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建设方案研究_第1页
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建设方案研究_第2页
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建设方案研究_第3页
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建设方案研究_第4页
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建设方案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绪论1.1研究背景21世纪以来,我国把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不断发掘和保护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条条例规定: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REF_Ref37025589\r\h[1]。从1982年至2019年,国务院己相继公布134座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作为134座历史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8000年文明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至今保存着大量的历史遗迹和地域文化,包括西湖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等。随着京杭大运河的申遗成功,运河两岸的街巷店铺、历史建筑、特色民居、寺庙等都是承载运河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运河两岸的历史文化街区是这些文化景观和历史建筑最为典型的存在形式。在国家对历史文脉的大力保护趋势下,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机遇,古城、古镇地位逐渐上升,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受到中国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重视,政府希望游客在提高旅游质量的同时能感受特殊的文化创意体验。但是,过度的旅游开发出现很多问题,如只注重表面的古风而忽略了内在的文化,如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矛盾问题,地域文化的发掘利用不彻底,商业气息浓厚、内容却千篇一律,缺乏活力,居民活动空间与游客活动空间冲突等REF_Ref37015874\r\h[2]。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也不能躲过这些问题,作为杭州能彰显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老城风貌的区域,承载着居民居住和游客旅游的双重功能,现在仍保存着国家厂丝储备仓库、香积寺门前的石塔、清末民初民居建筑等历史遗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街区内部传统文化保持与居民现代景观舒适性出现了矛盾,街区内部巷弄景观保护受现代居民生活需求的影响,为此,政府决定对整个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巷弄进行改造、更新。并且,巷弄是历史文化街区的肌理,体现街区整体规划形态,同时也是城市传统风貌保留的载体,是历史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巷弄景观设计研究意义重大,不仅是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也是对传统巷弄景观设计策略的研究。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2.1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现状国外20世纪前,人们对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研究还处于发展的萌芽状态。20世纪初,出现了文化、文化景观的概念,人们对历史街区中的文化、景观有了新的认识。1913年,法国《历史纪念物法》颁布,提出“历史街区”的定义,对街区中有价值的纪念物进行保护。在1933年的《雅典宪章》REF_Ref37017243\r\h[3]指出“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区,都应该妥善保存,不可加以破坏”,表明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是整体、可持续的过程,从此之后,历史街区正式被列入研究。1966年,日本颁布《古都保存法》,提出保护古城历史遗存的周围环境以及与历史遗存连成片区的整体环境。在20世纪后期,英国提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内部具有建筑艺术特色的区域,包括建筑、空间、古树等REF_Ref37024245\r\h[4]。到21世纪,很多历史文化街区依靠社会组织的推动力量,逐渐受到政府重视并纳入保护体系,其保护效益与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成正比REF_Ref37023579\r\h[5]。国内我国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起步迟,20世纪末,伴随房地产产业的兴起,许多开发商把目光投向了落后衰败的旧城区,从此国内许多城市开始跟随旧城改造和开发建设的潮流。城市历史街区中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包括建筑、文物、古树等,但由于许多城市的政府对许多历史文化街区没有是实质性的法律保护,纵容开发商对街区内部进行大肆拆建,导致很多历史街区内部景观肌理、空间格局、建筑风格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REF_Ref37024323\r\h[6]。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历史名城、历史街区的不断重视,相关历史街区保护制度的确立,人们保护意识的逐渐提升,我国在历史街区保护工作上有了明显的改观。许多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整治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首先是历史街区保护整体规划,通过小洲村实际项目的研究,提出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重点是“控制线”,并将历史建筑保护与环境要素保护作为重要保护内容(孙翔,2008)REF_Ref37024297\r\h[7];其次通过对历史街区适应性更新景观的研究,认为历史街区的空间构成要素、空间环境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韩卓儒,2017)REF_Ref37024262\r\h[8];之后重视对历史街区的个体建筑的保护利用,以城市复兴理论为指导思想,保护修缮历史建筑、优化经济产业、保护街区环境,以达到物质与文化并存的目标,强化对文化遗产保护时微观指导个体建筑的保护(莫畏等,2018)REF_Ref37024277\r\h[9];然后对历史街区景观效果进行研究,通过对景观视域的营造,在景观设计时,应注重街区内点-线-面的景观要素,以视域面积的大小表现不同的景观效果(刘冉,2018)REF_Ref37624941\r\h[10];最后总结出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的三个关键是保护历史原真性、避免过度开发、注重文化传承(马云晋,2019)REF_Ref37624951\r\h[11],为后期历史街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依据。1.2.2国内外巷弄景观的研究现状国外国外学者对巷弄的研究较多,多数是关于巷弄景观空间理论的研究。日本学者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REF_Ref37024338\r\h[12]中,对日本以及欧洲国家的街巷进行美学分析,根据人的行为和心理,提出街巷比例与尺度的美学原则,这些原则至今都是研究的依据。丹麦建筑师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REF_Ref37024348\r\h[13]一书分析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表明人的日常行为会受到公共空间质量的影响。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REF_Ref37024370\r\h[14]主张营造适合人日常行为活动的空间,注重人和人之间的日常交往,感受小尺度街巷中人的行为活动REF_Ref37024438\r\h[15],指出巷道具有承载交通功能、安全功能、交往功能等REF_Ref37091156\r\h[16]。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REF_Ref37024452\r\h[17]一书中表明街巷细节设计对城市规划的重要作用,细节设计主要从功能和结构两方面来体现REF_Ref37109408\r\h[18]。总体来说国外对巷弄景观的研究还比较浅显,目前还处于理论研究的阶段,对于巷弄景观的应用研究还有待发展。国内我国历史城市保护制度始于1982年,随着我国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历史人文气息的古城古巷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巷弄作为体现城市整体形态的肌理,其景观效果影响着城市街区的整体风貌。遗憾的是国内研究巷弄景观的书籍较少,只能在一些期刊论文的某些章节有简单的描述。目前关于巷弄的研究主要是面向古村落巷弄构成、传统村落巷弄空间的研究,最早是对街巷传统风貌和发展价值进行概念研究,认为应保护街巷传统风貌,才能保护城市肌理、延续城市形态,保护历史价值(魏英,2008)REF_Ref37024480\r\h[19];其次为保护街巷传统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传统街巷的背景要素、活力要素、魅力要素进行活力恢复,对街巷内部景观多样性设计研究(张旭,2012)REF_Ref37024469\r\h[20];再次通过对黔城古镇的研究,总结巷弄空间形态及特点,为古城风貌保护提供依据(李露,2014)REF_Ref37024493\r\h[21];然后对福州传统街巷的保护与整治策略的研究,阐述了巷弄文化保护的意义,主张保护传统街巷重塑古城景观风貌(陆晔,2017)REF_Ref37024512\r\h[22];最后景德镇古窑区中对巷弄的历史空间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分析巷弄适用人群和功能作用(关嘉艺,2019)REF_Ref37024524\r\h[23]。目前国内对巷弄的研究集中在文化保护、空间构成、建筑形态等,巷弄景观是研究的重要一块,但缺少对景观研究的重视。1.3研究目的与意义1.3.1研究目的人们去历史街区游玩的目的是了解历史文化、体验民俗特色、欣赏建筑景观REF_Ref37026221\r\h[24]。巷弄景观作为历史街区整体景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设计意义。文案聚焦于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的建设研究,基于保护传统景观的前提下实现对现代居民对生活舒适性的要求进行最大化的改善。具体来讲,有以下研究目的:(1)解决传统景观保持与现代生活舒适性要求的矛盾问题。(2)改善历史街区巷弄景观问题,为居民、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文化的公共空间。(3)修复和保护运河两岸的历史文化体系,保护历史街区地域文化,民俗建筑等。(4)通过对大兜路巷弄环境梳理与整治、设施硬装、绿化美化及主题小景建设,达到扩大街区景观腹地,延伸游赏空间的效果,将巷弄打造成与街区历史风貌协调、结构巧妙、视觉舒适、可入可游的精品巷弄景观。(5)以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对我国其他城市的巷弄景观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1.3.2研究意义现实意义:(1)巷弄是历史城市的脉络与骨架,有承载城市的文化内涵,是历史城市整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形态的形成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对巷弄的交通、生态环境、旅游、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改善。(2)改善巷弄的交通、生态环境、旅游、基础设施等现状,吸引大众对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文化保护、尺度较小巷弄景观的关注度。(3)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悠久,其内部巷弄景观建筑清末民初民居建筑,其内部巷弄肌理更是可以追溯至明清时期,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通过大兜路巷弄景观预景意向统计研究,为改善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主街与巷弄内部发展不平衡现状,激活失落空间提供思路。(4)充分发掘大兜路运河文化、市井文化等地域文化,并促进大兜路旅游业的发展。理论探索意义:(1)对巷弄景观建设思想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2)为传统巷弄景观空间的保护更新设计提供新视角与新方法。1.4研究内容通过“国内外现状研究—案例分析—评价—调研与规划设计—结论”的结构,基于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的认知与期望度的调查,得出适宜的提升策略,并运用到实际项目当中。(1)通过对国内外理论研究的梳理,了解认识相关内容的研究和发展趋势,通过对巷弄景观的案例研究,吸取造景经验。(2)巷弄景观的内涵、类型、空间特点和功能作用(3)研究人们对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的认知度和期望度,确定针对该项目的景观设计对策。(4)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设计实践中,提出景观设计内容。1.5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5.1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收集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国内外巷弄景观的研究进展和发展现状,巷弄的功能、类型、景观特点,为文案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田野研究法对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内部具有代表性的7条巷弄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通过现场排查和拍照记录,了解巷弄内部环境卫生差、设施安放无秩序、文化功能丧失、空间拥挤堵塞等现状问题。(3)案例分析法对国内比较成功的巷弄景观案例进行分析,借鉴案例中比较成功的景观设计内容,如:对巷弄空间较为狭小的地方拆除临时性或无用建筑、对狭窄的巷弄采用垂直绿化等,并把其中成功的设计方法及思路应用到文案项目中去。(4)问卷调查法通过实地走访和网络问卷两种方式,实地走访当地居民和来往游客,了解他们对巷弄景观的期望,网络问卷面对大众,收集大家对巷弄景观预景观的评价。1.5.2技术路线项目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内容与方法提出问题项目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内容与方法提出问题概念综述概念综述分析问题分析问题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特征研究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特征研究典型案例典型案例基础理论基础理论提出方法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问卷调研提出方法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问卷调研反馈检验解决问题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提升策略解决问题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提升策略实践应用杭州大兜路历史实践应用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设计验证与分析结论与讨论验证与分析结论与讨论图1.SEQ图1.\*ARABIC1技术路线图Fig.1.1Thetechnologyroadmap图片来源:作者自绘2相关案例分析研究2.1案例一成都宽窄巷子2.1.1项目概况宽窄巷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街区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条古巷并排而成,长约500米,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北方胡同文化在南方的唯一范例。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宽窄巷子历史街区内部人口密度逐渐增高,居民文化意识浅薄,在巷弄内部乱搭乱建,造成巷弄景观形态和景观功能遭到严重破坏,随着时间推移,景观环境就愈来愈差。对其进行景观设计势在必行。2.1.2景观设计手法在对宽窄巷子的景观设计中,目的是发掘人类聚居环境与地域文脉的内在联系,实现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延续及巷弄场所精神的传承REF_Ref37025535\r\h[24]。巷弄整体设计遵循“修旧如旧”的思想,本着融入文化的原则,把保护巷子的“原真性”作为重点设计,主要有以下设计亮点:(1)历史场景设计为了让游客更直观体验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宽窄巷子内部一块区域设计了一个成都生活标本,运用建筑、景观装饰、场所功能,再现了民国老成都独特的民俗和市井文化,如:利用老物件来景观装饰,包括老报纸、留声机、架子床等。(2)景观文化砖墙的运用以叙事方式对历史的背景、直面、表情三个部分进行表达。用平面摄影、立体造型设计方法,采用不同时代、不同材料的砖垒砌,采用浮雕技术展现历史照片,人们可以通过景墙阅读历史文字资料、接触历史照片,获得对宽窄巷子认识和感受。(3)文化元素的应用在宽窄巷子内搜集、提炼景观设计文化要素,如从茶馆里里挖掘成都人“闲”、“慢”的生活文化;从宽窄巷子建筑构件、传统物件等地方提取色彩、材质等文化要素。通过景观设计方法将文化要素运用到相关的景观区域或小品中,各种标识牌、垃圾桶采用了各文化要素特征作为展现的基本元素,既有历史气息子又不缺乏现代的美感。例如,宽窄巷子LOGO设计就是通过汉字“宽”与“窄”的结合,既有现代文字的现代美感,又有古典文化的意境(如图2.1)。图2.SEQ图2.\*ARABIC1宽窄巷子效果图Fig.2.1Renderings

