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创作于1595年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了男女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在面对因家族恩怨爱情受阻的情况下,用爱、用自我的献身化解了两家的仇恨。该作品A.体现人文主义价值取向B.揭露资本主义黑暗C.摧毁天主教会精神独裁D.宣扬天赋人权理念2.斯温·贝克特在《棉花帝国》中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把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串成一张复杂的商业网。过去四千年的棉花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这样跨全球的体系。过去也从来没有过,拿印度织布工的产品当做支付工具,到非洲购买奴隶,让这些奴隶到美洲农场耕作,生产农业产品供应欧洲消费者使用。可见,作者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贸易A.加速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进程B.促进了欧洲生产方式巨大变革C.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落后D.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3.15世纪末,在英国逐渐诞生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新贵族。他们主要“新”在A.生产方式 B.生活方式 C.社会地位 D.宗教信仰4.巴黎公社建立之后,公社认为纪念拿破仑一世胜利的凯旋柱是一个波拿巴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象征,于是将其拉倒。包括德国在内的工会和社会主义组织举行集会并传递了支持巴黎公社的信息。这反映出A.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应用 B.法德工人运动的斗争目标趋于一致C.工人运动的国际主义精神 D.第二国际对于国际工人运动的指导5.布尔什维克党在《四月提纲》的指引下,深入工厂和农村,宣传组织群众认清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扩大党在苏维埃中的影响。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A.推动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出现B.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专制统治C.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响应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6.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提出:新公民是拥有健全之人格的公民,乃是既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爱国意识的共和国国民,又有健壮的体魄、近代科学知识、良好的修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完全之人物”。材料强调A.人的全面发展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C.弘扬传统文化D.提倡科学,反对迷信7.1982年,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农业生产责任制。1985年,全国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全部结束,许多乡镇还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这些举措A.改变了农村的土地性质 B.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C.推动农村改革深入发展 D.实现了农村村民的自治8.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2次;周代记录到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各1次。对大瘟疫的记录情况表明,商至秦汉A.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B.大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C.大瘟疫发生频率逐渐加快 D.中原人口不断向周边迁移9.在一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研讨课上,四位同学都达成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的共识,并阐明了自己的依据,你认为正确的是()A.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B.乙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C.丙同学:太平天国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D.丁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10.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11.理性与科学带来西方政治动荡、经济萧条和残酷战争,导致人们对理性与科学的幻想破灭。《等待戈多》的荒诞意识正是产生于这种破灭造成的传统价值体系崩溃和信仰危机之中。据此分析,该作品()A.否定科学和理性的意义 B.推动现实主义文学兴起C.呼唤价值和信仰的重建 D.倡导践行个人主义思想12.中国古代疫灾多发,全国各地有许多关于修建和祭祀药王庙或瘢疹庙的记载:这些庙里供奉的主要是神农、扁鹊、华佗、孙思邈、钱乙等历代名医。《平度州志》载:药王庙“道光十一年州人共修。”《寿张县志》载:“瘢疹庙在城东南一里,小儿生瘢疹者。多以礼谢,灵验”。这体现了A.道教成为主流信仰 B.政府重视宗庙的修建C.中医研究水平先进 D.普通民众的心理诉求13.读《抗战时期大后方民营工业情况简表(1937-1944年)》,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民营工业不断发展壮大 B.民营工业成为国家经济支柱C.工业发展不平衡局面得到改变 D.民营工业发展适应时代需要14.1971年7月,毛主席就日本觊觎问题时曾指示周恩来说:“要给基辛格吹天下大乱,形势大好,不要老谈具体问题。我们准备美国、苏联、日本一起来瓜分中国。我们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邀请他们来的。”该指示意在()A.强调新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 B.表明新中国始终遵循着和平外交政策C.指明基辛格秘密访华的目的 D.迫使美方承诺压制日本对的野心15.某同学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不平等条约内容归纳为图中所示的三个特点,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6.