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海汽长丰补票点汽车加气站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万宁海汽长丰补票点汽车加气站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万宁海汽长丰补票点汽车加气站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万宁海汽长丰补票点汽车加气站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万宁海汽长丰补票点汽车加气站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工艺流程简述(图示)(一)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1.项目施工期的工艺产污流程:2.项目营运期生产工艺产污流程:图5-1运营期加气站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1)LNG系统工艺流程LNG系统工艺流程主要分4部分:卸车流程、调压流程、加气流程、卸压流程。①卸车流程LNG经槽车运到加气站后,通过卸车管线卸至橇体内LNG储罐。卸入LNG储罐的气量通过卸车流量计计量。把汽车槽车内的LNG转移至LNG加气站的储罐内,使LNG从上、下进液管分别进入LNG储罐。卸车方式为增压器和泵联合卸车。先将LNG槽车和LNG储罐的气相空间连通,然后断开,在卸车的过程中通过增压器增大槽车的气相压力,用泵将槽车内的LNG卸入储罐。②调压流程LNG车辆发动机需要车载气瓶内饱和液体压力较高,一般在0.4-0.8MPa,而运输和储存需要LNG饱和液体压力越低越好。所以在给汽车加气之前须对储罐中的LNG进行升压升温。LNG加气站储罐升压的目的是得到一定压力的饱和液体,在升压的同时饱和温度相应升高。LNG加气站的升压采用通过增压器与泵联合使用进行升压。③加气流程LNG低温储罐中的饱和液体LNG通过泵和增压器增压,再由加气机通过计量装置后加给LNG汽车。车载储气瓶为上进液喷淋式,加进去的LNG直接吸收车载气瓶内气体的热量,使瓶内压力降低,减少放空气体,提高了加气速度。④泄压流程由于系统漏热以及外界带进的热量致使LNG气化,产生的气体会使系统压力升高。当系统压力大于设定值(1.1MPa)时,系统中的安全阀打开,释放系统中的气体,降低压力,保证系统安全。通过对国内外先进工艺的LNG加气站的调查了解,正常工作状态下,系统的放空与操作过程和流程设计有很大关系。操作和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使用增压器。设计中由于系统漏热所带进系统的热量,先通过给LNG加气站储罐内的液体升温,充分利用自然产生的热量,减少人为产生的热量,从而减少放空气体的量。L-CNG加气工艺是将低温(-162℃~-137℃)、低压(0.4~0.8MPa)的LNG转变成常温、高压(25MPa)的天然气,然后将压缩天然气(CNG)经程序控制盘输送至储气设施或直接经加气机加气给汽车。系统控制及工艺保证系统密闭性:本项目工艺系统为密闭系统,由仪表自控系统进行控制。仪表自控系统:主要包括PLC控制系统、电脑图形控制软件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加气站通过仪表自控系统实现加气站监视和电气控制以及对加气站内所有的设备和仪表进行监控。BOG:Boiledoffgas,闪蒸汽,是指LNG储罐日蒸发率大约为0.3%,这部分蒸发了的气体,简称BOG,液相容器和管道中如果不及时排出,将造成储罐压力升高,为此设置了降压调节阀,可根据压力自动排出废BOG。储罐蒸发的BOG在大约-107℃以下时,天然气的重度大于常温下的空气,排放不易扩散,会向下积聚,因此通过本项目内设置的1台EAG加热器进行加热,经过与空气换热后的天然气比重会小于空气,高点放散后将容易扩散,从而不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本项目储罐产生的废BOG通过加热后放散的方式处理。(二)产物环节1.施工期污染工序(1)水环境污染工序: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和施工废水。(2)大气环境污染工序: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机械废气。(3)声环境污染工序:项目施工过程设备产生的噪声。(4)固体废物污染工序:项目施工期过程产生的部分表土、建筑垃圾。2.营运期产物环节:废气:项目运营期间的产污环节主要为:加气过程中LNG和C-LNG加气机产生的无组织排放废气;LNG储罐闪蒸气放散;非正常工况下检修放空废气;汽车尾气。(2)废水:主要有员工办公生活污水;(3)噪声:生产设备的运行噪声;(4)固废:职工生活垃圾。(三)主要污染源强分析:1、施工期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包括施工扬尘、施工汽车尾气、施工废水、施工噪声、施工固体废物,另外,还包括施工过程对地表的扰动引起的少量水土流失。(1)大气污染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扬尘,来自埋管及地基施工中的土方挖掘、构建筑物施工所需建材(砂石、水泥)运输、堆放时,因风力等作用产生的扬尘扬尘按起尘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①风力起尘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黄沙、水泥)及开挖、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土在天气干燥及大风时产生的。②动力扬尘主要在建材装卸、搅拌过程中,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悬浮。其中施工及装卸车辆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上海港环境保护中心和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提出的)估计:式中:Q:汽车行驶扬尘,Kg/Km辆;V:汽车行驶速度,m/s;W;汽车载重量;t;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L:汽车行驶距离,Km。表5-1在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下的汽车扬尘单位:kg/辆·Km粉尘量车速地面清洁程度(kg/m2)0.10.20.30.40.51.05(Km/h)0.2460.04920.07370.09830.12290.245810(Km/h)0.4920.09830.14750.19670.24580.491725(Km/h)0.7370.14750.22120.29500.36870.737535(Km/h)0.12290.24580.36870.491

0.61461.2292上表为一辆10吨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1km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的扬尘量。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则扬尘量越大。2、废水施工期间,污水包括施工废水和生活废水两部分。生活污水据建设单位介绍,该项目施工期拟用工30人,施工人员为附近民工,施工人员均不在工地食宿。废水产生系数40L/人d。经核算:生活污水产生量1.2m³/d,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周围村民生活设施。②施工废水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是来自施工废水和暴雨地表径流,施工废水主要为设备冲洗废水和混凝土养护废水;地表径流冲刷浮土、建筑砂石、垃圾、弃土、不但会夹带大量泥而会带油类、水泥和化学品等种类污染物。类比同类项目,施工废水中主要含泥沙,施工期生产废水约360m³,其SS浓度相对较高,约500mg/L,经沉淀池和隔油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内。表5-2施工期废水产排情况污水量污染因子污染物产生污染物排放浓度(mg/L)产生量(t/a)浓度(mg/L)排放量(t/a)生活污水1.2m³/dCOD2000.0876施工人员均不在工地食宿,生活污水依托周边村民生活设施BOD51100.04818NH3-N100.00438SS1000.0438施工废水360m³SS5000.18经沉淀后用于施工区域洒水抑尘,不外排3、噪声污染施工期噪声主要有固定、连续式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和移动交通噪声,噪声源强约为79~95dB(A);此外,运输车辆交通噪声会对沿线声环境产生一定影响。表5-3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源强噪声源测量声级dB(A)测量距离(m)装载机805挖掘机795起重机805震动棒905拉直切断机955(1)预测模式本项目噪声淅可视为点源,预测方法采用多声源至受声点声压级估算法,先用衰减模式分别计算出每个噪声源对某受声点的声压级,然后再叠加,即得到该点的总声压级。预测模式如下:点源传播衰减模式:式中:Lp—点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压级,dB(A);LP0—点声源在参考位置r0处的声压级,dB(A);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r—参考位置距声源的距离,1m;多声源在某一点的影响叠加模式:式中:Lpj—j点处的总声压级,dB(A);N—噪声源个数。(2)预测结果本项目声源在四周场界最近处的噪声贡献值详见表5-4。表5-4昼夜间噪声预测结果设备名称声级dB(A)距离(m)1020406080100120装载机80605448/

