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邵阳市高一联考试题卷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祝融号”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

预选着陆区,开始巡视火星的形貌、土壤、环境、大气,研究火星的水冰分布、物理场和内部结构。据

此完成下面小题。

大Fa系局部示意图

1.探测器在火星表面可能探测到(

A.稠密大气B.风成地貌C.涓涓流水D.海蚀地貌

2.目前科学家在火星上没有探测到生命物质,推测其原因是火星()

①体积、质量小于地球

②距离太阳遥远,光照不足

③自转周期是24小时39分钟

④表面被红色的氧化铁覆盖,缺乏湿润土壤

A.①②B.②③C.(3Xg)D.①④

【答案】1.B2.D

【解析】

【1题详解】

与地球相比,火星的体积和质量较小,吸引的大气层密度较稀薄,排除A;火星表面干燥,且大气运动

活跃,风力较大,因此风力侵蚀和沉积地貌较多,因此探测器在火星表面可能探测到风成地貌,B符合

题意;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火星上有液态水存在,没有海洋存在,因此探测到涓涓流水、海蚀地貌的可

能性小,排除CD。故选B。

【2题详解】

火星体积、质量小于地球,没有形成适宜厚度和密度大气层,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小,□符合题意;火星

公转轨道与地球相邻,距离太阳远近,火星与地球相似,获得的光照比较充足,□不符合题意;□符合题

意;火星的自转周期是24小时39分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似,因此这不是火星上不存在生命的原因,□

不符合题意;火星表面没有液态水存在,从而缺乏湿润土壤,因此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小,口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地球之所以有生命存在的内部条件——金锁链条件,主要因为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周期不

长,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导致具有适宜的温度;由于温度适中,加上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产生水

汽,导致拥有充足的液态水;由于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力较强,使得地球具有比较厚大气层。

2022年11月8日晚,我国大部分地区可观看到“血月奇观”,红色月亮一般发生在月全食的时候。

下图示意“血月奇观”前的某天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箭头为地球公转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3.从图示位置开始到出现“血月奇观”,大约需要的天数为()

A.3天B.8天C.12天D.16天

4.“血月奇观”的形成原因是()

A,波长较长的红光不易被大气散射月B.波长较短的红光不易被大气吸收下

C.波长较长的红光易被大气散射地D,波长较短的红光易被大气吸收

【答案】3.C4.A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月球和地球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在图示当中为逆时针方向,月食发生在

太阳、地球、月球位于同一直线,且地球位于太阳、月球之间时,此时月食一般发生在满月农历十五或

十六左右。图示日期约为农历初四,距离满月十五或十六大约还有12天。因此,月球从图示位置可能出

现月食,大约需要12天。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可知,“血月”一般是发生月全食的时候会出现的。这是因为浓厚的大气层把紫、蓝、

绿、黄光都吸收掉了,只剩下红色光可以穿透过来,波长较长的红光不易被大气散射,因此出现血月现

象,A正确,C错误;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部分波长较长,BD错误。故选A。

【点睛】四种主要月相:新月(农历初一日),上弦(农历初八左右),满月(农历十五日左右),下弦

(农历二十三(廿三)左右)。

2022年12月4日,印度尼西亚东爪哇岛省赛梅鲁火山喷发,喷出的火山灰柱高达1.5km,喷出物不

断向东南方向飘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本次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

A.地幔B.地壳C.岩石圈D.地核

6.火山灰弥漫在空中,会导致该地区()

A,太阳辐射增强B.白天气温升高C.昼夜温差增大D.大气削弱作用增强

【答案】5.A6.D

【解析】

【5题详解】

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一般至IOOkm深(地幔上部)时,温度便接近于地幔物质开始熔

融的温度,这时在水和挥发性组分的参与下,开始产生选择性熔融,逐渐形成固流体软流层,一般认

为,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软流层(地幔上部),A符合题意,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地壳位于岩石

圈上部,温度条件很难产生岩浆,排除B、C;地核位于2900千米以下的深处,其物质很难上升至地表

形成火山喷发,排除D。故选A。

【6题详解】

火山灰弥漫在空中,空气中颗粒物增多,会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加强,使大气逆辐射增强,D

正确;削弱作用增强使得当地白天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弱,地面辐射减弱,白天气温降低,A、B错误:白

