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备考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38文言文阅读题材:治国谋略类试卷(原卷+解析)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38文言文阅读题材:治国谋略类
一、课内阅读
(2022·山东泰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动心忍性
B.躬耕于南阳万钟于我何加焉
C.可计日而待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D.以伤先帝之明以塞忠谏之路也
2.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文:这确实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秋季啊。
B.“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译文: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有所相同和不同。
C.“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译文: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无论大小,连熟悉的也要仔细征询他们的意见。
D.“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译文: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考,来询问治国的好方法,明察并接纳正确合理的言论,深深追思先帝的遗诏。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回顾了对自己人生有重要影响的三件往事,分别是三顾茅庐、临危受命、白帝城托孤。
B.全文中“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说明这次出师的物资准备;“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指出这次出师的思想基础。
C.“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句中的“此”指“五月渡泸,平定南方”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等内容。
D.最后一段指明君臣各自的责任,主要用意还是劝勉刘禅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每句话不失臣子的身份,也切合长辈的口吻。
B.课文中有些短语后来凝固为成语,沿用至今,如:三顾茅庐、妄自菲薄、亲之信之、引喻失义、性行淑均、作奸犯科、后值倾覆、苟全性命、不毛之地。
C.此文的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率直质朴,表现恳切忠贞的感情。“报先帝”“忠陛下”思想贯穿全文。
D.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以议论为主,融以叙事和抒情。具体地说,前部分重在晓之以理,后部分重在动之以情。
5.(2022·山东济南·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言行恶劣
B.庶竭驽钝庶:期望
C.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力效
D.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慢:怠慢、疏忽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苟全性命于乱世/至于负者歌于途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卷石底以出
C.以伤先帝之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则攸之、讳、允之任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B.选文中诸葛亮追述先帝知遇之恩和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程,以此激励刘禅完成大业。
C.选文表明自己“兴复汉室”的决心,表述了“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
D.选文运用了记叙、议论的表述方式,在塑造人物和情节上描写得十分生动细致。
(2022·重庆八中九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中的“服”,通过分析上下文语境,“衣冠”为衣帽,可判断其意为动词“穿戴”。
B.“而复问其妾曰”中的“复”,以成语“周而复始”来印证,可知其意为“再,又”。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中的“诚”,通过勾连“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中的“诚”,可理解为“真正,确实”。
D.“王之蔽甚矣”中的“蔽”,运用组词法,可解释为“遮蔽”。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8.下列关于选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文章“比美”环节,妻、妾、客的回答之语,虽语言简短,但不同的语气却能准确暗示人物的心理。如:妻子用了反问语气,体现她对丈夫的偏爱;而客人的回答用了陈述语气,表明他谨慎、逢迎的心理。
B.本文语言朴实,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但其说理方式是独特的,将抽象的治国之道从具体故事中引出,以小见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文章构思巧妙,第一段“比美”,三问三答;第二段“讽谏”,三比三喻;第三段“纳谏”,三赏三变,全文详细叙说了每个过程,让读者一目了然。
D.邹忌能够劝谏成功,除了高超的讽谏艺术之外,也与齐威王密切相关。齐威王能虚心纳谏、广开言路,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9.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具体分析邹忌和晏子在劝谏方式和结果上的共同点。