//挖掘机79595348////起重机80605448////震动棒9070645

///拉直切断机9575696359.4///叠加值101.6981.1675.1469.1265.663.161.1660由预测结果可知,项目施工期主要噪声源在120m处的噪声叠加值均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相关标准限值的要求。项目距离最近的敏感点是项目地块西侧滨湖村,最近距离厂界120m,受噪声影响较小。4.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土方、废弃包装、废弃混凝土(如水泥,石灰、沙石等)。其中土石方可回用于填方,不设取土场。建筑垃圾产生量按0.03t/m2计算,本项目建筑垃圾产生量为6.6t,建筑垃圾清运至环保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施工期施工人员每人每天产生垃圾按0.5kg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5kg/d,5.475t/a。5.生态环境本项目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对植被的轻微影响及可能导致的水土流失。工程施工需进行挖方、填方等活动,可能会对植被造成一定程度破坏,降低植被覆盖度,可能形成短期裸露疏松表土。如果不进行必要的防护,可能会影响植物生长,加剧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导致生产力下降和生物量损失。另外,施工期间,旱季容易产生少量扬尘,覆盖于附近植被上,会产生轻微影响。以上这些影响均较轻微且仅限于施工期,在施工结束后通过采取生态恢复等措施可以将影响降到最低。2.运营期1、大气污染源强项目运营期主要为LNG储罐、加气过程逸漏的少量气体、非正常工况下检修放空废气等。 (1)LNG储罐闪蒸气LNG储罐在静态储存过程中会产生BOG闪蒸蒸汽,其以总烃形式存在,为无组织排放,按照储罐参数,LNG储罐的日蒸发率≤0.3%,所以本项目一台60m3的LNG储罐闪蒸气最大产生量0.18m3/d,64.8m3/a(0.0452t/a),通过放散管排出,放散口设置在LNG储气罐北端中间位置,且距地面不应小于5m,由于天然气比重较轻,放空天然气会迅速排入大气,不会形成聚集,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天然气中主要成分为甲烷以及少量的非甲烷总烃,甲烷对人体基本无毒,由于项目营运过程中损耗的天然气比较少,而且国家对天然气中的甲烷没有指定环境质量标准,因此本项目仅针对天然气中的非甲烷总烃进行评价。根据原料性质:甲烷含量为92.38%、C2H6含量为4.724%、C3H8含量为1.968%等,则非甲烷总烃的含量按6.692%进行计算,则非甲烷总烃年排放量为4.336m3/a(0.003t/a)。产生的BOG气体主要通过放散装置放散。产生的BOG气体通过放空阀至低压EAG气化器加热气化后进入低压放散立管直接排入大气。本项目不设BOG回收装置。(2)工艺装置区、加注作业无组织废气本项目使用的天然气为满足质量标准的成品高压天然气,无需净化处理,由天然气槽车直接运至厂区内固定位置后经由卸气柱通过容积60m3的LNG储罐输送至加气机直接为汽车加气。本项目工艺流程为简单的物理过程,无化学反应发生,并且是在密闭容器、设备与管道中进行,加气站潜液泵及泵池、增压器、加热器、卸车台等工艺装置区天然气无组织排放主要产生于管阀自然泄漏、卸车作业等。据同类型加气站有关资料,加气站内天然气无组织排放量约为加气量的万分之一。据此,项目日加气量42000Nm3,总烃废气产生量约为3.0Nm3/d(0.002t/d)。根据原料性质:甲烷含量为92.38%、C2H6含量为4.724%、C3H8含量为1.968%等,则非甲烷总烃的含量按6.692%进行计算,则非甲烷总烃年产生量为0.00013t/d(0.047t/a)。其排放方式为偶然瞬时冷排放。拟建项目采用的加气机的加气软管设有拉断阀,用于防止加气汽车在加气时因意外启动而拉断加气软管或拉倒加气机,造成LNG外泄事故发生。此外加气嘴上配置有自密封闭,可使加气操作既简单又安全,同时能有效防止加气过程中LNG外泄。所以加气过程中的无组织废气排放量极少,可以忽略不计,本环评仅进行定性分析,不进行定量分析。(3)清管、检修作业产生的废气项目在清管、检修作业、管阀泄漏以及因天然气压力超过其设定压力时因保护设备需要,通过安全阀进行自动放散产生的少量天然气,本站供气量4.2万Nm3/d,气损率为0.15‰(加气操作中无组织排放和各种非正常状态下的放空气体),天然气产生量为4.5Nm3/d,1620m3/a。检修产生的天然气需放空燃烧,放散产生的废气主要为SO2、NO2及部分未燃烧的非甲烷总烃。根据类比资料,天然气燃烧产生:SO2:1.0kg/WNm3、NO2:6.3kg/WNm3。因此,放散产生的SO2:0.162kg/a、NO2:1.0206kg/a。放散废气为偶然产生的,且产生量极少,本环评仅进行定性分析,不进行定量分析。(4)汽车尾气进出加气站的汽车使用天然气为燃料,产生的尾气对环境影响很小。加气站设置指示牌引导外来车辆在站内慢速行驶,并加强车棚机动车管理。(5)发电机废气备用柴油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30KW,一般在例检或停电的情况下使用,按一年使用8次,每次使用时间按8h计,柴油发电机组采用含硫量小于0.2%的柴油作燃料,按单位耗油量220Kw·h计,该发电机耗油量为4.4kg/h,年耗油量为0.28t。燃油烟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见下表:表5-5该建设项目发电机尾气污染物排放一览表污染物项目SO2NO2CO废气系数(kg/吨油)9.51110.251600(m3/h)年污染物排放量(kg/a)2.663.082.871×105(m3/a)污染物排放浓度(mg/m3)25.9830.0828.03-2、水污染源分析本项目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过往司乘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并参照《海南省用水定额》(2018年1月31日实施)进行估算,本项目用水及污水产生情况如下:(1)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生活用水:本项目职工为10人,食宿不在站内,用水量以50L/人·d计,则本项目用水量为0.5m3/d(即182.5m3/a),生活污水产生量以用水量的85%计,污水排放量为0.425m3/d(即155.13m3/a)。(2)过往司乘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项目运营后预计客流量为200人/d,用水量按15L/人次·天计,则流动人员用水量为3m3/d(即1096m3/a),生活污水产生量以用水量的85%计,污水排放量为2.55m3/d(即930.75m3/a)。(3)绿化用水项目内绿化面积为1780m2,绿化用水为每天4L/m2,绿化用水为7.12m3/d,根据万宁近三年天气数据,平均一年晴天数量为235天,即绿化用水量为1673.2m3/a。(4)场地清洗废水本项目需要清洗场地面积约为902m2,项目场地拖洗用水按4L/m2计,项目场地每10天冲洗一次,则项目场地用水量为133.50m3/a,地面清洗水多数都蒸发,仅有少部分废水产生,排水系数按用水量的20%计,则地面清洗废水排放量为26.70m3/a,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5)储罐检修废水根据《压力容器安全检查规程》,压力容器的全面检查每6年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时需要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程序如下:将储罐内气体排空后,再经氮气排空,然后充满水进行水压试验,检验是否有泄漏点。24小时后将水排至三级隔油池沉淀进行隔油。检修当年产生的检测废水量为60m3,折算成每年平均排水量10m3。(6)雨水场地周围设有环形雨水沟,罩棚雨水经罩棚柱落水管收集后和场地雨水随地势流向低洼处。合计,项目总污水排放量为3.24m3/d(即1183.6m3/a)。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754m3/d(即1005.21m3/a)。项目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表5-6项目用水量估算序号用水项目数量用水指标日用水量(m3/d)年用水量(m3/a)排水量(m3/a)1站内员工10人50L/(人·d)0.50182.5155.132司乘人员200人·次/d15L/(人·d)3.001096930.753绿化用水1780m24L/(m2·d)7.121673.204场地清洗902m24L/(m2·次)—133.526.75储罐检修———10106合计10.623085.21122.55本项目用水平衡见下图5-2:图5-2最高日水量平衡图单位:(m3/d)本项目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产生量及排放量见下表。