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二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人们普遍认为,正确的主题思想加上合适的艺术形式,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好作品。这种说法勉强也能成立,只不过,那是指常规的好作品,而不是指真正的杰作,更不是指伟大的作品。②伟大的艺术作品,没有清晰的主题思想,也没有简明的结论。现在我们似乎说得出几句它们的主题思想和结论,但那是后人强加给它们的。后人为了讲解它们、分析它们,就找了几条普通人都能理解的“拐杖”,其实那些“拐杖”都不属于伟大作品本身。例如,人们常常会说《离骚》的主题思想是“怀才不遇的爱国主义”,说《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是“歌颂封建家庭叛逆者的爱情”,其实都是不对的。在西方艺术中,荷马史诗,希腊悲剧,莎士比亚几部最好的悲剧,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罗丹的绘画和雕塑,贝多芬、巴赫、莫扎特的音乐,也都不存在明确的主题和结论。讲得越清楚,就离它们越远。③要用艺术方式来表现大科学家伽利略,有两种常规选择:一、通过伽利略对天文的观察和发现,表现人类与自然的贴近和较量;二、通过伽利略与罗马教会的冲突,表现科学与迷信、人格与神格之间的较量。但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摒弃了这两种选择,他在剧作《伽利略传》中故意安排了一个最为难的结构:伽利略在教会的火刑威胁前屈服了,公开宣布自己的科学发现是谬误,教会因此赦免了他死罪,而他原先的学生和朋友也从道德上把他流放了,再也没有人理他;孤独的老人在二十年后又有了重大的科学发现,甚至比二十年前的发现更重要。这让他的学生们产生了困惑:他当初该不该屈服?当初如果不屈服,必定死亡,那也就说不上后来的科学成就了;但是,屈服又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的。显然,布莱希特自己也没有结论,甚至连偏向都没有,他让广大观众与自己一起卷入苦恼。但对艺术而言,真正震撼人心的地方正在这里,它让人们因苦恼而高贵。④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也是如此。在这个简单的故事中,作者对于老人与海的搏斗展开了很有力度的描写,但这并不是这个作品走向伟大的理由。它走向伟大的理由只有一个:谁也说不清老人究竟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如果有一个读者说老人是胜利者,那么,就一定会有另一个人拿出充分的理由说老人是失败者。彼此相反的理由可以是四条、五条、六条,乃至无穷,条条都有驳难者。于是,人们不能不想起,人类历史上的胜利和失败几乎都是如此:永久的两难,永久的转换,永久的无解。⑤其实,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黑格尔对这种两难早就有过深入论述,他把两难结构的哲学原理,归结为“两个片面都具有充足理由,相持不下又相辅相成的悖论”,也可称之为“二律背反”。由于“背反”的是“律”,而不是故意设计的戏剧情节,因此这种“背反”是两强共构。如果对峙的两方面有了强弱,那就很快构不成对峙,对峙成了虚假。黑格尔认为,古希腊悲剧中的几个最高典范,都是两难结构。⑥伟大的艺术作品,都存在两难的结构。那这两难结构能在中国作品中获得印证吗?当然也能。从《离骚》到《红楼梦》,最伟大作品的背后,也都埋藏着“二律背反”的两难。⑦两难结构有一个巨大的陷阱,让大量有可能问鼎伟大的作品失足其间,结果只能保持杰出,却与伟大无缘。这个巨大的陷阱,可称之为“两难的调解方案”。这种调解方案,是出于世俗心理而在万丈深渊上勉强勾画的安慰之桥。勾画这种安慰之桥的,首先是评论家。他们首先要安慰的不是民众,而是自己,因为他们的天赋和心力理解不了万丈深渊。例如评论《伽利略传》,评论家最常规的说法是,布莱希特塑造了一个“既伟大又渺小的科学家”,伽利略是“科学上的巨人、人格上的矮子”等,硬是让一个人的“自身矛盾”来解释世间人生的共同难题。不少评论家还会寻找政治原因、历史原因对作品的两难进行解释。而对于创作者来说,艺术创作中,最怕“洞察一切”“看透一切”的宣教。《三国演义》开宗明义,一上来就把书中的故事全都高屋建瓴地看透了,从这一点上说,《三国演义》是优秀作品但不是伟大作品。⑧伟大作品的一个重大秘诀,在于它的不封闭。不封闭于某段历史、某些典型,而是直通一切人,也不封闭于各种“伪解决状态”,而是让巨大的两难直通今天和未来。一般说来,不封闭程度越高,也就越伟大。(摘编自余秋雨《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怀才不遇的爱国主义是人们为了解读《离骚》而强加上的普遍都能理解的主题。B.西方艺术作品主题思想和结论比较模糊,没有统一的理解,更接近伟大作品本身。C.黑格尔论述了《伽利略传》和《老人与海》中的两难,认为其是文学典范的必备条件。D.拐杖和两难调解方案,都是人们基于世俗心里做出的封闭解读,远离了作品伟大之处。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期以来人们对好作品的标准普遍存在着认知偏差,容易影响对伟大作品的判断。B.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对胜利与失败无果而终的论辩,都是因为双方论据势均力敌。C.“万丈深渊”指的是两难结构,批评家自身无法理解,他们提出的调解方案依然是“伪解决状态”。D.伟大作品的创作最忌开宗明义、洞察一切,而应把作者与观众一起带入作品中,去主题化、结论化。3.下列《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中两难的一项是()A.妙玉内心善良,作为出家人她以慈悲为怀。她非常瞧不起身份低微的刘姥姥。B.史湘云在群芳射覆游戏中私传谜底给香菱,被当场拿获。对待主仆不分厚薄。C.薛宝钗出手相救使香菱避免沦落薛蟠之手。她明知金钏死因却说她贪玩,失足落水。D.王熙凤精明能干,是“脂粉队里的英雄”。她心狠手辣“反误了卿卿性命”。4.请依据《老人与海》课文节选部分分别阐述老人是胜利者和失败者的理由。5.材料第⑧段认为“伟大作品的一个重大秘诀,在于它的不封闭。”请用第③段内容对此加以分析。【答案】1.C2.D3.B4.①失败者:老人几经挣扎,终于捕获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②成功者:桑提亚哥认为“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他五斗鲨鱼,坚韧不拔、永不服输,表现了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形象。5.①两种常规选择把伽利略表现成了典型的科学家形象,分别封闭在天文观察与发现领域和与教会冲突中。