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_第1页
四川省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_第2页
四川省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_第3页
四川省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_第4页
四川省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西南地区进出口贸易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收集整理2000年-20018年四川省1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四川省FDI对国际贸易额的影响,结果显示FDI促进四川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四川省外商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是互补效应,四川省可以利用省内人口红利吸收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随后,根据实证结果,结合四川省现状分析,本文对四川省进出口贸易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拉动四川省经济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产业转移

AbstractAsthebackgroundof"BeltandRoad"developconstantly,SouthwestChinahasacquirednewopportunitiesinexportandimport.Inthisessay,thepaneldataof18prefecture-levelcitiesinSichuanProvincefrom2000to20018werecollected,andaimstoanalyzetheinfluence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ontheimportandexporttradevolumeofSichuanProvincebyusingthemulti-regressionmodel.ForeigndirectinvestmentinSichuanProvincehasacomplementaryeffecttointernationaltrade,andSichuanProvincecanusetheprovincialdemographicdividendtoabsorbthetransferofindustrialtransferfromthesoutheastcoastalareas.Moreover,basedontheempiricalresultsandcombinedwiththeparticularsituationofSichuanProvince,thispaperputforwardrelevantpolicysuggestionsforthedevelopmentofimportandexporttradeinSichuanProvince,inordertopromotetheeconomydevelopmentofSichuanProvinceandbuildindustrieswithcorecompetitiveness.Keywords:FDI;ImportandExportTrade;IndustrialTransfer

1.引言1.1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长期以来,我国跨境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西南地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上有天然的地理劣势,同时,进出口总量落后东部沿海地区。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为西南内陆地区跨境贸易发展提供新的机遇。西南地区可以依托广西、云南与东盟国家接壤相邻的地理优势,加强面向东盟地区的经济合作。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四川省充分发挥同时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结合的地区的独特优势,不断深化对外交流,四川省内设有17个国家领事馆,接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一万余名;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四川省建成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高铁线路,加快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双流国际机场开通国际航线121条;建立支撑保障体系,政策上出台建设“一带一路”实施方案,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加快推动一系列重点项目建设,创造对外商直接投资更有吸引力的环境。探讨FDI对四川省的国际贸易的影响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2020年,中国已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然而我国内部仍然存在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四川省作为西部地区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积极投身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随着四川吸收的外资越来越多,这对我们进出口贸易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本文通过对四川省18个地级市2000年-2018年的数据,建立回归模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量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内陆地区在“一带一路”背景是否应该突破先天不利条件,布局跨境贸易产业。1.2研究框架本文整体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文章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研究存在的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国内、国外学者的研究进行梳理,第一个角度是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第二个是学者基于中国视角,通过经济学模型研究FDI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最后对文献进行总结评述,阐明了国内外学者在基于中国西部地区相关领域研究的空白。第三部分为现状分析。