表5-7项目水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种类污水量(m3/a)污染物名称污染物产生量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量排放去向浓度(mg/L)产生量(t/a)浓度(mg/L)排放量(t/a)生活污水1085.88BOD51500.163三级化粪池1300.141市政污水管网CODcr3000.3262500.271NH3-N250.027200.022SS2000.2171500.163清洗废水133.5COD1500.020隔油池1000.013SS3000.0401500.020石油类250.003150.002检修废水10COD150.00151000.003由检修单位清运SS2500.00251500.0015石油类600.0006150.000153、噪声污染源项目运营期的噪声源主要是产噪设备如潜液压泵、空压机、加气机等运行时产生的设备噪声、放散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进出车辆噪声。项目主要噪声源特征及治理措施见下表。表5-8主要噪声源强及特征表序号设备名称声级值dB(A)数量采取的措施治理后声级值dB(A)1空压机851台消声、隔声、减振等降噪措施652加气机752台减振553潜液压泵802台选用低噪声设备、安装减震垫等604进出车辆60-80--加强管理,禁止鸣笛,保持道路60固废污染源强本项目不涉及脱硫、加臭、脱水等设施,运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运营过程产生的生活垃圾主要来自加气站员工和司乘人员,职工生活垃圾按每人每日产生1.0kg计,拟建项目职工人数10人,则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为10kg,年产生量3.65t/a。司乘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每人0.1kg计,司乘人员每日按200人计,则产生的生活垃圾为20kg/d,年产生量为7.3t/a。营运期设备检修维护产生的废机油、废油桶等属于危险废物,根据类比同类型和规模的加气站,该部分危险废物产生量约为0.05t/a。设置危废收集箱暂存,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定期进行清运处理。综上,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0.95t/a,危险废物产生量为0.05t/a。生活垃圾中主要成分为办公废纸、食品包装袋、饮料瓶等,生活垃圾经垃圾桶分类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危险废物主要为检修时产生的废机油、废油桶等,危险废物设置危废收集箱暂存,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定期进行清运处理。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生产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施工期大气污染风力起尘粉尘少量少量动力扬尘粉尘少量少量水污染生活污水COD200mg/0.0876t/a依托周边基础设施。BOD5110mg/0.04818t/aSS10mg/0.00438t/aNH3-N100mg/0.0438t/a施工废水(360m3)SS500mg/L0.18t/a经沉淀后用于施工区域洒水抑尘,不外排噪声设备噪声等效声级79-95dB(A)79-95dB(A)固废生活垃圾5.475t分类收集交环卫部门处理建筑垃圾6.6t清运至环保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运营期大气污染物储罐闪蒸气非甲烷总烃0.0032t/a0.0032t/a工艺装置区无组织废气总烃废气2m3/d2m3/d清管、检修废气NO20.68985kg/a0.68985kg/a发电机NOx少量少量SO2少量少量烟尘少量少量进出车辆汽车尾气少量少量水污染物生活污水1085.88m3/aCOD150mg/L0.163t/a130mg/L0.141t/aBOD5300mg/L0.326t/a250mg/L0.271t/aSS25mg/L0.027t/a20mg/L0.022t/aNH3-N200mg/L0.217t/a150mg/L0.163t/a场地清洗废水133.5m3/aCOD150mg/L0.020t/a100mg/L0.013t/aSS300mg/L0.040t/a150mg/L0.020t/a石油类25mg/L0.003t/a15mg/L0.002t/a储罐检修废水10m3/aCOD15mg/L0.0015t/a100mg/L0.003t/aSS250mg/L0.0025t/a150mg/L0.0015t/a石油类60mg/L0.0006t/a15mg/L0.00015t/a固废生活垃圾10.95t/a分类收集交环卫部门处理危险废物0.05t/a置危废收集箱暂存,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定期进行清运处理噪声噪声污染主要为进出加气站汽车噪声、加气站压缩机噪声、检修设备放空噪声、LNG槽车运行产生的车辆噪声,声级值一般在60-100dB(A)之间。主要生态影响: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本项目目前已完成场地平整。区域内无特殊保护的植被和动物,生物多样性强度低,无现状敏感性生态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工程施工期。本项目开挖施工会对现有地表有轻微的扰动,裸露地表会造成轻微的水土流失,改变土壤生物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当项目建成后,项目拟设置绿地面积为1780m2,对植被、土地有明显的弥补作用,而在弥补对生态影响的同时,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临时弃渣场、土料场排水渠排水渠临时弃渣场、土料场排水渠排水渠排水渠沙袋临时挡渣墙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扬尘的主要来源①土方挖掘、堆放和清运过程中产生的扬尘;②运输车辆往来产生的扬尘;③施工垃圾堆放和清运过程中产生的扬尘;(2)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施工期间,施工场地内土石方开挖建设过程势必会破坏地表结构而形成裸露地表,其扬尘量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施工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高低及施工季节、时间长短,以及土质结构、天气条件等诸多因素关系密切,是一个复杂难于定量的问题,对整个施工期而言,施工产生的扬尘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阶段,主要是在建材的装卸、基础施工过程中,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其中施工及装卸车辆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施工场地建筑、堆料及运输抛洒等建筑尘在施工高峰期会不断增多,是造成扬尘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施工过程如果环境管理、监理措施不够完善,进行粗放式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渣土不及时清理,覆盖、酒水灭尘,出入场地运输车辆不及时冲洗、篷布遮盖等,均易产生建筑扬尘。施工扬尘粒径较大、沉降快,影响范围较小。(3)扬尘防治措施根据工程分析风力扬尘与粒径和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少露天堆放和保持一定的含水率、减少裸露地表是减少风力扬尘的有效手段。动力扬尘,由于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则扬尘量越大,因此限制车辆速度和保持地面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手段。为了防治施工期间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扬尘污染,要求建设单位严格按照《海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有关要求,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方案的要求施工,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环境保护牌,公示举报电话,扬尘污染控制措施、建设工地负责人、环保监督员、扬尘监管行政主管部门等有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并采取下列防生措施:①遇到干燥、易起沉的土方工程作业时,应辅以洒水压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遇到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土方作业,同时作业处覆以防尘网;②施工单位尽量使用预拌砂浆,减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源;③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水泥、石灰、砂石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密闭存储,或者设置围挡、堆砌围墙,并且采用防尘布苫盖抑尘;④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若在工地内堆置,应覆盖防尘布(网),定期喷洒抑尘剂或喷水压尘;⑤施工期间,应在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的出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车辆驶离施工场地前,应在洗车平台清洗轮胎及车身,不得带泥上路;施工场地出口处铺装道路上也应及时清扫冲洗,不得在未实施洒水等抑尘措施情况下进行直接清扫;⑥进出施工场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渣土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渣土运输车辆全部采取密闭措施。