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训练·期中】06:文言文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检测复习(重庆)_第1页
【阶段训练·期中】06:文言文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检测复习(重庆)_第2页
【阶段训练·期中】06:文言文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检测复习(重庆)_第3页
【阶段训练·期中】06:文言文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检测复习(重庆)_第4页
【阶段训练·期中】06:文言文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检测复习(重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6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

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

熟尔。”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

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

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以我取油知之()(2)与安敢轻吾射()

(3)殍担而立()(4)但手熟尔()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面对卖油翁观射时不以为然的态度,康肃在质问时称呼、语气的

变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傲慢无礼、骄矜暴躁的个性。

B.酌油术表演后,卖油翁以一句“我亦无他”来教训康肃“你亦无

他”,举重若轻,一个沉稳老练、从容自得的长者形象跃然纸上。

C.从康肃的“射箭”到卖油翁的“酌油”,从康肃“自矜”“忿然”

到“笑”“遣”,行文跌宕有致,富有戏剧性。

D.故事虽短,但生动有趣,通过类比,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做人要正

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善于向他人学习的道理。

4.结合课文以及链接材料,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链接材料: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

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

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

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

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

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

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

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

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

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替担而立()

(2)以和酌油沥之()

(3)以此自冷()

(4)笑而遣之()

6.翻译下列句子。

(1)尔安敢轻吾射?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7.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往往通过语

言向外界传达。请你根据下面对话,发挥想象,揣摩陈尧咨和卖油翁

两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出来让大家欣赏。

陈:“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无他,但手熟尔。

8.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

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

阅读《卖油翁》,完成下面小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

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

熟尔。”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翁日:“以吾酌油知之。”乃

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

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⑴公亦以此自冷

()(2)

康肃笑而道之()

⑶康肃各然曰

()

⑷但微制之()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⑵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1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笔记小说,作者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睨之”、“但微颔之”这两个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出卖油翁对

陈尧咨射技的不以为意,为下文两人的碰撞埋下了伏笔。

C.“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和“尔安敢轻吾射!”这两个句

子表现了陈尧咨对卖油翁的轻蔑态度反感,也体现了他目空一切、不

知悔改的性格。

D.课文对卖油翁酌油描写详细,对陈尧咨射箭写得简略,这样详略

得当突出了文章重点。

12.请你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分析共同揭示的道理。

【链接材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

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②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

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

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

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②苟然:随随便便的样子。文中指随便、

轻易地就能掌握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

翁樗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跳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

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

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g油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

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公笑而道之。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但微跳之()(2)祥担而立()

(3)徐以杓g油知之()(4)笑而遵之()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1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亚项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笔记小说集《归田录》,全文故事虽

短,但记述简洁生动,情趣盎然,人物形象鲜明,哲理深入浅出。

B.当陈尧咨“十中八九”,而不是百发百中时,卖油翁没有惋惜,反

而一副原来如此的样子,这必然激怒陈尧咨前来质问。

C.面对陈尧咨的怒火,卖油翁以针锋相对的激愤,充满智慧的应对,

征服了陈尧咨。

D.卖油翁展示倒油绝活儿,以此讽喻陈尧咨,精湛的技艺无非是反

复练习的结果。

16.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具体分析杨二相公与陈尧咨的形象有何异

同?

卖蒜叟

【清】袁枚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

有卖蒜叟,咳嗽不绝①声,旁睨而揶揄②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

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

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

年,能以一死成③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

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拳已夹入老人腹中,老人寂然无声,泰

然自若。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日:“晚生知罪矣!"老人鼓腹纵之,

默然无语,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选自《子不语》

注释:①绝:停止。②揶揄:出言嘲笑。③成:成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

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

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划横线字的意思。

(1)期是陋室()

(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谡素琴()

(4)有龙则显()

18.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9.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骈散结合,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

读来颇具声韵和谐之美。

B.文章开篇四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

用类比起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也为后面歌颂陋

室做了铺垫。

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个超然物外、

体静心闲,一心求仙问道的高人雅士形象呼之欲出。

D.把陋室比作诸葛孔明的南阳草庐、扬雄的宅第,意在自慰和自勉;

援引孔子“何陋之有”,则说明自身的志趣与圣人之道相符合。

20.除了交往人物,文章还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

选择其中一方面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园,有卖油

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

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

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

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陈康肃公萼射()

(2)但微颔之()

(3)与安敢轻吾射()

(4)馀以杓酌油沥之()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2)无他,但手熟尔。

23.对本文所明的道理,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有本领就值得自豪。

B.教育别人时应以身作则。

C.有些貌似绝技的东西,只是熟能生巧,不值得骄傲自大。

D.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24.读过本文,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的长处?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卖油翁

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

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

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

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2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有卖油翁替担而立。(2)尔素敢轻吾射!

