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细胞生活的环境知识梳理知识梳理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一、体液体液:体内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细胞内液(2/3)体液组织液细胞外液(1/3)血浆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淋巴,等二、血浆、组织液、淋巴及细胞内液之间的关系1.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来源、组成及关系比较项目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成分来源消化道吸收;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形成;在毛细血管动脉端血浆渗出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由消化道吸收而来(如:短链脂肪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后进入血液,而中长链脂肪酸则被吸收入淋巴,随淋巴循环,经胸导管入血)化学成分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和各成分含量与血浆相近,但不完全相同。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2.不同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不同的。细胞名称所生活的内环境组织细胞(如:肝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组织液【误区警示】汗液、消化液、尿液、泪液等不属于内环境。血红蛋白、DNA聚合酶、呼吸酶、丙酮酸等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生理过程:(1)发生的生理过程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②兴奋在突触上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③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④激素调节过程,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2)不发生的生理过程①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反应。②细胞内蛋白质、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合成。③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扩展】脑脊液:\t"/item/%E8%84%91%E8%84%8A%E6%B6%B2%E5%BE%AA%E7%8E%AF/_blank"中枢神经系统内无\t"/item/%E8%84%91%E8%84%8A%E6%B6%B2%E5%BE%AA%E7%8E%AF/_blank"淋巴液,而代之为\t"/item/%E8%84%91%E8%84%8A%E6%B6%B2%E5%BE%AA%E7%8E%AF/_blank"脑脊液,脑脊液是充满脑室系统、\t"/item/%E8%84%91%E8%84%8A%E6%B6%B2%E5%BE%AA%E7%8E%AF/_blank"蛛网膜下隙和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其内含多种浓度不等的无机离子、葡萄糖、微量蛋白和少量淋巴细胞,pH为7.4,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运输代谢产物和调节颅内压等作用。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的一种。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是指存在于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中的物质,可分为以下几类:①吸收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酯肪酸、维生素等。②细胞代谢废物:CO2、含氮废物(氨、尿素等)。③交换的气体:O2和CO2等。④细胞合成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的物质:抗体、神经递质、激素等。(2)渗透压简单的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即溶液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弱,溶液渗透压越低。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Cl-。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3)酸碱度:正常人血浆的pH是7.35~7.45血浆pH处于正常范围的原因是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血液中缓冲物质的缓冲作用。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化学缓冲物质的作用血浆中有一系列缓冲物质,如: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它们具有很强且很迅速的缓冲酸碱度改变的能力。其中以NaHCO3/H2CO3这一对最为重要,因为它的量最大。呼吸调节[H+]增高和[CO2]增高,均能剌激呼吸中枢;H+还对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起刺激作用,这都可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使CO2排出增加。肾脏调节肾脏是酸碱平衡调节的最终保证。因为只有CO2可以通过呼吸排出体外,而其它如乳酸、丙酮酸、磷酸、尿酸、草酸等均为非挥发酸,最终均需通过肾脏把过多的排出,把不足的保留下来。因此肾脏调节机体酸碱平衡的功能正常与否,关系重大。(4)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在37.5℃左右。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和生物的生命活动。细胞外液的温度能够保持稳定的根本原因是人体具有体温调节机制.