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四川省现状,首先对四川省目前的产业结构布局进行分析,找出四川省的支柱型产业,随后对四川省近五年来各地级市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和进出口贸易额进行分析,为之后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四川省的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奠定基础。第四个部分为影响机制将FDI对于进出口的影响分为两部分:替代作用和互补作用,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选取经济学变量,为之后的模型的建立提供基础。第五部分,实证检验和结果说明:对整理好的四川省各地级市进出口贸易与FDI相关数据等进行面版数据模型回归,得到线性回归函数,重点观察核心变量的系数,再观察其他控制变量系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第六部分,由实证结果得出结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本文主题为四川省外商直接投资对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针对四川省的现状如何更好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以及如何进一步促进四川省对外贸易的发展。具体研究框架如下图所示:图1-1:研究思路框架图1.3研究方法本着研究的逻辑性、严密性,本文研究过程中采用了以下三种研究方法:1.3.1文献查阅法本文围绕“外商直接投资“、”国际产业转移“等关键词,对文献进行检索,同时学习经济学论文中常用的引力模型,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首先,学习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吸取前人研究经验。随后,发现国内学者研究的空白,将目光投到西部地区,探究前人基于其他地区的结论是否对西部地区有同样结果。此外,查阅这一领域的论文,将前人已经证明的结论引入本文,作为本文研究的一些已有前提,同时提高本文的可信度,严谨性。1.3.2现状分析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对象变为四川省,拟得出对于内陆地区更有普适性的结论。因此,本文将对四川省产业结构,各产业FDI,进出口贸易量三方面进行现状分析。同时,考察“一带一路“政策、区位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联系实际分析四川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布局外贸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否显著。1.3.3实证研究法提高学习前人研究方法,本文拟收集四川省2000年—2018年的外商直接投资额,进出口贸易量,人均工资水平等数据,通过计量分析,运用一系列模型分析四川省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出口量的影响,在实证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用数学模型解释经济现象,使文章结论有数据支撑。1.4可能的创新与不足可能的创新在于基于四川省18个地级市2000-2018年的数据,建立模型,讨论FDI对四川省进出口贸易量的影响,有针对性的提出政策性建议。研究的不足包括,不同产业FDI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可能不同,本文未对产业类型进行划分。此外,对于进出口贸易量的影响因素众多,本文选取了对其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可能会忽略潜在的影响因素,对实证结果造成干扰。2.文献综述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对外直接投资成为新型的国际资本流动方式,经济学家开始研究国际直接投资发生的原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分工细化推动国际产业转移,国内外经济学家开始讨论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国际产业转移,尤其是是外商直接投资将如何影响一国的经济水平和进出口贸易,国内外学者在该问题上不断深入研究。2.1FDI与国际贸易的关系FDI对国际贸易的替代效应是Mundell,R.A.,基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假设提出的。Mundell提出的FDI对国际贸易的替代效应,为之后分析FDI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该观点是在FDI是水平型时,FDI与进出口贸易是相互替代的关系。之后,HorstmannandMarkusen(1992),Brainard(1993)假设水平型投资、国家间规模、要素禀赋和技术水平相似,对FDI国际贸易的替代效应进一步研究。在研究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直接投资时,FDI对于国家间进出口贸易的替代作用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Helpman(1984)从跨国公司的角度,研究国家之间的要素差异,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因此在这一基础上,将创造进出口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具有水平型和垂直型两种性质不同的投资,因此国际直接投资对于国际贸易的效应存在着替代和互补两种效应关系,在研究具体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对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时,应该考虑FDI的具体性质上分析FDI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2.2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很多学者在FDI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这一领域,通过不同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杨迤(1999)分析了1980至1997年的年外商直接投资(FDI)、外商累积直接投资额、出口额等数据,实证结果表明FDI促进工业制成品出口。陈继勇(2006)基于1992至200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与杨迤的观点相同。史小龙(2004)选取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分短期长期具体考察了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作用。史小龙的研究同样证实了FDI对进出口贸易有明显的创造效应。短期上,进口的变化受FDI短期波动的影响显著,而出口量的变化受外资变动的影响小。朱华斌(2007)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发现FDI对我国经济与我国贸易发展有显著贡献。黄凌云(2007)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也与史小龙结论吻合。