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建设场地土壤氡勘察与工程防护标准
Standardforsoilsradoninvestigationwithengineeringprotection
ofconstructionsite
(征求意见稿)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9年陕西省工程建
设标准、建筑标准设计立项计划的通知》(陕建标发〔2019〕1034号文件)的
要求,由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会同
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建
设场地土壤氡勘察与工程防护的实践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
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终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6章和5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
定、土壤氡含量测试、分析评价、工程防护措施等。
本标准由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
有意见和建议请寄交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地址:西安市习武园9号,邮
政编码:710003,邮箱:zgb@),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陕西省建筑节能协会
陕西省地震局
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
中核西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新平徐张建贺志坚李玉玲冯希杰南亚林
侯平吉张亚江严智杰刘卫辉刘魁董鹏伟
卫一华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
目次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3
2.1术语..........................................................................................................3
2.2符号..........................................................................................................4
3基本规定............................................................................................................5
4土壤氡含量测试................................................................................................6
4.1一般规定................................................................................................6
4.2建设场地土壤氡勘察............................................................................7
4.3测试仪器................................................................................................9
4.4测试方法..............................................................................................11
4.5测试工作量布置..................................................................................13
5分析评价..........................................................................................................14
5.1分析评价..............................................................................................14
5.2成果资料..............................................................................................14
6工程防护措施..................................................................................................16
6.1一般规定..............................................................................................16
6.2防氡工程措施......................................................................................20
6.3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23
附录A陕西省各县区土壤氡含量测试结果..................................................26
附录B陕西省省域不同土层背景值统计表..................................................30