参与体温的维持的器官和系统有:皮肤、骨骼肌、肝脏、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人体内的体温调节的反射弧为: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包括立毛肌收缩、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分泌量增加以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
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增加散热)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不是所有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通过内环境。比如单细胞生物就没有内环境,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体而言的。单细胞生物直接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人体的绝大部分细胞是不与血浆直接接触的,因此,这些细胞与毛细血管中的血浆不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但是,人体的绝大部分细胞浸浴在组织液中,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只隔着一层细胞膜,凡是可以通过细胞膜的物质,就在这两部分体液之间进行交换;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但组织细胞中的氧气是不能进入组织液的;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弃物进入组织液,但组织液中的二氧化碳是不能进入组织细胞的。由于组织液不断地形成,以及组织液不断地回流入血液,因此为细胞不断地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运走代谢废物。细胞与内环境之间就是这样进行物质交换的。血液循环流动,一方面与人体各个部分的组织液交换;另一方面与肺、肾脏、和胃、肠等器官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才能使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课后培优练课后培优练级练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一、单选题1.(2023·全国·同步练习)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血浆pH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①HCO3-、H2CO3等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②通过呼吸系统不断排出CO2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④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浆pH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2.(2023·浙江省·单元测试)下列关于内环境的成分、理化性质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体液的组成中,细胞外液含量多于细胞内液含量
B.血糖的来源或去路发生障碍均会影响血浆渗透压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就是指内环境的渗透压和pH
D.所有动物细胞均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3.(2023·浙江省·单元测试)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内液、血浆、淋巴液、组织液、乳汁都是体液
B.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渗透压、温度、pH这三个指标的相对稳定
C.心肌细胞内的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D.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4.(2023·浙江省台州市·期中考试)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Y中含有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5.(2023·河北省·单元测试)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B.长期营养不良将导致⑤增多
C.若②为胰岛A细胞,则①处的葡萄糖浓度低于⑤处
D.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⑤处6.(2023·河北省·单元测试)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人体组织水肿的是()①毛细血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⑥喝水过多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7.(2023·全国·同步练习)一般情况下,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糖蛋白、有氧呼吸的酶、H+ B.过氧化氢酶、受体、血浆蛋白
C.胃蛋白酶、载体、抗体 D.血浆蛋白、性激素、抗体8.(2023·河北省·单元测试)图甲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B可能是血细胞或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
B.如果图甲中6过程受阻,则A中的水分会增加
C.图乙中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参与而不需要泌尿系统的参与
D.图乙中⑤可表示细胞产生的CO2等废物9.(202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月考试卷)人体的体液是指()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B.细胞内液和血液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血浆
组织液
淋巴液二、填空题10.(2023·辽宁省丹东市·期中考试)如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据图分析:
(1)按序号填写体液名称:②为______,④为______,图中构成内环境的是______(填序号)。
(2)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______(填序号)。
(3)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共穿过______层生物膜.若病人呼吸受阻,导致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主要通过与血液中的______(物质)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______(填序号)。
(5)②与③相比,成分上的主要差异体现在______的含量上。
(6)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11.(2023·河北省·单元测试)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a表示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系统,参与内环境稳态维持的还有图中的______系统。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需穿过______层生物膜。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单选题1.(2023·浙江省·单元测试)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的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离子有关,与蛋白质的含量无关
C.外界空气中的O2最终进入肝细胞被利用需穿过11层膜
D.图中④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2.(2023·浙江省·单元测试)分析图中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甲中蛋白质含量偏低,将会出现组织水肿
B.NaHCO3可与乙中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
C.甲、乙、丙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D.甲中的肝糖原参与血糖的调节3.(2023·浙江省·单元测试)根据如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②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③组织液中的物质含量稳定不变④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2023·甘肃省金昌市·期末考试)如图表示人体的皮下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①周围的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良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5.(2023·黑龙江省·期末考试)下列各组物质可以肯定不是生物体的内环境成分的是()A.H+、乳酸、乳酸钠、Ca2+、碳酸氢钠
B.解旋酶、呼吸氧化酶、酪氨酸酶、ATP合成酶
C.CO2、K+、尿素、血浆蛋白、神经递质
D.氨基酸、抗体、淋巴因子、肾上腺素6.(2023·全国·单元测试)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存在于中
B.与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
C.细胞外液、、依次为血浆、组织液、淋巴液
D.一般情况下,中的浓度高于二、填空题7.(2023·浙江省·单元测试)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CO2在血浆中以HCO3-的方式运输,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血浆中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_(生理过程)。(2)CO2进入红细胞后,HCO3-数量___________。根据细胞特点和HCO3-的含量,可推测HCO3-进入血浆的方式为___________。(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扩散到___________中,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若红细胞中的O2被组织细胞利用,则至少穿过_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层。(4)健康机体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血浆内存在______。(5)由于红细胞内___________被消耗和___________的进入,使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水分子进入红细胞。(6)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__________。8.(2023·全国·单元测试)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的局部示意图,图中代表液体成分,代表结构,箭头代表血流方向。(1)处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
