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河子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赍发(jī)朔风(shuò)出岫(xiù)熟稔(niǎn)B.睇眄(dì)潦水(lǎo)纤歌(xiān)盛筵(yán)C.坳堂(ào)蓬蒿(gāo)孑孑(jié)捧袂(jué)D.叨陪(dāo)抱厦(xià)坍缩(tān)蜂窠(cháo)【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字音辨析能力。解此类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题干要求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A项,“熟稔”中“稔”应读“rěn”,意思是“指十分熟悉”;C项,“蓬蒿”中“蒿”应读“hāo”,“蓬蒿”即茼蒿。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长形羽状分裂,花黄色或白色,瘦果棱,高二三尺,茎叶嫩时可食,亦可入药。蓬蒿的品种依叶片大小,分为大叶蓬蒿和小叶蓬蒿两类。“捧袂”中“袂”应读“mèi”,“捧袂”犹拱手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指相见;D项,“叨陪”中“叨”应读“tāo”,一个谦辞,意思是“叨光陪侍”。“蜂窠”中“窠”应读“kē”,意思是“一般指露蜂房”。故选B。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A.鹤汀凫渚睢园绿竹云霄雨霁B.落霞孤骛舸舰迷津鱼舟唱晚C.钟明鼎食响谒行云逸兴遄飞D.天高地迥滕蛟起凤清云之志【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识记汉子字形的能力。A项,“云霄雨霁”的“霄”应写作“销”。错1个。B项,“落霞孤骛”的“骛”应写作“鹜”;“舸舰迷津”的“迷”应写作“弥”;“鱼舟唱晚”的“鱼”应写作“渔”。错3个。C项,“钟明鼎食”的“明”应写作“鸣”;“响谒行云”的“谒”应写作“遏”。错2个。D项,“滕蛟起凤”的“滕”应写作“腾”;“清云之志”的“清”应写作“青”。错2个。A项错的最少。故选A。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诏书切峻,责臣逋慢C.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D.夙遭闵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掌握文言文中通假字能力。“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通假字一般有三种情况:同音替代、音近替代、形近替代。找出通假字并解释,其实就是写出本字并解释。这就要求考生能根据语境和自己知识储备判断出通假字,并写出本字进行解释。所以考生对于常用的通假字要能够识记,并理解其意思,平时也要多记诵。本题要求选出“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A项,“零丁”通“伶仃”;B项,没有通假字;C项,“采”通“彩”;D项,“闵”通“悯”。故选B。4.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古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众人匹之,不亦悲乎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颜色憔悴C.形容枯槁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D.仆以口语遭遇此祸腹犹果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告诉:报告申诉。众人:一般人。C.不过:不超过。D.口语:说话(不慎)。果然:吃饱的样子。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乐琴书以消忧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目吴会于云间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例句为名词作动词,往南飞。A.以…为乐,意动用法B.名词作状语,像星星一样D.使动用法,使…听到。C和例句一样是名词作动词,“看”。【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在文言文中,名词做状语有以下情况:一、方位名词作状语,一般翻译为“向+方位名词,例如:(1)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南指”“向南指”。题目中的A项“日”、“西”属于这一类。二、称谓名词作状语,译为“当作+称谓名词,例如:(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隶使”“当作奴隶使唤”。三、一般名词作状语,译为“用+一般名词,例如:(3)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活板》)“火令药熔”,“用火让药熔化”。(4)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促织》)“力叮不释”,“用力叮着不放”。(5)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隧入”“用打洞的办法进入”。(6)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促织》)“笼归”“用笼子装着拿回家”。四、人或动物名词作状语,表比喻,译为“像+名词+一样”例如题中B项,名词作状语,像星星一样。考生平时要注意总结积累。6.与“复驾言兮焉求”不属于同一文言句式的一项是()A.乐夫天命复奚疑B.奉晨昏于万里C.彼且奚适也D.之二虫又何知【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以及固定搭配。其中倒装句又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考生要熟悉每种句式的类型以及标志性的词。