②布莱希特把伽利略置于一个作为普通人该不该屈服的两难结构中,没有把他封闭在科学领域一个科学家的高尚人格定位上。③布莱希特在书中没有给出自己的结论或偏向,而是把一切人都卷入到该不该屈服的苦恼中,这种艺术效果依然引发着今天和未来观众的深思,震撼人心。【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黑格尔论述了《伽利略传》和《老人与海》中的两难”错误。黑格尔“早就有过深入论述,他把两难结构……”可知,文学典范的必备条件是两难结构,不是两难。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去主题化、结论化”错误,原文“也都不存在明确的主题和结论”可知,是没有明晰的主题,也没有简明的结论。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中“两难”是指“两个片面都具有充足理由,相持不下又相辅相成的悖论”。A.妙玉一方面出家,有慈悲的一面,一方面对待不同的人不同的态度,符合“两难”的处境。B.史湘云在对待主人和仆人态度一样,心地宽阔,随性行事,善解人意,没有两难结构。C.薛宝钗挽救香菱与她忌惮王夫人而撒谎形成“两难”。D.王熙凤一方面精明能干,是治家的能手,另一方面却草菅人命,心狠手辣,两者是“两难”的表现。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头。当他的鱼刀被折断的时候,我们谁都明白失败在所难免,再也无法击退鲨鱼的袭击了。往后,无论怎样的努力,终将归于失败,在这个层面上讲,老人是失败者。依据课本的小说节选,在归航的途中,面对鲨鱼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主人公桑地亚哥一直战斗到手无寸铁,赤手空拳为止。尽管失掉了那条费尽千辛万苦才捕到的大鱼,但是,他却是一位英雄和胜利者。老人根本没有屈服和妥协的念头——不管能不能赢,他决不低头。不论你是多么凶恶的鲨鱼,只要你敢于咬我的鱼,我就要向你举起木棍——只要有东西可举,我就要举,然后重重地敲下来。实在无物可举时,我还会举起赤空的拳头——尽管这于事无补,是自信和毅力让老人又是胜利者。【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伟大作品的一个重大秘诀,在于它的不封闭”意思伟大作品都存在无法明确的两难,是没有定论的开放型作品。原文“要用艺术方式来表现大科学家伽利略,有两种常规选择:一、通过伽利略对天文的观察和发现,表现人类与自然的贴近和较量;二、通过伽利略与罗马教会的冲突,表现科学与迷信、人格与神格之间的较量”可知,两种常规选择把伽利略表现成了典型的科学家形象,分别封闭在天文观察与发现领域和与教会冲突中。原文“但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摒弃了这两种选择,他在剧作《伽利略传》中故意安排了一个最为难的结构:……但是,屈服又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的”可知,布莱希特把伽利略置于一个作为普通人该不该屈服的两难结构中,没有把他封闭在科学领域一个科学家的高尚人格定位上。原文“布莱希特自己也没有结论,甚至连偏向都没有,他让广大观众与自己一起卷入苦恼。但对艺术而言,真正震撼人心的地方正在这里,它让人们因苦恼而高贵”可知,布莱希特在书中没有给出自己的结论或偏向,而是把一切人都卷入到该不该屈服的苦恼中,这种艺术效果依然引发着今天和未来观众的深思,震撼人心。(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钓鱼的医生汪曾祺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钓鱼的。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着。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都是三四寸长的鲫鱼。——这条河里的鱼以白条子和鲫鱼为多。白条子他是不钓的,他这种钓法,是钓鲫鱼的。钓上来一条,刮刮鳞洗净了,就手就放到锅里。不大一会,鱼就熟了。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到听见女儿在门口喊:“爸——!”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不一会,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他是阴历九月生的,大名里还带一个菊字。古人的一句“人淡如菊”的诗,造就了一个好名字。王淡人的家很好认。大门总是开着的,通道里挂了好几块大匾。匾上写的是“功同良相”“济世救人”“仁心仁术”“术绍歧黄”“杏林春暖”“橘井流芳”“妙手回春”……医生家的匾都是这一套。这是亲友或病家送给王淡人的祖父和父亲的。匾都有年头了,匾上的金字都已经发暗。到王淡人的时候,就不大兴送匾了。送给王谈人的只有一块,匾很新,漆地乌亮,匾字发光,是去年才送的。这块匾与医术无关,或关系不大,匾上写的是“急公好义”,字是颜体。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有一架扁豆,还有一畦瓢菜。这地方不吃瓢菜,也没有人种。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从外地找了种子,特为种来和扁豆配对的。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写的(木板刻印的)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他很喜欢这副对子。自从他种了瓢菜,他的一些穷朋友在来喝酒的时候,除了吃王淡人自己钓的鱼,就还能尝到这种清苦的菜蔬了。他这个医生是“男妇内外大小方脉”,就是说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什么病都看。王家三代都是如此。外科用的药,大都是“散”——药面子。“神仙难识丸散”,虽然每一家药铺都挂着一块小匾“修合存心”,但是王淡人还是不相信。外科散药里有许多贵重药:麝香、珍珠、冰片……哪家的药铺能用足?因此,他自己炮制。他的老婆、儿女,都是他的助手,经常看到他们抱着一个乳钵,握着乳锤,一圈一圈慢慢地磨研。城里外科医生不多,——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对外科医生都不大看得起,因此,王淡人看外科的时间比较多。一年也看不了几起痈疽重症,多半是生疮长疖子。这些生疮长疖子的小病症,是不好意思多收钱的,而且本地规矩,熟人看病,很少当下交款,都得要等“三节算账”,——端午、中秋、过年。忘倒不会忘的,多少可就“各凭良心”了。有的送来一些华而不实的礼物:枇杷、扇子、月饼、莲蓬、天竺果子、腊梅花。乡下来人看病,一般倒是当时付酬,但常常不是现钞,或是二十个鸡蛋、或一升芝麻、或一只鸡、或半布袋鹌鹑。遇有实在困难,什么也拿不出来的,就由病人的儿女趴下来磕一个头。王淡人看看病人身上盖着的破被,鼻子一酸,就不但诊费免收,连药钱也白送了。