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隋唐时期的法律制度_第1页
第七章 隋唐时期的法律制度_第2页
第七章 隋唐时期的法律制度_第3页
第七章 隋唐时期的法律制度_第4页
第七章 隋唐时期的法律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隋唐的法律制度

(公元581年――公元907年)第一节隋代法制概况一、《开皇律》的制定及其立法成就《开皇律》共十二篇,五百条。其顺序是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

在中国法制史上以“刑网简要,疏而不失”而著称。1、法典的篇名体例更为科学第一,修改了《北齐律》的部分篇名,突出法律调整和保护的对象。第二,形成总则在前、分则在后,实体在前、程序在后的法典体例。第三,按照封建统治的需要,对涉及实体法部分的篇目重新排序。2、刑罚体系宽简,确立封建制五刑第一,死刑仅有绞、斩两等。第二,流刑改为流刑犯人应在流放地“居作”(服苦役)两到三年,杖而不笞;而且将流刑的距离大大缩短,流刑分三等,最远不过二千里,以下为一千五百里、一千里。第三,徒刑的年限也减到最高不过徒三年,并且取消了附加的鞭笞刑。第四,身体刑方面废除了前代的鞭刑,改为笞、杖两类各五等。3、创设了“十恶”制度“十恶”集中概括了严重侵犯国家根本利益、危害封建统治秩序的十种重大犯罪,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凡犯此“十恶”重罪者,不仅对本人施以最重的刑罚予以严厉制裁,而且株连家属,没收财产。即使是贵族官僚,也不能享受“八议”和赎刑的优待,为常赦所不原。4、继承并发展了维护贵族官僚特权的法律制度

一方面,继承了魏晋南北朝的“八议”、“官当”和“听赎”之制。

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首先,创设了“例减”之制,即八议人员、七品以上官员犯罪非十恶者,依例自然减刑一等。其次,《开皇律》比照以官当徒,规定了以官当流的制度。

以官当徒时:私罪公罪

一品官~~五品官抵二年徒刑抵三年徒刑六品官~~九品官抵一年徒刑抵二年徒刑以官当流时:私罪:“三流同比徒三年”1、以官当流二千里,比照当徒三年;2、以官当流一千五百里,比照当徒二年;3、以官当流一千里,比照当徒一年。公罪:“若犯公罪,徒各加一年,当流者各加一等”1、五品以上官,犯私罪时可折抵流刑1500里;犯公罪可折抵流刑2000里。2、九品以上官,犯私罪时可折抵流刑1000里;犯公罪可折抵流刑1500里。第二节唐代的法制概况一、唐初的法制指导思想(一)德主刑辅,礼法并用

《唐律疏议》第一篇《名例》的开头就称:“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二)立法要求宽简、稳定(三)执法要求严明、审慎二、唐代的主要立法活动及其成果(一)唐律的制定过程及结构

1、唐律的制定过程(1)《武德律》(2)《贞观律》(3)《永徽律疏》(4)《开元律》《永徽律》与《贞观律》相比,只是修改了个别的条文和字义。永徽年间最大的贡献,是对律文本身作出详尽的注疏。

《永徽律疏》又称《唐律疏议》,是唐朝立法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封建制法律的典型代表。《唐律疏议》的全部文字保存到了现在,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法典与其立法解释的合编本。2、《唐律疏议》的结构

《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五百条。其结构上的特点是:首先,《唐律疏议》的12篇和各篇律条的排列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其次,《唐律疏议》吸收了秦汉以来的法律解释方法,在编排体例上,采取律疏同条、疏附于律的方式,在每一条文之后,附有对该条的注释疏文。(二)《唐六典》的编纂《唐六典》是记载唐代封建国家行政制度的一部重要文献。共30卷,分理、教、礼、政、刑、事六部分,其内容主要记载了唐朝国家机构的设置、官员的编制、品级及职责、官员的选拔、任用、考核、监督、奖惩、俸禄、退休等制度和规定,可以称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行政法典。三、唐代的主要法律形式及其相互关系1、律律是封建国家的基本法典,是各种法律形式中地位最高、稳定性最强、在实践中适用最广的法律规范。律的主要作用是“正刑定罪”,即把一切危害封建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以相应的刑罚手段予以制裁。2、令令是规定国家各种制度的法规,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如涉及经济方面的有田令、户令、赋役令、关市令等;涉及行政方面的令有官制令、选举令、官品令;涉及司法方面的令有狱官令等。令的作用是“设范立制”,即令是积极性的、正面指导人们行为的规范,是关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制度。令是律的重要补充,故“律无正文者,则行令”。3、格

格是皇帝针对某一国家机关或某一具体事项临时颁布的单行敕令,经过整理、加工、修改,去掉重复及矛盾的内容,分门别类汇编而成的单行法规。格的作用是“禁违止邪”,说明“格”是以禁止性规范为主体的单行法规。4、式式是国家机关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是对“令”的补充,是“令”的细则化。式的作用是“轨物程式”,即关于国家机关行政事务的具体操作程序和公文程式。第三节唐律的基本内容与特点一、刑事法律制度(一)刑罚适用原则1、十恶重惩原则(1)谋反。谋反根据律文的注释是“谋危社稷”。(2)谋大逆。谋大逆根据律文的注释是“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

