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写作专题_第1页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写作专题_第2页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写作专题_第3页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写作专题_第4页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写作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作专题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是青年毛泽东面对革命困境抒发的豪情壮志;“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这是史铁生面对身体困境与命运抗争的感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菱烟雨任平生。”这是苏轼面对人生困境抒写的自信快语。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会与各种“困境”不期而遇。对于“困境”,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干800字。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学校教学联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参考答案是仅供参考的,我们的人生也是。读完上面的话,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参考答案是仅供参考的,我们的人生也是。读完上面的话,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福建省莆田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进入高中,学科知识量增大,综合性增强,如何达到自己的学业目标呢?有人说,兴趣是通向成功的首要条件,因为兴趣可以助你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挫折与困难:也有人说,坚持才是收获成功的先决条件,因为坚持可以让你保持不息的动力。以上材料对你有何启发?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2.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材料和要求写作。有人说,青春要敢于创新,正所谓“惟创新者进”,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也有人说,年轻人应夯实基础,踏实做好每一件事,久久为功,方能成就美丽青春。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谈谈“创新”与“夯基”的关系,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玩物丧志,人们耳熟能详,用来告诫、提醒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的人,不要因此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作家刘墉说,玩物丧志,这句话不一定正确,因为许多人由玩物的嗜好,进而成为行家。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专题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是青年毛泽东面对革命困境抒发的豪情壮志;“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这是史铁生面对身体困境与命运抗争的感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菱烟雨任平生。”这是苏轼面对人生困境抒写的自信快语。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会与各种“困境”不期而遇。对于“困境”,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干800字。【简析】本题以新材料作文题型考查写作能力。试题结合课本名句与作者经历,引导考生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观照现实,启发学生对成长过程中所遇困境进行思考、表达。材料中,“困境”分为“革命困境”、“身体困境”和“人生困境”三种。困境不尽相同,但三位历困者都选择不屈于困境,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考生可以结合材料,在写作中找到这一命题与现实映衬的具象落点,如学习困境、社交困境、心理困境等,谈自己对“困境”的认识。人生路上难免有“困境”。“困境”可能是“逆境”“绝境”,也可以转为“顺境”。“困境”可能是过去、当下乃至未来持续的境况,当然,“困境”也可能须臾消散。“困境”有的来源于自我,有时源于外在客观因素。正确认识困境,是对自我的正确认知,也是对外在条件的准确把握。考生对于“困境”,可以思考其成因,讨论“困境”的危害与影响,探究面对“困境”应有的态度与行动。困境中的选择与成长困境,这是一个让人既感到沉重又充满挑战的词汇。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境:学业的压力、职场的竞争、人际关系的纠葛……这些困境仿佛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然而,正是这些困境,塑造了我们坚韧不拔的性格,让我们在挑战中不断成长。困境是生活给予我们的一次考验。当我们陷入困境时,往往会感到迷茫和无助。但正是这样的时刻,我们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分析问题的根源,寻找解决的方法。每一次克服困难,都是我们人生的一次重要经历,也是我们成长的一次机会。困境是成长的催化剂。在困境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挫折,激发了我们内在的潜能,让我们在挫折中不断成长。每一次的失败,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促使我们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困境也是人生的一种修行。在困境中,我们需要学会坚持和放弃,学会面对和逃避。这些选择不仅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更考验着我们的品德和修养。只有在困境中坚守自己的信念,不放弃自己的梦想,我们才能真正地体验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困境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面对困境,我们需要有冷静的头脑、敏锐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我们需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种智慧不仅来自于我们的知识和经验,更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和修养。困境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面对困境,我们不应该感到恐惧和逃避,而应该勇敢地面对和迎接。因为只有在困境中,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成长自己。所以,让我们勇敢地面对困境吧!让困境成为我们成长的催化剂,让我们在困境中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困境,是生活给予我们的一次考验,是成长的一次机会,是修行的一种方式,也是智慧的一种体现。让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境,以坚定的信念去迎接挑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在困境中绽放出自己的光芒,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学校教学联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参考答案是仅供参考的,我们的人生也是。读完上面的话,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参考答案是仅供参考的,我们的人生也是。读完上面的话,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既简单有深刻,符合最新材料极简趋势特点。

我们总是会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不要迷信权威”,“学会独立思考”,但是真的碰到问题的时候,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还是说,依然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依然会选择做伸手党?大多数人在模仿和学习的时候,在羡慕和赞叹的时候,在疑难和困惑的时候,会特别希望得到“权威”的解答。