(填序号)。图中液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填序号),(2)若题图为肌肉组织内环境局部示意图,则一次性进食较多的糖后,A、B端葡萄糖浓度为A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二氧化碳浓度为A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一般情况下,中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处的渗透压
,从而引起
。培优第三阶——高考沙场点兵一、单选题1.(2023·广东省·历年真题)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 B.血糖 C.肾上腺素 D.睾酮2.(2023·河南省·模拟题)组织液是存在于细胞之间的液体,又名细胞间隙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吞噬细胞等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B.组织液中的物质都能直接来自血浆或淋巴液
C.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和渗透压均低于血浆的
D.内环境的激素主要通过血液运输到身体的各处3.(2023·北京市市辖区·期中考试)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方面
B.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为外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组织液又叫细胞间隙液,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D.若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则组织液生成增多4.(2023·上海市市辖区·模拟题)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可直接与细胞内液进行物质交换
B.激素、呼吸酶、神经递质均能分布于组织液中
C.细胞质基质产生的CO2可自由扩散进入组织液
D.血浆蛋白过高会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5.(2023·江西省宜春市·月考试卷)如图为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CO2的运输过程,图中Hb为血红蛋白,①、②为细胞外液。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①和②分别表示组织液和血浆
B.Hb能维持红细胞内pH的相对稳定
C.HCO3-出红细胞的同时Cl-进入红细胞,可维持离子平衡
D.随着CO2的进入,红细胞可能会出现轻微失水现象6.(2023·海南省·模拟题)下列关于血浆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巨噬细胞既可生活在血浆中,也可生活在淋巴中
C.急性缺氧会导致血浆中乳酸含量升高,引发酸中毒
D.血浆是体液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成分7.(2023·重庆市·模拟题)如图为人体甲细胞及三种细胞外液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图中箭头代表物质交换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能发生在细胞外液乙中而不发生在丁中
B.若细胞外液丙中蛋白质异常增多,会导致人体组织水肿现象
C.甲细胞可表示红细胞,其直接与细胞外液乙进行物质交换
D.细胞外液乙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与甲细胞及外界环境均有关二、填空题8.(2023·安徽省滁州市·模拟题)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a表示呼吸系统,c表示______。
(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3)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______层生物膜。
(4)图乙中,B液为______,图乙中B液与A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5)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的调节网络下进行。
(6)图甲表明: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1细胞生活的环境知识梳理知识梳理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一、体液体液:体内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细胞内液(2/3)体液组织液细胞外液(1/3)血浆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淋巴,等二、血浆、组织液、淋巴及细胞内液之间的关系1.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来源、组成及关系比较项目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成分来源消化道吸收;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形成;在毛细血管动脉端血浆渗出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由消化道吸收而来(如:短链脂肪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后进入血液,而中长链脂肪酸则被吸收入淋巴,随淋巴循环,经胸导管入血)化学成分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和各成分含量与血浆相近,但不完全相同。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2.不同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不同的。细胞名称所生活的内环境组织细胞(如:肝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组织液【误区警示】汗液、消化液、尿液、泪液等不属于内环境。血红蛋白、DNA聚合酶、呼吸酶、丙酮酸等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生理过程:(1)发生的生理过程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②兴奋在突触上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③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④激素调节过程,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2)不发生的生理过程①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反应。②细胞内蛋白质、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合成。③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扩展】脑脊液:\t"/item/%E8%84%91%E8%84%8A%E6%B6%B2%E5%BE%AA%E7%8E%AF/_blank"中枢神经系统内无\t"/item/%E8%84%91%E8%84%8A%E6%B6%B2%E5%BE%AA%E7%8E%AF/_blank"淋巴液,而代之为\t"/item/%E8%84%91%E8%84%8A%E6%B6%B2%E5%BE%AA%E7%8E%AF/_blank"脑脊液,脑脊液是充满脑室系统、\t"/item/%E8%84%91%E8%84%8A%E6%B6%B2%E5%BE%AA%E7%8E%AF/_blank"蛛网膜下隙和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其内含多种浓度不等的无机离子、葡萄糖、微量蛋白和少量淋巴细胞,pH为7.4,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运输代谢产物和调节颅内压等作用。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的一种。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是指存在于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中的物质,可分为以下几类:①吸收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酯肪酸、维生素等。②细胞代谢废物:CO2、含氮废物(氨、尿素等)。③交换的气体:O2和CO2等。④细胞合成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的物质:抗体、神经递质、激素等。(2)渗透压简单的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即溶液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弱,溶液渗透压越低。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Cl-。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3)酸碱度:正常人血浆的pH是7.35~7.45血浆pH处于正常范围的原因是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血液中缓冲物质的缓冲作用。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化学缓冲物质的作用血浆中有一系列缓冲物质,如: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它们具有很强且很迅速的缓冲酸碱度改变的能力。其中以NaHCO3/H2CO3这一对最为重要,因为它的量最大。呼吸调节[H+]增高和[CO2]增高,均能剌激呼吸中枢;H+还对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起刺激作用,这都可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使CO2排出增加。肾脏调节肾脏是酸碱平衡调节的最终保证。因为只有CO2可以通过呼吸排出体外,而其它如乳酸、丙酮酸、磷酸、尿酸、草酸等均为非挥发酸,最终均需通过肾脏把过多的排出,把不足的保留下来。因此肾脏调节机体酸碱平衡的功能正常与否,关系重大。(4)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在37.5℃左右。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和生物的生命活动。细胞外液的温度能够保持稳定的根本原因是人体具有体温调节机制.
