔子所排斥的来自桑间濮上的郑卫之

音,因其曲调自由活泼而招人喜爱,所以卫灵公听而悦之。但“郑卫之音使人之心淫”,“乐者所以致和,非所以

为淫也”,所以俗乐常常因为曲调过于柔弱无骨而被称为靡靡之音,喜好归喜好,却不为理论所提倡。

(摘编自宋静的《“乐教”传统当弘扬》)

材料二:

荀子把“乐”理解为人类生活的根本追求,理解为人类与宇宙、天地、万物相感通的一种方式,此乃“乐”之

发生与存在的形上依据。

从“乐”产生的本原上说,“乐”乃植根人性,发自“天情”,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命情感需要。这不仅仅在于

“乐”具有人类情感之属性,更主要在于“乐”蕴涵着人类对至善至美的追求、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故荀子之“乐”

有上下贯通之义:其上可以通往“天下之道”;其下可以抵入人心,推动人性之“化性起伪”。其上通往“天下之道”,

主要认为“乐”是“天下之道毕是矣”,从《乐》与《书》《礼》《易》《春秋》相同之处来看,它们均是“天下之道”

的体现,是天地万物存在及其发展的反映。

从“乐”的独特性来说,“乐”及器具与天地万物相感通,是对天地万物的象征。其中以鼓象征天之清明,以

钟象征地之广大,以磬象征水之柔顺,以竽笙箫象征万物之和谐,以笼篇等象征日月星辰即万物之多样,以乐舞之

俯身昂首、周旋进退象征天道四时更替。荀子之所以特别重视“乐”,恐怕最主要原因就在于“乐”萌发于生命情

感,又反过来能够对生命情感进行调适,从而指明了天地、“乐”、情感三者具有同源性。“乐”既能够体现出天地

万物的自然秩序与和谐统一,又可以深入人心,化有情感,感动人之“善心”。

(摘编自许春华《荀子〈乐论〉:弘扬一种合乎“道”的“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为音乐的教化作用大于礼的规范作用,而且音乐对人的作用比礼更直接。

B.在中国古代,音乐具有礼仪功能和教育功能,其教化作用往往融入其礼仪功能之中。礼仪功能最重要。

C.在礼仪活动中,音乐配合礼的施行,有助于人们了解和掌握礼,使人学会节制性情,自觉合乎社会规范。

D.“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古人可以通过听乐来考察一个时代和社会,因为音乐能改变世风,影响风俗的盛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特别关注音乐有无节制、歌词是否雅正等音乐本体的内容,这是因为他们认识到音乐对人有深远巨大的影

响力。

B.“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其中《韶》为雅乐。

C.“乐”是人类与天地万物相感通的一种方式,各种乐器象征天地万物之特性而乐舞的动作舞姿是对天道和谐多

样、四时更替的象征。

D.荀子认为“乐”上可通往“天下之道”,下可抵入人心,所以“乐”植根人性,发自“天情”是人类的生命情

感需要。

3.下列关于音乐的名句不符合材料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对我来说,音乐是灵魂的完美表现。一一舒曼

B.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像风,像天空,像海洋。一一德彪西

C.一切好的音乐都是为了拨动心弦。一一蒙泰威尔第

D.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使人们高尚起来。一一亨德尔

4.材料一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5.提倡美育开设音乐课是必须的,但人们对音乐教育认识并不充分,有人认为音乐教育就是教学生唱唱歌,跳跳

舞,弹弹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音乐教育作用的认识。(4分)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8分)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英】狄更斯

我抬眼看看那上面的一扇窗,只见一个头发花白而神情愉快的男子在那儿,他怪怪地闭着一只眼向我点点头又

摇摇头,再笑笑,就走开了。就在这时,从房子里走出一个女人,她帽子上又扎了条毛巾,手上带着园艺手套,身

披一条像收税人的大围裙那样的大园艺口袋,手拿一把大刀。我马上就知道她是贝西小姐了,因为她大模大样地走

出房子,和我可怜的母亲常描述她当初走进我们布兰德斯通鸦巢的花园那大模大样完全一样。

“走开!”贝西小姐摇摇头说,并向空中挥动那把刀做了个砍的动作,“快走开!这里不许男孩来!”

