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新高三语文暑期学习:8现代文阅读-词语含义_第1页
2023年上海市新高三语文暑期学习:8现代文阅读-词语含义_第2页
2023年上海市新高三语文暑期学习:8现代文阅读-词语含义_第3页
2023年上海市新高三语文暑期学习:8现代文阅读-词语含义_第4页
2023年上海市新高三语文暑期学习:8现代文阅读-词语含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文阅读-词语含义

适用学科语文适用年级高三

适用区域全国通用课时时长(分钟)120

知识点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论述类文章中重要词语、概念的含义。

了解现代文阅读中词语含义题的常见题型,掌握词语含义题的解题方法与

教学目标

技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重点掌握现代文阅读中词语含义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教学难点提高现代文阅读的综合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请鉴赏下面的散文。

门落清秋

相对百花齐放的春而言,人们总有些害怕秋的到来,尽管,秋也被誉为丰收的季节。然

而,在习惯性用语中,人们始终会忘记夏与冬,而习惯用“春秋”表示一年。春天象征着早

晨与开始,秋呢,则无疑是傍晚和结束。无意之间,秋便从夏末的余热里悄悄流走了,人往

往会不经意的忽略了它的存在。

微凉的风,无声无息的被挡在门外,无法进得门内的世界,只因门外属于自然,门内却

属于人生。直到门内的人透过窗户望见了门外落叶的几抹金黄,才发觉到了什么。秋,原来

果真是金色的,并不逊色于春的翠绿。不过,那就是一袭轻纱般的美梦,飘过身畔,随后被

白雪所替代。

秋去了,去往何处了呢?难道,又默然回归西方白色的净土了吗?雁儿们或许早已迁徙,

却忘记了它们当初迁徙的时候排的队伍是“一”字或“人”字;虫儿们仍在田间呢哝,吟唱

着单调而令人费解的诗歌。透过逐渐暗淡的金黄,能想象出一幕情景:站在高耸的山顶,俯

视山下片片梯田,以黄色调为主,各色的一块块田地,排成规则的形状,是否更像壮族妇女

精巧的手工织出的彩锦?偏偏,门吱呀一声关上了,自然的力量渐渐熄灭,直至改变了本应

富含的颜色。

于是,秋就这样在紧闭的门口落下了,甚至去得不留一丝痕迹。门成了秋的镜子,一面

照着梦,另一面照着现实。不知道门外落下了多少黄叶,却如剪影般被碾作了尘土,或被凉

风吹到了某个不知名的荒原。门内仍是寂寞,有人在临窗吹笛,残碎的余音反而比主旋律更

为隽永,更是耐人寻味。那是一种等待,仿佛快要发霉的长久等待,在麻木里,永远不用去

担心是否能等到结果。

昏暗与朦胧中,再次嗅到桂子的清香了。独坐在空阔的椅子上,望见檐角的水滴变成冰

霜,望见墙隅的蛛网又起了厚重的灰尘,才知道炎夏已走,蜘蛛早已经不住旧巢了。大概,

虫子们都已经到了生命终结的时候,或进入了不知多长时间的休眠状态。从狭长的门缝里,

只偷窥到半缕凉月的微光,那门外的世界,到底需要门内的人怎样去创造呢?一转眼,门内

依旧,门外却已万变,带不走的,仅是一声迟到的叹息。

秋是循环出现的,而不同于季节的事物的未必尽可循环,变化之所以称为变化,规律又

有谁能明确的丈量猜度?听说秋天的蚊虫总会带上恶性病毒,在那时候人也容易感染上疟疾,

只期待着来年春天能将不好的东西全部清除,然落得的依旧是“人比黄花瘦”。

终于鼓起勇气推开了紧闭己久的门,原来,凉秋深处,仍有桂之芬芳,浮动暗香的夜坠

落了,明天将会升起艳阳,或许吧……一片小小的落叫•,倏的掠过柔软发际,飘到温度回升

的手心,呵,我竟然把秋拾在手里了。

鉴赏提示:

本文用清秀,隽永的文字,行云流水的将门外清秋描绘得唯美动人,行文又隐露着一种

明天是否还在的叹息。中心明确,善用多处对比、比喻、拟人的手法,令文章熠熠生辉,结

尾也没有故意拔高内容,而是以一个小小的细节,余韵未绝.。本文的主题,也不揭而现一

一季节更替、生命演变,是不可抗拒的的自然规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心灵的窗

口,用力的、深刻地记住它们。

二、知识讲解

所谓“词语的含义”,不是指一般的词典义,而是这个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临时

的、具体的、附加的、动态的、不同于词典义又与词典义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新的含义。

考查内容:

①区别多义词的义项;②辨析同义词、近义词的细微差别;③把握词语的语境义;④把

握代词和具有临时指代作用的词语的含义;⑤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⑥理解蕴涵在词

语中的作者的特殊感情等等。

命题指向:

1.理解“概念”

以准确判断概念的本质属性为基础,通过筛选文中有关的重要信息,选取概念特征的信

息组织答案。

2.理解“词语比喻义”

通过分析喻体与本体相似性入手,寻找比喻的本体。

3.理解“词语的引申义、临时义、隐含义、概括义”

通过整体阅读理解,将词语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在明确词语所在的语句的句意、所在段

落含义、所在语段前后关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4.理解“词语的指代义”

通过紧扣上下文的内容,分清指代内容有近距离指代也有远距离指代。对有些指代性词

语还应特别注意前后指代是否一致,范围是否统一等。

主要题型:

单选题一一主要出现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

多选题一一主要出现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

阐述题一一出现在各地区的文学类文本和部分地区的论述类文本中。

考点1

词语在文本中的解读。

考点2

词语在文本中的深层含义。

考点3

词语在文本中的作用。

三、例题精析

【例题U

1.