⑦对新铺路面和进出堆场的道路不定期洒水(主要干燥天气),洒水次数视起尘的具体情况确定。⑧临时堆土场及堆料场应实现封闭储存或建设防风抑尘设施。⑨设置车辆清洗池,进出车辆轮胎需进行清洗,防止带泥上路。采取上述防治及整改措施后,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可以满足《施工厂界扬尘排放限值》(DB61/1078-2017)中相关要求,且施工期影响是短期的,施工完成后就会消失。2、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建设期间,施工人员均不在工地食宿,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依托周边村民生活设施。施工废水中以无机悬浮物(SS)为主,要求在施工现场设简易的隔油沉淀池处理,施工废水收集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针对施工期可能造成的水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建设单位采取如下措施:施工期污(废)水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当地水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因此建设单位应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治理:①在冲洗车辆场地设隔油沉淀池,对冲洗废水进行隔油沉淀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循环用于道路养护。②在工地四周设截水沟,防止下雨时裸露的泥土随雨水流入河流,造成水体SS增加,泥沙淤积。③运输、施工机械临时检修所产生的油污应集中处理,擦有油污的固体废物不得随意乱扔,应集中收集后妥善处理,以免污染水体;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燃料用油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④对于不可避免冒、滴、漏油现场,施工过程中尽量采用固体吸油材料(如棉纱、木屑等)将废油收集,避免产生过多的含油污水,对渗漏到土场的油污应及时利用刮削装置收集封存,集中处理。⑤施工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⑥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租用当地居民民房,依托周围村民生活设施。经过以上措施,机械设备、建筑材料运输与堆放产生的废水以及受降雨冲刷产生的带有油污的废水能全部收集到施工期的隔油沉淀池内,经处理后出水可以作为道路混凝土养护用水,能够重复利用达到零排放,同时节约用水。3、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噪声主要有固定、连续式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和移动交通噪声,噪声源强约为79-95dB(A)。项目夜间不施工,同时为有效降低施工期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现就噪声控制措施提出以下要求:①所有高产噪设备的施工时间安排在白天施工,施工时一定要注意合理配置施工机械,晚10:00早6:00禁止施工,因工艺要求必须夜间施工的,需征得相关部门同意,在周边张贴告示,告知周边村民。②设备选型上采用低噪声设备,对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减少设备因松动部件的震动或消声器破坏而加大其工作时的声级。③不合理施工作业是产生人为噪声的主要原因,要杜绝人为敲打、野蛮装卸现象,规范建筑物料、上石方清运车辆进出工地高速行驶、鸣笛等。④对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能设在棚内操作的应尽量进入操作间采取一定的隔声、降噪措施,不能入棚的也应适当建立单面声障。⑤为了有效地控制施工噪声影响,除落实有关的控制措施外,还必须加强施工环境管理,由环保部门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工程承包时,应将环境保护内容列入承包合同,落实各项施工噪声的控制措施和有关主管部门的要求。尽量将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对不同施工阶段,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对施工场界进行噪声控制。施工时段结束后,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将消失。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建筑垃圾以无机废物为主,包括施工下脚料,如废弃的砖瓦、混凝土块等,同时还包括少量的有机垃圾主要是各种包装材料,包括废旧塑料、泡沫等。这些废弃物基本上不易溶解、不易腐烂变质,如处理不当会影响周围环境。施工期建筑垃圾应分类收集并尽可能回收再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及时清理出施工现场。生活垃圾来源于施工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遗弃的废弃物,其成分与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成分相似,以有机物为主,统一收集后交予环卫部门。建设单位应及时收集生活垃吸,纳入附近环卫部门所设公共垃圾箱内,并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项目产生的弃上尽量回填,其余建筑废弃物必须按有关部门要求运至指定地点综合利用或填埋处理,不得随意抛弃。同时,要求施工单位加强施工管理,规范运输,不得随路洒落,不得随意堆放;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回收,清理多余或废弃的建筑材料或建筑垃圾。对于表层土应妥善堆放,用于绿化。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沿途抛洒,以兔造成污染。在对固体废物实行妥善处置的前提下,对环境的影响较小。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占地为当地常见的耐旱乔木、灌木,没有珍稀动植物分布,项目区场地已经平整周围没有农作物。本项目施工期会对原有地表产生一定的扰动和破坏,且施工过程中场内弃土因结构松散易被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根据现场踏勘,项日所在区域为城市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相对简单,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有限。施工区域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动物及植物群落分布及其它生态敏感点。为减少施工期水土流失量,保护生态环境,评价要求施工期采取以下措施。①挖出土方应及时回填和用于绿化,尽量避免长时间、不加围栏的露天堆放;②施工场地道路采用硬化路面;③场地四周设排水沟,排水先经工地临时沉淀池沉淀后排放。通过采取以上防护措施,可大大降低项目施工期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影响。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项目运营期的废气主要为LNG储罐闪蒸气,工艺装置区、加注作业无组织废气,清管、检修作业产生的废气,汽车尾气等。(1)影响分析与评价1)LNG储罐闪蒸气LNG由槽车输送至储罐中时,由于储罐中的压力小于槽车中的压力,当液体形式的LNG由槽车进入到储罐中时会发生闪蒸现象,从而形成部分闪蒸气。本项目的LNG储罐或液相工艺管道,由于漏热自然蒸发产生的BOG气体通入储罐的液体内,通过罐内液体升温,使之冷凝,一般产生放空的BOG气体很少,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较小。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一台60m3的LNG储罐闪蒸气最大产生量0.18m3/d,64.8m3/a(0.0452t/a),非甲烷总烃年排放量为4.336m3/a(0.003t/a)。LNG设备和管道的天然气放散应符合下列规定:加气站内应设集中放散管。LNG储罐的放散管应接入集中放散管,其他设备和管道的放散管宜接入集中放散管。放散管管门应高出LNG储罐及以管口为中心半径12m范围内的建构筑物2m及以上,且距地面不应小于5m。放散管管口不宜设雨罩等影响放散气流垂直向上的装置。放散管底部应有排污措施。低温天然气系统的放散应经加热器加热后放散,放散天然气的温度不宜比周围环境温度低50℃。放散管应设置防治回火的设施。2)工艺装置区、加注作业无组织废气加气站潜液泵及泵池、增压器、加热器、卸车台等工艺装置区天然气无组织排放主要产生于系统检修、管阀泄漏、卸车作业等。