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背景下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备考复习策略课件_第1页
三新背景下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备考复习策略课件_第2页
三新背景下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备考复习策略课件_第3页
三新背景下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备考复习策略课件_第4页
三新背景下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备考复习策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2024届高三二轮复习备考策略二轮复习时间:2024年3月初~2024年5月初

专题复习三轮复习时间:2024年5月初~2024年6月初

重点复习二、三轮复习依据: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三、教育部关于做好××××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四、往年经典的高考真题。为什么学为什么教学什么教什么怎样学怎样教教-学-评一体化到教-学-考一致性一、以课标为依据,圈定核心课标点,确立复习目标二、以复习目标为引导,以综合为线索,构建复习专题三、以复习专题为框架,紧扣核心素养,落实考查要求◆高考命题严格遵循高中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确保“内容不超范围,深度不超要求”。考查内容限定在课程标准范围之内,既注重考查内容的全面性,又突出主干和重点内容的考查;考查要求依据学业质量标准,深度不超过其规定的层次,引导中学做到应教尽教,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研究课标内容要求、学业要求、质量标准,准确把握高考方向,细化复习目标,是科学、有效备考的前提。6一、以课标为依据,圈定核心课标点,确立复习目标(一)以课标为依据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海水的基本性质、海水的运动。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与植被,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二)圈定核心课标点(三)确定复习目标内容要求学业要求一、学什么?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二、怎样学?运用示意图,采用分析和解释的方法学。三、学到什么程度?能够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能够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1.4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2022年全国甲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图5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6分)(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3)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6分)(4)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图5(2022年全国甲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图5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6分)图5(1)表现:气温比往年高,降水比往年少,气候异常炎热干旱。作用:持续的干旱导致沙化面积扩大,为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4~10月气温偏高,低层大气层结不稳定,诱发强对流,导致大风或强风天气的发生,为沙尘暴提供动力条件。综合思维水平3:能够结合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综合各要素,系统分析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时空综合维度对其发生、发展和演化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地域性解释。综合思维水平4:能够对现实中地理事象,如自然环境的变化等问题,运用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分析思路,对其进行系统性、地域性的解释。(2022年全国甲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图5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图5(2)丙地。丙地临近沙漠,位于沙漠以东,以偏西风为主,沙尘主要吹向丙地;丙地附近等压线较密集,风力较强;低压槽处存在上升气流,利于沙尘上扬。区域认知水平3:能够结合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从空间—区域尺度、区域特征、区域联系等认识区域。区域认知水平4:能够对现实中的区域地理问题,运用认识区域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分析。(2022年全国甲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图5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3)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6分)图5(3)风向变化:从偏北风转为西南风;气温变化:气温逐渐降低,气温日较差变小。综合思维水平3:能够结合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综合各要素,系统分析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时空综合维度对其发生、发展和演化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地域性解释。综合思维水平4:能够对现实中地理事象,如自然环境的变化等问题,运用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分析思路,对其进行系统性、地域性的解释。(2022年全国乙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图5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4)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图5观点二:不应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环节。干预沙尘暴会引起自然系统的连锁反应,甚至引发其他生态灾难。(言之有理即可)(4)观点一: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灾害,在一定范围内,可对沙尘暴进行干预,控制沙尘暴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减轻对自然环境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言之有理即可)人地协调观的水平3:能够结合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地协调观的水平4:理解人地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评价分析人地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专题细目内容地图与地球地图分布图、等值线图、坐标图等地球运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以复习目标为引导,以综合为线索,构建复习专题思路一:以课标的“内容要求”,确立复习专题14(一)夯实必备知识,建立必备知识结构,实现知识条件化

(二)重视模拟练习,锤炼地理关键能力,发展学科素养(三)研究高考经典,增强地理实践性,激发创新意识和能力(四)联系实际与热点,锤炼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科学思想方法,树立核心价值观

