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检验鉴别和制备学案_第1页
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检验鉴别和制备学案_第2页
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检验鉴别和制备学案_第3页
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检验鉴别和制备学案_第4页
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检验鉴别和制备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4讲物质的检验、鉴别和制备

考点一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1.物质检验一一鉴别、鉴定、推断的比较

鉴别对分别存放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定性辨认,可根据一种物质区别于其他物质的特性而加以区别

类对于某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根据元素或阴、阳离子的特征性质,分别检验出组成物质的元素或阴、阳离子,如鉴定NFkCI,既要

、鉴定

型检验出NHJ又要检验出C卜

推断根据已知实验及现象,分析判断,确定被检验的是什么物质,并指出可能存在什么,不可能存在什么

IΓ^

那一%那一落于水一加试剂一观察现象一曹也

样外观【,结论

的①若是固体,一般应先用蒸倒水溶解。

•.

般②若同时检验多种物质,应将试管编号。

③要取少量溶液放在试管中进行实验,绝不能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

④叙述顺序:实验(操作上现象T结论一原理(或写方程式)

①反应要有明显的外部特征,如溶液颜色的改变、沉淀的生成或溶解、气体的产生等。

②反应要在适宜的酸度、碱度、浓度、温度下进行。

③检验反应时常需排除干扰物质的影响,如用Ba2♦检验SO孑的存在,要排除COKSog等盅子的干扰。

④检验反应要求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特效性。如用品红溶液检验_______,用KSCN溶液检验________,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

验________

2.常见气体的检验

(1)酸性气体的检验

而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L清石灰水

性r—I通人品红溶液,溶液____,

气_____

-

「①可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或湿润的PH试纸)_______

L

Θ--②可使蘸有浓氮水的玻璃棒

产生___

L③通人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

溶液产生_______________

(2)碱性气体的检验(NH3)

①可使慈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产生

②可使湿洞的红色石蕊试纸

(3)还原性气体的检验

j通过灼热氧化铜,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7产ruL产生的气体使无水硫酸铜______

近耐I而通过灼热氧化铜,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LJ-

L<⅛J∣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

就一遇o√或空气),气体由无色变为

(4)氧化性气体的检验

r{^]-可使带火星的木条

-

化I-①黄绿色、有剌激性气味

性__叵卜_②可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一③可使湿润的淀粉试纸______

体Kl

_一④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不再变红

_J-①红棕色、有剌激性气味

咽于一②溶于水,溶液无色但能使紫色

石蕊溶液_______

I-③可使湿润的淀粉Kl试纸

3.常见有机物的检验

(1)含碳碳双(三)键的有机物:能使少量浸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乙醇:将螺旋状铜丝加热至表面有生成,迅速插入待测溶液,反复多次,可见铜丝被还原成光亮的红色,并有

产生。

(3)乙醛或葡萄糖:加入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产生;或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中,加热,有生

成。

(4)乙酸:使石蕊溶液变红;或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有气泡生成;或使新制CU(OH)2悬浊液溶解得蓝色溶液。

(5)乙酸乙酯:加入滴有酚酸的溶液,加热,红色或。

(6)淀粉:滴加碘水,呈o

(7)蛋白质:灼烧,有的气味;或加入浓硝酸微热,出现J以此来检验含苯环的蛋白质。

J对点自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W”,错误的打“X”)

(1)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一定是SCh()

(3)将某气体通入漠水中,漠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4)某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是氯气()

(5)某气体在空气中可产生白雾,且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该气体一定是HCI()

(6)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来确定NaCI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

(7)用酚酸溶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

(8)用BaCI2溶液鉴别含SO彳的溶液和含S0£的溶液()

题组一气体的检验

1.[2020∙广东仲元中学模拟]将液体丫滴加到盛有固体X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对生成的气体进行检验。下表中固体X、液体

丫及检测方法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固体X液体Y检测方法

ACaO浓氨水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

BCu浓硫酸干燥的红色石汽试纸

CNa2O2水带火星的木条

DNa2CO3稀硫酸滴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

2.[2020∙漳州模拟]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H2、CO、COz、HCkNH3和水蒸气中的两种或多种,当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少量

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②氢氧化领溶液(有浑浊现象);③浓硫酸(无明显现象);④灼热氧化铜(变红);⑤无水硫酸铜(变蓝)(假

