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十年高考真题40个高频文言文实词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十年高考真题40个高频文言文实词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十年高考真题40个高频文言文实词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十年高考真题40个高频文言文实词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十年高考真题40个高频文言文实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属(10年11考)

【课本回扣】

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

(2)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一

⑶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滕王阁序》)

⑷衡少善属文(《张衡传》)

⑸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⑹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秦论》).

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⑻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

【答案】

(1)动词,这里指劝人饮酒

(2)动词,隶属

⑶动词,属于

⑷动词,撰写

(5)动词,通“嘱”,嘱托

⑹名词,等辈、类

⑺名词,等辈

⑻动词,连,跟着

02居(10年10考)

【课本回扣】

⑴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⑵自吾氏三世居是乡(《捕蛇者说》)

⑶佛印居右,鲁直居左(《核舟记》)

⑷昂其值,居为奇货(《聊斋志异•促织》)---------

⑸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梓人传》)---------

⑹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⑺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⑻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______-

(9)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0)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谏太宗十思疏》)-----

【答案】

⑴动词,居住

(2)动词,居住

⑶动词,处在,处于

⑷动词,积蓄,贮存

(5)动词,治理,安置

⑹动词,停留

(7)名词,闲居,指平时在家的时候

⑻动词,担当,担任

(9)动词,过了,经过

(10)动词,占据,占有

03故(10年8考)

【课本回扣】

⑴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滕王阁序》)

⑵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⑷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⑸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⑹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

⑺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

⑻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9)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答案】

⑴形容词,旧

(2)连词,所以

⑶副词,特意,特地

⑷名词,原因

⑸形容词,衰老

(6)副词,故意

(7)副词,仍然,还是

⑻名词,老交情

(9)名词,缘故,原因

04度(10年7考)

【课本回扣】

(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2)一年一度秋风劲(《采桑子•重阳》)

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州慢》)

⑷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黎大(《过秦论》)--------

⑸卒其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⑹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⑺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⑻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

【答案】

(1)名词,制度

(2)名词,年

⑶动词,创制

⑷动词,衡量

(5)名词,常态

⑹动词,估计

⑺动词,越过

⑻动词,考虑

05知(10年7考)

【课本回扣】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⑵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⑷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⑸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

⑹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解牛》)

⑺素与副张胜相知(《苏武传》)

(8)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列子•两小儿辩日》)

【答案】

⑴动词,知道,懂得

(2)动词,了解

⑶动词,识别,分辨

(4)名词,通“智”,智慧,明智

⑸动词,主持,管理

⑹名词,知觉,感觉

⑺动词,认识,熟识

⑻名词,知识

06除(10年7考)

【课本回扣】

⑴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2)扶辇下除,触柱折辕(《苏武传》)

⑶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出师表》)

⑷爆竹声中一岁除(《元日》)

⑸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答案】

⑴动词,授职

(2)名词,台阶

⑶动词,清除,去掉

⑷动词,逝去,过去

⑸动词,清理,修治

07多(10年6考)

【课本回扣】

⑴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2)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陈涉世家》)

⑶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⑷绝山献多生怪柏(《三峡》)

⑸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韩非子》)

【答案】

⑴数量大

(2)副词,大多,大都

⑶副词,常常,往往

⑷副词,多多地,大量地

⑸动词,称赞,赞美

08当(10年6考)

【课本回扣】

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

(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⑶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镌(《廉颇蔺相如列传》)

(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⑸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苏武传》)

⑹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兰亭集序》)

⑺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传》)

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9)副有罪,当相坐(《苏武传》)

(10)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

(11)当窗理云鬓(《木兰诗》)

(1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答案】

⑴动词,面对

(2)动词,对等,比得上

(3)动词,应当

⑷动词,担当,担任

⑸动词,判处

⑹副词,在,正在

⑺动词,相抵

⑻动词,把守

(9)动词,应当

(10)动词,主持

(11)介词,对着,面对

(12)连词,通“倘”,如果

09易(10年6考)

【课本回扣】

⑴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涉江》)

⑶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序》)

(4)贼易之,对饮酒,醉(《童区寄传》)

⑸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李想雪夜入蔡州》)

⑹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种树郭橐驼传》)

⑺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

【答案】

⑴动词,交换

⑵动词,改变,变换

⑶形容词,容易,与“难”相对

⑷动词,轻视

⑸形容词,平坦

⑹动词,更换

⑺形容词,容易

10事(10年6考)