附录C陕西省土壤氡含量分区图..................................................................31
附录D关中盆地地区土壤氡含量分区图......................................................32
附录E防氡涂料氡有效扩散长度测定..........................................................33
本标准用词说明..................................................................................................34
引用标准名录......................................................................................................35
1总则
1.0.1为防治土壤氡对建筑室内环境的污染,保障公众健康,做到土壤氡勘察
与工程防护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绿色环保,制定本标准。
【条文说明】氡是自然界唯一的气态放射性元素,由地壳中镭衰变而来,对
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有污染,对公众健康有危害。氡是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天然核
素,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19个致癌因素之一。地基土壤中的氡是室内(特别
是毗邻地面的建筑物室内)氡的主要源项,有研究结果显示,室内空气中的氡
56%来自住房下部的土壤,21%来自建材,20%来自室外空气,2%来自供水,1%来
自燃气。因此,近年来人们对土壤氡的勘察与研究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标准环境污染物土壤氡主要是指母体元素镭经衰变后,产生的放射性氡气
222222220219
Rn。自然界中氡有3种同位素(Rn、Rn和Rn),都是由镭的同位素衰变而来
的,是α辐射体。氡在自然界中呈原子状态,易溶于水,能被吸附在固体的表面,
222220219
多存于地表土壤中。Rn的半衰期3.825d,Rn的半衰期54.4s,Rn的半衰期
3.925s,它们分别来源于铀、钍和锕3个自然系列,但因后二者的半衰期短,其
222
产生的环境效应可忽略,因此,本标准环境污染物土壤氡主要是指Rn,对土壤
氡含量的测试、评价和防治指标也是指该同位素。土壤中的氡实际上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存在于固态或液态介质中的氡,还有一部分是从固态或液态介质中释放
出来,随土壤中的气体迁移的氡。土壤氡的测量对象,就是这部分随气体迁移的氡,
也叫做土壤气氡。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于2017-2019年承担了陕西省住房城乡建设科技
科研开发计划项目“陕西省绿色建筑评价中省域氡含量背景值测试及分区研究”,
依据科研成果并结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绿
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
《民用建筑氡防治技术规程》JGJ/T349等规范的要求,为防治土壤氡对建
筑室内环境的污染,保障公众健康,做到氡勘察防治工程技术先进、安全适用、
绿色环保,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省域城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场地土壤氡的
勘察和工程防护。
第1页
1.0.3民用建筑工程氡的防护措施,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条文说明】民用建筑工程氡的防护措施,土壤氡浓度不高时常采用设置防
水、隔气材料、防氡复合地面等预防性措施;浓度高时建筑物防氡工程措施可结
合预防措施,采取架空阻断、通风或抽气降氡、空气净化法等防治措施。
1.0.4陕西省民用建筑场地土壤氡的勘察和工程防护,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2页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氡及其子体radonanditsprogenies
222220219
氡是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有Rn、Rn、Rn三种同位素。本标准中氡
222222218214
仅指Rn,氡子体仅指Rn的短寿命衰变产物钋-218(Po)、铅-214(Pb)、
214214
铋-214(Bi)、钋-214(Po)。
2.1.2土壤氡浓度radonconcentrationinsoilgas
单位体积空气中氡的放射性活度。
2.1.3表面氡析出率radonexhalationratefromthesurface
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土壤表面析出的氡的放射性活度。
2.1.4防氡材料materialsprotectedagainstradon
能长期有效阻止土壤和建筑材料中氡析出的材料。
2.1.5有效扩散长度effectivediffusionlength
当氡气的浓度减少至射气源氡浓度的1/e时,该点离射气源的有效距离。
2.1.6防氡复合地面compositegroundprotectedagainstradon
在混凝土楼地面基础上按水泥砂浆找平层、防氡材料层、水泥砂浆保护层顺
序施工完成的复合地面。
2.1.7土壤减压法soildepressurization
降低土壤中空气的压力,以减少氡向室内渗透的方法。
第3页
2.2符号
CRn——氡浓度;
R——表面氡析出率;
d——防氡涂料试验样品厚度;
IRa——内照射指数;
Ir——外照射指数;
222
k——Rn在介质中的扩散系数;
l——防氡材料的氡有效扩散长度;
