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及其特征以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_第1页
信息社会及其特征以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_第2页
信息社会及其特征以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_第3页
信息社会及其特征以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_第4页
信息社会及其特征以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将字符串"东数西算"赋给变量a;(2)将字符串"数字时代的南水北调"赋给变量b;(3)将表达式a+b的值赋给变量c;(4)将函数len(c)的值赋给变量d;

(5)使用输出语句在屏幕上输出d的值。a=”东数西算”b=”数字时代的南水北调”c=a+bd=len(c)print(d)(1)-(4)

变量=值(5)print()输入两个大于零的整数a、b;

a=int(input("请输入a的值:"))

b=int(input("请输入b的值:"))实现:如果a大于等于b,则输出“需隔离”,否则

输出a+b。if

:print(

)else:

print(

)a>=b“需要隔离”a+b求1~100范围内的自然数中能被5整除的个数,在<1>、<2>、<3>处填入正确代码,不要修改其它代码s=<1>

foriinrange(5,101,<2>):s=s+<3>print("100以内的数中能被5整除的数的个数是",s)051输出以下内容:第1行:9x1=9第2行:8x2=16第3行:7x3=21第4行:6x4=24foriinrange(1,<1>

):

print(“第”,<2>

,”行:”,end=’’)print(10-i,”x”,i,“=”,<3>

)5i(10-i)*i输出以下内容:第1行:2×3=6第2行:3×4=12第3行:4×5=20第4行:5×6=30第5行:6×7=42for

i

in

range

(2,

<1>

)

:

print(“第”,<2>

,”行:”,

end=‘’)

print(

i,“×”,<3>

,“=”,

i*(i+1)

)2024-1会考7

i+1

i+1输出以下内容:第1行:1×2=2第2行:2×4=8第3行:3×6=18第4行:4×8=32a=2for

i

in

range

(1,

<1>

)

:

print(“第”,<2>

,”行:”,

end=’’)

print(

i

,“×”,

a,“=”,

a*i

)a=<3>

2024-1会考5i2*(i+1)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第一章

信息社会第二章

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第三章

信息系统的网络组建第四章

信息系统的软件与应用第五章

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防范1.1信息社会及其特征目录CONTENTS12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特征“在明天,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安迪·沃霍尔这句话提前预言了我们这个时代。一个人人都可以发声又快速消亡的时代——消费时代,媒体时代。众声喧哗,留存短暂。来得快,去得快。既轻易又迅疾。信息社会1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时间:地点:名称:特点:功能:1946年2月15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埃尼阿克(ENIAC)体积庞大,占地180平方米重量达30多吨,使用18000多只电子管,耗电量大,运算速度慢,存储量小。用于数值计算。

2.微电脑大量进入学校和家庭时间:技术:发展:1982年微处理器和网络该产品发布后的6年内,全球基于286处理器的个人计算机大约1,500万台

3.互联网开始商业化合作时间:发展:1993年ebay淘宝京东1995.92003.52004.12015.9拼多多1999.81994.7易趣亚马逊

4.正式确认“信息社会”到来的时间、地点和会议时间:地点:会议:2003年12月瑞士第一次“信息社会世界峰会”,通过《原则宣言》建设信息社会,正式向全球确认了信息社会的来临。5.“世界信息社会日”世界电信日世界信息社会日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19692006.32006.11不同领域的学者们从不同维度研究信息社会的主要观点如下:维度主要研究观点经济信息经济学者提出"知识产业""知识经济"的概念和从经济学的角度测度信息社会的方法,将知识产业分为教育、研究与发展、大众传媒、信息技术制造业、信息服务业五个方面。社会社会学者从社会职业分布来测度信息社会,认为信息社会是大多数就业者皆从事与信息相关工作的社会网络网络专家认为网络社会有两个特征:数字化的网络通信、信息管理和传播技术无所不在,成为沟通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一种基础设施;通过网络组合,社会生产与组织得以重构,人类的活动可以跨越空间重新设计和彼此关联,成为人类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的一个基本形式。技术信息技术专家认为,当代的信息革命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扮演了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并相应地促进生产关系发生转变,从而推动社会前进的角色。文化信息文化学者认为,工业社会改造的是生产方式,而后工业社会则改变了生产的最终结构,即文化。后工业社会被解释为”程序化的社会“,文化再生产中,信息、消费、健康、教育等均被产业化。18信息社会经济社会网络技术文化知识与信息相职业关数字的网信化络通推动社会前进经济程序化的社会由于信息社会的复杂性、多维性等特点,理论界对信息社会的定义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什么是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是指通过创造、分配、使用、整合和处理信息进行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社会形态。