加气站内天然气无组织排放量约为加气量的万分之一。其排放方式为偶然瞬时冷排放。拟建项目采用的加气机的加气软管设有拉断阀,用于防止加气汽车在加气时因意外启动而拉断加气软管或拉倒加气机,造成天然气外泄事故发生。此外加气嘴上配置有自密封闭,可使加气操作既简单又安全,同时能有效防止加气过程中天然气外泄。所以加气过程中的无组织废气排放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本环评仅进行定性分析,不进行定量分析。为减少天然气的无组织排放量,本项目采取了如下措施:①为了减少气体的无组织泄漏,LNG泵选用潜液泵,加气机选型考虑良好的机械密封。②天然气管道均采用不锈钢无缝钢管。③对各类阀门的选配必须考虑防泄漏。④槽车采用封闭卸车系统,将天然气汽车车载瓶内的泄压气体导回储罐回收。⑤储罐安全阀放空采用高点排放。天然气比重小于空气,在空气中可以迅速扩散,由于不含一氧化碳,没有中毒的危险。3)清管、检修作业产生的废气项目在清管、检修作业、管阀泄漏以及因天然气压力超过其设定压力时因保护设备需要,通过安全阀进行自动放散产生的少量天然气。放散废气为偶然产生的,且产生量极少,本环评仅进行定性分析,不进行定量分析。根据海南省地方规范《液化天然气(LNG)汽车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DB15T471-2010)的规定,“放散管管口应高出12m范围内的建(构)筑物2m及以上,且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5m”。本项目放散管管口附近最高的构筑物为LNG储罐,其顶端距地面约为1.8m,因此按规定放散管管口距地高度应大于5m,项目放散管实际设计(距地)高度为7.5m,符合规范要求。项目放散的天然气都采用站内集中排空的方式排入大气,每年放散次、放散量较小,且天然气比重较轻,相对比重为0.5548(对空气),放散的天然气会迅速扩散进入大气,不会形成聚集,不会对周边环境构成明显危害,不会对周边大气产生明显污染影响。4)汽车尾气进出加气站的汽车使用天然气为燃料,产生的尾气对环境影响很小。加气站设置指示牌引导外来车辆在站内慢速行驶,并加强车棚机动车管理。(2)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①源强分析天然气中主要成分为甲烷以及少量的非甲烷总烃,国家对天然气中的甲烷没有指定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仅针对天然气中的非甲烷总烃进行预测。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非甲烷总烃年排放量为4.336m3/a(0.003t/a,0.00034kg/h)。②Pmax及D10%的确定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5.3节工作等级的确定方法,结合项目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附录A推荐模型中的AERSCREEN模式计算项目污染源的最大环境影响,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对本项目进行分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定义如下:PPi——Ci——采用估算模型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1h地面空气质量浓度,μg/m3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μg/m3③评价等级判别表评价等级按下表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表7-1评价等级判别表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评价Pmax≧10%二级评价1%≦Pmax<10%三级评价Pmax<1%④污染物评价标准污染物评价标准和来源见下表。表7-2污染物评价标准污染物名称功能区取值时间标准值(μg/m3)标准来源NMHC二类限区一小时2000.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2.0mg/m3的标准⑤污染源参数主要废气污染源排放参数见下表:表7-3主要废气污染源参数一览表(矩形面源)污染源名称起点坐标(o)海拔高度m矩形面源参数污染物名称排放速率单位经度经度长度(m)宽度(m)有效高度(m)面源110°21′37.67″18°47′40.45″15.007.0037.0010.00NMHC0.0003kg/h⑥项目参数估算模式所用参数见表。表7-4估算模型参数表参数取值城市农村/选项城市/农村城市人口数(城市人口数)13.6万最高环境温度37.4°C最低环境温度5.6°C土地利用类型城市区域湿度条件潮湿是否考虑地形考虑地形是地形数据分辨率(m)90是否考虑岸线熏烟考虑岸线熏烟否岸线距离/km/岸线方向/o/⑦评价工作等级确定本项目所有污染源的正常排放的污染物的Pmax和D10%预测结果如下:表7-5Pmax和D10%预测和计算结果一览表污染源名称评价因子评价标准(μg/m3)Cmax(μg/m3)Pmax(%)D10%(m)面源NMHC2000.00.49400.0247/本项目Pmax最大值出现为矩形面源排放的NMHCPmax值为0.0247%,Cmax为0.4940μg/m³,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分级判据,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不进行进一步的预测与评价。⑧污染源结果表表7-6最大Pmax和D10%预测结果一览表下方向距离(m)矩形面源NMHC浓度(μg/m³)NMHC占标率(%)50.00.25570.0128100.00.11030.0055200.00.04390.0022300.00.02540.0013400.00.01720.0009760.00.01270.0006600.00.00990.0005700.00.00800.0004800.00.00670.0003900.00.00570.00031000.00.00490.00021200.00.00390.00021400.00.00320.00021600.00.00270.00011800.00.00240.00012000.00.00200.00012760.00.00150.00013000.00.00120.00013760.00.00100.00004000.00.00080.00004760.00.00070.00007600.00.00060.000010000.00.00020.000011000.00.00020.000012000.00.00020.000013000.00.00020.000014000.00.00020.000017600.00.00010.000020000.00.00010.000025000.00.00010.0000下风向最大浓度0.49400.0247下风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19.019.0D10%最远距离//评价等级三级⑨根据预测结果分析:本项目Pmax最大值出现为矩形面源排放的NMHCPmax值为0.0247%,Cmax为0.4940μg/m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分级判据,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不进行进一步大预测与评价。2、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地面清洗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生活污水排放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中的B级标准。气罐清洗水外请专业有资质的公司负责清洗,清洗后废物由该公司带回处理。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1)噪声源强和降噪措施本项目的噪声源主要为空压机、潜液泵、加气机等设备而运行时产生的设备噪声、放散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进出车辆噪声。主要噪声源位置见总平面布置图。根据有关资料和类比调查,这些机械设备的单机噪声强度约为60-85dB(A)。根据类比同类加气站项目设备噪声值可知,各类设备声源强度见工程分析。(2)预测模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的技术要求,本次评价采取导则上推荐模式。1)声级计算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等效声级贡献值(Leqg)计算公式: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LAi—i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A);T—预测计算的时间段,s;ti—i声源在T时段内的运行时间,s。2)预测点的预测等效声级(Leq)计算公式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Leqb—预测点的背景值,dB(A)2)户外声传播衰减计算户外声传播衰减包括几何发散(Adiv)、大气吸收(Aatm)、地面效应(Agr)、屏障屏蔽(Abar)、其他多方面效应(Amisc)引起的衰减。距声源点r处的A声级按下式计算:式中:温度、湿度和声波频率的函数;r—声源到预测点的距离;hm—传播路径的平均离地高度;本项目在预测中考虑几何发散、大气吸收、地面效应等影响和计算方法。本项目产生的各种声源在采用一定的噪声防治措施后,传到周界的噪声,经计算,处理后噪声影响情况列于下表。