景公披狐白之裘,坐于堂陛①侧阶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曰:“婴②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③月,疾者兼岁。
①陛:殿堂的台阶。②婴:晏婴(晏子)。③兼:两倍的。
(2022·湖北十堰·三模)阅读下面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出师表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光先帝遗德上下天光,一碧万顷B.悉以咨之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C.至于斟酌损益益慕圣贤之道D.若无兴德之言当余之从师也
11.翻译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2.下面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前部分重在动之以情,后部分重在晓之以理,总的是以议论为主,融以叙事和抒情。
B.选文“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贯穿始终,可看出诸葛亮的忠心是出于个人的知恩图报和忠君思想。
C.③④段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贤和能,是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D.在谈及两汉的历史经验时,摆出先帝“叹息痛恨”,意在激发刘禅继承先帝的经验做到亲贤远佞。
13.阅读选文与材料链接,说说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
②“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诸葛亮传》
二、课外阅读
(2022·江苏宿迁·九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虞卿谓春申君曰:“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今楚王之春秋高矣,而君之封地不可不早定也。为主君虑封者,莫如远楚。秦孝公封商君,孝公死,而后不免杀之。秦惠王封冉子,惠王死,而后王夺之。公孙鞅,功臣也;冉子,亲姻也。然而不免夺死者,封近故也。太公望封于齐,邵公奭封于燕,为其远王室矣。今燕之罪大而赵怒深,故君不如北兵以德赵,践乱燕,以定身封,此百代之一时也。”
君曰:“所道攻燕,非齐则魏。魏、齐新怨楚,楚君虽欲攻燕,将道何哉?”对曰:“请令魏王可。”君曰:“何如?”对曰:“臣请到魏,而使所以信之。”
乃谓魏王曰:“夫楚亦强大矣天下无敌乃且攻燕。”魏王曰:“乡也子云天下无敌,今也子云乃且攻燕者,何也?”对曰:“今为马多力则有矣,若曰胜千钧则不然者,何也?夫千钧,非马之任也。今谓楚强大则有矣,若越赵、魏而斗兵于燕,则岂楚之任也哉?”非楚之任而楚为之,是敝楚也。敝楚见强魏也,其于王孰便也?”
(节选自《战国策》)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故君不如北兵以德赵德______(2)乡也子云天下无敌乡______
(3)今也子云乃且攻燕者且______(4)是敝楚也是______
15.请对文中画横线部分进行断句,用“/”隔开,共两处。
夫楚亦强大矣天下无敌乃且攻燕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请到魏,而使所以信之。
(2)敝楚见强魏也,其于王孰便也?
17.本文虞卿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都运用比喻方法劝说君王,请简要分析。
(2022·福建莆田·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主①谓群臣曰:“国家从来有一事可叹:臣下莫肯公言得失是也。夫人君患不能纳谏,人臣患不能尽忠。自今朕举一人,如有不可,卿等直言其失;若有才能而朕所不识,卿等亦当举之。如是,得人者有赏,不言者有罪,卿等当知之。”
用法虽严,然人有小过,常多阔略②。尝于食中得虫,又左右进羹误伤帝手,皆笑而赦之。每出巡游及用兵,有司奏修道路,帝辄曰:“粗修桥梁通车马而已勿去草划令平也。”在淮南行兵,如在境内。禁士卒无得践伤粟稻;或伐民树以供军用,皆留绢偿之。
常谓史官曰:“时事不可以不直书。人君威福在己,无能制之者;若史策复不书其恶,将何所畏忌邪!”
(摘编自《资治通鉴》)
[注]①魏主:指北魏孝文帝。②阔略:宽容,宽恕。
1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夫人君患不能纳谏患:
(2)尝于食中得虫尝:
(3)时事不可以不直书书: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粗修桥梁/通车马而已/勿去草划令平也
B.粗修/桥梁通车马而已/勿去草划令平也
C.粗修桥梁/通车马而已勿去草/划令平也
D.粗修/桥梁通车马而已勿去草/划令平也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有才能而朕所不识,卿等亦当举之。
(2)或伐民树以供军用,皆留绢偿之。
21.从选文看,魏主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
(2022·天津·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或上言秦府①旧兵,宜尽除②武职,追入宿卫③。上谓之曰:“朕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岂旧兵之外皆无可信者乎!汝之此意,非所以广朕德于天下也。”
上谓公卿曰:“昔禹凿山治水而民无讟④者,与人同利故也。秦始皇营宫室而民怨叛者,病人以利已故也。夫靡丽珍奇,固人之所欲,若纵之不已,则危亡立至。朕欲营一殿,材用已具,鉴秦而止。王公以下,宜体朕此意。”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素朴,衣无锦绣,公私富给。
(节选自《资治通鉴》)
①秦府:秦王李世民官府。②除:任命。③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④讟(dú):怨言。
2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与人同利故也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宜体朕此意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岂旧兵之外皆无可信者乎!