15三、以复习专题为框架,紧扣核心素养,落实考查要求三、以复习专题为框架,紧扣核心素养,落实考查要求(一)夯实必备知识,建立必备知识结构,实现知识条件化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规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都是地理科考试中的必备知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课程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基础和载体,也应作为地理科考试必然要涉及的必备知识。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新高考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的衔接,有利于教、学、考的一致性,但也应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国家对学生培养的需求,避免孤立的、过细的知识点考查,可探索依据任务主题进行抽样,实现从知识点抽样过渡到任务抽样。三、以复习专题为框架,紧扣核心素养,落实考查要求(一)夯实必备知识,建立必备知识结构,实现知识条件化

课标中规定的“内容要求”中的概念、原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1.4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概念:天气系统、天气、锋、低压、高压、气旋、反气旋。(本质属性)原理: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本质联系)。来龙去脉:锋来自于气团,气旋、反气旋来自于风的原理,天气特点来自于气旋、反气旋的特性。(本质联系)大气天气系统大气受热过程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海—气相互作用气压带风带热力环流季风环流山谷风、湖陆风、城郊风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类型及对气候的影响对天气的影响厄尔尼诺、拉尼那及对气候的影响必备知识结构

水、热、动三、以复习专题为框架,紧扣核心素养,落实考查要求(一)夯实必备知识,建立必备知识结构,实现知识条件化

1.3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所谓知识的条件化,是指当我们从书本上看到一个知识的时候,去思考这个知识的应用场景,并在后续的工作或生活中,在这些场景下,刻意去使用这个知识。

知识条件化:

生活实践和学习探索情境——地形地质剖面图图、地貌景观图、地貌分布图、等高线地形图等。1.3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2020年文综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6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6分)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12分)——内力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6分)——内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二)重视模拟练习,锤炼关键能力,发展学科素养

22三、以复习专题为框架,紧扣核心素养,落实考查要求高考评价体系的关键能力群知识获取能力群。主要包括:语言解码能力、符号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搜索能力、信息整理能力,等等。实践操作能力群。主要包括: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转化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应用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思维认知能力群。主要包括: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等。具有地理学科特质的四大关键能力: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与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1.加强模拟训练,形成规范答题习惯(1)熟悉各类试题的表达用语。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分析——将事物、现象、概念分门别类,离析出本质及其内在联系;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表述;说明——运用简明扼要,精准精练的语言对原理、成因、规律解释清楚;指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从而把握题意要求。(2)掌握试题的审题方法。一审题文题图,,寻找核心概念,获解有用信息;二审试题主题,明晰设问逻辑,揣摩命题立意;三审设问语句,紧扣行为动词,明确答题方向;四审备选答案,运用已给已知,排除干扰选项。251.加强模拟训练,形成规范答题习惯2.加强模拟训练,完善能力结构

完善能力序列(1)信息获解能力(2)特征描述能力(3)过程预测能力(4)因果阐释能力(5)时空转换能力(6)区位评价能力(7)区域比较能力26

地理高考的第一项考核要求是“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能够准确、完整地获取、提炼、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地理结论,理解与把握地理图文数据信息的内在联系和特征。运用结构化阅读与解读的方法。——分类与层级。(1)信息获取与解读能力27(2021年全国乙卷)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据此完成9~11题。分类层级植物构成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分布特点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分布变化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9.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亚欧大陆苔原带将()A.整体向北移动B.整体向南移动C.面积扩大D.面积缩小10,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表明()A.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B.亚欧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小C.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D.亚欧大陆降水北部最多11.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祁连山地()A.目前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B.目前基带气温高C.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D.冰期基带气温高

D

B

D分类层级植物构成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分布特点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东西向延伸,第10题。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第9题。分布变化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第11题。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第11题。(2021年全国乙卷)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据此完成9~11题。9.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亚欧大陆苔原带将()A.整体向北移动B.整体向南移动C.面积扩大D.面积缩小10,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表明()A.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B.亚欧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小C.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D.亚欧大陆降水北部最多11.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祁连山地()A.目前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B.目前基带气温高C.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D.冰期基带气温高