设每一次吸收均完全)。对该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没有Co2,肯定有H2

B.一定有CO、CO2和水蒸气

C.可能有Co2、NH3和水蒸气

D.一定有H2、CCh和Hel

®方法技巧

气体物质检验的思路

由于气态物质贮存困难,使用时易扩散,故检验时要尽可能利用其物理性质;若利用化学性质,则先考虑使用试纸。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检验:

红棕色:No2

黄绿色:Cl2

观察颜色法

在空气中形成白雾:HCl

在空气中由无色变为红棕色:NO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

试纸检测法

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S02等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02

点燃法

产生轻微爆鸣声:H2等

通入澄清变浑浊:C02等

石灰水法无现象:N2等

题组二物质的鉴别

1.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的是()

A.用KOH溶液鉴别Sθ3(g)和SO2

B.用湿润的碘化柳淀粉试纸鉴别B3g)和NO2

C.fflCe)2鉴别NaAI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

D.用BaCk溶液鉴别AgNC)3溶液和KzSOa溶液

2.下列各组溶液中,用括号内的试剂及物质间相互反应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OH)2、KSCN>NaCLMg(NO3)2(FeCI3溶液)

3、NaHCo3、(NH4)2SO3,Na2SiO3(H2SO4^jS)

4BΓ,K2CO3.NakCaCb(AgNO3溶液)

D.(NH4)3PO4,NaBr,CuSO4,AICh(KOH溶液)

,方法技巧

物质鉴别的技巧方法和应用

分类鉴别方法

。先依据外观特征,鉴别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然后再利用它们去鉴别其他几种物质

不用

②若均无明显外观特征,可考虑能否用加热或焰色反应等方法鉴别出一种或几种物质

试剂

③若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能鉴别时,可考虑两两混合或相互滴加,记录混合后的反应现象,分析确定

①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水溶性、密度、溶液的酸碱性,确定能否选用水或指示剂进行鉴别

只用②在鉴别多种酸、碱、盐的溶液时,可依据“相反原理”确定试剂进行鉴别。即被鉴别的溶液多数呈酸性时,可选用碱或水解呈碱

一种性的盐溶液作试剂;若被鉴别的溶液多数呈碱性时,可选用酸或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作试剂

试剂③可利用已检出的物质为试剂进行后续鉴别

④常用溪水、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氯化铁溶液等作试剂鉴别多种有机物

任选或

此类题目不限制所加试剂的种类或在指定范围内选择试剂,可有多种解法,题目考查的形式往往是从众多的鉴别方案中选择最佳

限选

方案,其要求是操作步骤简单,试剂选用最少,现象最明显

试剂

考点二气体的制备

基础自主诊断

1.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

选择反应装置一般需从反应物的状态、溶解性和反应条件确定制气装置类型,具体如下:

反应装置类型反应装置图适用气体操作注意事项

①试管要干燥

②试管口试管底

固、固加热型。2、NH3等③加热时先预热再固定加热

④用KMnO4制取。2时,需在管口

处塞_____________

①加热烧瓶时_______________

固、液加热型或

CL等②反应物均为液体时,烧瓶

液、液加热型

①使用长颈漏斗时,要使漏斗下

③使用分液漏斗既可以增强气密

性,又可控制液体流速

2.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1)原理

酸性杂质用性物质吸收;

碱性杂质用性物质吸收;

易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的杂质用水吸收;

还原性杂质,可用性较强的物质来吸收或转化;

氧化性杂质,可用性较强的物质来吸收或转化。

(2)气体的净化与干燥装置

液态干燥剂固态干燥剂固体,加热

⅜ɪ⅜

装置Iii

浓硫酸(酸性、无水氯化钙除杂试剂

常见干燥剂碱石灰(碱性)

强氧化性)(中性)(Cu、CU0、Mg)

H2、。2、Cl2、SO2、H2、。2、CI2、So2、

可干燥H2、。2、N2、可除去。2、

Co2、CO、

的气体

CH4、NH3H2、CO、N2

CO、CH4、N2CO2、CH4

不可干

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__等—

燥的气体—

3.气体的收集装置

根据气体的密度、水溶性以及是否与水或空气中的。2发生反应来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的气体收集的气体I收集的气体

收集原理

∏m

CI2、HCkCO2SNO2SH2S.

