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学年第二学期(美术)学科电子备课稿
总课时:2第1、2课时
教材
第一课茶香四溢
内容设计者:实施时间:
1.掌握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欣赏了解各类茶具及茶叶包装设计。
教学2.根据自己了解的茶文化知识,设计一张造型别致、图案精美、
目标色彩和谐、内容丰富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3.感受茶文化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茶文化探究的兴趣,
增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学习设计
重点
茶文化卡片。教学媒体
难点
难点:巧妙地设计茶文化卡片。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教科书。
(教师)课件、茶具、茶叶包装盒等。
教学过程
1.情境导人。
(1)教师拿出有包装盒的茶叶,问:老师带来了什么?学生回答后课件呈
现“茶”字,并在玻璃茶杯里泡上一杯热茶,让学生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姿态,
欣赏茶水的色泽,闻一闻茶水散发出来的清香。课件完整呈现课题:茶香四
溢。
(2)请几位学生品尝茶的味道,并交流喝茶的感受。
2.初步交流。
(1)教师谈话:刚才通过看、闻、尝,对茶有了初步的感受,请问:你喝
过茶吗?是什么茶?你家里有什么茶?你对茶的知识还有哪些了解?学生小
组交流后指名发言。
(2)教师谈话:我发现同学们对茶知识的了解还是比较丰富的,这节课老
师将和大家一起深入探讨有关茶的知识,进一步了解中国的茶文化。
3.深入探究。
(D分组讨论。
①茶的历史有多久?
②什么是中国茶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茶叶有哪些品种?
④茶叶的制作过程大概是怎样的?
⑤你了解的茶具有哪些?
⑥你了解的茶叶包装有哪些?
⑦你见过的茶馆的环境设计是怎样的?
⑧饮茶有哪些好处?
(2)分组逐一交流汇报,教师逐一归纳小结。
①茶的历史有多久?
中国是发现与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陆羽根据《神农本草经》的记
载,认为饮茶始于神农时代,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茶树原产于中国的
西南部,云南等地至今仍生存着树龄达千年以上的野生大茶树。四川、湖北
一带的古代巴蜀地区据历史的记载是中华茶文化的发祥地。从唐代、宋代至
元、明、清时期,茶叶生产区域不断扩大,茶文化不断发展,并逐渐传播至
世界各地。
②什么是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三国前茶文化启蒙:有文献记载茶的制法和
饮用。晋代茶文化的萌芽:随着文人饮茶的兴起,出现茶的诗词歌赋,茶被
赋予文化的印记。唐代茶文化的形成:公元780年陆羽著《茶经》,是茶文化
形成的标志。宋代茶文化的兴盛:出现专业品茶社团,茶仪形成礼制,民间
出现斗茶。明、清茶文化的普及:茶类增多,茶具丰富,茶技有别,茶事、
茶书、茶诗及绘画等丰富多彩。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茶具、包装精彩纷呈,茶博馆、茶艺馆不断增多,
茶文化研究、茶文化节、国际茶文化研讨层出不穷。
a.茶叶的种类。
茶叶一般分为六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其他还
有花茶、砖茶等。
我国十大名茶是: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君山银针、六安
瓜片、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庐山云雾、安奚铁观音、武夷岩茶(注:不同
年代有不同的十大名茶排名)。
b.茶叶的制作过程。
不同的茶叶品种有不同的制作过程,采摘鲜茶叶后,主要是杀青阿、揉
捻、干燥、加工成成晶等。
c.茶具。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碗、茶盅、茶勺等这类饮
茶器具。
d.茶叶包装。
茶叶包装有金属罐包装、纸盒包装、塑料包装、薄膜袋包装、纸袋包装
等。
e.茶馆的环境陈设。
茶馆的环境陈设有不同的风格,主要有:传统风格、乡土风格、自然风
格、复古风格、西洋风格、混合风格等。
f.饮茶的好处。
据科学测定,茶叶含有蛋白质、脂肪,以及10多种维生素,还有茶多酚、
咖啡碱、脂多糖等近300种成分,具有调节生理功能,发挥多方面的保健和
药理的作用。
4.发表感受。
通过学习,你对中国的茶文化有什么感想?
小结:
(1)中国是发现与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为祖先的
勤劳、智慧而骄傲。
(2)人们饮茶,不仅仅把它当作解渴的饮料,还把它看作是一种高雅的精
神享受和养生保健的途径。从而形成了历史悠久的茶文化。
(3)从各种茶具、各类茶叶包装及茶馆的形态中感受茶文化的信息。
5.拓展延伸。
了解本地的茶叶产品及本地的饮茶文化。搜集本地茶叶的图片、文字及
纸质包装袋。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有关茶的图片、文字及纸质包装袋,水彩笔、
剪刀、胶水等。
(教师)课件、范作、搜集的各种茶叶包装盒。
教学过程
1.谈话导人。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茶叶的历史,还欣赏了各种茶具
和茶叶的包装,感受了中国的茶文化。同时还让同学们了解本地的茶叶产品
及本地的饮茶文化。同学们搜集的本地茶叶的图片、文字及茶叶包装袋等,
都带来了吗?
(2)请学生汇报自己搜集了什么。介绍自己了解的本地的茶叶。
(3)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了解本地的茶叶?
(4)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课件呈现有关茶叶的宣传卡片。问:这些是
什么?
(5)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设计茶文化卡片。
2.探究学习。
(1)了解茶文化卡片的设计要素。
提问:茶史化卡片是由哪些内容组成的?
