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1为推进重庆市城镇再生水利用,指导重庆市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做到布局合理、系统协调、安全高效、技术先进、经济实用、绿色低碳,制定本标准。水污染、保障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以来,我国多个部门发布了多项规划、设计的相关标准和先进理念,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以城镇污水或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为水源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1.0.3重庆市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本标准应以其为依据或与其相协调。上述现行规范和规范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标准 设计标准》GB50013、《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水回用导则再生水厂水质管理》GB/T41016、《水回用导则污水再生处理技术与工艺评价方法》GB/T41017、《水回用导则再生水分级》GB/T41018、《水回用导则再生水利用效益评价》GB/T42247、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T50050的有关规定执行;再生水用于建筑物或小区准》GB50288等有关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再生水量用于生态环境补水的,用水量预测应符合包括《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SL/T712的有关要求。此外2镇再生水工程设计除还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涉及再生水利用的相关技术政策。32术语和定义2.1.1城镇污水Municipalwastewater机构及各种公共设施排水,以及允许排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等。2.1.2城镇再生水municipalreclaimedwater采用城镇污水、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或不同工艺单元出水为水源,经适当再生工艺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要求,满足某种使用功能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2.1.3城镇再生水工程municipalreclaimedwatersystem城镇再生水的处理和输送系统,也可称为城镇再生水系统。城镇再生水处理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分建时,也可称为再生水厂、再生水站。2.1.4生态补水ecologicalwateraugment为满足生态需求,以补充地表水水体水量与流量或改善水体水质为目的的城镇再生水利43系统总体设计3.1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应包括系统总体设计、水源与原水输配系统设计、再生水水质与水量设计、再生水处理系统设计、再生水输配系统设计、安全防护和监测控制设计等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1)系统总体设计,包括系统形式选择、空间布局、总体方案设计及一般要求等2)再生水水源和原水输配系统设计,包括再生水原水来源、水量及水质的论证与设计等3)再生水用途及水量水质设计,包括再生水用途及设计水质确定、用水量预测及水量平衡分析等4)再生水处理系统设计,包括选址、平 深度可参考国家和重庆市市政给水工程的有关设计深度文件和审查要点。3.2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应以批复的再生水专项规划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5~10年,远期设计年限宜采用10~20年,并根据工程设计期限综合确定城镇再生水工程输配系统的设计水量、水压和水质保障措施。个别要求更高的用户,可自行增建相应设施。5 再生水厂(站)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5~10年,远期设计年限宜采用10~20年,再生配水主干管线或输配设施。3.3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应遵循节水优先、统一配置、绿色低碳、安全智慧、经济适用的原则。循环经济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是落实新时期治水思路“节水优先、空 9原则。如采用基于厌氧及能量回收的工艺措施等。与采用厌氧+能量回收的工艺技术相比,低3.4城镇再生水工程宜与城镇雨水资源化利用工程统一设计。节约城镇地下空间,实现规模效益。3.5城镇再生水工程的系统模式、建设规模、水质标准、选址、处理工艺和输配水方式等应根据再生水的水源、用途、用户分布、水质水量要求及利用便利性,结合城镇污水处理厂规模、处理工艺、出水水质、用地等建设现状以及山地丘陵地形条件和流域上下游关系,通过综合效益比较后合理确定。7),用途的循环和循序利用的可能性。 城镇再生水工程系统总体设计阶段的综合效益分析可参照现行《水回用导则再生水利用效益评价》GB/T42247、《再生水利用效益评再生水用户调查可参考《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16第3.0.6条进行。再生水用户确定应兼顾规模效益和主要用途。工程设计应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因地制宜的方案。污水再生处理工艺宜通过试验或借鉴已建工程的运行经验进行设计。城镇再生水工程系统模式选择和确定时应考虑不同用途保证率差异的影响。备良好的可持续性。3.6再生水处理系统选址在现有污水处理厂内时,应充分利用现有生产及附属设施。