(3)以钱覆其口。(4)我亦无他,

惟手熟不。

2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27.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他凭什么做出这样的

评价?

28.读了本文,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该如何看

待他人的长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

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

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

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

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29.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有卖油翁程担而立()

(2)以我的油知之()

(3)尔安敢轻吾射()

(4)以钱覆其口()

30.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3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公亦以此自矜”“尔安敢轻吾射”可以看出陈尧咨骄傲自大、

傲慢无礼和知错就改的性格。

B.面对卖油翁的“微颔”,陈尧咨连用两个反问句“汝亦知射乎?吾

射不亦精乎?”体现出他的盛气凌人。

C.面对陈尧咨的愤怒,卖油翁平静应对,演示倒油绝活,“置”“覆”

“酌”“沥”四个动作一气呵成。

D.作者通过这个故事阐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记述简洁生动,

人物形象鲜明,哲理深入浅出。

32.以下链接材料中的“没人”和卖油翁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分析。

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②,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

矣。

【注】①没人:会潜水的人。②涉:趟水过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

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

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3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及鲁肃过寻阳()

(2)孤岂欲卿沧尊为博士邪()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大兄何?事之晚乎()

3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5.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善于劝说,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

亲近、关心和期望,而不失人主的身份。

B.本文记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学有成就,鲁肃叹服

并与之结友的故事。

C.吕蒙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勤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体

现了学习的重要性。

D.全文材料取舍精当,详略得当。详写事情的起因、经过,紧接着

写结果,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进步之快。

36.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选文和链接材料的多种读书方法值得借鉴。

从两文中概括出两种读书方法并结合文章说明。

【链接材料】

余近日以军务俊健①,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②,勤与朴为余处世

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

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③,虽

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

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

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注释】①僮健(kδngZbng):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

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

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

日,即更削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当途掌事()

(2)但当涉猎()

(3)如往事耳()

(4)刮目相待()

38.翻译下面句子。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氐娜的一项是()

A.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有了惊人的

长进,被鲁肃叹服,最终“结友而别”的佳话。

B.本文注重以对话来刻画人物,对话言简意赅,生动传神,具有情

趣。

C.孙权开始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语道破,向吕蒙指出

学习的可能性。

D.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善劝,又可以感受到对吕蒙的亲近、

关心和期望。

40.阅读以下链接材料,你认为吕蒙和傅永有哪些共同特点?

【链接材料】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①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

书②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③之而不为报④。永乃发愤读书,涉

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⑤,唯傅修

期耳」

注释:①寻:不久。②书:书信。③让:责备。④报:回复,回答。

⑤露布:公开的文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

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

熟尔。”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

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

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4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有卖油翁整担而立()(2)以我的油知之

()

(3)尔安敢轻吾射()(4)以钱覆其口

()

42.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43.谈谈你对“康肃笑而遣之”一句中的“笑”字的理解。

4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①段陈尧咨“自矜”,而卖油翁“睨之”“但微颔之”,一个自

傲,一个鄙视,写得活灵活现,对卖油翁的刻画主要运用了侧面描写。

B.文章第②段主要是对话描写,通过对话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C.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由“忿然”到“笑而遣”的变化,其原

因是他看到了卖油翁酌油的技术很纯熟,却并不“以此自矜二

D.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熟能生巧”的道理,即使有一技之长,

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总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蒋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般,见住事耳。卿言多务,

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大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

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4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卿今学泽掌事()

(2)蒙醉以军中多务()

(3)但当涉承()

(4)见住事耳()

4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中孙权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并且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

推辞。

B.本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就

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C.成语“吴下阿蒙”出自本文,现在多用来比喻人的学识尚浅。

D.文章围绕“读书”来写人记事,通俗易懂,意味深长,非常具有

教育意义。

48.选文与“链接材料”都讲述学习的故事,但写法却不尽相同。请

具体分析。

【链接材料】

王冕僧寺夜读(节选)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听已,辙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①田者。父怒,挞②之,

己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

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

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

学遂为通儒。

【注】①蹊Xi:踩踏,践踏。②挞廿:用鞭子或棍子打。③曷

为什么。④恬:安静、平静。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

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

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49.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关山度若飞()

(2)朔气传金柝()

(3)愿驰千里足()

(4)木兰不用尚书郎()

50.翻译下列句子。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1.选文画线部分简略地描写了战争过程,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

么略写战争。

5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作

用?