状语后置要注意“于、乎、以”三个介词组成的短语后置的情况;被动句注意“见、于、为、所、被、见……于、为……所”这些标志词以及语义被动句;宾语前置句要注意下列情况: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通过“之”“唯……是”将宾语提前。例句“复驾言兮焉求”是宾语前置句,应为“复驾言兮求焉”,翻译:我还驾车出去追求什么呢?A项,为宾语前置句,应为“乐夫天命复疑兮”,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与例句相同,故A排除;B项,为状语后置句,应为“于万里奉晨昏”,翻译: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母;与例句不同,故B符合答案要求;C项,为宾语前置句,应为“彼且适奚也”,翻译:它将飞往什么地方呢?与例句相同,故C排除;D项,为宾语前置句,应为“之二虫又知何”,翻译: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与例句相同,故D排除。故选B。7.下列词语中加划线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A.心惮远役(害怕)自免去职(离开)有酒盈樽(满)B.闾阎扑地(满)遥襟甫畅(顿时)命途多舛(不顺)C.其名为鲲(鲲大鱼)芥为之舟(小草)时则不至(或)D.乌鸟私情(乌鸦)具以表闻(表达)过蒙拔擢(经过)【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言文实词用法和意义的能力。D项,“表”,奏表;“过”,过分。故选D。8.下列语句中加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既无伯叔,终鲜兄弟B.世与我而相违茕茕孑立,形影相吊C.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臣之进退,实为狼狈D.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用法和意义的能力。A项,副词,既然;连词,与“且”“又”“亦”相呼应,表并列关系。B项,都是副词,互相。C项,代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介词,在;介词,到。故选B。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以“五柳先生”称之。B.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记》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安居乐业的社会图画,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作。C.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色彩,很像诗,但是押韵和句式比较自由。D.毛泽东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里的“陶令”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八十余天的彭泽县令,故以陶令相称。【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说法错误,应是:世称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故选A10.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新赛季里,这支去年的冠军队完全丧失了昔日的王者风范,只有这一场球打得还算差强人意。B.为了写好这篇论文,陈教授到处查找文献、断章取义,做了上千张卡片,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C.英国女作家伍尔夫著作等身,是意识流文学的始作俑者,应当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D.政府严格限制房地产开发商内部认购以及预售房私下转让的行为,但个别开发商仍然我行我素,这是令行禁止的。【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准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差强人意:指尚能使人满意。语境指球赛打得勉强让人满意,正确。B项,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此处指搜集材料,不合语境。错误。C项,始作俑者:比喻恶劣先例的开创者,贬义,此处是褒义语境,褒贬失当。错误。D项,令行禁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此处误用为“禁止”,望文生义。错误。故选A。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D.校庆在即,学院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此题用反选排除法去做。B项,“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快乐的人性化服务”错误,搭配不当,“创造……人性化服务”不搭配,在“快乐”前加“提供”;C项,“这种感冒新药……80%反映确实有疗效”错误,偷换主语,第一句“这种感冒新药”还未叙述结束,就换成“80%”作主语;此外,“80%”表意也不够明确。全句可改为“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的患者反映这种感冒新药确实有疗效”。D项,“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错误,句式杂糅,可将最后一句改为“以使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故选A。【点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12.依次填入横线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们都是凡人而不是神,这一简单的事实已足以使我们能够正视自己。在我们的灵魂之中,既有崇高圣洁的境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那么需要、那么渴求爱与奉献的精神和能力。