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i.知道什么是燃烧及燃烧的条件;
2.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3.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
4.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常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
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5.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
意义;
6.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
化的重要性。知道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可燃物
氧FK空气
温度达到看火点
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
天火的原理和方法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燃料
食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第1页(共18页)
一、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概念: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
应;
2.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缺一不可)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I.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
2.方法:(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现象:物质的燃烧,金属与酸的反应等过程中都伴随着放热的现象。
2.吸热现象:高锌酸钾分解,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等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的
现象。(反应条件为高温或加热)
3.人类生活对化学能的利用:
(1)生活燃料的利用:如取暖、做饭等。
(2)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如火力发电、烧制陶瓷、冶金、发射火箭等。
(3)利用爆炸产生的能量:如开山炸石、拆除违章建筑等。
(4)利用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可维持体温和日常活动所需
的能量。
四、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1.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
与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止匕外,煤中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
素。
2.石油也是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
氮等元素。从油井中开采出来的石油也叫原油,是一种黑色或深棕色不溶于
水的黏稠状液体;
3.天然气是混合物,在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存在。天然气主要是
第2页(共18页)
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五、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
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而易爆物指的是那些受热
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等。
2.与爆炸有关的图标:
(⅜)√¾κ
安心火灾------6班珏厮*止JBE班桢*心0珏<<珏性*»版当心火灾B.化物
恭止相火轴止——R—火与2松雌和爆炸有案关止地的放图♦标3M止AR<a
六、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常用燃料的使用主要是指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以及乙醇和
氢气等清洁燃料的使用。它们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1.燃烧煤对环境的影响:由于其中含有硫、氮等元素,所以煤燃烧时会排放
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
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还有,燃烧排放出的烟尘和燃烧不充分时产生的一
氧化碳、一氧化氮等也都会污染空气。
2.燃烧汽油或柴油对环境的影响:目前,多数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使用的
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时产生的一些物质会随着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
中,对空气造成污染.尾气中的主要污染有一氧化碳、未经燃烧的碳氢化合
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
3.燃烧天然气或乙醇对环境的影响:目前,城市的一些汽车已改用压缩天然
气(CNG)等作燃料,以减少其尾气对空气的污染.还有,车用乙醇汽油在
一些国家已成功使用多年,目前在我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使用使用车
第3页(共18页)
用乙醇汽油不但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和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还可以促
进农业生产.这些燃料的使用相对来说,确实是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可是
它们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虽然不污染空气,但是容易导致温室效应。
4.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它具有三个优点:
(1)氢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约为同质量汽油的三倍(即热值高),常用作火
箭、宇宙飞船的燃料;
(2)氢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即产物无污染);
(3)氢气可以不断地以水为原料制取(即来源广)。
方法技巧
1.对于燃烧的概念,一定要明确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常伴随有发光、放热
的现象.因此,在书写有关物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时,不能把反
应条件写出燃烧,而应该是点燃;
2.对于燃烧的条件,要特别注意三个条件应该是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的.并
月.,有些物质(如细铁丝等)燃烧时要求的氧气浓度比较高,空气中的氧气浓
度是达不到的;因此,这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却能剧烈燃烧。
还有,就是物质的着火点是经常考查到,一定切记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本身的
属性,一般是不变的;
3.灭火,实际上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因此,可以根据燃
烧的条件来分析、推断和理解。值得一提的是:燃烧发生时,燃烧的三个条件
需要同时满足才可;但是,灭火时,就没有不要将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破坏,
只要其一被破坏,即可达到灭火之目的。当然,三个条件同时就破坏更能灭火
To
4.吸热或放热现象也是化学反应的一种现象。因此,表达化学反应现象时,
不要忽略了这点。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着吸热或放热