现在一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的本义只是纺织上的一

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

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

“经”,而古文经学派则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官书用二尺四寸之

简书之”,所以称作“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经”,简长二

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了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

羊传》《谷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写。即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

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妙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

定的格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论语》

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

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作为官方发表的文书和“经”,

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的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尽四寸

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

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

“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即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

篇》《急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

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

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

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

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字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J

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有学问,这也算是学术变

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

【题干】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Λ.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过是无所谓庄

重不庄重的。

B.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

同样的道理。

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这

“经”没有关系。

D.古代经学派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用二尺四寸的简书写,

所以称为“经”。

【答案】

C

【解析】

♦求异法:

求异法就是把选项中提供的信息与文本中的相关信息比照,找出差异,为选择提供依据。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通过比照,

发现C项的信息不符文意,原文说“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

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这样说来,清代今文经学派

还是承认“经”跟“经纬”这“经”有关系。

[例题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一3题。

接受者应该透过作品的表层而抵达作品的深层,这种文学解读的方法和模式,在朱熹之

前,就已经有理论家提出过。如北宋的诗论家苏轼就提出著名的“深观其义”说:“夫诗者,

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深观其义焉。”苏轼所说的“不可以言语求而得”,是说读者在接受

和解读诗歌作品的时候,不应该简单的从诗句及其字面意义去探寻诗的本意,因为这样是谈

不上对诗意的真正理解的。苏轼所说的“以言语求”,其实就是朱熹所说的“随文解义”,即

仅仅了解语言文字所传达的字面意义,对这种解读方法,他们都是反对的。而苏轼所说的“深

观其义”与朱熹所说的“晓得意思好处”也是同一个意思,即要求读者透过作品的字面意义

去进一步把捉作品的深层意蕴。必须指出的是,对于接受者怎样才能“深观其义”,苏轼并

未作进一步的理论说明,这个问题在朱熹手里才最后得以解决,这就是朱熹提出的“涵泳”

的文学解读方法与途径。

【题干】L结合文段试解释第一句话中“表层”与“深层”的含义(回答均不超过10个字)

表层:

深层:

【答案】

表层:作品语言及其字面意义。

深层:作品的深层意蕴。

【解析】

♦提取法:

提取法就是找出相关内容,提取关键词语作答。

本题从以下句子中提取答案:

“即要求读者透过作品的字面意义去进一步把捉作品的深层意蕴。”

【题干】2.试根据文意,推测“把捉”一词的含义。

【答案】

抓住、把握。

【解析】

根据语境加以理解。

【题干】3.根据全段解说,准确概述“涵泳”一词的含义。

【答案】

透过作品的字面意义去进一步把捉作品的深层意蕴。

【解析】

♦提取法:

根据语境,搞清以下三者的关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过作品的字面意义去进一步把捉作品的深层意蕴”一一这一一“涵泳”

[例题3]

走过河流

季晓涓

每天每天,我都从一条河流上走过,一条比我的生命要长久的河流。在我没有来到这个

世上时,它就己经诞生了。在我离开这个世上时,它还将继续流淌。一条河流,从一个村庄

到另一个村庄,如我简约的生命,一头一个家。

每天每天,当我踏过它身上那架石桥走向外面的世界,我都无法漠视它,像无法漠视内

心的欢乐与惘怅。每天每天,我都有一种冲动,想和它对话,我想写写它,和从它上面走过

的自己。哲人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今天看到的它已不是昨天的它了,虽然

它仍叫着那同一个名字。

逝者如斯。

但是,我仍愿意相信,这条曾润泽过我的童年的河流,这条我曾经远离、终于又回到它

身边的生命的河流,依然识得我的容颜,一如从前。昨天的太阳再也照不到今天的树叶,而

今天的树叶也不是昨天的那一片了。这样想着,我又觉得自己实在好笑,为什么执拗地想让

它记着我,认得我呢?我难道还是昨天的那叶子吗?

沿着河走,从一段生命到另一段生命,我踏实地走过一段寂寞、细碎的日子,但是我渴

望走过河流,走到外面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只作为一个妻子、不只作为一个母亲,而

是一个社会人,那样我的生命才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沿着梦想的阶梯,在一双双温暖的手臂

引领下,我终于跨过生命的河流,重又站在一条新的起跑线上。

河流的两岸年年开着相似的花朵,河流的两岸年年走着不同人。走着走着,人就长大了,

人就成熟了。应该说,我还是我自己,还是那个矜持善感的女子,但每一段生命的内容都不

同,每一段生命,我都有不同的目标和梦想。

曾经的春天我有过许多梦想,关于爱情,关于诗歌,关于生命对于人生和种种际遇,我

的心满怀激情,积极向上地活着,忧伤但不颓唐。这条生命的河流,每当面对它,我就成了

一个诗人,我觉得自己如同它岸边的一株清白的植物,不蔓不枝,活得坦然,活得真实,活

得像我自己,不欺人不骗人,对闷骥约旱男牧楞走过河流,走过我自己。

【题干】说说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寂寞细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为贤妻良母内心的孤独和操持家务的琐碎。

2.完整的生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当好妻子和母亲,并走出家庭,谱写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生。

【解析】

♦语境求解法:

语境求解法就是以文本为大背景,把需要解读的词语与相关内容联系思考,从而理解词

语在文本中的特定含义。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作者借描写走过河流的内心体验和认识,抒写自己对自

我生命历程的审视和感悟,表达积极追求人生梦想、坦然真实面对生命的人生情怀。作者对

自己已经走过的每一个生命历程都有过审视。“寂寞细碎的日子”和对“完整的生命”的追

求就是其中一个部分。

从“寂寞细碎”与“完整的生命”所处的段落语境看,当属作者对自己初为人妻、初为

人母的一段岁月的审视。从表面看,“寂寞”即为孤独,“细碎”即为细小琐碎。初为人妻和

初为人母,从感情角度看,应当不嫌寂寞,而作为贤妻良母,整天操持家务,相夫育雏,“细

碎”当属情理之中。

倒是作为家庭主妇,丈夫外出,闭门在家,不闻世事,而自己又心系大千世界,寂寞由

此而生,极有可能。所以“寂寞细碎”隐含的意思即为:作为贤妻良母内心的孤独和操持家

务的琐碎。“完整生命”相对于“残缺的生命”而言。

从语境中可以看出,“只作为一个妻子”“只作为一个母亲”在作者看来是不完整的;”完

整的生命”还包括成为一个“社会人”,“沿着梦想的阶梯”站在人生“一条新的起跑线上”。

因此,“完整的生命”隐含的意思为:当好妻子和母亲,并走出家庭,谱写为社会作出贡献

的人生。

四、课堂运用

【基础】

1.