如表引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据此可知,这时期的中国1873—1930年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统计情况(注:出口合计100)A.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 B.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丧失C.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 D.丝茶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弱17.“在人类数千年历史上,那些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大致相当、且同样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的民族或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实行君主制……春秋时期,曾经出现过无数次弑君现象,但是每次弑君过后,仍旧不得不寻找一位与王室有关的人出任国君,而从未有任何人主张通过民主选举来确定国家领导人。”通过材料作者意在强调君主制:A.象征专制、黑暗、野蛮 B.维系血缘关系、巩固民族统一C.是当时社会最好的选择 D.有利于社会生产发展、国家巩固统一18.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对这一观点的解释最合理的是,马歇尔计划A.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具体运用 B.直接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出现C.具有控制西欧拉拢东欧的双重企图 D.通过经济援助造成欧洲事实上分裂19.中英《天津条约》明确规定:两国“约定照各大邦和好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去)大清、大英两国京师”,并对驻外公使待遇、来往礼节做了规定。这反映出A.清廷舍弃了传统华夷观 B.清朝利用国际法维护利权C.英国谋求扩大侵华权益 D.中英间形成平等外交关系20.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将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布政使司”、“藩司”,派布政使到地方掌管一省之民政与财政。明太祖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地方藩王割据势力B.提高地方机构的行政效率C.削弱丞相行政管理职权D.改变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21.杰斐逊认为,当法国国王接受了《人权宣言》之后,法国人得到了他们通过一场革命所能得到的大部分东西,多余的暴力已不再必要。在此,他指出了《人权宣言》之后法国革命A.不断推进的必要性 B.持续发展的可能性C.过于激进的局限性 D.崇尚理性的进步性22.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其主要依据是A.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B.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C.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D.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23.清代中叶,长江下游地区人口饱和,粮食出产不足以养活当地人口,于是当地农民不得不寻找出路,向长江中游移民,出现了“江西填湖广”的人口迁移运动。这A.促进了长江流域的开发 B.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C.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D.动摇了江浙的经济地位24.明代陶宗仪《辍耕录·贵由赤》:“贵由赤者,快行是也。每岁一试之,以脚力便捷者膺上赏……在大都,则自河西务起程;若上都,则自泥河儿起程。越三时,走一百八十里……先至者赐银一饼,馀者赐段匹有差。”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朝廷组织,活动彰显民族习俗 B.经济发展,市民生活丰富多彩C.文人作品,内容夸张不足为信 D.西学东渐,介绍古马拉松运动25.下图是创作于二战期间的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立场是A.日本 B.中国 C.英国 D.美国26.温铁军教授提到“中国不仅是通过土地革命战争的暴力革命建立政府,没收全部外国公司在华财产权益和前政府的官僚资本权益,而且还是一个因“去依附”而终于进入工业化的主权国家。”据此可知新中国A.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B.遗留了西方殖民的痕迹C.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D.移植了西方的生产方式27.英国学者波琳·克罗夫特说:“在中世纪以及英国社会,由中世纪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强有力的君主制是关键的一环”。这一论断主要是着眼于A.君主专制有利于思想的自由和文化的昌盛B.君主专制有利于建立现代民主政治的变革C.君主专制有利于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D.君主专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28.在12世纪西欧法学家眼里,“罗马法的救令和解答,无论是单个的或整体的,都构成了在罗马法学家自己心目中绝没有构成的一种书面理性,他们将罗马法连同《圣经》、教父著述以及教会的法律一起视为神圣的典籍”。据此可知,罗马法A.沿用到了12世纪 B.与教会法融为一体C.是理性主义的起源 D.具有普世法律价值29.明清时期,山东柳子戏传到苏州,旅居北京的文人吴长元留下“吴下传来补破缸,低低打打柳枝腔”的诗句;产生于陕西、甘肃一带的秦腔,曾因魏长生的到来,在扬州出现“到处笙箫,尽唱魏三之句”的热潮。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A.政府的文化政策较为宽松B.运河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C.北方士大夫文化品味更高D.儒家思想借戏曲艺术传播30.1853年太平天国正式开科取士,规定:“人人都可考,凡应试者皆及第”,考试内容为拜上帝教的教义,考试还打造出科举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据此判断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A.实现了男女平等的主张B.表达了对封建正统的反叛C.争取到士人的广泛支持D.向民众普及了天主教教义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梁启超的政治思想材料一:“世界之政体有三种:一曰君主专制政体,二曰君主立宪政体,三曰民主立宪政体。君主立宪者,政体之最良也……立宪政体,亦名为有限权之政体;专制政体,亦名为无限权之政体。有限权云者,君有君之权,权有限。”