学生交流问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呈现茶文化卡片的组成
内容。
①文字。提问:文字的内容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文字的内容
与茶有关。一般可以写茶叶的历史、不同茶的特点、饮茶的好处、诗人写茶
的诗句等。
②图案。提问:茶文化卡片上图案的内容都有些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
小结:图案的内容也与茶有关系。
③色彩。卡片、文字、图案都有不同的色彩。
(2)探究茶文化卡片的设计形式、
通过欣赏讨论,我们了解了茶文化卡片的一些内容,有文字、图案、色
彩等。下面我们来探究荼文化卡片的设计形式。
①文字。提问:这些文字为什么有大小?都是横写的吗?是写满整张卡
片的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字有大小,主题写大的字,内容写
小的字。字的排列有横写和竖写,而且不是写满整张卡片的。留出一些空间,
视觉上较为舒服。
②图案。这些图案不仅有大有小,而且位置也各不相同,请同学在课件
图片中说明。这些图案呈现的艺术形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有摄影、绘画、纹样等。
③色彩。文字、图案、卡片底的色彩非常丰富,如何使这些文字、图案
更清晰?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要注重色彩的对比。
(3)探究茶文化卡片的外形设计。
①提问:这三张茶文化卡片的外形有什么不同?茶文化卡片的外形可以
设计成哪些形状?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呈现各种卡片形状。
②欣赏其他各种茶文化卡片的外形设计。
3.尝试创作。
(1)作业要求:设计一张有创意的茶文化卡片。
创作建议:
①可以根据学到的茶文化知识和教科书中提供的图片、文字资料设计一
张宣传茶文化的卡片。
②可以根据自己搜集的有关本地茶叶的资料,设计一张介绍本地茶叶的
茶文化卡片。
③可以通过绘画、剪贴等方式进行创作。
(2)欣赏同龄人的作品。
(3)学生课堂练习,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对好的、有新意的设计进行表
扬,以此来启发其他同学。
4.作业展评。
(1)展示学生创作的茶文化卡片。
(2)学生自我评价:介绍自己设计的茶文化卡片,说兑自己的创意及作品
的创作过程。
(3)同学欣赏评价: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张茶文化卡片,并说明理由。(引
导学乍主要从茶文化卡片在造型,文字、图案及色彩等方面进行评价)
作业设计:5.拓展学习。
课外上网了解更多的茶文化知识,如茶马占道、功夫茶、茶艺表演等,
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了解更多与茶有关的生活用品。
2022学年第二学期(美术)学科电子备课稿
第二课年年有余总课时:1第1课时
教材
内容设计者:实施时间:
1.初步了解鱼纹装饰的形式与特点以及传统鱼纹的艺术美感,知道
中国文字“鱼”和“余”的谐音寓意,学会绘制鱼纹装饰。
2.运用变形、概括、夸张等方法,绘制出简洁生动的鱼纹,并
教学
能将鱼纹进行简单的装饰运用。
目标
3.领会鱼纹装饰的艺术魅力,感受中国鱼文化的博大精深,培
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操。
重点:把握鱼的基本特征,能运用概括、
夸张的方法进行鱼形纹样的设计。
重点
难点:鱼纹设计的新颖性及美感,教学媒体
难点
运用鱼纹去装饰各种造型的生活用品。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鱼纹图片资料、有关鱼的故事,绘制工具。
(教师)课件、范作、鱼纹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导人。
(1)猜一猜:五千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画鱼的?并与自己平时厕的鱼作比
较。
(2)出示鱼纹彩陶盘(陶器),让学生欣赏。
2.深入赏析。
(1)从陶盆上看出,j条鱼纹,它们首尾相连……教师与学生一同欣赏分
析特点。
(2)欣赏实物一一鱼:了解鱼各部分的结构特征以及和鱼纹比较异同,得
出方法。
教师:看看,你比较喜欢哪条鱼的造型?和你画的有什么不一样?学生
思考并评述交流。
教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四条鱼之间有什么联系?(共同点)
学生观察比较并交流成果。
3.强调方法并设计鱼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比一比。
比较两组鱼在表现方法上的区别,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线描表现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提示:以面为主的表现形式和以线为主的表现形式。
(2)试一试。运用变形、概括和夸张等方法,用线描的形式设计鱼纹,并
展示讲评。
4.吉祥寓意及同龄人作品欣赏。
(1)欣赏作品《连(莲)年有鱼》,知道谐音的用法,表达人们对美好生
活的愿望。
(2)欣赏同龄人作品,进一步了解鱼纹的装饰运用。
5.作业练习。
学生创作提示:设计鱼的纹样,构思组合方式,装饰自选图形,寄托美
好祝福。
6.作业讲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并加以鼓励。
7.课后拓展。
赏不同时期关于中国鱼文化的艺术作品,并简要介绍其特点,激励学生课
外去学习。
作业设计:
2022学年第二学期(美术)学科电子备课稿
教材第三课节日的徽标总课时:1第1课时
内容设计者:实施时间:_______
1.了解节日文化、掌握徽标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教
学2.欣赏不同的节日徽标,发现其中的设计原理,尝试
目
标用手绘的形式设计一个节日徽标。
3.理解传统节日的意义,树立继承传统的意识。
重点:学习徽标设计的基本知识
和方法,尝试设计节日徽标。
重点
难点:设计有创意、有内涵教学媒体
难点
的节日徽标。
课前准备
(学生)可自由选择彩色水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签字笔
等。
(教师)课件、范例、浅色卡纸。
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
(1)教师宣布学校体育节即将举行,要为体育节征集一个有意
义的徽标,因此开展体育节徽标设计大赛。
(2)揭示课题:节日徽标。
2.新课。
(1)欣赏各类活动徽标设计,了解徽标设计的作用。
(2)以“第9届亚洲艺术节”徽标设计为例,分析节日徽标的
设计要素。(图案、文字等)
(3)教师讲解徽标设计的主要原则:简、准、美。
(4)教师展示徽标设计稿,分析徽标图案的特点和创作过程。
(5)分小组讨论,徽标有哪些不同的版式设计?请同学们画出
简单的设计稿(图形徽标、文字徽标和复合徽标)。
(6)教师总结徽标设计常用排版形式,鼓励创新。
(7)欣赏各类徽标设计。
(8)提出设计问题:如何使你设计的徽标引人注目且有内涵?
(9)布置作业:为学校体育节设计徽标。
3.展示评价。
(1)自主展示、自主评选出最佳徽标设计,颁发入围奖状。
(2)你会在学校体育节的哪些地方运用徽标设计?