of

wide

and

narrow

alleys图片来源:网络2.2案例二上海“新天地”2.2.1项目概况上海“新天地”地理条件优越,位于上海卢湾区,是商业核心地段,总占地面积3hm2。至今保留着上世纪初典型上海石库门里弄建筑,被评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REF_Ref37024560\r\h[25]。从1849到20世纪初,上海“新天地”先经历了年鸦片战争,后经济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人口密度增大,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建筑破败,公共服务设施严重缺乏,街区景观质量急需改善。随后,政府开始对新天地区域进行景观规划。2.2.2景观设计手法在“新天地”巷弄进行景观设计时,采用“修旧如旧”的手法,保护街区原真性的原则,保留街区原始风貌,仅对建筑立面进行景观处理,改善街区内部功能单一现状,使之成为具有商业功能、文化功能、文化功能、景观功能的综合性街区。“新天地”在太平桥地区,弄堂较多,巷弄内部空间狭小、不宽敞,植被绿化严重匮乏,根本不能满足现代居民生活对景观的功能需求。其中两个细节处理方法十分成成功:增加活动绿化空间拆除巷弄内部临时性搭建的构筑物和不重要的建筑,为以扩大空间,进行适当的绿化设计,创造绿化景观空间,满足居民的日常活动。(2)就近取材、废物再用对街巷进行景观设计时,所用的材料尽量在原场地选择,如:一些拆除的建筑部位作为雕塑放置在街区之中,资源运用得当,不仅保留了历史遗存,也让来往行人更直观的感受历史街区的文化气息。图2.SEQ图2.\*ARABIC2新天地效果图Fig.2.2Xintiandirenderings