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挑战

高等教育无论从政府、个人还是各种资源的综合配置来说,都是一项非常昂贵的投资。

因此在美国和其他的地方,目前有一种日渐增加的压力,即要求大学的教育和研究必须证明

直接的、实质的经济效益。

大学的研究固然应该为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大学教育也应该帮助学生从事有益

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对于一种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着无法用美元或人民币衡量的更

重要的方面。它不仅应有助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

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因此,在哈佛,我们正在复杂的

情况下竭尽全力保持我们称之为“开放教育”的传统。哈佛本科生在校的四年中一定要在一

个主要的领域学习。但我们也希望他们进行跨学科专业学习。

根据同样的观点,请让我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我所说的基础研窕,指的是一种并

未考虑其实际应用性,而源于我们深入自然和人类的激情的科学研究。本世纪的许多最有实

际意义的发现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学者们不是出于追求发明创造的实用性,而是探索自

然界的基本知识。今天人类遗传基因领域内的进步可以追溯到近半个世纪以前DNA的发现,

当时却很少有人能够预见到这一发现的巨大作用。强大工具如激光、硅能、超导、卫星、光

学纤维、核磁共振成像的发现,最初也并未考虑它的实际应用性,而只是在最基本的层次上

对于知识的探索。

这里我们引入需要强调的另一个重要挑战,即如何使我们的大学适应一个有众多领域

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每一点新鲜见识的增长,均得益于全球知识渊博学者之间的合作。

我们希望召集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在兼容不同的观点、看法的前提下,高瞻远瞩,考

察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

【题干】1.对第二段中“最好的教育”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Λ.培养更具创造性,更善于思考,更有理想和洞察力的更完美的人。

B.培养大批能搞发明创造,为经济发展作贡献的人。

C.既要为经济发展作贡献,更要注重对人的全面培养。

D.能适应有众多领域的世界,兼容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为推动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作贡献。

【答案】

C

【解析】

C项由文中“然而对于一种最好的教育来说……的人”这一长句概括而得。

A概括不完整,B文中无此信息,D是如何应对第二个挑战

【题干】2.第三段中“同样的观点”指的是()

ʌ.大学的研究应该为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B.大学教育应该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

C.大学的教育和研究必须证明直接的、实质的经济效益。

D.最好的大学教育和研究存在着无法用经济效益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

【答案】

D

【解析】

同样的观点”即上文提到的作者对“最好的教育”的看法,A、B、C仅着眼于经济效益,

忽略了对人的培养。

【题干】3.第三段中作者选取“今天人类在遗传基因领域内的进步”这一事例,要证明

的观点是(

ʌ.搞发明创造不应追求其实用性,而应以探索自然界的基本知识为目的。

B.一些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实际意义的发明创造,开始只是源于对自然界基本知识的

探索。

C.有些发明创造在研究的初期虽未显示出实用性,但却在实际运用中产生了巨大作用。

D.搞基础研究如果刻意地去追求实用性,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答案】

B

【解析】

A中“不应追求其实用性”与文意不符;C肤浅,没到要点上;D证明目的与结果的关

系,与文意不符。

【题干】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校如果都能像哈佛大学一样重视学生的跨学科专业学习,就能迎接21世纪的挑战。

B.要求大学的经济效益应该日益增长,这种压力必将使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审视教育。

C.不是以实用性为目的的基础研究,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

D.全球科学工作者真诚合作,必将推动科学技术向前发展。

【答案】

A

【解析】

仅有“跨学科专业学习”这一个条件,推断不出“迎接21世纪的挑战”的结论。

2.

墨家刹那辉煌之后为何在历史上失踪了?

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要数儒、墨、道、法四家。但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

之后,它们的命运开始分化:儒家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法家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

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与法家相反,道家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

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

只有墨家,在刹那辉煌之后,无论是作为一种学说,还是作为一种组织,都烟消云散,

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我们现在还能从文本上大致了解墨家的思想体系,但它已经只是

一块思想化石。作为一个长期而普遍的历史事实,墨家的消亡大概也并非偶然的命运安排。

只是,原因是什么?

墨家与儒、道、法三家有一点差别,那就是它不仅有一套学说,还有自己的组织。这方

面它与道教和东汉以后传入中国的佛教相类,胡适先生甚至直接把墨家视为一种宗教,所以

我们不妨拿墨家与释道二教来做比较。

就外因看,百家既罢、儒术独尊的历史环境可能是墨家消亡的重要原因,但同样不能居

庙堂之高的道教(个别时期除外)却没有像墨家一样消亡,反而在民间发扬光大,并深深影

响了中华民族的底层民俗文化。

除开外因,墨家消亡大约有其内在的因由:一个人要想成为墨家的忠实信徒,就必须有

强烈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必须能忍受生活上的艰苦;必须怀有对众人的博爱之心,而不

能讲私人感情……墨家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

相比之下,做道教门徒似乎要幸福得多。道教的修行目标不是来世往生极乐世界,而是

今世就要长生不老,成为仙人。所以,道教,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正一道,并没有太多禁欲方

面的规定。

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固然是墨家不易为人接受的重要原因,但这一点尚不足以解释一切。

为什么墨家、佛教同样主张禁欲,而两者命运迥异?这可以从两者的不同之处找到答案:墨

家只是一种世俗学说,而佛教是一种出世的宗教。作为出世的宗教,佛教能为信徒提供一套

灵魂救赎的法门,让他们在禁欲的同时能享受心灵的满足,从而把所有的苦难都视为通往幸

福彼岸的舟筏。正由于有这种“心灵鸡汤”,虔诚的佛门弟子可以忽略形而下的艰苦,去追

求形而上的禅悦。

而墨家的理论体系本质上是世俗化的。墨家思想中唯一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观点是相信

鬼神并以此劝善,但这不足以改变整个墨家思想体系的高度世俗化色彩,不足以成为墨家门

徒灵魂信仰的基础。而如果不以坚定的信仰为基础,禁欲的生活、无私的行为就不会有普遍

而长久的吸引力。

总而言之,一种学问要想成为广被接受的显学,总得有某种足以吸引信徒的东西,这种

东西可以是形而下的物质动机,也可以是形而上的精神慰藉。而墨家恰好这两方面的东西都

无法提供,最后只能“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墨家如要长存,必得把世俗主义与禁欲主义