4.小结延伸。
(1)徽标设计在生活中运用很广泛。徽标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
视觉符号,它还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强大的社会功用,它能成
为一种文化的象征。
(2)课后,可以将你设计的徽标绘制在入场式的运动服上。
作业设计:
2022学年第二学期(美术)学科电子备课稿
总课时:1第1课时
教材
第四课安全标识
内容设计者:实施时间:
1.掌握设计安全标识的方法,了解它们的特征及作用。
2.识别常用安全标识,运用色彩、图案和形状等元素
教学
来为学校或社区设计安全标识。
目标
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呼吁身边人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重点:运用色彩、图案和形状等
元素来合理设计安全标识。
重点
难点:设计的安全标识实用教学媒体
难点
且美观。
课前准备
(学生)绘制图案工具(画纸、记号笔、水彩笔或马克笔、
水粉颜料),搜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识并了解其中含义。
(教师)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识图片、范作、教案及课件等。
教学过程
1.视频导人。
(1)教师播放关于生活中安全标识的视频。
(2)教师提问:视频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给你们什么启示?
(3)教师和学生共同小结:生活中我们看到过很多安全标识。
它们用简洁的图案、色彩和形式来提醒我们生活中出现的安全问
题,如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
(4)引出课题:安全标识。
2.分辨标识。
(1)课件播放。
学生观察这些安全标识的色彩、图案和形式以及张贴的位置。
(2)分辨安全标识,出示一些常见的安全标识图片。
教师提问:安全标识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红色代表禁止标识,黄色代表警告标识,蓝色代
表提示标识,绿色代表指令标识。图形简洁,形状有圆形、三角
形和长方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与学生交流。
(3)出示学习单和常见的安全标识图片,提问:这些安全标识
应该被张贴在什么位置?
3.设计安全标识。
(1)提问:校园内外应该张贴哪些内容的安全标识?
(2)举例说明,如校园内外应张贴什么样的安全标识?如当心
触电、禁止喧哗等安全标识;当心触电的安全标识应该怎样设计
才能既清楚又醒目呢?与学生分享交流:运用红色和向下转弯箭
头及三角形边框的图案,并用文字加以说明。举例说明,如果运
用其他颜色、图案、形状,则会出现不同的效果。
(3)欣赏学生作品。
(4)要求:分组设计,每组设计一种安全标识;为学校或社区
设计安全标识。
建议:运用合适的视觉语言(色彩、图案及形状等);合适的
标识用色:红色和黑色搭配用作禁止的标识,黄色和黑色用作警
告的标识,蓝色和绿色等其他颜色可以作提示标识;考虑制作材
料的多样性,如在露天的地方张贴,材料纸张应当防水、防晒,
颜料可以采用丙烯等。
4.学生作业。
(1)教师巡视指导。
(2)互相欣赏各组设计的安全标识作品。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设
计多样的安全标识。
5.小结与拓展。
(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课外分小组把设计好的安全标识张贴在校园的合适位置
作业设计:
2022学年第二学期(美术)学科电子备课稿
总课时:1第1课时
教材
第五课时钟造型设计
内容设计者:实施时间:
1.了解时钟的造型结构特征,将身边各种事物巧妙地重组,
进行创意设计。
教学2.欣赏具有创意的时钟造型设计,在此基础上联系生
目标活,寻找设计灵感来设计个性化的时钟。
3.理解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懂得爱时、惜时的道理。
重点:设计一个富有创意的有独
特功用的时钟。
重点
难点:运用身边各种事物巧教学媒体
难点
妙地重组,设计制作独特的时钟。
1.欣赏认知。
(1)出示《水果时钟》作品,感受创作理念。提问:你看出它
是什么了吗?这里面有哪几样东西?你是怎么想的?
(2)教师介绍《水果时钟》小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这是一个水
果闹钟,适合用在吃早饭的时候,那是因为这个闹钟看上去就会
想吃;同时还是个小蜗牛的造型,告诉小朋友吃饭要像小蜗牛一
样慢慢地吃。
(3)思考:这个闹钟适合哪类人使用?适合摆放在哪些场合?
(4)分析时钟的基本结构:钟面、指针、时刻、基座。
(5)引导学生欣赏设计师作品的设计构思,走近设计师,猜猜设
计师的设计灵感。思考:有没有特殊的含义?适合摆放在什么场
合?
(6)引导学生欣赏其他设计师的作品。
2.尝试设计。
(1)教师出示练习题:以圆(部分)的变化图形为主体进行组
合,根据科学的时钟构造理念,进行时钟造型的联想设计,创造
出不同形态的时钟。
(2)教师提问:对圆(部分)图形为主体运用了哪些方法进行
重组?