图片来源:网络2.3案例三杭州拱宸桥西历史街区2.3.1项目概况拱宸桥西历史街区位于杭州市拱墅区,大运河主航道西岸,因处于拱宸桥西侧而得名。拱宸桥是水陆交通要道,街区也因此而成为居民聚集地,影响着运河沿岸的历史演变,街区的景观也因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而备受重视REF_Ref37977618\r\h[26]。2.3.2景观设计手法拱宸桥西历史街区景观设计遵循“古典与现代文化结合”的思想理念,结合景观美学的理论,本着协调统一的原则,注重文化的体现和植物的应用,目前街区内部的景观设计可以概括为:(1)景观小品设施,兼具了实用功能和景观文化功能。(2)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景观与传统文化的矛盾问题逐渐显现,拱宸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在进行景观规划时,既保留了现代元素,又运用了古典元素。(3)在植物景观设计中以硬地盆景作为主要设计方法,既满足生态功能,又满足景观功能,还能保护原有巷道铺装不受破坏,一举三得(图2.3)。图2.SEQ图2.\*ARABIC3街区效果图Fig.2.3Effect

drawing

ofstreet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2.4小结从成都宽窄巷子、上海“新天地”、拱宸桥西历史街区等几个优秀的实际案例可以看出,不同地域的历史街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现状问题,对景观的设计本质上就是保护历史文脉,延续街区与人的和谐关系。每个案例对历史街区巷弄的景观设计手法都有很对相似的地方,但对于不同的街区在景观设计手法、原则、思想上有很多借鉴之处,大致总结以下几点:(1)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原始风貌本着保护巷弄“原真性”的原则,对街巷历史建筑进行修缮,禁止胡乱拆建,保护街区原始肌理,保留历史印记。(2)融入地域特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是一个历史街区的灵魂,在对巷弄景观进行设计时,应体现文化内涵,实现场所精神的传承。(3)现代景观与传统景观合理设计历史街区内部景观由于社会的发展,人口密度加大,出现许多随意搭建、交通拥挤、管线裸漏、空调外机外露等现象,破坏了传统街区风貌。为解决这种矛盾,景观设计时,应遵循整体协调性原则,拆除一些临时性建筑和无用的设施,并增加一些绿化景观,提取具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元素,进行合理设计。(4)在巷弄景观设计时,合理运用硬地盆景、小品融入文化、墙面美化等处理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借鉴使用。3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建设方法概述3.1相关概念界定3.1.1景观“景观”即景致、景象,最早在《圣经》当中出现,是人目光所以及各部分的总和,由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物体组成。涉及生态学、地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领域,生态学把景观解释为生态系统,地理学概括为地理表象,艺术学称之为风景,建筑学命名为建筑背景REF_Ref37026293\r\h[27]REF_Ref37026221\r\h[28]。3.1.2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可以广义的概括为历史文化建筑群及历史遗存所组成的区域,狭义的概括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REF_Ref37025495\r\h[29]。3.1.3街巷《中国古建筑术语词典》:“街巷,是指中国古代城镇道路。说文,‘街,四通道也。巷,里中道路。’最初街巷二字不分,战国以后称城里十字干道为街,居住区内道路为巷。”REF_Ref37109203\r\h[30]《说文解字》:“街,四通道也。”巷的解释是“巷,里之道也。”REF_Ref37702569\r\h[31]可见,街巷可定义为,在城市建设之初,机动交通发展前的,传承居民生活文化,体现城市传统景观风貌肌理的巷道REF_Ref37025564\r\h[32]。3.1.4巷弄关于巷弄的研究不多,对于巷、弄的概念及名称解释以及分类暂时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分析众多资料的描述,巷弄定义可以概括为:巷弄是街区中尺度最小、连接入户的通道,通行系统的末梢,由底、侧面围合而成、具有半私密性质的景观空间,是市井气息、地域文化的载体REF_Ref37026237\r\h[33]。3.2巷弄景观空间特点与功能作用3.2.1巷弄空间“巷”是由底面、侧面组成的可供人进行穿行的通道,底面即是路面,一般由石板铺设而成,侧面由两侧建筑围合而成。根据空间节点分类,将巷弄空间分为①起始空间②变化空间③尽头空间。巷弄的起始空间就是街巷的入口处,与主街相连,由沿街的建筑侧面围合而成,传统的巷弄入口处不会做过多的修饰,只有一些巷弄名称的牌子等,现在为了满足巷弄景观的需要,会在入口处放置具有指示牌或者植物修饰,有时候还会有小的牌楼存在,也是满足旅游功能。变化空间是由两侧建筑围合而成,巷弄内部肌理走向变化,层次变化主要由巷弄内部的侧界面景观体现。尽头空间是巷弄的末梢,与巷弄起始空间类似,从尽头可以回顾对整条巷弄的印象REF_Ref37026423\r\h[34]。3.2.2巷弄的比例与尺度古人对巷道的使用是为了居民通行,所以巷弄的比例与尺度受其功能性影响,指建筑单体高度与巷弄宽度、建筑单体与建筑单体、建筑单体与其他构件的关系。巷弄比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建筑单体高度与巷道宽度的比例,巷道长度与宽度的比例等。尺度是一种心理反应,是让人有封闭、狭窄、宽敞的一种感受,现代对巷弄景观的设计注重人的心理感受,从视觉和心理上设计出宜人的景观空间。宜人的尺度是相对尺度,受巷道宽度和巷道两侧建筑高度影响,日本设计师声原义信曾对此有所研究,该研究指出设巷道宽度为D,建筑单体高度为H,当D:H<1,两侧建筑就会产生压抑感;当D:H=1,就会有封闭、狭窄的感受;当D:H>1,会有空间围合感。这也是巷弄空间给人的整体感受REF_Ref37112525\r\h[35]。3.3巷弄景观的形成与发展巷弄景观的形成与发展与城市的整治、经济、文化、自然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巷弄形成之初,是指在建造房子,为了方便居民通行,在两个房屋建筑间留的距离,此时只具有通道的功能REF_Ref37026056\r\h[36]。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田地分成“井田”形状,庶民的房屋建设受“井田制”影响,在农业社会的发展下,形成了“方格网”街区肌理形态。唐朝时期,每块方格地称为“里坊”。每块方格四周用围墙包围,形成街巷,方格间形成的界面围合空间为街,方格内部形成的界面围合空间为巷,住户门户一般在巷内开设,到中、晚塘时期,居民开始在沿街开设门店和夜市REF_Ref37026064\r\h[37]。宋朝时期,形成了方格网形态巷道,称为“里坊”。工业社会得到发展,居民发展商业经济,至南宋时期,城内出现临街建筑,街市商业氛围浓厚。之后出现“坊巷制”,城市街区基本“线”状格局出现,街巷尺度较小,但具有居民商业贸易、日常出行、活动交流的作用。明清时期,街巷的主要功能还是满足人际交往,因其宜人的尺度,形成了浓厚的生活氛围,街巷内部遗留下一定的历史痕迹REF_Ref37026071\r\h[38]。至今,巷弄构成传统城市历史街区景观肌理,延续城市格局,反映城市历史街区原始风貌REF_Ref37026073\r\h[39]。巷弄景观是街区整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形态的形成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目前对于巷弄景观的发展还处于对于仅仅保护的层面,对于现代社会发展形成的现代景观并没有很好的处理措施。所以关于巷弄景观应当进行积极探索,探讨景观设计的方法、策略以及景观构想REF_Ref37026075\r\h[40]REF_Ref37026077\r\h[41]。3.4巷弄景观的类型3.4.1景观格局分类传统巷弄尺度较小,走势带有曲线或折线,不似现代街巷笔直。两侧界面也有一定变化,产生丰富的街巷空间变化REF_Ref37026173\r\h[42]。巷弄在南北方都有分布,南方和北方的分布形态又有所不同REF_Ref37026193\r\h[43]。南方巷弄走势一般比较婉约,随意。北方巷弄又称胡同,因北方总体建筑风格庄严、规整,所以巷弄总体格局为横平竖直的形式。根据巷弄肌理走向不同,可将巷弄分为以下几种景观形态:(1)方格网形态方格网形态的巷弄景观具有规则、整齐的特点,各个巷弄宽度相差不大,以横平竖直的形态分布,如《周礼·考工记》里描述的,“九径九纬,中途九轨…”,是一种多分布在北方的巷弄肌理形态。(2)棋盘式形态棋盘式巷弄分布特点与方格网形态相似,依然是规则、整齐肌理走向,但区别在于棋盘式有一条较宽的主街巷分布在中间,尺度较宽,其余小巷子在两侧呈方格网形态分布,类似楚河汉界的棋盘。(3)鱼骨形态鱼骨形态即一条主街巷,尺度稍宽,侧边分支小巷,小巷继续分支,每条巷弄走势带有曲线或折线,整体形态类似鱼的骨头。(4)串字形态串字形态即若干个组团的巷弄区域随意分布,由一条巷弄将若干区域串联起来。每个组团区域内有若干走势补不定的巷弄。(5)蛛网形态蛛网形态指巷弄走势和形态不定,宽窄不一,分布随意,整体格局形似一张蜘蛛网,是一种多分布在南方的巷弄肌理景观。3.4.1侧面界面构成分类历史文化街区内部巷弄是由建筑界面围合而成,建筑界面分为正面、侧面、背面。根据建筑界面围合,将巷弄分为三类。(1)建筑正面围合的巷弄建筑正面围合的巷弄一般是主街,两侧多是商户(如图3.1)。巷子宽度宽窄不等,在2-5米的范围,建筑1-3层居多,有大门、窗户等建筑构成,商户大门多是由均等的木板组成的木制排门,窗户外框则都运用具有文化特色的花纹,沿街还分布路灯、指示牌等小品,绿化根据巷弄宽度有所不同,包括地面绿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建筑正面围合的巷弄的功能主要是通道功能,可满足当地居民的正常出行、社交及游客的旅游需要,其次具有承载文化的功能,区域内悠久的历史文化都一点一滴体现在巷弄里。建筑正面围合的巷弄景观效果好,巷弄里的各种基础设施都是景观在组成要素,包括地面、墙面、屋顶、窗、门、台阶等,另外巷弄内部色彩、材质、风格、绿化等是影响景观效果的重要原因。图3.SEQ图3.\*ARABIC1正面巷弄效果图Fig3.1FrontLanerenderings图片来源:网络(2)建筑侧面围合的巷弄建筑侧面围合的巷弄,是商户、居民的建筑侧面围合而成(如图3.2)。与建筑正面围合的巷弄所不同的是,尺度较窄,一般1-2米,门多为主街商户、当地居民的侧门,一般是单扇,窗户多开在二层以上,据说是古人出于安全考虑,绿化多为垂直绿化,小品数量较少。其主要功能是满足居民的日常出行及少部分游客的需求,也有承载文化的功能。在景观效果上逊色于建筑正面围合的巷弄,但其大面积的墙面、垂直绿化具有独特的美感,给人宁静悠远的视觉体验。图3.SEQ图3.\*ARABIC2侧面巷弄效果图Fig3.2Sidelanerenderings图片来源:网络(3)建筑背面围合的巷弄建筑背面围合的巷弄,与建筑侧面围合的巷弄类似,尺度较窄,在1-2米,一般只有墙面、地面围合而成。其主要功能是通道功能,为居民出行提供方面。景观效果较以上两种逊色,价值不大,巷弄景观价值因墙面、地面材质、色调的不同也会有所差异,也受绿化效果的影响。(如图3.3)图3.SEQ图3.\*ARABIC3背面巷弄效果图Fig3.3Backalleyrenderings图片来源:作者自摄3.5巷弄景观设计依据与相关理论3.5.1地域文化"地域"指文化形成的地理位置背景,地域文化指一个城市在不断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源远流长、具有独特性的文化传统,是当地民俗、传统、生活等方面历史遗存的体现REF_Ref37026091\r\h[44]。