参与体温的维持的器官和系统有:皮肤、骨骼肌、肝脏、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人体内的体温调节的反射弧为: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包括立毛肌收缩、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分泌量增加以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
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增加散热)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不是所有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通过内环境。比如单细胞生物就没有内环境,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体而言的。单细胞生物直接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人体的绝大部分细胞是不与血浆直接接触的,因此,这些细胞与毛细血管中的血浆不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但是,人体的绝大部分细胞浸浴在组织液中,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只隔着一层细胞膜,凡是可以通过细胞膜的物质,就在这两部分体液之间进行交换;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但组织细胞中的氧气是不能进入组织液的;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弃物进入组织液,但组织液中的二氧化碳是不能进入组织细胞的。由于组织液不断地形成,以及组织液不断地回流入血液,因此为细胞不断地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运走代谢废物。细胞与内环境之间就是这样进行物质交换的。血液循环流动,一方面与人体各个部分的组织液交换;另一方面与肺、肾脏、和胃、肠等器官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才能使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课后培优练课后培优练级练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一、单选题1.(2023·全国·同步练习)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血浆pH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①HCO3-、H2CO3等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②通过呼吸系统不断排出CO2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④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浆pH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答案】C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内环境的稳态及其意义、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解析】血浆中含有的H2CO3和NaHCO3、NaH2PO4和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能够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①正确;血浆中的CO2会刺激呼吸中枢,进而调节呼吸运动的强度,使CO2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以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②④正确;当碳酸钠进入血浆后,会与血浆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液排出,从而使血浆酸碱度不会发生大的变化,③正确;缓冲对是由内环境中的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⑤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④符合题意,C正确。2.(2023·浙江省·单元测试)下列关于内环境的成分、理化性质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体液的组成中,细胞外液含量多于细胞内液含量
B.血糖的来源或去路发生障碍均会影响血浆渗透压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就是指内环境的渗透压和pH
D.所有动物细胞均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答案】B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内环境的稳态及其意义、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成分、理化性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解答】
A、在体液的组成中,细胞内液含量多于细胞外液含量,A错误;
B、血糖的来源或去路发生障碍均会影响血浆渗透压,B正确;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温度三方面,C错误;
D、单细胞生物没有内环境,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体而言的,单细胞生物直接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动物的部分细胞可以直接与外境进行物质交换,如蛙的皮肤细胞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D错误。
故选B。
3.(2023·浙江省·单元测试)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内液、血浆、淋巴液、组织液、乳汁都是体液
B.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渗透压、温度、pH这三个指标的相对稳定
C.心肌细胞内的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D.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答案】C
【知识点】内环境的稳态及其意义【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基本知识,属于理解层次的考查,解题的关键在于相关知识的准确记忆。
【解答】
A、细胞内液、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等都是体液,乳汁是外分泌物,不属于体液,A错误;
B、内环境的稳态就是各种成分及其理化性质渗透压、温度和pH的相对稳定状态,B错误;
C、氧气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故心肌细胞内的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C正确;
D、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这四个系统的来实现的,靠神经-体液-免疫的共同协调活动来维持的,D错误。
故选:C。
4.(2023·浙江省台州市·期中考试)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Y中含有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答案】D
【知识点】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析】【分析】
从图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可判断,X是组织液,Y是血浆,Z是淋巴。
本题考查内环境及细胞内液等成分的判断,涉及到内环境各种成分的转化关系及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难度不大。
【解答】
A、图中X是组织液,Y是血浆,Z是淋巴,若饮食过咸,则血浆中渗透压会升高,A正确;
B、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淋巴进入血浆,B正确;
C、肌细胞的无氧呼吸代谢产物是乳酸,可导致组织液的pH略有降低,C正确;
D、血红蛋白存在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错误。
故选D。
5.(2023·河北省·单元测试)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B.长期营养不良将导致⑤增多
C.若②为胰岛A细胞,则①处的葡萄糖浓度低于⑤处
D.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⑤处【答案】D
【知识点】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糖平衡的调节【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及血糖调节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明确内环境各成分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分析题图:题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血液流动的方向由主干流向分支,因此①是动脉端,②内的液体是细胞内液,③内的液体是淋巴,④是组织液,⑤内的液体是血浆。