有人说:王淡人很傻。王淡人是有点傻。去年、今年,就办了两件傻事。去年闹大水。连天暴雨,一夜西风,运河决了口,浊黄色的洪水倒灌下来,平地水深丈二,大街上成了大河。大河里流着箱子、柜子、死牛、死人。大水十多天未退,有很多人困在房顶、树顶和像孤岛一样的高岗子上挨饿;还有许多人生病,上吐下泻,痢疾伤寒。王淡人就用了一根结结实实的撑船用的长竹篙拄着,在齐胸的大水里来往奔波,为人治病。他会水,在水特深的地方,就横执着这根竹篙,泅水过去。他听说泰山庙北边有一个被大水围着的孤村子,一村子人都病倒了。但是泰山庙那里正是洪水的出口,水流很急,不能容舟,过不去!他和四个水性极好的专在救生船上救人的水手商量,弄了一只船,在他的腰上系了四根铁链,每一根又分在一个水手的腰里,这样,即使是船翻了,他们之中也可能有一个人把他救起来。船开了,看着的人的眼睛里都蒙了一层眼泪。眼看这只船在惊涛骇浪里颠簸出没,终于靠到了那个孤村,大家发出了雷鸣一样的欢呼。这真是玩儿命的事!水退之后,那个村里的人合送了他一块匾,就是那块“急公好义”。拿一条命换一块匾,这是一件傻事。另一件傻事是给汪炳治搭背,今年。汪炳是和他小时候一块掏蛐蛐,放风筝的朋友。这人原先很阔,后来吃喝嫖赌抽大烟,把家业败得精光,连一片瓦都没有,最后只好在几家亲戚家寄食。就这样,他还抽鸦片!他一天夜里觉得背上疼痛,浑身发烧,早上歪歪倒倒地来找王淡人。王淡人一看,这是有名有姓的外症:搭背。说:“你不用走了!”王淡人把汪炳留在家里住,管吃、管喝,还管他抽鸦片,——他把王淡人留着配药的一块云土抽去了一半。王淡人祖上传下来的麝香、冰片也为他用去了三分之一。一个多月以后,汪炳的搭背收口生肌,好了。有人问王淡人:“你干吗为他治病?”王淡人倒对这话有点不解,说:“我不给他治,他会死的呀。”王淡人的老婆是很贤惠的,但是她忍不住要问问淡人:“你给汪炳用掉的麝香、冰片,值多少钱?”王淡人笑一笑,说:“没有多少钱。——我还有。”王淡人就是这样,给人看病,看“男女内外大小方脉”,做傻事,每天钓鱼。一庭春雨,满架秋风。(选自汪曾祺小说《故乡人》,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描写了王淡人钓鱼工具、钓鱼方式的独特之处,最主要是为了表现他钓鱼技术的高超。此处文笔自然朴实、简练传神。B.王淡人特意从外地找了瓢菜种子,专门种来和扁豆配对的,是因为他喜爱郑板桥的一副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C.“神仙难识丸散”的意思是中药中的丸药和粉剂,没有标记,不能分辨。文中王淡人也因不能分辨药面子,所以只能自己炮制。D.有些找王淡人看病的病人不付现钱而送“华而不实”的东西,暗含作者对这些人爱占小便宜的人性劣根性的批判。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一句富有诗意,营造了宁静恬淡氛围,映衬了王淡人悠然闲适的特点。B.“有人说:‘王淡人很傻’。”该句明贬实褒,起到了反讽效果;结构上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引出了下文。C.本文略写王淡人为汪炳治病的过程,仅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这一情节,目的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D.结尾处“一庭春雨,满架秋风”,以景作结,含蓄地表现出了王淡人的志趣,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8.文中画线处大门通道里匾,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9.汪曾祺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和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请结合文本分析王淡人身上的“人性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6.B7.B8.①交代王淡人家里世代行医的背景;②暗示(衬托)他医术高明,医德仁心,有传统文化和道德传承;③引出后面王淡人的匾,与王淡人的“急公好义”形成鲜明对比,引起读者兴趣。9.①体现在他淡泊恬静的性格。追求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很有诗意。②体现在他同情怜悯之心(善良)。来看病的人太穷,他鼻子一酸,诊费免收,连钱也白送。③体现在他急公好义的品质。冒着生命危险救助被洪水围困的村民。④体现在他安贫乐道的乐观精神。为汪炳看病用掉珍贵的药材,面对妻子的询问,他却能笑着说,我还有。【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理解小说内容的能力。A.“最主要是为了表现他钓鱼技术的高超”理解有误,描写王淡人钓鱼工具和钓鱼方式是为了表现其自得其乐、闲适洒脱的性格。C.“王淡人也因不能分辨药面子,所以只能自己炮制”理解有误,是因为王淡人不相信药铺能讲诚信用足药面子,所以才自己炮制。D.“暗含作者对这些人爱占小便宜的人性劣根性的批判”说法错误。文中说“这些小病症,是不好意思多收钱的,而且本地规矩,熟人看病,都得要等‘三节算账’——端午、中秋、过年”,可见这种付酬方式是当地的习俗,而且可以体现出王淡人与患者之间关系的融洽,并不是“爱占小便宜”,没有暗含作者对人性劣根性的批判。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起到了反讽效果”错误,此处是赞美王淡人医德仁心、急公好义的品质,没有讽刺意味。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小说中重要物象的能力。从内容上看,王淡人家“通道里挂了好几块大匾”,而且“匾都有年头了”,说明王淡人家世代行医的背景。“匾上写的是‘功福同良相’‘济世救人’‘仁心仁术’‘术绍岐黄’‘杏林春暖’‘妙手回春’……医生家的匾都是这一套”,说明了王淡人医术高超,医德仁心,有传统文化和道德传承。从行文结构看,引出后文王淡人家里的匾“只有一块很新”,说明这块匾是送给王淡人的,而且才送不久;而重点描述了其中一块匾,“匾上写的是‘急公好义’”,且“这块匾与医术关系不大”,前后对比,突出出王淡人急公好义、不顾自身安危热心助人、见义勇为的性格特点,引起读者兴趣。【9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王淡人的生活习惯“搬了一把小竹椅,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提起来就是一条三四寸长的鲫鱼。刮刮鳞洗净了,就手放到锅里”“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有一架扁豆。还有一畦瓢菜”“‘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他很喜欢这副对子”“每天钓鱼。