现象;但是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发生,却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
放热现象和硝酸铁溶解吸热现象,就不是化学变化而是物理变化;
5.氢气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是: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
第4页(共18页)
难。不过,目前对氢能源的开发已取得了很大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终
将会成为主要的能源之一。
【母题1】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A、B、C三个实验。
氧气氧气
—►=
宣
七C
80
80热
热
水
20木
熟
水
执
《
白
磷
白
白
磷
磷
白
(1)C中白磷能够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对比实验B和实验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3)装置D中热水的作用_______和隔绝氧气。
点燃
【答案】(1)4P+5O22P2O5;(2)燃烧温度要到着火点;
(3)提供热量。
【解答】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三
个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1)C中白磷能够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占燃
4P+5O2八'用、2P2O5;
(2)对比实验B和实验C,B中白磷不能燃烧,C中白磷能燃烧,B中温度没
第5页(共18页)
有达到着火点,C中温度达到着火点,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燃烧温度要到着火点;
(3)装置D中热水的作用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
举一反三
1.2022年下半年永州市长时间没有下雨,为避免发生山火,呼吁广大人民群众
不要在山林里吸烟、丢弃烟头,其中烟头在引发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A.提供可燃物
B.提供氧气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答案】D
【解答】烟头的温度很高,能够引燃其它的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是使可
燃物达到燃烧的温度。故选:D0
2.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
去,硝化棉会燃烧起来。关于该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塞压缩气体做功,筒内气体内能减小
B.压缩过程中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C.筒内气体的内能增大主要是因为活塞与筒壁的摩擦造成的
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压缩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当达到硝化棉的燃点时就
燃烧
【答案】D
【解答】A、活塞压缩气体做功,筒内气体内能增大,该选项不正确。B、压缩
过程中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该选项不正确。C、筒内气体的内能增
第6页(共18页)
大主要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变小造成的,该选项正确。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压
缩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当达到硝化棉的燃点时就燃烧,该选项正确。故选:
Do
3.用图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o
资料: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Co
(1)步骤I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o
(2)步骤∏中,实验现象是。
(3)该实验说明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有o
【答案】(1)隔绝氧气;(2)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3)与氧气接触。
【解答】(1)步骤1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
(2)步骤∏中,实验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3)步骤I中,铝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装置倒置后,
水中红磷不能燃烧,铝片上的白磷能燃烧;该实验说明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之
一是与氧气接触。
击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第7页(共18页)
母题呈现
【母题11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在空气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
B.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隔绝氧气
D∙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答案】A
【解答】可燃物燃烧时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并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
点;灭火的原理是:隔绝可燃物或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或者隔绝氧气。
根据灭火的原理与燃烧的条件分析即可。A.木桌是可燃物,放置在空气中已与
氧气接触,没有燃烧是因为其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所以不正确。B.防止森
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将可燃物与火隔离进而灭火,所以正确;C.油锅着
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隔绝氧气灭火,所以正确;D.着火点一般是固定不变
的,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所以正确。故选:Ao
举一反三
1.某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少量大豆油倒入一小铁盒中点燃,用珀烟钳小心将
铁盒放在冰冷的水面上,火焰立即熄灭。使火熄灭的原因是()
A.消除了可燃物B.隔绝了空气
C.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D.降低了着火点
【答案】C
【解答】将少量大豆油倒入一小铁盒中点燃,用珀烟钳小心将铁盒放在冰冷的水
面上,火焰立即熄灭,冰冷的水面上温度低,利用的是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的
原理。故选:Co
2.2022年8月重庆北籍缙云山突发山火,为灭火,经过艰辛努力开辟了一条隔
离带阻止了火势的蔓延。隔离带能灭火的原因是()
第8页(共18页)
A.隔离带将氧气隔绝了
B.隔离带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C.隔离带将没有着火的植被与火场隔绝
D.以上都正确
【答案】C
【解答】隔离带能灭火,利用了隔离带将没有着火的植被与火场隔绝的原理。故
选:Co
3.空间站中会配备一种手套状的灭火巾。如果火情小,可使用灭火巾抓握火苗
灭火,其灭火的原理是()
A.隔绝可燃物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隔绝空气D.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答案】C
【解答】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
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如果火情小,可使用灭火巾抓握火苗灭火,其灭火的原
W母题呈现
第9页(共18页)