她走到花园的一角,弯腰去挖一棵小树的根时,我战战兢兢地望着她。我勇气丧尽,只抱着豁出去的想法了,

于是我轻轻走过去,在她身边站下,用手指碰碰她。

“对不起,小姐。”我开始说。

她吃惊地抬头看看。

"对不起,姨奶奶。”

“呃嘿?”贝西小姐叫道,我还从没听过人们用这么吃惊的口气说话呢。

“对不起,姨奶奶。我是您的孙子。”

“哦,上帝!”我姨奶奶说着,一下坐到了花园的小径上了。

“我是大卫•科波菲尔,从萨福克的布兰德斯通来的——我出生的那晚,你去过那儿,见到了我亲爱的妈妈。

她死后,我很不快活,我被冷落,不能上学被迫去独立谋生,干不适合我干的苦活。所以我跑到你这里来。我刚动

身就被人抢劫了,只好一路走来,从动身后,我就没上床睡过觉。”说到这里,我的自制力全丧失了;我的双手动

了动,本意是向她指明我那褴褛行状,证实我所受的苦难,可我就一下大哭了起来,我想这场哭已憋在我心里整整

一个星期了。

我姨奶奶脸上只剩下惊诧的表情,坐在石子上两眼瞪着我;我一开始大哭,她就连忙起身,抓住我的衣领,把

我带进了客厅。在客厅里,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一个高橱的锁,从中取出几个瓶子,然后把每个瓶子里的玩艺都

朝我嘴里倒一点。我想她是想都没想就拿出那几个瓶子的,因为我至今肯定说我当时尝到了茴香汁、鱼酱、色拉油。

由于我依然很伤心,不能控制住自己的呜咽,她向我投下这些滋补剂后就把我放到沙发上,在我脑袋下垫一条披肩,

又把她头上的头巾取下垫到我脚下,以免我会把沙发套弄脏。然后,她就坐在我前面说过的绿色大扇子或屏风后,

这一来我就看不见她的脸了;她每隔一分钟就叫一声“上帝”,像号炮一样。

过了一些时候,她摇铃了。“珍妮,”我姨奶奶对进来的女佣说道,“到楼上去,替我向狄克先生①问好,并

说我想和他谈谈。”

我直挺挺地躺在沙发上(我怕稍动就会惹姨奶奶不快),珍妮见了有些吃惊,但她还是去执行命令了。姨奶奶

背着手在客厅里走来走去,直到那从楼上窗子里对我眨眼的男人笑呵呵地走进来。

“狄克先生,”姨奶奶说,“别装傻了,因为只要你肯,没人能比你更明白。我们都知道这点。所以,无论怎

样也别装傻。”

那男人立刻严肃起来,朝我看看。我觉得他好像要恳求我千万别提到那个窗子。

“狄克先生,”姨奶奶说道,“你听我说起过大卫•科波菲尔吗?好了,别装作没记性,因为你我都知道是怎

么回事。”

“大卫•科波菲尔?”狄克先生说,我觉得他是不大记得了。“大卫•科波菲尔?哦,对,当然啰。大卫,的

确。”

“行了,”姨奶奶说,“这就是他的孩子——他的儿子。如果这孩子不像他的母亲,就很像他父亲了。”

“他的儿子?”狄克先生说。“大卫的儿子?千真万确。”

“是呀,”姨奶奶继续说道,“他已经干了件好事呢。他跑了出来。哦,他的姐姐贝西•特洛伍德②就决不会

跑掉的。“姨奶奶坚定地摇摇头,表现出她对那从未来到人间的女孩的性格和行为所怀的信心。

“哦!你认为她就不会跑掉?”狄克先生说。

“天哪!看看这个人哪!"我姨奶奶很不客气地叫道,“这是什么话呀?难道我还不知道她不会的?她一定会

和她的教母兼姨奶奶住在一起,我们会彼此相亲相爱。我倒想请教你,他的姐姐贝西•特洛伍德会从哪里跑掉,或

跑到哪里去?”

“她不会跑的。”狄克先生说。

“那就好吧,"姨奶奶听到这回答后也缓和下来了,“你像外科医生的放血针一样利快,狄克,你又怎么能装

得木呆呆的呢?现在,你看着这儿的小大卫•科波菲尔,我问你一个问题:我把他怎么办好呢?”