5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在汉语中,

许多成语也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如“五颜六色”“南征北战”等,

请你再举出两个用了互文手法的成语。

5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

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

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

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

乎众矣!

【乙】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

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

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②归,

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③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

囚得免。

【注释】①任:推若。②手版,笏(hu)托是士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

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③仕:指做官。

(1)解释下丽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可爱者甚皆

②不蔓不枝

③旁亨净植

④敦颐秋与之辩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⑶下面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分别从“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和风度气质赞美了莲花

高洁、雅致的美好品质。

B.甲文中“菊”和“牡丹”象征不同的人,作者希望像菊花一样不

慕名利、隐居避世,不愿像牡丹一样富贵媚人、从俗从众。

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作者用反问句,慨叹当时品行高洁且

能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太少。

D.甲文托物言志,周敦颐借“莲”表述自己的志趣;乙文写人记事,

记录了周敦颐在官场的言行。

⑷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曾评价,周敦颐就是“莲”一般的君子。请你

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

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

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羊子游学,一年而归。妻问故,羊子曰:“久客怀思耳。”妻乃引①

刀趋机而言曰:“此织自一丝而累寸,寸而累丈,丈而累匹。今若断

斯机,则前功尽捐②矣!学废半途,何以异是?”羊子感其言,还卒

业,七年不返。

(选自《后汉书•列女传》,有删减)

[注]①引:拿。②捐:丢弃,舍弃。

5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但当涉般()

(2)及鲁肃过寻阳()

(3)引刀单机()

(4)寸而累丈()

5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今若断斯机,则前功尽捐矣。

57.下列文学常识和内容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它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

通史。

B.从孙权的劝学中,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能感受到他对吕蒙的亲

近、关心,但又不失主人的身份。

C.本文记事简练,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围绕吕蒙如何好学,

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而展开。

D.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

情和融洽关系。

58.阅读甲乙两文,简要分析孙权和羊子妻在劝说艺术上有何异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

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

熟尔。”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

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

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5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惟手熟尔

(2)徐以和酌油沥之一

(3)康肃笑而遣之

(4)汝亦知牛乎?

60.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尔安敢轻吾射!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6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卖油翁》的作者是欧阳修,他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

号醉翁,唐宋八大家之一。

B.文章人物形象鲜明,陈尧咨自矜骄横,卖油翁谦虚沉着。

C.《卖油翁》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陈尧咨善射,是扬;后通

过卖油翁对陈尧咨射技的轻蔑并用倒油的事实,让陈尧咨恍然大悟,

心悦诚服,是抑。

D.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详写陈尧咨的射技,略写卖油翁酌油

的过程,剪裁精当,主题鲜明。

62.陈尧咨和卖油翁这两个人物形象,你更欣赏谁?说说自己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

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

熟尔。”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

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

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6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陈康肃公萼射

(2)公亦以此目冷

(3)尔安敢掾吾射

(4)康肃笑而道之

64.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无他,但手熟尔。

65.“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如何理解?

66.“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

“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

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炳烛夜谈

晋平公问于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

炳烛①乎?”平公“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日:“盲臣②安敢戏

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

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③行乎?”平公“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③昧行:

在黑暗中行走。

67.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写一个)

68.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线词。

(1)蒙辞哒军中多务()(2)及鲁肃过寻阳()

⑶恐已暮矣()⑷盲臣安敢戏君乎()

69.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70.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O(每空不超过五个字)

参考答案:

1.倒你放下罢

了2.①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

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②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

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3.D4.射技纯熟;

傲慢无礼;贪图享乐。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

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词等。

(1)“以我酌油知之”的句意是: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

理。酌:倒。

(2)“尔安敢轻吾射”的句意是: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尔:你。

(3)“释担而立”的句意是: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释:放下。

(4)“但手熟尔”的句意是: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尔:罢了。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

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

到“信、达、雅”。

(1)句中的“善(擅长)、亦(也)、以(凭借)、自矜(自夸)”几

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发矢(射箭)、但(只)、颔(点头)”几个词是重点词

语。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D.有误,本文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

“熟能生巧”的道理。文章采用的是对比手法,而不是“类比”的写

法。

故选Do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概括。

从本文“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和链接材料“陈尧咨善射,百发

百中,世以为神”“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可以看出陈

尧咨射技精湛;

由本文“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可以看出,陈尧咨傲慢无礼;

由链接材料“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

叹服”可以看出陈尧咨的贪图享乐。

【点睛】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人(能同他相比),康

肃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有一次)他曾在自己家(射箭的)场

地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他(射箭),

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对陈尧

咨的射箭技术)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康肃公问(他)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吗?”