【母题1]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凡是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答案】A
【解答】A、化学反应过程中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B、在化
学反应中不是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如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故选项说法
错误。C、并不是凡是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在高温
下进行,属于放热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人类利用的能量并不是都是通过
化学反应获得的,也可能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o
♦举一反三
1.放热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放热反应的
是()
A.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B.炸药用于拆除危旧建筑
C.铁粉用于制作热敷袋D.用水鉴别NaOH和NaCI
【答案】D
【解答】A、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利用的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放出热量,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炸药用于拆除危旧建筑,是利用炸药爆炸放
出大量的热,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s铁粉用于制作热敷袋,是利用了铁与氧气、
水反应放热,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用水鉴别NaOH和NaC1,主要是利用在
溶解过程中能量的变化不同,不是放热反应,故D符合题意。故选:Do
2.人类使用的大部分能量主要来自于化学反应,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生石灰和水反应B.镁条和稀盐酸反应
C.木炭燃烧D.碳和二氧化碳反应
【答案】D
第10页(共18页)
【解答】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
的热,故A错误;B、镁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放出大量的热,故
B错误;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热,故C错误;D、碳和二氧
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吸收热量,故D正确。故选:Do
3.汽车开动和人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能量是各种运动的量度。给汽车开动
和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两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都通过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能量
B.都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C.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D.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答案】A
【解答】A、人的呼吸作用是缓慢氧化,故A错误;B、燃烧和呼吸作用都是将
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故B正确;C、含碳燃烧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因此这两个过程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
环,故C正确;D、化学变化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故D正确。
母题呈现
第11页(共18页)
【母题11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化石燃料
B.都只能做燃料
C.都属于混合物
D.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答案】B
【解答】A、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可作燃料和化
工原料的沉积矿产,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选项说法正确。B、煤、石油和
天然气不是都只能做燃料,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能提炼多种化工产品,故选项说
法错误。C、煤、石油和天然气均含有多种成分,均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
确。D、煤、石油和天然气中均含有碳元素,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故
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o
举一反三
1.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B.石油C.乙醇D.天然气
【答案】C
【解答】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可作燃料和化工原
料的沉积矿产,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A、煤属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选
项错误。B、石油属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选项错误。C、乙醇可用粮食来制
取,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项正确。D、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选项
错误。故选:Co
2.大同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泛,开采历史悠久,国内外驰名,素有“煤
者P'之称。以下是不同角度对“煤”的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A.组成: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
B.构成:煤是由碳原子构成
C.变化: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生成煤气
D.用途:煤可以做燃料
第12页(共18页)
【答案】
【解答】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元素和氮、硫、氧等元素,故A正
确;B、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碳由碳原子构成,煤中还含有其它物质,故B错误;
C、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生成煤气、焦炭等,故C正确;D、煤具有可燃性,
可作燃料,故D正确。故选:B0
3.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矿物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已有大量家庭使用
的燃料由罐装液化石油气改为管道天然气。
①城镇家庭经常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做燃料,烹调食物时观察到燃气灶的火焰
呈现黄色,铜底出现黑色,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填“调大”、“调
小)。
②若某家庭选用管道天然气作燃料,报警器应该安做在(填“甲”
或Z”)图位置。
甲乙
③试写出丁烷(C4H∣O)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
-LX
工IO
点燃
【答案】(1)天然气(2)调大;甲;2C4Hιo+13θ28CO2+IOH2O
【解答】(1)三大矿物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2)①城镇家庭经常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做燃料,烹调食物时观察到燃气灶的