【解答】
A.③和④处的液体分别是淋巴和组织液,蛋白质只能由组织液通过毛细淋巴管壁到淋巴,但不能相互交换,A错误;
B.若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故图中增多的液体是④组织液,B错误;
C.胰岛A细胞产生的胰高血糖素可升高血糖浓度,若②为胰岛A细胞,饥饿状态下①处的葡萄糖浓度低于⑤处,但饭后短时间内①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⑤处,C错误;
D.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⑤处,D正确。
故选D。
6.(2023·河北省·单元测试)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人体组织水肿的是()①毛细血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⑥喝水过多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答案】D
【知识点】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析】【分析】
本题以组织水肿为题材,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特别是渗透压,能对合理解释各种现象引起的组织水肿问题。
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
(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
(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
【解答】
①毛细胞血管壁破损,导致血浆蛋白流失,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液增多,会组织水肿,①正确;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低,引起组织液增多,会组织水肿,②正确;
③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中的大分子代谢废物无法运输出去,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③正确;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会组织水肿,④正确。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会组织水肿,⑤正确;
⑥喝水过多,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不会组织水肿,⑥错误。
综上,可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①②③④⑤,即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7.(2023·全国·同步练习)一般情况下,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糖蛋白、有氧呼吸的酶、H+ B.过氧化氢酶、受体、血浆蛋白
C.胃蛋白酶、载体、抗体 D.血浆蛋白、性激素、抗体【答案】D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解析】糖蛋白位于细胞膜上,有氧呼吸的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过氧化氢酶位于细胞内,受体位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载体位于细胞膜上,胃蛋白酶存在于消化液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
血浆蛋白、性激素、抗体均在细胞外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8.(2023·河北省·单元测试)图甲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B可能是血细胞或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
B.如果图甲中6过程受阻,则A中的水分会增加
C.图乙中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的参与而不需要泌尿系统的参与
D.图乙中⑤可表示细胞产生的CO2等废物【答案】C
【知识点】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机制、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稳态,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掌握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含义及涉及到的系统,再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图甲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叫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所以图中A是组织液、B是血浆、C是淋巴、D是细胞内液。
图乙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①表示食物的消化吸收,需要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②表示氧气进入内环境、二氧化碳排出体外,需要通过呼吸系统才能完成;③表示代谢废物排出体外,需要排泄系统来完成;④表示养料和氧气进入细胞;⑤表示代谢废物排出细胞;⑥表示细胞与外界环境通过内化境间接进行物质交换。
【解答】
A.图甲中的B是血浆,是血细胞或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A正确;
B.如果图甲中毛细淋巴管阻塞,6过程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
C.图乙中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参与,C错误;
D.图乙中⑤表示代谢废物排出细胞,故可表示细胞产生的CO2等废物,D正确。
故选C。
9.(202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月考试卷)人体的体液是指()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B.细胞内液和血液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血浆
组织液
淋巴液【答案】C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解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关系,对应相关概念关系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
【解答】
A、消化液包括唾液、胃酸、肠液等,它们所处环境与人体外连通,属于体外环境,因此不是体液,A错误;
B、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不属于体液,B错误;
C、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共同组成体液,C正确;
D、血浆、组织液、淋巴液是细胞外液,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10.(2023·辽宁省丹东市·期中考试)如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据图分析:
(1)按序号填写体液名称:②为______,④为______,图中构成内环境的是______(填序号)。
(2)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______(填序号)。
(3)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共穿过______层生物膜.若病人呼吸受阻,导致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主要通过与血液中的______(物质)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______(填序号)。
(5)②与③相比,成分上的主要差异体现在______的含量上。
(6)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答案】血浆
淋巴
②③④
③④
5
碳酸氢钠
③
蛋白质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知识点】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解析】解:(1)分析题图可知,②为血浆,④为淋巴,③为组织液,共同构成多细胞的内环境,是绝大细胞生活的外部液体环境。
(2)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内部有淋巴,外部有组织液,因此具体的内环境是③④。
(3)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5层生物膜(进出肺泡壁细胞需穿过2层膜+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需穿过2层膜+进红细胞需穿过1层膜),乳酸主要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碳酸氢钠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为图中的③。