一庭春雨,满架秋风”,王淡人的院子质朴淡雅,喜爱“起水鲜”,喜欢郑板桥的对子,这些都体现出王淡人富有生活情趣,性格淡泊恬静,追求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很有诗意。根据“外科散药里有许多贵重药:麝香、珍珠、冰片……哪家的药铺能用足?因此,他自己炮制”“遇有实在困难,王淡人不但诊费免收,连药钱也白送了”“王淡人把汪炳留在家里住,管吃,管喝,还管他抽鸦片”,可见王淡人自己炮制散药,免收穷人诊费,白送药钱,为汪炳治病还管吃管喝,体现出他的医者仁心,对穷人的同情怜悯之心。根据“王淡人就用了一根结实的长竹篙拉着,在齐胸的大水里来往奔波,为人治病。在水特深的地方,就横执着这根竹篙,泅水过去”“他和四个水性极好的水手商量,弄了一只船,在他的腰上系了四根铁链,每一根又分在一个水手的腰里”“那个村里的人合送了他一块匾,就是那块‘急公好义’”,可见王淡人为救村民,不顾自身安危,不辞辛劳,乐于助人,急公好义。根据“王淡人的老婆是很贤惠的,但是她忍不住要问问淡人:‘你给汪炳用掉的麝香、冰片,值多少钱?’王淡人笑一笑,说:‘没有多少钱。——我还有’”,为汪炳看病用掉珍贵的药材,面对妻子的询问,他却能笑着说,我还有。这体现在他安贫乐道的乐观精神。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李及字幼几,郑州人也。举进士,寇准荐其才,擢知兴化军。迁枢密直学士,出知杭州。于时内侍江德元居中用事,其弟德明奉使过杭,及待之薄。僚佐惊曰:“江使者兄弟,荣枯大臣如反掌耳。今公不加礼待之,公虽不求福,独不畏其为祸乎?”及曰:“待之如是足矣。”既而德明谓僚佐曰:“李公春秋高,何不求闲郡以自处,而居杭繁剧之地邪?”僚佐走语及曰:“果然,江使者之言可惧也。”及笑曰:“及老矣,诚得闲郡以自逸,庸何伤?”既而德明亦不能伤也,时人重其操守。及资性清介治尚简严喜慰荐下吏而乐道人之善。忌杭风俗轻靡,未尝事宴游。在杭未尝市物,惟置白乐天一集而已。(节选自《东都事略·李及传》)材料二:曹玮久在秦州,累章求代。上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枢密直学士李及,上即以及知秦州。众议皆谓及虽谨厚有行,非守边之臣,不足以继玮。杨亿以众言告旦,不答,及至秦州,将吏心亦轻之。会有屯驻禁军白昼夺妇人银钗于市中,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观书如故。将吏皆惊。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谓旦曰:“向者相公初用及,外廷之议谓及不胜其任,及今材器乃如此,信乎相公知人之明也!”旦笑曰:“外廷之议,何其易得也。夫以禁军戍边,白昼为盗于市,主将斩之,事之常也,乌足以为异政乎?旦之用及者,其意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边境之事,玮处之已尽其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坏玮之成绩。旦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矣。”(节选自《说苑·敬慎》,有删减)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正确断句处的字母按顺序填写在答题卡上。及资性A清介B治尚C简严D喜慰荐E下吏F而乐G道H人之善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文中指京官调到地方任职。京官到地方任职实际上因为犯事而被贬官。B.荣枯,指使人穷达,与《大学之道》中“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的“齐”用法相同。C.相公,在文中是对宰相的尊称。汉魏以来拜相者必封公,故有此称呼。D.“必矜其聪明”与《<老子>四章》中“自矜者不长”的“矜”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及是郑州人,曾参加进士科考试,寇准因他有才能推荐过他;他在多地任要职,去世后获得殊荣。B.李及任杭州知州时,对过杭使臣江德明未厚礼相待,僚佐提醒他不要因此引来祸端,但李及不以为意。C.李及担任秦州知州时,禁军轻视他是文人,因此在集市公然抢劫,李及果断处置了他,由此立下威信。D.王旦认为李及不会像其他人一样自恃聪明,大加变革,败坏曹玮的功绩,故推荐李及做曹玮的接班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老矣,诚得闲郡以自逸,庸何伤?(2)旦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矣。14.材料二中众人认李及“谨厚有行”,请依据材料一分析李及这一特点。【答案】10.BDF11.A12.C13.(1)我老了,假如能到政事比较闲的地方任职,来使自己身心闲适,又有何妨呢?(2)我任用李及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持重敦厚,一定能严格遵守曹玮的制度(规矩)罢了。14.①李及不用超常礼仪接待使臣江德明,且不怕报复,不惧威胁,表明李及有操守、有德行;②李及喜欢推荐属吏,乐于称道他人有点,表明他忠厚;③李及不满杭州轻浮奢靡的风俗,且从不举行宴饮游乐,表明他严格谨慎【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李及天性清正耿直,为政崇尚简约严明,喜好推荐属吏,乐于称道他人的优点。“及资性清介”主谓短语单独成句,其后B处断开;“治尚简严”中,“治”是主语,“尚”是谓语,“简严”是宾语,句子结构完整,其后D处断开;“喜慰荐下吏”前省略主语“李及”,“喜慰荐”是谓语,“下吏”是宾语,句子结构完整,其后F处断开故选B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京官到地方任职实际上是因为犯事而被贬官”错误。京官调到地方任职有很多原因,并不一定是因为犯事而被贬官,选项说法绝对。B.正确。使动用法,使人穷达;使动用法,使……齐整。句意:想要使大臣尊贵或低贱,简直易如反掌。/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C.正确。D.正确。都是夸耀、夸大。句意:一定自恃聪明。/自我夸耀的人不能长久。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禁军轻视他是文人,因此在集市公然抢劫”错误,从原文“将吏心亦轻之”中只能看出秦州文武属官轻视李及,看不出那名禁军轻视他是文人;且这名禁军“在集市公然抢劫”和“轻视他是文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诚”,假如,如果真的;“自逸”,使自己闲适;“何伤”,何妨,有什么妨碍呢。(2)“所以”,……的原因;“但”,只;“以”,因为;“规模”,制度、规矩。【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由原文“于时内侍江德元居中用事,其弟德明奉使过杭,及待之薄。”