张鹏(2010),刘晓玲(2016)在研究中发现,FDI、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三者联系密切,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万丽娟(2011)将各省归入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检验FDI对贸易的创造效应,研究发现FDI在不同地区对出口有促进作用,但在不同地区间有投资效率差异。王华(2013)在对江苏省出口贸易影响的分析中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对提高江苏省贸易依存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加入国际世贸组织后作用大于加入之前。另外,黄玖立(2010)早已指出了,FDI流入在客观上补充了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缺陷,为产业融资提供了新途径,从而有利中国产业出口。黄远浙(2017)指出,FDI提升了中国出口的市场结构,扩大了出口产品量与市场范围。蔡伟毅(2018)指出,金融危机过后,FDI对出口贸易由替代作用转换为推动效应。2.3外商直接投资对的贸易结构优化作用有的学者在分析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量的作用上,进一步深入分析了FDI对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张小蒂(2001)研究发现,FDI对我国贸易结构升级有优化作用。黄志勇(2004)、张宗益(2005)使用不同研究方法,选用我国不同时期的数据证实,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出口产业结构升级为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从而提升了我国的贸易结构。文东伟(2009)发现中国的生产、出口行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与我国出口行业竞争力的变化趋势相似,即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转型。FDI推动了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更有利于我国出口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的提高。李杨(2018)指出,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其中高附加值产业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不断扩大,该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增加。李瑞琴(2018)基于产业上下游关联的角度,指出FDI对上游企业引入FDI对下游企业出口质量升级有促进作用,有助于改善中国企业出口质量。罗伟(2019)基于全球产业链角度指出外商直接投资有益于出口产业在全球产业链环境的优化,即改善企业出口质量。Amighini(2014)研究发现南南直接投资促进非洲地区出口优化,是基于FDI对出口结构升级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技术外溢和一体化促进非洲国际不同部门在不同阶段的出口升级。Ciani(2017)基于保加利亚的研究表明FDI带来的技术外溢出口产品附加值提高和出口产品质量改善有促进作用,并为东道国带来经济增长。Alemu(2014)选取40个非洲发展中国际1995年-2010年的数据研究发现,FDI对东道国出口产品附加值提高的程度受东道国的政策影响包括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更高程度的开放。2.4文献综述评述文引用的部分主要包括三部分,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影响机制的早期理论,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创造效应,FDI推动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尽管学者选用的数据和研究方法有所不同,但总体上看,学者普遍认可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直接投资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和产业、出口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目前看来,国内学者多选用全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数据为研究对象,从全国视角上研究这一问题。部分学者在研究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经济效应时,多选用江浙沪等东部沿海省份为研究主体,因此对于西部内陆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少。尽管目前而言,西部地区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进出口贸易水平不如东部地区,但是西部地区具有人口、政策等优势因素,使之具有成为新一轮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的潜力。因此基于西部地区的现状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其进出口贸易量和结构的影响的研究仍然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将选用四川省2000年-2018年的数据,建立实证模型,分析FDI对四川进出口贸易的影响。3.现状分析3.1四川省FDI的现状分析为分析四川省吸收的FDI,选取了四川省内18个地级市2000年-2018年五年来外商直接投资额。数据显示,四川省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成都,其他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少,这与四川省各地级市当地发展程度有关,说明成都市对资金更有吸引力。同时,地级市外商直接投资减少、成都市外商直接投资先增多表明,四川省外商直接投资额向成都市集中的趋势。同2000年相比,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增多10408.64百万美元,增高至2000年的21倍。2000年-2017年间,四川省外商直接投资总额有小幅下降,但是总体呈增长趋势。此外,成都市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变化趋势与四川省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相似,说明成都市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在四川省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中占比大。*数据来源:CEIC数据库图3-2:四川省2000-2018年各地级市外商直接投资额(百万美元)3.2四川省进出口贸易量现状分析为分析四川进出口贸易现状,本文选取了2000-2018年近五年来四川省进口量、出口量、进出口差额数据进行分析。2000-2018年,四川省始终处于进出口贸易顺差地位,进出口差额变动趋势与进口额、出口额变动趋势相似。