——梁启超《立宪法议》1901年6月材料二:“凡专制者,以所专制之主体的利益为标准,谓之野蛮专制;以所专制之客体利益为标准,谓之开明专制……法王路易十四曰:‘朕即国家也。’此语也,有代表野蛮专制之精神者也;普王腓力特列曰:‘国王者,国家公仆之首长也。’此语也,则代表开明专制之精神者也。”“今日之中国,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开明专制)实立宪之过渡也,立宪之预备也。……此时代不必太长,且不能太长,所过之后即进于立宪,此国家进步之大顺序也。”——梁启超《开明专制论》1906年材料三:夫谓共和不能行于中国,则完全之君主立宪,其与共和相去一间耳。……夫今日我国以时势所播荡,共和之局,则既定矣,虽有俊杰,又安能于共和制之外而别得活国之途?夫为政在人,无论何种政体,皆以国民意力构造之而已。我国果适于共和与否,此非天之所能限我,而惟在我之自求。——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1912年5月问题:(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与材料三所处的时代背景。(2)概括上述材料所描述的三种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3)你如何看待梁启超政治思想的变化?32.伯里镇的变迁曼彻斯特附近伯里镇及其附近因建立非常大的制造厂和印染厂而深受其惠。这些工程属于以尊敬的罗伯特·皮尔先生为首的公司。这里制造的和印染的织物都是棉织工厂的精品。通过铁路运输到曼彻斯特和伦敦,销路极佳。印染按最先进的方法操作,木模和铜滚轮均用。厂区占地面积颇大;而且为了提供工人住处,还修建许多小屋,形成为街道,外貌状如村落。工厂雇有许多妇女和儿童则做调拌和描色等等工作。总之,整个公司的巨大规模雇佣伯里及其附近的大量男女老少。距伯里和工厂不远处,则有一所称为会所的建筑得很好的房子,皮尔和他的家庭成员住在里面。——《1689—1815年的英国》问题:基于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伯里镇的变迁?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例如四川、贵州、云南及北方各省,而是在1926和1927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摘自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材料二——摘编自《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目录完成下列要求:(1)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概括1929—1932年间革命根据地的特点;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当代中国这两次思想解放及其历史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中得出的感悟。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作品创作于16世纪,属于文艺复兴时期作品,而且作品强调了男女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在面对因家族恩怨爱情受阻的情况下,用爱、用自我的献身化解了两家的仇恨,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故选A项。揭露资本主义黑暗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摧毁天主教会精神独裁是在宗教改革时期发生的,C选项排除。宣扬天赋人权理念是启蒙运动的主张,D选项排除。2、D【解析】