再生水处理系统与污水处理厂合并建设时,附属设施及附属设备应统一规划建设及配备。8独立建设的再生水处理系统应根据再生水的水质目标以及处理工艺,合理设置附属设施及附属设备。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再生水厂处理系统附属设施和附属设备的设置原则。本条强调,设施。3.7城镇再生水工程的构筑物设计合理使用年限应不低于50年,管道及专用设备设计使用年限宜按材质和产品更新周期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3.8城镇再生水工程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固废、土壤等二次污染,对产生的污泥及浓缩液进行妥善处理处置,并应符合相关环保要求。生的污泥和浓缩废液进行妥善处理处置,并确保出路可行、可靠、可控、合法、合规。 证。93.9城镇再生水工程应满足国家和重庆市关于安全、防爆、消防、防噪、抗震、卫生、抗浮、防渗、防腐、防冻、防洪等方面的有关要求。3.10城镇再生水工程可能产生水锤危害的供水泵站及输配水管线,应采取水锤防护措的水锤风险,必要时应进行校核计算,采取水锤防护措施。3.11城镇再生水工程供水配套设施及运营管理措施应根据再生水用途要求确定。3.12城镇再生水工程应妥善配置消毒、取样、水质监测和计量措施。特定位置和终端用户等处配置取样点,并妥善设计安排水质监测和监管措施。量方法和措施,避免资源和能源浪费。3.13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可优先采用重庆市城乡建设领域推荐材料、工艺、技术、设备、管材,植物选择应优先选择本地物种。),植物物种。4水源与原水输配系统4.1城镇再生水工程水源除应满足《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的要求外,还应满足系统空间布局要求。4.3城镇再生水工程以城镇污水为水源时,按照《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确定设计进水水质;以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或各级处理单元出水作为水源时,设计进水水质可按实际运行出水水质及原设计出水水质综合分析确定。查资料时,可按下列规定采用:生活污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可按40g/(人·d)~60g/ 计出水水质,以及水质可能变化情况,综合分析确定。4.3以城镇污水作为城镇再生水工程水源时,前端污水管网设计按照《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执行。 4.4原水系统应与污水处理系统相协调。城镇再生水工程与污水厂分建时,原水输配系统设计应以充分的地勘资料为依据,并与滨江、滨河建设规划和用地设计相协调。滨河用地建设规划和设计相协调。4.5城镇再生水工程的原水自污水厂尾水接出时应设置流量分配及检修设施。控制。4.6与污水厂独立建设的再生水厂(站)原水集水池容积应结合再生水厂(站)的运行《泵站设计标准》GB50265的有关要求。再生水厂(站)前的进水泵应满足《泵站设计标准》GB50265的有关要求。集水池宜按照地下或半地下式设计,并满足相关安全要求。积应与再生水厂(站)的运行策略相适应。4.7城镇再生水工程原水集水池应设置溢流管道,溢流水原则上应接回至原尾水排放管合并排放。集水池溢流水原则上应接回至原污水厂尾水排放管,否则应按规定获得排水许可。4.8与污水厂独立建设的再生水厂(站)原水输配系统的配电及控制系统应结合再生水厂(站)协调设计。制设施。5出水水质与水量5.1城镇再生水工程的设计出水水质应根据再生水用途及系统模式确定。已不局限于现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18919甚至现行《水回用导则再生 定或复核各环节的水质要求。5.2城镇再生水的水质应满足《水回用导则再生水分级》GB/T41018的要求,用于生态补水时还应符合水体用途的要求,用于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水源时,应满足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及设备的设计要求。Cb等用的二级处理工艺主要有活等B等AA3工业利用(锅炉补给级处理工艺可根据需要选择A2地下水回灌(地表回灌)等A1a.当再生水同时用于多种用途时,水质可按最高水质标准要求确定;也可按用水量最大用户的水质标准要求确定;b.农田灌溉的水质指标限值取GB5084和GB20922中规定的较严值。C农田灌溉应满足水污染防治法的要求,保障用水安全。根据该分级标准,结合A、B、C三类处理工艺分级,给出了12种用途,并给出了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T25499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绿地灌溉水质》,GB/T19923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8921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0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576 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针对的景观环境用水为满足景观环境 并考虑目标水体的特征污染物。此外,《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生态基流之类的用水和用于水质修复目的的用水需求,当用于《水回用导则再生水分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是符合重庆市建筑可再生能源政策和特色的优势利用统及设备的水质设计要求,满足现行《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技术标准》DBJ50/T-403再生水设计水质会影响到再生水处理工艺设计、处理成本、经济效益核算及项目决策,宜建议建设单位与主要用户形成一定协议予以明确和约束,作为附件材料。5.3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用水量应包括再生水利用量、输配系统漏损量、未预见量。当涉及到循环和循序利用时,设计用水量应考虑各再生水用途的消耗量。水量。