n0——试验装置中集氡室内的氡浓度;
n——试验装置中测量室内的氡浓度;
T——测量持续时间;
222
λ——Rn衰变常数。
第4页
3基本规定
3.0.1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前,应对建筑工程所在场地进行土
壤氡勘察。
【条文说明】建筑室内氡及其子体主要是由于建筑场地土壤及建筑材料产生
的,而土壤氡是自然环境生成的,一般很难消除,工程措施一般只能进行建筑物
室内降氡,将室内氡及其子体浓度降到人的生理承受限值以下。因此,对工程场
地进行勘察是防止土壤氡扩散到建筑物室内的前提之一,一般在进行岩土工程勘
察时进行场地土壤氡勘察,也可以单独进行土壤氡勘察。
根据国内外大量实测资料,土壤中的氡,除了由所在地点土壤本身所含的放
射性物质释放外,往往与断层发育密切相关,断层带附近的土壤氡浓度明显比非
断层带高,往往高达几倍、十几倍,甚至更高。氡气在土壤中扩散受断层走向、
土质密度、潮湿程度、地下水等因素影响,因此通过岩土工程勘察,调查或测试
工程地点的地质构造、区域放射性、土壤中氡浓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并进行
场地防氡评价,为工程防氡措施提供依据。
本标准根据陕西省域氡含量背景值测试及分区研究成果,为满足氡防治安全
适用等原则,对不同地区提出了针对性的调查、勘察测试与评价要求。
3.0.2应根据土壤中氡浓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的调查与测定结果划分土壤类
别,进行场地防氡评价和工程防护。
3.0.3建筑工程应根据土壤氡含量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构成形式等合理确定
氡防护控制措施。
【条文说明】《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和《绿色建
筑评价标准》GB/T50378中,将民用建筑工程分为两类:Ⅰ类民用建筑工程:
住宅、医院、老人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建设工程;Ⅱ类民用建筑工程:
办公室、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
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两类工程对氡浓度限量、防氡要求有
一定的区别。
《民用建筑氡防治技术规程》JGJ/T349中,按照土壤氡含量类别,根据防
土壤氡有无地下室、架空和隔离间层等建筑形式,规定了在地下室或一层封堵氡
进入室内通道、设防氡涂料墙面和防氡复合地面、设混凝土地面、设膜隔离层或
土壤减压法、安装新风换气通风系统、一级防水处理等构造防氡设计措施。
第5页
4土壤氡含量测试
4.1一般规定
4.1.1土壤氡测试前应根据收集的资料及调查结果,编制勘察试方案。
4.1.2场地氡含量土壤类别、勘察氡含量分级和测试要求划分可按表4.1.2进行。
表4.1.2土壤类别、勘测氡含量分级和测试要求表
土壤勘测氡
分级指标测试要求
类别含量分级
土壤氡浓度≤10000Bq/m3,或
低可不测试
土壤表面氡析出率≤0.02Bq/(m2·s)
一10000Bq/m3<土壤氡浓度≤20000Bq/m3,或
0.02Bq/(m2·s)土壤表面氡析出率≤0.05较低宜测试
Bq/(m2·s)
20000Bq/m3<土壤氡浓度<30000Bq/m3,或
二0.05Bq/(m2·s)<土壤表面氡析出率<0.10中应测试
Bq/(m2·s)
30000Bq/m3≤土壤氡浓度<50000Bq/m3,或
三0.10Bq/(m2·s)≤土壤表面氡析出率<0.30较高应测试
Bq/(m2·s)
土壤氡浓度≥50000Bq/m3,或
四高应测试
土壤表面氡析出率≥0.30Bq/(m2·s)
【条文说明】:本标准将工程场地进行了土壤类别、勘察氡含量分级,根据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相关条文和陕西域内氡含量分
布情况,提出了对土壤氡含量进行测试的要求,以便确定工程防氡措施。
4.1.3对没有氡测试资料的地区,可参照附录A“陕西省各县区土壤氡含量测试
结果”、附录B“陕西省省域不同土层背景值统计表”、附录C“陕西省土壤氡
含量分区图”,进行场地氡含量土壤类别、勘察氡含量分级和测试要求划分。
4.1.4对于地下水位较浅或多石等不宜采用土壤氡浓度测试方法的地区,可进行
土壤表面氡析出率的检测。
4.1.5工程场地土壤氡浓度检测方法及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有关规定,并提交
第6页
相应的勘察报告。
4.2建设场地土壤氡勘察
4.2.1建设场地土壤氡含量勘察分为调查、初测和详测3个阶段,各阶段工作应
符合下列要求:
1调查阶段应收集场地断裂构造、地裂缝、岩性地层等地质资料,附近场地
土壤氡含量测试资料,以及能说明场地土壤氡含量背景值的其他资料,对建设场
地氡含量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2初测阶段应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建设场地土壤氡含量进行初步测试,
并做出相应评价;
3详测阶段宜在初测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当场地范围较小、调查的土壤氡浓
度均大于10000Bq/m3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大于0.02Bq/(m2·s)时,初测与详测
可合并进行,并做出相应评价。
4.2.2根据陕西省省域氡含量背景值测试及分区研究成果,可按下列要求进行土
壤氡含量勘测工作:
1陕北高原地区:除富县、黄陵县外的其余地区,可不测试土壤氡浓度,可
依据土壤氡含量调查结果进行评价。
2陕南秦巴山地地区、陕北高原地区的富县、黄陵县:当初测土壤氡浓度均
不大于10000Bq/m3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不大于0.02Bq/(m2·s)时,可依据初测
结果进行评价,不再进行详测;若有初测值大于上述值时,应进行详测。
3关中盆地地区:可根据场地与活动断裂、地裂缝的分布关系及调查的土壤
氡浓度等情况确定测试工作。