可谁是权威?什么答案才算权威?这是不一定的。

A先生的方案可能很好,但是未必你可以直接拿来用,因为场合不同;B先生的思路或许很棒,但是不见得可操作性强,因为你的实际情况更复杂。

别人的东西,终究是别人的。

看别人写的,听别人讲的,貌似很有道理,看得心潮澎湃,听得慷慨激昂,但是轮到自己实际操作的时候,还是过去的思路,还是以往的方法,这种思维上的懒惰,这种思维定势,才是阻挡自己前进的最大阻碍。

所以别人的分析,要如何思考变成自己的东西,如何落地和执行,如何修正和调整,转变成自己可以应用,需要调整的习惯,这才是大家要去做、要去思考的。

做伸手党容易,独立思考难。这就是二和八的分界,决定了你是往上攀爬的少数人,还是沉浸于茫茫人海的大多数。

所以钻研和思考,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就像我们读大学,最重要的不是学习具体的某项知识,而是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你的每一天,都应该是跟过去告别,都应该是一种新的蜕变,都应该在思考和优化的过程中,让自己越来越好,离梦想越来越近。

有时候,真的无需去过分仰望和迷信“权威”,而是要在学习别人长处的过程中,扎扎实实去努力,去建立属于自己的思维体系和工作方式。

假以时日,你也会在不经意间,变成别人眼中的“权威”。《论语・微子》言:“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希望我们能有所改变。

回到作文材料中。材料是一句富有内涵的话。“参考答案仅供参考”,这句话意味着给出的答案只是一种参考,而不是唯一的正确答案。它表明答案具有相对性和主观性,同一个问题可能有多个正确的答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这也提示我们在接受他人的建议或意见时,要理智并充分地思考,不盲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这句话说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个性和背景,这使得每个人对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这提醒我们应尊重他人的观点态度,尊重事物的多样性,认识到没有一个标准答案适用于所有人。我们可以从他人的观点中学习,但最终需要以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为依据。

整句话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如:价值观的多样性、自由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推崇独立精神、尊重他人的选择,等等。考生可以选择一个有体悟、有感触的角度立意成文。

参考立意:

①独立思考,成就精彩人生。

②推崇独立精神,尊重个性差异。

③拒绝盲从,走独立创新之路。

④吸纳他人智慧,展现独特之美。【解答】答案绝非唯一

生命无远弗届

“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有人说,人生是一道问答题,答案早已设定,无需抗争。其实不然。这世间,所有的条条框框都是人为的,都是人赋予它所谓的意义。你若认,它就意义非凡;你不认,它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人生没有标准答案,答案也绝非唯一。生命“无远弗届,不能限也”。作为时代有志青年,不应满足现状,为边界所困,当如晴空一鹤,排云而上,腾空九霄。

答案绝非定数,携创新走出至暗困境。

陈果说过:“要让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然后照亮整片森林。”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不要为大家公认的参考答案而无动于衷。历经风吹雨打,在困境中勇敢前行,突然设定的答案局限,这才是生活的强者。2019年末,虽然极不情愿,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还是被评为了车圈“最惨的人”。彼时,作为同病相怜的“队友”,正在经历电动汽车至暗时刻的小鹏汽车总裁何小鹏,同样绝无轻松可言。“小鹏,真的没机会了?”面对都是无可奈何“肯定”的回答,何小鹏却表示,在我心中,除了“答案,绝非定数”;而更为有力的回击则为,“谁都击垮不了小鹏。”面对汹涌袭来的远超想象的汽车变革,小鹏汽车抓住了用户对智能的需求这一刚需,投入重金进行科技自研创新,使得小鹏智能的速度与加速度,遥遥领先,没有对手,也让企业在2023年迎来了快速恢复和领先发展。其实当我们被逆境所困时,抱怨现实的答案是没有用的。被困时,有所思才能有悟,有所悟才能有所改变,有所改变才能找到另一条突破逆境的答案出口。

生命无远弗届,用勇毅挥就精彩篇章。

如果人生中遇到艰难时刻该怎么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分享了一爷爷运送草料时遭遇突然而至的大风的经历,朴实地回答说:不被大风吹倒。大道至简,诚如斯言。君不见,田径赛场上,苏炳添无数次于晨光熹微中起跑,跨越自身的年龄与伤病,冲破“亚洲人不可能跑进9秒区”的魔咒;君不见,失聪女孩江梦南不甘命运设定,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学习唇语、看老师板书和疯狂自学,最终高考考入吉林大学药学院,继而通过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研究生面试;君不见,“板凳男孩”方宇翔坚持全程参加军训不要求特殊照顾,车祸带走了他的双腿,却无法带走他坚韧向上的生命力量。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生命“无远弗届”。生命的挫折和困难都不是既定的答案,只要我们保持勇毅向上的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就能克服困难,创造非凡精彩的未来。