(3)欣赏作品,师生共同分析组合方式。
(4)学生分组讨论,展开科学的联想设计。
(5)教师请学生以圆(部分)为主体,展开它的变化图形组合,
设计创造不同形态的时钟。
(6)欣赏构图草图样式。
(7)欣赏同学们的创意时钟草图,说说自己的设计理念,相互
简单评价。
3.提升设计。
(1)教师出示设计练习题二:任选物品进行时钟联想设计,让
它成为一个有特定意义的时钟。
(2)欣赏同学创意作品。
(3)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各类富有特殊功能的时钟。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5.展示评价。
(1)同龄人之间相互欣赏作品,浅谈心得。
(2)学生将作业展示在黑板上,组合成美丽的时钟群,评选出
各种特色的时钟。
(3)教师引导学生重点从创意方面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创新
精神。
6.拓展欣赏。
(1)欣赏富有科幻色彩的时钟。
(2)拓展延伸,让学生懂得在以后的人生中应该合理地利用时
间,珍惜时间的道理。
作业设计:
2022学年第二学期(美术)学科电子备课稿
教材第六课家乡的桥总课时:2第1、2课时
内容设计者:一实施时间:
1.了解家乡桥的基本结构和形状特点,用联想、夸张等艺
术手法设计表现一座具有家乡特色的泥塑桥。
教学2.欣赏不同特征的桥,了解与桥有关的文化和知识,
目标运用叠加、排列等方法将泥片、泥球、泥条巧妙组合,塑
造一座桥。
_____3.增进对家乡桥的理解,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了解家乡的桥,用泥塑表I
lɪ现家乡的桥。教学媒体
八'难点:表现有家乡特色的桥。I____________________
1.联系生活,感知桥的结构。
(1)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桥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桥包括桥栏、桥墩、桥面三个部分。
2.归类游戏,进行桥的认知。
(1)欣赏各种桥的图片,进行分类。
(2)试着说一说你归类的理由。(种类、外形、材质)
3.欣赏图片,感受泥塑零件的丰富性。
(1)教师出示任务:用陶泥塑造一座桥。
(2)学习运用泥塑零件,感受泥片、泥球、泥条的不同变化。
(3)运用大小、重叠、组合、刻画等泥塑方法深入学习泥片、
泥球、泥条三大零件库。
4.图纸探究,感受泥巴零件的多样性。
(1)欣赏教师绘制的桥的图纸,找一找分别运用的泥巴零件。
桥墩一一泥块
桥面---泥片
桥栏一一泥条
(2)小组合作探究:如何运用泥巴零件更好地表现一座桥,并
完成桥的小稿图。
(3)欣赏同学绘制的小稿桥。说说哪一部分设计得最独特。
(4)完善小稿。
5.分工合作,泥塑表现稳固桥。
(1)欣赏同学的泥塑桥,说一说独特之处。
(2)小组分工合作,选择最佳图纸方案,运用泥巴零件塑造一
座稳固而独特的桥
6.参观欣赏,相互学习。
第二课时
课前准务
(学生)陶泥、泥塑工具。
(教师)陶泥、图纸、泥塑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回忆泥塑稳固桥的方法。
说一说塑造一座泥塑桥的重点。
(1)注重桥的稳固性尤为重要。
(2)桥墩应选择粗壮、坚实的泥巴零件。桥栏则应该选择小而
细薄的零件。
2.列举代表家乡特色的事物。寻找“家乡特色”与“桥”的
共通之处。
(1)列举代表家乡特色的事物。说一说它们的特征。
(2)思考“桥”与“家乡特色”的共通之处。
(3)运用夸张、联想的方法。
①观(事物特征)。
②寻(局部特征)。
③用(放大、缩小)。
④加(排列、组合)。
3.以杭州的桥为例,探究设计方法。
(1)出示有杭州特色的图片,小组讨论,如何从特色事物中寻
找灵感,设计创作一座杭州特色的桥。
(2)小组讨论,如何设计一座家乡特色的桥,完成创作小稿图。
(3)欣赏同学的图纸,说一说最吸引你的地方。
(4)欣赏同学塑造的家乡桥作品,寻找最巧妙之处。
4.学毕创作.教师指导。
5.欣赏展示,互评
作业设计:
2022学年第二学期(美术)学科电子备课稿
教材第七课生长的植物总课时:1第1课时
内容设计者:一实施时间:
1.尝试用纸版画的形式表现植物的生长形式。
教学2.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抓住植物的形态特征,用黑白
目标纸版画的形式进行表现。
3.体验纸版画创作的乐趣,善于发现并表现生活中的美。
重点:学习用纸版画的形式表现
植物的生长形态。
重点
教学媒体
难点难点:抓住植物的形态特征,用
纸版画的形式大胆地进行造型表
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前准备
(学生)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滚
筒)。
(教师)课件、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
墨和滚筒及有机玻璃板等)。
教学过程
1.欣赏种子发芽的图片,感受植物勃勃生机之美。
2.出示课题:生长的植物。
3-欣赏一组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植物的特征。
4.赏析木版画《古墙老藤》,说说画家是怎样来表现生长的
植物的。
5.学习纸版画表现生长的植物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6.教师示范纸版画表现植物的基本步骤,强调应注意的事项。
7.欣赏同龄人作品,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8.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9.展示评价。
10.拓展延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设计:
2022学年第二学期(美术)学科电子备课稿
第八课爱书藏书总课时:第课时
教材
内容设计者:实施时间:
1.认识藏书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了解藏书票的来历、
特点及其作用。
教学
目标2.学会用绘画或纸版画拓印等形式制作藏书票。
3.在藏书票的创作、设计过程中体会艺术创作的快乐,
提高审美能力,养成读书、爱书、藏书的好习惯。
重点:掌握藏书票的构成及制作
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用
重点吹塑纸板印制或直接绘制。
教学媒体
难点难点:设计出新颖、独特、
富有特殊含义的藏书票。
1.导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你最喜欢看的是
什么书?
老师和大家一样,也喜欢看书,并且老师把自己喜欢读的书
都好好地珍藏起来了。
对你最喜爱的书你用什么办法来保护它?你有没有想过给你
喜爱的书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标志?想知道爱书人是怎样做的吗?
(他们会在书内贴上一种小小的标志)
引导学生观察这种小型装饰画,问学生是否知道这种小型装
饰画的名字。这时板书''藏书票",引出本课内容:爱书藏书。
2.艺术探究。
(1)看一看。
①了解藏书票的来历,介绍藏书票的知识。
(出示课件: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是“刺猬藏书票”)
教师进行简单介绍:全球最早的一张“刺猬藏书票”,制作于
1450年左右,现存于德国伊格勒,故又称“伊格勒藏书票”。此书
票为木刻制版,图中是一只口衔野花的刺猬,在落叶上向前徐行。
上端绸带上有一行“慎防刺猬随时一吻”的德文,意思是告诫读
书者切勿盗书,以免被刺猬刺痛了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20世纪二三十年代,藏书票开始传人中国,很快就和
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相融合,不少书画文人对藏书票特别钟爱。
这一枚藏书票就是1935年发表的中国最早的藏书票之-----关祖
章藏书票。(课件出示中国最早的藏书票一一关祖章藏书票)
“关祖章藏书票”是中国最早的藏书票,充满中国古典文化
气息。画面上一位头戴方巾的书生,翻箱倒箧之余,正秉烛展卷,
潜心攻读,四周散落大量的线装古籍和卷轴,书籍上还标有“书
林”、“易书”字样。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
有什么用?