3.5.2场所精神挪威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兹认为“场所”是事物在人记忆中物体化、空间化的印象。场所精神指人对事物的精神感受,包括人的方向感、认同感。方向感取决于人的安全感,即能够知道自己所处空间位置;认同感是指人对自己所处地域的环境、文化认同,并获得归属感。即当场所的环境精神意义给人独特精神体验时,就是场所精神REF_Ref37026102\r\h[45]。3.5.3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指一种新的古典美学营造方式,采用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巧妙结合的方式,将现代科学艺术技述和不同材质材料运用到美学装饰设计当中去,通过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探求来表达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是单一的仿古和复古,具有现代、高雅、古典、美观的特征REF_Ref37026114\r\h[46]REF_Ref37110111\r\h[47]。3.5.4景观设计学景观设计学是对景观进行景观设计。“景观”即风景、景致,是视觉形成的美学感受,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地理学、生态学中也对景观有所阐述。景观设计是对土地和土地上的物体、空间进行设计,使周边环境功能完善,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景观设计既是艺术设计又是科学设计,过程包括前期实地调研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保护利用场地资源等,本质上,景观设计就是土地的设计REF_Ref37026129\r\h[48]。3.5.5景观美学景观美学关注景观要素中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及相互间关系,通过物质建构来表达,从植物形态、山石风貌等方面构建变化之美、精神和人文之美,再把情感、意识投入到构建的景观中。中国景观的特色体现在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它是历史文脉多年传承下来的精髓。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在视觉体验的深层上挖掘出意境,试图带领游客感知场所精神。通过“景”感知客观世界中自然环境为主的信息,通过观感受这类形象刺激大脑皮层而产生的情绪感受REF_Ref37026138\r\h[49]。3.6巷弄景观处理方式在对巷弄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主要处理方式是重建、保留、修复三种设计思想。针对具体问题,针对性解决REF_Ref37113167\r\h[50]。(1)重建重建即是对于废弃、无价值、无意义的景观构筑物、建筑、设施等进行重新建设。一是在对街区进行全面排查后,对于无用、损坏的管线、随意搭建的构筑物进行拆除;二是对破坏严重又具有保留价值的的构筑物,根据实际情况,以保留原址为原则,对其进行整或者局部的建设。(2)修复对只有轻微破损、污染等巷弄内部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构筑物、小品等景观构筑物进行修复。例如,墙面局部破损、地面铺装破损,只需修复墙面,修复破损的铺装即可。(3)保留为保护街区原始景观风貌,对于保存完好的巷弄将官构筑物、建筑应遵循尽可能保留的原则。对于不符设计思想的建筑、小品等进行改善,最终以保留为目的。3.7巷弄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3.7.1安全性原则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主要功能是观赏和通行,主要使用人群是当地居民和来自各地的游客。在游客观赏巷弄景观时,可能会驻足停留,当地居民的日常通行和社交也要通过巷弄,所以巷弄内的景观设计应该遵循安全性第一的原则。3.7.2融入文化原则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应尽量考虑文化元素的应用,在满足景观要求的基础上把文化作为研究的一部分REF_Ref37113751\r\h[51]。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历史街巷是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民俗聚集地,街区中居民都是文化底蕴的承载者与传承者,在对巷弄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关注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注重文化传承。3.7.3保护原真性原则英国历史保护专家DerekLinstrum对历史遗存的保护分为加固、修复、恢复、重建、装饰五种策略,其中首选加固,其次是修复、恢复、重建,最后是装饰。在历史文化街区当中,巷弄内遗存的历史信息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影响居民、游客对历史文化价值的直观认知,只有将历史信息完整地保存,才能真实还原历史文化特色,包括历史建筑,街巷空间、民俗文化等。在巷弄景观规划设计时,应最大程度的保留原有的街区风貌,尽可能多地保护好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建筑REF_Ref37026492\r\h[52],在营造合理的巷弄景观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巷弄的原真性。3.7.4整体协调性原则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在不同历史发展下形成的巷弄都有自己原始景观肌理风貌,其中景观建筑、风格绿化、小品等也因此使形态表现有所不同。在巷弄景观设计中,应以保持街巷的原有风貌为前提,将复杂的景观要素进行合理的空间协调设计,充分表达建筑肌理特色、植物配置特色等,重视变化中的统一,保留整体景观风格,打造整体协调的巷弄景观。3.7.5以人为本原则在巷弄景观设计时,从人的需求角度出发,以满足人的日常出行和游客人的使用为前提,发掘地域文化底蕴,打造宜人的巷弄景观特色,形成一个为当地居民和来往游客服务的巷弄景观。3.8巷弄景观要素分析3.8.1物质要素建筑要素建筑作为园林构造的五大要素之一,其体量、造型、色彩以及材质都时景观重要的影响因素。AldoRossi曾经说过:“街道是一间协议的房间,街道是由每幢房子的主人对城市的奉献”REF_Ref37109753\r\h[53]。所以在巷弄景观当中,房屋建筑是影响景观的重要因素之一REF_Ref37110300\r\h[54],建筑是组成街道的主体,也是构成巷弄界面的主要元素,其分布排列方式决定着街区的骨架肌理形态。(1)建筑风格不同的地域环境存在不同的宗教信仰及生活习惯,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影响着不同的建筑风格。例如,南方的马头墙与北方的重檐顶,南方的白墙灰瓦朱门与北方的红墙黑瓦。在巷弄景观设计当中,建筑风格也是影响景观效果的(2)建筑材料巷弄景观作为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景观组成的一部分,建筑的材料对巷弄景观的影响非常显著。不同地域使用的建筑材料也不尽相同,从而形成就具有独特肌理和质感的巷弄景观,所以不同建筑材料也成了地方文化的象征REF_Ref37026513\r\h[55]。环境因素(1)地面铺装历史文化街区巷弄的铺装材料常用青石板、碎石等,基本功能就是保护地面、美化环境,有时也存在地域文化的痕迹。(2)植被绿化巷弄植被绿化对巷弄景观的影响十分显著,是巷弄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季节更替体现出不同旅游景观。巷弄植被绿化一般分为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地面绿化。在巷弄中,为了节约空间,垂直绿化较多,地面绿化也是以硬地盆景为主,提升了整个巷弄的景观活力。(3)基础设施在巷弄中,景观基础设施比较少,一般是路灯、雕塑,多在节点处出现座椅、盆景。为了给游客留下美好印象,还会在景观小品上设计上体现文化的地域特色,在整体上提升景观风貌REF_Ref37114051\r\h[56]REF_Ref37026545\r\h[57]。3.8.2非物质要素指各地随着历史的变迁留下的属于自己的的民俗文化、地域特色、体现风土人情的乡土活动。3.9小结巷弄是街区中连接入户的通道,通行系统的末梢,由底、侧面围合而成、具有半私密性质的景观空间,是市井气息、地域文化的载体。传统巷弄尺度较小,走势有曲有折,两侧界面会产生丰富的空间变化,南方巷弄走势一般比较婉约、随意;北方巷弄风格庄严、规整。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在农业社会就已经形成,巷弄形成之初只是为了满足住户居民通行,后受社会经济、地域文化、战争等影响,逐渐形成棋盘式形态、方格网形态、鱼骨形态、串字形态、蛛网形态五种景观肌理形态。巷弄按照建筑界面侧面构成分类,可分为建筑正面围合巷弄、建筑侧面围合巷弄、建筑背面围合巷弄。巷弄景观要素有建筑要素、环境要素。在巷弄景观进行设计时,应该遵循“现代与古典结合”的思想,根据场所精神理论、景观设计学理论、景观美学理论的内涵,本着融入文化原则、原真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按照重建、修复、保留三种巷弄景观处理方式,进行合理的景观设计。4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预景分析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承载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历史文化名城种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历史文化街区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进行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营造,本章通过巷弄景观的预景研究,为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内各种景观设施、节点以及巷弄空间方式的营造提供依据。4.1评价方法借用心理物理学原理及其研究方法,开展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预景研究。4.1.1评价媒体在大兜路拍摄的现状照片37张,以及对现状进行改造的方案图、意向图或(和)文字说明。4.1.2调查人群与调查方法调查人群为公众,包括教师、艺术家、机关人员、自由职业者等,以及园林背景的本科及研究生,主要通过线上发放问卷,在线回收,同时也在住所周围进行面对面的问答调查,最后共收集有效答卷309份。4.1.3问卷设计将研究对象分巷弄景观定位、巷弄空间营造、巷弄内部小空间节点、专项设施、材料与风格五个层次,分别设计若干图文结合预景方案,制成现状对象-景观问卷。(1)巷弄景观的定位为了对巷弄景观设计有个整体的把握,提出了八个理想巷弄景观的选项及一个开放选项:全面复古,古典与现代结合;精致的,简朴的;视觉体验优先,文化体验优先;喧闹、市井气息,静谧、悠闲;其他建议。八个理想巷弄选项又可分为4组,可两两对比分析。(2)巷弄空间营造形式选择街区内4条具有代表性的巷弄,提出了四个不同的巷弄空间营造方式:开放式、半开放式、封闭式、其他建议。巷弄从南向北分别命名为巷1、巷2、巷3、巷4。巷1:全长200米,一端是街区主街,景观良好,另一端是马路,相对有喧嚣嘈杂的声音。巷2:长30米,一端是街区主街,景观良好,另一端是马路,相对有喧嚣嘈杂的声音。巷3:长50米,一端是街区主街,景观良好,另一端通往其他巷弄,景观良好,无噪音。巷弄4现状简介:长50米,是商户后厨排污空间,不宜游览。图4.SEQ图4.\*ARABIC1巷弄现状图Fig.4.1Lane