二者舍去其一,以世俗主义搭配功利主义(如同大多数世俗学说),或以禁欲主义搭配神秘

主义(如同大多数宗教学说),庶几方可免于沦亡。

除此之外,墨家还有一个不得不消亡的理由:在大一统的专制君主治下,一个内部有着

严明纪律的世俗化组织必然会让朝廷产生极大的戒心。虽然墨家可能只有一腔热血,没有政

治野心,但专制君主最怕的恰恰不是贪婪的小人,而是有政治动员能力的圣贤君子。对于君

主而言,可怕的不是有造反的野心,而是有造反的能力。专制君主对一切世俗组织都必然心

怀警惕,“结党营私”之所以是一个很重的罪名,关键不在于“营私”而在于“结党”。“结

党营私”固然不可,“结党营公”就更加显得别有用心。

所以,作为组织的墨家必然只能存在于列国时代,那时还没有形成四海为家的大一统,

列国君主面临的最大危险是身边的敌国,对自己治下的百姓自要松弛许多。而释、道二教虽

有组织,但因其强烈的出世倾向而稍可见容于世。释、道二教不似基督教,它们一方面有遁

世色彩,另一方面却又教人顺从世俗政权,即便世俗统治残暴无道,臣民也应逆来顺受。而

且,在传教上,“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这使释、道二教高度依赖世俗政权的支持。正由

于释、道二教没有什么威胁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安邦定国,所以才不致像墨家一样

过早衰亡。

【题干】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墨家思想对现实生活已经没有影响力,他停留在书本上,只不过是一块思

想化石。

B.墨家认为做人要有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要有对众人的博爱之心,还提倡禁欲,强

调严格的纪律。

C.做道家门徒不像做墨家门徒那样清苦,所以道教能在民间不断发扬光大,深深影响

底层民俗文化。

D.如果墨家能把世俗主义与禁欲主义二者舍去其一,那它就不会消失。

【答案】

D

【解析】

原句出现在第九段第3、4行。原文是必要条件,选项说成了充分条件,绝对化错误。

原文:墨家如要长存,必得把世俗主义与禁欲主义二者舍去其一……或许方可免于沦亡。

【题干】2.第三段划线句中既有“道家”,也有“道教”,二者是不是同一个概念?请简要

分析划线句,说明这个问题。

【答案】

“道家"和''道教"不同。划线句先说墨家有自己的组织,在这一点上,墨家和道家是不

同的,也就是说,道家是没有组织的。接着说在“这方面”墨家和道教“相类”,也就是说,

道教也有组织。由此可见,道家和道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解析】

运用语境求解法。

【题干】3.根据文意,墨家的消亡有哪些原因?

【答案】

①处于百家既罢、儒术独尊的历史环境;②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不易为人接受;③缺乏

把苦难化为幸福的信仰;④朝廷对墨家有极大的戒心。

【解析】

运用提取法。

3.

共老

龙应台(台湾女作家)

我们走进中环一个公园。很小一块绿地,被四边的摩天大楼紧紧裹著,大楼的顶端插

入云层,底部小公园像大楼与大楼之间一张小小吊床,盛著一点青翠。淙淙流水旁看见一块

凹凸有致的岩石,三个人各选一个角,坐了下来。一个人仰望天,一个人俯瞰地,我看一株

树,矮蹲蹲的,树叶油亮茂盛,挤成一团浓郁的深绿。

这三个人,平常各自忙碌。一个,经常一面开车一面上班,电话一个接一个,总是在

一个红绿灯与下一个红绿灯之间做了无数个业务的交代。睡觉时,手机开著,放在枕边。另

一个,天还没亮就披上白袍开始巡房,吃饭时腰间机器一响就接,放下筷子就往外疾走。还

有我自己,总是有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字,走不完的路,看不完的风景,想不完的事情,

问不完的问题,爱不完的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忙,忙死了。

可是我们决定一起出来走走。三个人,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行走,身上没有一个包袱,

手里没有一张地图。

然彳爰,我就看见它了。在那一团浓郁的深绿里,藏著一只浓郁深绿的野鹦鹉,正在啄

吃一粒绿得发亮的杨桃。我靠近树,仰头仔细看它。野鹦鹉眼睛圆滚滚地,也看著我。我们

就在那杨桃树下对看。另外两个人,也悄悄走了过来。三个人,就那样立在树下,仰著头,

屏息,安静,凝视许久,一直到野鹦鹉将杨桃吃完,吐了核,拍拍翅膀,哗一下飞走。

我们相视而笑,好像刚刚经过一个秘密的宗教仪式。

这是一个阳光温煦、微风徐徐的下午。我看见他们两鬓多了白发,因此他们想必也将

我的日渐憔悴看在眼里。我在心疼他们眼神里不经意流露的风霜,那么——他们想必也对我

的流离觉得不舍?只是,我们很少说。

多么奇特的关系啊。如果我们是好友,我们会彼此探问,打电话、发简讯、写电邮、

相约见面,表达关怀。如果我们是情人,我们会朝思暮想,会嘘寒问暖,会百般牵挂,因为,

情人之间是一种如胶似漆的黏合。如果我们是夫妻,只要不是怨偶,我们会朝夕相处,会耳

提面命,会如影随形,会争吵,会和好,会把彼此的命运紧紧缠绕。

但我们不是。我们不会跟好友一样殷勤探问,不会跟情人一样常相厮磨,不会跟夫妇

一样同船共渡。所谓兄弟,就是家常日子平淡过,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

抉择和承受。我们聚首,通常不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父亲或母亲。聚首时即使促膝而坐,

也不必然会谈心。即使谈心,也不必然有所企求——自己的抉择,只有自己能承受,在我们

这个年龄,已经了然在心。有时候,我们问,母亲也走了以彳灸,你我还会这样相聚吗?我们

会不会,像风中转蓬一样,各自滚向渺茫,相忘於人生的荒漠?