D

B

D(2)特征描述能力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特征,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要点。”——地理高考的考试目标与要求之一。31(2)特征描述能力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形态、空间格局、空间结构等进行定量与定性表达。32(2020年全国1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葡萄喜光,耐旱。图5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8分)(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8分)(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6分)(2023年全国乙卷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夏威夷岛人口密度低,以第三产业为主。该岛海拔2400米以上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1800米以下区城受信风控制。1958年以来,科学家在夏威夷岛上的观测站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开展观测,是全球最早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持续观测的站点。观测得到的数据被普遍认为能够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变化,为科学认识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下图示意夏威夷岛位置与地形。(1)指出夏威夷岛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总体特征。(4分)(2)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该岛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对观测数据未构成明显干扰的原因。(8分)(3)说明该站观测的数据能够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变化的原因。(8分)(4)若要在亚欧大陆建设一座能够反映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观测站,请提出合适的站址并说明理由。(4分)(2)特征描述能力描述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特点:地理事物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进行定量与定性表达。35(2023年福建卷)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通过对各种要素的集聚来促进郊区发展,1978以来上海郊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并通过建设大型购物中心来吸引入驻商家,促进新城发展。材料二:临港新城(L城)是产城结合的典范。其秉承绿色发展理念,通过铺设由废弃陶片制成的再生地砖和覆盖蓝色透水沥青路面实行,道路两旁草木林立,海风婆娑。其森林覆盖率已达50%以上。森林与滴水湖相得益彰,围绕滴水湖,形成各种各样的功能区。(1)据图归纳从阶段I到阶段III郊区的功能区变化特点。(2)说明阶段III各个要素流动对中心城区人口拉力作用。(3)从集聚效应角度出发,评价大型购物中心对入驻商户的影响。(4)说明临港产城发展模式中体现的自然环境协调功能。(2023年福建卷)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通过对各种要素的集聚来促进郊区发展,1978以来上海郊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并通过建设大型购物中心来吸引入驻商家,促进新城发展。材料二:临港新城(L城)是产城结合的典范。其秉承绿色发展理念,通过铺设由废弃陶片制成的再生地砖和覆盖蓝色透水沥青路面实行,道路两旁草木林立,海风婆娑。其森林覆盖率已达50%以上。森林与滴水湖相得益彰,围绕滴水湖,形成各种各样的功能区。(1)据图归纳从阶段I到阶段III郊区的功能区变化特点。(1)数量增多(或密度增大);种类增加(或类型增加);规模扩大(或占地面积扩大);有些工业区、开发区与卫星城融合(或产城不断融合、有些功能区不断融合、多功能区融合度提高)

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分为自然地理过程和人文地理过程。

自然地理过程主要指地球表层各自然地理系统和其他组成部分的形成与演变,如大气的受热过程、水循环过程、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等。

人文地理过程是随着人类活动而不断变化的,如人口迁移、城市化发展、工业集聚和扩散等。

地理学研究的目标不仅在于解释过去,更重要的在于服务现在、预测未来。依据地理过程的时空尺度将其分为四类:地理循环过程、地理演变过程、地理波动性过程和地理扩散过程。(3)地理过程的归纳推测能力39①地理循环过程:在一定空间领域内,按一定的时间周而复始的运动或变化的地理循环过程;——地壳物质循环、水循环、大气环流、生物循环等。②地理演变过程:随时间的推移而出现的新旧更替与盛衰消长的地理演变过程;——由初始状态经过一系列动态变化后,呈现的区别于初始状态的崭新表现的过程。——新旧、盛衰。如夏季风和夏季风的变化、自然环境的演变;产业结构变化、城镇化过程等。③地理波动过程:地理事物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尺度内持续变化的地理波动性变化过程;——快慢、高低、强弱、长短、多少。如河流汛期和枯水期的变化、气温与降水的季节与年际变化、全球变暖等。④地理扩散过程:地理事物或现象由某一中心向四周发散的地理扩散过程。——点到面、点到线、点到带。如产业转移与集聚、人口迁移、污染物扩散等。地理过程的归纳预测能力:描述归纳地理过程的能力简单预测地理过程的能力40描述归纳地理过程的能力

——依时间、抓要素、循联系、扣规律。经典试题示例(2023年全国甲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型求。(24分)——辩证思维。