适用的气体H2、02、NO、CH4、C2H4等H2、NH3等

S02等

4.尾气的吸收装置

分类原理及使用实例

吸收式容器中盛有与有毒气体反应的溶液,将未反应的有毒气体吸收,使其不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适当时候,点燃尖嘴中的可燃性气体,充分燃烧后,转化为对环境无污染的产物

收集式利用气球或球胆将有毒气体收集后,另做处理,避免其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5.防倒吸装置

(1)肚容式

对NH3、HCl等易溶于水的气体进行吸收时,常用倒置的小漏斗、干燥管、双耳球等防倒吸装置,如图10-34-1所示:

图10-34-1

(2)分液式

把导气管末端插入气体溶解度小的液体中,不会发生倒吸,气体进入上层液体被充分吸收。像HCI、NH3均可用如图10-34-2

所示装置吸收。

图10-34-2

6.防堵塞装置

分类装置简图原理及使用方法

若装置通畅,导气管内外的液面相等;若装置堵塞,则装置中的压强会增大,压迫液

液封式

体沿导气管上升

恒压式使分液漏斗内的压强与蒸僧烧瓶内的压强相同,保证分液漏斗中液体顺利流下

防阻式团将棉花置于导管口,防止固体粉末或糊状物进入导管

7.气体制备装置的创新

(1)固体加热制气体装置的创新:如图10-34-3所示,该装置用于加热易液化的固体物质,这样可有效地防止固体熔化时造成液

体的倒流,如用草酸晶体受热分解制取CO气体可用此装置。

AB

图10-34-3图10-34-4

(2)“固(液)+液一>气体”装置的创新

图10∙34YA的改进优点是o

图B的改进优点是使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中的气体—

(3)“块状固体+液体f气体”装置的创新

大试管中的小试管中盛有液体反应物,起液封的作用,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这样设计可节约试剂

装置可通过伸拉燃烧匙,做到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装置通过攸斜Y形管使液体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便于控制反应的进行

(4)几个“随开陵用,随关随停”的制气装置

图10-34-5

.•对点自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制备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

(2)实验室用KClO3或H2O2制取氧气时都用到MnO2,其作用相同()

(3)实验室用图10-34-6①制取并收集氨()

(4)用图②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

图10-34-6

2.一套装置可以用于制备多种气体,根据如图10-34-7“套装”回答下列问题。

图10-34-7

(1)若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干燥的SO2气体:

①A中盛液体的玻璃仪器名称是,实验开始后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O

②B装置的作用是o

C装置的作用是O

③E装置中固体试剂为o

若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干燥的

(2)Cl2: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B装置为除去CL中混有的HCl,则B装置盛装试剂为,如何改进装置?

C装置的作用是O

题组一气体的制备

1∙[2020∙广东深圳华茂实验学校模拟]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可上下移动的铜丝

S

图10-34-8

A.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

B.制备少量氨

C.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D.制备少量氧气

2∙[2020∙江西师大附中期中]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图IO-34-9

A.①是氨发生装置

B.②是氨吸收装置

C.③是氨发生装置

D.④是氨收集、检验装置

⑥方法技巧.........................................

气体制备实验的“两大要求”

(1)加热操作要求

①使用可燃性气体(如:H2、C。、Chk等),先用原料气赶走系统内的空气,再点燃酒精灯加热,以防止爆炸。

②制备一些易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的物质(如H2还原CuO的实验),反应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原料气至试管冷却。

(2)实验装置要求

①制备在空气中易吸水、潮解以及水解的物质(如AI2S3、AICb等),往往在装置的末端再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

②用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测定实验中生成CO2的质量时,在干燥管前连一个盛有无水CaCE的U形管,在干燥管后再连一个盛有碱石

灰的干燥管,前一个的目的是干燥C02,后一个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θ(g)进入。

题组二气体的净化和尾气处理

1.某兴趣小组用如图10-34∙10所示装置制备气体(酒精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图10-34-10

制备⑥中药品

选项①中药品②中药品③中药品④中药品

气体及作用

NaOH溶液,

浓盐酸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AMnO2Cl2

尾气吸收

NaOH溶液,

B稀硝酸Cu烧碱溶液浓硫酸NO

尾气吸收

饱和

澄清石灰

稀盐酸大理石浓硫酸

CNa2CO3CO2

水,检验

溶液

稀盐酸水浓硫酸撤去

DZnH2

2.如图10-34-11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气体的装置,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图10-34-11