24.文段主要表现了唐太宗身上的哪些可贵之处,请简要分析。
三、对比阅读
25.(2022·湖南·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三章》)
越国大饥,王恐,召范蠡①而谋。范蠡曰:“王何患焉?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夫吴国甚富,而财有馀,其王年少,智寡才轻,好须臾之名,不思后患。王若重币卑辞以请籴②于吴,则食可得也。食得,其卒越必有吴,而王何患焉?”越王曰:“善!”乃使人请食于吴。不出三年,夫差③为禽④。
(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
①范蠡(lǐ):人名,越国大臣。②籴(dí):买进谷物。③夫差:吴国君主。④禽:通“擒”,捉住。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A.生于忧患而王何患不思后患敌国外患
B.举棋不定举于鱼盐举国上下不胜枚举
C.智寡才轻郁郁寡欢鳏寡孤独轻诺寡信
D.请食于吴丰衣足食食不裹腹锦衣玉食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以议论为主,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严密。
B.乙文叙写“夫差为禽”的故事说明居安思危的重要性,突出越王的知人善任,吴王的智寡才轻、不思后患。
C.甲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D.乙文详写了“请食”前勾践与范蠡之间的人物对话,略写了“请食”的经过,详略得当,突出主旨。
(4)有人认为“艰苦的环境有利于成才”,也有人认为“优越的环境有利于成才”,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加以阐述。
(2022·广东·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6.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明日徐公来,孰视之()(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王之蔽甚矣()(4)时时而间进()
27.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乙)
赵田部吏①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②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③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④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⑤,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选自《资治通鉴》卷五)
解释:①田部吏:征收田赋的小官。②赵奢:战国时赵国名将,善于用兵。③用事者:管事的人。④加兵:兴兵侵犯。⑤国赋:国家的税收。
28.请根据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甲文齐王与乙文平原君有什么共同点?
(2)赵奢劝谏平原君的话用了什么手法?试简要分析。
(2022·辽宁铁岭·九年级期末)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上①与群臣论②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③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④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⑤,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司马光《资治通鉴》
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论:讨论。③不暇:顾不上。④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无偿劳动。⑤升平:太平。
2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不以物喜()
(3)微斯人()(4)自是数年之后()
30.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上与群臣论止盗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或请重法以禁之。
32.(甲)文表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忧乐观。
33.(乙)文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辽宁鞍山·二模)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②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③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④,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选自《资治通鉴》)
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②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③厚币:丰厚的财物。④饰诈:作假骗人。
3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3)东方以宁
(4)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
35.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然吾使人视即墨
36.从两段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措施有关?请概括作答。
(2022·四川·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节选自《孙权劝学》)
乙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3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权谓吕蒙日谓:告诉
B.蒙辞以军中多务辞:辞别
C.臣之妻私臣私:偏爱
D.王之蔽甚矣蔽:所受的蒙蔽
3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以伤先帝之明
B.蒙乃始就学乃不知有汉
C.臣之妻私臣公将鼓之
D.皆以美于徐公所欲有甚于生者
39.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A.我难道想要你整理经书,成为学官吗!但是(你)应当博览群书,知晓事情啊。
B.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学官吗!只是(你)应当博览群书,知晓事情啊。
C.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学官吗!只是(你)应当粗略阅读,了解历史啊。
D.我难道想要你整理经书,成为学官吗!但是(你)应当粗略阅读,了解历史啊。
40.对上面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文内容与规劝相关。孙权劝吕蒙读书学习以便掌管政务;邹忌劝齐王不可相信近臣以免上当。
B.两文人物形象传神。孙权是既关心臣下又不失威严的君主;邹忌是善于思考、巧言进谏的大臣。
C.两文均表现人物“善劝”。孙权以己为例进行劝导,无可辩驳;邹忌由琐事推及国事,以小见大。
D.两文写法各有特色。甲文记事简练,以一句话写劝说结果;乙文说理有力,层层排比富有气势。
(2022·辽宁大连·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诸葛孔明千载人①,其操心制行②,一出于诚,二十余年之间,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服之,敌人畏之。玄德临终云:“嗣子不才,君可自取”。后主虽庸懦无立,而举国听之而不疑。后主左右奸辟侧佞,充塞于中,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魏尽据中州,猛士如林,不敢西向发一矢以临蜀,而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钟会③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有删减)
①千载人:千年的伟人,②操心制行:思想和行为。③钟会:魏国将领,
4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兵甲已足(2)当奖率三军(3)一出于诚
4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B.今南方已定转转不已(《河中石兽》)
C.亦举国听之而不疑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D.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43.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土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
B.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
C.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
D.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
4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45.诸葛亮为完成先帝托付的“大事”都做了哪些事情?请依据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022·广东·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贞观十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①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征曰:“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②,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③,以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安而能惧,岂不为难?”