(3)谋叛。谋叛根据律文的注解是“谋背国从伪”。(4)恶逆。恶逆是一组家族内部犯上侵害的罪名。(5)不道。不道是一组恶性侵害罪名。造畜蛊毒、厌魅。(6)大不敬。大不敬是一组侵害皇帝尊严的罪名。

(7)不孝。不孝是一组被认为严重违反孝道的罪名。

“别籍异财”、违反“教令”、供养有缺、匿不举哀。(8)不睦。不睦是一组亲族内部相互侵害的罪名。(9)不义。不义是一组被认为违反礼教尊卑等级之义的罪名。(10)内乱。内乱是一组亲族内部的性犯罪罪名。

第一类是被认为严重侵害皇权的,如谋反、谋大逆、谋叛(合称三谋)、大不敬等;第二类是被认为侵害家长权的,如恶逆、不孝、不睦、不义(部分)、内乱等;第三类是被认为严重侵害统治秩序的,如不道、不义(另一部分)等。第一,“十恶”中的不少罪名只要有预谋即罪名成立,甚至只要表示了犯意就构成犯罪。表现出礼教所谓“诛心”(惩罚坏的动机)原则。第二,“十恶”罪名的处刑都比较重,大量适用死刑,以及不分首从皆斩。尤其是对于侵害皇帝或皇权的罪名,往往还要实行“缘坐”,连带处罚罪犯的亲属。第三,凡是“十恶”的罪犯一律不得被普通的大赦所赦免,所谓“常赦所不原”。第四,贵族官员犯有“十恶”的,也不得援引八议、收赎之类的特权来逃避刑罚。2、官僚贵族享受特权的原则“议”。即“八议”,唐律中规定的“八议”对象与前代相同。“请”。犯十恶、反逆缘坐、杀人、监守自奸、盗、略人、受财枉法等罪,不得享有这项特权。“减”。“赎”。应判“五流”,加役流、反逆缘坐流、子孙犯过失流、不孝流和会赦犹流的情况下,不得享受这一特权。

“当”。即“官当”,以官品或爵位折抵徒、流两种刑罚。3、老幼废疾减免刑罚的原则。

唐律中分为四个年龄段具体规定了承担刑事责任的原则:(1)7岁以下90岁以上,虽有死罪,也不承担刑事责任。(2)10岁以下80以上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皇帝裁决;盗及伤人,允许收赎;其他犯罪勿论。(3)15岁以下70岁以上及废疾,犯流罪以下,允许收赎。(4)15岁以上70岁以下犯有任何罪名,均承担法律责任。同时还规定,犯罪时虽未老疾,事发时老疾者,依老疾论;犯罪时幼小,事发时长大,依幼小论。4、同居相隐不为罪的原则首先,唐律中将容隐范围扩展到四代以内的亲属、部曲和奴婢。

其次,唐律还扩大了相容隐的内容,不仅包括有罪不告,向有罪的亲属通风报信、提供逃跑、隐藏条件的,也不算犯罪。5、类推原则

“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

首先,唐律中明确规定类推必须是在律无正条的情况下适用,类推时只能援引本律中最相类似的条文规定。其次,类推的具体方法有两种,一是“举重明轻”,二是“举轻明重”。

6、涉外案件的处理原则第一类是“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第二类是“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二)刑名唐代以“五刑”为其法定刑种,即笞、杖、徒、流、死五种,共二十等。(三)罪名1、危害国家罪“十恶”罪中,谋反、谋大逆、谋叛和大不敬都属于直接侵害皇权的严重犯罪。妨碍皇帝政令上传下达的各种行为。擅自闯入皇帝的起居生活场所和议事论政的场所。2、侵犯人身安全罪(1)杀人罪。分为谋杀、故杀、斗杀、戏杀、误杀、过失杀六种,统称为“六杀”。(2)伤害罪。

“保辜”,就是在伤害行为发生后,确定一定的期限,期限届满之日根据被害人的死伤情况,决定加害人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3)强奸罪。3、侵犯公私财产罪侵犯财产的行为分为“强盗”和“窃盗”两种。

“监临主守盗”4、官吏职务犯罪首先,唐代的行政法规对各级官吏的职责作出了细密的规定,要求官吏恪尽职守,否则治之以刑。其次,官吏履行职责时应严格遵守各种行政制度和规定。第三,以严刑峻法惩治官吏贪赃枉法,也是唐律的一项重要内容。“六赃”,即强盗、窃盗、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财物及坐赃。5、破坏家庭秩序罪“违反教令”“供养有缺”“匿不举哀”“居丧嫁娶”“冒荣居官”二、民事法律制度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1、婚姻制度(1)婚姻的成立唐《户令》规定的婚龄为男15以上,女13以上。婚姻成立的具体程序要件为:“报婚书”