status

map图片来源:作者自摄(3)巷弄内部小空间节点选择巷弄内部的一些小空间,提出了十个不同的景观建设方案:花坛优化(组合花坛、闲坐花坛等);雾森水景园;古井+噜噜泵(禅意园风格);市井小游园;情景雕塑园(渔市、闲聊、下棋之类);绿植小花园;传统健身园(秋千、浪木、跷跷板等);硬质小平台;维持原状;其他建议。节点1现状简介:一个种植香樟树的大花坛,局部木质铺装,几个配电箱和空调外机设备。节点2现状简介:一块约5m*5m的绿地,墙上有电盒电表、空调外机、配电箱等设备。节点3现状简介:一个高约1.5M的L型景墙,一棵鸡爪槭,一些卵石铺地,空调外机和消防栓等设备。节点4现状简介:临时搭建的木料棚子,硬质铺装,一些盆栽。图4.SEQ图4.\*ARABIC2节点现状图Fig.4.2Node

status

map图片来源:作者自摄(4)专项设施对六类基础设施的景观建设处理设计了6类预景及其他建议(开放性问题):外加装置;融入环境;表面处理;植物遮挡软化;增加装饰;不做处理;其他建议。六类设施分别是墙面、路面、空调外机、管线、箱柜、巷弄整体。(5)材料与风格不同的设施设置了不同的材料预景方案,包括木、钢、塑料、石材、竹子、砖石等。整体景观风格包括:古典简朴、古典精致、现代简约、其他建议四种预景方案。色彩有:环境对比色、环境调和色、鲜艳色调、暗色调。4.1.4数据处理与分析答卷数据在EXEL、SPSS等平台下处理,以公众对预景的选择量为目标变量,预景与设施类型为分类指标,进行不同预景选择意向统计分析。4.2结果分析4.2.1调查人群统计分析问卷面对的人群是社会大众。参加人群中,男女比例接近2:3。年龄分5段,分布情况为:最多18-25岁占54.05%,其次是26-30岁31.72%,31-40岁9.39%,40岁以上3.88%,最少是18岁以下0.97%。其中44.66%是在校学生。调查人群涉及全国28个省份(见图4.3),其中60.52%居住普通城市,15.53%居住历史文化名城,5.83%居住古镇,18.12%居住乡村。图4.SEQ图4.\*ARABIC3人群来源统计图Fig.4.3Statistical