【课本回扣】

(1)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⑵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⑶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过秦论》)

⑷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孔雀东南飞》)

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⑹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触龙说赵太后》)

⑺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孔雀东南飞》)

⑻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史记》)

【答案】

⑴名词,事情

⑵名词,事业

⑶名词,战事

⑷动词,侍奉,供奉

⑸动词,侍奉,供奉

⑹名词,政事

⑺量词,件,副

⑻名词,职业

11数(10年5考)

【课本回扣】

⑴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

(2)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

⑶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隆中对》)

⑷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⑸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⑹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⑺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

⑻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滕王阁序》)

(9)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逍遥游》)

【答案】

⑴数词,几,几个

⑵名词,命运,定数

(3)动词,计算

⑷副词,屡次

⑸名词,数目

⑹形容词,细密

⑺名词,数量,数目⑻名词,定数,命运

⑼急于用世、追逐功名的样子

12期(10年5考)

【课本回扣】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

(2)未登程先问归期(《长亭送别》)

⑶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⑷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

⑸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陈涉世家》)

⑹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

⑺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经•氓》)

(8)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答案】

⑴动词,至,及

(2)名词,日期

(3用1)期服,穿一周年的丧服

⑷动词,约定

(5)名词,期限

⑹动词,期望,希冀

⑺名词,期限,日子

⑻满一年

13善(10年5考)

【课本回扣】

⑴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苏武传》)

⑵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⑶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⑷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⑸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⑹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

⑺先主曰:“善!”(《隆中对》)

⑻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

(9)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

【答案】

⑴形容词,好的

(2)名词,好事,好的行为

⑶动词,喜欢

⑷动词,交好,友善

⑸动词,善于,擅长

⑹副词,好好地

⑺形容词,好

⑻动词,羡慕

(9)动词,通“缮”,修治,引申为“擦拭”

14鄙(10年5考)

【课本回扣】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⑶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⑷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⑸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⑹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⑺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

⑻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荆轲刺秦王》)

【答案】

⑴名词,边疆地区,边远的地方

(2)形容词,庸俗,浅陋,鄙俗

⑶形容词,目光短浅

⑷动词,当作边境(边疆)

⑸形容词,浅陋

⑹动词,鄙薄,轻视

⑺自称的谦词

⑻形容词,村野之处,乡下

15堪(10年5考)

【课本回扣】

(1)不堪母驱使(《孔雀东南飞》)

(2)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指南录〉后序》).

⑶可堪回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⑷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

⑸千载谁堪伯仲间(《蜀相》)

【答案】

(1)动词,承当,胜任

(2)动词,经得起,忍受

⑶动词,能够

⑷动词,经得起,忍受

⑸动词,能够,可以

16行(10年5考)

【课本回扣】

⑴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

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⑶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列传》)

⑷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出师表》)

⑸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⑹琵琶行(《琵琶行》)

⑺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

⑻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9)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10)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

【答案】

⑴副词,将要

⑵动词,行走

⑶动词,前往

⑷动词,实行,执行

⑸动词,运行

⑹名词,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7)名词,行列,队伍

⑻名词,行为

(9)名词,辈分

(10)动词,遵行

17薄(10年5考)

【课本回扣】

⑴狐裘不暖锦衾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儿已薄禄相(《孔雀东南飞》)

⑶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

⑷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

⑸门衰祚薄(《陈情表》)

⑹薄其税敛,民可使其富也(《孟子》)

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诗经》)

⑻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9)朕追念前事,薄物细故(《史记•匈奴列传》)—

(10)露申辛夷,死林薄兮(《涉江》)

(11)岁种薄田一顷余(《杜陵叟》)

(12)矢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狱中杂记》)

【答案】

(1)形容词,厚度小

(2)形容词,浅薄

⑶动词,轻视

⑷动词,迫近

⑸形容词,衰微

⑹动词,减少

⑺形容词,厚度小

⑻动词,变薄弱

(9)形容词,轻微,细小

(10)名词,草木丛生的地方

(11)形容词,贫瘠

(12)动词,侵入,混杂

28过(10年5考)

【课本回扣】

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苏武传》)

⑶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

⑷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⑸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⑹日过午已昏(《项脊轩志》)

⑺过故人庄(《过故人庄》)

⑻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9)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1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11)一日,大母过余日(《项脊轩志》)

(12)从轩前过(《项脊轩志》)