①侍中:官名。自秦时开始设置,隋代改称纳言,唐代复称侍中,并一度改称左相,成为门下省正式长官。因侍中官位特高,故只加赐于身居要职的大臣。②宽怠(dài):松懈,怠惰。③日陵月替:一天天地衰颓下去。
(选自《贞观政要》)
4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百里奚举于市()
(2)人恒过()
(3)征于色()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4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及至安乐/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太宗谓侍臣曰/予谓菊
C.圣人所以居安思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安而能惧/安求其能千里也
49.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
50.请根据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乙文魏征的话印证了甲文的什么观点?
(2)魏征和唐太宗对于“守天下难易”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2022·湖南岳阳·二模)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选自《出师表》)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选自《贞观政要》)
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
5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陟罚臧否____________________(2)裨补阙漏____________________
(3)严闻亮卒____________________(4)岂可不企慕____________________
5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太宗谓房玄龄等曰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B.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C.立闻亮卒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D.发病而死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5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
55.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用原文回答)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38文言文阅读题材:治国谋略类
一、课内阅读
(2022·山东泰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动心忍性
B.躬耕于南阳万钟于我何加焉
C.可计日而待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D.以伤先帝之明以塞忠谏之路也
2.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文:这确实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秋季啊。
B.“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译文: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有所相同和不同。
C.“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译文: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无论大小,连熟悉的也要仔细征询他们的意见。
D.“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译文: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考,来询问治国的好方法,明察并接纳正确合理的言论,深深追思先帝的遗诏。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回顾了对自己人生有重要影响的三件往事,分别是三顾茅庐、临危受命、白帝城托孤。
B.全文中“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说明这次出师的物资准备;“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指出这次出师的思想基础。
C.“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句中的“此”指“五月渡泸,平定南方”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等内容。
D.最后一段指明君臣各自的责任,主要用意还是劝勉刘禅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每句话不失臣子的身份,也切合长辈的口吻。
B.课文中有些短语后来凝固为成语,沿用至今,如:三顾茅庐、妄自菲薄、亲之信之、引喻失义、性行淑均、作奸犯科、后值倾覆、苟全性命、不毛之地。
C.此文的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率直质朴,表现恳切忠贞的感情。“报先帝”“忠陛下”思想贯穿全文。
D.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以议论为主,融以叙事和抒情。具体地说,前部分重在晓之以理,后部分重在动之以情。
1.D2.D3.B4.B
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连词,表示原因/连词,因此;
B.介词,在/介词,对;
C.表修饰,可不译/表并列,并且;
D.都为介词,都译为“以致于”;
故选D。
2.A.句意:这实在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啊。秋:时候,不是“秋季”之义;
B.句意: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有所不同。异同;偏义复词,这里指不同,不是“相同和不同”;
C.句意: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悉:都,不是“熟悉”;
故选D。
3.B.诸葛亮出师的思想基础是“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体现出师的物质准备的语句是“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故选B。
4.B.“亲之信之”“后值倾覆”“性行淑均”不是成语,而是四字词语;
故选B。
参考译文: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这实在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啊。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这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想要报答陛下。陛下你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过分地看轻自己,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
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为非作歹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然后施行,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平正,通晓军事,从前任用的时候,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对于桓帝、灵帝没有一次不(发出叹息)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务农亲耕,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而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由此使我感动奋发,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事不能完成,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方法,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
5.(2022·山东济南·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言行恶劣
B.庶竭驽钝庶:期望