chart

of

population

sources4.2.1巷弄景观定位分析对于弄景观整体定位问题,以提问选择量为目标变量,结果显示,答卷人在八个预设选项中主要选择了古典与现代结合、文化体验优先、简朴的、静谧悠闲四个选项。图4.SEQ图4.\*ARABIC4巷弄定位意向统计图Fig.4.4Statisticaldiagramoflanepositioningintention由图示可见,大众对于理想中的巷弄景观还是有明显的选择倾向,在八个巷弄景观预设选项当中简单分为四组做两两对比分析,其中古典与现代结合(171)>全面复古(70)、简朴的(170)>精致的(118)、文化体验优先(154)>视觉体验优先(108)、静谧悠闲(149)>喧闹市井气息(80)。可见答卷人对于简朴的、古典与现代结合的巷弄景观有明显倾向,对于文化体验也在考虑的前三之列。最后有极少数人提出的其他建议是保留当地文化、建筑,商业气息不宜浓厚,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景观规划。4.2.2巷弄空间营造形式分析针对巷弄空间形式营造问题,对三个预案及一个开放性答案进行得分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表4.SEQ表4.\*ARABIC1巷弄空间营造形式得分数据Tab4.1Scoreanalysisoflanespaceconstructionsituation空间形式巷1巷2巷3巷4开放式34.9524.2749.848.41半开放式58.2554.9635.9220.71封闭式6.1520.7113.9270.55其他建议0.650.320.320.32最高分58.2554.9649.8470.55根据每条巷弄的现状条件,大众对每条巷弄的预景意向十分明显,从上表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每条巷弄最适宜的空间营造形式分别是,巷1半开放式(58.25分)、巷2半开放式(54.96分)、巷3开放式(49.84分)、巷4封闭式(70.55分)。尤其巷4的封闭式意向十分集中。最后个别答卷者给出了其他建议,一建议多使用灯光,使夜景更丰富;二建议与商户协商,改建排烟方式,保护景观。4.2.3巷弄节点景观形式分析对于每个节点景观造景形式问题,对以下7种预景方案选择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表4.SEQ表4.\*ARABIC2巷弄景观节点数据统计Tab4.2Lanelandscapenodedatastatistics预景节点1节点2节点3节点4合计绿植小花园115145107110477情景雕塑园9510291103391古井+噜噜泵925710972330雾森水景园70697053262市井小游园58605663237硬质小平台38575279226维持原状21215336131平均70737673最高115145109110从预景意向的总体选择情况来看,高低次序为绿植小花园(477)>情景雕塑园(391)>古井+噜噜泵(禅意风格园)(330)>雾森水景园(262)>市井小游园(237)>硬质小平台(226)>维持原状(131)。从统计结果看,大众对于植物营造的景观节点更为青睐。节点1的预景倾向于绿植小花园,根据其现状有个大花坛,在进行问卷时,设计了花坛优化选项,比如组合花坛、闲坐花坛等景观意向,结果显示136人选择。所以节点1应着重考虑花坛优化、绿植小花园预景意向。节点2、4预景倾向于绿植小花园,其次是情景雕塑园。节点3选择趋向于预景古井+噜噜泵(禅意风格园),其次是绿植小花园。根据表格结果显示有131人选择了维持原貌,节点3的人数更多,说明原来现状景观也是有可取之处的,应酌情保留。在其他建议中,仅占0.97%,建议多用植物。4.2.4专项设施分析将巷弄景观处理意向分为6个类别及一个其他建议(开放性选项),针对墙面、路面、空调外机等设施分别设计预景意向(多选项),以预景意向的选择量得出处理方案的最优选,结果汇总于下表。表4.SEQ表4.\*ARABIC3巷弄设施得分数据统计Tab4.3Lanefacilitydatastatistics预景类别墙面路面空调外机箱柜管线巷弄整体平均表面处理39.4820.92—24.1631.9731.6129.63外加装置54.05—59.7151.6757.6162.1457.04增加装饰46.2046.9241.1043.5345.6339.8143.87融入环境39.7046.8254.6042.7253.07—47.38植物遮挡软化30.9634.5242.4026.1032.4634.4133.48不做处理9.719.8210.6812.408.407.779.80其他建议0.750.860.491.290.430.430.71平均31.5526.6434.8428.8432.829.36最高54.0546.9259.7151.6757.6162.14根据表结果显示,答卷人做出了不止一个选择,总体来说,在对墙面、路面、空调外机等六类设施的预景意向当中,外加装置(57.04分)>融入环境(47.38分)>增加装饰(43.87分)>植物遮挡软化(33.48分)>表面处理(29.63分)>不做处理(9.8分)>其他建议(0.71分)。根据开放性问题的预景收集数据来看,仅仅只占有0.71%,表明预景类别设计比较全面,涵盖了大多数意向。在六类设施预景显示,除路面的最优选是增加装饰外,其他设施的最优选都是外加装置。表面处理:包括喷漆、碳化、修补、清扫等。外加装置:包括宝龙式空调外罩、外框雕有体现文化内涵的纹路的箱柜外罩、窗花外罩等。增加装饰:包括墙面的字画浮雕、墙式外罩装饰、市井水缸等。融入环境:包括阳台式空调外罩、材料包裹融入环境、路面改用老石板、市井水缸外罩等。植物遮挡:包括硬地盆景、竹子等植物沿墙面种植。4.2.5材料与风格分析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众对巷弄景观材料的预景倾向于使用木竹、砖石等具有古香古色气息的材料。对于风格更倾向于古典简朴。对于色彩更倾向于环境调和色。见下表。图4.SEQ图4.\*ARABIC5巷弄风格预景意向统计图Fig4.5Lanestylepreviewintentionstatisticalchart由图可知,古典简朴(170)>古典精致(70)>现代简约(66)>其他建议(3)。大众对巷弄景观材料整体风格更青睐于古典简朴型的,预景意向十分集中,其次是古典精致型以及古典简约型。图4.SEQ图4.\*ARABIC6巷弄色彩预景意向统计图Fig4.6Statisticaldiagramoflanecolorpreviewintention由图可得,环境调和色(156)>环境对比色(82)>暗色调(43)>鲜艳色调(28)。根据统计结果显示,最受大众喜欢的材料色彩是环境调和色,其次是环境对比色、暗色调及鲜艳色调。环境调和色是指通过材料与环境在色彩、明度等的细微差别,创造清幽、温柔、含蓄、婉约、高雅等色彩美感。图4.SEQ图4.\*ARABIC7巷弄材料预景意向统计图Fig4.7Statisticaldiagramoflanematerialpreviewintention由图可知,砖石(141)>木竹(127)>不锈钢(72)>水泥涂料(50)>塑料(36)>土(23)。根据统计结果显示,中选率最高的材料是砖、石、木、竹,总结来说具有历史气息、容易展现街区风采的材料比较受欢迎。4.2小结(1)在对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建设的整体把握当中,大多数人对于巷弄景观的意向是古典与现代结合的,其次是简朴、文化体验优先,对大众的调查结果为项目的研究提供了指导意义。(2)对于景观节点的景观意向主要有绿植小花园、情景雕塑园等,排序为绿植小花园(477)>情景雕塑园(391)>古井+噜噜泵(禅意风格园)(330)>雾森水景园(262)>市井小游园(237)>硬质小平台(226)>维持原状(131)。四个节点的预景意向也有不同,节点1、2、4主要意向集中在绿植小花园,节点3主要集中在古井+噜噜泵。各个节点根据现状条件对于其他预景也有不同选择,景观设计的时候可根据情况做适当选择。(3)根据每条巷弄的现状条件,大众对每条巷弄的预景意向十分明显,每条巷弄最适宜的空间营造形式分别是,巷1半开放式(58.25分)、巷2半开放式(54.96分)、巷3开放式(49.84分)、巷4封闭式(70.55分)。尤其巷4的封闭式意向十分集中。(4)在六类预景意向当中,外加装置类中选率最高,其次是融入环境类和增加装饰类,最后是植物遮挡软化类和表面处理类,中选最少的是不做处理类。不同设施的预景意向:墙面预景意向集中在外加装置类和增加装饰类;路面预景意向集中在增加装饰类和融入环境类;空调外机预景意向集中在外加装置类和融入环境类;箱柜预景意向集中在外加装置类和增加装饰类;管线预景集中在外加装置类和增加装饰类;巷弄整体集中在外加装置、融入环境类。5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提升方案设计研究5.1项目概况5.1.1项目背景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运河两岸的历史建筑、特色民居等历史遗存逐渐受到政府的重视,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最能体现文化底蕴的载体,对其进行合理的景观规划对于民、对游人皆是有益的。