①又会被鄙俗的东西诱惑②既会被美好的事物吸引③又有卑微庸俗的本能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第一个空可根据“既有……又有……”的关联词搭配选择③,且③中“卑微庸俗”与“崇高圣洁”对应,故排除AD选项;根据“既会……又会……”的关联词搭配,判断②①的排序,所以正确的排序使:③②①。故选B。二、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作为士人的苏轼,为何要躬耕?倘若细究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因缘。苏轼是以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任黄州团练副使之职贬居黄州的。谪黄之初的经济状况,何忠礼先生做过专门的研究。何先生说,检校官为非正式任命的加官,而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实乃贬官的代名词。作为加官,是没有俸禄的,仅有一些额外收入。“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这一虚衔没有现金收入,唯一福利就是可以得到一些官酒,喝完酒之后,卖掉酒囊可得些许现金。至于团练副使是否有收入,历来众说纷纭。困境的另一方面来源于家庭成员众多。苏轼到黄州后不久,一家老小在苏辙的护送下也来到黄州。其家庭人口数量,虽比不过富家巨室,然有二十余口。正因为收入锐减,加之食口又多,“平生未尝作活计”的苏轼,在以前阔绰的时候,“俸入所得,随手辄尽”,而今“禄廪相绝,恐年载间,遂有饥寒之忧,不能不少念”。苏轼内心一直存在着归隐躬耕的夙愿,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而已。早在熙宁年间倅杭时期,他就曾经萌生过此种念头。《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诗中有“欲求五亩宅,洒扫乐清净”的表达。“五亩宅”即孟子笔下的“五亩之宅”,是古代农耕的一种理想模式。苏轼当时希望能够得到五亩宅地,表明他归隐躬耕的愿望早就存在,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被贬黄州之后,苏轼的处境变得艰难,他试图借助陶渊明来宽慰自已,经常口诵手抄渊明诗文。不过,陶渊明虽然归隐之后生活也较为艰难,但毕竟有自己的田产,而苏轼仅是一员迁客。后来,好友马梦得深知他处境的艰难及内心的夙愿,出手相助,给他谋得一大片荒地。苏轼苦盼的机会终于来临,他绝无推辞的理由。苏轼所得之地,在离黄州府治东边不远的东坡。“东坡”这个名称,注定在苏轼的思想深处要撞击出悠远的历史回音,因为苏轼的偶像白居易被贬忠州后,曾在东坡经营,且东坡有文化美名。在古代士人中,苏轼极为仰慕陶渊明和白居易。若言志向及经历,苏轼更接近白居易,而非陶渊明。白居易本有经世济民的远大抱负,因政治而遭贬。在被贬忠州前,他已是声名远扬;被贬之后,能够随遇而安,抱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就此而言,白居易非常契合苏轼。在现实的操作层面上,学陶渊明难,学白乐天易。因为陶渊明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而白居易要容易学得多,毕竟他更有人间烟火味。苏轼正是将白居易作为小目标、将陶渊明作为大目标来对待的。苏公在黄州,正与白公在忠州相似。忠州东坡与黄州东坡,虽地隔千里,但文化机缘一线牵。苏轼追慕白居易,向往其东坡生活,爱屋及乌,黄州的东坡,也就成为他理想的栖居之所。文化机缘虽非苏轼躬耕东坡的决定性因素,倘若换成南坝西沟北陂之类,处境艰难且长期有躬耕心愿的苏轼也会前往耕种,但是否能像在东坡躬耕这样干劲十足、意兴盎然,还真得打个问号。因此,文化机缘给苏轼欣然前往东坡耕种,应该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加持。(摘编自王兆鹏、陈朝鲜《论苏轼躬耕东坡的原因和意义》)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加官的团练副使没有现金收人,再加上食口众多,苏轼生存生活处境艰难。B.通过躬耕手段来缓解饥寒之忧是曾经“阔绰”的苏轼被贬官黄州后的一个想法。C.孟子农耕理想以及田园诗人陶洲明的归隐追求是苏轼躬耕夙愿产生的最主要原因。D.马梦得知道苏轼深受具有人间烟火味的白居易的影响,便把东坡之地赠予了苏轼。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为了论证苏轼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的低下,借用何忠礼的相关研究加以佐证。B.文章引用《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中诗句的目的是阐明苏轼早有归隐夙愿。C.文章借用陶渊明与白居易的对比,阐明了苏轼的归隐躬耕有着特定文化因素的影响。D.文章从苏轼的处境、追求以及与白居易的文化机缘等三个方面阐释其“躬耕”原因。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被贬黄州后处境艰难,但他随遇而安,田园耕读生活也让他获得了精神力量,变得积极乐观。B.苏轼将陶渊明作为大目标对待,所以说在苏轼心中,陶渊明比白居易地位更高。C.在经世济民的追求与遭贬经历上,苏轼与白居易更接近,与陶渊明的距离稍远。D.苏轼躬耕的地方叫“东坡”,和白居易曾经经营的地方同名,这促使他安心躬耕。【答案】13.B14.A15.B【解析】【13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作为加官的团练副使没有现金收入”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至于团练副使是否有收人,历来众说纷纭”,也就是说本文的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且团练副使并非加官,原文说的是“检校官为非正式任命的加官”。C项,“最主要原因”无中生有,文中只是说“苏轼极为仰慕陶渊明和白居易”,提到了苏轼诗歌中化用孟子的“五亩之宅”,但并没有表明“主要原因”。D项,有两处错误:一是强加因果,马梦得为苏轼谋得“东坡”之地的原因并不是“知道苏轼深受具有人间烟火味的白居易的影响”,而是如原文中说的“好友马梦得深知他处境的艰难及内心的夙愿”;二是“马梦得知道苏轼深受具有人间烟火味的白居易的影响”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故选B。