然而,又不那么简单,因为,和这个世界上所有其他的人都不一样,我们从彼此的容颜里看

得见当初。我们清楚地记得彼此的儿时——老榕树上的刻字、日本房子的纸窗、雨打在铁皮

上咚咚的声音、夏夜里的萤火虫、父亲念古书的声音、母亲快乐的笑、成长过程里一点一滴

的羞辱、挫折、荣耀和幸福.有一段初始的生命,全世界只有这几个人知道,譬如你的小名,

或者,你在哪一棵树上折断了手。

南美洲有一种树,雨树,树冠巨大圆满如罩钟,从树冠一端到另一端可以有三十公尺之

遥。阴天或夜间,细叶合隆,雨,直直自叶隙落下,所以叶冠虽巨大且密,树底的小草,却

茵茵然葱绿。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尺,但

是同树同根,日开夜阖,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的。

【题干】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Λ.题目“共老”是全文的叙事线索,指的是兄弟姐妹一起变老,共同走完漫长的人生

旅程。

B.第一段描写公园很小,被大楼紧紧裹着,暗示出都市里人们生存环境的局促和压抑,

C.“身上没有一个包袱,手里没有一张地图”句,描绘出三个人相聚时的轻松状态,

D.“人生的荒漠”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出作者对母亲去世后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的忧虑,

E.结尾处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借南美洲的雨树来表现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难以割断。

【答案】

AD

【解析】

要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

4.

柴禾

刘亮程

①我们搬离黄沙梁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

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了下来。

②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一根又粗

又长的刹车绳,当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凑巧对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

象。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对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

远路上,满车的东西扔掉,让牛拉着空车逛荡回来。有的人家正好相反,置了辆新车,能壮

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拉半车干柴都打摆子。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刹

车绳也是新的,人却不行了一一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

③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虽不高,柴

禾底子却很厚大排场。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气气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先是后父带

我们进沙漠拉柴,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

拉柴时,我们已另买了头黑母牛,车粘辘也换成新的,柴垛更是没有Iw家可比,全是梭梭柴,

大棵的,码得跟房一样高,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

④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

送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

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里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

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

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一个完整的家

院就应该是这样的。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

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地度过一个个寒冬。

⑤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20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

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子,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

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

秋天我们为摘一棵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

感觉到它们腐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

静悄悄地自己朽掉了。

⑥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们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

直看着它们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就看见了。

它们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

全都看见了。

⑦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

寒,从没堵他的路。坑说,我没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他

的脸不是我吹旧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

南下不到他心里.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

⑧可是,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

⑨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

(有删改)

【题干】1.根据全文概况“柴禾”在文中的含义。

【答案】

生活物资,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传统生活方式,精神寄托。

【解析】

本题考查形象的含义、理解文章的能力。“柴禾”形象在文中的含义是丰富的,有物质

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首先要弄清本文采用了象征手法,以“柴禾”来象征家力;其次

要找出“物”与人的联系点,比如“柴禾”是生活物资,家的一部分。在其背后隐涵着人们

的生活方式,精神寄托。

【题干】2.第3自然段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内容:主要叙述了我家柴垛积累过程。作用:通过叙述父子兄弟辛勤积累柴垛的过程,

赋予柴垛物质以外的意义,既承接上文“柴垛是家力的象征”,又与后文“我们在心里需要

他们”呼应,并为柴火在今后的生活中的巨大变化做铺垫。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概括内容的能力,以及表达效果。首先要弄清本文第3自然段主要

叙述了的内容,然后在思考在全文中的作用。因为文章中间,故考虑呼应、铺垫等方面作用。

【题干】3.第6自然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

果。

【答案】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逐层再现柴火被冷落忽视、逐渐朽去过程中的三个细节,层层渲染,

画面生动,富有感染力;四个“看见了”突出柴火朽去过程中我始终在场又始终旁观的态度,

传达出深深的自责和无奈情绪。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句子表达技巧一一修辞手法运用鉴赏的能力。该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

辞手法,极富情感的三个细节描写,层层渲染,再现再现柴火被冷落忽视的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有我的感情变化和感受。

【题干】4.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说明

理由。

【答案】

重在写柴火。因为柴火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柴火在今昔生活中的巨大变化是文章的主要

内容,通过柴火的描写表达出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对细微生命的关注。

重在写人。虽然写人的篇幅不多,但写柴火的目得是为了写人,对柴火的生命过程的关

注就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注。文章由物及人,卒章显志,凸显了对人的生命的感悟。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属探究能力考查。本体是

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从形象、主题和结构等角度来谈理由。答题时要联系全文,不要

断章取义。应从形式和内容上去探究,立足文本,谈出理由较难。

【巩固】

1.

论文化创意

创意被称为创造,也叫创新,但又不同于创造和创新。创意通俗地讲就是点子,指的是

观念、理念、观点、意见、想法等。创意是整个计划、整个行动中最原始、最基本、最关键、

最具有决定性的想法和主意,是整个创造活动的出发点。相对于创意的这种原初性和出发点

特征,创造只是在这个原创性基础上和出发点之后的行动,是过程。

而创新则是整个创造的结果达到了别人所没有的新水平和新境界。例如,北京奥运场馆

的“鸟巢”“水立方”形状和结构就是创意,这个创意只是一个理念或一个概念,但它决定

了整个建筑的创造和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实质上就是把文化创意按照经济规律,转化成财富的一种智慧型、知识型

的新型产业。但文化的创意不仅仅是文化产业方面的创意,而且还有文化事业方面的创意。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都需要创意,但创意并非都是产业,也未必都要产业化。

文化创意产业注重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而文化创意事业则注重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精神

文明建设的功能发挥。功能不同,前者侧重于“利”,后者侧重于“义”,相互补充,不可替

代,缺一不可。文化创意产业以GDP增长为标准,是一个硬指标;而文化创意事业以精神文

明程度的提升为目标,是一个软指标。

我们之所以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提倡文化创意事业,是因为文化本身兼具

意识形态性和产品的经济属性,而且任何创意都是有价值属性的。通俗地说,点子是有好点

子、歪点子、鬼点子之分的。因此,同时注重创意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就是要避免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矫正“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不考虑文化