人生无数可能,用笃行打破思维藩篱。

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因为思维意识决定一个人的上限,它能让人快速前进,也能让人举步维艰。答案不能只有一个,人生也有无数可能,跳出思维的死胡同,收获新的自我。若不是曹原敢试敢为,勇于探索石墨烯超导领域,哪来的五登《自然》轰动学界的成就?若不是北斗团队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不惧国外技术封锁,哪来的“55颗北斗连成网,天涯海角伴我行”的自信?若不是华为在美国制裁压制、断供芯片后,没有沮丧投降,而是矢志不渝地创新研究,立志自创天地,哪有今日最新华为手机Mate60Pro突破技术封锁,引领高端市场?愿我辈有志青年都能够进取创新,用笃行打破思维藩篱,将个人理想融入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祖国大地上写满青春的诗行。

答案绝非唯一,生命无远弗届。思想家莱斯•布朗说过:“生命没有极限,除非你自己设置。”我们新时代青年生逢其时,重担在肩,当立志有为,敢作敢为,不断突破,甘于奉献,在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航程上,乘风破浪,奔赴无限的星辰大海。【点评】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作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练,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福建省莆田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进入高中,学科知识量增大,综合性增强,如何达到自己的学业目标呢?有人说,兴趣是通向成功的首要条件,因为兴趣可以助你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挫折与困难:也有人说,坚持才是收获成功的先决条件,因为坚持可以让你保持不息的动力。以上材料对你有何启发?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提出问题,进入高中,在知识量增大,综合性增强的现实背景下,如何达成学业目标;第二层展现不同的人对此的不同看法,有人强调兴趣的重要性,有人则认为坚持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材料的关键词即“兴趣”与“坚持”。先来看“兴趣决定成功”论。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中,持“热情决定成功”的观点者历来不乏其人。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伟大的热情能够战胜一切。”美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爱默生也曾说过:“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情而成功的。”古往今来,那些为了工作、事业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者不胜枚举,像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正是对事业的热爱使他们一生都处在一种狂热的工作激情中,从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硕果。再来看“坚持决定成功”论。与“热爱”属于一种情感因素不同,“坚持”属于意志品质,故而在总结成功因素时,它往往更被人看重。成语中的“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古语里的“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都说明了“坚持”的重要。《劝学》中“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譬喻、中国古代“悬梁刺股”的故事、马克思为写《资本论》在大英博物馆苦读40余载的事迹等都是对“坚持”会取得成功的生动的诠释。“兴趣”与“坚持”应当说都是促人成功的重要因素,题目设置的写作背景是,如何在高中阶段达成学业目标,基于此,写作时要考虑到该背景,思考“兴趣”与“坚持”对高中学习而言哪个更能促进学业的成功,或者可以综合二者进行立意,就学业成功而言,既需要以兴趣为前提,又需要坚持来保驾护航。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梅花香自坚持来。接下来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结合高中学习的实际背景,枯燥乏味高中学习过程需要坚持不懈。二、可以用坚持弥补先天不足,即使没有天赋,没有优越的条件,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没有兴趣等等,但就算是一匹驽马,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之后也能成功。三、“热爱”只不过是将我们引上一条通往求知的道路,而攀登知识的高峰是艰辛的,古语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立意提示:

1.唯有坚持,方能成功。

2.兴趣是通往成功的基石。

3.兴趣的成功的前提,坚持是成功的必须。【解答】兴趣铸就成功

蜜蜂以采蜜为乐,终日忙碌,终得勤劳美名;蜡梅以破雪为乐,不畏严寒,终排君子之物如此,人亦然。汉光武帝刘秀以治国为乐,日夜劳累,终创“光武中兴”。由此可见,我们唯有对一件事存在兴趣才能创辉煌画卷。

观悠悠历史古卷,有多少文人墨客凭自己对读书的喜爱终在那文坛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范仲淹少年时嗜书如命,任何外物都阻止不了他对书的喜爱,终使一篇《岳阳楼记》流传世人,万古传芳。王羲之凭那对书法的一腔热血,日夜苦练,终狼毫一挥、墨染兰亭。诗仙李白嗜酒如命,酒后更喜的便是吟诗,那飘然的人一身白衣,手执酒杯,仰天长啸,多少千古佳句从这爱酒的人口中吟出。此三子者无一是因为自己对一件事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份喜爱最终造就了一代英名,千古流芳。

看茫茫今生长路,有多少成功者只在一颗喜爱的心,而在各自领域独占鳌头。钢琴家郎朗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小伙子成长为世界著名钢琴家的漫漫长路,只有他对钢琴的喜爱一直支撑他走下去。从家中的钢琴到维也纳金色大厅,这份喜爱是多少人所没有的。中国花样滑冰的“一姐”李子君从在冰上站不稳的女孩,到16岁时引起全场肃立的少女,再到现在为国争光的运动员,是对滑冰的喜爱一直支撑着她走过那些风风雨雨。