“及笑曰:‘及老矣,诚得闲郡以自逸,庸何伤?’”“既而德明亦不能伤也,时人重其操守”可知,李及不用超常礼仪接待使臣江德明,且不怕报复,不惧威胁,表明李及有操守、有德行;由原文“及资性清介,治尚简严,喜慰荐下吏,而乐道人之善。”可知,李及喜好推荐属吏,乐于称道他人有点,表明他忠厚。由原文“忌杭风俗轻靡,未尝事宴游。在杭未尝市物,惟置白乐天一集而已。”李及不满杭州轻浮奢靡的风俗,且从不举行宴饮游乐,不在杭州购物,表明他的严格谨慎。参考译文:材料一:李及字幼几,是郑州人。参加进士科考试,寇准举荐他有才能,被提拔为兴化军知军。升任枢密院直学士,外任杭州知州。当时内侍官江德元在内廷掌权,他的弟弟江德明奉命出使,经过杭州,李及待他很冷淡。属吏惊讶地说:“江使者兄弟,想要使大臣尊贵或低贱,简直易如反掌。如今大人不用超常的礼仪对待他,大人即使不企求福分,难道就不怕他报复吗?”李及说:“这样对他已经足够了。”不久江德明对(李及的)属吏说:“李公年纪老了,何不找个政事清闲的州郡任职,却要待在这事务繁重至极的杭州呢?”属吏跑去告诉李及说:“果真如此,江使者的话可怕啊。”李及笑着说:“我老了,假如能到政事清闲的州郡任职,来使自己身心闲适,又有何妨呢?”后来江德明也无法中伤他,世人(因此)推崇李及的操守。李及天性清正耿直,为政崇尚简约严明,喜好推荐属吏,乐于称道他人的优点。(他)对杭州轻浮奢靡的风俗不满,未曾从事宴饮游乐。没有在杭州购物,只买过一部白居易诗集而已。材料二:曹玮在秦州任职很久,多次上表请求委派别人接替自己的职务。皇帝问王旦谁可接替曹玮,王旦推荐枢密院直学士李及,皇帝于是任命李及为秦州知州。众人都认为李及虽然严格忠厚有操守,但不是守卫边境的臣子,不能够接替曹玮。杨亿把众人的议论告诉王旦,(王旦)不回答。李及到了秦州,文武属官心里也瞧不起他。恰逢一名驻守禁军白昼在市中抢夺妇女的银钗,小吏抓住他,向李及报告。李及正坐着看书,召见禁军,令他上前,稍加责问,那名禁军承认罪责。李及不再交付法官审讯,马上命令将他斩首,(然后)照样看书。文武属官都大吃一惊。不几天,(李及的)声誉就传到了京城。杨亿听说后,又去拜见王旦,详细陈述此事,对王旦说:“从前相公初用李及,外朝认为李及不能胜任职务,如今李及竟有如此才能器度,相公确实有知人之明啊!”王旦笑着说:“外朝的议论,太容易满足了。禁军戍守边疆,青天白日在集市公然抢劫,主将(即李及)将他斩首,这是平常之事,哪里称得上优异的政绩呢?我任用李及,本意不在此。曹玮担任秦州知州七年,羌人畏惧屈服,边境之事,曹玮已处理得够好了。派遣他人接替曹玮,一定自恃聪明,大加变革,(这就)破坏了曹玮成功的业绩。我任用李及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持重敦厚,定能谨慎守护曹玮的制度罢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秋日别王长史王勃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①。正悲西候②日,更动北梁③篇。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终知难再奉④,怀德自潸然⑤。注释:①百年:一辈子。②西候: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故称秋日为西候。③北梁,北边的桥,代指送别之地。④奉:侍奉,照顾。⑤潸(shān)然,流泪的样子。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绘了开阔辽远的时空,以“千里”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抒发了自己的感情。B.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所以称秋日为西候。北梁,北边的桥。颔联用两个典故,点出时令和地点,含蓄而新颖。C.颈联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寒雾、暮烟衬托离愁别绪,渲染了悲伤、沉郁的气氛。D.颈联诗人宕开一笔,转而写景。前一句是远景描写,后一句是近景描写。诗人借景抒情,情随景生。16.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5.D16.①对王长史知遇之恩的感激。②与王长史离别时的不舍。③对今后不能再侍奉王长史的遗憾与伤感。【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语言、情感和艺术手法的能力。D.“前一句是远景描写,后一句是近景描写”错误,前一句是近景描写,后一句是远景描写。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联“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分别之后,诗人前方的路途千里迢迢,对王长史恩情百年难忘。用“千里”“百年”强调路途之远和时间之长,表明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通过本诗的题目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写到田野的景色笼罩一层寒雾,山上的光线逐渐黯淡,暮烟升起。借景抒情,抒发了与王长史离别时的不舍。“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意思是终归知道难以再挽留,想起你的恩德,我还是忍不住落下了泪水。诗人始终知道他与王长史今后很难在一起,想到相见渺茫,诗人心中的悲伤又加重了许多。表现与与王长史离别时的不舍,对今后不能再侍奉王长史的遗憾与伤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情坚持如一,就不会失败的情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家庭经营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答案】①.质胜文则野②.文胜质则史③.慎终如始④.则无败事⑤.家齐而后国治⑥.国治而后天下平【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史”“慎”。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A】“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凛冬时节,围坐香屑小炉,手握诗词半卷,三五好友,谈天说地,共品茶香……最近,多地掀起冬季消费新风潮,“围炉煮茶”①旭日东升,大有接续露营成为城市新消费的趋势。据统计,“围炉煮茶”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的话题播放量已超过16亿次,各电商平台上更有上万件有关商品。与此同时,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茶”再次得到了世界的认可。