【14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为了论证苏轼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的低下”的说法错误,作者引用何忠礼的相关研究结论是为了证明苏轼收入的微薄以及处境的艰难。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在苏轼心中,陶渊明比白居易地位更高”的说法无中生有。故选B。【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玉陆涛声晚饭后,老作家舒启正与老伴儿散步,看到一家古玩店,下意识地摸了摸腰上系的古玉佩,便进店请老板鉴定鉴定。古玩店老板接过去,先双手合着捻摸,又拿出放大镜,细细观察了一会儿,把玉佩托在手心里,以意外的口气说:“老先生,恭喜你,这是真玉,春秋时的。”老板还请求给玉佩拍照,一再叮嘱说:“这可要好好保管呀!”其实舒启正也早知道它是古货……早在十年前,他还在职时,比他小六岁的好友赵自安第一本随笔集出版,是他作的序。赵自安在把新书递给他时,从腰里皮带上解下这块古玉佩递给他:“你看看这东西怎样?”玉佩是圆形,如月饼大,有近八毫米厚,中褐色,有深浅差异,中间有个直径一厘米的圆孔,一面刻有粗犷的古代装饰图案,一面是光的。舒启正平时对玉并没有兴趣,接过来礼貌性地看了看,不过说不出名堂,只说:“是块古玉。赵自安问:“你喜欢不?”舒启正生性淡泊,对古玩并没有浓厚兴趣;再说,为朋友作个序,岂能接受回报!他把玉佩放到对方手里说:“你家传的,这我可不要。”“送给你。”赵自安再次把玉佩放到舒启正办公桌上。舒启正知道,赵自安是个十分谨慎的人,万事需经反复琢磨才会决定,送这玉佩是来表达谢意的,可见赵自安对他写的序非常满意,他也感到安慰。面对赵自安的真诚,舒启正觉得却之不恭,便任赵自安把玉佩留下。之后,舒启正也像赵自安那样常把玉佩系在皮带上,时间一久就习惯了当成自己的东西。古玉佩如今被行家这样肯定,在舒启正心里加重了分量。他觉得挂在腰上委屈了它,就用一个精致的手锔盒装上锁在柜子里。转眼又过了五年,舒启正年过七十,成了“舒老”。他参加一次活动,遇上了一个三十年前辅导过的业余作者倪臻。倪臻告诉他,这些年一直从事古玉研究。不久,倪臻来看望舒启正,他便从柜子里取出玉佩让倪臻再鉴定一次。倪臻随身帶着放大镜,拿着玉佩走到窗前最亮处看了一会儿,也说:“是春秋时的,可值钱呢。”舒老好奇,便问:“值多少钱?”倪臻想了想,说:“二十万。”值这么多钱!大出舒老意料。他将信将疑:“值这么多?”倪臻随口又问:“舒老是否有意出手?如果出手,就让给我。”舒老觉得这玉得慎重对待,说:“朋友送的,哪能卖钱?”倪臻做了估价,古玉佩不再是玉,而是金钱,成了一块压在舒老心头的重石:再留着,岂不是占有朋友之财!于是,他决定归还赵自安。可是,赵自安也退休四五年,去上海靠着儿子生活。他找了好几个人才联系上,便约赵自安再回故地时来他家小聚一次。他还约另一位老同事老金到时作陪,其实是为还玉时在场做个见证。在等待赵自安期间,一天黄昏时分,舒老看电视,看到央视《鉴宝》节目展示出一块秦代古玉佩,样子、颜色与他这块非常相似,专家鉴定后估价竟高达千万元,他震惊得目瞪口呆。《诗经》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现在“君子”竟成天价商品!他更加急切地盼着赵自安早日来,于是又打催问。终于,赵自安和老金一同来了。舒老便把玉佩递给了赵自安,以谐趣的口吻说:“代你保管了十五年,现在完璧归赵,保管的责任就交给你了。”赵自安愣了愣,没有说话,收下了玉佩。因为老金在场,舒老没有展开关于玉佩的话题,赵自安也没再提。两人留下吃过饭,便告辞,舒老特意送出小区,直到公交车站。等老金先上了另一路公交车后,舒老把古玉两次鉴定过程和二十万出价,以及央视《鉴宝》中所见,全对赵自安说了。回家路上,他觉得一身轻松,也有灵魂洗涤一净的舒爽,还有人格升华的自豪。过了些日子,有两个早年被舒老辅导过的作者来看他。他们也都已从报社记者岗位退休,与他最贴心,几乎每月都相约来陪他喝茶聊天。闲谈时,他把还玉佩的事告诉了他们。两人都说了敬佩的话。年纪偏小的一个忽然问:“你还给他,他推了没有?”舒老说:“没有。”年纪偏大的也问:“他该说些感动话吧?”赵自安没有说一句与玉佩有关的话。不过舒老没有回答。偏小的为舒老鸣不平:“对老师这种高尚的举动竟不当回事了。”偏大的也说:“缺点儿礼貌。”舒老的心弦也被两人的话拨动,还玉时他也曾觉得赵自安欠点儿礼貌,心里曾隐隐不适,这时这种不适又加重了。过后舒老冷静下来,又不由反思:古玉本就是他的,何况是好友,怎还在意这些呢?他推与不推,与我要归还的心愿又有什么关系呢?难道我在乎的是那点几客套?他觉得自己的灵魂还有隐垢,心生惭愧。(有删改)1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第三段承上启下,由现实转入回忆,接下来的几段插叙不仅交代了古玉佩的来历,也使小说的叙述方式富于变化,行文摇曳多姿。B.“回家路上,他觉得一身轻松,也有灵魂洗涤一净的舒爽,还有人格升华的自豪”的心理描写,生动刻画出舒启正归还古玉后的内心感受。C.结尾处写到舒启正在两位退休记者挑拨下心里严重不适,这有损于他在读者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小说在“人格升华的自豪”处结束会更好。D.舒启正散步时看到一家古玩店,引出对古玉的初次鉴定;活动时遇到倪臻,引出对古玉的再次鉴定,此情节设置有巧合意味,蕴含了作者的匠心。17.小说中的舒启正有哪些突出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18.小说以“古玉”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16.C17.①平易随和:他先是不愿意接受赵自安赠送的家传玉佩,但面对他的真诚又觉得却之不恭,便任其留下。②淡泊坦荡;他知道古玉价值高昂后,设法联系赵自安归还古玉,并把事情经过全对他说了③勇于自省:他因对赵自安欠点儿礼貌感到不适,遂“觉得自己的灵魂还有隐垢,心生惭愧”。18.①作为线索,串联全文:小说以古玉为线索,通过叙述受玉一鉴玉一还玉的故事,逐步展开情节。②一语双关,耐人寻味:既指那块春秋时的古玉佩,又象征着舒启正“温其如玉”的君子之风。③展现形象,揭示主题:小说在对古玉故事的叙述中逐步展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凸显其美好品质,从而揭示小说主题。