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课时练《第17课 明朝的灭亡》_第1页
2023-2024学年初中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课时练《第17课 明朝的灭亡》_第2页
2023-2024学年初中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课时练《第17课 明朝的灭亡》_第3页
2023-2024学年初中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课时练《第17课 明朝的灭亡》_第4页
2023-2024学年初中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课时练《第17课 明朝的灭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

《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堂作业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大明王朝统治中国长达270多年,创造了诸如明长城和北京城等辉煌的成就。那么,导

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李自成大军攻占北京B.崇祯皇帝自缢万岁山

C.明朝中后期宦官乱政D.明朝政治的日益腐败

2.明代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在位48年却20年不上朝,不批奏疏,致使不少机构瘫痪,

政事乏力的皇帝是()

A.明太祖B.明神宗C.明武宗D.明熹宗

3.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对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状况有这样的记载:“民田一亩值银

七八两者,纳饷至十两。”这说明当时()

A.农民较为富裕B.土地价格偏高

C.赋税完全货币化D.官吏对民众百般盘剥

4.顾炎武(明末清初)在《日知录》中写道:“吴中(苏州一带)之民,

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什九”,这主要反映了()

A.官吏贪赃枉法B.土地兼并严重

C.民众不堪重负D.农民流离失所

5.下列局面和大明王朝中后期的政治情况相符的是()

①政治腐败,皇帝疏于朝政②朝政混乱,官吏贪赃枉法③皇室贵族等疯狂兼并土地,致

使农民流离失所④国家财政危机深重,阶级矛盾尖锐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明朝中后期,皇帝疏于朝政,大臣结党营私,官吏贪赃枉法,皇室贵族、宦官、官僚、

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致使()

A.社会经济明显发展B.政治清明

C.百姓富裕D.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7.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日益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

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

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以上描述反映了明末农民起义发生的()

A.原因B.经过C.结果D.影响

8.李自成起义军进入中原,力量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提出了哪一口号()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C.均田免赋

D.李氏复起,李氏复辅

9.观察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建立政权的地点在()

A.成都B.西安C.北京D.山海关

10.《天下狼烟》一书全面叙述了李自成起义的历史进程,塑造了一位鲜活的农民起义领袖。

它被称为毛泽东的枕边书。毛泽东欣赏此书的原因是()

A.毛泽东喜欢读中国历史小说

B.此书市场不易买到

C.此书揭秘起义成败之谜

D.读此书有助提升写作水平

11.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大震荡的年份。下列事件,哪几项发生在1644年()

①李自成起义军攻陷北京②明朝灭亡③皇太极改国号为清④李自成建立政权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2.明朝是继汉唐之后又一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A.明末农民起义爆发B.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D.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

13.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英雄: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也曾身

陷囹圄;他多次遇刺却能逢凶化吉;他懂天文熟地理,谙韬略善用人;他戎马住健数十载,

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击溃大明王朝,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他是()

A.阿骨打B.忽必烈C.努尔哈赤D.皇太极

14.如图是沈阳故宫的十王殿,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就曾居住在这里。那么清朝建立的时间和

第一位皇帝分别是()

A.1635年皇太极B.1636年努尔哈赤

C.1636年皇太极D.1616年努尔哈赤

15.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时期。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

是()

①明成祖迁都北京②设立锦衣卫③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④清军入关⑤努尔哈赤统

一女真各部

A.③④⑤②①B.②①⑤③④

C.④③②①⑤D.③④②①⑤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明熹宗)性机巧,好亲斧锯糅(xiu把漆涂在器物上)漆之事,积岁不倦。每引

绳削墨时,忠贤辈辄奏事。帝厌之,谬曰:“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

——《明史・魏忠贤传》

材料二官豪势要之家……其田连阡陌,地尽膏腴,多夺民之田以为田也。至于子弟恃气凌

人,受奸人之投献,山林湖泊,夺民利而不敢言。当此之时,天下财货,皆聚于势豪之家。

——《明经世文编》

材料三……自去岁[崇祯元年(1628年)]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

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其山中石

块而食……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

——马懋才《备陈大饥疏》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材料四......是故明之亡,亡于流贼,而其致亡之本,不在于流贼也。

——《明史・流贼》

(2)材料四中的“流贼”指什么?“流贼”最重要的首领是谁?

(3)材料四的认识正确吗?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的看法。

1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仅一次赏赐给瑞王、惠王、

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

耕地的三分之一。

材料二明末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7山海关

・同未农民段义,发地区I

K!M«*农民军莫之秋蚁地点

-A多自成农民军进翠珞故|

——生或忠象民军进*路

农民*•维到达的地区

一古长载

(1)材料一反映了明朝什么社会问题?据教材和材料分析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李自成起义军得到人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指出李自成在哪建立了大顺政权?明王朝灭亡的标志是什么?

(4)大顺政权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却在力图统一全国的时刻走向了失败,主要原因是什

么?

1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二、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部农民军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游击流动

作战到运动流动作战,最终推翻明朝……明末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封建腐朽势力和清军的嚣

张气焰。200万农民革命大军在黄河南北、长江上下十几个省的辽阔地区……

材料二如图。

图二皇太极

材料三吴三桂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历史学家对他大都是贬,也就是“反面

形象”。

(1)材料一中这次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背景是什么?李自成提出的什么口号得到了广大

农民的热烈拥护?

(2)材料一中,李自成在何时何地建立了什么政权?他领导的农民起义取得了什么成果?

(3)材料二中,图一人物的主要功绩是什么?图二人物在继位后对族名和国号作了什么调

整?

(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历史学家对吴三桂的评价大都是贬义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BDBD6-10DACBC11-15CBCCB

二、非选择题

16.(1)皇帝疏于朝政;土地兼并严重;天灾严重。

(2)农民起义军。李自成。

(3)材料四的认识基本正确。明朝虽然是被农民起义军推翻的,但其灭亡的根源在于政

治的腐败。而政治腐败又是封建王朝不可避免的。今天我们在建设国家的同时,既要加强党

风廉政建设,加大惩治贪污腐败力度,同时也要关注民生。(意思相近即可)

17.(1)问题:明朝末年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原因:①根本原因: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

赋税苛重。②直接原因:陕北连年灾荒,政府催征如故。

(2)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

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3)西安。1644年,大顺军进攻北京,明朝末帝崇祯自缢,明朝被农民起义推翻。

(4)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