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高中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高中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高中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高中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高中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高中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

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表面的S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蛋白ACE-2特异性结合而侵入细胞。下列相关叙述

塔误的是()

A.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病的重要措施

B.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可激发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免疫

C.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必须包含一个完整的新型冠状病毒

D.抗S蛋白抗体可通过阻止病毒进入细胞来抑制感染

2.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分为不

同类型。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以下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热带雨林中的乔木分枝发达,一般叶片较小

B.湿地生物群落中的生物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

C.在华北地区春天开放的花多数是风媒花,不少植物的果实有翅

D.草原上的植物往往根系发达,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

3.细胞学说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体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C.施来登和施旺两人发现和命名了细胞,并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

D.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4.当面临高考、中考等大型考试时,同学们常常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适度的紧张有助于考试发挥,但当人体长

期处于过度紧张、焦虑状态时,常会导致心律失常、胸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下列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A.过度紧张、焦虑会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跳加快

B.过度紧张、焦虑会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胃肠蠕动加快

C.过度紧张、焦虑会使副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变慢导致食欲不振

D.过度紧张、焦虑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导致消化不良

5.“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下列能引起“胰岛素

抵抗'’的是

①胰岛B细胞受损

②靶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

③胰岛素与其特定受体识别发生障碍

④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6.下列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有关

B.生物多样性锐减与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利用有关

C.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均与臭氧层破坏有关

D.气候的变化是造成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请回答:

(1)群落演替是指o

(2)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与裸岩上进行的演替相比,弃耕农田演替到森林阶段所需的时间更

;原因是0在森林阶段,群落中(填“能”或“不能”)找到地衣、苔碎等植

物。

(3)人类活动正在影响群落的演替。请列举我国在促进群落良性发展上的相关举措(列举两项即可)。

8.(10分)有人用一种螳螂做实验:用细线把绿色螳螂和褐色螳螂缚在绿色的草地上和褐色的草地上,让鸟来吃。实

验结果如下表:

绿色螳螂褐色螳螂

环境经过日期

数目被鸟吃掉的数目数目被鸟吃掉的数目

绿色草地200453519天

褐色草地252520011天

试用相应的进化理论来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螳螂的全部个体统称为。螳螂的体色有绿色的,也有褐色的,这说明生物具有

这一特性一般是的,它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

(2)螳螂与鸟的关系在生态学上属于捕食,被达尔文称为,它是生物进化的o

(3)环境对螳螂起了作用,这种作用是(填“定向的”或“不定向的”)。

(4)绿色螳螂个体在褐色草地上也不能很好的生活下去,原有的保护色适应不了变化的环境,这说明了

9.(10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据图回答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

线

1长

线

工n

促V7

进率

O生长素类似物浓度

②组:保留顶芽+2mg/T的细胞分裂素

⑶组:保留顶芽+0mg/L的蓟胞分裂素

乙丙

(1)因为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所以在发挥作用时会因_________、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

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在浓度时促进生长。

(2)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

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可选用图中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

除草剂。

(3)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CaCL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由图可

知,一定浓度的CaCL对胚轴的生长具有作用。根据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推测,实验中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

应在图中的点。

(4)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丙图所示。根据①③组结果可得出的

结论是;继而将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o

10.(10分)下图表示果蝇某细胞内的相关染色体行为,1、2代表两条未发生变异的染色体,3、4代表两条正在发生

变异的染色体,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不同片段。

(1)果蝇的体细胞中有条染色体。正常情况下,1与2是染色体,图中A中发生碱基对

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填“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基因突变。图中显示此果蝇细胞发生过的变异类

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类型。

(2)请将图示联会过程补充完整___________0

A8cD)

11.(15分)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为提高其光合速率及产量,研究者将玉米细胞中的PEPC(磷酸烯醇式丙

酮酸竣化酶)基因导入水稻,在最适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的影

响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v

Z40二

E基因水稻

o30

E

n

)20

10-

046&1012141

-10}光照踱(xK^pmol-m^s1)光照强度(x1Q2|jmo卜mNL)

图1图2

(1)图1中,a点所示条件下水稻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结构有;c点后,限制原种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

因素是=

(2)在图1的b点时,水稻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为nmol-m2s推测当水稻植株长期处于b点光照强度

时(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

(3)据图1分析,当光照强度为1200jimoHn-2.s-i时,转基因水稻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与原种水稻消耗的C(h量

比值为说明转基因水稻更适合种植在_______环境下。

(4)在光照强度为0~400nmol・ltf-2.『时,与原种水稻相比,转基因水稻的气孔导度_______但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异,

原因可能是,限制了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

(5)在光照强度为800~1400umoHrr2.一时,原种水稻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却继续升高,推测

PEPC的作用可能与促进转基因水稻光合作用阶段的进行有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只能寄生在特定的活细胞内。

【详解】AB、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可激发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免疫,有助于机体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

和记忆细胞,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病的重要措施,AB正确;

C、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并不需要包含一个完整的新型冠状病毒,只需要包含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相关抗原即可,C错

误;

D、抗S蛋白抗体可通过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表面的S蛋白特异性结合,阻止病毒与人体细胞表面蛋白

ACE-2特异性结合而侵入细胞,来抑制感染,D正确。

故选C。

2、A

【解析】生物群落的概念: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

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详解】A、热带雨林中的乔木分枝少,树冠通常不大,稀疏,一般有大型的叶片,A错误;

B、湿地生物群落中有水生生物,也有鸟类等陆生生物,B正确;