主体性的做法。文化创意一旦脱离了价值属性制约,则极有可能变成资本的伪装和对消费者

的欺骗。比如,一盒88888元的月饼,不能不说是一个文化创意,但在价值背离的背后却

是铺张和欺骗。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两翼,不可或

缺,不可偏废。文化创意是文化发展的起点,是原动力。但文化创意的灵魂却是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因此,要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激发人们的智慧,把文化创意事业搞

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充分体现。文化创意无法用金钱计算,但带来的社会效应

和文明进步却是巨大的。它在人们愿意接受的范围内,唤起责任心,强化文明感。因此,只

有将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一起抓,才能使文化创意的功能得到全面、合理的发挥。

(选自2012年2月

8El《甘肃日报》,有删改)

【题干】1.下列关于“创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ʌ.创意虽然不同于创造和创新,但又与创造和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

B.与创造相比,创意具有“最原始、最基本、最关键、最具有决定性”等特征。

C.创意为创造提供了原创性基础和出发点,是创造活动应遵循的整个行动计划。

D.创意虽然只是一个理念或一个概念,但它决定着创造过程和创造结果的水平。

【答案】

C

【解析】

创意是整个计划、整个行动中最原始、最基本、最关键、最具有决定性的想法和主意,

而非“整个行动计划”。

【题干】2.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关系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A.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都属于文化创意,前者侧重于“利”,后者侧重于“义”,

功能不同,相互补充,不可替代,缺一不可。

B.文化创意产业以GDP增长为标准,是一个必须完成的硬指标;而文化创意事业以精

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为目标,是一个可急可缓的软指标。

C.文化创意产业只追求经济的增长,文化创意事业只追求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二者

对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D.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的属性不同,前者具有经济属性,后者具有意识形态

属性,只有两者一起抓,才能使文化创意的功能得到全面、合理的发挥。

【答案】

A

【解析】

B项中的“硬指标”“软指标”是相对而言,并非是说“必须完成”“可急可缓”。C项,

应将“文化创意产业只追求经济的增长”和“文化创意事业只追求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中

的“只”改为“注重”。D项,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都兼具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

性。

【题干】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ʌ.文化创意产业是由文化创意转化成的新型产业,它应该在文化创意的价值属性制约

之下谋求发展。

B.文化创意有好坏之分,一旦脱离了价值属性制约,就会变成资本的伪装和对消费者

的欺骗。

C.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必须大力提倡文化创意事业,为文化创意产业发

展提供正确的方向。

D.文化创意是文化发展的起点,是原动力,文化创意事业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为灵魂。

【答案】

B

【解析】

B项,应将“就会变成资本的伪装和对消费者的欺骗”中的“就会”改为“极有可能”。

①近年来,艺术史研究者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艺术品的理解和研究,不能局限于图

像、风格等艺术范围之内,还应拓展到作品的物质性特征和存在方式。如果对中国传统的“卷

轴”这一装裱方式加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物质性特征常常是文化精神的某种映射。

②把卷轴和西方油画的装饰形式进行比较,两者的不同显而易见。油画完成后被嵌入硬

质的四边画框,意味着一种强制性的“展开”,体现出对静态的空间的占有意识。而中国书

画所采用的卷轴形制,则自然引出一个“敛合”的结果。敛合意味着对空间尽可能的放弃,

却隐含了时间性的要求。

③卷轴提供的形制,保障了舒卷的权力和自由,而在长幅横式的卷轴作品中,舒卷过程

本身就是观看活动的一个介入因素:它拒绝对全幅作即时性的呈现,而对观看范围进行必要

的控制,使观看成为一个历时性的过程。具体而言,这类作品展示时,作品左侧部分随着观

看的进行被陆续打开,与此同时,右侧部分则被不断收起,观看者视野所及,就是“舒”和

“卷”所呈现的自然范围(约为一个手臂的长度)。这种观看方式,要求作品在展示过程中

体现出“段落感”,以使观看者视野中的图像保持一个相对完整而又不完全重复的空间,这

样的段落空间是逐步呈现和不断变换的,因而是由时间统领和支配之下的空间。这是此类卷

轴作品与静态展示的油画作品的重要差别。

④考察卷轴的敛合形制,我们会进一步联想到收藏的行为,因为敛合也正是收藏的一个

基本动作卷轴所支持的敛合形制,可使作品避免因长期暴露在空气和光线中而受到损伤,

也暗示了对作品时间性要求的尽力满足。

⑤敛合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它还可能是对观看者进行挑选的一种方式。卷轴的形制所隐

含的既不是无条件的展示,也不是全然不允许观看,它暗示着古代士大夫艺术活动中那种“限

制性”的观赏。“更起粉墙高百尺,莫令门外俗人看”,宋人孙少述这两句诗对理解这个问题

或许有点帮助。该诗的题目是“栽竹”,考虑到竹子清幽绝俗的文化品性极其与文人墨客的

精神关联,我们完全可以把这样的诗句看作古人艺术观念的隐喻。“粉墙”象征着艺术家及

收藏者与世俗阶层的趣味隔阂,他们通过粉墙圈筑出自己的庭院,就等于塑造了趣味的共同

体,正如布迪厄所说:“趣味是分等级的,它会区分出不同的级别群体。被分成不同等级的

社会主体,通过自身制造的区阂,会在美与丑、杰出与庸俗之间区分自己J

⑥既然这样的粉墙是由栽竹人有意构筑起来的,墙内的景观也就成了一种阶层身份的表

征.当作品舒展开来的时候,它面对的不可能是公众,相反,其展示常常带有私密的色彩。

通过大量的古代文献和图像资料可以知道,艺术品的展示通常是在一个称作“雅集”的小型

私人聚会中进行,被邀请的观看者则一般是文人名士。而将一件艺术品长时间地置于众目睽

睽之下,不仅不是慷慨之举,反倒可能被视为不谙风雅的行为。

(选自姜勇《舒卷的粉墙》,有删改)

【题干】1.第②段加点词“展开”在文中的意思是:。

【答案】

整幅完全展现

【解析】

理解词语的含义,先理解词语所在段落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词语的具体意思0文章第