【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选“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C项,“在两位退休记者挑拨下心里严重不适”错误,首先,记者并非“挑拨”,小说中只是说“舒老的心弦也被两人的话拨动”;“心里严重不适”也不恰当,小说中说“心里曾隐隐不适,这时这种不适又加重了”,“小说在‘人格升华的自豪’处结束会更好”没有道理。故选C。【17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应把握住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人物形象相当于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结合文本用两个字的词语或者四字短语概括出来,一般用形容词性。这类题的设题角度一般有两大类,一是简要概括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这类题只需简要总结性格特点即提炼出关键词句。二是问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并简要分析,这类题做答案时应该包含两方面,首先提炼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关键词,然后举出文本中的相关事例来证明。本题要求概括舒启正有哪些突出的性格特点并简要分析,从形式上看,属于后者。文章中,他不愿意接受赵自安赠送的家传玉佩到却之不恭,体现了他的随和;他设法联系赵自安归还古玉,说明他坦荡的特点;他认为赵自安欠点儿礼貌感到不适后“觉得自己的灵魂还有隐垢,心生惭愧”说明他敢于反省的特点。分条整理即可。【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的能力。小说试题的命制往往围绕“三要素一主旨”进行,答题时要弄清各题考查的考点,然后根据考点所指向的小说三要素及主旨答题。如分析小说标题、段落(情节)作用,可用“四指向一联系”的思考模式答题。①指向小说环境:对环境的作用。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②指向故事情节:对情节结构的作用。贯穿始终的线索,推动(暗示)情节发展。③指向人物形象: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④指向小说主旨:对主旨的作用——突出主旨。⑤一联系:联系读者思考,谈读者对此的感受。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本题要求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从情节上看,通过叙述受玉一鉴玉一还玉的故事,古玉是文章的线索;从人物形象角度考虑,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在对古玉故事的叙述中逐步展现的;从主旨角度考虑,揭示并突出了小说主题。从古玉的内涵特征考虑,古玉既指那块春秋时的古玉佩,又象征着舒启正“温其如玉”的君子之风;整理分条作答即可。(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提到电动汽车心脏,莫过于动力电池,三元锂和磷酸铁锂则是两大主流技术方向。锂离子电池根据使用材料不同分为钛酸锂、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锰和镍钴铝六种,其中后两者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元锂电池,又称三元聚合物电池。动力电池性能指标主要有储能密度、循环寿命、充电速度、抗高低温和安全性五个维度,其中储能密度和安全性是两大刚需,钛酸锂电池和锰酸锂电池因为储能密度太低而被抛弃,钴酸锂则因安全性太差而束之高阁,仅仅剩下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跻身主流市场,分别应用于客车市场和乘用车市场。三元锂和磷酸铁锂两种电池各有千秋。三元锂电池优势在于储能密度和抗低温两个方面。首先在储能密度上,三元锂电池因为电压高,其能量密度基本能达到240WH/kg,是磷酸铁锂电池140WH/kg的1.7倍。其次在抗低温上,三元锂电池低温使用下限值为零下30度,相比磷酸铁锂电池低温下限值零下20度更有优势,同时在相同低温条件下,三元锂电池冬季衰减不到15%,磷酸铁锂电池衰减高达30%以上,这就是比亚迪畅销南方,却很难在北方打开市场的关键所在。磷酸铁锂也有三个方面优势。其一是安全性高。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温度普遍在500度以上;三元锂电池则低于300度,一些高镍电池热失控温度甚至低于200度,相比之下磷酸铁锂电池在汽车高速行驶及快速充电过程中自燃风险较低。其二是循环寿命更长。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大于3500次后才会开始衰减,其使用寿命可长达十年左右;三元锂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为2000次,其使用寿命仅为6年。其三是制造成本更低。因为磷酸铁锂电池没有贵重金属,因而生产成本较低;三元锂电池则因为采用钴金属,其70%储量在非洲刚果金,近几年进口价格一路飙涨。(摘编自《三毛看车》2019年7月3日)材料二: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的数据,2019年1—8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38.2GWh。其中,三元锂电池装车量累计26.1GWh,占总装车量68.4%;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11.0GWh,占总装车量28.8%。仅从数据来看三元锂电池有压倒性优势。2015年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几乎是平分秋色的,三元锂电池装车量占比58%,磷酸铁锂占比41%;2017年,三元锂占比75%,磷酸铁锂占比降到了23%;2018年,前者为89%,后者为11%。从刚开始的齐头并进到现在的差距悬殊,市场是一方面因素,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更高,能更好地满足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政策是另一方面因素,新能源补贴更倾向于高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车型。