C.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力效
D.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慢:怠慢、疏忽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苟全性命于乱世/至于负者歌于途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卷石底以出
C.以伤先帝之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则攸之、讳、允之任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B.选文中诸葛亮追述先帝知遇之恩和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程,以此激励刘禅完成大业。
C.选文表明自己“兴复汉室”的决心,表述了“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
D.选文运用了记叙、议论的表述方式,在塑造人物和情节上描写得十分生动细致。
(1)A
(2)A
(3)D
(1)
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A.“卑鄙:言行恶劣”有误,句意: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卑鄙,身份卑微、见识短浅;
故选A。
(2)
考查一词多义和用法的理解辨析。
A.于:介词,在/介词,在;
B.以:介词,把/助词,表修饰,不译;
C.之: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则:副词,就是/连词,无实义,不译;
故选A。
(3)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D.“选文运用了记叙、议论的表述方式”有误,阅读文章可知,选文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述方式;
故选D。
参考译文: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务农亲耕,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而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由此使我感动奋发,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事不能完成,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方法,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
(2022·重庆八中九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中的“服”,通过分析上下文语境,“衣冠”为衣帽,可判断其意为动词“穿戴”。
B.“而复问其妾曰”中的“复”,以成语“周而复始”来印证,可知其意为“再,又”。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中的“诚”,通过勾连“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中的“诚”,可理解为“真正,确实”。
D.“王之蔽甚矣”中的“蔽”,运用组词法,可解释为“遮蔽”。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8.下列关于选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文章“比美”环节,妻、妾、客的回答之语,虽语言简短,但不同的语气却能准确暗示人物的心理。如:妻子用了反问语气,体现她对丈夫的偏爱;而客人的回答用了陈述语气,表明他谨慎、逢迎的心理。
B.本文语言朴实,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但其说理方式是独特的,将抽象的治国之道从具体故事中引出,以小见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文章构思巧妙,第一段“比美”,三问三答;第二段“讽谏”,三比三喻;第三段“纳谏”,三赏三变,全文详细叙说了每个过程,让读者一目了然。
D.邹忌能够劝谏成功,除了高超的讽谏艺术之外,也与齐威王密切相关。齐威王能虚心纳谏、广开言路,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9.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具体分析邹忌和晏子在劝谏方式和结果上的共同点。
景公披狐白之裘,坐于堂陛①侧阶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曰:“婴②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③月,疾者兼岁。
①陛:殿堂的台阶。②婴:晏婴(晏子)。③兼:两倍的。
6.D7.(1)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2)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得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8.C9.①劝谏方式相同,二者都巧妙的运用委婉的言辞来劝谏。邹忌坦然直接陈自己的“比美”经历和“闺房小语”,取譬类比,让王自己领悟“王之蔽甚矣”和应采取的措施。晏子面对景公拥狐白之裘却以“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没有与之正面交锋,而是以古之贤君的做法来暗示景公,使景公顿悟。②劝谏结果相同。他们的劝谏都被君王所接受,并采取相应措施,如齐威王的三赏,景公则命人发放皮衣粮食。
6.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可结合句意推断词义。
D.加点词理解有误。“王之蔽甚矣”句意: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蔽:受蒙蔽。
故选D。
7.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重点词语:
(1)美,意动用法,认为……美;私,偏爱。
(2)谤,公开指责;于,在;闻,使……听到。
8.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主旨和把握写作手法。
C.“全文详细叙说了每个过程”说法不正确。本文结构严谨,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全文详细叙说了每个过程”理解错误。
故选C。
9.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
结合第②段“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等语句中可知邹忌采取“迂回战术”,先从小事切入,取得对方认同,然后从家庭小事推入国家大事,让对方自然接受;结合“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寡人闻命矣”等语句中可知,晏子则从大处入手,巧妙运用古代贤君的做法进行侧面暗示,使景公顿悟;据此可知,邹忌和晏子的劝谏方式相同,二者都巧妙的运用委婉的言辞来劝谏。
结合第③段“‘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可知,邹忌和晏子的劝谏结果相同:他们的劝谏都被君王所接受,并采取相应措施,齐威王纳谏并下令三赏,景公则命人发放皮衣粮食。
参考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容貌美丽。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俊美?”他的妻子说:“您俊美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原来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自己信不过,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俊美?”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俊美?”客人说:“徐公不如你俊美啊。”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俊美;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晚上躺在床上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明白了:“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
于是,邹忌上朝廷去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俊美。可是,的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说我比徐公俊美。如今齐国的国土方圆一千多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后、王妃和左右的待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一定非常厉害的。”