⑴当场地距活动断裂不大于1km、距西安地裂缝不大于200m,或调查的
土壤氡浓度有大于10000Bq/m3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有大于0.02
Bq/(m2·s)时,应直接进行详测。
⑵当场地距活动断裂大于1km、距西安地裂缝大于200m,且调查的土壤氡
浓度均小于10000Bq/m3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均小于0.02Bq/(m2·s)时,
可不测试,可依据土壤氡含量调查结果进行评价。
⑶当没有明确资料不能准确判定场地与活动断裂、地裂缝的位置关系或缺
第7页
乏土壤氡浓度调查资料时,应进行初测工作。若初测场地土壤氡浓度均
不大于10000Bq/m3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不大于0.02Bq/(m2·s)时,可不
再进行详测;若有初测值大于上述值时,应进行详测。
【条文说明】根据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的陕西省住房城乡建设科技
科研开发计划项目《绿色建筑评价中省域放射性背景值测试及分区研究》(2016
年度)测试研究成果:结合防治需要将陕西省土壤氡含量背景值范围分为低、较
低、中等、较高四个分级区域,目前未发现高含量分级区域。土壤氡低背景值区
为土壤氡浓度测定值不大于10000Bq/m3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不大于0.02
Bq/(m2·s);土壤氡较低背景值区为土壤氡浓度测定值介于10000Bq/m3和20000
Bq/m3之间,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介于0.02Bq/(m2·s)和0.05Bq/(m2·s)之间;土
壤氡中等背景值区为土壤氡浓度测定值介于20000Bq/m3和30000Bq/m3之间,
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介于0.05Bq/(m2·s)和0.1Bq/(m2·s)之间;土壤氡较高背景
值区为土壤氡浓度测定值介于30000Bq/m3和50000Bq/m3之间,或土壤表面氡
析出率介于0.1Bq/(m2·s)和0.3Bq/(m2·s)之间;土壤氡高级背景值区为土壤氡浓
度测定值大于50000Bq/m3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大于0.3Bq/(m2·s)。
测试研究表明陕西省土壤氡含量背景值低、较低、中等、较高四个分级区域
的范围占比分别为80.26%、19.31%、0.35%、0.08%,未发现土壤氡浓度测定值
为高级含量区域。由于研究测试区域主要靠近城镇,测试研究范围有一定的局限
性,陕西关中及陕南地质构造相对复杂,实际测试评价考虑了这些因素。
1陕北高原地区(包括榆林市和延安市)地质构造、地质岩性比较简单,绝
大多数区域为土壤氡低背景值区域,作为民用建筑场地时可不再进行土壤氡浓度
测定,可直接认定为普通防氡场地不采取防氡措施;富县、黄陵县一带属土壤氡
较低背景值区,作为工程建筑场地时要进行土壤氡浓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测
定,应根据初测或详测结果进一步确定是否采取防氡工程措施。
2陕南秦巴山地地区(商洛市、安康市、汉中市,西安市、宝鸡市、渭南市
的涉秦岭区域)地质岩性变化大、地质构造复杂,土壤氡低背景值分布规律性不
强。经实测大多数区域属于土壤氡低背景值区,少部分区域属于土壤氡较低背景
值区区域和中背景值区,实测点未发现较高、高级背景值区域。故对陕南秦巴山
地地区,应通过初测或详测进一步确定是否采取防氡工程措施。
第8页
3关中盆地地区(包括西安市、宝鸡市、渭南市除涉秦岭以外的区域,咸阳
市和铜川市)覆盖层较厚,大多属于土壤氡低背景值区。由于关中盆地地区地质
构造复杂,断裂带较多,靠近断裂区域一般属于土壤氡较低背景值区;蓝田、户
县和灞河局部区域属于土壤氡中背景值区或较高背景值区;未发现高背景值区
域。研究发现一般在活动断裂1km范围内土壤氡浓度相对较高;在西安地裂缝处
土壤氡浓度很低,地裂缝两侧50m~80m范围内土壤氡浓度值则相对达到峰值,
地裂缝两侧大于200m时氡浓度明显降低至区域背景值正常范围。故对于关中盆
地地区,应通过对活动断裂、地裂缝附近区域的土壤氡浓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
进行初测或详测后,进一步确定是否采取防氡工程措施。
4.2.3关中盆地地区活动断裂和土壤氡含量分区可参照附录D“关中盆地地区土
壤氡含量分区图”进行。
【条文说明】附录D“关中盆地地区土壤氡含量分区图”是根据西北综合勘察
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评价中省域放射性背景值测试及分区研究》(2016年度)
测试研究成果、陕西省地震局“渭河盆地活动断裂分布图”(2019年7月)、《渭
河盆地氦气成藏条件及资源前景》(李玉宏等著-地质出版社,中国地质调查成
果CDS201760)等资料综合编制。
4.2.4土壤氡勘察,其氡含量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试前应编制测试纲要;
2测试范围应按照建筑场地基础工程范围进行;
3测试点布置时,对一般地区可根据拟建建筑物分布按网格状布点;对场地
内地质与构造复杂、存在活动断裂或地裂缝时,初测、详测测试点剖面应垂直地
质构造带,并按网格状布点;
4测试点的位置坐标、高程系统应与工程规划设计相一致;
5现场测试结果变化较大时,应分析原因并及时调整测试方案。
4.3测试仪器
4.3.1土壤中氡气的浓度可采用电离室法仪器、静电收集法仪器、闪烁室法仪器、
半导体探测器法等类型的探测仪器进行测试。
【条文说明】随着测氡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应用,形成了各自主要推荐的
第9页
氡测试仪器,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根据采样方式不同分为瞬时采样测试、累积采样和连续采样测试仪器。瞬时
法仪器一般是用泵抽取土壤中的气体,然后直接测试其中的氡,或者采用能谱的
218