二段用对比的手法分析油画、中国画的具体表现方式:油画是“展开”、中国画是“敛合

从“油画完成后被嵌入硬质的四边画框……体现出对静态空间的占有意识”等语句可以看出,

油画的“展开”是全方位的、全部的表现出油画的所有内容。由此可以得出“展开”的意思

应该是“全幅的呈现”。答案中对画面“全幅”呈现的方式有准确描述,得2分;对画面呈

现的方式有描述,但不够准确,得1分。如:(1)静态空间的占有(2)静态展示(3)油画

完成后被嵌入硬质的四边画框;未对画面“全幅”呈现的方式作描述,得O分。

【题干】2.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答案】

画线句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油画的装饰方式体现静态空间占有的内容,引出下午关于卷

轴所隐含的时间性要求的阐释。

【解析】

理解语句的作用注意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内容上注意分析语句表达的意思,结构上注

意分析语句与上下文的关系等。这句话解释中国画的“敛合”体现的意义:放弃空间、隐含

时间性。从上文看,这句话承接上文对油画的解说;从下文看,这句话引出下文对卷轴体现

的时间性的解说等。由此可以得出答案。答案中,如果用“①”表示“承上启下”;“②”表

示“承接上文油画的装饰方式体现静态空间占有的容”;“③”表示“引出下午关于卷轴所隐

含的时间性要求的阐释”。那么答案包含①②③或②③,得3分;答出①②或①③,得2分;

答出②③中的任意1项,得1分;只答①,不得分。

【题干】3.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内容。

【答案】

一、准确概括段落主要内容,语言简洁,得2分,如(1)卷轴的形制使观看长幅横式

卷轴作品成为历时性过程。(2)卷轴的形制使长幅横式卷轴作品的观看由时间控制。

【解析】

概括文段要点和段落大意要注重对语段的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这段话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写卷轴的形制使观看者成为一个历史性的过程;第二层,从具体看画过程解说欣赏卷

轴是由时间统领和支配的空间。由此可以看出,文段的主要内容集中在第一层,即卷轴的形

制使得观看它成为历史性过程。

【题干】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④段##中,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在这样的意义上

②收臧的行为是使所收藏之物尽可能地延伸到未来

③“藏”是中国人处理既往事物的一种态度和方式

④把未来变为它曾经存在的“过去”

⑤要求所藏之物具有物质和精神价值上双重的持久性

A.②,④,①,③,⑤。

B.③,②,④,①,⑤。

C.③,⑤,②,①,④。

D.②,①,⑤,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衔接的能力。把握语句的顺序,注重分析方框前后的内容和题干中五

句话之间的关系。第四段中,##前语句的意思是“敛合”是收藏的基本动作,由此可以推测,

##中的内容中第一句应该与“收藏”相关;分析题干中的五句话,与''收藏"相关或能够与

前文衔接的是②③等,同时分析第一句,“这样”是指示代词,所指必为某种“意义”,与第

二句的“行为”不能衔接,运用排除法,排除C、D选项,比较A、B选项,第三句“藏”的

内涵与外延均大于“收藏”,由此判断第三句在前,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当然同时也要注

重分析##后的内容,判定④⑤与后文联系紧密的是哪一句等。

【题干】5.下列对“粉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粉墙”区分出人们精神境界的高低。

B.“粉墙”喑示群体之间存在趣味差异。

C.“粉墙”阻隔了人们去观赏艺术作品。

D.“粉墙”禁止了不谙风雅的欣赏行为。

【答案】

B

【解析】

理解词语的含义注重分析词语出现的语段的意思等.“粉墙”一词出现在五、六两段,

第五段中“粉墙”象征艺术家、收藏者与世俗阶层的趣味隔阂,塑造趣味共同体;第六段,

进一步解说“粉墙”的作用,使得墙内的景观成为一种阶层身份的象征。由此可以判断,A

项,照应布迪厄的语句,趣味区分美丑、杰出和庸俗,即审美情趣,不是选项中说的“精神

境界”。B项,粉墙体现了趣味隔阂,即群体之间的趣味有差异。选项符合文意。C项,照应

第六段的“墙内景观也就成了一种阶层身份的表征”,即因为粉墙的存在,阻隔了人们观赏

艺术作品。D项,照应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

【题干】6.本文研究的视角新颖,阐述的方法多样,请结合文章对这两点作简要说明。

【答案】

答案示例:本文通过研究卷轴的物质性特征来揭示其蕴含的文化精神,与局限于图像、

风格等艺术范围之内的研究不同,研究的视角新颖。文章从一般的卷轴作品谈起,转入对长

幅横式这一卷轴作品的分析,并对观看过程作具体介绍;还通过比较卷轴与西方油画的装饰

方式、以孙少述的诗句做类比、引用布迪厄的话等多种方法来阐述作者的看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的能力。注意分析题干的具体要求,然

后根据文章的阐述方式加以解说即可。回答问题时,先概括文章的具体内容,然后分析文章

的解说方法。比如文章开篇引出卷轴,然后用油画与卷轴对比,引出对欣赏卷轴的“时间性

(历史性)”的解说;第五段,引用孙少述的诗句以及布迪厄的语言解说“粉墙”等。由此

可以得出答案。

3.