风蚀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其过程如图5所示。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构建了风蚀粗化指数,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图6显示青藏高原南部(针对风蚀)采样点粗化指数的分布。(1)说明风蚀粗化过程中地表松散层风蚀强度的变化。(6分)(2)指出图6所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其原因。(8分)(3)分析耕作对风蚀和风蚀粗化指数的影响。(6分)(4)提出图6所示区域因地制宜的风蚀防治措施。(4分)(2023年全国甲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型求。(24分)——辩证思维。

风蚀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其过程如图5所示。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构建了风蚀粗化指数,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图6显示青藏高原南部(针对风蚀)采样点粗化指数的分布。(1)说明风蚀粗化过程中地表松散层风蚀强度的变化。(6分)早期细颗粒物所占比例大,地表松散层风蚀强;随着细颗粒物所占比例减少,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地表松散层风蚀强度逐渐减弱。简单推测(预测)地理过程的能力

——根据前因后果、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推测(预测)。

AAC⑦②⑧①④③⑥⑤(1)冰斗形成的先后顺序:⑤⑥,③④⑧,①②⑦(同期冰斗不分顺序)。U型谷发育过程:前期冰川规模较大,侵蚀形成了宽大U型谷A;后期冰川规模较小,冰川下蚀形成了嵌套在A中的较窄U型谷B。(2)冰斗成层分布且基本完好(受破坏微弱),说明雪线逐期上升;两期U型谷前期宽后期窄,说明冰川活动规模逐期变小;当地气候逐期变暖,冰川面积减小。(4)因果阐释能力

让学生树立地理环境整体性观点,运用整体性观点揭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内在联系更多地指的是因果联系。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异因同果同因异果多因多果48(2023年全国甲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型求。(24分)

风蚀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其过程如图5所示。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构建了风蚀粗化指数,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图6显示青藏高原南部(针对风蚀)采样点粗化指数的分布。(2)指出图6所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其原因。(8分)(3)分析耕作对风蚀和风蚀粗化指数的影响。(6分)(2023年全国甲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型求。(24分)

风蚀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其过程如图5所示。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构建了风蚀粗化指数,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图6显示青藏高原南部(针对风蚀)采样点粗化指数的分布。(2)指出图6所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其原因。(8分)分布特征:西部大,东部小;北部大,南部小。原因:西部、北部风力强劲、植被覆盖度小。(2023年全国甲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型求。(24分)

风蚀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其过程如图5所示。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构建了风蚀粗化指数,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图6显示青藏高原南部(针对风蚀)采样点粗化指数的分布。(3)分析耕作对风蚀和风蚀粗化指数的影响。(6分)耕作使表层和浅层充分混合(表层细颗粒物增多),疏松,强风蚀季节植被覆盖度小,风蚀强度大;表层和浅层粗颗粒物含量基本一致,风蚀粗化指数基本不变。(2023年新课标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可分为内源类有机物(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类有机物(主要为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等)。如图所示湖泊均为可人工调控水量的天然湖泊,其中洪泽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有研究表明,各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差异大;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常滞后于其他湖泊。(2)说明图示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的气候原因。(3)解释图示湖泊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的原因。(4)分析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不同的原因。(5)根据洪泽湖的特征,解释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时间常滞后的现象。(2023年新课标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可分为内源类有机物(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类有机物(主要为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等)。如图所示湖泊均为可人工调控水量的天然湖泊,其中洪泽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有研究表明,各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差异大;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常滞后于其他湖泊。(2)说明图示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的气候原因。(2)夏季气温高,湖泊水温高,浮游生物量大;降水量大,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多。(2023年新课标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可分为内源类有机物(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类有机物(主要为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等)。如图所示湖泊均为可人工调控水量的天然湖泊,其中洪泽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有研究表明,各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差异大;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常滞后于其他湖泊。(3)解释图示湖泊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的原因。(3)秋季湖水更新慢,已积累的外源类有机物多。(2023年新课标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可分为内源类有机物(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类有机物(主要为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等)。如图所示湖泊均为可人工调控水量的天然湖泊,其中洪泽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有研究表明,各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差异大;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常滞后于其他湖泊。(4)分析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不同的原因。(4)不泄洪:洪水挟带的腐殖质,直接增加了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累积量。加之腐殖质可分解出营养盐,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高。泄洪:入湖河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低、下泄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高,稀释作用强,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低。(2023年新课标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可分为内源类有机物(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类有机物(主要为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等)。如图所示湖泊均为可人工调控水量的天然湖泊,其中洪泽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有研究表明,各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差异大;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常滞后于其他湖泊。(5)根据洪泽湖的特征,解释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时间常滞后的现象。(5)淮河注入洪泽湖,夏季入湖水量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防洪压力大,调峰(泄洪)更为频繁,且持续时间长。(2023年全国甲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埃塞俄比亚人口超过1亿,农业人口约占80%,以小农户为主,农业是经济支柱。该国土地资源丰富,干湿季分明,绝大多数耕地只在湿季种植作物,灌溉农田比例小;工业基础及道路、供电等设施薄弱。近年来,该国引进灌溉农机具,但推广缓慢。图4示意埃塞俄比亚地形。