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加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得昼夜温差减小,C错误。故选D。

【点睛】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通过选择性吸收、半选择性散射和无选择性的反射,削弱太

阳辐射,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小。大气透明度越低,大气削弱作用越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

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等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将能量截留在大气中,然后以大气逆辐射的形

式补偿地面的能量损失,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一般大气透明度越低、温室气体含量越高,气温越高,大

气逆辐射越强。

近日,中国和西班牙的古生物学者在西班牙境内的某一地层中发现一块古植物化石,该C.风地层距

今约2.37亿年,这块植物化石既有类似裸子植物的外表,又有类似被子植物的结构风特征。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7.这块特别的古植物化石,被古生物学者誉为“()跨界者”

A.寒武纪B.第四纪C.三叠纪D.震旦纪

8.下列有关该化石形成的地理环境的推断,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盛行B.裸子植物向被子植物进化

C.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D.地壳发生剧烈运动

【答案】7.C8.B

【解析】

【7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这块特别的古植物化石存在于2.37亿年形成的地层中,距今2.37亿处于中生代三叠纪,

该化石代表的植物既有类似裸子植物的外表,又有类似被子植物的结构,因此这块特别的古植物化石,

被古生物学者誉为''三叠纪跨界者”,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8题详解】

该化石存在于2.37亿年形成的地层中,距今2.37亿处于中生代三叠纪,该化石代表的植物既有类似裸子

植物的外表,又有类似被子植物的结构,表明裸子植物向被子植物进化,B符合题意;哺乳动物盛行于

新生代,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发生于古生代末期,而该化石形成于中生代初期,排除

AC;该化石形成过程中需要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地壳发生剧烈运动不利于该化石形成,排除D。故选

Bo

【点睛】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等)灭绝了,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

和古老的两栖类则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完

全销声匿迹以外,海洋中有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

神舟十四号乘组3名航天员在离地396公里的核心舱里在轨工作6个月后,于2022年12月4日20

时09分随神舟14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这是东风着陆场首次在冬季夜间执行

返回任务,当天夜间气温低至-2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核心舱所在大气层的特点有()

A.对流运动显著B.平流运动为主C.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D.强烈吸收紫外线

10.下列有关东风着陆场冬季夜间低温的成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空气湿低,大气逆辐射强B.沙地、荒漠的反射率高,地面辐射弱

C.冬季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弱D.地处沙漠和戈壁带,大气逆辐射弱

【答案】9.C10.A

【解析】

【9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核心舱位于离地396千米的大气层中,离地面50千米以上属于高层大气,因此核心舱所

在大气层是高层大气。高层大气气温向上有上升的、也有下降的,则高层大气有些层次对流运动强烈,

有些层次以平流运动为主,A、B错误;高层大气受太阳高能辐射以及宇宙线的激励而处于高度电离状

态,C正确;高层大气中氧原子能够吸收部分紫外线,强烈吸收紫外线的主要是平流层中的臭氧,D错

误。故选C。

【10题详解】

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处沙漠和戈壁带,冬季太阳高度低,加上沙地、荒漠的反射率高,白天

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积累的能量不多,到了夜间地面辐射弱,大气获得的能量少,加上当地大陆

性强,气候干旱,空气中云雨和水汽含量少,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降温速度

和幅度大,因此冬季夜间低温,则BC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当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空气湿度

低,则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大气逆辐射弱,A叙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人们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对流层(平均厚度约12千

米)、平流层(处于12千米与50千米高度之间)和高层大气(高度50千米以上)。(1)对流层的特点: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平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

高;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3)高层大气的特点:气体稀薄,具有电离层,对无线电短

波通信有重要作用。大多数人造天体也在此层运行。

冷水江波月洞内有猴王宝座、巨型石坝、空心鹅管群、神猴送客等箸名景观,有“世界溶岩博物

馆”的美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省份中溶岩分布较多的是()

A.辽宁省B.甘肃省C.山西省D.贵州省

12.下列不属于喀斯特沉积地貌的是()

A.石钟乳B.石笋C.石柱D.石芽

【答案】ILD12.D

【解析】

[11题详解】

溶岩即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我国云贵高原是石灰岩集中分布地区,贵州省位于其中,D符合题

意;辽宁省、甘肃省、山西省的石灰岩分布相对较少,排除ABC。故选D。

【12题详解】

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中,溶蚀作用为主,一般形成溶沟、溶洞、石芽、天坑和竖井、溶蚀洼地和溶蚀谷

地、干谷、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等地貌,同时也有沉积作用,一般形成石笋、石柱、石钟乳、石

幔等,因此石芽不是喀斯特沉积地貌,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

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

程。地表地貌多溶沟和石芽、天坑和竖井、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干谷、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

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地下洞穴,溶洞中有许多奇特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

乳、石幔等.