“你把他怎么办?"狄克先生怯怯地挠挠头发说,“哦!把他怎么办?”

“就是,”我姨奶奶神色严肃地举着手指说,“嘿!我要一个很得体适宜的建议。”

“嘿,如果我是你的话,”狄克先生一面茫然地看着我,一面仔细想道,“我一定——"他似乎因为从对我打

量时得到启发而生出他料想不到的想法,便很轻松地补充道,“我一定把他洗涮干净!”

“珍妮,”我姨奶奶感到大胜而平静了下来——但我当时并不理解——并转过身说,“狄克先生给我们大家指

出了正确做法。烧洗澡水!”

虽然这谈话令我很感兴趣,但当这谈话进行时,我不禁观察起我姨奶奶、狄克先生、珍妮来,这样我对那房间

的通盘观察才可算完全彻底了。

(董秋斯译)

【注】①狄克是贝西的一个远亲,神经有些不正常,他的家人要把他送进疯人院,贝西将他收留并努力培养其健全

的人格。②在大卫・科波菲尔出生之前,贝西姨奶奶认为他母亲怀的是一个女孩,并给她取名为贝西・特洛伍德。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见到贝西小姐吃惊的样子,大卫的称呼由"对不起,小姐"转换到了"对不起,姨奶奶",可以看出他的聪明伶

俐。

B.贝西姨奶奶对是否收留大卫犹疑不定,是狄克先生“把他洗涮干净”的建议才让他留下来,让他结束了漂泊的

生活。

C.家有花园,且有女佣,主动收留远亲狄克……这些细节从多方面展现出姨奶奶贝西小姐拥有比较好的家境。

D.狄克是小说的次要人物,作者用从窗子里对我眨眼的细节描写、重复啰嗦的语言描写等手法,使其形象鲜明

可感。

7.关于文中画线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卫提及他出生时的事情,拉近了他与姨奶奶间的距离,也使对方打消了对他的疑虑。

B."被人抢劫""一路走来""没上床睡过觉”,这些经历与他的“褴褛行状"形成了照应。

C.大卫自制力丧失,"一下大哭了起来",可见他受尽委屈,表现出怯懦脆弱的性格特点。

D."憋在我心里整整一个星期了",暗示大卫从逃离出来到现在至少已有一个星期的时间。

8.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把小说人物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扁平人物又称漫画人物,性格刻画单调,缺

乏变化;圆形人物则是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贝西小姐是扁平人物还是圆形人物?作者这样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效

果?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9.小说选文在叙述上颇有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苏秦)游燕,岁余而后得见。说燕文侯日:“燕地方二千馀里,民虽不倬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者也。

夫安乐无事,不见覆军杀将,无过燕者。大王知其所以然乎?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以赵之为蔽其南也。秦

赵五战,秦再胜而赵三胜。秦赵相毙,而王以全燕制其后,此燕之所以不犯寇也。且夫秦之攻燕也,逾云中、九原,

过代、上谷,弥地数千里,虽得燕城,秦计固不能守也。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今赵之攻燕也,发兴号令,不至十

日,而数十万之众军于东垣矣。度呼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距国都矣。故日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

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是故原大王与赵小辛,天下为一,则燕国

必无患矣。”

文侯日:“子必欲合从以安燕,寡人请以国从。”于是资苏秦车马金帛以至赵。

(节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

材料二: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目:“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

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也。谓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

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功存危燕尺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使臣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

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尺下,不可乎?"燕王曰:“可。”日:“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

苏秦日:“且夫孝如曾参,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齐?廉如伯夷,不取港等,污武王之义而不

臣焉,饿而死于首阳之山。廉如此者,何肯步行数千里,而事弱燕之危主乎?信如尾生,期而不来,抱梁柱而死。

信至如此,何肯扬燕、秦之威于齐而取大功哉?且夫信行者,号弓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皆自覆之术,非进取之

道也。且夫三王代兴,五霸迭盛,皆不自覆也。臣之趣固不与足下合者,足下自覆之君也,仆者进取之臣也,所谓

以忠信得罪于君者也。”(节选自《战国策》)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今臣为足下A使B功存C危燕D足下E不听F臣者G人必有言H臣不信,伤臣于王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佃作,是指从事农业、从事耕作。古文中与之意义相近的词语还有耕耘、稼矛啬、拽耙扶犁等。