表7-7处理后各声噪声计算结果序号设备名称声级值dB(A)采取的措施治理后声级值dB(A)1空压机85消声、隔声、减振等降噪措施602加气机75减振553潜液压泵80选用低噪声设备、安装减震垫等604进出车辆60-80加强管理,禁止鸣笛,保持道路60表7-8噪声源与预测点距离一览单位:m噪声污染源与东面厂界距离与南面厂界距离与西面厂界距离与北面厂界距离空压机39.61m8.9m21.23m82.38m加气机12.97m21.6m12.97m69.77m潜液压泵50.04m26.05m13.29m69.17m表7-9运营期项目噪声对厂界噪声的贡献值单位:dB(A)时段东厂界南厂界西厂界北厂界昼间37.6740.1334.4932.21夜间37.6740.1334.4932.21表7-10运营期项目噪声对厂界噪声的预测值单位:dB(A)噪声值东厂界南厂界西厂界北厂界昼间背景值57.552.555.566.5贡献值37.6740.1334.4932.21预测值57.552.755.566.5标准值60606070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夜间背景值48.5464854.5贡献值37.6740.1334.4932.21预测值48.847.048.254.5标准值50505055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根据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噪声对区域影响有限,项目所在区域为2类功能区,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噪声级增高量较小,经预测,项目厂界噪声经采取降噪措施后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排放标准限值。加气站正常情况下只昼间加气,根据运营需要,偶而有个别车辆夜间加气,夜间人为噪声影响较大,如加气车辆盖盖、高声吼叫等均可能对周围声环境质量造成影响,因此,评价要求:在日常运行中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对加气车辆盖盖做到轻拿轻放,不得高声喧哗,并在站区内张贴禁止高声喧哗标识,站区禁止鸣笛、控制车速等措施。综上,在采取环评提出的各项措施后,本项目产生的噪声不会对周围声学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可以做到厂界达标,噪声不扰民。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一般固体废物主要是职工办公生活垃圾、加气车辆带来垃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清运处置,做到日产日清,危险废物设置危废收集箱暂存,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定期进行清运处理,采取以上措施后,固废对加气站内部及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5、环境风险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要求,通过风险调查及风险识别,确定本项目可能的事故情形,分析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减轻或避免风险事件对环境的影响。5.1风险评价依据5.1.1环境风险调查本项目为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可能会发生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爆炸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液化天然气属于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性、易爆特性,其环境风险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主要是液化天然气站可能发生的泄漏、爆炸、火灾等风险,主要起因是管线及储灌缺陷、焊缝开裂、基础工程不合格、管道腐蚀、违规操作、自然灾害等。如上述事故发生,则会产生破坏建筑物、危及人身安全、污染周围空气等影响。项目使用的液化天然气,其主要为甲烷(CH4),使用60m3液化气储罐储存。表7-11天然气物化特性表标识中文名: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英文名:methane;分子式:CH4分子量:16.04危规号:21007UN编号:1971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熔点(℃):-182.5沸点(℃):-161.5相对密度(水=1):0.45相对密度(空气=1):0.55饱和蒸汽压(KPa):53.32(-168.8℃)禁忌物:强氧化剂、氟、氯临界压力(MPa):4.59临界温度(℃):-82.6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危险特性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燃烧性:易燃引燃温度(℃):538闪点(℃):-188爆炸下限(%):5.3爆炸上限(%):15LC50:无资料LD50:无资料燃烧热(KJ/mol):889.5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危险特性: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位能引起燃烧爆炸。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工作场所最高允许浓度: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300mg/m3急救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5.1.1.1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计算所涉及的每种危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B中对应临界量的比值Q。当只涉及一种危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当存在多种危险物质时,则按下式计算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Q=q1/Q1+q2/Q2+……+qn/Qn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t。当Q<1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I。当Q≥1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本项目所涉及的危险物质为LNG,项目危险物质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见表7-12。根据查阅《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中附录B序号183甲烷的临界量为10t。则项目Q值计算见表7-12。表7-12项目危险物质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名称储存量(t)储存位置储存装置最大存储量LNG22LNG储罐及工艺装置区60m3地上卧式低温LNG储罐22tCNG1.49CNG储气瓶组及工艺装置区8.4m3储气瓶组1.49t表7-13Q值计算结果表危险物质类别最大贮存量(t)临界量(t)Q值天然气易燃气体23.49102.349注:甲烷CAS号为74-82-8。根据以上分析,项目Q值为2.349,1≤Q<10。5.1.1.2行业及生产工艺分析项目所属行业及生产工艺特点,按照表C.1评估生产工艺情况。具有多套工艺单元的项目,对每套生产工艺分别评分并求和。将M划分为(1)M>20;(2)10<M≤20;(3)5<M≤10;(4)M=5,分别以M1、M2、M3和M4表示。表7-14行业及生产工艺行业评估依据分值石化、化工、医药、轻工、化纤、有色冶炼等涉及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电解工艺(氯碱)、氯化工艺、硝化工艺、合成氨工艺、裂解(裂化)工艺、氟化工艺、加氢工艺、重氮化工艺、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胺基化工艺、磺化工艺、聚合工艺、烷基化工艺、新型煤化工工艺、电石生产工艺、偶氮化工艺10/套无机酸制酸工艺、焦化工艺5/套其他高温或高压、涉及易燃易爆等物质的工艺过程、危险物质贮存罐区5/套(罐区)管道、港口/码头等涉及危险物质管道运输项目、港口码头等10石油天然气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开发(含净化),气库(不含加气站的气库),油库(不含加气站的油库)、油气管线b(不含城镇燃气管线)10其他涉及危险物质使用、贮存的项目5注:a高温指工艺温度>:300°C,高压指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10.0MPa;b长输管道运输项目应按站场、管线分段进行评价。本项目加气站的设有60m3液化气储罐和8.4m3压缩天然气储瓶,属于其他行业中的“涉及危险物质使用、贮存的项目”,行业及生产工艺M为5,用M4表示。