下图为两种典型地貌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①②

13.①、②两秧典型地貌分别属于()

A.海岸地貌、冰川地貌B.海岸地貌、喀斯特地貌

C.风成地貌、河流地貌D.冰川地貌、风成作用

14.①、②两种典型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蚀B.侵蚀C.搬运D.堆积

【答案】13.A14.B

【解析】

【13题详解】

根据形态判断,图□表示海蚀拱桥地貌,主要是海浪侵蚀形成的海岸地貌,图口中有冰斗、角峰等地貌,

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的冰川地貌,由此判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

图□表示海浪侵蚀形成海岸地貌,图□表示冰川侵蚀形成的冰川地貌,因此两种典型地貌形成的主要外

力作用是侵蚀作用,B符合题意;风蚀、搬运、堆积等作用不是形成两种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排除

ACD,,故选B。

【点睛】风化作用是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的影响下,岩石遭受破坏,产生裂隙从而形成松散沉积

物,侵蚀作用是在冰川、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下,对岩石或风化产物进行破坏的作用;搬运作用是风

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外力(风、流水、冰川等),从一个地方移动至另一个地方的过程;在搬运的过程

中,若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发生沉积,形成堆积地貌,

2022年12月20日,我国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全面运行。它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

沙、发展库区通航等综合效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金沙江段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对下列水循环环节影响最大的是()

A.蒸发B,水汽输送C.地表径流D.下渗

16.白鹤滩水电站的全面运行对三峡水电站的影响有()

①减缓了三峡库区的泥沙淤积

②有利于三峡大坝平稳度过汛期

③降低了三峡水电站的发电效益

④延长了三峡水电站的运行寿命

A.①③B.①②C.@@D.②③

【答案】15.C16.B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金沙江段水能资源梯级开发主要是以修建水坝,而修建水坝对水循环环节的

包括: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

下渗增加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其中最大的影响是对地表径流的影响,C正确,

ABD不是主要影响,故选C。

16题详解】

根据图示及所学可知,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长江上游,地势落差较大,该水电站修建后,使得白鹤滩上游

的泥沙在此淤积,减少了三峡库区的泥沙淤积量,口正确;白鹤滩水电站的修建,可以调节长江径流量,

有利于三峡大坝平稳度过汛期,□正确;三峡水电站的发电效益与装机容量相关,□错误;三峡水电站的

运行寿命与三峡工程质量、地质活动、外力作用相关,□错误。□□正确,故选B。

【点睛】水库的作用:调节局地小气候,水产养殖,发展旅游,防洪灌溉,发电,发展航运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宁夏沙坡头的防沙治沙叫响中国,叫响世界。在治理沙漠的过程中当地人们创造性的利用人工设置

沙障(如草方格)并配合生物固沙(种草)来固定流沙,绿化沙漠,取得极大的成功,堪称世界奇迹。

沙漠边缘陆续搭起了日光温棚,沙漠农业、沙漠旅游业等沙产业不断发展,曾经让当地人们吃尽苦头的

沙漠,如今却成了他们致富的“金沙漠”,沙坡头实现了由沙害到沙利的完美蜕变。

图例

三三沙障

_铁路

歼T河流

A沙丘

(1)判断该地盛行风向,并说明理由。

(2)简要分析人工设置沙障并配合生物固沙治理沙漠取得成功的原因。

(3)试分析沙坡头是如何实现由沙害到沙利的完美蜕变?