【答案】

⑴动词,经过

(2)动词,超过

(3)副词,过分

⑷名词,过错

⑸动词,责备

⑹动词,偏过

⑺动词,拜访

⑻动词,走过,经过

(9)副词,过分,过于

(10)名词,错误,过失

(11)动词,到,到来

(12)动词,经过

19质(10年4考)

【课本回扣】

⑴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触龙说赵太后》)

(2)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⑶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⑷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5)狱中成法,质明启钥(《狱中杂记》)

(6)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送东阳马生序》)

⑺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

⑻唯昭质其犹未亏(《离骚》)

【答案】

⑴名词,人质

(2)名词,通“贽”,信物

⑶名词,底子,质地

⑷名词,通“锁”,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

⑸副词,正,刚刚

⑹名词,资质,禀赋

⑺动词,质问,质疑

⑻名词,本质,品质

20谢(10年4考)

【课本回扣】

⑴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

(2)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⑶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

⑷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

⑸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

⑹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⑺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陌上桑》)

⑻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答案】

⑴动词,推辞,谢绝

(2)动词,道歉,认错

⑶动词,辞别

⑷动词,辞别

⑸动词,感谢

⑹动词,劝告,告诉

⑺动词,问

⑻动词,谢罪

21延(10年4考)

【课本回扣】

⑴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过秦论》).

(2)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赤壁之战》)

⑶秦人开关延敌(《过秦论》)

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⑸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答案】

⑴动词,延长,延续

(2)动词,蔓延,扩展

⑶动词,引进,迎击

⑷动词,邀请

(5)副词,久久

22会(10年4考)

【课本回扣】

⑴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2)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⑶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4)与秦王会海池(《廉颇蔺相如列传》)

⑸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五柳先生传》)

⑹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⑺乃中《经首》之会(《庖丁解牛》)

【答案】

⑴副词,必定,当然

(2)动词,相会,见面

⑶动词,聚会

⑷动词,会盟

⑸动词,领会

(6)副词,正好,恰巧

⑺名词,节奏

23及(10年4考)

【课本回扣】

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2)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兰亭集序》)

⑶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过秦论》)

⑷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⑸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荆轲刺秦王》)

⑹方急时,不及召下兵(《荆轲刺秦王》)

⑺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8)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离骚》)

(9)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10)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马嵬(其二)》]—

(11)蚕丛及鱼凫(《蜀道难》)

(12)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答案】

⑴动词,达到

(2)动词,等到

⑶动词,到了

(4)连词,和

⑸连词,并

⑹副词,来得及

⑺动词,比得上

(8)副词,趁着

(9)连词,和,以及

(10)动词,比得上

(11)连词,和

(12)动词,比得上

24益(10年4考)

【课本回扣】

⑴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苏武传》)

(2)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苏武传》)

⑶淡水暴益(《察今》)

⑷人或益之,人或损之(《察今》)

⑸满招损,谦得益(《尚书》)

⑹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

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答案】

⑴副词,越发,更加

(2)副词,逐渐,渐渐

⑶动词,通“溢”,水涨

⑷动词,增加

⑸名词,好处

⑹名词,利益,好处

⑺副词,更加,愈加

25致(10年4考)

【课本回扣】

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⑶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

(4)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⑸听妇前致词(《石壕吏》)

⑹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

⑺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

【答案】

⑴名词,情致

⑵动词,到达

⑶动词,招致,招来

⑷动词,得到

⑸动词,表达,表述

⑹副词,极,尽

⑺动词,招请,招集

26卒(10年4考)

【课本回扣】

⑴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⑵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⑶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

⑷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⑸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⑹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游褒禅山记》)

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⑻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张衡传》)

(9)卒惶急不知所为(《荆轲刺秦王》)

(10)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孔雀东南飞》)

【答案】

⑴副词,终究,究竟

(2)副词,终于

⑶动词,终,善终

(4)副词,终于

(5)名词,士卒

⑹动词,死亡

(7)名词,士卒

⑻动词,死

(9)副词,突然,仓猝

(10)动词,尽,终

27尚(10年4考)

【课本回扣】

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蜀道难》)

(2)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

⑶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⑷尚贤使能(《大学》)

⑸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

(1)副词,尚且

⑵动词,推崇,崇尚

⑶动词,自负

⑷动词,尊重

(5)副词,还

28治(10年4考)

【课本回扣】

⑴单于使卫律治其事(《苏武传》)

(2)故治国无法则乱(《察今》)

⑶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列传》)