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大运河杭州段东岸,大关桥与江涨桥一段,历史悠久,宋朝时期是杭州城北主要的集市中心,明清时期曾设集市,创建官办粮仓,成为杭州城北重要的集市、商贸、仓储中心,大运河沿岸皆是水陆码头,商铺众多,后期逐渐没落。至现代,随着杭州城北旧城改造,香积寺、国家厂丝储备仓库、大量清末民初民居建筑得到保护或重建,杭州老城历史风貌得以重新展现。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内部出现景观资源利用不彻底、地域文化缺乏的问题,在景观细节上设计上逊色于其他街区,所以对其进行景观上的整治是势在必行。本研究对大兜路历史文文化街区的巷弄景观整治提供优化方案。对大运河这个世界遗产的整体保护产生现实的、积极的影响,也为巷弄景观的保护与恢复提供了一些思路和依据。5.1.2区位分析(1)杭州市区位杭州,古称临安、钱塘。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浙江省北部、东南沿海、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人文景观古迹众多,历史文化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杭州自秦朝设立县治,已经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又是通商口岸,是历史上重要的商业集散基地,又是沪杭铁路等铁路线路的集散地。(2)项目区位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杭州市拱墅区湖墅街道,运河大关桥至江涨桥一段东岸。街区毗邻京杭大运河,北侧大关路,东侧丽水路,南侧香积寺路隧道。图5.SEQ图5.\*ARABIC1区位分析图Fig5.1Locationanalysismap5.1.3地域文化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地处于杭州市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第一批国家宣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岁月洗礼下,街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加深厚。大兜路所在区域是拱墅区湖墅街道的中心区域,北侧是明清著名的运河税关北新关,南侧有著名清代粮仓富义仓,西侧有明清杭州著名寺庙香积寺,西侧是南北大运河杭州段,历史悠久的拱宸桥也在附近,街巷内角角落落都存在着居民生活的气息。随着时间的流逝,街区内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地域文化。(1)运河文化一是拱宸桥两侧的蚣蝮,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是龙生的九子之一。好水,又名避水兽,看守运河1000年,人们为了纪念、表彰其家族护河有功,按其的模样雕成石像放在桥头或桥身边的石礅上,并说这样就能镇住河水,防止洪水侵袭,寓意四方平安之意REF_Ref37026563\r\h[58]。二是钱币文化运用,京杭大运河最重要的意义是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使得货币流通。所以钱币便是最好的游览线及铺装图案。真正的突出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二字。也区别于其他历史街区的元素与立意,做到了独一无二REF_Ref37026566\r\h[59]。(2)工业文化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内部仍然保存着国家厂丝储备仓库旧址,2004年被列为杭州历史建筑,建于1951年,由四幢外观是青砖黛瓦的三层砖木结构楼房组成,占地约2600平方米。周边还分布有体量与之相近的二层仓库两座,三层仓库两座、三层办公及职工宿舍三座,整体风貌基本协调。这是街区内工业文化的主要体现,是商市文化的沿袭。另外巷弄内部分布个各种燃气管道、排风管也是工业文化的另一个体现。但是在大兜路巷弄景观的设计当中,目的是弱化工业文化,强化市井文化、运河文化等。(3)市井文化目前街区范围内仍保存着大量清末民初的民居建筑,在香积寺弄两侧成片分布,是街区内传统民居建筑较为集中的区域,其中建筑、巷弄空间尺度基本保持传统风貌。街区内居民的生活、出行、交往等活动在时间的发展下形成了独特的市井文化。(4)佛禅文化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还存在着庙宇文化的痕迹,最著名的是香积寺,于1986年被列为杭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目前为止,香积寺仍供游人和当地居民开放。据史料记载,大兜路街区内曾有崇仁庙、包龙图殿、同善庙、尼姑庵等众多寺庙,其建筑规模恢宏、体量庞大、分布规整,但是遗憾的是目前仅仅保存了一些石条堆砌的人工构筑物基址及埠头基质遗迹。香积寺门前石塔,是杭州目前唯一保留的清初佛塔,建于1713年,历史悠久。(5)商埠文化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毗邻京杭大运河,这里曾是通商口岸,s是繁华的商业聚集地,街头有巷尾都会有商埠文化的气息。图5.SEQ图5.\*ARABIC2商埠效果图Fig5.2Renderingsofcommercialports5.1.4旅游发展需求杭州市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城市,又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许多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最著名的就是运河文化,千夫拉纤图也是由此而来,据说乾隆也曾在运河边与臣子门吃饭赏景。其次还有西湖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等,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承载文化的主要空间,保留了很多清末民初的建筑、名胜古迹、佛寺。但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现代设施的出现破坏了传统景观风貌,文化体验也逐渐减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满足游客旅游需求,对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合理的景观设计十分重要。5.2基址分析5.2.1用地现状分析建筑现状分析(1)建筑类型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一侧毗邻大运河,曾是贸易通商聚集地。目前街区内建筑主要是清末民初时保留下来的,最早可追溯到清朝末年,建筑结构分为砖混结构、砖木结构、混凝土结构。(2)建筑外立面分析大兜路街区内建筑总体保护较好,多是具有马头墙的白墙灰瓦建筑。粉墙外面由于时间的冲刷,部分建筑墙皮脱落。巷弄景观环境现状分析目前,街区游赏空间主要由“一纵数横”,与一般曲折复杂的巷弄空间肌理不同的是,大兜路巷弄给人带来的视觉体验相对简单一些,即一条临河主街与数条横向连接通道组成,而更多小型巷弄的宜游性尚不完备。巷弄是体现街区形态、方便居民生活、承载地域文化、提供游赏服务的重要空间。巷弄的宽度为1-2米,巷弄两侧的建筑高度平津10米左右,以1-3层居多,这取决于清末民初时居民的交通工具和人行流量,一般是“一肩挑”的宽度。巷弄的空间尺度基本上是窄高型空间,整体空间感受压抑、单调、杂乱。本街区的巷弄基建虽已完成,但在景观上还有诸多不足,主要有:局部环境卫生差如围建杂物间(篱)、地面、近地面空中排油烟、绿地垃圾、断头管线未清理等。(2)设施安装无秩序空调、管线、配线箱等市政设施繁多,安装随意而无序。(3)装饰未到位空调、管线、配电箱等缺少装饰或遮盖材料现代、工业感强,与古建风貌、古建结构不协调;或者装饰工艺粗,如大镂空、大板材;结构不完整,如围栏、篱笆无基座、绿地边缘缺侧石。(4)设施破败管线、箱柜、围栏等维护不足,景观破败不整。(5)文化功能丧失,保护力度不足,导致人文景观缺乏生机与活力。巷弄界面现状分析对巷弄界面进行分析时,正面、侧面、背面都是相对于主街来说,从主街的视觉角度分析巷弄现状。(1)正面站在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主街往巷弄的内部看去,展现的即是巷弄的正面。巷弄的正面也是主街的一部分,如图。在巷弄景观中,正面是直接体现视觉效果的。目前街区的巷弄正面景观效果较差,箱柜、管线、踢脚线、以及空调外机等都极大的破坏了景观效果,对巷弄的原真性和美观度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大兜路巷弄进行景观提升设计是十分必要的。(2)侧面巷弄侧面是巷弄两侧的建筑外墙,站在主街可观整体景观效果,进入巷弄内部可欣赏细节景观。在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巷弄中,侧面整体景观效果被随意排布的空调外机、裸露的燃气管线等破坏,有些巷弄的侧面由于雨水和外界环境的破坏,都已经墙皮脱落,甚至墙面脏乱。