由材料内容可知欧洲人拿印度织布工的产品当做支付工具,到非洲购买奴隶,让这些奴隶到美洲农场耕作,生产农业产品供应欧洲消费者使用,体现了世界市场在国际贸易推动下逐步形成,选项D正确;材料的主旨是欧洲棉纺贸易推动了整个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类似于连锁反应,其落脚地也侧重欧洲消费,而非资本原始积累,选项A排除;选项B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体现了欧洲人通过棉编织品贸易将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串成一张复杂的商业网,但没有强调此商业网造成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落后,排除C项。3、A【解析】

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人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拓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在此期间,制呢业等工场手工业得到很大发展,还出现了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牧场和农场。由工场主、商人、银行家和农场主等组成的新兴资产阶级成长起来。有些贵族虽然保留了贵族头衔,却也从事一些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活动,他们被称为新贵族。故答案为A;BCD不能准确体现“新”的特点,排除。4、C【解析】

材料中的“推倒凯旋柱”表明巴黎公社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不主张对外扩张,具有国际主义精神,同时国外的工人组织对巴黎公社表示支持,可知工人运动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故答案为C项;巴黎公社不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开展的,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排除;第二国际成立于1889年,巴黎公社革命是在1871年,排除D项。5、D【解析】

《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布尔什维克党宣传组织群众认清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扩大党在苏维埃中的影响,这是响应《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故D正确;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专制统治,排除AB;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符合题意,排除C。6、A【解析】

从题目可知,蔡元培对新公民的要求是健全人格、政治觉悟、爱国意识、健壮的体魄、近代科学知识、良好的修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发展,故A项正确。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办学方针,故B项错误。CD两项不是蔡元培所强调的内容,只是人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素质,故排除。所以选A。7、C【解析】

材料反映了全国多数地区建立了农业生产责任制,全国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有利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故C正确;农业生产责任制没有改变农村土地的公有制性质,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信息,排除B;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现了农村村民的自治,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1982年,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农业生产责任制”,联系所学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史实分析解答。8、A【解析】

通过商至秦汉时期对瘟疫的记录情况来看,每个朝代所记录的范围比前代更加广阔,结合古代中国发展历程可知,这些地区是逐渐被纳入中国版图的,代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在逐渐形成。A正确;之前南方区域没有记载不代表以前南方没有瘟疫,而且内蒙古在山东、河北北方,B错误;因为所涉及的区域更多,因此记录的次数不代表发生的频率加快,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原人口不断向周边迁移材料信息不能体现,D错误。故选A。9、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的准确理解及调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注意“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核心是近代化。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腐朽的封建清政府,从而为近代化的扫清了道路,因此C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10、B【解析】本题考查了课本的基础知识。11、C【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等待戈多》“产生于这种破灭造成的传统价值体系崩溃和信仰危机之中”,其荒诞意识具有呼唤价值和信仰重建的意义,因此C选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该作品对科学和理性的否定,A选项错误;现实主义文学在此之前已经出现,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其对个人主义思想的倡导,D选项错误。

故选C。12、D【解析】

由材料可知,各地修建和祭祀药王庙或瘢疹庙,主要是祈求他们所供奉的神医的普济或保佑,以达到免灾免疫的目的,这是普通民众对疫灾流行所产生恐惧和不安心理,通过民间信仰习俗,祈求神的庇护来安慰自己,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药王庙和瘢疹庙属于民间信仰场所,而不是宗庙,由材料“州人共修”等信息也无法说明政府重视,故B项错误;修建和祭祀药王庙或瘢疹庙无法体现中医研究水平,排除C项。13、D【解析】

从表格数据的解读可知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民营工业的发展中,五金、机器制造、化学等重工业企业的数量和资本都占据主要部分,这与抗战时期军事的直接需求有关系,D正确;抗战期间中国的民营工业因为战争和搬迁,其发展遭到较大挫折,排除A;近代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然经济,排除B;C与题无关,排除。14、D【解析】

由“就日本觊觎问题”“我们准备美国、苏联、日本一起来瓜分中国。我们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邀请他们来的”等信息可知,毛泽东邀请基辛格来华就是对抗苏联、日本,缓解中国面临的紧张局势,即从气势上迫使美方承诺压制日本觊觎的野心,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新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故A项错误;材料虽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相关,但并非毛泽东强调的主旨,故B项错误;毛泽东强调的是新中国对待美、日的态度而非强调美方的目的,故C项错误。15、D【解析】

由材料中的“勒索巨额赔款”“取缔反帝组织”“列强获得在华驻兵权”等信息可知,该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故D正确;《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均没有“列强获得在华驻兵权”,故ABC错误。16、B【解析】

由表格数据可知,1873—1930年间中国出口货物中农产品的比重大大增加,手工半成品和制成品的比重大大减小。这说明,中国传统的手工业优势地位在丧失,即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丧失,故B正确;材料数据不能说明自然经济解体,故A错误;材料数据不是强调民族工业的发展,故C错误;材料没有强调丝茶等产品,故D说法错误。17、B【解析】