5.1.1.3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根据上述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和行业及生产工艺M,按照表1.3-1确定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等级为P4。表7-15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判别表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行业及生产工艺(M)M1M2M3M4Q≥100P1P1P2P310≤Q<100P1P2P3P41≤Q<10P2P3P4P45.1.2环境风险潜势初判5.1.2.1环境敏感程度判别大气环境依据环境敏感目标环境敏感性及人口密度划分环境风险受体的敏感性,共分为三种类型,E1为环境高度敏感区,E2为环境中度敏感区,E3为环境低度敏感区,分级原则见下表7-16。表7-16大气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分级大气环境敏感性E1周边5km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机构人口总数大于5万人,或其他需要特殊保护区域:或周边500m范围内人口总数大于1000人: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管段周边200m范围内,每千米管段人口数大于200人。E2周边5km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机构人口总数大于1万人,小于5万人:或周边500m范围内人口总数大于500人,小于1000人: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管段周边200m范围内,每千米管段人口数大于100人,小于200人。E3周边5km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机构人口总数小于1万人:或周边500m范围内人口总数小于500人: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管段周边200m范围内,每千米管段人口数小于100人。本项目周边5km范围内居民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等机构,行政办公机构总人数大于1万人,小于5万人,且周边500m范围内人口总数小于1000人由上表可知,项目大气环境敏感程度为环境高度敏感区(E1)。由上表可知,项目大气环境敏感程度为环境高度敏感区(E2)(2)地表水环境依据事故情况下危险物质泄漏到水体的排放点受纳地表水体功能敏感性,与下游环境敏感目标情况,共分为三种类型,E1为环境高度敏感区,E2为环境中度敏感区,E3为环境低度敏感区,分级原则见表D.2。表7-17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环境敏感目标地表水功能敏感性F1F2F3S1E1E1E2S2E1E2E3S3E1E2E3表7-18地表水环境功能敏感性分区敏感性地表水环境敏感特征敏感F1排放点进入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为Ⅱ类及以上,或海水水质分类第一类;或以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水体的排放起点算起,排放进入受纳河流最大流速时,24h流经范围内涉跨国界的较敏感F2排放点进入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为Ⅲ类及以上,或海水水质分类第二类;或以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水体的排放起点算起,排放进入受纳河流最大流速时,24h流经范围内涉跨省界的低敏感F3上述地区之外的其他区域表7-19环境敏感目标分级分级环境敏感目标S1发生事故时,危险位置泄漏到内陆的排放点下游(顺水流向)10km范围内、近岸海域一个潮周期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两倍范围内,有如下一类或多类环境风险受体;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包括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红树林、珊瑚礁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海洋特别保护区;海上自然保护区;盐场保护区;海水浴场;海洋自然历史遗迹;风景名胜区;或其他特殊重要保护区域S2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内陆水体的排放点下游(顺水流向)10km范围内、近岸海域一个潮周期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两倍范围内,有如下一类或多类环境风向受体的;水产养殖区;天然渔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滨风景游览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生存区域S3排放点下游(顺水流向)10km范围、近岸海域一个潮周期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两倍范围内无上述类型1和类型2包括的敏感保护目标根据表7-11判断,地表水功能敏感性为低敏感(F3)。同时区域地表水系无涉及类型1和类型2包括的敏感保护目标,因此环境敏感目标分级为S3。根据表7-10中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可知,本项目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为E3。(3)地下水环境本项目为地上储罐,对储罐区地面以及场区道路进行水泥硬化,一旦发生火灾消防废水会通过排水沟进入事故应急池,不会渗入地下水层,对地下水不会造成影响。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D,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判定为E3环境低度敏感区。表7-20地下水功能敏感性分区敏感性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敏感G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他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敏感G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a不敏感G3上述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a“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本项目所在地无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属于地下水功能敏感性分区中的不敏感G3。表7-21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分级包气带岩土的渗透性能D3Mb≥1.0m,K≤1.0*10-6cm/s,且分布连续、稳定D20.5m≤Mb<1.0m,K≤1.0*10-6cm/s,且分布连续、稳定Mb≥1.0m,1.0*10-6cm/s<K≤1.0*10-4cm/s,且分布连续、稳定D1岩(土)层不满足上述“D2”和“D3”条件Mb:岩土层单层厚度。K:渗透系数根据周边地质勘测结果,项目所在地区域包气带岩土平均厚度为5.1m,其渗透系数在0.1~0.25m/d,故判定其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为D2。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D,地下水敏感区划分判定为E3环境低度敏感区。表7-22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包气带防污性能地下水功能敏感性G1G2G3D1E1E1E2D2E1E2E3D3E2E2E3(4)环境敏感程度(E)的判定综上所述,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D,本项目大气敏感程度为E2,地表水敏感程度为E3,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E3。7.1.3风险潜势结论结合前面环境敏感程度(E)和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害性(P)判定,再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T169-2018)表2可知,本项目风险潜势为Ⅰ,导则依据详见表7-23。表7-23项目风险等级判别表环境敏感程度(E)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极高危害(P1)极高危害(P2)极高危害(P3)极高危害(P4)环境高度敏感区(E1)Ⅳ+ⅣⅢⅢ环境中度敏感区(E2)ⅣⅢⅢⅡ环境低度敏感区(E3)ⅢⅢⅡⅠ注:Ⅳ+为极高环境风险7.1.4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各环境要素环境风险潜势判定情况见表7-24。表7-24各环境要素环境风险潜势判定表环境要素环境敏感区分级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环境风险潜势大气环境E3P4Ⅱ地表水环境E3P4Ⅰ地下水环境E3P4Ⅰ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T169-2018),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根据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和所在地的环境敏感性确定环境风险潜势,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判定如下表所示。风险潜势为Ⅳ及以上,进行一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Ⅲ,进行二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Ⅱ,进行三级评价;风险潜势为Ⅰ,可开展简单分析。表7-25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环境风险潜势Ⅳ、Ⅳ+ⅢⅡⅠ评价工作等级一二三简单分析aa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见附录