⑷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冯谖客孟尝君》)

⑸今治水军八十万众(《赤壁之战》)

⑹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赤壁之战》)

⑺君有疾在媵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

⑻州治德化县(《过小孤山大孤山》)

(9)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

(10)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

【答案】

(1)动词,审理

(2)动词,治理,管理

⑶形容词,安定,太平

⑷动词,整理,备办

(5)动词,训练,整顿

⑹动词,对付,抵御

(7)动词,医治

(8)名词,地方政府所在地

(9)动词,治理,管理

(10)动词,追究,惩治

29夺(10年4考)

【课本回扣】

⑴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2)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寡人之于国也》)

⑷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答案】

(1)动词,夺取

⑵动词,改变

⑶动词,违背

⑷动词,革除

30可(10年4考)

【课本回扣】

⑴此情可待成追忆(《锦瑟》)

(2)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⑶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隆中对》)

⑷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志》)

⑸吾子好道而可吾文(《答韦中立论师道说》)

⑹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⑺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⑻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

【答案】

⑴副词,难道,哪能

(2)副词,大约

⑶动词,可以,能够

⑷副词,值得

⑸动词,肯定,赞赏

⑹动词,可以,能够

(7)副词,值得

⑻动词,合宜,适用

31病(10年4考)

【课本回扣】

⑴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苏武传》)—

⑵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⑶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⑷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项脊轩志》)

⑸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己病矣(《捕蛇者说》)

⑹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报刘一丈书》)

⑺君子病无能焉(《论语》)

(8)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病梅馆记》)

(9)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10)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

【答案】

⑴动词,生病

⑵动词,生病

⑶名词,疾病

⑷动词,生病

⑸形容词,困苦不堪

⑹名词,毛病,缺点

⑺动词,担忧,忧虑

⑻动词,成为病态

(9)动词,患病

(10)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病态

32遇(10年4考)

【课本回扣】

⑴钟期既遇(《滕王阁序》)

⑵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丁解牛》)

⑶当其欣于所遇(《兰亭集序》)

⑷不如因善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⑸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

⑹度道里会遇之礼毕(《鸿门宴》)

【答案】

⑴动词,遇到

⑵动词,接触

⑶动词,接触⑷动词,对待,招待

⑸名词,待遇,礼遇

⑹动词,会见

33具(10年4考)

【课本回扣】

⑴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2)故人具鸡黍(《过故人庄》)

⑶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梦溪笔谈•活板》)

⑷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⑸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狱具矣(《狱中杂记》)一

⑹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文选・李陵•答苏武书》)

⑺私见张良,

具告以事(《鸿门宴》)

⑻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9)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10)亦雁荡具体而微(《梦溪笔谈》)

【答案】

(1)名词,工具,用具

(2)动词,准备,备办

⑶动词,准备,备办

⑷动词,具备,有

⑸动词,判决,定案

(6)名词,才能,才干

⑺副词,完备,详尽

⑻副词,完备,详尽

(9)副词,全,都

(10)动词,具备,具有

34假(10年3考)

【课本回扣】

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⑵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⑶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⑷愿大王少假借之(《荆轲刺秦王》)

⑸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苏武传》)

⑹十旬休假,胜友如云(《滕王阁序》)

⑺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

⑻那里去辨甚么真假(《高祖还乡》)

(9)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报任安书》)

【答案】

⑴动词,借助

⑵动词,假装

⑶动词,借给

⑷动词,宽容

⑸形容词,临时的,代理

(6)名词,假期

⑺名词,假期

⑻形容词,虚假,与“真”相对

(9)连词,假如

35比(10年3考)

【课本回扣】

⑴行比一乡,德合一君(《逍遥游》)

⑵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⑷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⑸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

⑹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⑺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⑻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荆轲刺秦王》)

(9)比及三年,可使有勇(《论语•侍坐》)

(10)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

(11)食之,比门下之客(《冯谖客孟尝君》)

【答案】

⑴动词,联合

(2)动词,并列

(3)动词,挨着

⑷动词,勾结

⑸动词,比较,较量

⑹动词,和……相比较

⑺动词,等到

⑻动词,并,歹U,并排

(9)动词,等到

(10)动词,等到

(11)动词,比照,与……相当

36第(10年3考)

【课本回扣】

⑴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2)必躬造左公第(《左忠毅公逸事》)

⑶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黄冈竹楼记》)

⑷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⑸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答案】

⑴名词,次第,次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