据材料“同样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的民族或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实行君主制”“每次弑君过后,仍旧不得不寻找一位与王室有关的人出任国君。”可知,作者意在强调君主制维系血缘关系、巩固民族统一,故B正确;材料中作者对君主制基本持肯定态度,“象征专制、黑暗、野蛮”材料不能体现,故A错误;作者并没有指出君主制是当时社会最好的选择,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君主制“有利于社会生产发展”,D错误。18、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美国开始实施“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目的是援助西欧各国复兴经济,以稳定资本主义秩序,对抗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样马歇尔计划造成了欧洲事实上分裂,所以说“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D正确;A未能充分说明马歇尔计划导致欧洲的分裂,排除;B项是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排除;C侧重的是马歇尔计划的政治意图,并未阐明马歇尔计划导致欧洲分裂,排除。19、C【解析】

侵华战争胜利后,英国在条约中明确派驻公使入驻北京,这反映了英国谋求扩大侵华权益,C正确;A表述绝对,排除;B与题无关,排除;中英两国在外交上并不平等,排除D。20、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元朝实行中书省制度,集地方军政、财政和民政等大权于一身,权力较大,明太祖将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派布政使到地方掌管一省之民政与财政,分割地方权力,改变了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三司的目的是分散地方权力,并非抑制地方藩王的割据势力;B选项错误,分散地方权力不利于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C选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削弱地方权力,与中央官员丞相无关。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1、C【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法国国王接受《人权宣言》后,这场革命并未终止,社会长期动荡,而杰斐逊认为“多余的暴力已不再必要”,指出了《人权宣言》之后法国革命过于激进的局限性,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不符合“多余的暴力已不再必要”的表述,排除;杰斐逊没有强调法国革命持续发展的内容,排除;D选项也与“多余的暴力”的表述不符,排除。故选C。22、A【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三公和三省六部制度都是针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而三公九卿中有六卿专门处理皇室事务,此时皇室事务尚未从政府部门剥离,到三省六部制度阶段,则完全与皇室事务无关,故A项正确;三公九卿制中的“朝议”制度,已经可以集思广益,故B项错误;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只是表面现象,不能说明古代政治具有现代属性,故C项错误;明朝废宰相后六部才直接隶属于皇帝,与题干时代不符,故D项错误。23、A【解析】

江西填湖广促进了人口迁移,有利于长江流域的开发,A正确;人口迁移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B排除;长江下游农民向中游移民,依然从事农业,C排除;D不符合史实,江浙是经济重心,排除。24、A【解析】

每年在上都、大都一带进行的长距离赛跑“贵由赤”,参赛者“膺上赏”,得“赐银一饼”等,体现了元政府组织“贵由赤”,彰显蒙古民族习俗,A项正确;定期在大都和上都一带进行赛跑,获胜者得“上赏”和“赐银”,不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丰富”的体现,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运用文艺创作中的“夸张”手法,C项错误;“走一百八十里”与马拉松42.19公里的赛程不符,D项错误。25、D【解析】

依据图片的内容可知,美国军舰在海面,水下是日本,日本脚踩中国,由此可知,图片反映的是美国必胜的立场,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26、A【解析】

依据材料中“没收全部外国公司在华财产权益和前政府的官僚资本”、“去依附”等信息可知,新中国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C选项材料并未体现;D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A。27、D【解析】

君主专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在君主专制制度下,能够发挥君主的权威,集中国家的力量,这样就有利于国家的统和经济的发展,故选D;君主专制有利于思想的自由和文化的昌盛,结合“强有力的君主制是关键的一环”得知,这里的君主制指的是君主专制,君主专制不利于思想的自由,A错误;君主专制有利于建立现代民主政治的变革,现代民主政治的变革需要的是民主而不是专制,B错误;君主专制有利于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自由资本主义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物,结合题干时间“由中世纪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可知C错误。28、D【解析】