(1)评价埃塞俄比亚发展灌溉农业的水资源条件和地形条件。(6分)(2)指出埃塞俄比亚推广灌溉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4分)(3)说明埃塞俄比亚难以大规模引进灌溉农机具的社会经济原因。(8分)(4)为培育埃塞俄比亚灌溉农机具市场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2023年全国甲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埃塞俄比亚人口超过1亿,农业人口约占80%,以小农户为主,农业是经济支柱。该国土地资源丰富,干湿季分明,绝大多数耕地只在湿季种植作物,灌溉农田比例小;工业基础及道路、供电等设施薄弱。近年来,该国引进灌溉农机具,但推广缓慢。图4示意埃塞俄比亚地形。

(1)评价埃塞俄比亚发展灌溉农业的水资源条件和地形条件。(6分)(1)水资源:湿季降水充足,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干季降水少,蒸发旺盛,水资源短缺。地形:地势起伏较大,便于居高临下自流灌溉;地表破碎,灌溉范围有限;向上引水困难。(2023年全国甲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埃塞俄比亚人口超过1亿,农业人口约占80%,以小农户为主,农业是经济支柱。该国土地资源丰富,干湿季分明,绝大多数耕地只在湿季种植作物,灌溉农田比例小;工业基础及道路、供电等设施薄弱。近年来,该国引进灌溉农机具,但推广缓慢。图4示意埃塞俄比亚地形。

(3)说明埃塞俄比亚难以大规模引进灌溉农机具的社会经济原因。(8分)(3)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不足;以小农户为主,每户灌溉面积有限,对农机具的需求有限;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农机具维修能力差;基础设施薄弱,供电不足,农机具运行效率低;道路通达度低,农机具开行易受阻;为内陆国,对外开放程度有限。(2023年全国甲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埃塞俄比亚人口超过1亿,农业人口约占80%,以小农户为主,农业是经济支柱。该国土地资源丰富,干湿季分明,绝大多数耕地只在湿季种植作物,灌溉农田比例小;工业基础及道路、供电等设施薄弱。近年来,该国引进灌溉农机具,但推广缓慢。图4示意埃塞俄比亚地形。