选项X收集气体Y

A五氧化二磷氯气石灰水

B碱石灰氨水

C氯化钙二氧化硫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钙一氧化氮氢氧化钠溶液

®规律小结

气体净化与干燥的先后顺序

(1)若采用溶液除杂,应该是除杂在前,干燥在后,其原因是气体除杂过程中会从溶液中带出水蒸气,干燥剂可除去水蒸气。如实验室中利用大

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02,欲制得干燥、纯净的CO2,可先将产生的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除去混入其中的HCI气体,再通过浓硫酸

除去水蒸气。

(2)若采用加热除杂,则一般是干燥在前。如N2中混有02、CO2、H2θ(g),可先将混合气体通过碱石灰,除去CO2和H2θ(g),再将从干燥管中

导出的气体通过装有灼热铜网的硬质玻璃管,除去02,即可得到干燥、纯净的N20若将混合气体先通过灼热的铜网,因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易

使硬质玻璃管炸裂。

考点三固体的制备

1.氢氧化亚铁

(1)原理

2+

离子方程式为Fe+2OH-=Fe(OH)2lo

(2)注意事项:原则是必须在无氧环境下制取。可以采用下面的措施或独特设计。

①Fe(OH)2有强还原性,易被氧化而迅速变色,因此用于配制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蒸僧水要煮沸,以便除去水中溶解

的氧气。

②将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伸入硫酸亚铁溶液液面下,再将氢氧化钠溶液挤出。

③还可在硫酸亚铁溶液上加一层植物油,尽量减少与空气接触的机会。

2.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滴加

饱和氯化铁溶液

eɪɪɔθ

图10-34-12

(1)原理

化学方程式:O

(2)操作步骤

加热40mL蒸储水至沸腾,逐滴滴加5~6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色,停止加热,不可搅拌。

3.固体物质制备的原则

(1)选择最佳反应途径

①用铜制取硫酸铜:O

②用铜制取硝酸铜:O

(2)选择最佳原料

用铜盐与碱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铜,应选用氢氧化钠溶液,而不能选用氨水(氢氧化铜可溶解在氨水中)等。

(3)选择适宜操作方法

如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因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极易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故要注意隔绝空气。再如由

MgC∣2∙6H2O制取无水Mgel2要在氧化氢气流中加热抑制Mg2♦水解才行。

:・对点自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用V表示,错误的用"X”表示)。

⑴将NHQ溶液蒸干制备NHQl固体()

(2)将氧化铝溶液蒸干制备无水AICI3()

(3)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可快速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4)氯化铜溶液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可得无水氯化铜固体()

2.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NaCI溶液,但手边只有混有Na2SO4^NH4HCO3的NaCI固体。某学生设计了如图10-34-13方案:

②过垃的③Na2COs

图10-34-13

如果此方案正确,那么:

(1)操作①可选择的仪器为O

⑵操作②是否可改为加Ba(NC)3)2溶液?(填“是”或“否)原因

是O

(3)进行操作②后,判断So充已除尽的方法是o

(4)操作③的目的是,不先过滤后加NazCCh溶液的理由是<

(5)操作④的目的是o

素养全面提升

题组固体的制备

1∙[2020∙山东新高考全真模拟]以氯酸钠(NaCIo3)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NaCIo2)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H2O2^NaOH

减压蒸发(55X?)