题干信息“将罗马法连同《圣经》、教父著述以及教会的法律一起视为神圣的典籍”可知,体现了罗马法的敕令和解答充满了理性,到十二世纪仍然被西欧法学家所大力推崇,被视为神圣的典籍,这说明罗马法具有普世法律价值,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的价值,没有沿用到12世纪,A项错误;体现的是罗马法具有普世法律价值,而不是与教会法融为一体,B项错误;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的理性主张是理性主义的起源,C项错误。29、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苏州、扬州人民可以熟知来自山东、陕西地区的民谣,结合所学,明成祖定都北京后,大运河地位进一步提高,更有利于文化的交流,故选择B选项;明清时君主专制不断加强达到顶峰,文化政策日益严格,故排除A选项;材料主旨是运河发达促进文化交流,不能说明北方士大夫的品味更高,故排除C选项;材料不能体现儒家思想的传播,故排除D选项。【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中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需了解明清时期中国文化的传播途径等等。30、B【解析】

根据题干“人人都可考,凡应试者皆及第”“…打造出科举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可知太平天国时期,传统科举规则与内容被打破,突破了封建礼教束缚,故B项符合题意。“实现了男女平等的主张“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C项,材料未体现士人对太平天国科举政策的支持,排除。D项,题干不能反映天主教教义通过科举考试实现普及,排除。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水平1:能准确回答问题。·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水平2:仅罗列相关史实(按题意相符程度给分)。其他答案。(2)水平1:能运用核心知识进行回答,归纳完整。君主专制:国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王权至高无上,拥有绝对权威。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但王在法下,权在议会,议会至上。民主共和制:国家权力至少形式上属于多数人;国家元首的产生实行选举制;最高国家领导职务实行限任制。水平2:归纳概括不确切,不完整(按题意相符程度给分)。其他答案。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评分项一:观点水平1:能够把梁启超的政治思想嬗变投放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性和曲折性等时代主题下进行看待和诠释。(3)梁启超在西学东渐的时代大潮刺激下,在不同的历史情势下选择了不同的政治体制,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梁启超在追求政治民主化的执着和探索,昭示着近代中国在迈上现代化转型的滚滚洪流已是势不可挡;但同时,这种探求的反复和多变也折射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充满着艰辛和曲折。水平2:能依据材料就梁启超的政治思想变化提出观点。·梁启超的政治思想先后从君主立宪制到“开明专制”再到民主共和制,依次发生了多次转变。梁启超每一次的思想变化都是与当时的历史事件相契合。水平3:脱离材料,或罗列材料,复述教科书的观点。·指出梁启超是近代中国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主张君主立宪制。水平4:无观点,或观点与文本无关。评分项二:史实水平1:能提取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梁启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情势等史实建立联系。水平2:能从材料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水平3:能从材料中提取直接的信息。水平4:没有使用材料信息。评分项三:论述水平1: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述。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水平4:回避问题评分项四:组织水平1:叙述成结构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水平3:仅能罗列史实注: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解析】

本题考查梁启超对民主政治的追求,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材料一、二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如“1901年6月”“1906年”,以及“今日之中国,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等信息,分析得出是清末新政。材料三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根据时间信息“1912年5月”和“夫今日我国以时势所播荡,共和之局,则既定矣”,分析得出是辛亥革命。(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涉及到的三种政体分别是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联系所学可知,君主专制是指国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王权至高无上,拥有绝对权威。君主立宪制是指国王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但王在法下,权在议会,议会至上。民主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力至少形式上属于多数人;国家元首的产生实行选举制;最高国家领导职务实行限任制。(3)如何看待梁启超政治思想的变化,应当根据材料信息反映的不同时期的主张,认识到梁启超追求政治民主化的执着和探索,一方面昭示着近代中国在迈上现代化转型的滚滚洪流已是势不可挡,但另一方面也折射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充满着艰辛和曲折。32、水平l:能从材料中辩证出不同的历史现象,并看到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因素。伯里镇的历史变化是工业化社会初期的一个缩影。既能深刻的反映工业革命带来的深刻社会嬗变,也能揭示它所衍生的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伯里镇也逐步建立了现代工厂制度。罗伯特·皮尔先生作为工厂主,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了一定规模的工厂里,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精细的分工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