教师小结: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它是将图案与
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
作为藏书的标志。
②探究学习一一分析藏书票的特点。
欣赏藏书票,提出问题:藏书票作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
a.以方形为主,在12-17平方厘米以内。
b.图案简洁美观,达到装饰书籍的效果。
c.要刻上“EXLIBRIS”字样,原为拉丁文,是“我的藏书”
的意思,还要刻上票主(即藏书者)的名字。
d.多选用版画形式,便于拓印。
引导学生欣赏一些随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的新作品以及学生
作品,交流一下课前搜集的关于藏书票的知识。
③欣赏后,先让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
a.藏书票的设计要有图案和文字(板书)。
b.图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藏书内容,藏书者的兴趣、爱好等,
构图上力求简洁明了,内容上讲求主题突出并具有一定的含义。
c.文字可以用中文、英文、拼音等书写,包括设计者的姓名
或“XX藏书”等内容,文字简短含蓄。
d.每一枚藏书票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一一国际通用标志
EXLIBRIS,并向学生介绍这一拉丁语的意思:我的藏书。(板书:
藏书票的组成:图案、文字、EXLIBRIS)
④人们为什么用藏书票来作为自己藏书的标记?有什么意
义?引导学生讲出藏书票的欣赏价值、装饰价值、促进阅读的价
值等。
(2)印一印。
直观演示藏书票的制作。
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精美的藏书票,你们也一定想让它成为自
己书籍的好朋友吧,那就跟我一起学一学、做一做吧!
教师讲解藏书票的纸版画的制作方法(随机出示课件,展示
纸版拓印的技法演示):
①画稿、雕刻。
先在卡纸或吹塑纸上画出自己想设计的图案,画出藏书票的
外框,在合适的位置写上“XX藏书”或“XX之书”和国际通用标
志aEXLIBRISw字样。
②上油墨。
吹塑纸上在印版处涂上油墨。(也可在彩色颜料中加入几滴洗
洁精,利用滚筒滚均匀,上色进行彩印)
③覆盖后背面用力磨压。
将图画纸覆盖在印版上,拓印出作品。
④小心揭起,签上印数、姓名和时间,完成作品。
(3)赏一赏。
我们认识了藏书票,欣赏了优秀藏书票作品,也了解了藏书
票的不同制作形式,印的种类有粉印、油印、胶印、水印,刻的
种类有橡皮刻板、木刻板、金属刻板等。那同学们想不想动手为
自己设计一张藏书票呢?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籍,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创意,然后找几个同学一起
来交流。
①确定藏书票主题。通过集体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究可
根据什么确定自己的藏书票主题。如依据书的内容、个人喜好等。
②说说自己的藏书票的主题,准备用怎样的构思来表现主题,
并用铅笔尝试几个小构图,教师对比点评修改后确定构思构图。
③学生选定创作构思构图,用色彩进行描绘或尝试吹塑纸板
印,教师巡视指导。
3.评价。
(1)各小组选出几幅藏书票参加展示。
(2)作业点评:
①自评:设计者说出作画意图及对自己的作品是否满意,并
说明原因。
②互评:学生依照评价标准评判作业。
③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小结。
(3)根据同学和教师的建议对藏书票草稿进行适当修改。
4.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藏书票的设计和制作,请同学们回去
以后选几本自己喜爱的书,精心设计适合它们的藏书票。并把设
计好的藏书票贴在你心爱的书上,让它们变得更加美丽、更加漂
亮。让我们做一个读书、爱书的好少年。
作业设计:
2022学年第二学期(美术)学科电子备课稿
总课时:_________第课时
教材第九课奇妙的点彩
内容设计者:实施时间:
1.初步了解点彩绘画艺术特点,简要分析点彩画的基本原
理,掌握点彩画的基本技能。
2.在欣赏分析名家点彩画作品的过程中,研究点彩画
教学的各种画法,大胆地尝试,并创作一幅有趣味的点彩画作
目标
品O
3.体验和感悟点彩画的艺术之美,激发对美好事物的
表现以及创造的欲望。
重点:明白点彩的基本原理和
方法,能够使用点彩的方法完成
一幅点彩画。
重点
难点:能够使用点彩的方法教学媒体
难点
创作相对完整的作品,丰富表现
手段。
1.魔术导人,激发兴趣。
(1)教师变魔术。先出示苹果教具:蓝色色点苹果和黄色色点苹
果。将它们叠在一起,请学生仔细观察,看到了什么奇特的现象。
(变出了一个绿苹果)
(2)共同探讨,寻找谜底。把苹果依次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仔细
寻找看到绿苹果的原因。(当我们从一定的距离去看这些紧挨在一
起的黄色小点和蓝色小点,我们的视网膜就产生了一个调色反应,
所以我们看到了绿色)
(3)这个变色魔术老师是从一位大师那儿学来的。他就是点彩
派画家修拉。今天我们跟着修拉一起走进《奇妙的点彩》。
2.了解大师,欣赏名画,探究方法。
(1)修拉和点彩画派的出现。
修拉,法国画家,点彩派的创始人。修拉受画家保罗・西涅
克邀请参加了印象派,在他们的影响下修拉开始对光与色彩的原
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印象派的用色方法不够严格,调色
中出现了不透明的灰色。于是他尝试着将物理学上色彩分解与综
合的方法运用到绘画中,提出了分色主义的理念,在不断实践的
过程中他发现,两种不同纯色的色点并置堆积在一起,在一定的
距离内就会产生一种比用笔调出的更明亮、更纯净的色彩。于是
他便不再在调色板上调合颜色,而是直接运用原色小圆点进行作
画。成功创作出了一系列的作品:《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安涅
尔浴场》、《马戏团的一幕》、《喧闹》等,这些图画被称为点彩画.修
拉也成了点彩画派的创始人。
(2)重点欣赏《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
教师简要介绍《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学生欣赏并思考:
①画中画了些什么?它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②画中橙色的裙子、绿色的叶子、紫色的影子,主要是由什
么颜色的小点点组成的?
③整幅图画带给你一种怎样的美感?