方法测试氡的第一代衰变子体Po(RaA)来间接得到氡浓度,瞬时法有时也称“抓
样法”,是一种在短时间内快速测试氡水平的方法。累积法仪器一般是无源式,
是被动等待氡气扩散到采样器中并积累一段时间后,用探测器进行分析测试,所
得结果是一段较长时间内的平均氡浓度。连续法仪器既有有源式也有无源式,结
合了瞬时法和累积法的特点,既可给出短时间内的平均氡浓度,又可给出一段较
长时间的平均氡浓度,是一种可观察氡浓度的动态变化的仪器。
依据采样探测粒子种类不同,分为α测氡和γ测氡仪器。
依据测试原理的不同,当前比较通用的测试仪器有:电离室法(又称气体电
离法)、静电收集法、闪烁室法、半导体探测器法(又称固态电离法)等仪器型
222
式,主要测试并评价氡Rn。《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10)附录E.1.1中的金硅面垒型探测器也属于半导体探测器法的一
种仪器。
常规土壤氡测试仪器为瞬时测试型,其类型主要有闪烁室型和电离室型;目
前使用的连续氡浓度测试仪器类型主要有闪烁室型、半导体探测器和脉冲电离室
型。氡累积测试仪器主要有α径迹探测器法、α聚集器法、钋-210测试法、活
性炭吸附器法、驻极体探测器法等仪器。
土壤中氡浓度的测试国内外均采用打孔抽气型仪器。仪器型号方面,国内应
用比较广的有:FD-3017型RaA测氡仪、SD-3A型自动测氡仪、FD-216型RaA测
氡仪(基于测试α粒子的国产闪烁室测氡仪)、AlphaGUARDP2000便携式测氡
仪、进口电子半导体测氡仪RAD7、基于测试γ射线的活性炭累积测氡仪HD2003。
伴随氡测试方法的成熟,氡测试仪器种类很多,其研发逐渐走向快速、精确
和自动化。
4.3.2测试仪器要求制作工艺成熟,既可现场瞬时测试也可用于连续监测,便于
数据存储、调出和打印,其性能指标应满足测试环境要求。
【条文说明】一般国产闪烁室法仪器土壤氡测试仪器性能指标如下:
1工作条件:工作温度-10℃~+40℃;
第10页
2相对湿度:≤90%(+40℃);
3测试重复性误差:≤5%;
4测试范围:土壤氡(300~300000Bq/m3);
5不确定度:≤20%;
6灵敏度:≥0.68cpm/[Bq/m3];
7本底:≤0.3cpm;
8电池:连续工作不小于30h;
4.3.3测试仪器应有产品合格证、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有效鉴定结果,经检查
运行正常时方可使用。
4.4测试方法
4.4.1土壤氡测试可采用电离室法、闪烁室法、静电收集法、固体径迹法、活性
炭吸附法等方法进行。
【条文说明】测试土壤氡浓度的方法较多,从理论上来看,所有能用于环境
或室内氡浓度测试的方法只要在取样装置上加以改进,适合土壤中的气体采集,
都能用于土壤氡测试。
测试方法按照采样的主、被动关系,可分为主动式活性炭吸附土壤氡气测试
方法和被动式活性炭累积测氡方法;根据采样的时程方式不同,将氡的测试方法
分为瞬时采样测试、连续采样测试和累积采样测试三大类(也可分为定点连续观
测和定期流动观测);依据对采样的探测粒子种类不同,可分为α测氡和γ测氡。
一般原则:土壤中氡浓度测试的关键是如何采集土壤中的空气。土壤中氡气
浓度一般大于数百Bq·m-3,可以采用电离室法(气体电离法)、闪烁室法、半导
体探测器法(固态电离法)等方法进行测试。
按照采集和探测原理不同,可将测氡方法分为很多种类,有些适合作瞬时采
样测试,有些适合作累积采样测试或连续采样测试。常用的土壤氡测试方法有:
电离室法、闪烁室法、静电收集法、固体径迹法、活性炭吸附法等。
4.4.2土壤氡测试方法的选择应考虑测试目的、时间、环境等因素。对于建筑地
基土壤氡测试,需要快速即时得到测试结果,可采用瞬时法或连续测试法;对于
其他目的可考虑结合固体径迹、活性炭吸附等累积测试方法。
【条文说明】土壤氡测试方法的选择应考虑测试目的、时间、环境等因素。
第11页
对于建筑地基土壤氡测试和矿产勘查,需要快速即时得到结果,可采用瞬时法或
连续测试法;对于大面积普查,可考虑固体径迹、活性炭吸附等累积测试方法;
出于火山、地震预报或大地构造研究等目的,则适宜用连续测试的方法,以便掌
握土壤氡的动态变化。
土壤氡的测试结果受人为、地质、气象等因素的影响,而测试方法的局限性
对土壤氡测试也有一定影响,选择合适的方法,可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
4.4.3现场取样测试工作宜在8:00~18:00点之间进行,如遇雨天应停止工作,雨
后24h方可恢复工作。
4.4.4每次测试前应对仪器进行检查,如发现不能正常工作或破损的部件应及时
更换。
4.4.5土壤氡含量测试过程中,应按照操作说明书及相关质量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确保测试结果真实可靠。
【条文说明】国产FD216环境测氡仪,其测试土壤氡浓度的步骤如下:
1应选择没有充水或潮湿度不大的正常土壤进行土壤氡的测试;
2在每个测试点,应采用专用钢钎打孔。孔的直径宜为20mm~40mm,孔的
深度宜为600mm~800mm;
3将钢钎拔出,迅速将取样器(使用前要检查取样器下端壁上的孔不能被泥
土堵塞)插入孔中,并将取样器顶端地表部分用土密封压实,以防止抽气时空气
进入孔中;
4应在测试土壤干燥塔的前端加棉纱或纤维,以防止微尘、尘土抽入仪器内;
5用软橡胶管将仪器与取样器连接时:一端接取样器的气体出口处,另一端
接入附件干燥塔及仪器的进气孔;
6测试参数参考如下:
充气时间:2min;测试时间:5min;排气时间:2min
7按“土壤氡”键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为:本底测试—充气—测试—排气。当
仪器充气结束后进入测试过程时及时拔掉进气孔胶皮管,使仪器在空气中完成排
气过程;
8仪器使用干燥过滤装置为变色硅胶和滤棉,在仪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硅胶
变红色或滤棉附着粉尘过多,立即更换。
第12页
国产FD216环境测氡仪,其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如下:
1用钢钎打孔宜一次性击入完成,拔出钢钎后应迅速插入取样器并封闭孔口
周边缝隙,避免大气渗入;
2拔出钢钎后如遇到松散地层塌孔情况,需重新打孔切勿硬性将取样器打入
土壤中;
3测试完成后应及时拔出取样器,防止土块掉入孔中卡住取样器;
4待测氡仪排气完成后方可测试下个点,遇到某些高浓度异常点时,应进行