【B】《茶经·六之饮》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国茶作为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传统,其厚重广博已经②颠扑不破;同时,一个文化传统如何走入当代,融入今天的城市生活,同样还需要不断地年轻化、仪式化,被赋予新的内涵。除了茶本身之外,年轻人更重视的还是社交价值,比如精致的摆拍、讲究的仪式、闲适的情调等等。当然,也有人认为他们不过是③附庸风雅:出去喝个茶,还讲究穿搭、出片,多半不是真的冲着茶去的。其实,人的消费行为,大体都是有多元意义的,哪怕满足④口舌之快只是品茶的一小部分目的,但只要能在过程中感受到喝茶带来的美好,感受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就足够了。18.文中四处画横线的成语中,有三处使用有误,请写出序号并进行修改。19.文中A、B两处引用,一个提供了出处,一个没有提供出处,原因是什么?20.有人说“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古典名著《红楼梦》提及茶事的文字有260余处,涉及很多有趣的茶礼茶俗。请结合原著内容,任选一个角度,简要介绍《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答案】18.①方兴未艾②毋庸置疑④口腹之欲19.①A处引用“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不需出处,因为作者把引用的内容化到自己语言中,成为作者语言的一部分,作者只取其意思,没有别的用意。加上出处,反而影响语言的连贯性。②B的引用需要出处,因为作者的目的是论证中国茶历史悠久,有了出处就表明引用内容的准确真实,有来历,能够增强说服力。20.①以茶行聘。古时“吃茶”二字多用于婚嫁场景,青年男女多以茶行聘礼之事。《红楼梦》四十一回,被抛入空门的妙玉明请黛玉、宝钗喝梅花茶,实邀宝玉品“体己茶”。曲折幽离地把这个女性个体意识觉醒的少女内心深处的懵懂情思,刻画地淋漓尽致。二十四回,凤姐差人给林黛玉送去两瓶新茶,看似无心,实则有意。“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②以茶待客。《红楼梦》里最为隆重的以茶待客之礼是元春省亲的时候,皇贵妃娘娘回归贾府,礼仪太监请元妃升座受礼,顿时两旁奏乐升起,随即举行“茶三献”隆盛礼仪。每一次献茶都要叩头礼拜,三献之后,元妃随即降座,奏乐方止。③以茶祭祀。茶叶被视为圣洁之物,用它作为祭祀物品是向天地、神灵、鬼魂、先祖、菩萨表达虔诚敬意。第十四回,秦可卿去世后,王熙凤交代办丧事的仆人六项任务之一,就有“贡茶”一项。第五十八回。宝玉听说演小旦的演员药官逝去,很是悲痛,即以清茶一杯亡祭。④以茶入诗。《红楼梦》里吟风叹月的诗句离不开茶,宝玉以茶入诗的句子犹为多。为潇湘馆提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四时即事诗》四首中,有三次写到品茶:《秋夜即事》里写道“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夏夜即事》“琥珀杯倾荷露清,玻璃槛纳柳风凉”《冬仅即兴》“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⑤讲究烹茶饮茶的细节。茶具、茶的品种、煮茶的水都十分讲究,如《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描写到用旧年的雨水、梅花上的雪煮茶等。【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旭日东升: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景象。语境指多地掀起冬季消费新风潮,“围炉煮茶”正兴起,“旭日东升”不合语境,应填“方兴未艾”。方兴未艾: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一时不会终止。②颠扑不破:怎样震动摔打都破不了。比喻言论或学说正确,经得起检验。语境说中国茶文化传统厚重广博的特点是很明显的。“颠扑不破”不符合语境,应填“毋庸置疑”。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③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语境指有的年轻人喝茶多半不是真的冲着茶去的,有装点门面之嫌,使用正确。④口舌之快:意思是使自己的口舌痛快。此处对应品茶,“口舌之快”对象误用,可填“口腹之欲”。口腹之欲:指口和腹,多指饮食。【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引用修辞不同作用的能力。A处引用“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不需出处,结合“‘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凛冬时节,围坐香屑小……”等内容可知,此处引用内容和后文内容语意连贯,衔接自然,是作者把引用的内容化到自己语言中,成为作者语言的一部分,作者只取其意思,没有别的用意。加上出处,反而影响语言的连贯性。B的引用需要出处,后文有“中国茶作为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传统……”,作者的目的是论证中国茶历史悠久,有了出处才能表明引用内容的准确真实,有来历,能够增强说服力,更好地和后文衔接。【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名著内容,阐述其中体现的茶文化内涵的能力。《红楼梦》一书书中共提到茶7种、泡茶用水5种,茶器17种,还有部分对茶俗的相关描写。一、茶的种类《红楼梦》中明确提到的茶共有7种,分别是“千红一窟”、枫露茶、暹罗进贡茶、六安茶、老君眉、普洱茶以及龙井茶。1、千红一窟此茶出现在书中第五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中,贾宝玉梦入太虚幻境,警幻仙子带其领略仙境风光,饮仙酒、品仙茶,此处所品之茶就是“千红一窟”,书中记载: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宿露而烹。宝玉吃完吃茶之后,只觉清香味异、纯美非常。2、枫露茶此茶出现在书中第八回“贾宝玉大醉绛芸轩”中,书中如是记载:宝玉吃了半碗茶,忽又想起早起茶来。因问茜雪道:“早起潗了一碗枫露茶,我说过,那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的。这会子怎么又潗了这个来?”——第八回而到了第七十八回“痴公子杜撰芙蓉诔”,贾宝玉为了祭奠死去的晴雯,特意写了《芙蓉女儿诔》,其中又提到“枫露之茗”,可见晴雯日常所喜饮用之茶也是枫露茶。