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我与地坛》(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教材分析
第七单元是部编本教材中唯一一个散文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写作",单元主题是“自然情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一篇长篇哲思抒情散文,这部作品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本篇散文是作者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晶,文中饱含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深情讴歌。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深情思念。本单元主题为“写景抒情散文",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时,应格外关注课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写与人生思考,感受课文语言的文辞之美,也去把握作者浓厚的情感。
《我与地坛》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应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课文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与失魂落魄思考生命的“我",注重的是生命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写对母亲的理解与怀念,注重的则是情感的意义。因此,教学重点应该放在让学生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通过对景物描写的赏析、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从而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篇课文的重难点在于——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生与死的思考,史铁生在地坛公园的思索已经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生死观,对于学生来说是更深层次的思考。学习本篇课文需要关注作者对地坛景色的描写。第一处景物描写写史铁生回忆残疾后刚刚来到地坛公园时的感受,荒芜破败、无人问津的地坛遇到了同样失魂落魄的史铁生,
二者的相遇仿佛是宿命的缘分,地坛像是主动接纳了无处可去的史铁生,让心灵残破的他在此休憩思考。第二处景物描写:此时的史铁生对于地坛的关注点从荒芜转移到了园子里的小生命上,他发现那些生命渺小卑微却生生不息。他渐渐明白,死亡不必急于求成,死亡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苦难来临,仍然要好好活下去。第三处景物描写:史铁生连用六个“譬如",引出一串绽放出蓬勃生命力的意象,让他明白落寞亦是灿烂。即便走到生命的尽头,但生命的力量依然发挥着余热。看穿了死,才能从容地活。
地坛令史铁生坦然地面对生死,地坛成为了他精神上的栖息之地。学生在第二章节捕捉有关母亲的镜头,体会母亲的苦难与伟大,理解母亲在史铁生的精神涅槃中起到的作用。
本节课《我与地坛》设计为1课时,本着长文短教的原则,在45分钟内引领学生抓住有关地坛与母亲的镜头、探究“车辙”与“脚印"的深层含义,写作小诗致敬史铁生,总体来说,以任务活动引领课堂,情境的创设、任务活动的驱动和教学活动的展开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1.赏析地坛的庄严宁静之美,理解作者从中悟出的生命内涵。
2.品悟母爱深沉之美,理解作者由此而生的心魂升华。
学习重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涅槃过程。
学习难点
地坛之景背后的哲思。
教学过程
环节一:知人论世
1.走近史铁生
(一)导入:师口述史铁生的生平经历。
1.图中右二是15岁的史铁生,就读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是一个运动健将,还是一个学霸。如果不出意外,精通篮球、足球、田径和跨栏的他也许会成为一名运动员;如果不出意外,喜欢物理又好钻研的他还可能成为一名科学家或者物理教授。PPT展示:“我第二喜欢足球,第三喜欢文学,第一喜欢田径。”---《我的梦想》
2.这个时候,他18岁了,伴随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口号,他到延安成了“插队”青年的一员。此时的他怀里抱着一只小牛犊,快乐且健康。年轻时的他,也曾意气风发,拥有健康的双腿,走过山山水水。PPT展示史铁生延安插队时照片
3.这是3年后的史铁生,他不幸的坐在了轮椅上,从此再没站起来。它曾无数次捶打双腿,失声痛哭:“我活着还有什么劲!"接受“截瘫”的事实后,史铁生开始练习写作,还找了份工厂里的工作,一个月十几块钱,一干就是7年。他不幸被命运击中,却仍努力与之抗争。PPT展示:“上帝为锻炼生命,将布设下一个残酷的谜语。"
---《我二十一岁那年》
4.这是30岁的史铁生,双腿瘫痪后得了肾病,发展到尿毒症,情况最危急的时候靠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医生告诉他,“你一生只能插着尿管,带着尿壶,而且身上永远都会沾着尿味”。但史铁生却一次次挺了过来,他说,“冬天一过,我又活了,看样子极可能活到下一个世纪。"此时,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领悟。PPT展示:我微笑着唱生活的歌谣,倘若生命只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那生命便也失去了它的意义。(史铁生)
5.这是获奖时的史铁生和他的爱人陈希米。他说:“我史铁生,喜欢吃,喜欢笑,喜欢陈希米”,此时的他依旧坐在轮椅上,但脸上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走过风雨,涅槃重生。在苦海泛舟的岁月里,史铁生创作了20部短篇小说、6部中篇小说、2部长篇小说、18部随笔散文、2部电影剧本。PPT展示:我史铁生,喜欢吃,喜欢笑,喜欢陈希米
环节二:初读感悟
1.明确字音
剥蚀()坍圮()亘古不变()撅()肆意()譬如()熨帖()猝然()步履()倔强()隽永()恪守()
2.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①、我与地坛;②、我与母亲。
3、初识地坛地坛是我的(),因为预设:邻居、朋友、有缘人、惺惺相惜者、精神家园、心灵栖息地、心灵解密室、精神救赎之地
环节三:文本探究品地坛之景悟生命之思
任务活动一
不久前,有位制片人来找我,问我是否愿意把我一篇散文《我与地坛》—改编成电影,或者电视剧。当时我正躺在透析室里百无聊赖地看着报纸,等候全身的血液在透析器里走够四个半小时;如是者隔天一回,十年了。
一一史铁生《地坛与往事》
假如你是电影《我与地坛》的导演,你要拍摄史铁生在地坛中的所见所闻,展现他在地坛中所完成的沉思之旅,你会选择哪些镜头呢?请用文字描绘镜头画面,为每一个镜头配上画外音。
镜头一: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画外音:“琉璃、朱红、高墙、玉砌雕栏"是繁华荣耀的象征,然而在时间的长河中,没有永恒的繁华,也没有不变的灿烂,当褪去了表面的浮华后,如此雄伟壮丽之物也走向了衰落与平淡。
教师追问:
史铁生为什么不选清丽之景,而选取衰败之景?