重点复测,并对仪器做排气清洗;
5如果测试点水位过浅或低洼积水地区,成孔不得缩孔或积水,测试时注意
观察干燥塔,严防水体进入仪器;禁止在雨天进行测试,雨后24小时视土壤的
情况而定。
6测试时应记录测试点的土性、密实度、湿度等特征,并注意土层的分布及
氡含量的异常变化。
4.4.6当某测试点土壤氡浓度测试值高于区域平均值3倍,且测试值大于15000
Bq/m3时,该点可视为现场高浓度点或异常点,应进行复测。
4.4.7测试人员应具备土壤氡测试技术,应定期对测试仪器进行校准、检定及检
查。
4.5测试工作量布置
4.5.1初测、详测测试点点距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测试点应按方格网进行布置;
2初测时测试点间距不宜大于50m,且测试点数量不应少于6点;
3详测时测试点间距不宜大于10m,且测试点数量不应少于16点;
4初测、详测工作量布置,并应符合4.2.2条相关要求。
4.5.2工程场地存在活动断裂或地裂缝时,测试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测线应垂直断裂或地裂缝布置;
2初测时每个场地测线不应少于三条,并且在断裂或地裂缝两侧的测试点均
不得少于7个;
3详测时测线和测试点间距距均不宜大于10m。
第13页
5分析评价
5.1分析评价
5.1.1土壤氡分析评价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进行资料整理,制作测试数据图表;
2对测试数据综合分析研究,确定场地土壤类别和氡含量分级;
3提出防治措施或建议。
5.1.2对于不存在土壤氡异常区域的建设场地,土壤氡含量分析评价时应取各测
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5.1.3对于存在土壤氡异常区域,测试值达到需要采取防护措施的土壤类别时,
应按最大值进行评价和防护。
5.2成果资料
5.2.1土壤氡调查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建设场地地貌单元、区域地层岩性、场地土壤概况;
2断裂或地裂缝分布情况及区域放射性资料;
3当地氡浓度测定资料;
4当地建筑氡防护经验、措施等。
5.2.2现场测试过程应有记录,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
1测试前24h以内工程地点的气象状况;
2现场地形、地貌、水文等地表状况描述;
3测试点布置定位图或数据;
4成孔点的土壤类别、湿度与密实度等;
5现场照片或影像等。
5.2.3土壤氡含量测试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概括,包括地质概况、土壤概况、土壤氡浓度本底概况等;
2测试项目及现场地表现状描述;
3测点布置说明及测点分布图;
第14页
4测试依据、测量仪器;
5测试方法、测试过程;
6测试结果,包括土壤氡浓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原始数据、平均值、最大
值、最小值、标准偏差等,如变化较大可绘制场地土壤氡浓度等值线图、土壤类
别分区图;
7测试结果分析评价;
8结论与建议。
第15页
6工程防护措施
6.1一般规定
6.1.1根据土壤氡浓度勘察成果,应按表6.1.1采取相应氡工程防护措施。
表6.1.1氡工程防护措施表
土壤类别氡含量分级设计防氡措施
一低或较低可不采取防氡措施。
二中应采取建筑物底层地面抗裂及封堵不同材料连接
处、管井及管道连接处等措施。
三较高除采取类别二要求的措施外,还必须按现行国家标
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有关规定
进行一级防水处理。
四高应采取综合建筑构造防氡措施。
6.1.2建筑物防氡工程措施可采取阻断法、通风降氡法和空气净化法。
【6.1.2条文说明】阻断法指采用架空、隔离层阻断土壤氡源向室内渗透的
途径。一般包括架空层、空气隔离间层、防氡复合地面、地沟等措施,以及结合
采用机械通风或抽气的土壤减压法等措施,以减少土壤氡气向室内渗透。常规经
济的防氡工程措施首选采用设置防水、隔气材料进行阻断,其余的方法作为辅助
手段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常规阻断法隔氡技术见图6.1.2。
治理室内氡可采用通风稀释、屏蔽和净化等方法,将室内氡浓度降低到规定
的限量值以下;对室内氡浓度超标的民用建筑常优先采取自然通风降氡措施,目
前空气净化主要采取过滤+静电+活性炭吸附组合方法。
第16页
图6.1.2阻断法隔氡技术示意图
6.1.3采用机械通风加压阻断或通过通风降低室内空气氡浓度时,风源应是地面
洁净空气,并严防风流受污染。工程设计采用机械通风方式降氡时,通风换气次
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
要求。
【条文说明】当土壤含氡时,室外绝对洁净不含氡的空气是不存在的。《地
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GBZ116-2002中排氡通风率简表的新风氡浓度计
算依据为7Bq/m3;《民用建筑氡防治技术规程》JGJ/T349-2015中排氡换气次数
简表中新风氡浓度计算依据为10Bq/m3。同时新风应符合其它相关的卫生标准。
一般情况下,采用机械通风的空间在满足建筑换气次数的要求下,氡浓度基本达
标。
6.1.4采用设置具有防水、隔气的隔离层控制隔离氡源时,隔离层应连续、完整
的将土壤与室内空间隔离,应堵塞或密封氡从地基或土壤进入室内的所有通道、
孔隙,并防止富氡地下水渗入地下建筑部分的室内。
第17页
【条文说明】由于氡子体既可通过空气扩散,也可通过地下水扩散,因此
采用隔离氡源措施时,隔离层应具有水密性和气密性。防氡工程措施应具有防水
防气的要求,而常用的防水材料不一定具有防氡功能。
氡在常见介质中的扩散速率见表6.1.4(摘自《氡学导论》,过惠平、尚爱
国、吕宁、吕汶辉、魏志浩著,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表6.1.4氡射气在不同介质中的扩散系数
扩散介质扩散系数(cm2/s)
空气0.1
水10-3
砂土(孔隙度40%)(4.5~7.0)×10-2
夯实的砂质黏土2.6
未经夯实的砂质黏土3.3
砂质黏土(湿度为5.7%,孔隙度为10.8%)1.53