(4)为培育埃塞俄比亚灌溉农机具市场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4)完善道路、供电等基础设施;推行土地流转,鼓励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承包;培养、引进农业人才,提高技术水平;加大政策补贴力度,鼓励农户购买农机具;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国际合作,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1)水资源:湿季降水充足,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干季降水少,蒸发旺盛,水资源短缺。地形:地势起伏较大,便于居高临下自流灌溉;地表破碎,灌溉范围有限;向上引水困难。(2)改善干季水源条件,延长种植时间,增加熟制(农作物复种指数);提高(农作物)单产和总产量,提高农业收入;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抵抗旱灾的能力增强。(3)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不足;以小农户为主,每户灌溉面积有限,对农机具的需求有限;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农机具维修能力差;基础设施薄弱,供电不足,农机具运行效率低;道路通达度低,农机具开行易受阻;为内陆国,对外开放程度有限。(4)完善道路、供电等基础设施;推行土地流转,鼓励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承包;培养、引进农业人才,提高技术水平;加大政策补贴力度,鼓励农户购买农机具;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国际合作,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2023年广东卷)17.(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胆草(图1)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喜湿、怕涝,适宜在气候温凉、土壤微酸性的环境生长。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长白山余脉,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图2为该县三维地形图),大部分地区土壤pH介于5.5-6.8之间。该县是我国优质龙胆草种源地和最大的栽培基地,种植历史较长。2008年,“清原龙胆”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前,该县龙胆草生产以散户为主,多为家庭作坊式初加工,加工企业少,产品售价低。近年来,该县通过“龙头企业+农户+基地”这种新型组织模式(图3),提高了龙胆草产业效益。(1)分析该县适宜龙胆草大规模种植的自然地理条件。(8分)(2)简述农户参与图3所示的新型组织模式能获得哪些方面的益处。(6分)(3)该县如何利用“清原龙胆”品牌优势进一步打造优质龙胆草产业基地。(8分)(2023年广东卷)17.(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胆草(图1)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喜湿、怕涝,适宜在气候温凉、土壤微酸性的环境生长。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长白山余脉,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图2为该县三维地形图),大部分地区土壤pH介于5.5-6.8之间。该县是我国优质龙胆草种源地和最大的栽培基地,种植历史较长。2008年,“清原龙胆”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前,该县龙胆草生产以散户为主,多为家庭作坊式初加工,加工企业少,产品售价低。近年来,该县通过“龙头企业+农户+基地”这种新型组织模式(图3),提高了龙胆草产业效益。(1)分析该县适宜龙胆草大规模种植的自然地理条件。(8分)(1)地处东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凉;(2分)季风叠加地形影响,降水较充足;(2分)山地丘陵地形,利于排水;(2分)坡地面积广,大部分土壤呈弱酸性,适宜大规模种植。(2分)(2023年广东卷)17.(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胆草(图1)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喜湿、怕涝,适宜在气候温凉、土壤微酸性的环境生长。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长白山余脉,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图2为该县三维地形图),大部分地区土壤pH介于5.5-6.8之间。该县是我国优质龙胆草种源地和最大的栽培基地,种植历史较长。2008年,“清原龙胆”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前,该县龙胆草生产以散户为主,多为家庭作坊式初加工,加工企业少,产品售价低。近年来,该县通过“龙头企业+农户+基地”这种新型组织模式(图3),提高了龙胆草产业效益。(3)该县如何利用“清原龙胆”品牌优势进一步打造优质龙胆草产业基地?(8分)(3)

加大品牌宣传和营销力度,加强交易集散中心建设,扩大市场影响;(2分)进一步选育优良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夯实良种繁育及供应基地;(2分)建设深加工基地,吸引知名企业及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进入,生产龙胆系列优质产品;(2分)利用品牌优势,建设康养、科普、研学和文创等产业基地。(2分)(5)时空转换能力

地理事物的性状和状态随时间而不同,地理因素的作用和影响随地点而存异。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探究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发展变化的规律。65(2018年全国2卷)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表1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9~11题。表

1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m3/s6254.4洪峰流量1750m3/s

9.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表

1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m3/s6254.4洪峰流量1750m3/s10.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表

1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m3/s6254.4洪峰流量1750m3/s11.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表

1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m3/s6254.4洪峰流量1750m3/s(7)区域比较能力

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决定比较思维能力是重要的学科能力。以比较观察、比较阅读、比较分析、比较判断的方法理解与应用知识,习惯于以比较的视角、比较的思维审视、观察、思考与解决地理问题——比较鉴别能力。70气象台站经度纬度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1月偏离天数/天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7月偏离天数/天珲春130.35°E42.86°N约14时00分20.8约14时40分19.6辽源125.15°E42.90°N约13时20分14.4约13时50分17.2(2023年全国乙卷

)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如表)。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据此完成9~11题。9.珲春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约A.1小时40分钟B.2小时00分钟C.2小时40分钟

D.3小时20分钟10.珲春的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的时间长于辽源,原因是珲春A.降水多