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总的来说比三元锂电池低,而且未来新能源补贴完全取消后,磷酸铁锂的成本优势将会更加突出,届时磷酸铁锂电池应该会进一步扩大规模。(摘编自《CNMO中国》2019年10月15日)材料三:2020年1月,比亚迪发布消息称,旗下的超级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即将量产,该电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能量密度,降低了生产成本,甚至可与三元锂电池一较高下。而作为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汉EV/DM车型,续航里程更是超过600km,将于2020年中上市。事实上,紧盯着磷酸铁锂电池的不只比亚迪一家。近期有消息指出,特斯拉将在国产Model3上采用无钴电池,而磷酸铁锂电池作为无钴电池的一种,更是让人看好。一直潜心研发磷酸铁锂电池的国轩高科也于近日高调宣布,其采用最新技术的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在试验阶段已可以达到200Wh/kg。不论是作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龙头的比亚迪和特斯拉,还是作为第三大动力电池厂商的国轩高科,都在此时不约而同地选择发力磷酸铁锂电池,显然会给目前占据主流市场的三元锂电池带来不小冲击。(摘编自《新型磷酸铁锂电池“来势汹汹”》,《中国能源报》2020年3月5日)19.下列对材料中“三元锂电池”的相关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三元锂电池又叫三元聚合物电池,因为使用镍钴锰三种金属材料制造而得名。B.与磷酸铁锂电池相比,三元锂电池具有储能密度高、抗低温、使用寿命长等优势。C.因为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长以及政策倾斜,近几年我国生产的电动乘用车越来越倾向于使用三元锂电池。D.三元锂电池因为使用昂贵的钴金属,制造成本高,安全性差,今后将被磷酸铁锂电池取代。2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衡量汽车动力电池性能主要看它的储能密度和安全性,其循环使用寿命、充电速度、抗高低温能力等也是重要指标。B.目前磷酸铁锂电池主要应用于客车,随着储能密度的提升,今后也将在乘用车市场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C.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能够畅销南方市场,却在北方销量很低,其原因是它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抗低温能力差。D.抗低温能力差的锂电池在冬天容易发生电量衰减,而抗高温能力差的锂电池在快速充电过程中自燃风险较高。21.文末说,“磷酸铁锂电池,显然会给目前占据主流市场的三元锂电池带来不小冲击”。阅读相关材料,概括这样说的理由。【答案】19.C20.C21.①由于技术进步,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大幅提升(或续航里程增加);②磷酸铁锂电池没有贵重金属(或没有用钴金属、生产成本低);③新能源补贴政策取消后,磷酸铁锂的成本优势将会更加突出。【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项,“因为使用镍钴锰三种金属材料制造而得名”错误,三元锂电池还包括“镍钴铝”。B项,“使用寿命长”错误,原文“三元锂电池优势在于储能密度和抗低温两个方面”,没有“使用寿命长”。D项,“今后将被磷酸铁锂电池取代”于文无据,原文说的是“磷酸铁锂电池,显然会给目前占据主流市场的三元锂电池带来不小冲击”。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C项,“原因是它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抗低温能力差”以偏概全,原文“这就是比亚迪畅销南方,却很难在北方打开市场的关键所在”说的是关键原因。故选C。【2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关键句主要有:据“比亚迪发布消息称,旗下的超级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即将量产,该电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能量密度,降低了生产成本,甚至可与三元锂电池一较高下”概括出技术进步,大幅提升能量密度;据“特斯拉将在国产Model3上采用无钴电池,而磷酸铁锂电池作为无钴电池的一种,更是让人看好”概括出降低生产成本;据“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总的来说比三元锂电池低,而且未来新能源补贴完全取消后,磷酸铁锂的成本优势将会更加突出,届时磷酸铁锂电池应该会进一步扩大规模”概括出新能源补贴政策取消后,磷酸铁锂的成本优势将会更加突出。【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三、文言文阅读2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2)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答案】(1)而且世人都赞誉他,他却并不会因此而更加奋勉,世人们都为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自身与物的区别,辨明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至此而止。(2)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第一句得分点:“誉”,称赞;“劝”,劝勉;“非”,责备,为难;“沮”,沮丧;第二句得分点:“婴”,缠绕;“侍”,侍奉;“废离”,放弃、远离。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23.