火焰呈现黄色,铜底出现黑色,这是氧气不足造成的,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
调大;
②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若某家庭选用管道天然气作燃料,报警器应该安
做在甲图位置;
③丁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占燃
2C4H∣0+1302八'M8CCh+IOH2Oo
第13页(共18页)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母题呈现
【母题1】下列物质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爆炸的是()
A.氢气和氮气B.天然气和氢气
C.氮气和氧气D.面粉和空气
【答案】D
【解答】发生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
爆炸极限,遇到明火;气体或粉尘遇到明火能否发生爆炸,要看混合物中是否有
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和氧气同时存在。A、氢气具有可燃性,但氮气不能支持燃
烧,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B、天然气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但
是没有制成燃烧的气体,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C、氧气能支持
燃烧,氮气不具有可燃性,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D、面粉具有
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正确。故选:Do
举一反三
1.每一位公民都应具备基本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共汽车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可以做灯火实验检查
C.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D.煤矿井下停电,要点火照明
【答案】B
第14页(共18页)
【解答】A、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共汽车,可能会引起燃烧或爆炸,该选项
做法不正确;B、久未开启的菜窖容易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前可通过灯火
实验检验二氧化碳含量,该选项做法正确;C、电器着火,不能立即用水扑灭,
该选项做法不正确;D、煤矿内含有大量可燃性物质,遇明火易发生爆炸,故煤
矿井下停电,不能点火照明,该选项做法不正确;故选:Bo
2.为确保安全,面粉加工厂、加油站等处通常要在明显位置张贴的标识是()
【答案】
【解答】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面粉加工厂、加油
站等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煤粉粉尘、汽油蒸汽,要防止引燃混合粉尘、混合气体
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选项错误;B、
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
故选项正确;D、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标志,故选项错误;故选:Co
3.中国高铁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1)文明乘车:高铁内不允许吸烟,车厢内如果烟味弥漫,车厢内的报警器
就会发出警报。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烟味弥漫”的原
因:0
(2)安全乘车:乘车时禁止携带汽油,因为汽油属于(填序号)。
①腐蚀品②易燃液体③有毒品
(3)舒适乘车:高铁上设有直饮水机,直饮水机中活性炭的作用
是0
(4)高铁防疫:高铁内常用过氧乙酸(CH3C000H)消毒,下列关于过氧乙
酸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B.过氧乙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第15页(共18页)
C.过氧乙酸由9个原子构成D.过氯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6g
【答案】(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②;(3)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4)B
【解答】(1)有人吸烟,分子由于不断运动,车厢内烟味弥漫,车厢顶部的报警
器就会发出警报;
(2)乘车时禁止携带汽油,因为汽油属于易燃液体;
(3)直饮水机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4)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而过氧乙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
于氧化物,说法错误;B.过氧乙酸由三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C.过氧乙酸由
过氧乙酸分子构成,每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9个原子构成,说法错误;D.过氧
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6,其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说法错误。故答案
为:Bo
■考点狙击6: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母题呈现
【母题1】下列现象的形成与化石燃料燃烧没有关系的是()
A.酸雨B.潮汐现象
C.全球气候变暖D.臭氧层被破坏
【答案】B
【解答】A、化石燃料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会导致酸雨,故A不
合题意;B、潮汐现象与化石燃料燃烧没有关系,故B符合题意;C、化石燃料
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故C
第16页(共18页)
不合题意;D、化石燃料燃烧会生成氮氧化物,氮氧化物是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
要物质之一,故D不合题意。故选:Bo
举一反三
1.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北京冬奥会使用的汽车实现了尾气的“零排放”,
该种汽车使用的燃料是()
A.氢气B.天然气C.汽油D.乙醇汽油
【答案】A
【解答】A、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无污染,可实现汽车尾气的“零排放”,故A正
确;B、天然气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不可实现汽车尾气的“零排
放",故B错误;C、汽油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不可实现
汽车尾气的“零排放",故C错误;D、乙醇汽油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
碳等,不能实现汽车尾气的“零排放",故D错误。故选:Ao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产生爆鸣声,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人员合同模板标准版
- 工序课件教学课件
- 《宝洁洗发水调查》课件
- 部队船艇安全报告范文
- 《高级汇编技术》课件
- 公共卫生村级卫生人员培训课件
- 《抗战回望》课件
- 《国际货物买卖实务》课件
- 《防辐射安全宣传栏》课件
- 高中数学必修2课件
- 深圳市公共区域环境卫生质量和管理要求
- 国家开放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江苏省建筑安全资料管理
- 医疗污水处理登记表
- WordA4信纸(A4横条直接打印版)
- 曲炜面授打分法断旺衰(四柱)资料讲解
- 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标准介绍.ppt
- 电梯安全评估方法
- IlyaEfimovAcousticGuitar中文使用手册
- 野外垂直水平位移观测墩施工技术措施-改
- 桩承台基础与桩筏基础对比成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