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我国环境侵权责任实现方式的重构环境侵权是指因产业活动或者其他人为原因,导致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因而对他人人身权、财产权、环境权益或公共财产造成损害或有造成损害的可能,并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种特殊侵权行为。环境侵权具有:主体的不平等性、不可互换性;原因行为在价值判断上的社会妥当性、合法性;侵害状态的间接性、继续性、反复性、广阔性和累积性;兼有公害性和私害性等特征。环境侵权与其它侵权行为的区别不仅在于是通过环境这一媒介造成人身权、财产权的损害,而且在于因环境恶化造成环境利益的损害,前者也是民法、行政法关注的对象,后者才是环境法的特质,环境侵权在本质上是对环境利益造成了损害,而不是局限于违法或违反义务,否则,很多合法排污和无法定义务而导致环境污染的情形将无从救济。本文拟在继承传统环境侵权责任实现方式基础上,从环境侵权的特征和本质出发,重构环境侵权责任的实现方式,以期对我国环境侵权责任的完善和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修改有所帮助。一、我国环境侵权责任实现方式的现状及缺陷(一)我国环境侵权责任实现方式的现状我国关于环境侵权责任实现方式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民法通则》、《环境保护法》及海洋、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污染防治法律的有关规定以及森林、草原、渔业、土地管理、矿产资源、水土保持、野生动物保护等自然资源保护法律的有关规定。从总体上看,形成了民事基本法——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这样一个系统的、层次鲜明的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立法体系。《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了十种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适用于环境侵权责任的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五种。根据《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该法第四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土地、森林、草原、水、矿产、渔业、野生动物等资源破坏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责任。”其他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也作了类似的规定,即把“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作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如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中,《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二条规定:“造成大气污染危害的单位,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造成水污染危害的单位,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中,《森林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盗伐森林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滥伐森林或其他林木,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5倍的树木……拒不补种树木或者补种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林业主管部门代为补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支付……”等等。学界一般认为排除危害同《民法通则》规定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没有实质上的不同,可以理解为后三种责任形式是前者的具体化和不同情况下的分别适用,而且包括了危害尚未发生而采取的停止和排除的措施;因此,我国环境侵权责任的实现方式有恢复原状、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三种。(二)我国环境侵权责任实现方式的缺陷在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方式上,我国法律确认了恢复原状、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为一体的救济方式,有利于环境侵权受害人的保护。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规模的扩大,环境侵权现象日益严重,我国现行的环境侵权救济制度已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1.对生态破坏行为重视不够。虽然《环境保护法》第三章规定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改善,但对于破坏自然资源的违法行为及相应的法律责任规定得过于原则和粗糙,没有规定生态效益补偿费制度,极不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使发现了也不能尽快消除,损害往往要潜伏很长时间,因此,仅仅是在事后恢复原状、排除侵害和损害赔偿是不够的,应当确立以预防为主的救济制度。在早期的环境法制建设中,在那些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习惯于对损害进行赔偿的前提下,大力提倡事前预防与事后赔偿并重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将所存在的环境隐患尽早清除,将更符合我们现代人的利益。预防与救济不仅要同步走,而且在同步走的过程中,重点强化环境侵权的预防机制,应当“防患于未然”。综合社会各个方面因素来看,实施预防机制的经济成本要远远低于事后所遭受的赔偿成本。(三)损害赔偿个别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原则环境侵权多为社会性权益侵害,其原因事实具有适法性,一些重大危险性公害案件受害地区广阔、受害人数众多、赔偿数额巨大,为了避免侵权行为人因赔偿负担过重甚至破产,一方面使受害人无法实际获得赔偿金,另一方面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西方各国大都建立了损害赔偿的保障制度,包括财务保证或担保、责任保险、赔偿或补偿基金、社会安全体制等社会化赔偿制度。