同时,上述资料给出氡在空气中的溶解系数为:
w0.10570.405exp(0.0502t)
大体上如果水和空气体积相同,则在20℃时,25%的氡含在水中,75%的氡
则含在空气中。
6.1.5民用建筑工程所采用的防氡复合地面材料宜具有高弹性、高强度、耐老化、
耐酸、耐碱、抗渗等性能。
【条文说明】目前,许多硅酸盐材料做成的墙面及地面很难避免细微裂缝,
采用“柔性”材料做面层可提高其气密性,同时具有防水、防潮的功能。高弹性、
高强度、耐酸、耐碱及耐老化防氡材料中的功能要求:
高弹性:在使用及施工的极至温度区间材料应保证弹性并具有较好的延展
性;
高强度:在防氡层施工及上部荷载作用下不损失水密性及气密性;
耐酸、耐碱、耐老化:主要保障在使用环境中不失效。
6.1.6采用防氡涂料防氡时,墙面防氡涂料及腻子宜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耐潮湿
性、粘结力、延伸性;内墙打底腻子应采用弹性腻子,其动态抗裂性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建筑外墙用腻子》JG/T157的有关规定,其它性能应符合建筑行业标
第18页
准《建筑室内用腻子》JG/T298的有关规定。
【条文说明】墙面在抗裂底涂层上涂不应少于3道防氡涂料。几道防氡涂料
的重叠,可封闭其中某一道涂料的针孔和气孔,保证涂层的水密性和气密性,与
弹性抗裂底层构成完整的防氡复合墙面系统。
6.1.7建筑防氡材料及密封材料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氡材料的防氡效率应达到95%以上,防氡层的厚度应为3倍防氡材料有
效扩散长度且不超过10mm,建筑防氡涂料、防氡膜的有效扩散长度检测方法应
符合附录E的要求;
2防氡涂料及密封材料用于内墙、天棚及楼地面工程时,其物理力学性能应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弹性建筑涂料》JG/T172的有关规定;
3防氡层兼做地下工程内防水时,可选用涂抹或卷材类防水材料,并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有关规定。
6.1.8对于场地为二、三类土壤无地下室的民用建筑,与土壤接触的室内地面应
采用混凝土抗裂地面,严禁采用土地面、砖地面。场地为四类土壤时,民用建筑
应设置地下室或将底层设置为架空层,确有困难时可采取带有土壤减压法的综合
防氡措施。
【条文说明】土地面、砖地面因存在孔隙及裂缝,不能有效减少土壤氡进入
室内,故严禁采用。
第19页
6.2防氡工程措施
6.2.1土壤类别为一类时,可不采取防氡工程措施,按普通场地进行相关设计。
6.2.2土壤类别为二类时,应按表6.2.2采取氡防护工程措施。
表6.2.2二类土壤场地防土壤氡工程措施
建筑形式防土壤氡工程措施
1地下进入底层地面处应采用封堵措施;
无地下室且底层架空
2底层管道进入上部建筑处应采用封堵措施。
1底层地面应采用抗裂地面,墙体与抗裂地面连接处应设
无地下室置钢筋混凝土梁(圈梁)并与地面的抗裂层连为整体;
2管道进入室内处应采用封堵措施。
1地下室应采用防水措施;
有地下室2管道进入地下室处应采取封堵措施;
3地下室应采用机械通风。
6.2.3土壤类别为三类时,应按表6.2.3采取氡防护工程措施。
表6.2.3三类土壤场地防土壤氡工程措施
建筑形式防土壤氡工程措施
1地下进入底层地面处应采用封堵措施;
无地下室且底层架空
2底层管道进入上部建筑处应采用封堵措施。
1底层地面应采用抗裂防氡地面,墙体与抗裂地面连接处应
设置钢筋混凝土梁(圈梁)并与地面的抗裂层连为整体;
2底层墙体饰面应采用防氡涂料;
无地下室
3管道进入室内处应采用封堵措施;
4建筑物内地沟应采用钢筋混凝土防水地沟,室外管道进入
建筑物地沟处应采取封堵措施。
1地下室应采用一级防水处理措施;
有地下室2管道进入地下室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3地下室应采用机械通风。
第20页
6.2.4土壤类别为四类时,应采取综合建筑构造防土壤氡措施,其做法应符合《民
用建筑氡防治技术规程》JGJ/T349的相关要求。
【条文说明】根据陕西省氡背景调查结果,四类土壤场地在陕西省较难遇到,
综合建筑构造做法涉及篇幅较长,因此若遇到实际工程建议按行业标准执行。当
无地下室且无架空通风层时,建议预留改造实施土壤减压法的条件,根据实测结
果确定是否实施,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6.2.5无地下室时,防土壤氡地面构造做法见表6.2.5。
表6.2.5防土壤氡地面构造做法
构造做法示用料及做法备注
意
6.建筑面层做法详见具体工程设计。
5.保护层采用水泥砂浆时,厚度不小于15mm
采用混凝土时,厚度不小于30mm。
4.防氡层可采用防氡涂料或防氡膜。
3.混凝土抗裂层兼找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C30,厚度不小于
层150mm,双层双向配筋,单向配筋率不
小于0.15%,钢筋间距不大于150mm。
2.素混凝土垫层C15厚度不小于50mm。
1.素土夯实应满足本规程6.2.8条的要求。
【条文说明】无地下室的防氡地面的施工顺序宜后置,以防止基础沉降导致
防裂地面出现微裂缝。
6.2.6防氡墙面构造做法见表6.2.6。
第21页
表6.2.6防氡墙面构造做法
构造做法示意用料及做法备注
9.建筑外墙饰面详见具体工程设计。
8.抗裂砂浆详见具体工程设计。
7.保温层详见具体工程设计。
6.界面处理及水泥砂浆找平层详见具体工程设计。
5.建筑外墙详见具体工程设计。
4.界面处理及水泥砂浆找平层厚度不小于15mm。
3.防氡层可采用防氡涂料或防氡膜。
2.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mm。
1.内墙面层做法详见具体工程设计。
6.2.7筏板基础底板防裂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产生收缩裂缝。
2当设置后浇带时,应按施工缝的要求施工,填充后浇带的混凝土应采用微
膨胀或无收缩混凝土,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提高一级,湿润养护不得少于28
天。
3基础底板混凝土初凝前,在基础上表面,底板钢筋保护层内铺设一层钢丝