齐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头等奖赏;书面规劝我的,得二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评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得三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口和院子像个闹市;几个月后,偶而才有人进言规劝;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拜。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廷上征服了别国。”
景公披着白狐狸皮袍,坐在殿堂侧面的台阶上。晏子进来拜见景公,在他旁边侍立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雪一连下了几天而天气不冷。”晏子反问他说:“天气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时候的贤明君主,(自己)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安逸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现在君主不知道啊。”景公说:“讲得好!我听你的话。”便命令人发放衣服和粮食给挨饿受冻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已任职的士人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2022·湖北十堰·三模)阅读下面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出师表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光先帝遗德上下天光,一碧万顷B.悉以咨之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C.至于斟酌损益益慕圣贤之道D.若无兴德之言当余之从师也
11.翻译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2.下面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前部分重在动之以情,后部分重在晓之以理,总的是以议论为主,融以叙事和抒情。
B.选文“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贯穿始终,可看出诸葛亮的忠心是出于个人的知恩图报和忠君思想。
C.③④段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贤和能,是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D.在谈及两汉的历史经验时,摆出先帝“叹息痛恨”,意在激发刘禅继承先帝的经验做到亲贤远佞。
13.阅读选文与材料链接,说说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
②“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诸葛亮传》
10.B11.我只想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中获得名望显贵。12.D13.①忠心耿耿,知恩图报;②深谙治国之道,治军严谨,颇具政治远见;③尽职尽责,鞠躬尽瘁;④廉洁自律。
10.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A.发扬光大/湖光;
B.全,都/全,都;
C.益处/更加;
D.结构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故选B。
11.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述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
“苟(苟且)”“全(保全)”“求(希求)”“闻达(有名望,显贵)”是此句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1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解析。
A.有误,选文前部分重在晓之以理,后部分重在动之以情;
B.有误,诸葛亮的忠心不仅出于个人的知恩图报和忠君思想,而且包含了光复汉室和辅佐刘禅,为国效忠的决心;
C.有误,③④段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贤和能,是希望后主做到亲贤远佞;
故选D。
13.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要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
从第⑥段中“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第⑦段中“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可知,诸葛亮知恩图报,忠君爱国;
从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三条建议和链接材料①中“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可知,诸葛亮懂得治国之道,治军严谨;
从链接材料②中“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及卒,如其所言”可知,诸葛亮廉洁自律。
参考译文: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这实在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啊。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这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想要报答陛下。陛下你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过分地看轻自己,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
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为非作歹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然后施行,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平正,通晓军事,从前任用的时候,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对于桓帝、灵帝没有一次不(发出叹息)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务农亲耕,我只想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中获得名望显贵。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而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由此使我感动奋发,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事不能完成,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方法,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
阅读链接:
①诸葛亮经常担忧军粮供应不上,使自己的大志不能实现,因此分兵屯田,为长期驻兵打下基础。耕田的士兵混杂在渭水边的居民间,而百姓都安居乐业,军队不曾侵扰百姓谋取私利。两军对峙了一百多天。
②如果我死的时候,不会出现那种有多余的绸布,多余的钱财这样的状况来辜负陛下。”到了他死的时候,果真像他所说的那样。
二、课外阅读
(2022·江苏宿迁·九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虞卿谓春申君曰:“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今楚王之春秋高矣,而君之封地不可不早定也。为主君虑封者,莫如远楚。秦孝公封商君,孝公死,而后不免杀之。秦惠王封冉子,惠王死,而后王夺之。公孙鞅,功臣也;冉子,亲姻也。然而不免夺死者,封近故也。太公望封于齐,邵公奭封于燕,为其远王室矣。今燕之罪大而赵怒深,故君不如北兵以德赵,践乱燕,以定身封,此百代之一时也。”
君曰:“所道攻燕,非齐则魏。魏、齐新怨楚,楚君虽欲攻燕,将道何哉?”对曰:“请令魏王可。”君曰:“何如?”对曰:“臣请到魏,而使所以信之。”
乃谓魏王曰:“夫楚亦强大矣天下无敌乃且攻燕。”魏王曰:“乡也子云天下无敌,今也子云乃且攻燕者,何也?”对曰:“今为马多力则有矣,若曰胜千钧则不然者,何也?夫千钧,非马之任也。今谓楚强大则有矣,若越赵、魏而斗兵于燕,则岂楚之任也哉?”非楚之任而楚为之,是敝楚也。敝楚见强魏也,其于王孰便也?”