(5)②(血浆)与③(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
(6)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故答案为:
(1)血浆
淋巴
②③④
(2)③④
(3)5
碳酸氢钠
(4)③
(5)蛋白质
(6)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组织液,是存在于细胞之间的液体,又名细胞间隙液。组织液大量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是普通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可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要求明确内环境是由组织液、淋巴、血浆等细胞外液组成的,明确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调节机制,掌握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实例,并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作答。11.(2023·河北省·单元测试)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a表示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系统,参与内环境稳态维持的还有图中的______系统。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需穿过______层生物膜。【答案】呼吸
消化
泌尿
循坏
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
降低
NaHCO3
5
【知识点】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机制、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解析】解:(1)由图可知a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所以为呼吸系统;b吸收养料,所以为消化系统;c排出代谢废物,所以为排泄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呼吸系统。
(2)由于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
(3)呼吸受阻,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降低,同时乳酸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易分解成CO2和H2O,CO2经呼吸排出体外,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首先需要穿过肺泡壁的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进入毛细血管(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再进入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1层生物膜),共5层生物膜。
故答案为:
(1)呼吸
消化
泌尿
循环
(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
(3)降低
NaHCO3
(4)5
1、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直接参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器官与系统:①消化系统②呼吸系统③泌尿系统④循环系统.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现代观点: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
2、据图分析:a表示呼吸系统,b表示消化系统,c表示泌尿系统。
本题结合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考查内化境的组成和体温调节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种液体的名称;还要求考生识记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等相关知识,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答题。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单选题1.(2023·浙江省·单元测试)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的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离子有关,与蛋白质的含量无关
C.外界空气中的O2最终进入肝细胞被利用需穿过11层膜
D.图中④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答案】C
【知识点】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信息的分析能力。对于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在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作用、人体参与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和器官的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分析题图可知,该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其中①是消化系统的吸收作用,②③是呼吸系统的气体交换,④是泌尿系统和皮肤的排泄,⑤⑥是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
【解答】
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A错误;
B、血浆渗透压主要与血浆蛋白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B错误;
C、外界中的氧气最终进入肝细胞被利用需要穿过11层膜,即首先要通过肺泡细胞(一进一出2层),再进入毛细血管,穿过毛细血管管壁细胞(2层),由红细胞(2层)携带运到肝脏附近,再次穿过管壁细胞(2层),进入肝细胞(1层)进入线粒体(2层)就是11层膜,C正确;
D、内环境排泄代谢废物主要需要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和皮肤的参与,D错误。
故选:C。
2.(2023·浙江省·单元测试)分析图中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甲中蛋白质含量偏低,将会出现组织水肿
B.NaHCO3可与乙中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
C.甲、乙、丙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D.甲中的肝糖原参与血糖的调节【答案】B
【知识点】内环境的稳态及其意义、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应用。
分析题图可知,肝细胞与甲进行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甲是组织液,乙与甲进行物质交换是双向的,乙是血浆,丙为淋巴液。
【解答】
A、肝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故甲是组织液,则乙为血浆,丙为淋巴液,当组织液蛋白质含量低时,水分会进入血浆,不会造成组织水肿,A错误;
B、NaHCO3可与乙中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B正确;
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C错误;
D、肝糖原位于肝细胞中,肝糖原不在甲(组织液)中,D错误。
故选:B。
3.(2023·浙江省·单元测试)根据如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②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③组织液中的物质含量稳定不变④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答案】C
【知识点】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的稳态及其意义、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解析】【分析】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解答】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b和c都很重要,①错误;
②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造成组织水肿,②正确;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③错误;
④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④正确。
故选:C。