2018年进出口差额与2000年相比进口额、出口额增多,进出口差额扩大。近五年内,四川省进口额、出口额均呈先减少后增长的发展态势。与2014年相比,2019年四川省进口额绝对值增加16432.88亿美元,增长64.59%,出口额绝对值增加11199.11亿美元,增长26.47%。数据表明,四川省对外贸易发展态势良好,进出口额均保持较高增速。*数据来源:CEIC数据库图3-3:2000-2019年四川省进出口贸易额(百万美元)4.FDI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分析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FDI和进出口贸易量的联系日益紧密。为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四川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模式,本文根据前人的理论将FDI对四川省进出口贸易机制的影响分为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4.1FDI对进出口贸易的替代效应图4-1:FDI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路径国际上,FDI对于进出口贸易的替代效应最早由蒙代尔(Mudell,1957)提出。随后,从要素禀赋、技术水平、规模经济相似的角度,HorstmannandMarkusen(1992),对FDI对国际贸易的替代效应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Brainard(1993)也指出FDI对国际进出口贸易由替代作用。根据前人的研究,进出口贸易或投资是商品进入他国市场的途径。随着FDI的增多,替代了一部分该商品的进出口量,资本流入一国市场,在当地市场直接进行生产销售服务。在存在贸易壁垒的情况下,资本密集型商品在资本稀缺的国家价格相对较高,资本有动力进入当地市场,因此此类商品的替代效应更加明显。同时,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业会不断转移,目的之一是寻找市场,因此当一国接受产业转移后,原有的该产业进出口贸易量会减少,当地市场的需求将直接被这一部分产业转移带来的生产力替代。另外,一国的管理成本、交流成本、进入壁垒、区位优势,技术外溢等因素会影响投资国在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之间的权衡,Oberhofer(2011)研究发现在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两种策略的选择中,水平型FDI类公司的替代效应比较明显,这是由于水平型的跨国公司面临较高的进出口贸易成本。简单来说,资本密集型商品、水平型类FDI和产业转移中,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出口的替代效应明显。四川省目前的五大支柱产业为,电子信息业、先进材料业、能源化工业、食品饮料、装备制造,其中资本密集型行业可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资金、技术进一步深入发展,因此这些行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会对四川省原有的进出口贸易有一定替代作用。对于这部分产业,四川省优化外商投资条件、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打造自身的产业优势,优化产业布局。4.2FDI对进出口贸易的互补效应Helpman(1984)以要素禀赋论为基础,指出要素禀赋有差异的国家间存在贸易的可能,FDI对进出口贸易由促进作用。日本经济家小岛清(K.Kojima)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认为FDI对进出口贸易具有互补效应。跨国公司利用国家间的要素差异,在东道国投资有先天优势的产业,将推动国际生产分工专业化。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国际分工合作,投资国减少对不具有要素禀赋的产品的生产,选择对具有要素禀赋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因此国内对该商品的产出减少,依赖于向具有该商品生产率高的国家即东道国进口,增加了两国之间进出口贸易量。马凌远(2008)研究发现我国FDI对进出口都具有互补作用,即创造进口与出口。鲍洋(2014)研究发现金砖国家FDI对出口均有正向效应,其中中国正向效应最为显著。郑梦露(2017)基于中国和印度的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FDI与国际贸易之间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国际上,我国承接主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工资上涨,我国东南沿海的劳动力优势逐渐减弱。根据要素禀赋理论,资本会继续寻找具有先天优势的国家,出现新一轮产业转移。目前来说,四川省属于劳动力输出大省,当地工资水平较低,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四川省可以抓住机会承接东南沿海地区转移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避免劳动力出现向国外如东南亚国家转移。承接这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以为四川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利用好劳动力这一要素优势。由于要素禀赋不同带来的国际分工,四川省承接劳动力密集型外商直接投资,会增大四川省对发达国家劳动型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属于外商直接投资对四川省进出口贸易量带来的互补效应,两者正相关。4.3FDI对四川省进出口贸易影响的模型设定Slobodan(2018)基于波黑地区,使用SPSS统计分析模型研究FDI流入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选用的宏观变量包括GDP、进口量、出口量和就业率。因此,本文在参考Slobodan基础上选取变量。根据前文提到的FDI对进出口贸易的替代效应,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多,商品通过进出口贸易进入他国市场的作用被削弱,即外商直接投资替代了一部分该商品的进出口量;互补效应,投资国减少对不具有要素禀赋的产品的生产,选择对具有要素禀赋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因此国内对该商品的产出减少,依赖于向具有该商品生产率高的国家即东道国进口,增加了两国之间进出口贸易量。因此假设1:四川省进出口总额与FDI呈正相关;假设2:四川省进出口总额与FDI呈负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是否良好对该地区的对外贸易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引入GDP变量能够较为准确地衡量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规模,因此,假设四川省进出口总额与GDP呈正相关关系。四川省境内的劳动力成本也会影响四川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对外资具有吸引力,是促进进出口的重要因素,因此假设四川省进出口总额与劳动力成本呈负相关。