樱桃

黄裳

①富春江沿岸的几座县城,富阳、桐庐和上游的白沙(建德),几乎没有例外都有一条

沿江的长街。主要的商业店铺就集中在这里。一些行政机关和民居大抵都坐落在长街后面。

有的江岸连山,没有多少发展余地,新兴的建筑只能向长街侧边扩展,有时还免不了要上山。

这一格局,恐怕是一切沿江城市的通例。

②桐庐的街,从公路车站开始,一直向东伸展开去,迤通行来,约有二三里远近。从八

十年代新建的百货公司大楼、电影院,到五十年代以来陆续修建的商店、机关,还有更早的、

三五十年、百把年前留下的老屋,杂然并陈地对峙在长街的两侧。这些时代脚步留下的痕迹,

它们的新旧比列、建筑规模与风貌的对比,说明本来是迂缓前进的步伐显然是一天天加快了,

尤其近两三年来是如此。前年到这里来时还没有看到踪影的电影院,这就是披着八十年代的

新装新出现的“娇客”。从簇拥在门前广告栏边人群的脸上,可以看到兴奋、专注的神色。

他们中间有小孩子,也有中年人;有城镇居民,也有进城来挑着担子的农村男女。

③这样一个中小县城居民的文娱生活,竟是出人意外的丰富。两三年前在山上的大会堂

里,我看到过金华堂剧团演出的广告;现在是浙江绍剧团在那里上演《火焰山》,是孙悟空

三借芭蕉扇的故事。票价是三角、四角、五角。好像比型剧稍高一些。此外,桐庐越剧团在

山演《啼笑因缘》,票价是一角(童票)到三角。一家旅馆“桐江饭店”里还开设了讲话人

的书场,长街上新增设了旅游局的宣传栏。这个局也是最近才出现的,就在南面长街尽头的

城隍庙旧址里,门前有一棵几百年树龄的老樟树。城隍庙不在城市中心,竟被挤到边远的角

落,无疑也说明了这个依江傍山的山城的特色。桐庐三个著名的旅游点是桐君山、钓台和新

发现的“瑶琳仙境”。这个古老的地下迷宫几年来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就在我们来到

桐庐的当天,听说就接待了五千名游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对比之下,前两处就要冷落

的多,不过我觉的论山水之美和历史气息,还是这两处有更多的吸引力。

④到桐庐的当天下午,我们度过长街,来到“渔梁渡口”乘渡船到了桐君山下,接着又

登了山。这山,比起两年前初访时,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登山的石级铺好了,桐君祠也

正在重修整修。两三位上了年纪的木工师傅正在大殿里细心地雕刻着镂空的:“雀替①”殿

内一角堆着樟木的板材,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些装在外檐梁柱尽头的纯装饰性构件,被木

工灵巧的双手雕成了镂空的人物亭台花样,有几只已经加上了金碧斑斓的重彩,繁维极了也

美丽极了。殿中的桐君像还是白垩②的,两侧悬着一副新雕成的抱柱对联,是从山东来的老

书法家孟庆甲的楷书。这可能是一副原曾有过的旧联:

大药几时成,漫拨炉中丹火。

先生何处去,试问松下仙童。

⑤桐君,是古代一位采药的老人,住在山上。药,总是采了来给人们服用的,所以老百

姓记得他。不过他却不大喜欢回答人们的问讯,终于连名字也没有留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

始,他在传说中却变成了一位道士,像老君那样的“仙人”了。人们还指给我看他日常静坐

在树荫下的桐树。这树就在祠后的山崖旁边。据说那株古桐早已枯死,现在的桐树是从原来

的树根上生发出来的,亭亭地也已有了十多丈了。

⑥等我们走下山来,渡过江去,重新踏上长街,已是旁晚时分了。街上的摊贩早已散去,

只剩下一位老年农夫还坐在路边的石级上等顾客,她身边放着一只编织精巧的半旧竹篮,手

里拿着一杆小称。走近去时,我惊喜地发现篮里盛着一颗颗晶莹如珍珠的樱桃。真的已经很

久没有吃到樱桃了,这种果子在城市的水果店里是很难得看见的,它的产量少,时令断,又

经不起久藏;难怪不易发现它的踪迹。它似乎只出现于词人的笔下,“樱桃落尽纯归去”引

来了李后主的叹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是作为“流光容易把人抛”的论据提出来的。

词人好像无例外地一致惋惜春光的短暂,千方百计地想留它下来,看见檐外蛛网上的落花瓣,

敏感地发现蜘蛛竟也是自己的同志,也在进行无效的挽留春光的努力。在他们看来,樱桃的

出现,简直是春去的信号。其实又何必如此呢?晚春以后紧接着就是初夏,这才是更为丰富、

坚实、健旺、充满了生机的季节,也是人类努力工作的季节。

⑦齐白石为荣宝斋画过一幅诗笺,一只高脚水晶盘里,满满盛着鲜红的樱桃,每只晶圆

的颗粒上都缀着一根细柄。真是一片火红,饱满地孕育着势将迸裂喷发的生命的力。老画家

给了樱桃崭新的解释,在他看来这应该是象征着未来更大更多收获的信息。不能不佩服齐白

石的见识和魄力,他的笔一下子就扫尽了多少年来围绕了樱桃凝聚着的悲叹、哀愁的气氛。

他在画幅上角题词是“女儿口色”,一下子竟从樱桃联想到女孩子的朱唇上去了。

⑧老太太篮里的樱桃,并不全是红的,有些还带着浅绿嫩黄的奶白色,也许是品种不同,

或是尚未完全成熟。不管这些,我们买了一大捧,一面走一面吃,有的还带着微酸,甜味也

是淡淡的。就这样边走边吃,再走近那棵古老的香樟时竟自全部吃完了。

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七日(选自黄裳《过去的足迹》)

[注]①雀替:中国传统建筑中横梁与立柱相交处的托座。②白垩:石灰岩的一种,白

色,可用作粉刷材料。这里指用白垩粉刷塑像,为上彩做准备。

【题干】1.第⑥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

①入对樱桃寓意的阐发。②为樱桃新的寓意做衬托。③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气息。

【解析】

作用从内容(内容重点、手法、思想情感)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划线句子写古诗词中樱

桃形象,大量引用名句,照应了上句樱桃“时令短”“不易发现踪迹”的特点,与下文樱桃

的心形象形成对比,为坐着下文情感的转变做了铺垫。

【题干】2.文章以“樱桃”为题,但后三段才集中写“樱桃”,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6

分)

【答案】

①按照游览顺序依次展开,行文舒徐自然。②在前五段叙述社会生活变化的基础上,借樱

桃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丰富文章内涵。③后三段从不同层面揭示樱桃寓意,升华文章主旨。

【解析】

作者借樱桃写充满生机的未来,前面写桐庐的变化,桐君祠正在重修整修、古铜树生发

新芽都表现了桐庐的未来充满生机,丰富、坚实、健旺,这与樱桃的形象是一致的,前面的

内容为后面集中写樱桃做了铺垫,提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题干】3.第⑦段称赞齐白石的“见识与魄力”,其实,作者当时根据自己对社会发展变化

的观察与思考完成的这篇文章,同样显示了他的“见识与魄力”。请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