信息社会成员通过创新、高效使用信息系统及其信息技术等手段,获得较高的个人或组织生存与发展优势。信息社会本质是”以信息活动为基础“的社会。20你了解了吗?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又有哪些特征?信息社会的特征222信息社会的特征是什么?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本质上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及政府各部门的广泛应用和渗透,从而呈现出与工业社会不同的新特征。我国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7)》提出了四个基本特征:数字生活、信息经济、网络社会和在线政府信息社会信息经济数字生活网络社会在线政府生活工具数字化生活方式数字化生活内容数字化计算机、智能手机、导航仪、智能手表、智能电视、智能汽车……在线学习、网上办公、网络购物、网上社交……编辑文档、搜索资料、网上学习感兴趣的内容、网上看小说、看漫画、看电影、刷剧、游戏……数字化内容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娱乐休闲的必需品。1.数字生活数字化成为信息社会的显著特征。现实空间虚拟空间生活工具数字化24手机电脑平板智能手环1.数字生活生活方式数字化25网上购物网上学习网上娱乐网上社交1.数字生活信息成为人们主要的消费内容生活内容数字化26资源付费个性学习知识创作...1.数字生活2.信息经济

信息经济以知识和人才为基础,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其特点:1.人力资源知识化2.以创新核心技术应用为主3.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4.经济水平发达高学历、高技能、掌握信息技术开发利用的人才比重不断增加,普通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与信息素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机器人代替工人“互联网+现代农业”“服务化”趋势

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与知识的生产和创造能力,降低了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成本,加快了信息与知识的传播和扩散,提升了人们利用信息与知识的能力。网络化是信息社会最为典型的社会特征。网络化社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信息基础设施完备,数字鸿沟转为数字机遇,更加注重城乡、区域、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协调发展,更加强调信息服务的可获得性和社会发展的全面,从而推动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与发展,催生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的信息社会,并逐步构建出智慧社会。3.网络社会网民规模10.79亿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76.4%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29.5个小时短视频用户规模9.62亿3.网络社会2023年8月28日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络社会3.网络社会4.在线政府

政府是最大的公共信息的采集者、处理者和拥有者。

特征:科学决策、公开透明、高效治理、互动参与

练习33(1)小李通过“西安本地宝”便能查询身份证的办理进度,主要体现了信息社会的哪个特征()。A.数字生活B.信息经济C.网络社会D.在线政府(2).信息社会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数字生活 B.信息经济 C.在线办公 D.在线政府DC练习34(3)在某景区,“刷脸”代替了“人工验票”;免费W-Fi、支付宝收款码、微信收款码成了每个商铺的“标配”;5G网络全覆盖;游览车装上了GPS和北斗双定位;停车场自动识别车牌扫码支付停车费;还有共享单车;互联网医院...,这些主要描述了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中的哪一方面()。A、网络社会B、在线政府C、数字生活D、信息经济(4)音乐平台方便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音乐交流与推广,使文化更加开放多元和大众化。这体现了信息技术()。A.改变人们生产与工作方式B.改变人们生活与交往方式C.促进人们数字化学习与创新D.提升人们信息社会责任感CB练习2.以下不属于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的是()A.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经济是最基本的经济形态,以知识和人才为基础,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B.政府是最大的公共信息的采集者、处理者和拥有者C.文化模式日趋虚拟化、单一化D.工具数字化、方式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