B.受海洋影响强C.风力强D.受山地影响强11辽源冬季偏离天数少,说明辽源冬季多A.雨雪天气B.温带气旋

C.晴朗天气D.冷锋过境3.限定模拟训练时间,提高解题速度和效率

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独立思考、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养成表述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达习惯;训练和提高学生对考试的反应速度、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引导学生总结、积累一些结论性的知识,会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724.重视训练后的反思,总结解题的思想方法模拟训练后的反思,可四个方面加以落实:①反思做对的理由和做错的原因,对正确答案要缕思路、顺逻辑、找规律,总结答题方法、技巧,形成思维建模,并迁移运用于同类题型的分析与解决之中。

73

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基本价值观念基本思想方法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地理学习而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四个要素三个维度构成。74简言之,新目标就是学生“在什么情境下运用什么知识能做什么事(关键能力),是否持续地做正确的事(必备品格),是否一贯地正确做事(价值观念)”。做事是新目标的宗旨,是新教学的关键,是新评价的焦点,是素养推论的直接依据。——崔允漷(2023年河北卷)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阿尔泰山南部的额尔齐斯河,其东北部和西南部有一定差异:其中冰川产生冰斗,槽谷,随着气候变暖雪线上升,冰湖发生了一定变化。(1)根据已知信息,指出冰湖的分布和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8分)

(2)分析冰湖发生的变化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6分)——

怎样使它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查辩证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2023年河北卷)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阿尔泰山南部的额尔齐斯河,其东北部和西南部有一定差异:其中冰川产生冰斗,槽谷,随着气候变暖雪线上升,冰湖发生了一定变化。(1)根据已知信息,指出冰湖的分布和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8分)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冰湖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东南部较少(2分);从1992年到2013年冰湖数量在增长,西北部和东南部增长的总量相差不大,东南部增幅更大(2分)。影响因素:地形(海拔);气温高低;冰川规模(冰川作用差异);汇水面积(4分)。(2023年河北卷)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阿尔泰山南部的额尔齐斯河,其东北部和西南部有一定差异:其中冰川产生冰斗,槽谷,随着气候变暖雪线上升,冰湖发生了一定变化。(2)分析冰湖发生的变化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6分)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冰湖面积增大,对局地小气候调节功能增强,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水生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利于改善生态(2分),促进旅游业发展,提高居民收入(2分);冰湖扩张可能诱发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2分),威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经济发展的稳定性(2分)。(答对3点得6分)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南深北浅。生产生活用水;生态环境修复,植被覆盖率提高。上、中游蒸发的水汽在西北季风的携带下,向偏东方向输送;受太行山脉阻挡抬升,易形成地形雨。“南水北调”西线引水黄河中上游径流量增加黄河中上游蒸发量增加黄河中上游下渗量增加降水量增加暴雨洪涝概率增加灌溉水源增加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被冲刷土壤水分增加地下水抬升,土地盐碱化加剧赞同。“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增加黄河中上游径流量,中上游流域内灌溉水源增多,土壤水分增加,利于种植业规模扩大和发展;黄河中上游径流量增加,蒸发量增加,区域内水汽增加,降水量增加,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不赞同:“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增加黄河中上游径流量,使区域内水汽增加,暴雨和洪涝概率增多,影响种植业发展;黄河中上游径流量增加,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被冲刷,土壤变贫瘠,不利于种植业发展;黄河中上游径流量增加,下渗量增加,地下水位抬升,加剧土地盐碱化,不利于种植业发展。(2023年全国甲卷)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开始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在沿海沙质土地上大规模种植,产品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成为全国重要的胡萝卜出口基地。2019年,泉州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的胡萝卜种子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替代了进口种子,当地海关也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全程跟踪胡萝卜生产过程,并保障产品及时通过。据此完成1~3题。1.泉州成为全国重要胡萝卜出口基地的主要原因是①胡萝卜精深加工能力强

②拥有优良港口

③胡萝卜品质优且产量大

④铁路运输发达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2.