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纤云弄巧”,既写出了初秋夜空轻盈多姿的美丽,又将纤云与织女之巧联系了起来,形象地烘托了织女的美丽和聪慧。B.“银汉迢迢暗度”中的“迢迢”二字,既是从空间上写出了牛郎和织女相距的遥远,又是从时间上说明牛郎和织女因久久不能相见而相思之情的绵长与渴见之心的迫切。C.“金风玉露”一方面点明了牛郎和织女相会的节令、环境,另一方面又写出了景物的优美和相逢的可贵,烘托出了他们高尚纯洁的道德情操。D.作者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歌颂了坚贞诚挚的爱情,表达了“欢娱苦短”之痛以及对朝夕相伴的向往。24.这首词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答案】23.D24.①拟人,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在牛郎织女相会佳期,彩云都来为他们“弄巧”,流星也来为他们“传恨”。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相会渲染气氛。②对比,如“一相逢”与“无数”,“久长”与“朝朝暮暮”,表现了牛郎织女的忠贞不渝的爱情。③比喻,如“柔情似水”,形象地写出了牛郎织女相会时温柔缠绵的情意;“佳期如梦”,极言相会时间之短。【解析】【23题详解】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词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词,把握诗词的意象,分析诗词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表达了‘欢娱苦短’之痛以及对朝夕相伴的向往”说法有误。秦观这首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并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彼此能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故选D。【24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诗句,理解诗歌内容,明确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是如何使用该修辞手法的;最后体会作者情感或艺术效果。本词大意是:秋云多变,流星传恨,牛郎织女在七夕渡天河相会。秋风白露在秋天相遇,胜过了人间无数的儿女情长。温柔情感如水,美好时光如梦,不忍回顾各回鹊桥两头的路。如果双方的感情是坚贞不渝的,又何必执著于朝夕相守。首先,词一开始将“纤云”“飞星”当作人来写,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紧扣一个“恨”字,为难得的一年一度的相逢营造氛围。其次,词人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相会的美好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这里将牛郎、织女的“一相逢”与人间“无数”的相逢相对比,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坚贞的爱情。词的结尾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将终年天各一方的真诚爱情与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进行比较,揭示了爱情的真谛。此外,“柔情似水”中“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梦”的比喻,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结合以上分析分点作答即可。五、默写2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逍遥游》中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才能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而无须有所待。(2)《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3)《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4)“亡羊补牢,犹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5)《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答案】(1).若夫乘天地之正(2).而御六气之辩(3).茕茕孑立(4).形影相吊(5).落霞与孤鹜齐飞(6).秋水共长天一色(7).悟已往之不谏(8).知来者之可追(9).且夫水之积也不厚(10).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性默写的能力。注意这些字词的书写:御、辩、茕、吊、鹜、谏。六、语言表达26.仿照下面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示例】青天,是一片芭蕉叶,月亮是一滴露珠。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答案】(示例)夏天,是一捆干柴,太阳是一只火种。暖风,轻轻一吹,它就燃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运用修辞手法仿写句子。首先审题干。要求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合乎事理,句式、结构与例句相似,且不能选用例句中的事物作为描述对象。其次审例句,注意例句特点和内容逻辑。分析例句,例句中的内容有以下内在联系:①“芭蕉叶”是“青天”的喻体,“露珠”是“月亮”的喻体;②“月亮”是“青天”的一部分;③“它”代指“露珠”。仿写时关键在于喻体与本体要有相似性。综合上述要求,运用相似和相关联想,选择一组事物仿写即可。【点睛】仿写句子要做到:①理解例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写的句义与原句一致。