考虑到汇率对FDI实际价值的影响,引入人民币/美元的基准汇率,人民币的贬值也会加强对外汇的吸引力,因此假设四川省进出口总额与人民币/美元的基准汇率呈正相关关系。人口作为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各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也可能是四川省进出口总额的影响因素,人口数量越多,劳动供给更充足,过剩的产能便能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因此假设四川省进出口总额与人口数量呈正相关关系。综上假设,设定回归模型:TIE=β0+β1FDI+β2AW+β3GDP+β4ER+β5PP。5.FDI对四川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分析5.1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5.1.1变量选择本文选用18个四川省地级城市2000-2018年的相关面板数据,运用STATA对模型进行回归估计,以此探究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于四川省进出口总量的影响,模型为:TIE=β0+β1FDI+β2AW+β3GDP+β4ER+β5PP。其中因变量TIE为2000-2018年每年四川省各地级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解释变量FDI,杨迤(1999)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外商累积直接投资额、出口额等数据,结果证明FDI对于促进对外贸易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拟采用FDI作为解释变量,表示各地级市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额;控制变量GDP,张鹏(2010),刘晓玲(2016)发现,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本文推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进出口贸易存在关系,本文拟采用GDP来表示四川省各地级市每年国民生产总值;控制变量ER,张宗益(2005)认为人民币/美元的有效汇率对进出口贸易有正向影响用LFXR表示这一变量,因此本文拟采用ER表示每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基准汇率;劳动力与劳动力成本对于进出口贸易有间接影响的关系,因此本文拟引入劳动力与劳动力成本作为控制变量进入模型,采用PP表示四川省各地级市每年常住人口数量,采用AW表示四川省各地级市每年人均平均工资。5.1.2数据来源表5-1:变量含义及来源变量变量含义来源变量类型TIE各地级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国家统计局被解释变量FDI各地级市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额国家统计局核心变量AW四川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国家统计局控制变量GDP四川省各地级市每年国民生产总值国家统计局控制变量ER人民币兑美元的基准汇率国家外汇管理局控制变量PP四川省各地级市每年常住人口国家统计局控制变量5.2实证结果分析首先,对面板数据进行FixedEffect和RandomEffect模型回归,采用Hausman检验,得出Prob>chi2=0.0102,由此可见在95%的置信度下,固定效应更为显著,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面板数据模型回归,回归模型结果如下:表5-2:回归模型结果变量系数P值FDI4.422219<0.001AW-0.03112290.003GDP13.64351<0.001ER-210.29830.483PP0.64021740.210常数项4243.0360.081个体效应905.81517随机干扰项方差估计268.73329回归结果整体、组间、组内R-square均大于0.95,表示其回归结果的拟合优度较高,参数联合检验F=745.03,P值<0.0001,说明参数整体上显著。系数都与预期一致,FDI、GDP和人口数量对于进出口总额呈正相关,劳动力成本和汇率对于进出口总额呈负相关。外商直接投资额(FDI)十分显著,其系数的实际意义是每增加1单位(百万美元)的直接投资,进出口总额将增加4.42单位(百万美元)。FDI对于进出口的影响受动机和时间影响,这说明即使由于OFDI动机不同,进出口总额的互补效应仍然显著高于替代效应。整体看来FDI对于四川省进出口贸易还是正向的促进作用。劳动力成本(AW)显著与进出口贸易呈负相关,人均工资每增加1单位(人民币),进出口总额将减少0.03单位(百万美元),这说明了在中国劳动力成本逐渐升高的过程中,四川省的进出口贸易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在中国人口红利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的升高是不能阻挡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GDP)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经济繁荣程度,GDP越高意味着四川省各个地区对于其他国家的投资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更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到四川省,相同条件下,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市场潜力大,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区作为投资目的地,例如四川的中心城市成都,其进出口贸易额明显高于其他地级市,由此可见一个地区的GDP对于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是非常大的。理论上说进出口贸易与人民币汇率是息息相关的,而模型中汇率对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不显著,我认为其原因为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不是十分明显,从而对于大量的进出口额的影响十分小,所以在模型中汇率对于进出口总额的影响不能做出明确的判断,因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假设没能被证明。人口数量,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多少也间接反映出了该地区经济是否繁荣,政治是否稳定,在模型中,人口数量对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显著性并不明显,但是通过模型也能说明人口数量对于进出口贸易总额的积极影响,因此外商在选择投资时也会考虑到人口是否集中得问题。