【答案】(1)盛行西北风。该地新月形沙丘的弯曲方向朝向西北,因此此地盛行西北风。

(2)人工沙障能够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弱近地表风速,控制、改变风沙流结构,制止风蚀,调节堆积。辅

以生物固沙,通过种草来保水保土,稳定沙丘,增添绿地,改变据地小气候,达到绿化沙漠的作用。

(3)利用人工沙障与生物固沙相结合,整治流沙,改“沙进”为“沙退”;发展沙漠旅游,打造地区特色;建

设日光温棚,发展沙漠农业。

【解析】

【分析】该题以宁夏沙坡头防沙治沙为材料,涉及风向的判断,风积地貌,可持续发展等知识。考查学

生的读图析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及材料可知,沙坡头位于宁夏地区,地处西北内陆,风力强劲,多风积地貌。而图示信息可

得,沙丘弯曲方向朝向西北。因此该地盛行风为西北风。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人工沙障,如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等,能够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弱

近地表风速,控制、改变风沙流结构,制止风蚀,调节堆积等,同时辅以生物固沙,在草方格、石方格

中通过种草、灌木来保水保土,稳定沙丘,增添绿地,改变据地小气候,达到绿化沙漠的作用。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由沙害到沙利的完美蜕变,首先是做到了固沙,利用人工沙障与生物固沙相结

合,整治流沙,使得原油的“沙进”变为"沙退”;同时发展沙漠旅游,打造地区特色,构建沙漠旅游体系,

增加收入;除此之外,还在沙漠边缘建设日光温棚,发展沙漠农业。转“沙害”为“沙利”。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与周围郊区平均气温的差值。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热岛强度不断增

强。下图示意我国华北某城市某年热岛强度的变化。

热岛强度/工

(1)描述该城市热岛强度在一年内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城市热岛强度的不断增强,给城市环境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3)为降低城市的热岛强度,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夏季热岛强度较低,冬季较高。冬季华北属供暖期,城区人为热量排放较多;燃煤取暖排放

污染物较多,增强大气逆辐射。

(2)造成恶劣天气,会破坏大气环境,同时加剧能量消耗,改变生物习性等。

(3)科学进行城市规划与建设;提高城市的绿地覆盖率;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广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

率:鼓励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等。

【解析】

【分析】该题以热岛强度为材料,涉及热岛效应的原因、影响、措施,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获取地理信

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城市热岛强度在一年内的变化为夏季热岛强度较低,冬季较高。冬季华北气温较

低,城区进入集中供暖期,人为热量排放较多;而取暧多用燃煤,排放污染物较多,会增强大气逆辐

射,使得冬季热岛强度较高。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热岛强度的不断增加,会造成恶劣天气,引起局地环流异常,同时热岛使得城市气流上

升运动较强,携带众多的尘埃及颗粒物质污染大气环境;热岛强度增加,会使得空调、暖气的耗能增

加;热岛还会导致近地表热量增加,影响生物习性等。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及材料可知,要降低城市的热岛强度,需要科学进行城市规划与建设,需要提高城市的绿地覆

盖率,增加城市湿地,同时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广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能源消费结构的

优化调整,鼓励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等。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渤海三湾由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组成,每年都有结冰现象,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

可用于生产生活。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W-4°C日数的分。

(1)说出渤海与黄海海水性质的差异。

(2)渤海三湾中哪个海湾结冰范围最广、冰层最厚?为什么?

(3)你认为大量开采渤诲三湾的海冰来缓解沿岸城市及工业企业的缺水可行吗?请说出理由。

【答案】(1)渤海海水盐度具有季节差异,冬季盐度较高,夏季盐度较低;黄海盐度季节差异小;渤海温

度冬季偏低,季节差异较大,黄海温度差异较小;渤海海水密度较小,黄海密度较大。

(2)辽东湾结冰范围最广、冰层最厚。理由:渤海三湾中辽东湾纬度更高,气温低,结冰期长;辽东湾海

域较封闭,海水交换能力和流动性差,海水盐度高。

(3)可行。渤海海域面积广,纬度高,气温低,海冰资源丰富;海水融水盐度较低,易转化为淡水资源;

附近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市场需求大;距离海岸近,开采方便。

不可行。开采海冰难度大,成本高;海冰资源季节性较强,供水不稳定;破坏海域生态环境。

【解析】

【分析】本题以渤海三湾为材料,涉及海水的性质、资源开采的可行性等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

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