预设:一是景物是史铁生心灵的投射,二是二者之间有相同的命运轨迹。
镜头二: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画外音:“蜂儿”如一朵小雾,美好而又可爱。也许小小的蚂蚁也有自己的困惑,也在思索着问题,得到答案后不犹豫、不彷徨,“转身疾行而去";瓢虫努力和行动后也难免感到烦躁,它无助时也像人一样祈祷,顿悟之后“忽悠一下升空了”;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蝉蜕意味着新生,留下的躯壳已经成为过去式。
《短歌行》中有言“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然而它们并不妄自菲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哪怕结局是毁灭,也要绽放出自己的光芒。再纤弱的生命也可以绽放生命的光华!镜头三:
老树下,荒草边,颓墙旁,史铁生专心致志地想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最后终于想明白了:生,无可辩论;死,不必急于求成,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画外音:史铁生参悟生死,平静地审视自我,接下来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镜头四: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那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画外音:黄昏落日总带给人落寞的感觉,但史铁生笔下的落日是壮美的,它将“坎坷映照得灿烂"。雨燕是勇敢无畏的战士,在园中最落寞的时刻“雨燕便出来高歌”,那叫声传达的精神力量,能让广袤的天地都显得苍凉。雪地上的脚印,透射出孩子们蓬勃的生命力与可爱的童心。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古柏始终“镇静"不语,波澜不惊,不悲不喜地洞察世事。即便是凋零的落叶也是“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可看出其心境的淡然与自在。
教师追问:“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预设回答:
一年四季,春去秋来,园子虽形体上任人肆意雕琢,其生命力量的本色却从未改变,我的形体虽有残缺,但是也不能改变生命的本色,应该同样活得有意义。
教师:我虽然身体已经不在地坛,但地坛已经成为我精神支柱的一部分。地坛接纳了我、慰藉了我,它不仅是与我同病相怜的命运共同体,也是我不幸生活的避难所,更是让我的灵魂得到栖息与救赎的地方。地坛也因为史铁生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地坛——打上了史铁生生命烙印的地坛。史铁生精神跋涉的每一步固然离不开地坛,同样也离不开他的母亲。关于母亲的镜头有哪些?
镜头五:
母亲送我去地坛(第二部分第二段)
画外音:
无言的目送,深沉的母爱。
镜头六:
母亲找我(第二部分第八段)
画外音:
母亲视力不好,在偌大的院子里找我,端着眼睛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母亲孤独又无助,茫然又执着。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也不知道还要找多久,出于倔强和羞涩,我决意不喊她。
镜头七: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镜头创意:恍惚之间,我听到母亲匆匆的脚步声,母亲向我走来,我伸手拥抱母亲,可是母亲瞬间消失了。
画外音:四季轮回,日升月落,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曾经的倔强与羞涩都化为此刻悔恨的泪水与无尽的思念。
PPT展示满文军《懂你》
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
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
把爱全给了我
把世界给了我
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多想靠近你
告诉你我
其实一直都懂你
多想靠近你
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
---满文军《懂你》
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任务活动二阅读余勤对史铁生的问话,依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请你替史铁生做出回答。
余勤:
文中这样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此处的“车辙"和“脚印”有象征意义吧?史铁生:“车辙就可以看作我心灵求索的轨迹。这条轨迹肯定是十分复杂的,有直有曲,有进有退,错杂纵横,直到最后才完成了思想的涅槃。然而,我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每一次挣扎都带给过母亲忧虑和哀伤,是母亲目送我走过这长长的路。现在,我明白了母亲在那个阶段的作用,这是我的第二次涅槃。教师追问:你可以把你的心灵求索的轨迹说得具体一些吗?
预设:失魂落魄、暴躁易怒:平静思考生命:接受现实,审视自我:参悟生死:用纸笔在文坛撞开一条路。
环节四:总结拓展
任务活动三
亲爱的读者:
2023年12月31日,是史铁生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位伟大作家,校园诗刊《杨柳青》杂志决定在本月设置“斯人已逝哲思恒在"栏目,我刊郑重邀请您阅读《我与地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国际研讨会:《废墟的召唤》课件的学术交流
-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测试题及答案
- 《雪孩子》教案:2024年教学方法的探索
- 《消费行为学》教案:2024年智能科技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 2024年教学评价:《狐假虎威》课件的效果评估
- 2024年VB程序设计教案发展趋势
- 隐马尔可夫模型
- AE基础教程升级换代:2024新技能Get
- 教育学第一章复习题(附答案)-
- 2024年敕勒歌教案:教学与发展
- 污水井雨水井清洁操作规程
- 水利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修订稿)
-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 有限空间监理实施细则
- 我家乡宜兴介绍课件
- 4.2+酶催化细胞的化学反应(教学课件)-【知识精讲精研】高一生物 (沪科版2020必修1)
- 森林资源概况课件
- 胰腺癌的影像学表现课件
- 电梯维保报价单【模板】
- 2023年四川凉山州木里重点国有林保护局招聘1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思想意识形态渗透就在你我身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