综上所述,回归模型证明了假设1:四川省进出口总额与FDI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反映了GDP对于四川省进出口贸易的正面影响,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也逐渐会成为影响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出于经济发展的考虑,四川省更应该鼓励外资的投入,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四川省各个城市建设,着手解决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全面发展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推动四川省的进出口贸易的发展。6.结论及建议6.1结论本文选取2000-2018年四川省18个地级市的相关面板数据,基于TIE=β0+β1FDI+β2AW+β3GDP+β4ER+β5PP模型,对四川省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额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第一,样本回归结果表明,在2000-2018年内,控制变量为AW、ER、GDP、PP的情况,四川省外商直接投资对于进出口贸易额总体来看正向相关,这说明四川省内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额主要表现为互补型,积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推动四川省进出口贸易增长。第二,劳动成本与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负相关,随着劳动力工资水平提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但四川省属于劳动力输出大省,廉价劳动力资源充足,省内工资水平相对东南沿海地区较低,目前仍具有劳动力红利,因此劳动成本对四川省外商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总体较小。第三,由于GDP与进出口贸易额正向相关,且经济繁荣的地区对外商直接投资具有吸引力,解释了四川省外商直接投资向成都集中的现象。此外,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拉动作用,在两者相互作用的影响下,四川省省内外商直接投资向成都集中的趋势将继续强化。6.2建议基于本文实践结果,针对四川省现状提出以下政策性建议:第一,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通过产业扶持、优惠政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积极与国际接轨,打造法律体系、规章制度完善的市场环境,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资向四川省转移,进一步促进四川省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第二,充分利用省内劳动力资源。一方面,利用省内劳动力平均工资水平低的优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促进省内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利用外商投资、进出口贸易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减少劳动力资源流出。另一方面,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推动廉价劳动力优势向高素质劳动力优势转换,通过提高劳动者质量弥补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外商直接投资吸引力的削弱。第三,优化省内资源配置,促进地级市经济发展,提高四川省平均GDP水平。合理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流向,通过利用技术外溢,提高当地企业的生产水平、推动技术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拉动出口贸易额。参考文献[1]鲍洋.金砖国家引进FDI的对外贸易效应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4(10):106-114.[2]蔡伟毅.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性变动[J].中国经济问题,2018(04):26-37.[3]陈继勇,秦臻.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商品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第5期).[4]黄玖立,冼国明.金融发展、FDI与中国地区的制造业出口[J].管理世界,2010,(第7期).[5]黄凌云,陈明强,陈刚.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单位根、协整与Granger因果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07,(第8期).[6]黄远浙,李鑫洋,王成岐.外资对中国企业出口影响的二元边际经验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7(05):114-125.[7]黄志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第7期).[8]李瑞琴,王汀汀,胡翠.FDI与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基于上下游产业关联的微观检验[J].金融研究,2018(06):91-108.[9]李杨,冯伟杰,贾瑞哲.对我国进一步扩大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思考[J].国际贸易,2018,(第6期).[10]刘晓玲,熊曦.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以湖南省为例[J].管理世界,2016,(第2期).[11]罗伟,吕越.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J].世界经济,2019,42(05):49-73.[12]马凌远.FDI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来自中国的证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5):37-47.[13]史小龙,张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J].亚太经济,2004,(第3期).[14]万丽娟,陈爽,石蕊.西部地区FDI贸易效应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5):15-18.[15]王华,梁峰.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省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第2期).[16]文东伟,冼国明,马静.FDI、产业结构变迁与中国的出口竞争力[J].管理世界,2009,(第4期).[17]杨迤.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相关分析[J].世界经济,2000,(第2期).[18]张鹏.FDI流入、出口贸易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的实证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