(2023·甘肃省金昌市·期末考试)如图表示人体的皮下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①周围的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良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答案】D
【知识点】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机制【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组成内环境的稳态、水盐平衡的调节、组织水肿的原理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内环境的结构、水盐平衡调节、组织水肿的原因。
【解答】
①周围的毛细血管壁破损,导致血浆蛋白流失,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液增多,会组织水肿,①正确;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低,引起组织液增多,会组织水肿,②正确;
③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中的大分子代谢废物无法运输出去,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③正确;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会组织水肿,④正确;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会组织水肿,⑤正确。
5.(2023·黑龙江省·期末考试)下列各组物质可以肯定不是生物体的内环境成分的是()A.H+、乳酸、乳酸钠、Ca2+、碳酸氢钠
B.解旋酶、呼吸氧化酶、酪氨酸酶、ATP合成酶
C.CO2、K+、尿素、血浆蛋白、神经递质
D.氨基酸、抗体、淋巴因子、肾上腺素【答案】B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解析】【解答】
A、H+、乳酸、乳酸钠、Ca2+、碳酸氢钠都存在于血浆中,A正确;
B、解旋酶、呼吸氧化酶、酪氨酸酶、ATP合成酶都存在于细胞内,B错误;
C、CO2、K+、尿素、血浆蛋白、神经递质都存在于血浆中,C正确;
D、氨基酸、抗体、淋巴因子、肾上腺素都存在于血浆中,D正确。
故选B。
【分析】
(1)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
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
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2)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
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
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成分,解题的关键是对内环境中的成分要进行分类整理,比如分为营养物质、调节物质、代谢废物,结合各自的作用进行识记。
6.(2023·全国·单元测试)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存在于中
B.与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
C.细胞外液、、依次为血浆、组织液、淋巴液
D.一般情况下,中的浓度高于【答案】A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解析】A、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会存在于中,A错误;
B、血浆与组织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
C、根据单向箭头“”可以判断是淋巴液,进而判断是血浆,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C正确;
D、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产生,一般情况下,中的浓度高于,D正确。
故选A。二、填空题7.(2023·浙江省·单元测试)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CO2在血浆中以HCO3-的方式运输,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血浆中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_(生理过程)。(2)CO2进入红细胞后,HCO3-数量___________。根据细胞特点和HCO3-的含量,可推测HCO3-进入血浆的方式为___________。(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扩散到___________中,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若红细胞中的O2被组织细胞利用,则至少穿过_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层。(4)健康机体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血浆内存在______。(5)由于红细胞内___________被消耗和___________的进入,使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水分子进入红细胞。(6)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__________。【答案】(1)细胞的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细胞呼吸)
(2)增加;协助扩散
(3)空间结构;组织液;12
(4)缓冲物质
(5)H2O;Cl-
(6)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知识点】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的稳态及其意义、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有氧呼吸【解析】【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细胞代谢、物质运输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据图分析,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进入红细胞后与水形成H+和HCO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扩散到组织液中,另外Cl-的进入。
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甘油。
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
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解答】
(1)人的细胞通过有氧呼吸作用产生CO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液,再由组织液进入血浆,血浆中CO2主要来自细胞有氧呼吸。
(2)根据试题中的图示,CO2进入红细胞后形成碳酸,而后碳酸分解形成HCO3-,所以细胞中HCO3-数量增加。细胞中HCO3-离子浓度较高,运输无机盐离子需要载体,所以HCO3-顺着浓度梯度进入血浆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在H+作用下引起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其结合的氧气释放,氧气扩散到组织液。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若红细胞中的O2被组织细胞利用,则至少穿过1层红细胞膜、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才能被线粒体利用,共穿过12层磷脂分子层。
(4)由于血浆内存在缓冲物质,健康机体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
(5)由于红细胞内水与二氧化碳结合,水被消耗,而Cl-(离子)又不断进入细胞,使细胞内液体浓度升高,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细胞。
(6)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
8.(2023·全国·单元测试)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的局部示意图,图中代表液体成分,代表结构,箭头代表血流方向。(1)处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
(填序号)。图中液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填序号),(2)若题图为肌肉组织内环境局部示意图,则一次性进食较多的糖后,A、B端葡萄糖浓度为A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二氧化碳浓度为A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一般情况下,中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处的渗透压
,从而引起
。【答案】(1)
;
(2)大于;小于