(3)体验与尝试。
用修拉的方法来画一个你喜欢的物体,如一顶小帽子或者一
把小雨伞等。(利用小号画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纯色点密密地
点出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体验变色的魅力)
(4)简要介绍另一位点彩派大师保罗・西涅克,欣赏其作品:
《圣特罗佩港的出航》、《小镇海滩》、《大运河》等,体会其作品
的艺术魅力。
(5)分析比较《纳蒂布港》与《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的不同。
色彩方面:没有修拉那么严谨,必须用原色进行绘画色彩。
西涅克的画色彩很亮,基本不采用黑色。
点的形状和数量:不像修拉那样必须用很小很小的小圆点,
比较多地采用马赛克形状的大点进行作画,画面更加追求一种明
快轻松的光色效果。
(6)小游戏。
玩一玩:你能用你手中的笔来画出多少种不同形状的点呢?
说一说:这些不同的点,你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
3.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探讨与思考。
课件出示一些同龄人的点彩画作业,讨论:
(1)你最喜欢哪一幅的内容?可以给它取个什么题目?
(2)这幅点彩画的主体不是很明确,谁可以想办法,怎么修改一
下?(先说一说,再改一改)
(3)你准备画一幅什么样的点彩画?
4.作业的要求及注意点。
(1)要求:用点彩画的方法创作完成一幅作品,或者把课中的
小练习进一步加工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2)注意点:
①主体物要画得大。
②轮廓线的点的色彩要和底色有明显的对比。
③颜料宜厚不宜薄,尽量不要往颜料中加水。
④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要紧密。
5.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6.作业展示评价。
(1)在黑板上展示出学生作品,谈谈哪件作品是你喜欢的。
(2)选择几张特别好的作品,请学生谈谈自己是怎么做到的。
(3)选择一些问题比较明显的,请学生说说哪些地方是需要改
进的。
7.课外拓展。
欣赏了解后印象派及代表画家的经典作品,开拓学生的视野。
搜集学生优秀的点彩画作品,布置点彩画作品展。
作业设计:
2022学年第二学期(美术)学科电子备课稿
教材第十课落日总课时:第课时
内容设计者:一实施时间:
1.观察落日美景的色调特点,掌握暖色调的相关资料。
教学
目标2.欣赏落日美景,用暖色调表现观察到的落日美景。
3.学会观察、欣赏、表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点:了解日落时天空与景物色彩的特
重点点与规律。
教学媒体
难点难点:用暖色调大胆地表现观察到的落
日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情境导入。
(1)欣赏落日的图片,说说带给人怎样的视觉感受。
(2)揭示课题:落日。
2.欣赏感知。
(1)引导学生回忆交流印象最深的落日美景。
(2)观察日落图片,找寻天空与景物色彩的特点与规律。
(3)思考:你还发现了哪些日落时的色彩?
(4)欣赏英国画家透纳的作品,找寻画家表现落日的好方法。
(5)小知识:一幅画中,画面色彩的总体倾向称为色调。描绘落日景色的
画面因大量的红色、黄色、橙色等而显得十分温暖、热烈的色调,我们常称
之为暖色调。
(6)学习水粉色表现落日美景的方法。
(7)学习用水粉、油画棒这两种不同的绘画材料表现落日的绘画技法。
(8)欣赏同龄人作品,拓展创作思路。
3.尝试创作。
(1)作业建议:观察日落时的色彩变化,选择喜爱的工具,用暖色调表现
一幅落日美景。
(2)学生创作,可按书中的步骤画,也可跟着视频的演示学画。
(3)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价。
以“落日”绘画作品展形式展示作品,围绕作品是否用暖色调表现了自
己对天空落日的独特感受展开评价。
2022学年第二学期(美术)学科电子备课稿
教材第十一课夜色总课时:__第___课___时
内容设计者:一实施时间:
1.了解绚烂的灯火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掌握冷色
调的相关色彩知识。
教学2.感受夜色所带来的美妙,用生动的色彩关系来表现
目标
美妙的夜色。
3.观察、欣赏、表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之情。
重点:体验夜色所带来的美好与
绚烂,能运用深色和浅色、冷色
重点和暖色的对比关系来表现夜色的
教学媒体
难点美感。
难点:构思夜景,用各种冷
色表现出色彩的丰富性。_________
1.欣赏导人。
(1)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欣赏夜色,体验夜晚所带来的美妙,
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教师: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何感想?(泛谈感想,“走”入学
生当中)
(2)展示照片一一城市的夜景,教师小结。
教师: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美好的景物,日出日落、山海湖泊、
名胜古迹、城镇村落、街道庭院、高楼大厦……这些都值得我们
用心去体会、去生活、去热爱。当最后一轮夕阳归落,夜幕降临,
灯火斑斓,我们的家、我们的生活披上了别样的色彩……
(3)板书课题:夜色
设计意图:随音乐播放一段从Fl天到夜晚的视频,给予学生
视觉上的震撼,激起学生对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
2.深入感知。
(1)多媒体展示摄影作品,引导学生对比欣赏同一景色的闩天
与黑夜。
了解白天景色与夜色的异同。(生机与生动,和谐与对比)
(2)组织“找不同”游戏,展示另一组同一景色白天与黑夜的
摄影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
①看谁找到的色彩不同的地方最多。
②看谁找出最多的色彩。
分析夜晚色彩、明暗对比规律:将学生找到的色彩书写在黑
板上,并贴上相应的色标卡。(板书:色调、冷暖)
设计意图:
a.了解更多夜晚景物的特点,拓宽学生思路,丰富创作资源。
b∙找出能表现夜晚的色彩,使学生了解夜晚色彩的特点,了
解光赋予美丽的色彩,为学生表现夜景打基础。
(3)探索明暗色彩规律。(板书:明度)
教师:天空、背景色与前景色有什么不同?如果背景换成浅
色,这些明亮的色彩会发生什么变化?
教师多媒体演示黑背景与白背景上相同的色彩对比效果。
总结:深色的背景可以衬托浅的色彩,使它们显得更加明亮。
设计意图:进一步分析表现夜晚的颜色特征,引导学生感悟
暗色与亮色的互相衬托作用,学会使用亮色与暗色的衬托方法。
(4)欣赏油画作品《夕星》,师生共同感受画家笔下夜色的魅
力。
①教师简单介绍日本风景画家、散文家一一东山魁夷。
②多媒体展示油画作品《夕星》,请学生从色彩、表现内容、
技法上谈谈对这件作品的认识、理解。
教师:这件油画作品,从色彩上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画面是
什么色调的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表现技法?有何艺
术特色?