根据冯其庸、李希凡先生的探究:“枫露制法,取香枫之嫩叶,入甑蒸之,滴取其露......将枫露点入茶汤之中,便成了枫露茶”,可见枫露茶制作极其考究且复杂,非豪门贵族不能得见,曹雪芹用枫露茶来塑造故事情节,同时也暗示了贾家赫赫扬扬,已历五世的贵族阶级地位。3、暹罗国进贡茶此茶出现在书中第二十五回,王熙凤送暹罗国进贡茶给宝玉和姊妹们吃,结果王熙凤、宝钗、宝玉都觉得味道不甚好,唯独口味清淡的林黛玉酷爱此茶,书中如是记载:宝玉便道:“只是我说不大甚好,可也不知别人尝着怎么样?”宝钗道:“味道轻,只是颜色不大很好。”凤姐儿道:“那是暹罗国进贡来的,我尝着也没什么趣儿,还不如我每日吃的呢。”黛玉道:“我吃着好。”——第二十五回此处的暹罗茶究竟为何茶?红学界一直没有准确的答案,有论者认为暹罗茶是曹雪芹文学虚构的产物,但也有论者认为此处的暹罗茶指的就是暹罗国的“孩儿茶”,如此种种,不一而论。4、六安茶、老君眉此二茶皆出自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书中记: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第四十一回在清代,六安茶乃是贡茶,此茶“品亦精,入药最效,但不善炒,不能发香,而味苦,苦之本性实佳。”而在书中,六安茶被当作塑造贾母形象的载体,贾母乃是年老人,爱热闹,喜甜烂食物(第二十二回),因此对于味苦的六安茶,贾母并不喜欢,这才告诉妙玉“我不吃六安茶”。而同出于此回的老君眉,顾名思义,此茶形似老年人之长眉,时人又称其为“寿眉”。5、普洱茶普洱茶出现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书中如是记载:宝玉忙笑道:“妈妈说的是。我每日都睡的早。妈妈每日进来,可都是我不知道的,已经睡了。今儿因吃了面,怕停住食,所以多顽一会子。”林之孝家的又向袭人等笑说:“该熬些普洱茶吃。”袭人、晴雯二人忙笑说:“熬了一吊子女儿茶,已经吃过两碗了。”——第六十三回普洱茶是产自云南普洱的一种名茶,此茶品性温和,饮之不伤脾胃,还有促进消化、驱风寒的功效,这也解释了书中贾宝玉饮食过多,林之孝家的为何让袭人熬普洱茶给宝玉喝,就是看中了普洱茶的助消化功能!6、龙井茶龙井茶出现在第八十二回“老学究讲义警顽心”,彼时贾宝玉从学堂中归来,前往潇湘馆探望林黛玉,黛玉便让紫鹃给宝玉沏一杯龙井茶,书中如是记载:宝玉道:“我哪里是乏,只是闷得慌。这会子咱们坐着才把闷散了,你又催起我来了。”黛玉微微的一笑,因叫紫鹃:“把我的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二爷如今念书了,比不的头里。”——第八十二回在清代,龙井茶乃是贡茶,宫廷上下均以饮龙井茶为荣,其茶“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其茶颇有君子之意韵,乃上层士大夫阶层所推崇的茶饮。结合书中情节,贾宝玉进入学堂读书,林黛玉便以龙井茶打趣宝玉,这一点跟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林黛玉打趣宝玉“这一去定是要蟾宫折桂”有异曲同工之妙。二、泡茶用水以及器具《梅花草堂笔谈》有言:“十分茶七分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亦十分矣,十分之茶遇八分水亦八分耶。”寥寥数语就向我们展示了泡茶之水的重要性,而在《红楼梦》中,关于泡茶之水共提到了五种,分别是露水、雪水、雨水、井水、和冰水。1、露水用露水来烹茶可谓珍奇,因为收集露水的过程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绝非普通家庭所能承担得起的,这决定了以“露水烹茶”只能是权贵富豪人家的享受。清朝乾隆皇帝有《荷露烹茶》一诗,诗中记:平湖几里风香荷,荷花叶上露珠多。瓶罍收取供煮茗,山庄韵事真无过。在《红楼梦》中,“露水烹茶”则用来形容仙茶“千红一窟”,警幻仙子向贾宝玉介绍仙茶由来时,曾提到“千红一窟”以“仙花、灵叶上所带宿露而烹”,或许是曹雪芹深知“露水烹茶”的稀有,固将其只用来形容仙茶,其余章回并非出现“露水烹茶”的情节。2、雪水以雪水烹茶出现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妙玉携宝钗、黛玉入室内饮茶,烹茶之水就是雪水,而且从妙玉的言语中,我们可以判断出,此雪水也是稀罕物,且看书中记载:妙玉冷笑道:“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胎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第四十一回3、雨水雨水煮茶出现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品茶梅花雪”,贾母携刘姥姥众人去栊翠庵品茶,妙玉给贾母捧来一杯老君眉,期间贾母询问是用何水泡的,妙玉回答用的是旧年蠲的雨水。用雨水泡茶在古代并非个例,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用水理论。4、井水、冰水井水泡茶出现在《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中,芳官儿伺候宝玉喝茶,用的就是井水:说着,芳官早托了一杯凉水内新湃的茶来。因宝玉素昔秉赋柔脆,虽暑月不敢用冰,只以新汲井水将茶连壶浸在盆内,不时更换,取其凉意而已。——第六十五回但在此处,井水的作用仅仅是降低茶温而已,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烹茶,故此处不做过多解释。《红楼梦》中还隐晦地提到了用冰水烹茶的现象,第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中,薛宝琴联诗之时,曾提到“烹茶冰块渐沸”一句,由此可见一斑。5、茶器《红楼梦》对茶器也进行了颇为详细的记述,书中明确提到的就有十七种,分别有茶碗(茗碗、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茶钟(成窑五彩小盖钟)、茶杯(旧窑茶杯)、茶壶、茶吊(十锦小茶吊)、茶筅(调茶工具)、茶奁(目前不可考)、茶盂(漱茶、漱口所用)、茶托(放置茶碗的物件)、茶槅、茶匙(用来挑茶)、茶炉、茶盘(小洋漆茶盘)、盏(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盏)、斗(绿玉斗)、斝(颁瓜瓟斝)、犀(点犀),这些喝茶器具散见于书中各个章回,承担起推进故事情节,以及阐述红楼茶文化的作用。三、《红楼梦》中茶俗1、放定茶清代《听雨丛谈》记:今婚礼行聘,以茶叶为币,满汉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近日八旗纳聘,虽不用茶,而必曰下茶,存其名也。这就是典型的清朝放定茶习俗的记录,而在《红楼梦》中,此类情节也出现了不少,比如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中,王熙凤就曾借着吃茶之机打趣宝玉、黛玉,书中如是记载:黛玉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她一点子茶叶,就来使唤我来了。”