反观有多少人是因为没有兴趣而终无所获。南唐后主李煜只爱吟诗作乐,终日不理朝政,使一个国家走向倾覆。江淹年轻时以读书为乐,有所成就,被君王予以重任,而在年老后却不喜读书,最终落了个江郎才尽的笑话。

有多少时候,我们总是凭着一时的喜爱去做某件事,刚开始小有成效,可渐渐乐趣消失,便不再费心费力,终致无所成。那是因为我们不会在刚开始的乐趣淡了之后再从中去挖掘新的乐趣,这样做事终不会做好。

正所谓“乐此不疲”我们只有将满腔的热血投入到一件事上,我们才会做好这一件事。而喜爱便是这一腔热血所倾投之处。

苍鹰因有对搏击长空的喜爱而翱翔九天,凤凰因有对美丽的向往终涅槃重生。物如此,人亦然。我们的学习也会因兴趣而创造辉煌。【点评】材料作文的审题: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从文体上看,本题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复习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2.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材料和要求写作。有人说,青春要敢于创新,正所谓“惟创新者进”,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也有人说,年轻人应夯实基础,踏实做好每一件事,久久为功,方能成就美丽青春。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谈谈“创新”与“夯基”的关系,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创新是夯基之上的建筑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就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说:“美是生活,美是创新。”这一至理名言告诉我们,应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去装饰我们的生活。创新是生活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创新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动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争相创新,不创新就会落伍,不创新就会滞后。创新是一个民族所必需的精神,创新是当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其实,创新也是一种夯基。创新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夯基,哪有创新?创新并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而是要将夯实的基础与独到的见解结合起来。苹果落地,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牛顿却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之所以有如此的创新,是因为他在苹果落地这一平常事中,经过了反复的思考和研究,再加上自己的知识积累,最终才有了这一创新。试想,如果牛顿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他怎么可能有如此的伟大创新呢?创新并不是所谓的闭门造车,不是靠自己的主观臆造去随意地瞎编乱造,而是要注意继承前人优秀的成果,在别人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创新才会显得更有意义。英国17世纪的科学巨匠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的三大定律,创新不可谓不丰富,可当别人问及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的成绩时,他说:“如果说我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虽然这只是一时谦虚之词,但细细想来,如果没有伽利略夜观星空、如果没有第谷数十年如一日地研究天体的运行规律,那么牛顿想要总结出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似乎要大费周折了。可见,继承和创新是不可分的,只有在取得其精髓去其糟粕的继承中创新才是可取的。马克思作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用毕生的心血写成了光辉巨著《资本论》,他的创新精神鼓舞和造就了一大批的仁人志士为社会的进步而奋斗。诚然,大英博物馆的一桌一椅见证了他的冥思苦想之后的豁然开朗,之后的奋笔疾书,见证了他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理论。但是如果没有他翻前人之作时的专注、摘抄资料时的认真、圣西门、傅立叶他们的空想理论,他也不会成功的。甚至可以断言,如果没有他们,《资本论》也许不会这么快地完成,我们也许还要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可见,在继承中创新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其实不用更多的证明,那指导我们走上富裕之路的邓小平理论,那真知灼见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便雄辩地说明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了继承便是无源之水,而没有了创新便是一潭死水,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才会真的“清如许”了。事物的发展离不开继承与创新。创新意味着改变,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创新,而脱离现实,空谈创新。我们应该在继承与创新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让美丽的人生之花开满路途。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玩物丧志,人们耳熟能详,用来告诫、提醒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的人,不要因此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作家刘墉说,玩物丧志,这句话不一定正确,因为许多人由玩物的嗜好,进而成为行家。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4.作文【切题立意】(1)玩物未必丧志,兴趣导向成功。(2)“玩物”要有度,也要有方。(3)“玩物”是一把双刃剑。(4)“玩物丧志”不如“玩物立志”。(5)“玩物”亦可有益。(6)嗜好“玩物”成行家。(7)“玩物”要有高境界、有正确态度、不迷失。【偏题立意】(1)游戏人生,活在当下。(2)珍爱生命,拒绝“玩物”。(3)在“玩物”的路上越走越远。(4)我“玩”什么我做主。【考场例文】玩物丧志与玩物长志①在科技发展,传统与现代大碰撞的年代,新思想新潮流不断涌现。有人因玩物而丧志,有人因玩物而成为行家。因此,我认为玩物丧志还是玩物有长志,关键看你玩的是什么物。②玩物丧志者,仍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