小结:作品倾诉了作者对自然的深深依恋。蓝灰的色调、平
衡的构图、细腻的笔触、寂静的表现素材,皆描绘出作者对生命
的淡淡伤感。淡雅、静寂、清澄,空灵而又富有东方文化的诗韵,
净化着每一位观者的心,这正是东山魁夷的心象风景画。
3.实践探究。
(1)展示摄影作品《城市的夜晚》一一找灵感,寻创作。
教师:遇此夜景,你如何表现?
学生找灵感,谈构思,教师小结:
①画面如何构图;
②画面用什么色调。
③如何选择适合表现内容题材的表现方法。
(2)展示步骤图,教师示范创作《城市的夜晚》。教师示范,
点到为止。
小结:
用油画棒加水彩的画法。
①用浅色油画棒画景物、灯光、星光等。
②用水彩(深色、冷色)画天空、远景、大面积近景。
③调整、修改画面。
④用较厚的暖色画亮光。
设计意图:学习教科书中创作的表现方法,丰富创作手段,
启迪学生如何创想、创作。
(3)引导学生欣赏自己准备的夜色照片。(逐步挖掘学生的构
思能力、创造能力)
教师:这是哪儿的夜景?照片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你想如
何表现此夜色?
小结:画面内容组织和表现方法。
4.作品欣赏。
多媒体展示优秀儿童画作品。(引导观察、分析:表达内容、
表现方法、色彩运用、技能技巧等)
5.创作表达。
(1)临摹教科书范画。
(2)根据教科书照片内容进行写生创作。
(3)根据记忆想象,构思夜景,表现美丽的夜晚。
要求:
①构罔饱满,形体概括。
②设色大胆,能表现出夜色所具有的独特韵味、色彩效果。
6.作业点评。
(1)清学生集体欣赏夜景图,体会由每位同学作品汇集而成的
集体大作品中产生的作用,感悟作品的整体美感。
(2)欣赏夜景图,用优美的语言对集体汇集的夜景作品进行描
绘。
(3)教师评价并组织学生自评、互评个人作品。
7.课后拓展。
(1)用冷色调表现不同的景物。
教师:除了用水粉画的工具和颜料,你觉得还能用什么表现
方式和材料来更加完美地诠释夜色的美?
(2)陶冶情操,情感教育。
播放黑夜隐没、黎明将至、万物苏醒的视频,进行热爱生活、
不惧困难、积极、乐观进取的情感教育。
教师:黑夜是黎明前的沉默,是每一个乍命成长的积淀,是人类
精彩的历练;没有困难、没有挫折,何来成长?何为成功?同学
们,让我们在美好的夜色中,以饱满的姿态迎接黎明的第一道曙
光。
作业设计:
2022学年第二学期(美术)学科电子备课稿
教材第十二课亭子总课时:__第___课___时_
内容设计者:一实施时间:
1.初步了解各类亭子的造型特点和建筑特色,并认识中国
的名亭。
教
学2.用写生线描的方法画出家乡的亭子,提高造型表现
目
标
能力。
3.在画亭子的过程中激发对传统建筑、对家乡的热爱
之情。
重点:用写生线描的方法画出亭
重点子。
教学媒体
难点难点:线描线条疏密、结构等
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视频导人。
(1)教师:在进入我们今天的新课前,老师想请大家来欣赏一
个小短片。
(2)教师:在这个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有没有人发现有个出
镜率很高的建筑?对了,亭子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中非常迷人而又
能典型反映中国文化艺术成就的一种建筑。特别是在中国园林中,
亭子是最常见的景观,可以说是“无园不亭”、“无亭不园”。
今天,就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领略亭子的文化,感受它特有的
艺术魅力。
2.欣赏名亭。
(1)亭子初建始于汉代。其目的是为了休息、避雨,每隔五里
或十里地便建一个亭子。
五里为短亭,十里为长亭。在建筑上则比较简单,四根柱子之
上盖一个顶,下面置围栏,围栏上装有条板供人们小坐。随着历史
的发展,能工巧匠不断涌现,亭子作为点景建筑。出现在园林中,
亭子的建筑也日益繁复、精美。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中国古
代的四大名亭,并想一想,它们为何会被称为“四大名亭”呢?(醉
翁亭、陶然亭、爱晚亭、湖心亭)
(2)小结:亭子本是一种有顶尤墙的建筑物,自古以来,凡有
些名气的亭子多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四大名亭”无一
不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构探究。
(1)教师:今天老师把四大名亭这美丽的景致搬到我们的课堂
咀。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亭子都有哪些基本结构呢?(动画呈现
亭子的三大部分:亭檐、柱子、基座)
(2)教师:下面你们可以4人一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有没有发
现它们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发现细节的美)
小结: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亭檐、内顶、柱子和翘角。看,还
有很多造型不同的亭子。
4.平面图。
(1)教师:现在老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来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变
成了一只小鸟,从空中俯瞰这些亭子,我发现了好多规则的几何图
形,有方的,有圆的,有五角、六角、八角、梅花、扇形,各种各
样。好,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好好看看,这个亭子的平面是什么
几何图形?
(2)教师:虽然从平面看都是规则的几何图形,但在经过透视
后它们又发生了变化。
5.教师示范。
(1)教师:这么美丽且有文化的亭子,老师真想来画一画!你
们觉得应该先画什么?
教师边示范边解说:我们先勾画轮廓,注意抓住亭子的造型特
征(可以从上往下,也可以从亭尖到基座),大轮廓画好后,再来
勾勒细节,如里面的瓦片。我们可以用线条的粗细、疏密、方向、
形状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物体的质感、肌理和色彩。当画面层次不清、
拥挤不堪时,可以适当地进行点或黑白处理,点要点得随意,涂黑
要均匀。
(2)教师范作写生盒。
6.学生创作。
(1)教师:欣赏了那么多亭子,你们想画一座怎样的亭子呢?