(3)蛋白质和无机盐;下降;组织水肿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解析】(1)处细胞为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即(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2/3,(细胞内液)含量最多。
(2)若题图为肌肉组织内环境局部示意图,则一次性进食较多的糖后,葡萄糖被肌细胞消耗,故A端葡萄糖浓度大于B端;由于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到血浆(B端)中,故二氧化碳浓度A端小于B端。
(3)为血浆,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血浆渗透压降低,造成组织水肿。
培优第三阶——高考沙场点兵一、单选题1.(2023·广东省真题)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 B.血糖 C.肾上腺素 D.睾酮【答案】A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解析】解:A、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正确;
B、血糖是血浆中的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错误;
CD、肾上腺素、睾酮分别是由肾上腺和性腺分泌的激素,作为调节物质,它们直接分泌到内环境中,再由体液进行运输,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D错误。
故选:A。
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由细胞外液组成,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等。消化道、呼吸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不属于内环境;细胞内液及细胞内的各种成分也不属于内环境。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概念以及内环境的化学成分,要求考生明确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组成,总结和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试题较为基础,难度不大。2.(2023·河南省·模拟题)组织液是存在于细胞之间的液体,又名细胞间隙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吞噬细胞等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B.组织液中的物质都能直接来自血浆或淋巴液
C.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和渗透压均低于血浆的
D.内环境的激素主要通过血液运输到身体的各处【答案】D
【知识点】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解析】解:A、神经元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吞噬细胞生活的环境是血浆,A错误;
B、组织液中的物质都可直接来自血浆和细胞内液,不能来自淋巴,B错误;
C、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低于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主要是Na+、Cl-)的含量有关,血浆的渗透压与蛋白质和无机盐有关,组织液的渗透压等于血浆,C错误;
D、内环境中的激素主要通过血浆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D正确。
故选:D。
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物质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条件,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其组成成分、渗透压、pH值和温度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各组成之间的关系;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2023·北京市市辖区·期中考试)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方面
B.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为外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组织液又叫细胞间隙液,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D.若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则组织液生成增多【答案】B
【知识点】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解析】解:A、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且理化性质是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的,A正确;
B、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为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不是外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B错误;
C、组织液又叫细胞间隙液,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为绝大多数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C正确;
D、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毛细血管壁有一定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他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故若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组织液生成增加,D正确。
故选:B。
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本题考查体液的组成,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体液的组成以及特点。
4.(2023·上海市市辖区·模拟题)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可直接与细胞内液进行物质交换
B.激素、呼吸酶、神经递质均能分布于组织液中
C.细胞质基质产生的CO2可自由扩散进入组织液
D.血浆蛋白过高会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答案】A
【知识点】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解析】解:A、对于身体大部分的组织细胞来说,组织液是其生活的外部环境,所以组织液可直接与细胞内液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
B、呼吸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没有分布在组织液中,B错误;
C、人体细胞质基质不能产生二氧化碳,C错误;
D、血浆蛋白含量过高,渗透压升高,从而使组织液中的水进入血浆,不会导致组织水肿,如果血浆蛋白过低会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D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六动量第2讲动量守恒定律练习含答案
- 框架协议招标要求
- 发生劳动争议后如何正确及时地申请劳动争议调解
- 《lc教学课件》课件
-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6课 两伊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 2024年五年级品社下册《辉煌成就》教案 山东版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教案 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7.4 俄罗斯课时2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年高中化学 第3章 有机化合物 第3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乙醇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安塞腰鼓》教案 鄂教版
- 研究35kV变电站线路建设工程技术
- 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展望PPT课件
- 热水供暖设计说明
- 个人上学简历模板
- 冀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7 Lesson 37 What’s Your Hobby课件(共16张PPT)
- 小水电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 第三章 玻璃分相与析晶
- 服装企业生产排期、进度计划表
- 招商银行无追索权公开型国内保理业务操作规程
- 产品合格证模板
- 天然基础基坑3M深土方开挖专项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