A。本项目危险物质在事故情形下的环境影响途径主要为大气、地表水、地下水,风险潜势分别为Ⅱ、Ⅰ、Ⅰ。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要求,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三级,地表水、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简要分析。7.1.5评价范围的确定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的规定,本项目风险评价范围为距离项目厂界≤3km的范围;据现状调查,站场3km周围人口分布情况见表7-26。表7-26站场周围3km范围内人群分布情况序号名称方位距离/m人口/人特征保护目标1思源实验学校西12064100学校环境风险2马坡村西440210村庄3万宁宏华医院西1230—医院4南坡西南1118120村庄5万宁神康医院西南1447—医院6上果西南215068村庄7李村西南205638村庄8上章西南2455102村庄9下章西南245596村庄10太阳村西南245580村庄11翡翠花园南345部分入住居住区12老黄南1970180村庄13六房南2430261村庄12多文南2650210村庄13后山南2610180村庄14铜鼓东南2640320村庄15万城裕民小学东南2498—教育16裕民村东南20331800村庄17光亚国际学校东南2529—教育18中央坡公馆东1019部分入住居住区19万城后田小学东780—教育20万宁第三中学东1228—教育21邮电新村东1475590居住区22万宁市市政环境卫生管理处东1641—行政23万宁市水政检察大队东2291—行政24万宁市地方税务局东2549—行政25万城初级中学东北2041—教育26万宁第二小学东北2272—教育27华亚万宁花园东北2532部分入住居住区28边田东北170960村庄29万宁火车站东北2651—车站30启丰北1351140村庄31甘塘学校北2517—教育32南山北1308120村庄33边坡北182580村庄34边沟北2200150村庄7.2风险评价7.2.1风险评价重点按照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如下:=1\*GB3①分析和预测事故对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2\*GB3②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3\*GB3③提出防范、减少、消除对人群和环境危害的措施。7.2.2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价的基础,它是通过定性分析及经验判断,识别评价系统的危险源、危险类型和可能的危险程度及确定其主要危险源。本项目风险事故的主要类型为天然气泄漏、及火灾爆炸事故。本次环境风险评价仅涉及加气站站区,不包括天然气气槽车运输事故。(1)物质危险性识别本项目的主要工艺是在密闭的系统内输送、储存易燃、易爆的天然气,整个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易燃品——天然气,其危险性主要包括存储过程中的泄露、火灾爆炸等。(2)风险类型根据天然气(CH4)化学性质及其生产储存方式,本项目风险事故的主要类型为天然气(CH4)泄漏,及由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见下表。表7-27本项目风险类型及后果计算模型一览表事故源事故诱因事故类型后果计算模型LNG储罐小孔径泄露火灾爆炸蒸气云爆炸模型储罐超压爆裂有害气体扩散有毒有害气体扩散模型CNG储气瓶管道泄漏火灾爆炸蒸气云爆炸模型储气瓶超压爆裂有害气体扩散有毒有害气体扩散模型(3)事故资料收集案例1:2011年2月8日晚19时,徐州LNG加气站发生火灾。无人员伤亡。事故原因:贮罐底部区域出现LNG泄露,但是没有天然气泄露报警。当时正是正月初六,居民燃放的烟花爆竹可能是外来火源,点燃了贮罐底部泄露的天然气,引发火灾。事故分析:LNG贮罐区域天然气泄漏报警器安装位置不当或者是报警器灵敏度不够,在发生天然气泄漏的情况下,没有及时报警;LNG贮罐区域没有紧急切断的安全系统,这样在火灾情况下,仍有大量的泄漏气体在参与燃烧;LNG贮罐底部管道系统的液相管上没见到“紧急切断阀”,因此没有实施:“泄漏-报警-关闭出液管路”的自动切断功能;LNG贮罐区域没有“紧急切断按钮”,在发生危险时,不能人为启动紧急切断系统。液相管线没有紧急切断阀;LNG贮罐底部管路系统中有多组“法兰联接”件,它是LNG站中最大的泄漏点,尤其在火灾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泄漏,这是徐州火灾中,有大量LNG流出助长火势的重要原因。管路系统采用焊接的联接方式就不会存在法兰联接件泄漏的隐患;管路系统大量采用易泄漏的“法兰联接件”;贮罐的自增压器也存在泄漏的隐患,应当与贮罐保护一定的距离,不要直接放在贮罐下部。增压器在贮罐下部,过火后的立式LNG罐体下方的装置。7.2.3源项分析(1)生产区危险性分析项目经营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容器爆炸、化学爆炸、中毒和窒息、噪声与振动、车辆伤害等;主要存在的部位在于LNG卸车区、LNG储罐区、CNG储气瓶、加气区及变配电房等。主要辨识结果如下表所示。表7-28项目经营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序号危险因素类别事故原因事故后果主要存在部位危险程度1火灾LNG泄漏,CNG泄漏、遇高温、明火或静电火花等人员伤亡、设备损坏LNG储罐、LNG卸车点、LNG增压器、LNG潜液泵、放散管、CNG储气瓶、加气区等高度危险2容器爆炸LNG储罐、CNG储气瓶、压力管道等超压运行人员伤亡、设备损坏LNG储罐、压力管道、CNG储气瓶高度危险3化学爆炸LNG、CNG泄漏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遇点火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LNG卸车点、LNG拦蓄池装置区、CNG储气瓶、加气区高度危险4中毒和窒息LNG泄漏、CNG泄漏、作业场所通风不良、人员欠缺劳动防护用品等人员伤亡LNG卸车点、CNG储气瓶、加气区高度危险5机械伤害机械设备欠缺防护设施,作业人员违规操作、无劳动防护用品等人员伤亡LNG潜液泵中度危险6触电伤害带电部位裸露,作业人员违规操作、无劳动防护用品等人员伤亡变配电房等中度危险7噪声和振动伤害设备缺陷、安装不稳固、无降噪减振措施、作业人员无劳动防护用品等人员伤亡、设备损坏LNG潜液泵、增压器等一般危险8车辆伤害车道较窄、无序指挥、驾驶员违规操作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加气区、LNG卸车点一般危险(2)最大可信事故类型及概率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通过对项目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可以确定本项目的最大可信事故分为两类:一类:储罐泄漏引发的火灾和爆炸;二类:阀门、管道等天然气泄漏引发的火灾和爆炸。具体事故分析如下:①储罐事故分析根据美国M&MprotectionConsultants.W.G.Garrison编制的“世界石油化工企业近30年100起特大型火灾爆炸事故汇编(Ⅱ版)”中,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发生损失超过1000万美元的特大型火灾爆炸事故,对这些事故进行分析,从中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规律进行分析、借鉴。按石油化工装置划分事故,根据“世界石油化工企业近30年100起特大型火灾爆炸事故”可统计归纳出如下事故比率表。表7-29事故比率表装置次数所占比例(%)烷基化66.3加氢77.3催化气77.3焦化44.2溶剂脱沥青33.16蒸馏33.16罐区1616.8油船66.3乙烯77.3乙烯加工88.7聚乙烯等塑料99.5橡胶11.1天然气输送88.4合成氨11.1电厂11.1根据《安全与环境学报》中Vol.6No.5Oct,2006中《LNG供气站重大事故风险及定量评价》(王海蓉,马晓茜),LNG站的蒸汽爆炸事故和沸腾蒸汽液体爆炸为低概率事件,约为1.293×10-5次/a。②阀门管道等事故率分析表7-30按事故原因分析的事故概率分布表序号事故原因事故频率数(件)事故频率(%)所占比例顺序1阀门、管线泄漏3435.112泵、设备故障18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