(2)作业要求:用线描的方法,你可以对四大名亭进行写生,
也可以画画自己印象中家乡的亭子。
温馨小提示: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的不是白纸,而是透明膜,
这种材质你就不能先用铅笔打底稿了。所以,落笔之前请在脑海中
慎重构思,注意用线肯定、流畅。
7.结束。
(1)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贴在以西湖为水墨背景的长卷上,透明膜
上的亭子与背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⑵小结:亭子,或小巧玲珑,或古朴壮观,千姿百态。在亭子里,
或倚栏凝视,或站立眺望,远近的景致尽收眼底,诚如古人云:“江
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作业展示的背景)
作业设计:
2022学年第二学期(美术)学科电子备课稿
教材第十三课房间的一角总课时:________第课时
内容设计者:实施时间:
1.了解房间功能的设计,掌握写生时对物体主次关系的
教
学把握。
目
标2.观察房间物体的摆放,通过有取舍的写生去了解
自己的生活环境。
3.提高审美能力,进而感受生活的美好。_______
重点:用实地写生或根据照片表
现房间的一角,能够主次分明地
重点
教学媒体
难点表现房间的一角。
难点:对房间物品进行合理
的取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谈话导入。
(1)欣赏房间一角的照片。
(2)学生同桌讨论,并讲一讲:摆设、特色和布置。
教师小结:一般房间的主要摆设:床、桌子、柜子、凳子,
沿着墙边、窗边摆放家具和写字台……。
(3)学生扮演小小介绍员,介绍自己的房间。
教师:我们每天至少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是在自己房间里
度过的,那你了解自己的房间吗?
教师:你的房间里都有哪些摆设和特色呢?请把你的房间介
绍给你组内的同学。
学生回忆房间摆设,结合照片向同学介绍自己的房间。
教师:巡视观察,个别辅导学生学会取舍,抓住重点介绍。
(4)引出课题。
教师:刚才我们是用语言的方式介绍了自己房间的一角,接
下来我们就用绘画的形式来介绍和展现我房间的一角,让大家更
直观地感受我们对自己房间的喜和爱。
出示课题:房间的一角。
教师介绍:写生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
2.深入感知,感受画家笔下的房间,学会如何画房间。
(1)展示欣赏画家凡・高作品《凡・高在阿尔的卧室》。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特别的房间,这是一位伟
大的画家一一凡•高的房间。看了这个房间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欣赏作品,谈谈自己的主观感受.
教师小结,肯定学生的感受并引导学生进行欣赏:一张简单
又粗糙的大床,墙壁上歪歪斜斜地挂着几张纸片……门是紧闭的,
有一扇窗户……整个画面以黄色为主,呈现暖色调。
教师:《凡•高在阿尔的卧室》是一张用颜料创作的油画作品,
那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丁具、什么绘画方法能简单巧妙地将我们
周边环境快速地记录下来呢?
(2)展示线捕作品:《凡•高在阿尔的卧室》。
学生欣赏作品,并说一说两张《凡•高在阿尔的卧室》有什
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一张是凡•高画的油画作品,一张是其他画家所
画的线描作品。线描是绘画中最为概括、最为简明的表现形式。
(3)指导欣赏照片和作品,两两比较,了解怎样画房间。
教师:怎样才能像画家一样,画出自己美丽的房间呢?
①用线流畅大胆。
②懂得取舍组织。
③黑、白、灰的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
教师小结:画面内容大部分是按照片来画的,但也进行了适
当的改编,增减了一些摆设。
教师小结:线描画的要领是:用线流畅大胆,通过线条疏和
密形成黑、白、灰的效果。在写生时,要根据主体物在画面中的
安排,有选择地添加或删减物体,这样能更好地突出主体。也就
是艺术创造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3.线描写生创作。
(1)提出作业要求。
教师:仔细观察房问的一角,通过增加或删减,大胆用线描
的方式进行表现。
(2)学生线描写生练习。
教师巡视辅导,将学生绘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其他学
生展示,加以规避。
4.展示、交流。
(1)欣赏学生作品。
(2)出示评画标准。
①用线流畅大胆。
②懂得取舍组织。
③黑、白、灰的节奏。
学生根据评画标准,评一评自己或同学的作品,注意分析比
较,找出得意之处,并说明原因。
小结:请个别学生谈谈学习感受,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
学习习惯。
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去发现美,勇
于去表现美。
5.视野拓展。
介绍《房间的一角》不同的绘画方式、方法。
教师小结:同学们,只要你有真实的感受,有善于发现的眼
睛和敢于表现的双手,你就能够用很多的绘画方法、技法创造出
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
作业设计:
2022学年第二学期(美术)学科电子备课稿
教材第十四课线条的魅力总课时:1第1课时
内容设计者:实施时间:
1.观察自然与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发现线条的美感形
式特征与规律,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
2.通过观察、对比欣赏、分析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
教学
目标具体了解线条的各种线形的变化特点及线条组合的方式,临
摹或创意线条组合,进行有韵律美的构成练习。
3.感受自然与生活中的具象和抽象的线条的组合美,
提高学生对线的观察力、感受力、表现力。_______________
重点:通过观察自然与生活中变化
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学
习把不同的线条进行组合的美感
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厦门大学《建筑功能材料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五邑大学《生物检测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消费者行为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环保项目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考核试卷
- 碳素材料在核燃料处理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灯具配件物流与仓储管理考核试卷
- 石油开采业的行业协会与组织合作考核试卷
- 玉米加工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考核试卷
- 智能驱蚊手环驱蚊效果考核试卷
- 林业副产品在化学品制造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2023年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十二对脑神经的出入颅部位、分布、损伤表现汇总表
-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第四课书面作业设计样例(第3-4周)
- GB∕T 17626.5-201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 《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培训结业考核试题附答案
- 基于SolidWorks球阀参数化设计
- 重庆森林工程林业项目营造林检查验收办法(试行)
- 《江南园林分析》ppt课件
-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表
- 施工日志填写范本
- 土及部分岩石力学参数经验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