编织网。钢丝编织网目数不得少于80目,丝径不得低于0.5mm。
4混凝土减水剂、增塑剂、膨胀剂等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
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有关规定。
【条文说明】一般来说,设计合理的基础受弯构件不会产生贯通全截面的裂
缝,而混凝土的收缩、温度变化与受力因素叠加可能导致沿板厚方向的通缝,设
计及施工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及温度影响。为降低混凝土的水化
热,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60天或90天的强度,也可采用添加纤维等措施
提高抗拉强度。
混凝土内的钢筋设置对混凝土是否开裂影响较小,但对裂缝宽度影响较大。
因一般的基础底面受摩擦力的影响,附加钢丝编织网宜设置在基础上表面,钢丝
网的搭接长度不宜小于30mm。
第22页
目前大体积或超长结构也有采用跳仓法施工降低混凝土收缩影响。
当地下室采用防水板做法时,应防止其因受力产生较大的弯曲裂缝。
6.2.8无地下室时,室内回填土应采用黏性土且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7,上部
300mm宜采用水泥土。
【条文说明】室内回填土不应采用空气连通较高的砂石类土回填,应采用黏
性土回填,为降低回填土的透水性,应采取合适的夯实工法确保填土的压实系数
符合要求;常采用干密度较大的水泥土,对水泥土的干密度要求应高一些,对强
度要求可适当降低,干密度较大时可降低氡聚集时的辐射量。水泥土的体积配合
比一般宜为1:6。
黏性土是氡的高吸附性材料,吸附性主要与其比表面积有关。氡在黏性土中
的扩散与孔隙的连通性有关,氡在黏性土中随水分及空气迁移而迁移,而上述的
迁移与温度的变化有关。
6.2.9设置有地下室的建筑,结构地下部分与土壤接触的墙板,施工缝处应通长
设置钢板止水带,也可采用橡胶止水带;变形缝处应设置橡胶止水带。
【条文说明】为保障施工缝的气密性要求设置钢板止水带或橡胶止水带,
结构缝则必须设置橡胶止水带;接缝采用企口附加遇水膨胀止水条的做法无法保
证接缝的气密性,因此不宜采用。目前设置永久性结构缝的地下室工程越来越少,
当地下结构设置永久性结构缝时,永久缝处应设置橡胶止水带,且永久缝间隙宜
采用具有较高弹性及延展性的材料填塞,同时室外应加强防水措施。
6.2.10对三、四类土壤设有地下室的建筑,变形缝、施工缝不宜穿过地下室长期
有人员逗留的房间。
【条文说明】:变形缝、施工缝的气密性较难保证。人员逗留时间较长的房
间指各类人员值班室及检修房间,包括需要巡视的各类设备用房等。
6.3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
6.3.1建筑使用的各类建材,氡的表面析出率不应大于0.01Bq/(m2·s);各类防氡
材料在使用前应进行性能检测。
6.3.2各类防氡场地,地下室变形缝、施工缝、地下室外墙穿墙管(盒)及预埋
件等特殊部位的施工工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第23页
GB50108的要求。
6.3.3地下室防水卷材兼做防氡层时,其搭接宽度应在原有防水卷材搭接宽度的
基础上增加50mm。
6.3.4施工后期混凝土产生的裂缝,在其宽度不大于0.3mm时,应采用环氧树脂
密封裂缝;在其宽度大于0.3mm时,应采用注浆灌封的工艺封闭裂缝。
6.3.5防氡涂料墙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抹灰砂浆应采用预拌砂浆,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5,且不宜采用添加剂,
特殊情况下掺加添加剂时,砂浆强度等级应比设计的强度等级提高一个等级。当
抹灰总厚度不小于35mm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白酒企业产品分销与销售合作协议范本
-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生态茶文化休闲养生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备案
- 【可行性报告】2025年铪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保税仓库租赁合同仓储物流一体化服务
- 2025年度商业地产项目运营代理合同4篇
- 2025年锚链专用设备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PP分体四格餐盒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
- 2025年度智能化工厂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学校校园文化设施维护合同样本
- 小区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导游基础知识》课件-第二章 中国民族民俗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建筑装饰数字化施工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基础题)
- 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优化策略
-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
- T-CAME 59-202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标准
-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学名词解释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们多快乐》
- GB/T 22919.9-2024水产配合饲料第9部分:大口黑鲈配合饲料
- 《草船借箭》课本剧剧本-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