(节选自《战国策》)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故君不如北兵以德赵德______(2)乡也子云天下无敌乡______
(3)今也子云乃且攻燕者且______(4)是敝楚也是______
15.请对文中画横线部分进行断句,用“/”隔开,共两处。
夫楚亦强大矣天下无敌乃且攻燕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请到魏,而使所以信之。
(2)敝楚见强魏也,其于王孰便也?
17.本文虞卿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都运用比喻方法劝说君王,请简要分析。
14.使……感激同“向”,先前,从前将要这是15.夫楚亦强大矣/天下无敌/乃且攻燕16.(1)臣下请求到魏国去,并顺便向他们说明借道的道理。
(2)破坏楚国是强大魏国,这对大王来说,哪种情况更有利?17.虞卿以马喻国事,使魏王明白借道的理由,说理浅显易懂,从而达到劝说的目的。邹忌用家事喻国事(类比、以事设喻)的方法,通过自己比美的经历委婉规劝齐威王,让齐王认识到自己受蒙蔽很深,从而达到劝谏目的。委婉含蓄、易于对方接受。
14.本题考查文言文的词义。
(1)句意:所以,您不如向北进军,使赵国感激您。德:使……感激;
(2)句意:先前,您说楚国天下无敌。乡:先前,之前;
(3)句意:如今,您又说将要攻打燕国。且:将要;
(4)句意:这是破坏楚国的强大。是:这是。
15.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断句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语法分析判断句子的停顿。
本句的意思是:楚国已经很强大了,天下无敌,就要攻打燕国。这句话是虞卿向魏王分析形势和对策。“夫楚亦强大矣”是现状分析,“天下无敌”是对楚国现状的补充,故此断开。“乃且攻燕”是对策,故此断开。可据此断句为:夫楚亦强大矣/天下无敌/乃且攻燕。
16.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本句的重点词有:
(1)请:请求;到:到……去;而:表并列关系;使:让;信:相信;之:代词,借代“借道的道理”。
(2)敝:破坏;强:强大;其:这;于:对于;孰:哪一个;便:有利。
1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
答题时需要梳理全文大意。虞卿和邹忌的劝谏都具有明确的针对性,都做到委婉劝说,委婉劝说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用生活中的事例,用妻妾、客人对自己蒙蔽来类比齐王受到的蒙蔽,通过自己比美的故事委婉劝谏齐威王,让齐威王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难免会受蒙蔽,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让齐王要勇于纳谏,委婉含蓄,让齐威王更容易接受;
本文中的虞卿没有直言进谏,而是以“今为马多力则有矣”开始,用马的承载能力来比喻国事,“夫千钧,非马之任也。今谓楚强大则有矣,若越赵、魏而斗兵于燕,则岂楚之任也哉”,让楚王明白到借道的理由和对自己的利弊,道理浅显易懂,楚王很容易就接受了,从而达到劝说的目的。
参考译文:
虞卿对春申君说:“臣下听《春秋》上说,在安定的时候要想到存在的危险,在危险的时候要思虑如何安定。如今楚王年龄大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和来的诗句
- 2025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6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齐齐哈尔市五县区联考八年生物试题
- 服装销售技巧培训(千贝惠女装)
- 医学教材 产科全麻和气道管理
- 高一 部编版 语文 上册 第三单元 琴声与心声-《琵琶行并序》的叙事艺术 课件
- 在“以案促改”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 202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考点《信息类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防炫(AG工艺)玻璃屏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2024年吸波材料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练习含答案【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
- 板材滚弯成形工艺
- 旅游行业中的客户关系管理
-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全套(含答案)
-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范)
- 2022年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考题
- 工贸行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与实践
- 仓储工作年度总结汇报
- 临时用电安全教程课件
- 煤矿停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