老翁说:“(这也)没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

公(听后)气愤地说道:“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老

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J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

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

芦),(油)从钱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打湿。(卖油翁)于是说:“我

并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苦)笑着打

发他走了。

【链接材料】陈晓咨擅长于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

手,(陈晓咨)常常自称为“小由基”.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他的

母亲冯夫人问他:“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陈晓咨说:“荆南位处

要冲,白天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坐的人没有不叹服的

他的母亲说:“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报效国家,而今你不致于施

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

吗?用棒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

5.放下同“勺”自夸打

发6.1)(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对

此微微点头。

(2)你怎么敢看轻我射箭的本领!7.(示例):陈:“你这老

头太不知趣了,懂得什么!居然这样轻视我射箭!”

翁:“小伙子,你的射技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只不过熟能生巧罢

了。”8.(示例)把自己的长处当作一种战胜困难、张扬个性

的资源优势,而不是进行宣扬的资本;对别人的长处,应善于取长补

短,学为己用,不可嫉妒诋毁。

【解析】5.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

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

家。

(1)句意为:放下担子,站在那里。释:放下;

(2)句意为:用勺子舀油注入葫芦里。杓:同“勺”;

(3)句意为: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自矜:自夸;

(4)句意为:笑着将他打发走了。遣:打发。

6.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

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

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尔,你;安,怎么;轻吾射,看轻我射箭(的本

领)。

(2)句重点词语:发,射,射箭;但,只、不过;颔,点头;之,

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7.考查揣摩人物心理。解答时,需分析人物当前的处境,结合说话

的语气具体分析。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没

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对自己的射技很是自负,却

不想被一个卖油的老头无视,心里有气愤,也有瞧不起。老人向大家

展示了他的神乎其技,然后平淡地说出一句话来,这没什么,只是手

熟罢了,这里有自得之意。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8.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开放型试题,

答案不唯一。答题时,根据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

再联系生活实际作答。

示例:

看待自己的长处:认识到自己优秀的一面,要更谦虚自省努力发扬下

去;

看待别人的长处:首先承认别人的优秀,更理智客观欣赏别人的长处,

进而学习别人的长处,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点睛】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

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

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

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

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

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

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

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

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

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9.自夸打发气愤的样子点

头10.⑴(卖油翁)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

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

⑵我这点本事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

了。ILC12.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反复练习,

熟能生巧。

【解析】9.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把握句子含义,进而准确理解文言

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注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1)公亦以此

自矜: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自矜:自

夸。(2)康肃笑

而遣之: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遣:打发。(3)康肃忿然日:陈尧

咨(听后)气愤地说。忿然:气愤的样

子。(4)但微颔之:但只

是微微点点头。颔:点头。

10.本题考查文言翻译。完整翻译句子的基础上,把重点字词的意义

和用法展现出来,注意省略句要补全,倒装句要调整语序。(1)徐:

慢慢地。以:用。杓:同“勺”。沥之:注入葫芦。沥,注。之,指

葫芦。自:从。(2)惟:意为只,不过。熟:熟练。尔:罢了。

11.本题考查内容分析。C.结合“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可知,

卖油翁是平静地评价,没有展现轻蔑态度;“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

精乎?”两句连续发问,盛气凌人,表现的是陈尧咨对卖油翁轻视的

态度;“尔安敢轻吾射!”这句话是陈尧咨在斥责卖油翁,表现出陈的

狂妄自大、咄咄逼人,没有展现“不知悔改”;故选C。

12.本题考查主旨。(1)结合“翁曰:'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

他,惟手熟尔”等句子可知,卖油翁认为无论是陈尧咨高超的射箭本

领还是自己的酌油技巧都来自于“手熟”,而“手熟”则是多次练习

的结果,故《卖油翁》讲述的道理是: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反复

练习,熟能生巧。(2)结合【链接材料】“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

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

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可知,南方的很多会潜

水的人能够有高超的潜水本领,是因为他们每天和水为伴,从小练习,

练习多了自然就有了高超的潜水本领。故这里讲述的道理是:要想学

会一项技能,就得反复练习,熟能生巧。

【点睛】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

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

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

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

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

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

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

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

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

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链接材料】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是因为他们每天与水为伴,七