“有私约”

“受聘财”(2)婚姻的限制第一类称为“嫁娶违律”。凡在服丧期间嫁娶均为严重犯罪,婚姻关系解除。

第二类称为“违律为婚”。同姓为婚;五服以内亲属为婚;妄冒为婚;监临官员与所监临之女为婚;与逃亡妇女为婚;良贱为婚;恐吓、强娶为婚。(3)婚姻的解除第一,官府强制离婚。即“断离”,由官府判决解除婚姻。

“义绝”是指夫妻一方对于另一方或其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有殴打、通奸、杀伤等行为,就视为夫妻双方恩义断绝,不论双方是否同意,均由官府审断,强制离异。第二,丈夫强制离婚。又称“出妻”、“休妻”、“弃妻”,简称“休弃”。第三,协议离婚。又称“和离”,即双方自愿离婚。2、家庭制度首先,家长具有获得尊重和取得奉养的权利。其次,家长具有教训、命令子孙的权利。第三,家长具有对家庭财产全权处置权。第四,家长具有对子孙婚姻的决定权。3、继承制度(1)宗祧继承(身份地位的继承)身份继承沿袭历代的嫡长子继承原则,采取单人继承的方式。其继承顺序为:一嫡子,二嫡孙,三嫡子同母弟,四庶子,五嫡孙同母弟,六庶孙,以下以此类推。(2)财产继承:诸子均分四、行政法律制度

(一)中央及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唐代的中央政府体制沿用了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唐代地方分州、县两级。

(二)监察制度在中央,唐代设有独立的监察机关御史台,其下设台院、殿院、察院三院。察院所派监察御史,对地方官吏行使监察权的依据是“六察法”。据《新唐书.百官三》记载:“一察官人善恶;二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三察不劝农桑、仓库耗减;四察奸滑盗贼、扰民生业、蠹害百姓;五察德行孝悌,茂才艺能,贤士隐居者;六察奸吏豪强兼并土地、暴虐百姓,贫弱冤苦之人不能申冤者。”

唐代的监察制度还包括谏议制度。唐设立左右谏议大夫、左右拾遗、左右补阙等谏官。谏官的职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谏议。第二,封驳。第三,知起居事。第四,知匦事。

五、唐律的主要特点(一)一准乎礼第一,唐律的主旨在于全面贯彻礼的核心内容

------封建三纲。第二,唐律中不少律条渊源于礼的规范和制度。第三,唐律借助《疏议》大量引用儒家经典,充分阐发礼教的内容,寻找立法理由。(二)刑罚适中第一,唐律沿用隋律确定的五刑,将五刑次序改为由轻到重,流刑除加役流外,只服劳役一年(隋代为二到三年)。第二,刑罚适用原则也强调从轻。如关于老少废疾犯罪,唐律规定犯罪时虽未老疾,而事发时老疾者,依老疾论;犯罪时幼小,而事发时长大者,依幼小论。类似规定还有不少。第三,刑罚加减刑的原则,也从轻的方面着眼。(三)法律完备第一,调整对象完备。第二,法律体系完备。第三,立法技术完备。日本的中国法制史学者仁井田陞就认为唐律作为刑法典和欧洲19世纪刑法典相比毫无逊色之处。(四)诸法合体一是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期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基于商品经济的民事关系相对不发达,而宗法制度、宗法观念的影响和渗透却极为深远而广泛,传统的礼制和习俗成为当时调整经济、民事和婚姻家庭关系的主要依据。二是因为中国自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建立以来,一直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的政治制度,这种统治必然需要借助于各级司法机关实行严厉的镇压,以维持统治秩序的安定,而强化刑事立法恰恰适应了这一需要。三是自汉代以来,随着儒家“德主刑辅”的思想逐步占据统治地位,使律学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推迟了法律部门的划分和独立。

六、唐律的历史地位1、唐律是中华法系的代表之作。2、唐律对后世封建立法的影响。3、唐律对周边国家的影响。第四节唐代的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1、中央司法机关

在唐代,中央一级设有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个主要司法机关,称为“三法司”。大理寺是中央最高审判机关,由秦汉时期的廷尉演变而来。刑部是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机关,属于尚书省,为中央六部之一。御史台是中央最高监察机关。三司推事2、地方司法机关

唐代地方司法机关仍然与行政机关混同,行政长官即一地的最高司法长官。二、诉讼制度(一)诉讼的提起主要有告诉、告发和举劾三种方式。唐代允许两种特殊程序:一是谋反、谋大逆、谋叛大罪,允许“密告附近官司”;二是如有重大冤情,可以不受诉讼审级的限制,允许当事人直接赴京城向有关部门或向皇帝本人投诉告状,即“直诉”。(二)诉讼的限制1、根据“同居相为隐”原则,除谋叛以上重罪外,卑幼不得告尊长,部曲不得告主人,否则处以绞刑。2、《唐律疏议.斗讼律》规定:第一,年龄在80以上老人、10岁以下未成年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