^aClQ^粗产品

冷却结晶

图10-34-14

A.反应1中,每生成1molCIo2有molSO2被氧化

B.从母液中可以提取Na2SO4

C.反应2中HCh作氧化剂

D.采用减压蒸发可能是为了防止NaCIO2受热分解

2.[2020∙聊城一模]Mno2和Zn是制造普通干电池的重要原料,现用软镒矿(主要成分为Mne)2)和闪锌矿(主要成分为ZnS)制

备Mno2和Zn的工艺流程如图10-34-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H2SO4

H2SO4

MnO2

Zn

硫单质

图10-34-15

A.干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原料硫酸可以循环使用,且可用盐酸代替硫酸进行酸溶

C.酸溶时ZnS作还原剂,操作1为过滤

2+

D.通电电解时Mnc)2在阳极处生成,电极反应为Mn*-2e+2H2θ^MnO2+4H

考点四有机物的制备

1.仪器

①三颈烧瓶:又称三口烧瓶,可以同时插入温度计或冷凝管以便测量反应温度或冷凝回流。三口烧瓶不适用玻璃棒搅拌,需要

搅拌时可以使用专用搅拌器。

三颈烧瓶分液漏斗恒压滴球形

液漏斗冷凝管

图10-34-16

②分液漏斗或恒压滴液漏斗

用于滴加液体,可以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③温度计

控制反应的温度或收集福分的蒸气温度。

④球形冷凝管

用于冷凝回流,使挥发的反应物在冷凝管中液化,重新回流到反应装置,继续发生反应。冷凝水要从口进,口

出。

2.制备装置

常见的反应装置如图10-34-17所示(加热和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

图10-34-17

3.液态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在新制的有机产物中,通常会混有有机物杂质和无机物杂质。无机物杂质通常用相应的无机试剂洗去;有机物杂质通常通过蒸

做法与有机产物分离。

①除无机物杂质的主要步骤

a.水洗(借助溶解性原理,除去大量的易溶于水的无机物),静置,分液。

b∙相应的溶液洗涤(进一步通过化学反应,除去相应的无机物杂质),静置,分液。

C.水洗或盐溶液洗(加盐的作用是降低有机物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目的是除去上一步加入的无机试剂),静置,分液。

d.干燥有机物

常用的干燥剂有无水CaCI2、无水MgSO4、无水Na2SO4等。

e.蒸储

收集液态有机物。

②除去有机物杂质的仪器与装置

蒸值烧瓶有形冷凝管牛角管

图10-34-18

③产率计算

产率=三目逑XIO0%

理论产■

:・对点自渊・: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制取乙烯加热时要注意使温度缓慢上升至170℃()

(2)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导管末端要伸入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下()

(3)苯、浓漠水和铁粉混合,反应后可制得浸苯()

(4)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浓硫酸中()

题组有机物的制备

1∙[2019∙全国卷I]实验室制备溪苯的反应装置如图10-34-19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浸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演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浪苯

2.乙酰苯胺可用作止痛剂、退热剂、防腐剂和染料中间体。实验室中采用苯胺(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和冰醋酸等原料制备乙酰

苯胺,反应为

O

《》NH2+CH3COOHFNH-C-CH3+h∣2θ

已知:①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如下表:

密度/溶解性

熔点/°C沸点/℃

(gem-3)水乙醇乙酸

苯胺184微溶于水混溶混溶

冰醋酸118混溶混溶混溶

微溶于

乙酰苯胺114305冷水,溶溶

溶于热水

②主要实验装置如下:

图10-34-21

试依据下列实验流程回答相关问题:

(1)加料:图10-34-20为制备装置(夹持、加热装置略),在仪器A中加入mL苯胺、mL冰醋酸和g锌粉。仪器A的名称

是,仪器B的构造中具有支管a,该构造的作用是,反应混合物中

加入一定量锌粉的作用是

o

(2)加热制备粗产品:仪器A中加料后,加热至105Co适宜使用方式加热,加热温度选择105℃(高于100°C)的理由

是,温度不宜更高的原因是.,当观

察到时可判断反应完成,停止加热。

(3)过滤:反应结束后,将A中的反应混合物先趁热倒入适量冷水中,不断搅拌,使之充分冷却,再用图10-34-21所示的抽滤装置

过滤。与普通过滤相比,抽滤的优点是o该操作后期需对布氏漏斗中的产品进行

洗涤,洗涤液可选择(从冷水、热水、乙醇、乙酸四者中选择一项)。

(4)重结晶:

①将粗乙酰苯胺放入适量水中,若观察到水中有油珠存在,可补加适量水,使油珠消失。根据下表乙酰苯胺的溶解度,上述水的

温度选择左右比较合理,水的用量不能过多,原因是O

温度/℃20255080100

溶解度/g

②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活性炭,除去杂色,再次抽滤,得到乙酰苯胺纯产品。

(5)产率计算:经过重结晶、干燥,得到乙酰苯胺产品g,实验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