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于水面,十五岁就能潜水了。他们潜水

的技术,怎么是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呢?他们必定是掌握了游水的道

理。每天在水边居住,于是到了十五岁就能了解潜水的方法。有些人

生来就不识水性,那么即使长得强壮,看见船来依然害怕。所以北方

的勇士,向会潜水的人请教,追求他们之所以能够潜水的本领,根据

会潜水的人的话,到河里去试,没有不溺水的。所以说凡是不学习而

追求大道的人,都和那些学习潜水的北方人一样。

13.点头放下舀取,这里指倒

入打发14.(1)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艺

难道不精湛吗?

(2)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

了。15.C16.示例:陈尧咨和杨二相公都技艺高

超(技术精湛),陈尧咨的箭术“当世无双”;杨二相公“精于拳术”,

演习武艺时“观者如堵”。另外恃才傲物、骄傲自满、暴躁易怒、能

认识到错误也可以作为得分答案,标准与示例相同。

【解析】1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

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

异义等现象。

(1)句意:只是微微点点头。颔:点头;

(2)句意:放下担子,站在那里。释:放下;

(3)句意:慢慢地用油杓舀油倒入葫芦里。酌:舀取,这里指倒入;

(4)句意: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遣:打发。

1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

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

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汝:你;第一个“射”:射箭;第二个“射”:射箭的技艺;精:

精湛;

(2)惟:只,仅仅;尔:同“耳”,罢了。

15.C.根据《卖油翁》第二段“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可知,卖油翁

面对陈尧咨的怒斥,卖油翁直接点明自己是通过“酌油”得知“但手

熟尔”这一道理的,接下来通过展现“钱孔沥油”的高超技艺来验证

“惟手熟尔”的道理;“卖油翁以针锋相对的激愤”表述有误;

故选Co

1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不同点:根据《卖油翁》第一段“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见其

发矢十中八九”可知,陈尧咨射箭技艺高超;根据《卖蒜叟》“南阳

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可知,杨二相

公拳术高超。但两人都有各自擅长的的领域,技艺是高超的(相同点)。

相同点:根据《卖油翁》第一段“公亦以此自矜”,第二段“康肃问

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可知,陈尧咨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看到卖油翁没有赞赏自己的射箭

本领,就怒对卖油翁,轻视他,认为卖油翁不懂射箭的本领;可见陈

尧咨是恃才傲物、骄傲自满、暴躁易怒的人;根据《卖蒜叟》“杨大

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

叟日:'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

怨!'"可知,杨二相公怒对老人,对老人不屑一顾,称老叟为“老奴”

可见杨二相公是恃才傲物、骄傲自满、暴躁易怒之人;

根据《卖油翁》第二段“康肃公笑而遣之”,《卖蒜叟》“杨双膝跪地,

叩头曰:'晚生知罪矣!'”可知,最后陈尧咨和杨二相公都认识到了

自己的错误。据此回答即可。

【点睛】《卖油翁》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

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

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

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艺难道不精湛

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J

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

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

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倒入葫芦里,

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

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卖蒜叟》参考译文:

南阳县有个叫杨二的,精通拳术,每当他在演武场传授枪棒时,

观看的人像一堵墙一样多。有一天,有一个卖蒜的老人,不停地咳嗽,

斜着眼睛看,还出言嘲笑他。杨二听后大怒,把老人叫过来,在他面

前用拳头打破墙,拳头陷入破墙一尺多,轻视地对老人说:“老头你

能够像我这样吗?”老人说:“你(这样也就)能打墙壁,却不能打

人。”杨二怒喝道:“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拳吗?被打死了不要怨恨

我。”老人笑着说:“我一个老头都快要死了,能够用我的死成全你的

名声,死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呢?”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脱掉衣服露

出肚皮,杨二于是特意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举起拳头奋力向老人打去。

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老人沉着镇定,不慌不乱。只看到杨二突

然跪倒在地,向老人磕着头说:“晚辈知道错了。"老人把肚子一挺放

开杨二,不声不响,一句话也没说。老人慢慢地背着他的蒜回去了,

始终也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

17.这博学的人调弄神

异18.(1)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

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2)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

身。19.C20.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

“绿,,“青”二字,衬托陋室环境的清幽,以景色之雅见“惟吾德馨”,

突出“陋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