凤姐儿笑道:“到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众人听了,都一齐笑起来。——第二十五回王熙凤口中的“吃了我们家的茶”就是暗指放定茶,有撮合宝玉、黛玉的意思,凤姐儿巧妙借用“放定茶”的特殊含义,增加了她言语的幽默性质,由此成为《红楼梦》一处经典情节。2、待客茶以茶待客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习俗,根据文献考证,“客来敬茶”的习惯早在晋代就已经形成。而在《红楼梦》中,“待客茶”的出现频率更高,可以这么说:“有人的地方必定有茶。”比如书中第七回“谈肄业秦钟结宝玉”中,贾宝玉和王熙凤通往宁国府做客,就有“秦氏献茶毕”之语;再如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中,忠顺王府的长史官前来贾家询问琪官儿之事,书中记“贾政急走出来看时,却是忠顺府长史官,忙接进厅上坐了献茶”......《红楼梦》中此类描写简直不胜枚举,家中来客人要以茶相待,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平儿也让丫头们倒茶招待刘姥姥;大夫来家中看病,也用用茶来招待,比如书中第四十二回,贾母偶感风寒,王太医前来贾府诊病,贾母吩咐“好生看茶”,王太医出去后,也是“吃过茶后写了方子”,可见用茶待医生,除了是习俗,更是出于对医生的尊重。3、漱口茶漱口茶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初入贾府,发现贾府跟自己的吃茶规矩有所不同,其中就提到了漱口茶,书中如是记:寂然饭毕,各有丫环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必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的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有人捧了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第三回《红楼梦》的背景时代,贵族显赫之家有饭后饮茶的习惯,这一定程度上体现养生观念,但同时我们也能明显看出,同是贵族,林家的饮茶习惯跟贾家有很大的区别,这涉及到南北观念。林黛玉乃是姑苏人士,属于南方,一般饭后等待消化完毕后,方可吃茶,这样才不会伤及脾胃;可是在京中的贾家却属于北方贵族,他们的生活习惯是吃完饭,现以浓茶漱口,这样可以清洁口腔、保护牙齿,等到漱口完毕,再吃茶以助消化。4、祭祀茶茶除了日常饮用,因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地位,自然也成为了祭祀所必需的物品,祭祀茶最早在《南齐书》中出现:齐武帝萧颐永明十一年在遗诏中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祭祀茶的方式一般有三种:以茶水为祭,放干茶为祭,只将茶壶、茶盅象征茶叶为祭。而《红楼梦》中明确记载的祭祀茶有第六十二回“呆香菱情解石榴裙”,此回正值贾宝玉生日,书中记宝玉清晨设天地香烛,其后行礼,奠茶焚纸后,再去祖先祠堂行礼;再如第二十九回,贾母携众人前往清虚观打醮,冯紫英就提前预备了猪羊香烛茶银之类的奠基所需之物,茶明显位列其中。四、还有诗中之茶。结合以上内容,任选一个角度阐释即可。(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柏格森《笑论》说,一切可笑都起于灵活的事物变成呆板,生动的举止化作机械式。所以,复出单调的言动,无不惹笑,像口吃,像口头习惯语,像小孩子的有意模仿大人。老头子常比少年人可笑,就因为老头子不如少年人灵变活动,只是一串僵化的习惯。幽默不能提倡,也是为此。一经提倡,自然流露的弄成模仿的,变化不拘的弄成刻板的。这种幽默本身就是幽默的资料,这种笑本身就可笑。一个真有幽默的人别有会心,欣然独笑,冷然微笑,替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也许要在几百年后、几万里外,才有另一个人和他隔着时间空间的河岸,莫逆于心,相视而笑。假如一大批人,嘻开了嘴,放宽了嗓子,约齐了时刻,成群结党大笑,那只能算下等游艺场里的滑稽大会串。国货提倡尚且增添了冒牌,何况幽默是不能大批出产的东西。所以,幽默提倡以后,并不产生幽默家,只添了无数弄笔墨的小花脸。挂了幽默的招牌,小花脸当然身价大增,脱离戏场而混进文场;反过来说,为小花脸冒牌以后,幽默品格降低,一大半文艺只能算是“游艺”。21.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与“像口吃、口头习惯语、小孩子的有意模仿大人等复出单调的言动,无不惹笑”语义基本相同,你认为原句和改句相比,哪句表达效果更好?请说明理由。22.文中画横线语句是一个论证,请分析其推理结构,完成以下填空。论据1:提倡国货增添了冒牌+论据2:幽默不是能大批出产的东西隐含前提1:提倡就容易大批出产十隐含前提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1.原句好。①原句以短句为主,句式简短,灵活多变。改句是一个长单句,不能更好地突出语义。②原句“像口吃,像口头习惯语,像小孩子的有意模仿大人”是排比句,句式整齐,形成强烈语势,强调了复出单调的言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石家庄公租房租赁合同编写指南及范本3篇
- 2024版货物订购合同
- 2024英文企业海外市场拓展与业务洽谈合同3篇
- 2025年度园林景观沙石供应与施工承包合同样本4篇
- 2025年度医药代销合同模板(医药供应链)4篇
- 2025年度商业街区物业管理与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商场家具安装与商业空间优化承包协议4篇
- 2024版权评估合同3篇带眉脚
- 2025年度温室大棚配套设施供应与售后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承包协议4篇
- 2023年日语考试:大学日语六级真题模拟汇编(共479题)
- 皮带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 ISO9001(2015版)质量体系标准讲解
- 《培训资料紧固》课件
- 黑龙江省政府采购评标专家考试题
- 成品烟道安装施工方案
- 医疗免责协议书范本
- 2023山东春季高考数学真题(含答案)
- 2022年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电子版
- 高中生物 人教版 选修二《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教学设计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