实现进口种子替代对泉州胡萝卜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A.明显提高胡萝卜产量 B.明显提高胡萝卜质量C.增加胡萝卜出口国家

D.增加胡萝卜种植效益3.泉州海关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重点关注胡萝卜的

①新鲜程度

②出口关税

③出口数量

④食用安全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综合思维(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2023年新课标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国北部山地民族素有利用大叶种茶树的粗叶腌制酸茶的习俗。酸茶以食用为主,也可泡饮,具有清凉、提神等作用,1914年,茶房村(位置见下图)发现大片野生大叶种茶树,从而成为泰北重要的酸茶生产地。之后,茶房村引入新的茶树品种和茶叶加工技术,新建利用茶树新芽嫩叶生产红碎茶的工厂,并与曼谷等地的茶叶、茶饮料公司建立紧密联系。20世纪90年代,随着交通和电力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茶房村建立了几家大型茶叶加工厂,使茶叶加工从分散走向集中,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叶产业链。目前,茶房村围绕茶叶的旅游活动也悄然兴起。(1)结合地形和气候条件,解释泰北山地民族吃酸茶习俗的形成原因。(2)分析茶房村生产的酸茶和红碎茶主要销售范围。(3)分析生产集中化对茶房村茶叶加工企业采购和销售的有利影响。(4)围绕泰北山区酸茶文化习俗,针对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出建议。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思想)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三)研究高考经典,增强地理实践性,激发创新意识和能力

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创新性”考查要求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关注与创新相关度高的能力和素养,鼓励学生勇于摆脱惯性束缚,大胆创新。考查学生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地理试题选材与设计要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发现地理问题,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或表达独特的见解。(三)研究高考经典,增强地理实践性,激发创新意识和能力水平3:能够与他人合作,设计和实施较复杂的地理模拟实验和考察方案,并独立、熟练地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相关自然地理事象;能够搜寻不同类型区域的统计信息,收集相关区域发展规划,参与区域发展问题的调查;能够查阅相关政策法规文献,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对某区域的资源合理化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构想;能够在地理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保持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水平4:能够独立设计科学的地理模拟实验和考察方案,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及相关工具、材料,分析与处理相关数据与信息,对地理事象进行科学解释与评价;能够搜寻不同类型区域的统计信息,收集相关区域发展规划,设计区域发展问题的调查方案;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野外资源、环境调查,描述某区域存在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并结合已有资料,对解决区域资源和环境问题提出建议;能够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行动能力。

地理实践力质量水平(2023年全国乙卷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夏威夷岛人口密度低,以第三产业为主。该岛海拔2400米以上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1800米以下区城受信风控制。1958年以来,科学家在夏威夷岛上的观测站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开展观测,是全球最早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持续观测的站点。观测得到的数据被普遍认为能够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变化,为科学认识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下图示意夏威夷岛位置与地形。(1)指出夏威夷岛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总体特征。(4分)(2)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该岛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对观测数据未构成明显干扰的原因。(8分)(3)说明该站观测的数据能够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变化的原因。(8分)(4)若要在亚欧大陆建设一座能够反映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观测站,请提出合适的站址并说明理由。(4分)(2023年全国乙卷)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6~8题。6.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A.板块挤压B.火山不断喷发

C.板块张裂

D.岩浆持续侵入7.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

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

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8.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

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

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2023年乙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库里蒂巴是巴西东南沿海城市。自20世纪60年代,为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该城市编制了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并得以实施。经过多年建设,库里蒂巴形成了5条由市中心向外辐射的基于快速交通线的发展轴,同时有多种类型的公交线与快速交通线相连。沿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发展轴间为绿地。快速交通线使用大容量低排放公交车辆。目前,库里蒂巴人均小汽车拥有量位居巴西前列,但公交出行率远高于其他城市。库里蒂巴将工业区布局在郊外快速交通线附近,发展低污染工业。图5为库里蒂巴公交网络模式图。

(1)指出库里蒂巴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方式对解决城市问题的作用。(6分)(2)指出与地铁相比,库里蒂巴建设地面快速公交的优点。(4分)(3)说明沿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对城市发展的作用。(6分)(4)说明库里蒂巴工业区布局的优点。(6分)激发创新意识和能力

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创新性”考查要求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关注与创新相关度高的能力和素养,鼓励学生勇于摆脱惯性束缚,大胆创新。地理试题应加强独立思考、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方面的考查,考查学生进行新颖推测和设想并周密论证的能力,考查学生探索新方法并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地理试题选材与设计既要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认知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又要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发现地理问题,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或表达独特的见解。激发创新意识和能力(2022年全国乙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积、地壳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