B.从亲,即合纵相亲,指六国合纵结盟、共同抗秦的策略,与《屈原列传》中“齐与楚从亲”相同。

C.素餐,与汉语成语“尸位素餐”中“素餐”一致,其中“素”指“空,有名无实或有实无名”。

D.“所以自为也”中“所以”一词的理解与《兰亭集序》中“所以游目骋怀”中的“所以”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秦在游说燕文侯时,巧用假设和对比法清楚地分析了燕国当时面临的周边形势,并且最终凭借自己的一番言

辞成功说服燕文侯与赵国结盟。

B.苏秦指出赵国是燕国的地理屏障,燕国得益于赵国而免除了战乱,秦国不会明计攻燕但难免暗中用计,联赵抗

秦才是燕国长治久安的战略大计。

C.文本二中苏秦通过分析尾生、伯夷和曾参三个人物,表达了对其美德的尊崇,同时也表明自己想要学习他们,

做“进取之臣”,不断自我完善。

D.苏秦认为国家之间的政治活动不能用普通的仁义道德来评价,“三王代兴,五霸迭盛”,是因为他们在恪守日常

道德的同时,又能讲策略、求变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秦赵相毙,而王以全燕制其后,此燕之所以不犯寇也。

(2)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

14.有人说,大凡有成就的纵横家,绝不只是因其能言善辩,定还有其他过人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苏秦的“其

他过人之处”。(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卖花声•题岳阳楼①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致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①元丰六年(1083),诗人获罪贬往郴州,途经岳阳楼,登楼而作本词。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酶的是()(3分)

A.起首两句勾画出一幅洞庭叶落、水空迷濠的秋天景象,渲染了浩渺凄迷的意境。

B.诗人因遭贬来到此地,又将离此南行,内心十分苦闷,听曲自斟全无半点笑容。

C.“醉袖”运用借代修辞,以衣饰代人,不言醉脸、醉眼,而言醉袖,富有想象美。

D.词的上阕写楼内宴饮,下阕写楼外远望,词人因醉酒而吐露真情,结构安排自然。

16.请简要概括本词与杜甫的《登岳阳楼》所表达情感的异同。(6分)

1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当代青年担负着复兴中华民族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_________________”自勉。

(2)《将进酒》中表现诗人对自己的才能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

(3)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两句直抒胸臆,看

似矛盾,实则深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郑、小武、小杨、小王在一起聊天。小郑说:“我可以准确地猜出你们家里有几兄弟。”小武等人似信非信。

“你猜我家里有几个兄弟?”小武说。小郑毫不犹豫地说:“桃园三结义,孤独一枝。”“真是信口开河,你根本没

有猜中。”小武失望了。“那你说说看,你家有几兄弟?”“三兄弟。”“对呀,我不是说‘桃园三结义,孤独一枝'

嘛,这就是说,有三兄弟,孤独在一枝上,即孤独在你们家中嘛!”这时,小武改口说:“不!①,你猜错了!”

“我没猜错。我不是说'桃园三结义,孤独一枝‘嘛,这就是说,你家应当是三兄弟,但是孤独下去一个,因而只

剩下两兄弟了。”小王接着说:“不对。你仍是猜错了,小武是个独生子呀!”哪知小郑仍然沉着地说:“谁说我猜错

了。我不是说‘桃园三结义,孤独一枝'嘛,这就是说,他家本应是三兄弟,可是②,所以只剩下他这么一

枝了。”小杨一听,哈哈大笑起来,说:“小郑,你还是猜错了,他们都在骗你,小武家里一共有四兄弟呢!”这时

候,小郑仍然不动声色地说:“我怎么没有猜对呢!我不是说‘桃园三结义,孤独一枝‘嘛,这就是说,他家本应

是三兄弟,后来在桃园的另一棵树上又长出了一枝,逑柱菰成工巴士弟了。”小郑的回答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武

说:“③“对!这就是相面者的把戏。”小郑说。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

分)

19.相面者的把戏是将一个句子做灵活的解释,请简要分析这种灵活解释是如何实现的。(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