损害赔偿的社会化并不排斥损害赔偿的个别化。环境侵权损害的填补大致存在着以下几种可能的情形:责任人确定,并且完全由该责任人自己“最终”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责任人确定,完全或部分地通过价格机制、责任保险等社会化的制度由他人承担损害填补责任;责任人确定,首先由责任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该责任人支付能力不足的部分再通过国家给付等社会化的制度由他人承担损害填补责任;责任人无法确定,只能通过社会化的制度由他人承担损害填补责任。从上述情形可见,环境侵权损害填补责任的个别化与损害填补责任的社会化只是相对的,只有两者相互结合,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才能更好发挥作用。三、我国环境责任实现方式的重构笔者主张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中环境责任实现方式的重构应吸收民事责任形式的精华,对民法中已经定型而又成熟,应当引进;同时还要根植于环境法学的沃土,根据环境问题的特殊性,量身定做环境法学“自己”的责任形式。以此,环境责任形式有四种:恢复原状、恢复生态、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下面分别阐述之。(一)关于恢复原状和恢复生态恢复原状是《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法律责任的方式之一,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环境侵权行为。但是,环境遭受污染或生态遭受破坏后,一般是难以恢复原状的,只能是把由于环境侵权导致被侵害的财产或人身恢复到或基本恢复到原有的状态。因此,民事责任中的恢复原状很难适应环境法学的发展,这就为催生出恢复生态这种新的环境责任形式留下空间。恢复生态是指由加害者或公团体把被侵害的环境恢复到原来的生态或初步生态。对该定义可从两方面理解:第一,恢复生态的主体。由于国内外法律规定了“代履行”制度,如奥地利《水法》规定:如果当事人不采取清除水污染的措施,有关的水管理部门得执行必要的清除行为,水管理部门有权从造成水污染的当事人取得此项费用。我国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也有类似的规定。第二,恢复生态的程度。恢复生态虽是最为理想的医治环境侵害顽疾的法律良药,却又不得不顾虑经济和技术的制约,这是无法回避的难题,为此,可把环境质量标准作为衡量的客观依据,“只要恢复到原有的功能即可”。(二)关于排除危害排除危害是国家强令已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环境危害者,排除可能发生的危害或者停止已经发生的危害,并消除其影响的民事责任形式。、英美法系、大陆法系诸国对于排除侵害的适用虽然有所不同,但共同的是,相较于损害赔偿这一责任方式而言,其适用条件更为复杂和严格。以美国为例,一般说来,对于排除侵害的环境侵权行为必须具备继续性,反复性和不可恢复性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还必须由法院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形,通过运用“均衡衡平”法理,进一步进行利益比较,自由裁量,认为确有排除侵害的必要时才得准许。由于很多污染行为有适法性、社会有益性和不可避免性,要求责任人完全排除危害是不现实的,于是,在环境侵害排除上,一些更具灵活性的理论和制度便应运而生。如德国民法典“干扰侵害法”中创立的“衡量补偿请求权”制度;法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司法界创设的“中间排除侵害”和“部分排除侵害”的理论和制度;英美法系国家设立的“代替排除侵害”等法理和制度,以更好地兼顾产业利益和保护公众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中间排除侵害和部分排除侵害的方式适用较广,主要有安装或改善污染防治设备或设施、缩短企业营运时间、限制建筑工地的施工时间等。如果防害设备的设置,于技术水平无实施可能,或经济上具有困难者,则可成立“代替排除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三)关于赔偿损失关于赔偿损失,主要存在间接损失的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运用和损害赔偿责任保障制度的确立三个问题。1.关于间接损失的确定无论环境污染还是生态破坏,影响大多是深远和广泛的。潜在损害不仅可能损害受害人的人身健康,还可能通过遗传因素危及后代的健康;同时对消除污染、恢复生态的费用,在确定环境损害赔偿范围时,也应当考虑。2.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运用由于加害人的侵权行为导致受害人的生命、健康受到损害,应给予精神损害赔偿,否则,不能最终达到惩罚、遏制环境侵权行为发生之公平原则。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已为大多数国家的立法、判例所肯认。3.损害赔偿责任保障制度的确立美、日、德等国家的责任保险制度,财务担保,企业互助基金制度等,对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应当通过立法具体确定保险的的范围、理赔的程序等内容。同时,应对污染防治和自然资源保护统筹兼顾,在自然资源保护法中增设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明定征收主体、征收对象、征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毕业生自我鉴定工作总结10篇
- 2024年度防水施工技术咨询服务合同2篇
- 《电缆电视系统》课件
- 农场收割机操作安全规范
- 软件外包公司租赁合同
- 机场周边安全护栏建设合同
- 金融创新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 企业网络交易管理策略
- 饲料实桶分装质量控制标准
- 家具制作木工班组施工合同
- 低相对介电常数的圆极化径向缝隙天线的分析
- DBJ04-T 429-2022 加筋土地基技术标准
- 北京市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道德与法治试卷(一)
- 中低位直肠癌手术预防性肠造口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 《斜视弱视学》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
- 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
- 银行保险理财沙龙.ppt课件
- 组装公差分析教材
- 管道试压冲洗方案
- 新版出口报关单模版
- 三门峡“东数西算”数据中心项目实施方案【模板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