②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甚至关联词也要一一对应。③注意例句的修辞手法,仿句要与之保持一致。④注意例句的用词特点,如词语的褒贬、雅俗、色彩等,仿句用词要与之相似。⑤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与之一致。七、作文2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作文。在新冠病毒肆虐神州大地之时,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送来了大量救援物资,然而这些物资上张贴的“中国古代诗文”引发了中国人民的热议,瞬间传誉于网络。这些古诗文不仅言辞雅致,而且意蕴贴切。例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句,典出自《唐大和尚东征传》,与鉴真和尚东渡这一段中日友好交流的历史相关联,传达出“中日友好”的含义。再如:“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一句,典出自《诗经·秦风·无衣》,表达了“共患难”的兄弟情谊。“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当代高中生,以上材料激发了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考?请围绕“传统文化的意蕴”这一话题,作为学生代表完成一篇国旗下讲话稿。要求:主题鲜明,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传承中华诗歌文化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国旗下的讲话内容是“传承中华诗歌文化”。中华上下五千年,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文化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唐诗、宋词、元曲……古诗词是文化的精髓,多少年,多少人为其倾倒。李白的浪漫、苏轼和辛弃疾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马致远的思乡情怀……多少诗人,多少词人,多少作曲家,闻名或隐逸,富足或落魄,都为古诗词的发展画上不可磨灭的一笔。对古诗词的学习与理解,让我沉醉其中。古诗词中的一些词句,可以让人明白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感情。不少的送别词仍让人记亿犹新,王勃的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出真心朋友的真正定义,真正的朋友即使分隔两地友情也不会改变,描写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也让人看清世上酒肉之交,小人之交的丑恶。还有那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又描写了为友人饯行时因即将分别心情不快而与友人畅饮,隐含着朋友离别的思念与无奈。同送别诗一般,诗人也喜欢以乡愁为主题。李白的《静夜思》即写了景又写了思,表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老树上缠着枯萎的藤蔓,黄沙漫天的小小古道,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牵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行走着。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写尽了在外漂泊的人辛酸与无奈和浓浓的乡愁,让人不由得融进诗中那个荒凉萧瑟,令人心中觉得凄凉的场景,在外游子,哪有不思乡者?思乡的诗词,随口都可以吟诵出来。还有亲情和团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我最熟知的诗词。这首词传诵至今,中秋佳节,无法归家与亲人团聚的人都会想起它,可见它流传之广。送别、思乡、团圆,围绕这它们的古诗词都带着那么一丝淡淡忧愁,却又包含着对未来的希望。江山美景几多爱,在景色的描写上,也可以在诗词中找到不少。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用一个“肥”字突出了绿叶的饱满,开创了诗词中的先河。烟雨迷蒙的江南,楼台、行人都在雨幕之中被模糊了,《江南春》一句“多少楼台烟雨中”令人身临其境。泰山的高大雄伟,险峻绮丽,在杜甫表达自己志向的同时被展现出来。江山美景、在古人笔下是如此多娇!古诗词中也有许多启示人的句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告诉我们新旧总会交替,新事物总将取代旧事物,一味守旧,是无法得到成功。这些句子被传为千古名句,其中的意义需要像品茶般细细品味。世上优秀的古诗词灿若繁星,星罗棋布,让我们追寻古人的足迹,体会古诗词的魅力。【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为话题作文。“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审题】材料主要讲在新冠病毒肆虐神州大地之时,日本送来的物资上张贴的“中国古代诗文”引发了中国人民的热议。这些古诗文不仅言辞雅致,而且意蕴贴切。题干要求“作为一名当代高中生,以上材料激发了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考?请围绕‘传统文化的意蕴’这一话题,写一篇作文”,话题为“传统文化的意蕴”,题干提示“‘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需要结合诗词来阐述传统文化的意蕴等。需要我们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立意】传统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作用及影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关系等。【素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