5.4城镇再生水工程的设计规模包括最高日设计用水量和自用水量,确定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规模时还应考虑再生水水源的可供水量。以城镇污水厂出水或各级单元出水为水源时,城镇再生水工程水源可供水量应根据系统模式、利用量及排放量的匹配关系确定,一般不宜超过污水处理厂旱季规模的80%。2012版美国再生水利用指南,再生水厂设计规模的确定还宜考虑用水量的季节变化及相应的调蓄量,详见2012版美国再生水利用指南第2.3节。稳定性等因素,规定再生水水源的设计水量一般不宜超过污水处理厂旱季规模的80%。5.5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用水量预测执行现行《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及各用途的供水设计国家、行业及重庆市标准。集中供冷供热系统再生水用水量执行重庆市《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技术标准》DBJ50/T-403。生态补水执行《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SL/T712。情况的影响。5.6城镇再生水工程设计用水量指标应基于现状用水量调查、用水指标构成和趋势分析,并充分考虑节水措施而确定。当采用用水定额方法进行用水量计算时,应参照同地同类用水数据分析来确定定额,缺少数据时,应采用相应条件下的下限值。合节约用水措施选用相应条件下定额下限值。5.7设计水量使用对象预测应结合用地现状、国土空间规划、用户基础调查和使用意愿调查、有关接入规定等确定。例如根据2012版美国再生水利用指南,在美国加州等地的一些供水区按照地方立法限可能有此类再生水接入政策规定。5.8城镇再生水工程输配系统的漏损水量宜根据输配系统的具体情况分析确定。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确定,一般情况下可取再生水利用水量的10%~12%。5.9城镇再生水工程的日变化系数和时变化系数,应根据用水途径通过调研分析确定。容量规格、使用时间和次数等基本信息。206再生水处理系统6.1城镇再生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应与系统模式相匹配,并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和重庆市现有经验。城镇再生水工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应符合本标准3.5节的要求,与系统模式相匹配。甚至重庆市准IV类标准,宜根据再生水用途和水质,确定水质可达性,应尽可能利用确定的处理工艺方案或单体构筑物相比,设计参数会有所不同。再生水工艺流程选择应参考本地或临近地区污水处理和再生处理工艺流程的实际运行效果。工艺流程选择时应结合用水水质要求合理确定氮磷的去除程度。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6.2城镇再生水处理系统的不同单元宜搭配灵活,可根据进出水水质方便切换。6.3城镇再生水处理系统在现有污水处理系统基础上进行改建时,应设计不停产措施。系统不停产措施,保证污水厂出水连续稳定达标。216.4再生水处理系统自用水应采用再生水。或节约能耗和药耗。6.5再生水处理系统应设置溢流和事故排放设施。排放到水体时,应满足当地住建和生态环境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6.6独立设置的再生水厂(站)可结合道路距离等设计起吊措施。对于地下式的再生水厂(站当结合附近道路采用移动式起吊措施时,应优化设计设备进入口。6.7小型再生水厂(站)的工艺单元可选用成套化设备。级标准,1万m3/d以下规模的再生水厂可选用成熟可靠的成套化设备。227再生水输配系统7.1城镇再生水工程的输配方式应根据城市用地现状和规划、再生水规划、再生水用户等合理确定。 的农业灌溉用水可采用重力流管渠输送。7.2再生水压力输配管道系统水力计算、敷设及附属设施设置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的有关规定,重力输配管渠系统水力计算、敷设及附属设施设置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的要求。涉及到农业等其他行业时,还应满足相关国家、行业和地方的规定。7.3再生水输配管道平面和竖向布置应按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确定,并应符合《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的要求。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线综合设计。改扩建的复和降低对交通的影响。7.4再生水输配系统宜有保障管网水质稳定的措施。7.5采用洒水车进行再生水输配时,应在充分调查用户水量需求、作业方式、道路情况23等条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接水点及补水点。24本标准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25引用标准名录1《城市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3595.7-2025LED用稀土荧光粉试验方法第7部分:热猝灭性能的测定
- 外贸合作合同协议书样本
- 教学计划执行情况
- 餐饮店承包经营合同模板
-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共享合同范文
- 标准离婚合同范本:轻松拟定离婚协议
- 标准版临时工劳动合同模板
- 租赁设备的标准合同范本
- 8《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
- 学校食堂操作流程图
-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供水设施水池基础土石方开挖施工组织方案
- 文物保护概论课件
- 《鱼类的骨骼系统》
- HBZ 131-2020 高温合金母合金选用原材料技术要求
- 生物化学绪论
- 公路工程项目隐隐蔽工程管理办法
- PCCP安装与水压试验
- 中国民间艺术 ppt课件
- 景观生态学教学大纲(共10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