(3)背面巷弄背面是近丽水路的一侧,直通现代繁华都市。景观改造时采用封闭或半封闭式原则,并配设环路,从而起到隔离喧嚣、营造幽深、小中见大的作用。5.2.2使用人群分析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是现存具有杭州老城风貌的街区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人们旅游的良选之地。主要使用人群是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当地居民是一直以来生活在大兜路的土著居民,还有各个商户的居民等,游客来自全国各地的,所以对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建设研究的方案中,既要满足当地居民的正常出行又要满足游人的观赏价值。5.2.3交通现状分析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曾是商业贸易的中心,交通方便,周边路网呈“两横三纵”的形式,是水陆交通要道。两个横向道路由南到北分别是大关路、香积寺路隧道,三纵由东向西分别是丽水路、京杭大运河、湖墅北路,每条主路上都设有公交站点,方便人群来往。街区内部交通呈“一纵数横”的形式,主街大兜路毗邻大运河,若干与主街垂直的支巷通往丽水路,街区内部设有停车场,方便当地居民和来往游客使用。街区在大运河沿岸至今仍保留游船码头,供游客和当地居民使用。(见图5.3)5.2.4周边环境分析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在大运河大关桥与江涨桥一段,周边环境良好,有居住区、商业场所、教育区、公园等场所。大关路以北有商业大厦、紫荆公园、清莎公园、北新关旅游码头等;丽水路以东有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文汇校区)、杭州市长乐幼儿园、锦兰公寓等;香积寺路隧道以南有富义仓遗址公园、霞湾巷社区、杭州市卖鱼桥小学(霞湾校区)、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等;大运河以西有湖墅嘉园小区、树兰中学、卖鱼桥码头等,小河直街、拱宸桥西历史街区也相距不远。大兜路地理位置优越,周边资源丰富,设施齐全。(见图5.3)图5.SEQ图5.\*ARABIC3环境分析图Fig5.3Environmentalanalysischart5.3设计总则5.3.1设计范围文案的设计范围是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整条街区,设计对象是街区内部现状环江存在许多问题的巷弄,主要对景观环境现状比较差的巷弄着重进行设计,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图5.SEQ图5.\*ARABIC4设计范围Fig5.4Designscopeanalysischart5.3.1设计目标(1)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历史沉淀下来的传统景观具有非凡的历史价值。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景观保持与现代居民生活舒适性产生了矛盾,例如为了满足现代生活舒适性的空调、排水管、电线等设施严重破坏了历史文化街区原有的历史风貌。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探究这一矛盾的解决方法,可以满足现代居民的生活需求。(2)营造古典街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历史文化街区逐渐失去其古香古色的气息。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使古典街景重新展现。(3)留住文化记忆街区内部承载着许多历史文化记忆,如运河文化、商埠文化等,还有许多民俗特色。留着这些文化记忆,具有极大的价值意义。(4)再现巷弄风采巷弄是历史文化街区的骨骼体系,但景观效果欠佳,对其进行合理的景观营造,可以再现巷弄风采。5.3.2设计任务(1)融入街区氛围,打造精品巷弄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杭州老城历史风貌的街区之一,至今尚存着香积寺石塔、国家厂丝储备仓库、大量清末民初民居建筑等。在进行整体的景观设计时,需要考虑建筑立面、街道的风格、功能基础设施、材质等尽量保持清末民初的历史氛围,以达到打造精品巷弄景观的目的。(2)提取运河元素,确定街区主题立意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是依运河地形而产生,经过历史长河慢慢形成的街区肌理,空间与平面肌理都有历史痕迹可寻,应更深刻的挖掘历史故事、传说事迹。通过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来展现神秘感、幽默感,以至于达到文化的内涵升华。那么对于大兜路街园区雕塑的使用,可以考虑结合运河元素的文创产品进行打造输出。让游人真正感受到文化浓缩于景观与物品之中。自身又可以在历史街园区见到生活在自己身边的“活”的一个形象浓缩。(3)打造主题小品景观,体现独特内涵一是对于主题小品景观,大兜路中因为香积寺,也可以“禅”为主题的小品,在大兜路中的一些街角处、入口处、沿运河一侧的草坪里;二是对于一些创意小品景观打造可以结合商家的意愿,合力打造符合氛围的小品景观;三是植物小品,一些暴露的地方需要大量的植物精细景观打造;四是灯光小品的指示牌、尤其是沿河的路线上的灯光小品的增加,做到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实现处处有景可观。五是更加挖掘中国大运河的文化历史,通过艺术加工再现运河古文化。例如,塑造避水兽生动活泼的形象,大兜路就是它玩耍的公园;在京杭大运河意义中提取南北经济交流的钱币的意义。图5.SEQ图5.\*ARABIC5小品意向图Fig5.5Sketchmap(4)深化绿植设计,营造绿色空间巷弄泛指狭窄的通道,通常是介于建筑物之间或建筑物后方的通道。依嘉义市道路命名及门牌编订办法的巷弄定义而言,宽度小于七公尺或长度小于200公尺的通道,依其相连的通道为巷,或是大道、路、街,而分別命名为弄或巷。因此,巷弄可以被视为是都市街廓内部,具有连接街廓外围街道之功能,且较为狭窄和短小的通行路径。这个描述非常符合大兜路历史街区与丽水路之间的巷弄。江南巷弄给人的感觉应该是温婉、秀丽的感觉。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巷弄绿化是街园区巷弄精品打造的基础和前提。5.4设计思路根据杭州市的各项历史文化名城系统建设相关文件,大兜路精品景区定位,提出“修旧如旧,融入文化”的古典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为景观设计理念,以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巷弄景观改造提升为抓手,以扩大街区景观腹地,延伸游赏空间为目标,借鉴巷弄景观建设一般原理与成功案例,并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确定景观设计策略,通过环境梳理与整治、设施硬装、绿化美化及主题小景建设,将入选巷弄打造成与街区历史风貌协调、结构巧妙、视觉舒适、可入可游的精品巷弄。5.4.1设计原则(1)巧于因借,多样统一因形借势,巧妙施策,设施改造后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应成为建筑构造的一部分。设施装饰格调统一,款式多变;景点建设主题贯穿,形成系列。(2)化零为整,设计适度简洁大气,宁整勿碎,对于设施群应作整体化处理。设计适度,宁欠勿过,不良景观的遮挡、装饰不求100%,大致在70%-80%即可。(3)修旧如旧,融入文化尊重古风古制,采用传统工艺与土木砖石等古建材料为主,体现文化。同时通过载体选择与意境营造,融入运河文化,如漕运、仓储、避水兽。市井文化,如街市、钱币、生活、风俗,及佛禅文化等元素或意象,实现文化景观化。(4)现实可行,长短结合尽可能设计精、简多套方案,供决策选择,做到近期可实施,远期可进一步精进。5.4.2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5)《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6)《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17)(7)《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17)(8)建设单位提供的街区总平图以及建设单位的整改意见;(9)建设单位通过的我所大兜路街区景观提升方案; (10)大兜路历史街区整体风貌;(11)国家有关建筑装饰工程设计规范、规程;5.5整体定位项目总体设计以解决传统景观保持与现代景观舒适性的矛盾问题为切入点,从单个的景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