C、在华北地区春天开放的花多数是风媒花,不少植物的果实有翅,便于传播,C正确;

D、草原上的植物往往根系发达,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以便适应干旱环境,D正确。

故选Ao

3、D

【解析】细胞学说的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

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

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是动植物的基本单位,是统一性的一面,没有揭示多样性,A错误;

B、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B错误;

C、第一个命名细胞的学者是胡克,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C错误;

D、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此后魏尔肖修正了细胞学说,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D

正确。

故选D。

4、A

【解析】人体处于兴奋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人

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加强,从而有利于食物的

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详解】A、过度紧张、焦虑等条件下,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A正确;

B、过度紧张、焦虑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但消化腺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导致消化不良,B错误;

C、过度紧张、焦虑会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胃肠蠕动减弱,C错误;

D、过度紧张、焦虑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变慢、消化腺分泌减少,导致食欲不振,D错误。

故选Ao

5、B

【解析】①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并不是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①错误;

②靶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没有足够多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

②正确;

③胰岛素与其特定受体识别发生障碍,靶细胞不能感受到胰岛素,导致机体的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③正确;

④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④错误。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名师点睛】(1)胰岛素:(降血糖)

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

作用机理:

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

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

(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

分泌部位:胰岛A细胞

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

(3)血糖平衡的调节:(负反馈)

血糖升高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

血糖降低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一血糖升高

6、D

【解析】全球性环境问题包括酸雨、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污染、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有淡水资源污染、

土地资源污染、毒化学品污染和危险废物越界转移等。

【详解】A、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A正确;

B、由于人类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环境污染,使大量的野生动、植物,特别是一些珍稀物种相

继濒危和灭绝,使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B正确;

C、臭氧层破坏会使地球上的紫外线辐射增强,导致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危害人体健康,C正确;

D、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D错误。

故选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次生演替(3).短(4).次生演替有土壤条

件及保留的种子,有利于植物的繁殖,演替速度快(5).能(6).退湖还田,封山育林

【解析】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

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1)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总是不断地演替。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

过程。

(2)在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与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即初生演替相比,次生演替方式

达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所需时间更短,原因是次生演替有土壤条件及保留的种子,有利于植物的繁殖,演替速度快。

而初生演替植物生活条件贫瘠,不利于繁殖,演替速度较慢(或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

即具备该条件,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在森林阶段,群落中也能找到地衣、苔薛等种群,

只是它们不再是优势物种。

(3)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退湖还田、封山育林、改造沙漠、生态农业等相关措施都能促进群落

良性发展。

【点睛】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群落演替的类型及实例,掌握群落演替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

知识准确判断。

8、⑴.种群⑵.变异性(3).不定向(4).生存斗争⑸.动力(6).选择⑺.定向的(8).适应是

相对的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

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

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1)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螳螂的全部个体统称为种群。螳螂的体色有绿色的,也有褐色的,这说明生物具

有变异性,变异是不定向的,它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

(2)螳螂与鸟的关系属于捕食,被达尔文称为生存斗争,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3)环境对螳螂起了选择作用,即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只选择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通过多次选择,使生物的微小有

利变异通过繁殖遗产给后代,得以积累和加强,使生物更好的适应环境,逐渐产生了新类型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的

生物都是对环境能适应的,被淘汰的生物是对环境不适应的,所以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4)绿色螳螂个体在褐色草地上也不能很好的生活下去,原有的保护色适应不了变化的环境,这说明适应是相对的,

取决于生活的外界环境。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

生物学问题。

9、(1)①.浓度②.器官的种类③.较低

(2)①.II②.d

(3)①.抑制②.B

(4)①.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②.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或“细胞分裂素

可缓解顶端优势”)

【解析】图甲分析: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所以甲图中I代表双子叶植物、II代表单子叶植物,

图中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既可以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又可以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所以该点浓度的

生长素类似物可作为除草剂。

据图乙分析:加入CaCL溶液后,生长速率下降,说明一定浓度的CaCb对胚轴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从B点开始,

植物生长速率加快,所以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在图中B点。

据图丙分析:①③组的单一变量是有无顶芽,有顶芽时,侧芽不生长,没有顶芽时侧芽生长,说明顶芽的存在会抑制

侧芽的生长。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具有细胞分裂素,可见,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

【小问1详解】

生长素的作用特点表现为具有两重性,其在发挥作用时会因其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

的差异,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小问2详解】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说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

对生长素敏感,即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II,选择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

草剂,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同时又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该现象说明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小问3详解】

由图乙可知,加入CaCL溶液后,植物生长速率下降,说明一定浓度的CaCL对胚轴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赤霉素能

促进植物生长,图中从B点开始,植物生长速率加快,说明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应在图中B点。

【小问4详解】

①③组的单一变量是有无顶芽,有顶芽时,侧芽不生长,没有顶芽时侧芽生长,说明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具有细胞分裂素,说明细胞分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或“细胞分

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

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0、(1)①.8②.非同源③.不一定

④.易位

【解析】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染色体结构变异(SV)是

染色体变异的一种,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有各种射线、化学药剂、温度的剧变等,内因有生物体内代

谢过程的失调、衰老等。主要类型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小问1详解】

果蝇的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1与2形态大小不同,且上面是非等位基因,因此1与2是非同源染色体;A代表染

色体上的片段,不一定是基因内部,因此不一定属于基因突变;图中所示变异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中的片段交换,属

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小问2详解】

联会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且等位基因与等位基因所在的片段相互靠近,故联会的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